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主要道颂】1-5课音像,共1.3g,谷歌网盘下载
《三主要道颂》之二
【内容】:《三主要道颂》序分
济群法师
我们先以虔诚心诵读一遍:
敬礼诸至尊上师!
佛陀至言心要义,是诸菩萨所赞道,欲求解脱之大道,我今随力而宣说。
于三有乐不贪著,为暇满义而精进,志依佛陀所喜道,具法缘者净意听。
无出离心无息灭,希求有海乐方法,由欲有乐缚众生,故先寻求出离心。
暇满难得寿无常,修习能除此生欲,业果不虚轮回苦,思惟能除后世欲。
修已于轮回盛事,不生刹那之希望,昼夜唯求解脱心,起时是生出离心。
出离若无菩提心,所持则亦不能成,无上菩提乐因故,智者应发菩提心。
常被四瀑流所冲,难止业绳紧密系,投入我执铁网孔,无明大暗所蒙蔽。
无边有海生又生,常被三苦所迫害,已成如此诸母等,情状思已发大心。
不具通达实际慧,虽修出离善菩提,不能断除有根故,应勤通达缘起法。
见世出世一切法,从因生果皆不虚,所执之境本无者,彼入佛陀所喜道。
现相缘起不虚妄,性空离许之见二,何时见为相违者,尚未通达佛密意。
一旦同时不轮番,已见缘起不虚妄,若证灭尽诸境执,尔时观察见圆满。
又由现相除有边,及由性空除无边,了知性空现因果,不为边执见所夺。
如此三主道扼要,汝能如实通达时,当依静处起精进,为究竟事速修持。
正式讲述三主要道的内容前,有两个偈颂,主要说明作者为什么要造此论,以及修学佛法对生命的重要性,勉励我们按论中内容精进修学。下面,围绕论文开始解释。
·修学三主要道的意义
“《三主要道颂》。”三主要道,指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性见。颂,是一种文体。印度人造论时,有时会先以长行阐述,再以偈颂总结;有时会先造偈颂,再通过长行解读。所以,颂是佛教常见的文体。
“宗喀巴大师造。”宗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,其思想主要传承自阿底峡尊者创立的噶当派,特点是重视次第、重视基础、重视戒律。那么,宗大师为什么要造《道次第》的相关论典?主要是因为,藏传佛教在当时出现了不重次第和基础的现象。
现在的汉传佛教同样存在这些问题。很多人喜欢禅宗,觉得直指人心、见性成佛特别痛快,也不必有很多讲究。但我们要知道,禅宗对学人根器是有要求的,是接引上根利智的人。什么叫上根利智?就是你的心灵尘垢很薄,菩提自性会不时显现出来。就像云层很薄的时候,阳光很容易照射出来。如果云层很厚,阳光是透不出来的。
我们也是一样,虽然具足如来智慧德相,但无明在内心制造了深厚的执著和烦恼。我们要认识觉悟本体,必须突破迷惑的云层。根机利的人就是云层薄,根机钝的人就是云层厚。如果自身根机不够,又喜欢禅宗,其实是修不上去的。最后往往会变成口头禅,或是坐在那里打妄想,打瞌睡。
我们会在迷惑系统中说一些觉悟的话,其实这个觉悟和你毫无关系。虽然在说的时候,内心有种很痛快的感觉,觉得说起来很舒服。但真正遇到境界时,你的无明、烦恼、贪嗔痴,一点都不比别人少。
学习《道次第》,可以为未来修习禅宗或其他法门架一个梯子,帮助我们从钝根变成利根。其实人的根机不是固定不变的。这一生根机很好,不是说你天生就根机好,而是代表过去生修行的积累。虽然现在根机好,如果不用心维护,而是不断地制造贪嗔痴烦恼,利根也会变成钝根。就像一把刀,每天拼命地砍竹子,砍石头,砍各种东西,却从来不磨,一定会变钝的。佛法讲无常,就是告诉我们,利根不防护会变成钝根,钝根不断努力也可以成为利根。
包括受菩萨戒,同样存在不重视次第造成的严重弊端。我们要成为菩萨行者,首先要受菩提心戒,发起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——即“我要成佛,我要利益一切众生”的愿望。当菩提心修到一定程度,才有资格真正受持菩萨戒。没有这种愿望的话,即使受了菩萨戒,也只是表面上取得一个资格。
菩萨最大的特点就是慈悲。如果没有发起菩提心,也不懂得修习慈悲,算什么菩萨?唯识教法讲到,想成为菩萨,必须具有菩萨种性,乐于帮助别人。我们有时说某人“很有菩萨心肠”,其实就是赞叹他的慈悲,这种人要成为菩萨相对容易。反过来说,有些人很自私,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。这种人就缺乏菩萨种性,如果想成为菩萨,虽不是绝对不行,但难度很大,必须加倍努力。
我们之所以弘扬《道次第》,就是看到大家在修学过程中,对基础和次第重视不够。汉传佛教中的禅宗、天台、华严、唯识、三论等,也有很多高明的观法,却因为没有基础和次第,使这些观法修不起来。
总之,宗大师为什么写《道次第》乃至《三主要道颂》,正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弘扬它的意义所在。可以说,弘扬这一教法代表着整个教界的需要。
·礼敬传承上师
敬礼诸至尊上师!
按印度的传统,论主造论前要礼敬这个传承的上师们。宗大师造《道次第》的思想渊源,主要是继承深观和广行两大传统。深观代表空宗的传统,从文殊菩萨而来。在佛教中,文殊菩萨象征大智慧,又称“大智文殊师利菩萨”。此外还有龙树、提婆等祖师,他们根据《般若经》的思想写了很多论典,帮助我们去认识:我们看到的一切缘起现象都是空的,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。这种无自性空的思想,是对一切现象的深刻透视,是认识事物真相的智慧。所谓真相,佛法中也叫实相,即真实的面目。相关内容包含在“空性见”的部分。在《略论》和《广论》中,主要属于止观中“观”的部分。
此外还有广行,即广大的菩萨行。作为菩萨行者,要发起崇高的愿望。崇高到什么程度?就是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,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的痛苦,解除生命的迷惑和烦恼”。然后根据这种愿望,做种种利益众生的行为。广行的思想主要来自瑜伽唯识的经典。看过钱文忠讲《大唐西域记》的人会知道,当年玄奘大师到印度取经,主要是想学习《瑜伽师地论》。此论由弥勒菩萨所造,共一百卷,是广行体系的核心典籍。其中的《菩萨地》,就是如何学做菩萨的内容,丰富而全面,是我们修学菩萨行的重要指南。
在宗大师的思想体系中,对他影响最大的,还有阿底峡尊者和《菩提道灯论》。论中建构了作为完整修学必须具备的要素及次第。尊者非常重视皈依和菩提心,重视佛法基础。因为他长期在藏地宣讲皈依,被称为“皈依喇嘛”。很多佛教徒可能觉得,皈依谁不懂,还要你讲?这是因为我们对皈依的认识很肤浅。事实上,整个佛法修学都离不开三宝,离不开皈依的内涵。这是大有深意的。此外,针对人们不重视业果的现象,阿底峡尊者曾专门宣讲业果;针对不重视菩提心的现象,尊者又大力提倡菩提心。这些都在宗大师建构的修学体系中得到了继承。
因为有这些传承,我们现在学习的《道次第》和《三主要道颂》,特点也是重视基础,重视次第,重视菩提心。了解到这个法来源清净,能帮助我们对法建立信心,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法。接着解释偈颂。
·造论目的
佛陀至言心要义,是诸菩萨所赞道,欲求解脱之大道,我今随力而宣说。
这个偈颂说明,宗大师造论的目的,是帮助我们快速掌握佛法心要。
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到“本论的殊胜”这一部分时,总结了四个特点。其中第三点讲到,《略论》及相关论典,可以使我们快速掌握佛陀说法的密意。所谓密意,即佛法的精髓和心要。而《三主要道》是道次第系统中最核心的论著,是精髓的精髓。
“佛陀至言心要义。”至言,即佛陀教法的精髓。这个精髓和心要是什么?
很多人看到佛教有这么多经论,而基督教只有一本《圣经》,伊斯兰教只有一本《古兰经》,就觉得,佛教是不是也能有这样一部经典?佛法这么多理论,核心是什么?每部经论都有很多名相和思想,对不是长期修学的人,学了之后往往无所适从,更谈不上融会贯通。要将佛法融会贯通,不仅要对义理有研究,更要有实证体验。否则只能成为学者,研究来研究去,比较来比较去,最终还是各不相干。
宗大师在本论告诉我们的心要,就是三主要道: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性见。
把出离心和空性见结合起来,是解脱道的重要内容。出离心是一种愿望,还需要把它转化成出离的能力。这个能力就是空性见,也是佛法修行的核心。持戒修定,都是为了成就空性见,由此才能成就解脱和解脱知见。
把菩提心和空性见结合起来,则是大乘佛法的两大核心。成佛成就什么?正是圆满佛陀那样的大智慧和大慈悲。其中,空性见是帮助我们成就智慧。而通过菩提心的修行,生起“我要利益众生,帮助众生走向解脱”的愿望,并落实到崇高的利他主义行为,可以成就大慈大悲的品质。不仅如此,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,我执会被弱化,也有利于开启智慧。
虽然佛教有众多法门,汇归到核心,无非是修智慧,修慈悲。只有成就智慧,我们才有能力解除生命内在的迷惑烦恼,更好地利益众生。否则,我们靠什么帮助别人?如果没有成就智慧,成就解脱,不过是“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”。可见佛经虽然很多,核心不外乎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性见。而五大要素中的皈依和戒律,则是修行的基础,最终都要落实到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实践中。
我们必须深信,三主要道确实是佛法的心要。就像打仗必须攻克的碉堡那样,修行的所有努力都是为此服务的。如果不懂得这一点,虽然做了很多,可能各行其是,无法汇归到修行之路。或者你很着相地做着,就可能在做的过程中发展出凡夫心,偏离学佛的目标。
我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,必须知道它的重心、目标和方法。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性见不仅是《三主要道颂》的内容,是《道次第》的重心,也是整个佛法修行的重心、目标和方法。
但如果我们的学习停留在书本上,把它作为知识来掌握,那是没用的。我们学习三主要道,需要在心相续中成就出离心,成就菩提心,成就空性慧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就像三宝,有外在的三宝,还有内在的三宝。开始学佛时,我们需要依赖外在三宝,但这只是帮助我们认识和开启内在三宝的方便,最终的重点,是每个人的心。
“是诸菩萨所赞道。”我们要认识到,三主要道确实是佛法的精髓。这个修学的重心和次第,是十方诸佛菩萨赞叹的。诸佛菩萨的修行,也要围绕出离心、菩提心和空性见。当年,佛陀就是看到生老病死,看到世间荣华富贵的虚幻,才出家修行的。这是出离的过程。在修行过程中,他看到芸芸众生在轮回中受苦,于是发愿,不仅要自己解脱,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解脱。这是从出离心到菩提心的升华。然后在菩提树下禅坐,夜睹明星,明心见性。这是空性见的圆满成就。所以说,这是一条修学的核心之道,也是快速之道,是诸佛菩萨赞叹的道路。
“欲求解脱之大道。”如果想走出生命的迷惑,走向解脱,走向无上菩提,三主要道就是一条常规大路。佛教也提倡方便,相当于小路。但所有小路都要汇归这个核心,否则就会偏离目标。在佛法弘扬过程中,有些宗派曾出现偏差,就是因为对这些重心认识不足。抓住三主要道,在修学上就不会偏离。
“我今随力而宣说。”这是宗大师的自谦:我现在根据自己的能力,和你们说一说,佛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。
以上介绍了学习《三主要道》的意义,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掌握佛法精髓。
·策励听闻
于三有乐不贪著,为暇满义而精进,志依佛陀所喜道,具法缘者净意听。
这个偈颂是宗大师策励我们,要用现有的暇满人身做最有意义的事,那就是修学佛法,修学三主要道。
“于三有乐不贪著。”三有,即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三有乐,即三界的快乐。三界为什么叫三有?有,就是有漏,有缺陷。为什么有缺陷?因为三界众生的快乐,都是建立在迷惑和烦恼的基础上。其中,有欲望的快乐和禅定的快乐。欲界众生主要追求欲望的快乐,比如家庭、财富、地位、饮食男女及舒适环境带来的快乐。我们贪著三界的快乐,追求并沉溺其中,满足于享受财富,享受权力,享受感情,享受家庭,不再有更高的追求。但从佛法角度来看,这种快乐是不究竟的。
首先,这种快乐对我们只有短暂的意义,没有永久的意义。其次,享受这种快乐是有副作用的。因为这种快乐依赖特定环境而产生,但世间无常,一切都会变化。如果我们执著这种快乐,一旦环境变化,就是痛苦到来的时候。所以,依赖世间任何一种快乐,势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。第三,过分在乎这种快乐,需要把所有时间用于追求快乐。有人执著财富带来的快乐,就要每天追求财富;有人执著地位带来的快乐,就要为地位不停奔忙;有人执著感情、家庭带来的快乐,一生一世都要经营这份感情、这个家庭。
虽然财富、地位、感情、家庭对人生也有价值,但价值非常短暂。欲界众生正是因为贪著三有乐,沉溺在对财富、地位、感情、家庭,乃至吃喝玩乐的追求中,所以一直轮回三界,无法走出这个泥潭。当我们认识到三有乐是短暂而不究竟的,甚至在本质上是痛苦的,就不能贪著于此,而要走出轮回,生命才会有更高的追求,更远大的目标。
“为暇满义而精进。”暇满,指暇满人身,即有能力、有时间听闻佛法的人身。首先是有能力,你的心智没问题,认识没问题,身体和感官也没问题。除了能力之外,还要有时间。如果每天忙于生计,没有时间,也不行。这是暇满人身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。
这种人身究竟蕴含多大的价值?这似乎是一个哲学问题,其实是一个现实问题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每个人都有价值观。我们每天做什么不做什么,要什么不要什么,整个生活都是建立在选择中。这个选择背后的标准是什么?就是你觉得重要还是不重要。你觉得重要的,就会选择去做;觉得不重要的,就不会选择去做。所谓重要就是有价值,不重要就是没价值。
不可否认,生活中的一切也有价值。我们渴了喝水,这口水是有价值的;饿了吃饭,这顿饭是有价值的。但这些价值非常短暂,如果执著于此,甚至会带来负面作用。比如用不健康的手段追求享乐,追求财富和地位,将给生命带来无尽的麻烦和困扰。
如果以现实中的一切作为人生价值,我们会发现,在死亡面前,所有这些都显得苍白无力,因为什么都带不走。那么,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?学佛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到,我们现在的身份,尤其是有能力、有时间听闻佛法的人身,就是无价之宝,可以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。每个生命都蕴含成佛的潜质,都具备佛性。暇满人身的意义,就是帮助我们开启内在佛性,解除生命的迷惑、烦恼和痛苦,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,进而帮助千千万万的人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。我们想一想,世上有什么价值比这更大?
当我们意识到暇满人身蕴含的巨大价值后,就应该为实现这种价值而努力精进。世人为了一点眼前利益都能起早摸黑,如果我们认识到人身的价值,还不肯努力,还执著于小小的世间利益,是不是太愚痴,太没有眼光了?这是宗大师对我们的策励。
“志依佛陀所喜道。”志依,就是要立志。我们已经认识到人身的价值,同时认识到三有乐是有漏的,不究竟的,就应该立志,遵从佛陀为我们指示的解脱道、菩萨道,努力精进。而解脱道、菩萨道的核心,就是三主要道。依此修行,能引导我们快速走上修行道路。
“具法缘者净意听。”具法缘者,即具足法缘。大家能来此听闻佛法,说明和这个法是有缘的。既然已经和法有缘,怎样才能更好地接受佛法?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。
佛教把我们的生命体叫作五蕴。所谓蕴,即各种元素聚在一起,包括物质和精神两部分。物质部分是色蕴,精神部分是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,由各种心理活动组成。佛教认为,生死轮回的第一要素就是无明。所以生命也是一个产品,是无明制造的产品。我们在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,形成了现有的生命体。我们现在执以为的这个“我”,并不是真正的“我”,只是因为不了解自己而制造的替代品,是有漏的,不完善的。
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?就是不了解自己。因为不了解,就会产生错误观念,产生种种烦恼,从而不断地制造痛苦。可以说,生命就是一台不断制造痛苦的机器。学佛所做的,就是用佛法改造这个生命产品。
但问题在于,我们如何才能接受到纯正的佛法?凡夫最大的特点,是对自己和世界形成了一套认识模式。我们接受的东西,通常会被现有的认知模式改造过。就像一个人戴着有色眼镜,不论看到什么,都被这个眼镜改造过,不是原原本本的。在接受佛法的过程中,一样会出现这种问题,使我们接受不到原原本本的佛法。
如何才能避免这种过失,接受纯正的佛法?必须在闻法时避免三种过失。《道次第》中,这是作为道前基础的内容。
第一是覆器。就像一个杯子,必须杯口向上才能装水。如果把杯子倒扣过来,水能不能装进去?如果大家在听法时心不在焉,或是打瞌睡,或是思想开小差,法就不能进入你的内心。
第二是垢器。如果这个杯子已经放了很多油盐酱醋,再往里倒水。倒进去的水,还有没有水的味道?肯定变成油盐酱醋的味道了。同样,如果带着成见接受佛法,我们所接受的,也将被错误的观念和情绪改造过,不是纯正的法。
第三是漏器。如果杯子有裂缝,虽然我们往里倒水,可倒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漏,最后就剩不下什么了。大家听闻佛法后,如果不进一步思考,听过的法就不能在混乱的内心扎根,转化成自己的认识和观念。只有通过如理思惟,佛法才能内化成我们的观念、心态和人格。
佛菩萨既是法的实践者,也是法的化身。我们接受了佛法,也要通过思考和禅修,把法内化成自己的观念乃至人格,从凡夫逐渐改造为圣贤。这是生命的重大改造,必须靠法来完成。而前提是让法原原本本地进入内心,否则,后面的一切都谈不上了。
学法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接受法之后,用来认识并改造自己的生命;另一种情况,只是把所学的法当作知识,对自己的观念、心态并没有太多改变。那么,法也可能成为我慢的增上缘。我们觉得自己懂了法,比别人要高一等。本来,法是用来改造人格的缺陷,但因为你不能正确使用,反而觉得有了法之后,这个自我比别人优越。这样的话,法就会被我执所利用,成为它存在的养分。
总之,我们认识到人身价值后,要立志于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修行,同时还要以正确的态度听闻并接受佛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