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辩修对治品》讲记

济群法师

《辩修对治品》打印稿下载


  前面对三十七道品作了总的介绍,下面正式进入论文。首先是对四念住的概述。

一、概 述

  已辩真实,今次当辩修诸对治,即修一切菩提分法。此中先应说修念住。
  颂曰:以粗重爱因,我事无迷故,为入四圣谛,修念住应知。

  “已辩真实,今次当辩修诸对治。”前面已经讲述了第三“辩真实义品”,通过三性引导我们建立正见,现在要进入“辩修对治品”。辩是探讨,“修诸对治”是进入实修。这就告诉我们,本品是探讨——怎么修习能对治的法门?
  “即修一切菩提分法。”能对治的法门是什么?必须修一切菩提分法。三十七道品,又称三十七菩提分、三十七觉支。简单地说,就是修行的三十七种途径。
  “此中先应说修念住。”三十七道品的第一个项目是四念住,即身念住、受念住、心念住、法念住。
  “颂曰:以粗重爱因,我事无迷故,为入四圣谛,修念住应知。”这个偈颂包括两个层面,一是指出四念住的修习对象:粗重,是对身的观察;爱因,是对受的认识;我事,是对心的认识;无迷,是对法的认识。二是指出修习四念住所要达到的目标——悟入四圣谛。我们知道,四圣谛是佛陀整个教法的纲领,由知苦而能断集,由慕灭而能修道。这是修习四念住应该具备的认知。
  凡夫因为无明而有种种迷惑,对世间一切看不清楚,就会对外境产生贪著,引发种种烦恼。再由烦恼造作业力,导致生死轮回。任何迷惑和烦恼的产生,都和相应对象有关。我常常在讲座中说到这个问题,一切烦恼都有依托点。有人因为事业产生烦恼,有人因为地位产生烦恼,有人因为家庭产生烦恼,有人因为感情产生烦恼……每个人有不同的渴求,就会引发不同的执著,成为轮回之因。包括生死轮回,也包括现世轮回——有人在对事业的执著中轮回,有人在对感情的执著中轮回……这样的轮回,时时刻刻都在发生。
  修行就是要去寻找——什么让自己产生烦恼,以此作为解脱的突破点。这就涉及一个问题: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?从禅宗的角度说,“青青翠竹,尽是法身;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”,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,在在处处都可以成为解脱的突破点。这当然是对的,关键是你得有上根利智,否则是没能力做到的。
  佛陀在修行中发现,有四个对象最容易让人生起烦恼,那就是身、受、心、法。我们想一想,所有烦恼的产生,是不是和这四个对象关系密切?有没有超出这些范畴?四念住的法门,就是让我们从这四个对象入手观察。
  首先是对身的观察。通常,我们不太会对翠竹产生我执,却对自己的身体执著不舍,还觉得是理所当然的。这种执著早在识去投胎时就已产生,所以身体是我们最熟悉、也最容易看不清的对象,很多烦恼由此而来。
  其次是对受的观察。在十二缘起构成的轮回流程中,受是关键环节。凡夫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,由无明而有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,然后接触外境,产生感受,包括苦受、乐受、忧受、喜受、舍受。这是遍一切时一切处的常规心理,所以对受的观察尤其重要。如果不能正确面对,一旦受出现后,我们就会陷入其中,引发爱、取、有,轮回由此而生。很多时候,我们对某些人或事恋恋不舍,耿耿于怀,这种挥之不去的感觉,绝不是单纯的影像,背后还蕴含强烈的苦乐忧喜。正是这些感受在内心留下的深刻印象,使我们执著于此,成为轮回之因。佛教把受列为五蕴之一,正说明它是导向轮回的重要心理。
  第三是对心的观察。人都是活在各自的心念中,其中有善心,也有不善心,这些心念决定了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世界。因为不能正确认识心念,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长养烦恼,造作无尽的轮回。通过对心的观察,看清它是什么,我们才能进一步管理它,改变它。这是转染成净的关键。
  第四是对法的观察。法的范围很广,如名法、色法、四谛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等,都属于法。其中有些代表有漏的生命现象,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;有些是和轮回相应的法,如贪、嗔、昏、掉、疑五盖;有些是和解脱相应的法,如七觉支、八正道。对所有这些法,我们都要正确观察。否则,当我们面对杂染法时,就会陷入杂染。即使面对清净的法,要是不能如理作意,而是带着贪著等不善心,净法也会变成染法。
  看似简单的四个对象,却涵盖了一切,由粗到细,由表及里,又由自身到世界。所谓念住,就是锁定这些对象,让心安住于此。念头的安住,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。有人会把念头安在吃喝玩乐,有人会把念头安住在财富、地位,还有人会把念头安在某个人身上。事实上,这种串习是凡夫的本能,是和贪嗔痴相应的。所以在修行过程中,并不是开始就修四念住,而是要亲近善知识,通过听闻正法、如理作意来确立正见。有了正见,才能以智慧观察身、受、心、法,从而导向解脱。
  四念住的关键在于正知正念。其中,正知侧重观察,正念侧重安住。在唯识经论中,正念的定义是“明记为性”,就是记住所缘对象,安住于此。比如念佛,心安住于佛号就是正念;念法,心安住于法就是正念。但从禅修角度说,正念的前提是有正知。南传佛教所说的正念,主要就是指正知。
  正知包含四个层面。第一是利益正知,知道什么对自己真正有益,什么是有过患的。第二是适宜正知,某些事虽有利益,但未必适合自己去做,也要进退有度。第三是行处正知,对自己的行为举止了了明知,走路时知道自己在走路,吃饭时知道自己在吃饭,待人接物时知道自己的每个动作和念头,而不是心不在焉。第四是不痴正知,具备智慧观照,了知无常、无我的真相。
  修习四念住,是以身、受、心、法作为禅修对象,在正见指引下深入观察。学佛之前,我们是带着贪嗔痴看待这一切,对此产生我执和爱取有,从而造业、轮回。这都是因为缺乏正见。《辩中边论》中,先讲“辩真实义品”,再讲“辩修对治品”,就是让我们由闻思确立正见,然后带着正见而不是固有认知来观察身、受、心、法。

二、身念住

  论曰:粗重由身而得显了,故观察此入苦圣谛。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,以诸粗重即行苦性,由此圣观有漏皆苦。
  在四念住的修行中,观身是最基础,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。
  “论曰:粗重由身而得显了,故观察此入苦圣谛。”论即长行,是对偈颂的解释。首先是对身体的认识。身体具有粗重的特点,通过对这一特点的观察,可以了解苦的真相,帮助我们通达苦谛。
  “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,以诸粗重即行苦性,由此圣观有漏皆苦。”身体呈现出粗重的诸行。行是迁流变化,表现在身体上,就是老病死的相,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痛苦。除了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外,还有四大不调、五蕴炽盛等痛苦。由身苦带来心苦,心苦加剧身苦,使人身心俱疲,这些变化就是行苦。所以说,身体是烦恼惑业招感的苦果。通过对五蕴身的观察,就能认识到“有漏皆苦”。
  对于身体的观察,《大念住经》讲到很多视角。最典型的是对呼吸的观察,当心专注于此,对呼吸的整个过程了了明知,知道呼吸的生,知道呼吸的灭,长息时知道是长息,短息时知道是短息。进一步,带着正见观察呼吸究竟是什么。以大乘缘起性空或诸法唯识的见地看,呼吸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?我们通过观察会发现,其实呼吸没有来处,也没有去处,它只是缘起法,是无常、无我、无自性的。当下就可以了知呼吸的本性空寂,所观察的呼吸是本性空寂的,能观察的心也是本性空寂的。
  步行禅则是在走路过程中,将心专注于抬脚、落脚的每一个当下。在专注过程中会发现,身体并不是恒常的实体,而是由四大和合所生。动作更不是恒常的实体,而是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化,是缘起而非自性的存在。比如《中论·观去来品》讲到,所谓的去,包括去的时间、去的动作和去的人,离开这些条件,根本找不到实实在在的去。如果我们把中观见用在步行禅的观察中,可以体会到一切动作的当下都是本性空寂的。由此帮助我们开发观智,瓦解身见,不再对身体生起贪著和渴爱。
  总之,身念住是通过对身体的观察,了解到色身是粗重的,是业力招感的苦果,同时又会成为新的苦因。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对身体作智慧观照,可以从认识苦到超越苦,最终平息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