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辩修对治品》讲记

济群法师

《辩修对治品》打印稿下载

  三十七道品的第四项,是五根的修行,包括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部分,即信根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
  已说修神足,当说修五根。所修五根云何安立?
  颂曰:已种顺解脱,复修五增上,谓欲行不忘,不散乱思择。
  论曰:由四神足心有堪能,顺解脱分善根满已,复应修习五种增上,一欲增上、二加行增上、三不忘境增上、四不散乱增上、五思择增上。此五如次第,即信等五根。

一、概述

  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是立足于四念住,成就生命的觉醒、解脱、涅槃。根有增上义,就是对觉醒、解脱、涅槃具有增上作用。所以说,五根是佛陀为我们指出的解脱路上的五个步骤,每一部分都要通过修行去建立。其中最关键的是念根,即正念。它所成就的目标,是定根和慧根。而信根和精进根属于修行基础,没有信和精进,就不能成就念根,更谈不上定根和慧根。
  “已说修神足,当说修五根。所修五根云何安立?”前面已经说了四神足,接着阐述五根的修行。五根是怎么安立的呢?
  “颂曰:已种顺解脱,复修五增上,谓欲行不忘,不散乱思择。”这个偈颂主要说明,在什么基础上提出五根的修行。同时指出了五根的内容,即欲增上、加行增上、不忘境增上、不散乱增上、思择增上,分别对应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根。
  “论曰:由四神足心有堪能,顺解脱分善根满已。”我们立足于四念住修习止观,通过四神足的修行,使心有能力自主,有能力战胜种种烦恼,圆满顺解脱分。
  “复应修习五种增上。”接着进入加行位,修五种增上。这对见道和迈向解脱具有增上作用,所以叫五根。前面讲到,佛陀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解脱之路,五根是其中的五个重要环节。
  整个资粮位包括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四神足,这些修行都称为顺解脱分,是帮助我们培植解脱之因,为解脱打下良好基础。当然,四念住也可以含摄三十七道品的内容,贯穿整个解脱道,乃至菩萨道的修行。这里只是作为基础,然后通过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,使四念住的修行达到圆满。以下,分别介绍五根的修行。

二、信根

  “一欲增上。”欲增上,是对应信根。我们要对觉醒的目标,对三宝和四谛法门深深认可,生起强烈希求。这也是前面反复强调的。
  信根立足于四预流支的基础。四预流支,又称四法行,分别是亲近善知识、听闻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随法行。只有找到具格师长,我们才能听闻正法,以此纠正误解,重建三观。我们通过学法,对佛陀的人格、修行的法门及贤圣僧的品质产生高度认同。其中,法主要指四谛法门,帮助我们认识轮回之苦,找到苦的根源,了解离苦的状态和解脱途径。
  这些学习让我们对三宝、四谛充满信心,重新确立生命的价值、目标和方向。所以信根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。如果没有正见,没有接受智慧文化的传承,没有对三宝具足净信,所修的正知正念可能只是一门技术,无法导向解脱。

三、精进根

  “二加行增上。”加行增上,是对应精进根。我们已经找到人生的目标,确立修行的方向,就要精进努力。
  精进建立在深信三宝的前提下。前面说过,信的定义是“于实德能,深忍乐欲”。我们认识到三宝的内涵,相信佛陀的功德、佛法的真理、解脱的人格,对这些目标生起强烈的希求之心,发愿为此不断努力。所以精进和信密切相关,你信到什么程度,才会精进到什么程度。如果只是泛泛的、宁信其有式的信,精进就会缺乏动力。
  精进不仅要目标清晰,还要方法正确。如果方法不正确,即使花了很多功夫,往往还是用不上力,得不到受用。佛法博大精深,有八万四千法门,有些人每天都在诵经、拜佛、打坐,但只是跟着大家那么做,就像机械重复一样,以为这就是修行,却不清楚做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?对自己的心行有什么改变?这种修行是很难进步的,不但修得疲惫不堪,劳而无功,还会南辕北辙,甚至走火入魔。所以精进的有效性非常重要,否则就是盲修瞎炼。
  通过有效的精进,就能“未生恶令不生,已生恶令断,未生善法令生,已生善法令增长”,使善心善行逐步生起,与解脱相应的心行不断增长。同时去除凡夫心形成的种种障碍,包括前面所说的懈怠、忘圣言、昏沉掉举、不作行和作行五种过失。

四、念根

  “三不忘境增上。”不忘境增上,是对应念根,不忘失修行所缘。这是五根最核心的项目。念根的产生同样离不开信根,必须接受智慧文化的传承,对三宝、四谛、三十七道品的修行生起信心。只有具足信根,才能在此基础上确立正念,找到离觉醒最近的地方,知道在哪里用功。正知正念就是修行的着力点,可以直通解脱。
  在无尽轮回中,我们因为无明,看不清自己,看不清世界,对此充满误解。又因为贪嗔痴,形成了无量无边的念头。有人说路是走出来的,但对生命之路来说,并不是在脚下,而是在我们心中。事实上,每个念头都可能主导生命方向。我们有多少心念,就会有多少条道路。但从凡夫现前的生命状态来看,这些感觉多半是错乱的,是和烦恼相应的,结果就是造作种种不善业,使我们轮回六道。
  修习念根,必须在混乱的心相续中确立正念,以此为引导,开辟一条通往觉醒和解脱的道路。所以正念对断除凡夫心具有革命性的意义。

五、定根

  “四不散乱增上。”不散乱增上,是对应定根。我们通过修习正念找到心的安住点,进一步,就要让心专注目标,时间越来越长,状态越来越稳,从而培养心的自主性、稳定性和清明性。
  首先是自主性,从不能自主到可以自由选择,想安住在哪里就能安住在哪里,想安住多长时间就能安住多长时间。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,是做不到的。其次是稳定性,持续安住在所缘目标上,不受妄念的干扰,也不被外境所诱惑。第三是清明性,就像水通过沉淀之后,清澈见底,一览无余。心也是同样,随着定力的增强,妄念、情绪和烦恼逐渐平息,我们就能感受到一份明晰的力量,进而达到心一境性的状态。这是开启观智的重要前提。

六、慧根

  “五思择增上。”思择增上,是对应慧根。
  我们通过修习四谛法门,依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的正见,探讨身、受、心、法的有无、生灭,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、离苦的状态和修行的原理。在深入观察的过程中,就能平息内心的躁动和散乱,使观照力日益强大,最终成就观智。如果说定根可以暂时平息烦恼,那么慧根才能彻底断除烦恼,摆脱身见和我见。
  五根中,念根是定根产生的基础,定根又是开发智慧的基础。所以,我们是在正念、正定的前提下建立智慧观照。
  “此五如次第,即信等五根。”以上所说的欲增上、加行增上、不忘境增上、不散乱增上、思择增上,分别对应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根。这是属于观照般若的层面,由此可以导向七觉支,证悟实相般若。
  五根是佛陀为我们指出的解脱之道的五个流程,本身有一定完整性。在慧根之后,还可以和七觉支、八正道连贯起来。从五根的修行次第来说,前一根会成为后一根生起的增上缘。由信根增上产生精进根,精进根增上产生念根,念根增上产生定根,定根增上引发慧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