有粉丝提出质疑:“法师怎么一个微博也不关注,是不是他不关注大家?”济群笑着说:“我有我自己的解读——零是无限。关注一个人,关注十个人,都是有限的关注。零关注,是代表无限的关注,是对整个社会的关注。” 查看全文>>
人生佛教的弘扬,对我自身的成长也大有裨益。在此之前,我和其他法师一样,只是想着如何怎样把深奥的法义理顺,再尽可能清晰地传达给学生,从未想过以佛法解决人生问题,解决社会大众的现实问题。正是在弘法过程中,使我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多了解,更多关注,更多思考。也正因为这些思考,我才发现佛法还蕴含着以往所忽略的... 查看全文>>
我在广化寺住了4年,这是我生命中重要的4年,学习戒律、研究俱舍,同时也在福建佛学院担任唯识课程的教学。我在广化寺的生活,只管上课,不必干其它杂务。当时的我有一种原始的单纯,思想很简单,每天的生活就是学习、上课、吃饭、散步、禅坐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直到中国佛学院邀请我去讲课,这才离开了广化寺。 查看全文>>
我虽有心弘法,但一直比较随缘,不会积极地创造条件。如果没有西园寺这个平台,我对佛教教育和弘法的许多设想,也许至今只是想法而已,未必能够得到落实。 查看全文>>
2019年11月11日晚,济群法师应“中国网海峡频道·新禅风”栏目特别节目“百名高僧访谈”的邀请,就出家、求学、弘法和心理学等问题,回答了主持人的提问。 查看全文>>
对我来说,内修和外弘一样重要。事实上,这也是每个大乘佛子必须承担的使命,那就是自利利他,自觉觉他。没有内修的基础,外弘就无从谈起。没有外弘的实践,就不能在利他中圆满慈悲和智慧的修行。 查看全文>>
现在,虽然佛学书籍很受欢迎,但不少人接触这些书籍时,只是为了得到一点心灵抚慰,将之作为精神安慰剂;或是为了增加一些玄谈素材,把谈话中带些佛教术语视为时尚。如果仅仅是这样,就会像买椟还珠一样,错失珍宝。 查看全文>>
目前,社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的心态不好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,人们发现,改善物质并不一定能使人过得幸福,这就必然转向精神方面的探寻。因为幸福不仅与物质有关,更与心灵感受有关。 查看全文>>
网络弘法相对传统的弘法模式,“只是采取的媒体不同,但面对的众生和问题还是一样的。”今天,网络让人们看到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法宝,也可以听到不同法师、不同宗派乃至不同语系佛教的开示,这种便利都是过去无法想象的。 查看全文>>
学习佛法,就是接受一种正确的认识,然后以此看待世界,处理问题,使我们的认识逐渐接近真相,而不是活在观念和情绪中。因为错误认识会不断制造烦恼,制造痛苦,而正确认识则会解除烦恼,开发智慧。当烦恼逐渐减少,我们本具的智慧就能逐渐显现出来,就像乌云散去后的万里晴空,清朗无垢,湛然寂静。 查看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