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士道】50--58课全部音像,共1.46g,谷歌网盘下载
修学课五十一
【内容】:思惟轮回之苦·先说苦谛的密意
道次第讲记·中士道
济群法师
一、先说苦谛的密意
集者是因,苦谛是彼之果,是集先苦后。何故世尊不顺彼之渐次,而云:“诸比丘,此是苦圣谛,此是集圣谛耶?”大师于彼反因果次第而说者,以有修持之要义,故无过失也。
此复云何?谓诸众生若不先生无倒欲求解脱之心,则根本已断,其余解脱如何引导?盖所化之机原为无明暗覆,于世间圆满之苦倒执为乐,被彼欺诳。
如《四百颂》云:“于此苦海中,周遍无边际。汝沉于其中,云何不生畏?”
此中以正言之,纯苦无乐。说多苦相,令生厌患,故苦谛先说也。
由是若自见堕于苦海,欲从彼解脱者,必须断苦。然若未断苦因,知不能遮止,即思苦因为何,而令知集谛。故于彼后说集谛也。次知世间苦,从有漏业生。业以惑起,惑之根本厥为我执,便知集谛。
若见我执亦能断灭,即誓于灭苦之灭谛而求现证,故说灭谛于彼后也。
或有难曰:若尔,示苦谛已,便起求脱之心,于苦谛后说灭谛,亦应理也。然此无过失,尔时虽欲灭苦而希解脱,然犹未认识苦因,未见彼因能断,即思当得现证灭谛之解脱,然未决也。
如是若认识现证解脱灭谛者,即念何为趣彼之道,转入道谛,故道谛后说也。
如是四谛者,于一切大小乘中多次宣说,以是善逝总摄流转世间及还灭世间之诸要处故,于修解脱最为切要。故于如是次第引导弟子也。
若但从思惟苦谛门中,于世间轮回无一实能遮止其耽著者,则欲得解脱,唯成虚语。任何所作,俱成集谛。若但从思集门中,不善了知世间根本诸惑业者,如射箭未认鹄的,此是遮断正道之诸扼要处,而于非解脱三有之道执以为是,必劳而无果。若未知所断之苦集,则亦不识彼寂灭之解脱,虽言求解脱,亦唯矜慢而已矣。
二、思惟轮回总苦
修一切共中士所缘品类,诸共同者,凡下士中所说者,于此亦应取修。诸不共之所修者,若有慧力,如书所示而修之。若心力弱者,则当舍所引教。随于何处,唯修宗要正义。此等虽是观察修,然亦除彼等所修之境外,任何其余之善不善无记上,不应放置其心。当于所缘灭掉举等,睡眠、昏沉俱不放纵,令心极清明,从澄寂中渐次修之。
《入行论》云:“念诵苦行等,虽常时修习,心余散乱者,佛说为无义。”盖谓意于余散乱之一切善行,其果皆微小故。
又《大乘修信经》亦云:“善男子,虽以此异门,如是诸菩萨信于大乘(随其所有信解大乘),从大乘所出生,任随何种,彼一切者当知皆从以无散心(皆是由其不散乱心)正思法义而出生也。”彼中无散心者,谓除善所缘,于余不散乱。义及法者,谓义同文也。正思惟者,以数数分别心观察而思也。以彼显示修一切功德之法,必须彼二也。
以是之故,谓于三乘修一切德,皆须心除所缘,不应于余散乱。正住于专一之止或彼随顺,及正于善缘别别观察如所有与尽所有之观或彼随顺,以此二种为须要焉。
如是《解深密经》亦云:“慈氏!或诸声闻,或诸菩萨,或诸如来,所有世间或出世间一切善法,当知亦是此奢摩他、毗钵舍那之果。”于此若不行正止观及二随顺,则三乘一切功德为正止观之果无决定也。
一、先说苦谛的密意
想要生起出离心,必须思惟轮回的痛苦。应该怎样思惟?论中首先说明,为什么四谛法门中先说苦谛。从因果原理来说,集是因,苦是果,应该先说集谛,再说苦谛。但四谛法门是倒过来,先说果再说因。四谛本身包含两重因果,即流转和还灭的因果,但在建构上,却把因和果倒过来说。事实上,这部分内容不仅阐述“先说苦谛的密意”,也包含佛陀这样建构的意义。佛陀建立四谛法门,为什么先说苦谛,再说集谛;先说灭谛,再说道谛?
“集者是因,苦谛是彼之果,是集先苦后。”什么叫集?就是能积集惑和业。生命就是在无尽轮回中,一大堆惑再加上一大堆业的集合。我在讲座中常说,生命是什么?就是错误想法和混乱情绪的综合体——这就是你,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高尚。这些想法和情绪从哪里来?就是无尽生命中积累起来的。有人积累的是贪心,有人积累的是嗔恨,有人积累的是嫉妒。每个人的积累不同,呈现的生命形态也不一样。《华严经》说,“心种种故色种种。”因为有种种心,就会呈现种种生命形态。归根到底,就是惑和业的积集。从等流果的角度来说,这些惑业都有前因。相对前因,它就是果。但生命中蕴含的惑业,又是招感痛苦之因,所以说“集者是因,苦谛是彼之果”。由惑业产生的结果是痛苦,按道理来说,应该集在前。事实上,苦果的实质还是惑业,这是有情生命的本质。我们看看,生命就是这么个东西,就是不断制造麻烦的机器,真是不敢领教。
“何故世尊不顺彼之渐次,而云:诸比丘,此是苦圣谛,此是集圣谛耶?”有人就问,既然集在先,苦在后,为什么世尊不按这个次第,先说集,再说苦?也就是说,为什么不先说因再说果,而是先说果再说因?这是什么道理?
“大师于彼反因果次第而说者,以有修持之要义,故无过失也。”大师是指佛陀,按戒律来说,真正可以称为大师的唯有佛陀,其他人不可以随便称。那佛陀为什么反因果次第而说?宗大师的回答是:这是具有修行意义的,所以没有过失。因为佛陀说法不是为了说而说,一是出于事实,二是为了利益有情。学过《阿含》的相关经文就知道,即使这个法是真实的,佛陀还不一定会说,主要看能不能利益有情,这才是最关键的。如果既是真实的,又对有情有利益,佛陀就会说。如果仅仅是真实的,但说了之后对有情没什么利益,佛陀也是不会说的。可见佛陀说法非常实际,任何一法都有修行意义,不会玄谈。
“此复云何?谓诸众生若不先生无倒欲求解脱之心,则根本已断,其余解脱如何引导?”这么说的意义是什么?如果众生不能生起如实的、没有颠倒的出离求解脱之心,修行的根本就断了。如果没有出离心,没有菩提心,什么修行都谈不上。也就是说,先说苦谛的目的,是让众生生起求解脱之心。如果众生都不想出离,佛陀怎么引导他们走向解脱?就像一个人根本不想到寺院来,你怎么叫他来?所以,首先要引发他对寺院的兴趣,这是前提。
“盖所化之机原为无明暗覆,于世间圆满之苦倒执为乐,被彼欺诳。”所化之机,即六道的众生。众生原本都生活在无明中,没有智慧,看不清人生真相。因为看不清,就会产生种种错误和颠倒,把苦当作快乐,结果被假相欺骗。实质上,就是被自己的惑业欺骗。因为你在世间看到的一切,都是惑业投射的影像。除了惑业,你看不到别的东西。而诸佛菩萨没有惑业,所以能看到世间真相,不会被欺诳。这里说到“世间圆满之苦”,“圆满”二字用得很有意思。佛陀成就的功德是圆满的,有情的痛苦也是圆满的,看来“圆满”并不都是好的。你们选择一下,要哪一种圆满。
所以从修行角度来说,先说苦谛是有特殊意义的,主要是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。四谛是佛法的总纲,就是从了解苦到息灭苦,这是修行所要做的。了解四谛法门的安立原理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并修学佛法。
“如《四百颂》云:于此苦海中,周遍无边际。汝沉于其中,云何不生畏?”《四百颂》说,轮回的苦海是没有边际的。五大洲四大洋还有边际,可你要是没有解脱,生死苦海永远都没有边际。我们沉沦在苦海,为什么不害怕呢?其实是因为无明,因为看不清自身处境。如果我们有智慧,能看清楚,一定逃都来不及。
“此中以正言之,纯苦无乐。说多苦相,令生厌患,故苦谛先说也。”关于轮回的苦,从究竟意义上说,是纯苦无乐的。有人会觉得,生活中快乐的事情也挺多。吃得好,喝得好,玩得开心,怎么能说纯苦无乐呢?当然在人的感觉上,佛教也认为,受有苦、乐、忧、喜、舍五种。在身体上有苦有乐,在心灵上有忧有喜。之所以说纯苦无乐,是从究竟意义而言,不是从感觉来说的。就像前面举的例子,你的手痒,抓的时候感觉快乐。但手痒是一种本质上的苦,而抓痒得到的快乐是相对的,是苦暂时停息后产生的。
下面会说到,佛教所说的苦,有苦苦、坏苦、行苦之分,分别根据三种受而建立。根据苦受建立苦苦,即感觉上就是痛苦的;根据乐受建立坏苦,因为快乐极不稳定,很快就要变坏;根据舍受建立行苦,即无常之苦。总的来说,人生就是苦的。所以有人说佛教徒很消极,只看到苦,怎么看不到乐呢?他们不知道,佛教所说的苦是帮助我们看透人生本质,看透生命现实,意义重大。经论中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宣说种种痛苦,主要是帮助我们对轮回生起出离心,这是解除惑业、成就解脱的基础。
“由是若自见堕于苦海,欲从彼解脱者,必须断苦。”了知苦之后,怎样才能断苦?这是一个重要问题。断苦不是佛教徒的专利,事实上,避苦求乐是一切有情的本能。人类五千年文明,从原始人的刀耕火种,到今天的科技文明,目的都是为了避苦求乐。但今天的人是不是就比古人过得开心呢?其实不然。原因是什么?就是对如何解除痛苦缺乏正确认识,缺乏正当方法。佛法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?我们通过学佛,深刻认识到自己沉沦在三有苦海,实在不愿再这样下去,想要从中解脱。所以,我们要将解除轮回作为生命中强烈的愿望。怎么断苦?首先要认识到,苦是怎么产生的。如果不断除苦因,就不能解除痛苦。这是佛法和世人断苦手段的不同所在。
世间所有断苦的方法都是向外驰求,当欲望生起时,我们就改善物质条件,以此满足欲望。但在满足过程中,欲望又在随之增长。我们只能不断创造条件,得到短暂的快乐。这种方法是扬汤止沸式的。就像烧开了一锅水,火还一直在烧,你拼命往里加水,它好像暂时不开了,但很快又开了。世人断苦的方法就是这样,尽管总在忙着,但苦永远不会平息。甚至在断苦的过程中,还在不断制造痛苦。这就是因为他对苦缺乏正确认识。
“然若未断苦因,知不能遮止,即思苦因为何,而令知集谛。故于彼后说集谛也。”佛法是怎么断苦的呢?就要了知痛苦产生的因是什么。把因断了,才不会有结果。就像我们不想要庭院中这棵树,把它的根挖掉,就解决问题了。这叫釜底抽薪,是从根本上解决苦因。我们要想一想,产生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?所以佛陀为我们说了集谛:“此是苦,汝应知;此是集,汝应断。”集就是产生痛苦的因,所以在苦谛之后说了集谛。
“次知世间苦,从有漏业生。业以惑起,惑之根本厥为我执,便知集谛。”所以要进一步知道,世间的苦是从哪里来的?或者说,集谛是如何产生苦果的?三界、五趣、四生,主要是从异熟果的角度来说。有情的五蕴果报体是怎么产生的?是从有漏业生起的。有漏,就是有漏洞,不圆满,是烦恼的代名词。业又是怎么产生的呢?是从惑生起的,而迷惑的根本在于我执。由此,便能认识到集谛。
“若见我执亦能断灭,即誓于灭苦之灭谛而求现证,故说灭谛于彼后也。”苦从哪里来?苦从业来。业从哪里来?业从惑来。惑的核心力量是什么?进一步追究,根本就在于我执,这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源,同时也是造业的根源。我们了知从惑生业,从业起苦果,这个过程就是集谛。但我执是可以断除的,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时,看到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源,同时也看到,生命中还有解除烦恼的能力。佛陀发现了这个原理,告诉我们:“此是灭,汝应证。”阿罗汉就是因为破除我执,才没有烦恼,自在无碍。
灭包含两方面,一方面是灭除苦和集。涅槃就是息灭惑和业。惑业息灭后,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呢?我们过去理解,阿罗汉灰身泯智后,什么都没了。如果什么都没有,岂不是断灭?其实,没有的只是惑和业,而不是什么都没有。所以灭谛还有另一面,就是证悟寂灭的空性。空性既是所证的对象,也是生命中积极、能动的力量,可以化解一切惑业。
证悟灭谛就是证悟空性,证悟明空不二的实相。这样就有能力化解惑业,所谓“此是灭,汝应证”。佛陀说,你们应该证悟空性,证悟灭谛,证悟涅槃,才有能力摆脱轮回,做生命的主人。否则轮回是没有尽头的,痛苦也是没有尽头的。所以在集谛之后说灭谛,这是给我们信心和希望,给生命目标和力量。我们既要看到轮回的有限性,看到生命的脆弱、渺小、无可奈何,同时还要看到生命的无限性和永恒性,以及它所蕴含的力量。如果看不到这一面,真的会很悲观。佛陀开示灭谛,给我们指出了生命真正的出路,那就是证悟涅槃,其实质就是空性。离开空性,也没有涅槃。
“或有难曰:若尔,示苦谛已,便起求脱之心,于苦谛后说灭谛,亦应理也。”有人就问,如果这样的话,听佛陀开示苦谛法门后,我们已经生起出离、求解脱之心,应该在苦谛后马上说灭谛,这也是符合道理的。如果佛法修行只是苦和苦的息灭,那么说完苦谛后,就应该说息灭苦之后是怎么回事,为什么要说集谛呢?
“然此无过失,尔时虽欲灭苦而希解脱,然犹未认识苦因,未见彼因能断,即思当得现证灭谛之解脱,然未决也。”针对这个疑问,宗大师的回答是,说了苦谛和集谛后,再说灭谛,这样才符合修行次第,才不会有过失。说了苦谛之后,我们虽然认识到苦,生起希求解脱之心,但如果没能认识到苦因,也没能认识到作为苦因的惑和业是可以断除的,马上就讲涅槃,讲空性,就不能使人在修行上产生决定的认识。
其实,苦和涅槃并不是佛教特有的,印度很多宗教都这么讲。关键在于,他们所认为的涅槃,往往只是无想定之类,不是真正的涅槃。原因就在于,他们没能真正认识苦的根源,采取的解决方法是不究竟的,所认为的涅槃也是不究竟的。唯有佛法才能认识苦因,从解决苦的根源入手。尤其是证悟空性和涅槃,才能究竟地解决苦,否则只是意识构建的境界而已,是不究竟的,不是诸法实相,不能把我们导向解脱。所以要解决苦,关键是认识并解决苦因。
“如是若认识现证解脱灭谛者,即念何为趣彼之道,转入道谛,故道谛后说也。”为什么最后说道谛?认识到灭谛,就会生起希望证悟涅槃的愿望,并思考如何才能证悟。所以佛陀接着讲道谛,内容主要是八正道,即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古仙人道,三世诸佛走的都是这条路。你们不要以为八正道简单,其实这是对整个修行内容的归纳,包含了戒定慧,是完整的修行体系。可以说,八万四千法门都没有离开八正道,都可以用八正道来统摄。
四谛法门的施设,是当时印度医生给人看病的步骤。医生看病时,首先要看一下你是什么病,对症状有正确认识;然后了解病是怎么产生的,出于什么原因;进而评估一下,这个病到底能不能治好,治到什么程度;最后正式开始治疗。佛陀说的四谛法门也是这个次第。先判断众生的处境,即轮回的痛苦,然后指出痛苦产生的根源,进而指出痛苦解除后是什么状态,最后提出解除痛苦的方法。所以佛陀是大医王,而没有解脱的众生都是病者。在道前基础的部分,闻法要离三种过,具六种想,其中就有病者想。必须把自己当作病者,把修行当作治疗。这样的定位和心态对学佛非常重要,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好好的,为什么要学佛法?不学一样可以过日子,那就不可能和佛法相应。
“如是四谛者,于一切大小乘中多次宣说,以是善逝总摄流转世间及还灭世间之诸要处故,于修解脱最为切要。”善逝,佛陀十大名号之一,因为佛陀的离去是圆寂,是圆满的涅槃。以上所说的四谛法门,佛陀在大小乘经论中曾反复宣说。其中包含两重因果,即流转和还灭的因果。四谛法门是佛法的总纲,是对两重因果的精要归纳。佛法所说的,无非是如何解决流转及证悟还灭的问题,把流转说清楚,告诉你如何从中解脱出来,进入还灭,证悟涅槃。
“故于如是次第引导弟子也。”认识和修习四谛法门,对证悟解脱最为重要。佛陀就是以这样一个次第来引导弟子。下面进一步说明施设四谛的意义。
“若但从思惟苦谛门中,于世间轮回无一实能遮止其耽著者,则欲得解脱,唯成虚语。任何所作,俱成集谛。”首先说明,思惟苦谛有什么意义。众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贪著轮回。凡夫心是有粘性的,不仅贪心会粘著境界,嗔心也会,乃至任何一种心都有粘的特点。比如你讨厌某人,其实也是一种执著,不是说喜欢才执著。包括嫉妒,也是对所嫉妒的境界产生粘著。所以,不论这个心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,都会带有粘性,这是心的特征。粘性表现出来就是情绪,并伴随我们的各种思惟活动。因为这种粘性,就产生了情,所以叫“有情”。不管人也好,动物也好,都带有这种粘性,使我们的心粘著于五欲六尘,不得解脱。
不论我们执著什么,比如女色、金钱、人际关系、居住环境,心就会被它粘住,成为轮回之因,使自己不得解脱。怎么才能解脱?就要有一种力量来遮止执著,否则,所谓的解脱只是一句空话。因为你的心还在执著中,怎么解脱?如果我们的心还在执著中,不管是弘法还是住持道场、度化众生,都是凡夫心的延续,只是培养了很多福德,但和解脱是不相干的。因为你的心行伴随着执著,所作所为终将成就凡夫心。
佛陀说苦谛的意义,就是通过种种方式宣说世间是苦,轮回是苦,三界是苦,从而帮助我们遮止粘著。如果有人对你说:今天送给你一幢别墅,再加一百万,但你接受之后,明天就要被杀头,你还有兴趣接受吗?其实生命的处境就是这样,只是众生看不清楚。所以佛陀指出真相,让我们看到,轮回本质是痛苦的。
“若但从思集门中,不善了知世间根本诸惑业者,如射箭未认鹄的,此是遮断正道之诸扼要处。”接着说明,思惟集谛有什么意义。如果我们不了解世间的根本惑业,不了解痛苦的真正原因,就像箭射偏了,没有射到中心。也就是说,你想解决苦,却没有找到苦的真正根源。那样的话,修行修什么呢?到底解决什么呢?就像你跑步,可根本不明确终点在哪里,又该往哪儿跑?同样,如果不了解苦的成因是无明、我执、贪嗔痴,不知道学佛要解决的是这些根本惑业,你的修行将变成敲边鼓,不得要领。所以说,如果不了解集谛是遮断正道的扼要处,将障碍我们对正道的认识和践行。
“而于非解脱三有之道执以为是,必劳而无果。”了解痛苦产生的原因,才是断苦的根本,否则修行将不得要领。就像印度其他宗教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修行,比如持牛戒、狗戒,修种种苦行,受尽万般折磨,以为那样才能解脱。但因为他们没能抓住痛苦的真正成因,肯定是没有结果的。
“若未知所断之苦集,则亦不识彼寂灭之解脱,虽言求解脱,亦唯矜慢而已矣。”如果没有真正认识到所要断的苦和集,就不能认识息灭苦和集的涅槃。因为解脱就是建立在息灭苦和集的基础上。那样的话,虽然你在说着解脱,觉得我在修习解脱,其实和真正的解脱完全是两码事,只是一种我慢而已。
二、思惟轮回总苦
《道次第》的所有法门都要落实到修行,讲苦,讲无常,讲暇满,讲皈依,不只是让我们拥有相关知识,更是让我们通过对这些法门的观修,达到调整内心的修行效果。说到对苦的思惟,宗大师担心我们纯粹把它当作知识来学,所以先讲一下,怎么通过止观来修习苦。关于止观,下士道的略示修法中就有介绍,包括加行、正行、回向和未修中间。我们学任何一个法门,比如无常、苦、无我,都要放到这个套路中落实,才能让法在生命中产生作用。否则,所学法义只是知识而已,不能变成心行力量。
宗大师在《道次第》中提出的止观,观是指观察修,止是安住修。这是把所学法义落实到心行的最好方法。修学任何法门,都不能忘了止观。本论有三处讲到止观,一是下士道的略示修法,二是中士道关于思苦的部分,三是最后的止观章,基本贯穿了整个《道次第》。在《广论》中,“止观章”几乎是全论的一半,份量很大。我们现在所学的大勇法师翻译的《略论》,止观部分相对简单,邢肃芝居士翻译的就比较完整。在三主要道中,空性见就是止观修行的最高成就。
《道次第》说到的观包括三种,一是观察修的观,二是观想修的观,三是直接观空性。三种观的安住基础不一样。观察修是建立在思惟的基础上,只要会思惟就会观察修;观想修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,只要会想象就会观想修。所以观察修和观想修都不难做到,因为我们对思惟和想象都很熟悉。但直接观空性,既不需要分别,也不需要想象。如果用了分别和想象,那和空性都没关系。这是代表修行的不同层次。如果没有观察修和观想修为基础,直接修空性观,确实很难。但有了基础之后,一步步往上走,体悟空性就没那么难了。因为空性并不是那么玄妙和神秘,在特定指导下,是我们的心可以触及的。总之,所有经教的学习,终归都要落实到止观,否则是没有作用的。
在讲苦之前,先说一段止观的修行。看一看,宗大师是如何引导我们通过止观来修习苦。
“修一切共中士所缘品类,诸共同者,凡下士中所说者,于此亦应取修。”《道次第》中,中士是与上士共有的,所以叫共中士。每个法门的修行,都有它的所缘对象。所缘就是你认识的境界,下士道修行有下士道的所缘对象,中士道修行有中士道的所缘对象。那么,中士道修行的所缘境有哪些?凡是下士道所说的,比如念死无常、念三恶道苦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这些内容,也是与中士道共有的,属于中士道的修行内容。在冈波巴大师的《解脱庄严宝》,还有宁玛的《大圆满心性休息》《普贤上师言教》中,直接将这些作为成佛修行的一部分,还不像《道次第》分为下士、中士、上士,然后统摄到一佛乘。当然,宗大师的这种分法,既指出它们的特性,又指出它们的共性,会更清楚一点。
“诸不共之所修者,若有慧力,如书所示而修之。”中士道和下士道的不共之处,即中士特有的法门,如果我们有一定的思惟和理解能力,也要按《道次第》所说的去实修。除了根据《略论》,还可以根据《广论》,帮助自己深入地思惟苦,思惟死亡。《广论》和《略论》的纲领相同,但不同在于,《广论》提供了更广泛的经证,来证明为什么要念死无常,以及怎样思惟苦,让我们对无常和苦产生更坚定的信解。
“若心力弱者,则当舍所引教。随于何处,唯修宗要正义。”有的人理解力较差,接受《略论》会更方便。宗大师早年写了《广论》之后,担心大家接受起来太繁琐,然后又写了《略论》。相对来说,我也更喜欢《略论》。我们可以根据《略论》,甚至根据其纲领《三主要道》,直接思惟《道次第》开示的法义,比如苦的要领是什么,无常的要领是什么。只要抓住这些要领去思惟就可以了。
“此等虽是观察修,然亦除彼等所修之境外,任何其余之善不善无记上,不应放置其心。”首先说观察修。我们过去讲止观,一般是先修止,在止的基础上修观。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是先讲观察修,然后才是安住修。当然,止和观本身有密切关系,所以要轮番修。当我们通过观察修把心调整到位后,安住的时间越长越好。如果散乱来了,昏沉睡眠来了,就要重新观察,把心调整到位后再安住。等散乱来了,妄想来了,还要继续观察修。这个轮番修非常合理。还要注意,观察修是有特定对象的,所缘境非常明确。我们要根据宗大师的引导,从几个方面来思惟。比如观修苦,就安住于对苦的思惟,不让它跑掉,也不去观察其他对象。
“当于所缘灭掉举等,睡眠、昏沉俱不放纵,令心极清明,从澄寂中渐次修之。”在修习止观的过程中,要摆脱心的两种状态。在思惟时灭除掉举,就是心摇摆不定,失去觉察能力;还要灭除昏暗,即进入昏沉状态,就像水变得浑浊,失去分辨能力。要专注而集中地思惟,从种种角度观察苦,观察无常,直到内心对此清清楚楚,明明了了。
那么,要观察到什么份上?有没有标准?就是一直观察到你生起强烈的出离心,然后安住于此,进入第二步安住修。如果你的出离心没了,被妄想占线了,被昏沉干扰了,就要再观察,直到把出离心调动起来。然后就不要再分别了,安住即可。《道次第》给我们提供的就是这么一种训练。说起来并不复杂,做起来应该也不难,关键是肯做。在观察修的时候,也蕴含止的成分。前面讲到,观察修都有一个所缘。比如我们以这个钟作为观察对象,你就专心观察这个钟。如果心跑到别的地方,就进入散乱、掉举了,无法对这个钟进行深刻观察,也无法引发特定心行。所以在观察时,必须止在一个对象,不要乱跑,这就是前面所说的“任何其余之善不善无记上,不应放置其心”,这样观察才有效果,才能引发相应的心行。
“《入行论》云:‘念诵苦行等,虽常时修习,心余散乱者,佛说为无义。’盖谓意于余散乱之一切善行,其果皆微小故。”《入行论》说,虽然我们平时都在念咒、诵经,但如果用散乱心修习,有口无心地修着,佛陀说为“无义”。这个无义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,而是说它的作用很弱。因为修行必须用心去修,内心才会产生变化。就像你要很专注地想着某人如何讨厌,才能生起嗔恨心,否则,嗔恨心是生不起来的。念经也是一样,必须专注地修,才能达到改变心念的效果。如果你不用心,不专心,就起不到什么改变,或者说效果微不足道。
“又《大乘修信经》亦云:善男子,虽以此异门,如是诸菩萨信于大乘,从大乘所出生,任随何种,彼一切者当知皆从以无散心正思法义而出生也。”异门,就是种种方便。《大乘修信经》告诉我们,善男子,虽然从种种方法来修行,但只要菩萨对大乘经论生起信心,依大乘法门修学,都将成就法身慧命,成就三乘种种功德。但前提是,一切修行成就都是以无散心思惟法义而获得的。所以观察修的关键也在于止,如果离开止,观就没有力量。宗大师也举过例子,就像风中点着一根蜡烛,烛光被风吹着,就看不清什么了。只有在无风的情况下,烛光非常稳定,才有更好的照明功能。
“彼中无散心者,谓除善所缘,于余不散乱。义及法者,谓义同文也。”经中所说的无散心,就是除了善所缘以外,对其他境界不散乱。义及法,是指思惟法义。法和义是一体的,有法,必然蕴含着它的义。观察修是建立在思惟法义的基础上,这就要训练专注的能力。
“正思惟者,以数数分别心观察而思也。”所谓正思惟,就是不断以如理分别之心观察和思惟。修行不是一下子就不分别的,而是先要通过思惟和观察。唯识宗也是把思惟列入修的范畴。在加行位的修行中,要经过名、义、自性、差别四种寻思。名,即事物的名称;义,即事物的实质。我们学习佛法之前,对事物的名和义,赋予了很多错误内涵,进而产生执著。学佛要做的,就是在佛法正见引导下,重新审视世界,获得正确认识,也就是如实智。当然,这还属于有漏的如实智,不是见道的如实智。所以,修行先要思惟、分别、观察,由此获得正见。只有在正确分别的基础上,我们才有资格谈不分别。如果一开始就谈不分别,那是自欺欺人。
“以彼显示修一切功德之法,必须彼二也。以是之故,谓于三乘修一切德,皆须心除所缘,不应于余散乱。”以上说明,三乘一切功德的成就,都离不开止和观。所以修任何一种法门,都必须安住在特定的所缘,不在其他境界生起散乱心。
“正住于专一之止或彼随顺,及正于善缘别别观察如所有与尽所有之观或彼随顺,以此二种为须要焉。”止观的修习,必须安住在善所缘,或是它的随顺,即修止应该具备的相关条件。这是两部分,一是止,一是和止相应的内容。同时还要观察所安住的境界。比如把心安住于苦,就要从两方面对苦加以观察。一是观察其如所有性,即它的实相,这是从空性角度观察;一是观察其尽所有性,即它所显示的因缘假相的差别。空性本质和差别显现,正是事物的两方面,修观也是从这两方面观察。
“如是《解深密经》亦云:慈氏!或诸声闻,或诸菩萨,或诸如来,所有世间或出世间一切善法,当知亦是此奢摩他、毗钵舍那之果。”《解深密经》有一品叫《分别瑜伽品》,是佛陀为弥勒菩萨所说,其中讲到这样一段话:慈氏!声闻、菩萨、如来三乘圣贤,以及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功德的成就,都是修习止观的结果。
“于此若不行正止观及二随顺,则三乘一切功德为正止观之果无决定也。”如果不按止和观修行,三乘圣贤的一切功德都不能成就,所以说“无决定也”。前面讲到苦的时候也告诉我们,对苦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知识上,而要通过止观落实到心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