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之二】在汉传佛教地区,流传最为广泛的是罗什译本。不仅依此修学者最多,历代祖师的注释也集中于此。《金刚经》的弘扬和普及程度,主要体现在注释多、诵者多、抄本多几方面。 [原文]
【之五】《金刚经》的主要思想,是菩提心、菩萨行、无我、无相(无所得)、中道见、无住六方面。 [原文]
【之七】《金刚经》属于大乘经典。简别大乘和二乘的根本,就是菩提心。《金刚经》从发菩提心开始,但起点很高,直接指向空性的修行。所以,本经开篇所提出的,是如何发起胜义菩提心,而非世俗菩提心。 [原文]
【之九】通过财布施,可以解除众生的现实困难;通过法布施,可以引导众生走向觉醒;通过无畏施,可以让众生身心安乐,无有恐惧。无论哪一种,都能和众生广结善缘。对于这个自利利他的重要项目,佛陀在《金刚经》中是怎么讲述,又是怎么引导我们修习的呢? [原文]
【之十】我们知道,佛陀有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。这些能不能代表佛陀的真身?对我们每个人来说,其中也蕴含着一个严肃的问题,那就是——我是谁?这个问题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修行内容。正确认识佛陀身相,同时也意味着认识自我 [原文]
【十一】学佛首先要皈依,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信心,这是整个修学的基础。佛法是以“信为能入,智为能度”,因为有了信,才能进入佛法之门。对于《金刚经》这样的甚深经典,我们的学习和接受,自然也离不开信仰。那么,本经的信仰到底有什么特色? [原文]
【十二】金刚般若法门的殊胜就在于,不仅解除我们对世间的执著和追求,同时也解除在修学上建立的执著和追求。对于学佛者来说,终极的执著,就是对成佛的执著。《金刚经》正是从这里加以否定,通过否定对成佛的执著,来否定有所得的心,引导我们成就无所得的智慧。 [原文]
【十三】佛陀是娑婆世界的教主,他出现于此,出家、修行、证果,然后在恒河两岸以音声宣说法要,教化众生。后经弟子们集结,留下三藏十二部经典。作为今天的佛弟子,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教法?《金刚经》中,佛陀对此的说明是——无法可说。 [原文]
《金刚经》告诉我们:在度生时,不住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就能广度无量众生;在布施时,不住色生心,不住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生心,才能成就无限布施;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,不住色身相,才能成就胜义发心;在见如来时,不住色身相,才能见如来真身;在修福德时,明了福德者即非福德,不住福德相,方能成就无量福德。 [原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