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问一问】
通过信仰篇的学习,我清晰明确这套修学模式对我个人和对社会的意义了吗?从落实修学方法到达成良好的修学效果,我有哪些亲身实践后的体会?
通过信仰篇的学习,我消除了哪些对宗教信仰和佛教的误解?对于佛教信仰在我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我有哪些新的思考?
通过信仰篇的学习,我是否养成了每天观听《慈经》的习惯?我有哪些在慈心修习上的受益?
【学一学】
1.读诵《修心指南》中的“学士人格画像、学士阶段五处用心”。
2.对照思维导图,查缺补漏。
【记一记】
记录学习之后最深的感触、最大的收获。
【想一想】
1.我是否清晰这套修学模式的缘起、课程设置、共处规则、学习公约、学员须知等内容?学习这些内容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?
2.修学方式、修学方法及五处用心分别指什么?我按照这样的引导认真学习后,有哪些收获?
3.信仰关注的是什么问题?学习了《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》,我消除了哪些关于佛教信仰的误解?对佛教有了哪些新的认识?
4.对于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有了哪些新的认识?对于佛教信仰给中国社会和给我个人带来的利益,我有哪些体会?
5.我为什么需要关注“人生五大问题”?佛法是如何解答这些问题的?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我的人生有何意义?
6.学习和思考信仰与人生的关系,对我的人生规划和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?重新审视对信仰的认知和需求,我有哪些心得和改变?
7.为什么要修习《慈经》?修习《慈经》如何让“每句话都成为自己真切的愿望”?怎样才能做到“使慈心成为生命的底色”和“本能反应”?如何从《慈经》的听闻者成为真正的实践者?《慈经》的修习中如何训练心的专注与觉察?我有什么体会?
【辨一辨】
1.有同学觉得“模式篇的学习比较枯燥,学起来没有乐趣。”有同学觉得:“模式篇很重要,值得反复学。”我有怎样的学习体会?同样的学习内容,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?
2.“因为感情受挫、事业低谷,需要精神安慰,所以选择了宗教信仰。”“我没有信仰,生活也过得很幸福;我平时乐于助人,有道德,心态也好,学不学佛法都一样。 ”如何看待这些想法和现象?如何建立信仰?学习佛法对于认清生命真相、解决永恒困惑、建立幸福人生有什么意义?
3. “《慈经》的内容比较简单,听几遍基本就知道基本内容了,每天都要听这个内容才能培养慈心吗? ”“听《慈经》对于培养慈心的作用是有限的,慈心要更多的在生活中进行培养和训练。 ”对于《慈经》定课和慈心培养,我有怎样的体会?为什么需要每天修习《慈经》定课来培养慈心?如何在座上座下次第培养慈心呢?
【用一用】
1.学习模式篇,认识到这套修学模式的殊胜性,我是否能够按要求完成自修、交流、定课?
2.学习信仰篇,认识到信仰对人生的重要性,我是否对修学佛法生起了希求心?是否对修学设置的修学引导和修学氛围生起了感恩心、珍惜心?请说说自己对佛法的认知和心行上有哪些改变。
3.明确《慈经》修习的用心原理及修习要领,按本课提供的具体做法进行《慈经》的观修,驱除身心的阴暗、冷漠、对立,与他人建立友好、祥和、温暖的关系;在生活中修习慈心,把座上的愿望带到座下,在生活中实践并检验。
【赞一赞】
在交流中,用心聆听。结束前,每人用一两句话随喜赞叹同学们带给自己的启发和触动,培养感恩心、随喜心。
【念一念】
一、认识修学模式
观察修
思维:这套修学模式是应时代和社会需求,依据五大要素建构的大众化修学体系。它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开展慈善公益事业,倡导静心、慢生活,开启觉悟人生为宗旨,营造有法有爱的良好氛围,提供契理契机的引导,帮助我学习智慧文化、走上生命觉醒之道。静心课程施设了共处规则、学习公约、学员须知,倡导自修与交流相结合的修学方式,提出了十八字方针、八步骤三种禅修的修学方法,为修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。能够有缘加入静心课程,我要生起感恩心和珍惜心,自觉维护与他人清净和谐的关系,做好定课、自修、小组交流和班级交流,真诚、认真、老实地落实八步骤三种禅修,实现观念、心态、生命品质的改变。
安住修
通过以上思维,熟悉并安住于“对静心课程、两套模式的欢喜心、感恩心和珍惜心,做好时间管理、用心投入修学”,越久越好。
二、认识佛教信仰
观察修
思维:相对于现实问题,信仰关注的是“何为幸福?我是谁?生从何来死往何去?何为命运?活着为什么?”等永恒的困惑。如果找不到答案,心就无法真正安宁。要解决生命永恒的困惑、建立正确的信仰,就需要接受智慧文化的教育。佛法智慧依据缘起因果,揭示了以无明和烦恼为基础的人生本质是苦,帮助我开启智慧,把握当下,认识自己,获得真正的幸福。佛教信仰能帮助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、确立精神追求、获得超然心态、培养慈悲大爱。否则,就会以苦为乐、非我执我,耽著眼前小利而无法对未来作出正确的规划,或因找不到活着的正当理由而失去生存动力。
当我面对生活、工作中的压力、烦恼和迷惑,我要学会用因缘因果、无常、无我去看待和解决,进一步学习佛法智慧,认识到佛教信仰对建立幸福人生、探究生命意义、认清世界真相、成就高尚品质、建设和谐社会的独特价值。
安住修
通过以上思维,熟悉并安住于“对静心课程的珍惜心、对佛法智慧的希求心、对佛教信仰的恭敬心”,越久越好。
三、《慈经》的修习
观察修
认识到慈心能克服内心的冷漠与对立,让生命变得温暖祥和、福报广大,让世界变得和谐美好、人心安定,我要生起长养慈心的决心。认识到只有明确《慈经》修习的用心原理及修习要领,用正确的方法修习《慈经》定课,才能把《慈经》中的每句话变成自己真切的愿望,驱除身心的阴暗、冷漠、对立,与他人建立友好、祥和、温暖的关系;把座上的愿望带到座下,在生活中修习慈心,乃至最终成就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。我要坚持修习《慈经》定课,按正确的方法反复观修训练,并将定课中养成的慈心落实到座下的利他行中去,不断熟悉和巩固修习《慈经》的希求心、欢喜心和决心。
安住修
数数思维上述观念,安住于“我要生起长养慈心的决心,坚持《慈经》定课,按正确的方法反复观修训练,并将定课中养成的慈心落实到座下的利他行中去”这个决定,安住于“对慈心的希求心、欢喜心”越久越好。
【检一检】
请在菩提导航APP完成本单元复习自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