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道前基础】1-29课全部音像,共10.2g,共享盘下载
为方便大家使用,建议下载后观听,或通过各地学习资料管理义工处获取。
修学课二十七
【内容】:道次第引导之相(发菩提心前行)
道次第讲记·正论
济群法师
二、道次第引导之相
如是虽说士夫有三,然上士道亦摄余二,以彼二者为大乘道之支分故,此马鸣菩萨所说。此间非于仅得世间快乐之下士,及唯得解脱世间之中士道中而为引导。盖为将修与彼二所共同道之上士作引导前行,是为修习上士道之支分耳。
趣入大乘之门者,即于最胜菩提发心是。若发此心,如《入行论》云:“刹那才发菩提心,虽系轮回(生死)三界狱,亦当说为善逝子。”谓发心即得菩萨名(勇译谓得菩萨名),彼身即入大乘数。若失此心(若失彼者),则从大乘而退出故。以是诸欲入大乘者,须于多门励力,务令此(彼)心发起。
然欲发起彼心(欲发此心),又必须先修发心胜利,于其胜利增长勇悍,并须具有七支皈依。《集菩萨学论》及《入行论》皆作此说。
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,谓权时及究竟胜利也。初中复有不堕恶道及生乐趣二种胜利。若发彼心,于昔积集恶趣之因即得清净,并能断绝未来相续。于先已集乐趣之因,以有此心所摄持故,将更增长广大,诸新所作亦能引起,令无终尽之边际焉。究竟义利者(究竟胜利者),解脱及正遍知等,亦依彼心速疾成就。
若不先于权时究竟之胜利实欲证得,但云彼诸胜利从发心生出,于彼发心应当励力。虽作此说,唯是空言,返观身心,甚为明晰。此中先于现上、决定二种胜利发欲得心,即须修习共中下士所有意乐,如是则于二种胜利生起欲得(可于二种胜利生起欲得)。
若修此具有胜利之心者,更须生起为此心根本之慈与悲悯。但若念及自身之乐乏苦逼、流转世间,尚不能令身毛竖动者,则于他之乐乏苦逼而谓不能堪忍,必无是处。《入行论》云:“于利有情前,且不思自苦,若梦犹未梦,利他云何生。”是故于下士时,想自身当受恶趣苦恼。及中士时,观于善趣亦唯是苦,无寂灭乐。既思惟已,例己推及于诸亲属等一切有情而修习之,当成发起慈悲之因。
从彼发起菩提心故,故修共同下中意乐者,实是引发无伪菩提心之方便。如是当知,于修彼二士道时,思惟皈依、业果诸意乐等。于诸门中集净励力者,如其所应,成菩提心前行修心之方便。当知七支皈依等,亦即为发起彼心方便也。
此中诸下中法类为引发胜菩提心支分之理,为师者须详开示,弟子亦须于彼获得决定。于每修时,忆念此诸意义而修,最为切要。若不尔者,则上士之道与共中下士道各各不相关涉。于未至正上士道之中间,以于菩提心未获决定故,或为发起彼心之障碍,或于其间失大义利。以故于此,当加殷重。
二、道次第引导之相
如何按三士道的施设,循序渐进地成就菩提果?《道次第》有着合理的引导。在此过程中,始终贯穿着菩提心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整个《道次第》都是为成就菩提心服务的,是从发起菩提心到圆满菩提心的过程。
“如是虽说士夫有三,然上士道亦摄余二,以彼二者为大乘道之支分故,此马鸣菩萨所说。”以上虽然说到,根据不同根机的众生,施设三士道的修行。其中,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既是独立的,又作为一个整体,共同构建成佛之道。所以,上士道也含摄中士道和下士道。换言之,下士道和中士道都是上士道的支分,是进入上士道的前行。这是马鸣菩萨说的。
关于这个道理,《法华经》有非常生动的比喻:导师带着一群人去采宝,宝所在五百由旬外。走到三百由旬时,这些人就不想走了,导师就在途中变现一座化城。大家在化城住了几天,吃饱喝足,恢复精神后,导师再对大家说,这里是化城,是半路风光,宝所还在前面。因为大家已经恢复体力,又有干劲了,就接着往前走。佛陀说,这个化城就像我给你们说的声闻乘、缘觉乘,并不是究竟皈依处,究竟处是成佛。这就是《法华经》所说的“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”,把三乘都汇归为一成佛之道。
“此间非于仅得世间快乐之下士,及唯得解脱世间之中士道中而为引导。”《道次第》中,施设下士道的修行,不是以成就人天乐果为目的;施设中士道的修行,也不是为了把大家导向寂灭、涅槃的解脱圣果。
“盖为将修与彼二所共同道之上士作引导前行,是为修习上士道之支分耳。”本论施设下士道和中士道,目的是将我们导向上士道。也就是说,上士道才是正行,下士道和中士道都是上士道的前行,是迈向上士道的阶梯。由此,将三士道修行有机地统一起来。
我们以往学习的经教,有的专门讲人天乘,有的专门讲解脱道,有的专门讲菩萨道,很少同时出现。比如《阿含经》虽有一些菩萨道思想,但不明显。而在大乘经典中,对声闻行者甚至持贬低和批判的态度。很多大乘行者觉得声闻乘不究竟,好像学大乘就不要学声闻乘。而有些学声闻乘的,干脆就不承认大乘。事实上,这种“大乘非佛说”早在印度古代就有。
关于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关系,在唯识经典中统一得比较好。《瑜伽师地论·本地分》就建立了三乘境行果的修行,有人天乘的境行果,声闻乘的境行果,也有菩萨道的境行果。在《瑜伽菩萨戒》中,也主张菩萨要学声闻典籍,更不能排斥。在《摄大乘论》《大乘庄严经论》《辩中边论》等唯识经论中,既赞叹大乘是佛说,而且比声闻乘更殊胜,但同时又含摄声闻乘的内容。《辩中边论》就把声闻乘和菩萨乘的内容融摄在一起,又凸显大乘的殊胜。
在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继承深观和广行两大体系的思想,有机结合,对修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,恰好可以对治汉传佛教在弘扬中存在的问题。汉传佛教是大乘,但很少有人真正能把大乘的教理和精神落实到心行。原因是什么?一方面,我们忽略了下士道、中士道的基础;另一方面,对大乘精神的理解不是很完整。大乘的根本和不共处是菩提心,但我们对菩提心是不是很重视呢?我们虽然在讲发心,但往往停留在口头,真正意识到菩提心的重要性,把菩提心发起来的人,实在很少。多数人的修学,还是消极、避世、自了的色彩比较浓厚,缺乏积极入世、利益众生的心行。正因为如此,虽然大乘佛教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,但人们始终觉得佛教是出世的,对社会没什么好处。此外,我们对方便与慧等大乘佛教的要素,也缺乏完整的认识。在这两方面,《道次第》恰恰弥补了汉传佛教的不足,既重视下士道、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关系,也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菩萨道的基本内涵。下面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。
“趣入大乘之门者,即于最胜菩提发心是。”什么是入大乘之门?就是最殊胜的菩提心。所以说,修学大乘首先是从发菩提心开始的。
“若发此心,如《入行论》云:刹那才发菩提心,虽系轮回三界狱,亦当说为善逝子。”正如《入行论》所说,哪怕刚刚发起菩提心,虽然你还在三界中轮回,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佛子。因为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,能继承如来家业。所以只要一发心,身份立刻改变。因为身份取决于心行,心不一样,就意味着你的生命素质不一样,身份自然随之改变。
“谓发心即得菩萨名,彼身即入大乘数。”也就是说,只要发起菩提心,你就是菩萨了。在不同经典中,发心标准也不一样。这里所说的发心,就是希望成就无上佛果,利益一切众生。其实平常人每天都在发心,否则什么都做不成。比如你们来研究所学习,哪怕要去买个东西,要出去走走,都是一种发心。每个发心有相应的所缘境。学佛的发心之所以不同,主要在于所缘境。世俗的发心,比如我要赚钱,我要当官,我要旅游,所缘境就是钞票、地位、景点。发心本身是一种意愿,这种心行我们很熟悉。现在要做的,是改变发心的所缘对象,换成“我要利益众生,我要成就佛果”。这种发心,就属于菩提心。
菩提心发到位了,就是成佛。《华严经》说,“初发心即成正觉”,又说“发心证果二无别”“初发心即与三世诸佛功德同等”。告诉我们,发心和结果是没有距离的,这个见地非常高。如果按《道次第》或唯识的修行,发心只是起点,和终点还有很远的距离。但根据《华严》的见地发心,起点和终点是没有距离的。因为你所发的心,和成佛要成就的,不是两个心。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,只要把心发到位,当下成就佛果。
相比之下,《道次第》的发心标准还比较低,只要有愿望即可。你的愿望越强烈,在修行中的力量就越大。就像我们强烈地想要买什么,会想尽办法地到处赚钱,其他都不顾了。发菩提心也是一样。如果这种愿望很强烈,支配我们心行的就是菩提心,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。如果这种愿望很弱,我们就难以从凡夫心走出来,那么支配心行的还是凡夫心。就像前面说到出离心,当我们很想离开某地时,一天也呆不住了,甚至一分钟也呆不住。如果有这么强烈的心,对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有兴趣,不会有贪著之心。同样,当我们生起强烈的出离心或菩提心时,对世间的贪著自然就没了。所以,关键是看发心强烈到什么程度。问题是,我们的发心往往拖泥带水,一方面发着菩提心,一方面还在贪嗔痴。因为心发得不猛,就难以从凡夫心走出来。
大乘和声闻乘的区别,就看有没有菩提心。有菩提心就是大乘,如果只发出离心,只想着个人出离,那就是声闻乘。简单地说,你想什么,有什么心,你就是什么,所谓“一切唯心造”。人和动物的差别,主要在于心。人之所以为人,不只是形象有别,而在于人有抽象思惟能力。佛菩萨和凡夫的区别,也在于心。如果论长相,虽然佛菩萨比我们庄严,但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”,关键还在于佛菩萨有大慈大悲,有无限的智慧,而我们有的只是贪嗔痴。总之,我们想什么,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心。有什么样的心,我们就是什么。一旦发起强大的菩提心,当下就是佛子,就是大乘学人。
“若失此心,则从大乘而退出故。”一旦失去这个心,你就不再是大乘学人,不再是菩萨行者。
“以是诸欲入大乘者,须于多门励力,务令此心发起。”所以想要趣入大乘的人,要通过各种方便,务必使菩提心生起。
“然欲发起彼心,又必须先修发心胜利。”如何发起菩提心?从上士道的内容看,主要是七因果和自他相换的观修。其实,整个《道次第》都是为生起、成就、圆满菩提心服务的。这就必须先修发心胜利,知道发菩提心能带来哪些殊胜利益。这很适合凡夫的心理。正如《维摩经》所说,“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智。”明确认识到发心的好处,我们才会积极去做。
“于其胜利增长勇悍,并须具有七支皈依。”认识到发心的胜利,还要进一步使菩提心的力量得到增长。我们所发的愿菩提心属于世俗菩提心,和胜义菩提心不同,它是缘起的,不会一发就很强大。如何才能使菩提心增长勇悍?必须修习普贤菩萨的七支供,即礼敬、供养、忏悔、随喜、请转-法-轮、请佛住世和回向。经常观修七支供,可以让我们打开心量,集资净障。因为普贤行愿的最大特征,就是把心行从有限变成无限。不论礼敬诸佛还是供养如来,都是以无限的诸佛菩萨为所缘对象。当我们作无限的观修时,就是菩提心的特征。发菩提心所做的,是利益一切有情,这是凡夫最难做到的。凡夫心是有限的,我们每做一件事,每想到一个对象都是有限的,从来没有以无限的所缘为对象。所以要通过七支供的观修,增长菩提心,使之圆满成就。
每种心行都是在无尽生命中积累而成的。包括我们的贪心、嗔心、我慢、嫉妒,都是长期培养而成。经常贪的人,贪心会特别大;经常嗔恨的人,脾气会特别大;经常自以为是的人,我慢会特别重。菩提心同样需要培养。我们已经意识到贪嗔之心带来的伤害,所以从现在开始,要培养菩提心,让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”的心不断壮大。就像种子长成树苗,要经常浇水、呵护、松土。菩提种子也是同样,要通过各种因缘使之增长、壮大,成为生命中绝对的主导力量,让菩提心而不是贪嗔痴主导我们。
“《集菩萨学论》及《入行论》皆作此说。”关于这个道理,《集菩萨学论》和《入菩萨行论》都说到了。所以说,七支供在修行中非常重要,要经常读诵。
“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,谓权时及究竟胜利也。”菩提心带来的殊胜利益主要有两种:一是暂时的利益,二是究竟的利益。
“初中复有不堕恶道及生乐趣二种胜利。”第一种是权时利益,是指人天果报,也分两种:一是不堕恶趣,二是投生善趣。我们发了菩提心,就不会堕落恶趣,同时能在未来投生善趣。这是学佛必须具备的处境和条件。
“若发彼心,于昔积集恶趣之因即得清净,并能断绝未来相续。”一旦发起菩提心,我们在无尽生死中积集的恶趣之因就能被净化。也就是说,菩提心有净化业力种子的功能。下面讲到,忏除业力有四种方式,其中的依止忏,就是通过发菩提心达到净化业力的效果。我们知道,善恶业是不能互相抵消的。善业是善业,恶业是恶业。但这是指普通的善行,而菩提心代表生命中最为强大的力量,有转化业力的功能。因为业力是建立在我们的心念上,也是无自性的。如果心彻底改变,业力也会随之改变,因为它并没有离开心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能理解为什么菩提心能净化业力,并能断绝业力的相续。一旦业种子被菩提心净化后,它就不再起作用了,不能继续影响或伤害我们。
“于先已集乐趣之因,以有此心所摄持故,将更增长广大。”我们造下的善业是有寿尽相的,一旦感果就结束了,不会没完没了地感果。就像一年生的草本植物,开花结果后就会死去。这是正常规律。但如果我们发起菩提心,有限的善业就会变成无限。就像一滴水,本来很容易干掉,但让这滴水汇入大海,它就是无限的。发起菩提心之后,我们所造的善业会成为菩提心的一部分。在菩提心的摄持下,使过去所造的乐趣之因增长广大,成为无限。
这就像什么道理?比如普通人用过的东西,只是旧东西而已。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不起的伟人或高僧大德,你用过的所有东西立马就增值了,不一样了。大家会觉得,这是哪个大德穿过的衣服,睡过的床铺。像弘一大师纪念馆,放了几件他的破衣服和破床铺。如果不是和弘一大师有关,那些东西一点都不稀罕。同样,你发起菩提心之后,过去的所有善行都增值了,而且不是一两倍,将成为无量。
“诸新所作亦能引起,令无终尽之边际焉。”包括我们发起菩提心后所修的一切善行,将来的果报也是无穷无尽的。因为菩提心是无限的,任何有限的行为,建立在无限的心行基础上,都会成为无限。
“究竟义利者,解脱及正遍知等,亦依彼心速疾成就。”发菩提心还能带来究竟的利益,主要有两种:一是解脱轮回,二是正遍知,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可见,解脱轮回和无上菩提,都是依菩提心成就的。我们要认识到这些殊胜利益。不知你们听了这些内容后,有没有感到吸引力?宗大师对凡夫的心理真是了如指掌,所以《道次第》的设教很实用,很有针对性。
“若不先于权时究竟之胜利实欲证得,但云彼诸胜利从发心生出,于彼发心应当励力。虽作此说,唯是空言,返观身心,甚为明晰。”认识到菩提心能带来现前和究竟两大利益后,如果没有强烈想要获得的心,没有迫切的愿望,一点用都没有。因为你对那些利益无所谓,它们也不能成为修行动力。这就必须通过观修,对发心的殊胜利益生起欲得之心,觉得这些利益对生命非常重要。凡夫常常会有这样的心理,比如知道佛果功德很殊胜,但总觉得和自己没多少关系,也就说说而已,不会为此行动。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,这些利益并不遥远,而且和自己关系密切。
我们需要对此有深刻认识,从而精进、努力地发心。尤其要避免的问题是,学了教理之后,每天会说很多大道理,也会对别人说,说的时候有声有色,很有感情。但说完就过去了,自己都没当一回事。说到后来就会成为习惯,说道理归说道理,心行还是依然故我,丝毫不会受到影响。我们用什么心做事,用什么心待人接物?照样还是贪嗔痴。如果不下点功夫,很难从这种习惯走出来。所以,宗大师从各个角度帮助我们引发菩提心。
“此中先于现上、决定二种胜利发欲得心,即须修习共中下士所有意乐,如是则于二种胜利生起欲得。”怎样才能对发心利益生起欲得之心?这就必须修习共中士和共下士的所有意乐。只有这样,才能意识到现有生命的处境。凡夫往往看不清自己的处境。佛经曾举例说,就像一个人被追赶,跌落井中。虽然抓住井口一根藤,没有掉下去,但上有追兵,下有毒蛇,还有老鼠随时会把藤咬断。在如此危险的处境下,井外有个蜂窝往下滴着蜜,正好滴到他嘴里。这一点点的蜜,就让他忘了所有的危险。其实凡夫也是这样,贪图眼前那点五欲之乐,就忘了自己在轮回中的处境。如果我们很清醒,能认识到轮回多么危险,就会急于得到菩提心的胜利,否则生命实在太惨了。
所以宗大师提醒我们,要不断念死无常,念三恶道苦,看清自身处境,知道暇满人身是唯一可以解脱的机会。如果不抓住机遇,这个身份随时会失去,一旦死亡,很可能堕落恶道,不得解脱。当我们深刻认识到生命是无常的,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认识到暇满人身是难得易失的,就会发现菩提心的利益是多么重要。这种心行必须通过不断思惟中下士意乐来引发。如果不发心,我们是无法从轮回出离的,那就无可救药了。
“若修此具有胜利之心者,更须生起为此心根本之慈与悲悯。”想要修习菩提心的胜利,必须生起慈心和悲悯。每个人多少会有一些同情心,只不过有的人力量大一些,有的人力量小一些。如果没有悲悯,菩提心就没有心行基础了,更不可能成就佛菩萨的大慈大悲。慈悲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因为人性有这种因素。就像我们有贪心,才会成为贪得无厌的人;有嗔心,才会成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。如果根本没有贪心和嗔心,就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。同样,我们要成就佛菩萨的大慈大悲,必须从人性中的慈和悲开始培养。慈是给人快乐,我们看到众生没有快乐,希望给他快乐;悲是为人拔苦,我们看到众生流转三界,痛苦不堪,发愿拯救他们。张扬人性中的慈和悲,是成就菩提心的根本。否则,利益一切众生就是空话。
“但若念及自身之乐乏苦逼、流转世间,尚不能令身毛竖动者,则于他之乐乏苦逼而谓不能堪忍,必无是处。”我们说到慈悲,到底有几分真切?是发自内心,还是停留在口头说一说?为什么不能落实到心行?宗大师指出了关键所在: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在轮回中的处境?轮回的本质是痛苦的,即使生而为人,也是苦多乐少。对这些苦,我们是否有深刻的认识?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,轻飘飘地说着,而不是想到真切处,觉得毛骨悚然。这就意味着,我们对自身的处境和痛苦还认识不足,那么对其他有情在轮回中的痛苦,也不可能有多少感受。必须自己对轮回苦有真切感受,不堪忍受,才能推己及人,想到六道众生都在轮回中受苦。如果自己对这些都无所谓,没感觉,却说什么“对众生在轮回中受苦不能忍受”,不过是说说罢了。所以说,真正对六道众生心生慈悲的前提,是自己深刻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对轮回之苦不能忍受,才能将心比心,对众生苦有切肤之痛。
“《入行论》云:于利有情前,且不思自苦,若梦犹未梦,利他云何生。”《入菩萨行论》说:如果我们不思惟自己在轮回中的痛苦,甚至做梦都没想过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却说要利益众生,帮助众生出离轮回,这种心怎么可能真正生起?
“是故于下士时,想自身当受恶趣苦恼。及中士时,观于善趣亦唯是苦,无寂灭乐。”怎么才能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心?在下士道的修行中,想着自己不解脱轮回的话,就可能堕落恶道,承受痛苦。在中士道的修行中,不仅要看到三恶道是痛苦的,还要看到天、人等三善道是痛苦的。总的来说,要观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没有远离烦恼的究竟安乐。轮回中,快乐是暂时的,痛苦是永久的。
“既思惟已,例己推及于诸亲属等一切有情而修习之,当成发起慈悲之因。”当我们对轮回苦有实质性的认识后,推己及人,想到一切众生都饱受烦恼、生死的痛苦,才有可能真正生起慈悲心。这是发起菩提心的重要前提。在凡夫阶段,这是两种心行力量。因为有慈悲心,才能发起菩提心;因为有菩提心,才使慈悲心得到壮大,成为大慈大悲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,到佛菩萨的身上,就统一起来了。
“从彼发起菩提心故,故修共同下中意乐者,实是引发无伪菩提心之方便。”这句是总结性的。发起菩提心,首先要修习下士道和中士道的意乐,如念死无常,念轮回苦等,这是引发菩提心的方便。菩提心说一说比较容易,在座上观想也比较容易,但要对每个众生生起无限的慈悲,生起真实无伪的利他心,天下没有一个你不愿帮助的众生,那是很不容易的。但如果我们不断地念死无常,念轮回本质是苦,就会认识到,想要走出轮回,只有发出离心,发菩提心,没有第二条路。不这样做的话,我们有的还是凡夫心,将饱受轮回之苦,万劫不复。唯有发菩提心才能成就无量功德,才是生命的唯一出路。哪怕现在不那么想发,发得很困难,但也不得不发。
“如是当知,于修彼二士道时,思惟皈依、业果诸意乐等。于诸门中集净励力者,如其所应,成菩提心前行修心之方便。”所以对中士道和下士道所说的皈依、业果等法义,应该努力修习。皈依不仅是学佛的开始,同时也包含重要的修行。此外还有业果法则,是佛法的基本纲要。对这些内容都要反复思惟,作为修习菩提心的前行和方便。
“当知七支皈依等,亦即为发起彼心方便也。”七支皈依,即普贤菩萨七支供。整个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内容,都是成就菩提心不可缺少的方便。如果没有这些基础,仅仅通过七因果、自他相换,菩提心是很难发起的。你说观一切众生如母,想到众生在无尽轮回中都当过我们的母亲,那也没用。很多人连现在的母亲都顾不过来,哪管得了那么多母亲?但通过中士和下士的思考,你会发现,不发心是没有退路的。我觉得,这比七因果更有说服力,因为这是你自身的处境。
“此中诸下中法类为引发胜菩提心支分之理,为师者须详开示,弟子亦须于彼获得决定。”关于《道次第》所说的,中下士意乐对引发菩提心的重要性,师长要详细开示其中原理,修学者也要对这种关系非常明确,真切认识到,这是发起菩提心不可或缺的方便。
“于每修时,忆念此诸意义而修,最为切要。若不尔者,则上士之道与共中下士道各各不相关涉。”每次观修菩提心时,都要忆念中下士的意乐而修。这点很重要。如果认识不到中下士意乐和菩提心的关系,就会把三士道割裂开,以为上士道就是上士道的修行,中士道就是中士道的修行,下士道就是下士道的修行。在学习《道次第》前,很多人存在这个问题。包括我自己,也没觉得有这么密切的关系。学了本论之后,才认识到确实如此。我想,当时藏传佛教应该也存在这些问题,所以宗大师这部论非常有针对性。
“于未至正上士道之中间,以于菩提心未获决定故,或为发起彼心之障碍,或于其间失大义利。以故于此,当加殷重。”如果认识不到中下士的意乐和发菩提心的关系,菩提心就发不起来。还有一些人则相反,只发中士、下士的意乐,不发菩提心。这两种都是生起菩提心的障碍,将得不到菩提心的利益。对这些问题要特别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