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学课五十九
【内容】:菩提心的殊胜
道次第讲记·上士道
济群法师
第五章 上士道修心次第
第一节 菩提心的殊胜
一、大乘教法的殊胜
如是流转之过患,从种种门中长时修习,则见于此三有如陷火坑。为欲解脱惑苦,证得涅槃,意怀热恼,由是修学三学,从生死中而得解脱焉。然此虽非同善趣,不复退堕,而于断过证德尚属少分。既于自利未圆,则利他亦不过零碎而已,终须佛为劝请而入大乘也。故诸具慧者从最初时便入大乘,甚为应理。
《摄度论》云:“于利世间无能力,二乘心量必断之,能仁所示大悲乘,一味利他为自性。”若此,则诸士夫应以爱乐、威德及士夫之功力担负利他,方为合理。倘仅缘于自利,与傍生何殊?是故诸上士之本性,于利他乐专一而住。
《弟子书》云:“畜类得草唯自食,渴时得水欢喜饮,士夫精进利他事,以乐威德功力胜。如日照世驾威光,大地载物不拣择,上士本性不自利,一味专作利世间。”如是见诸众生被苦所逼,为利他而忙者,名曰士夫,彼亦名为善巧。前书(《弟子书》)又云:“无明覆世乱众生,无力堕在苦火中,见此如己头燃火,彼是士夫亦善巧。”
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之本源,灭除一切衰损之妙药,为诸善巧士夫所行之大道,虽见闻念触,亦能长养一切众生,住利于他而兼能成就自利,无所不全。有于此具大善巧之大乘而趣入者,当念此甚为希有,我幸得之,应尽所有士夫之功力,于此胜乘而趣入之。
二、菩提心在大乘中的不共地位
如是若念须入大乘,何为入大乘之门耶?此中佛说有波罗密多乘及密乘二种,除彼更无余大乘矣。然此二由何门而入耶?唯菩提心是。此于身心何时生起,虽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,是亦住入大乘。
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,则纵有通达空性等功德,亦是堕入声闻等地,退失大乘。此众多大乘教之所说,理亦成也,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。如《入行论》中说:“此心生起,无间即成佛子也。”
慈氏《解脱经》亦云:“善男子,所谓金刚宝者,虽已破碎,胜出金等庄严,映蔽一切,亦不失金刚宝之名,一切贫乏亦能遮止。善男子,如是若发一切种智心之金刚宝,纵离修行,亦映蔽一切声闻、独觉功德之金庄严,亦不失菩萨之名,一切世间贫乏亦能遮止也。”谓于菩萨行虽未学习,但有菩提心便可称为菩萨也。
以是若仅以法是大乘,则犹不足,必彼补特伽罗住入大乘为重要,故成大乘以菩提心而作自在。若于此心仅彼知解而已,则其大乘亦唯是虚名耳。倘彼有一性相完全之菩提心,则亦成一清净之大乘。当于此而励力焉。
《庄严经》云:“善男子,菩提心者,如一切佛法之种子。”于此须得定解。
此应喻释,如以水、粪、暖及地等,若与谷种合者,则为谷苗之因,若与麦豆等种合者,则亦为彼苗之因。故水、粪、暖、地等是共同之因。青稞种者,随与何种缘合,亦不能为谷等苗之因,是青稞苗之不共因。以彼所摄持之水等,亦当为青稞苗之因也。如是,无上菩提心者是佛苗因中如种子之不共因。通达空性之慧者,如水粪等,是三种菩提之共因也。
故《宝性论》亦云:“胜解胜乘为种子,慧者为生佛法母。”此言于大乘起胜解者,如父之种子,通达无我慧者则如母。譬之父为藏人,则不生汉胡等子,父为子姓,此因决定。于藏母身,则能生种种子,是乃共同因也。
龙猛《赞慧度》亦云:“佛陀诸独觉,并诸声闻人,解脱唯依慧,决定无有余。”诸独觉、声闻亦依于慧,以是亦说般若波罗密多为母,是大小二乘子之母。故不以通达空性而分大小乘,是以菩提心及诸广大行而判也。
《宝鬘论》云:“彼声闻乘中,不说菩萨愿,及行悉回向,菩萨如何成。”谓不以见别,而以行分。如是若通达空性之慧,犹不成大乘不共之道,而况除彼胜慧之诸余道品,则何待言哉。是故须将菩提心之教授,执为中心而修焉。
第五章 上士道修心次第
接着要开始上士道的修学。整个《道次第》,从道前基础,到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,建构了完整的成佛修行体系。过去我们说到修行,主要侧重于菩萨道,且往往和解脱道、人天乘对立起来,觉得彼此没什么关系。修人天乘、解脱道的人,很少想着往上走;修菩萨道的人,对人天乘、解脱道也不重视,甚至有一定的抵触情绪,觉得我是菩萨道,你是解脱道。因为这样的观念,很多人尽管学的是大乘,却没有人天乘的基础,没有解脱道的内涵,也无法真正按菩萨道去实践,仅仅学学而已,甚至只是说说而已。
在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把道前基础、下士道、中士道都作为菩萨道的前行。这个思想和《法华经》所说的“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”完全一致。佛陀一生说法,无数方便,都是为了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。我们要认识到三士道的关系,才能有效修学。论中,下士道叫作共下士道,中士道叫作共中士道。所谓“共”,即下士道不仅是独立的,还与中士道、上士道共有;中士道也不仅是独立的,同时与上士道共有。
关于上士道的内容,简单地说,就是菩提心和菩萨行。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归纳解脱道,就是出离心和解脱行。根据新编目录,这些内容分为四块。
第一,说明菩提心的殊胜。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和不共所在,而且是总持,可以统摄整个佛法修行。按《道次第》的建构,菩萨道的修行,就是从发起菩提心到成就菩提心。一旦圆满菩提心,也就成佛了。所以,我们很难想象菩提心对修行究竟有多么重要。关于菩提心的重要性及相关修行,寂天菩萨的《入菩萨行论》讲得非常透彻,大乘行者不可不学。
第二,菩提心如何发起。我们每天都在说菩提心,关键是怎样把这种心发起来,把它发得到位,发得圆满,持续地发下去,否则说得再多也没用。在印度深观和广行的传承中,有一套如何发心的修法,我们需要去了解它,继承它。修行不是稀里糊涂地在那里说,而是有具体的内容,是可以操作和量化的:包括怎么发起,所缘境是什么,发到什么标准等等。我们过去说发菩提心,更多是观念上的,但《道次第》提出,还可以通过仪轨受持菩提心戒,以此确立愿心。当然这并不是宗喀巴大师独创的,而是大乘佛教本身就有这个思想和做法。
第三,菩萨行的安立。对成佛的修行来说,首先是方法正确。论中举了一个例子:就像挤牛奶,必须在牛的乳房挤,如果到牛角挤,永远也挤不出奶。成佛的修行也是同样。我们要修大慈悲,开大智慧,应该怎么修?每一种心行训练,都要有正确的因缘。如果因缘错了,方法错了,就会南辕北辙,不得成就。其次是手段完整。成佛是成就悲智两大品质,这个目标必须非常明确。佛不是空洞的概念,而是因为人格中具备两大品质,即无限的智慧和慈悲。那么,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成就这两大品质?如果手段不完整,也许只能成就其中一种。事实上,多数人在修学上都有偏差。汉传佛教侧重空性见,从禅宗到教下的唯识、中观、天台、华严都有这个倾向,关于菩提心和菩萨行的部分相对比较弱。正因为如此,虽然我们学的是大乘,但真正能把大乘精神落实到心行的人并不是很多。
从大乘佛法来说,任何一部经论都是菩萨行和空性见并重的。我曾让学生把大乘经典中有关菩提心的内容检索出来,份量极大。关于菩萨道的修行,宗大师提出了精确的定位,即“方便与慧,成佛缺一不可”。方便,是成就慈悲的修行;慧,是成就空性见,成就般若慧。缺少任何一种,都不能圆满无上佛果。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旁征博引,用大量经教论证了这一点。之所以特别强调,就是针对人们在修学中存在的偏差。因为这种现象不仅汉传佛教存在,藏传佛教同样存在。
第四,广说菩萨行。关于慈悲和智慧的修行,通常归纳为三块,即菩提心、菩萨行、空性见,依此建立六度,成就佛菩萨的两大品质。在这一部分,详细说明了六度应该怎么修,圆满的标准是什么,包括如何圆满布施,如何圆满持戒,如何圆满忍辱等。
整个上士道,就是围绕这四个方面修学。
第一节 菩提心的殊胜
一、大乘教法的殊胜
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,所以上士道开始就劝请我们进入大乘。前面已经讲了下士道和中士道,有人走着走着就停在那里,不想走了。就像《法华经》所说的,导师(佛陀)带着几百人前往宝所,当他们走到三百由旬时,有人觉得很累,寸步难行。导师就变现一座化城,让大家在那里休息。等大家吃饱喝足,有精神了,再告诉他们,这里只是化城,真正的宝所还在前面。在菩萨道的修行中,声闻解脱道也是化城,并不是究竟处。
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开示下士道和中士道的修行后,接着劝请我们:人天乘和解脱道的修行不是目的,而是为上士道做准备的。应该进一步发菩提心,入大乘门,提升生命意愿。解脱道的意愿,是个人出离轮回;而菩萨道的修行,不仅自己要出离,还要带领一切众生出离生死。所以,菩提心是对出离心的提升和圆满,是把追求个人解脱的心,扩大到一切众生身上。仅仅想着个人出离,就是出离心;把这份心扩大到一切众生,就是菩提心。
“如是流转之过患,从种种门中长时修习,则见于此三有如陷火坑。”中士道的修行从烦恼杂染、业杂染、生杂染等角度,为我们揭示了轮回的过患,包括惑业的苦,三恶道的苦,还有人身乃至天道的苦。只要没有出离轮回,即使生到人天善道,也存在痛苦。由此告诉我们:轮回本质是痛苦的。虽然从人的感觉来说,世间有苦有乐,但这些所谓的快乐,只是对痛苦的缓解,而苦是本质性的。《阿含经》对此的定义,是“有漏皆苦”。有漏,就是有烦恼、惑业。以惑业为本的生命,就在不断制造痛苦。所谓的快乐,只是痛苦偶尔得到缓解时的快感,非常短暂,痛苦很快又会源源不断地产生。我们需要从各个角度思惟轮回的苦,观三界如火宅,就像一栋烧着的房子,实在不是安全的地方。就像现在这个世界,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,天灾人祸越来越多,如果再出现战争,实在不好呆了。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观察,深刻认识到轮回的痛苦本质,不再有所期待。当然作为菩萨道的修行,要有无尽的悲愿。虽然知道这是火宅,还继续往里冲。这是一种悲愿,和随着业力的身不由己,完全是两码事。
“为欲解脱惑苦,证得涅槃,意怀热恼,由是修学三学,从生死中而得解脱焉。”轮回的本质,就是惑和业制造的痛苦,要解除轮回,解除生死,解除烦恼,必须解除惑业。否则,轮回是没有尽头的。我们必须把解脱轮回、证悟涅槃作为生命中强烈的意愿。所谓意怀热恼,有点如救头燃的味道。如果没有解脱,甚至要比头发着火还着急。带着这种强烈的出离心,就能通过戒定慧的修行,成就解脱和解脱知见。
“然此虽非同善趣,不复退堕,而于断过证德尚属少分。既于自利未圆,则利他亦不过零碎而已,终须佛为劝请而入大乘也。”人天善趣仍在轮回中,解脱道虽然比人天善趣究竟,已经解脱生死,不复退堕,但还是不圆满的。虽然烦恼障断了,可所知障没有断,只是证悟智慧,没有证得大慈大悲。因为没有圆满的悲德,智德也是不圆满的。既不能圆满地自利,利他也不过是零碎而已。为什么这么说?虽然声闻弟子也修利他行,也对住持佛法有一定责任感,但只是随缘而修。而菩萨对弘法、对一切众生是有承担的,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同样是利他,声闻的利他并不圆满,所以佛陀还要劝请他们:这里不是究竟处,进入大乘才是究竟处。
“故诸具慧者从最初时便入大乘,甚为应理。”因为我们认识到解脱道的不圆满,认识到唯有菩萨道修行才是圆满的,那些有智慧的人开始就应该发起菩提心。而不是先发人天乘的增上善心,再发解脱道的出离心,最后发菩提心。也就是说,发心要一步到位,直接从大乘菩提心入手。当然从修行来说,还是要从人天乘到解脱道,从念死无常、念三恶道苦、深信业果等逐步深入。就像我们盖一栋百层高楼,需要先把地基打好,然后盖第一层、第二层,每一层都实实在在地往上盖。你不能说,我只想要第一百层,下面的不要,这样的房子肯定盖不起来。所以,尽管我们发的是大乘心,但在行为上,必须一步步检点自己。比如说,我们的出离心达标没有?对业果生信没有?五戒十善的修行到位没有?这些都很重要。在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将这些关系讲得很清楚。
“《摄度论》云:于利世间无能力,二乘心量必断之。”声闻行者主要以追求个人解脱为主,尽管也会利益世间,也会做利他的事,但没多少力量。因为他没有训练利益众生的悲愿。一个人如果没有强大的利他心,所谓的利他,只是随缘而已——有条件就做一做,方便时就做一做,这和带着强大的“我一定要做”的意愿是不一样的。因为二乘人利益世间的发心和能力都有限,所以我们一定要断除这种只想个人解脱的心。
“能仁所示大悲乘,一味利他为自性。”能仁就是佛陀,大悲乘就是大乘。大乘的修行是以一味利他为自体,通过利他成就无上佛果。
“若此,则诸士夫应以爱乐、威德及士夫之功力担负利他,方为合理。倘仅缘于自利,与傍生何殊?”这里的士夫,不是一般人,相当于中国所说的大丈夫。如果你是真正的大丈夫,就应该以利他的意愿、能力及生命内在的强大力量,担负利益众生解除轮回的使命。有这种气魄和宏愿,才是合理的。如果你只是为了个人利益,不去想着利益众生,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?动物也会利益自己。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自己生存得好一点,就和动物相差不多了。
“是故诸上士之本性,于利他乐专一而住。”上士就是大乘根机的人,或者说大丈夫。所以说,大乘根机者应该以利益众生作为意愿和生命目标,发愿给众生带来快乐,解除众生在轮回中的痛苦。这是劝请我们发菩提心,进入大乘。
“《弟子书》云:畜类得草唯自食,渴时得水欢喜饮,士夫精进利他事,以乐威德功力胜。”《弟子书》说,动物得到草之后就吃,渴的时候有了水就欢喜饮用,其特点是只顾自己生存得快活一点。但大丈夫的存在不应该像动物一样,而要有所区别。作为高尚的人,应该对利他行发起勇猛精进之心,以此作为生命的强大意愿。并且看到,利他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。
“如日照世驾威光,大地载物不拣择。”太阳的光芒照耀一切,是不加拣择的。作为高尚的人,同样应该没有拣择地,对一切众生生起平等、无限的慈悲,而不是说这个人我喜欢,那个人我讨厌,不应该那么狭隘。就像阳光,不会因为这个人有地位,它就照;那个人没地位,它就不照;这个人长得好看,它就照;那个人长得不好看,它就不照。还应该像大地一样,载物不拣择。你在地上盖一栋豪华别墅,它不会高兴;搭一间简陋茅屋,它不会讨厌;你在地上放着黄金,它不会贪心;你在地上倒一桶尿,它也不苦恼。我们也要像太阳和大地那样,以平等、包容的心对待一切众生。其实,我们生命内在是具备这种品质的,只不过被凡夫的我执我见处理了,由此投射出来的所有认识都充满着好恶,充满着不平等。如果去除我执,安住在空性的层面,就能对一切众生生起平等心。
“上士本性不自利,一味专作利世间。”上士就是大丈夫,他的生命品质是无我的,不会考虑自己的利益,一心一意只是做利益众生的事。
“如是见诸众生被苦所逼,为利他而忙者,名曰士夫,彼亦名为善巧。”看到众生被轮回的痛苦所逼迫,就发心利益众生,帮助众生解脱痛苦。这种人叫作大丈夫,也叫高尚的人,善巧的人,有智慧的人。
“前书又云:无明覆世乱众生,无力堕在苦火中,见此如己头燃火,彼是士夫亦善巧。”前书就是《弟子书》。其中说到,众生被无明遮蔽,不能如实认识世间,从而生活在虚妄中,对人生和世界产生种种颠倒认识。这种生命是透过无明而非智慧呈现出来的,充满妄想、烦恼、业力。对这样的生命相续,众生是无力自主的,只能被烦恼推动着去造业,去受苦受难,非常可怜。看到众生在轮回中受苦,被烦恼折磨,你是很冷漠,没感觉,还是很着急,就像自己头发着火了一样?如果没感觉,你就很难对众生生起慈悲心和利他心。如果看到众生在轮回中受苦,怀有极大的同情心,就像独生子掉入火坑一样,就是大丈夫,是大乘根器的人。因为他有大智慧,能深刻认识到利他行对自己和他人具有的正面意义。
“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之本源,灭除一切衰损之妙药,为诸善巧士夫所行之大道。”大乘菩提心的修行,对生命究竟有什么意义?接着对前面的偈颂加以解释:菩提心是让自己和一切众生得到利益安乐的本源,也是灭除一切衰损的妙药,这是有智慧的大丈夫选择的光明大道。
“虽见闻念触,亦能长养一切众生,住利于他而兼能成就自利,无所不全。”具备菩提心和利他行的人,他的所作所为,见到、听到、想到、接触到的一切,随时随地都能利益众生。因为他的生命是建立在利他和慈悲的基础上,所以对他接触到的一切众生都有利益。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,一方面突破我执,一方面成就无量福德,成就大慈大悲的品质。所以利他就是自利,我们真正去做的话,利益无量无边。
“有于此具大善巧之大乘而趣入者,当念此甚为希有,我幸得之,应尽所有士夫之功力,于此胜乘而趣入之。”我们要认识到,大乘菩提心教法有如此重大的利益,能遇到这么殊胜的教法,实在稀有难得。现在我们有幸得到这一教法,就应该尽自己所有的力量,用整个生命去实践它。这是人生最好的选择,能使我们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,并解除一切不幸、痛苦和烦恼。
以上告诉我们,利他的菩提心多么殊胜,大乘教法多么殊胜,所以在修习解脱道之后,自然应该进入大乘的修行。
二、菩提心在大乘中的不共地位
“如是若念须入大乘,何为入大乘之门耶?此中佛说有波罗密多乘及密乘二种,除彼更无余大乘矣。”对修学者来说,我们怎样才能发大乘心,进入大乘呢?在藏传佛教中,把大乘分为波罗密多乘和密乘,除此以外,并没有别的大乘。波罗密多乘,即藏传所说的显教,他们认为这是因乘,而密乘则属于果乘。其实藏传佛教所说的显教,主要是指中观、唯识,即深观、广行,并不能概括汉传佛教所有宗派。汉传的天台、华严、禅宗等,见地和用心都非常高,绝不亚于藏传所说的果乘。我们不要因为某些说法,就妄分高下。
“然此二由何门而入耶?唯菩提心是。”那么,如何进入波罗密多乘和密乘呢?首先要发菩提心,这是大乘的标志。宗大师在《道次第》明确提出,菩提心是大乘的标志,是大乘的不共法。你所修的是大乘还是小乘,就看你有没有菩提心。就像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佛教徒,就看你皈依三宝了没有。道理是完全一样的。你皈依了,就是佛教徒;没有皈依,就不是佛教徒。同样,如果你发了菩提心就是大乘;如果没发菩提心,不管在见地上有多高,在修行上做了多少,都不能算是大乘。
“此于身心何时生起,虽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,是亦住入大乘。”在你的生命相续中,什么时候生起菩提心了,即使其他任何功德都没有生起,戒定慧还没开始修,你也是大乘行者了。这主要是指世俗菩提心,即“我要利益众生,我要成就佛道”的意愿。生起这种强烈意愿,就标志着你已进入大乘。
“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,则纵有通达空性等功德,亦是堕入声闻等地,退失大乘。”反之,如果我们什么时候舍弃菩提心,觉得“众生太麻烦,算了吧,我不干了”,当你生起这一念,即使已经通达空性,或戒定慧修得再好,也将退为声闻乘,不再属于大乘。
“此众多大乘教之所说,理亦成也,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。”这是很多大乘经教说到的,道理就是这样。所以说,大乘的标准是什么?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菩提心。你有菩提心就是大乘,没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,就这么确定。不是说你看了《楞严经》或《瑜伽师地论》,也不是说你持戒持得多好,修定修得多好,还是你已证悟空性,所有这些都不能作为大乘行者的标准。唯一可以作为大乘标准的,就是你有没有菩提心。这点必须牢记。所以当你说自己是大乘的时候,要想一想,到底是名义上的大乘,还是真正的大乘?要问问自己,菩提心发起了没有?如果发起了,你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大乘,否则是没资格说的。
以上说明了菩提心是大乘不共法,接着以相当的篇幅来论证这个观点。
“如《入行论》中说:此心生起,无间即成佛子也。”正如《入菩萨行论》所说,当菩提心在生命相续中生起时,没有任何间隔,你当下就是佛子。这里的佛子特指菩萨。因为在《阿含经》中,声闻人也称为佛子。但是从大乘的角度来说,菩萨才是真正的佛子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唯有大乘菩萨才能绍隆佛种,真正继承如来家业。而声闻人自己修成了,就证悟涅槃去了,不能承担如来家业。
“慈氏《解脱经》亦云:善男子,所谓金刚宝者,虽已破碎,胜出金等庄严,映蔽一切,亦不失金刚宝之名,一切贫乏亦能遮止。”在弥勒菩萨的《解脱经》中,用金刚宝来形容菩萨品质的高贵。金刚宝是至高无上的宝物,比金银贵重得多。用金刚宝做成的器皿,虽然已经破碎了,但因为它本身的质地昂贵,其价值还是超过金银等贵金属。而且它所发出的光芒依然闪耀,胜过一切,也依然可以称之为金刚宝,并能为人们解除贫穷。
“善男子,如是若发一切种智心之金刚宝,纵离修行,亦映蔽一切声闻、独觉功德之金庄严,亦不失菩萨之名,一切世间贫乏亦能遮止也。谓于菩萨行虽未学习,但有菩提心便可称为菩萨也。”同样,如果修行人发起一切种智心(即菩提心,成佛的心)之后,生命内涵马上改变,当下就从凡夫升级为菩萨。任何一种生命的存在,代表生命实质的,就是你的心。你拥有什么样的生命品质,你就是什么。凡夫之所以为凡夫,是因为拥有凡夫的生命品质,那就是贪嗔痴,一点价值都没有,只会不断制造痛苦和烦恼。而佛菩萨之所以为佛菩萨,是因为具备佛菩萨的生命品质,那就是无限的慈悲和智慧。只要我们发起菩提心,生起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”的强烈意愿,就在张扬生命中的高贵品质。即使没有多少修行,价值也超过任何其他心行,超过任何生命品质,包括声闻、独觉的功德。有了这种意愿,就能改变生命,同时有能力改变一切众生的生命。虽说你还没有正式开始修菩萨行,但只要有菩提心,其实就属于菩萨了。
“以是若仅以法是大乘,则犹不足,必彼补特伽罗住入大乘为重要,故成大乘以菩提心而作自在。”发菩提心,行菩萨行,关键是把它落实到内心,用生命去实践。如果你学的是大乘法门,也看了《大智度论》《瑜伽师地论》《华严经》等大乘经典,还远远不够。一定要把大乘教法落实到生命中,落实到心相续中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所以说,成为大乘完全取决于菩提心发起没有,而不仅是学了菩提心教法。社会上说“发了没有”,是说“发财没有”;我们这里说“发了没有”,是“发菩提心没有”。其实发菩提心也是发财,而且不是一般的财。可以说,全世界的财富,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,都无法和发菩提心的功德相比,因为它是尽虚空遍法界都不能容纳的。我们可以有个口号——“想发财,先发菩提心”。如果只是知道菩提心,但没有把它发起来,没有落实到生命中,是不够的。这也是现在很多人修学存在的问题。
“若于此心仅彼知解而已,则其大乘亦唯是虚名耳。”我们学了很多教法,知道很多教理,但落实到生命中的有多少?我们学了菩提心,但真正发起了没有?在心相续中产生作用了没有?如果没有的话,所谓的大乘只是虚名而已,和真正的大乘是两码事。
“倘彼有一性相完全之菩提心,则亦成一清净之大乘。当于此而励力焉。”如果按菩提心教法,完完全全地,发起性相完整的菩提心,就能成为真正的大乘行者。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实践,而不是仅仅挂在口头上。
“《庄严经》云:‘善男子,菩提心者,如一切佛法之种子。’于此须得定解。”《庄严经》说:善男子,菩提心是产生一切佛法的种子。如果没有种子,什么结果也不会有。我们想成就一切佛法,就要发菩提心。对这个问题,我们一定要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。
以上告诉我们,菩提心的价值无与伦比。接着用比喻说明,菩提心是修习大乘的不共因。所谓不共,即决定大乘之所以为大乘的根本,而空性见属于三乘的共因。成佛就是由共因和不共因决定的,由作为不共因的菩提心,成就大慈悲;由作为共因的空性见,成就大智慧。
“此应喻释,如以水、粪、暖及地等,若与谷种合者,则为谷苗之因,若与麦豆等种合者,则亦为彼苗之因。故水、粪、暖、地等是共同之因。”就像农民种地,也有共因和不共因。种地需要土地、温度、水和粪,不管种菜还是种麦、种青稞,这些条件都是必须的。如果种稻谷,土地等就是谷苗的因;如果种麦子,土地等也是麦苗的因。所以说,水、粪、暖、地是一切作物的共因。
“青稞种者,随与何种缘合,亦不能为谷等苗之因,是青稞苗之不共因。以彼所摄持之水等,亦当为青稞苗之因也。”而青稞种属于不共因,只能作为自己的因,生长青稞。不论它和什么因缘结合,都不能成为另一种作物的因,不能成为麦子、谷子、蔬菜的因。而水、粪、土地等作为共因,也是青稞生长所需要的。
“如是,无上菩提心者是佛苗因中如种子之不共因。通达空性之慧者,如水粪等,是三种菩提之共因也。”这个比喻说明,无上菩提心是成佛的不共因,就像种子是作物生长的不共因一样。通达空性慧就像水分、土地等,是三乘的共因。不管是声闻、缘觉还是菩萨的成就,都要见道,要通达空性慧,但菩提心只有菩萨才具备。声闻人不发菩提心,只能证悟阿罗汉果。所以菩提心才是大乘的不共因,空性慧只是共因。由共因和不共因的共同成就,圆满成佛两大品质。由菩提心成就大慈悲,空性见成就大智慧。这是大乘佛法的核心。
“故《宝性论》亦云:‘胜解胜乘为种子,慧者为生佛法母。’此言于大乘起胜解者,如父之种子,通达无我慧者则如母。”接着引《宝性论》进一步解释。胜乘,就是大乘。对大乘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,发起菩提心,是作为父亲般的种子。而空性慧属于共因,在成佛道路上,扮演的角色像母亲一样。一个人的出生离不开父母的遗传基因,而成佛的修行中,菩提心扮演父亲的角色,空性慧扮演母亲的角色。由父母的遗传基因才能孕育生命,同样,要有菩提心和空性慧两大因素,才能成就佛果。
“譬之父为藏人,则不生汉胡等子,父为子姓,此因决定。于藏母身,则能生种种子,是乃共同因也。”根据传统观念,儿子是随父亲姓的。如果父亲是藏人,就决定了儿子也是藏人,不会生出汉人、胡人的儿子。尽管孩子是由母亲生的,但父亲更能决定儿子的种姓,属于不共因,而母亲属于共因。当然,这是当时的文化习俗。
“龙猛《赞慧度》亦云:佛陀诸独觉,并诸声闻人,解脱唯依慧,决定无有余。”龙树菩萨的《赞慧度》也说:佛陀、独觉、声闻三乘圣者的解脱,一定是靠空性慧,而不是其他。这个偈颂说明,空性慧是三乘圣贤共有的。
“诸独觉、声闻亦依于慧,以是亦说般若波罗密多为母,是大小二乘子之母。”三乘圣贤都要依靠空性慧成就解脱,所以说空性慧就像母亲,是大小乘修行共有的。如果我们光有菩提心,有“我要成佛度众生”的愿望,但没有空性慧,只是世俗菩提心而已。要使这个愿望得到落实,必须证悟无我的空性慧。唯有体悟到三世诸佛和六道众生平等的层面,才能对一切众生生起无限的慈悲。
“故不以通达空性而分大小乘,是以菩提心及诸广大行而判也。”正因为空性慧是三乘所共,所以,不是以通达空性来区分大小乘,而是以菩提心和菩萨行作为判断标准。因为三乘圣者在空性见上是没有根本区别的,区别的关键在于行愿。声闻依戒定慧成就个人解脱,而菩萨依六度自利利他。
“《宝鬘论》云:彼声闻乘中,不说菩萨愿,及行悉回向,菩萨如何成。”《宝鬘论》说,声闻乘经论中不说发菩提心,也不说要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,乃至成就无上佛果。所以,自然不能成为菩萨。
“谓不以见别,而以行分。”声闻是依戒定慧导向个人解脱,菩萨则依六度、依无尽悲愿利益众生,以此作为自己的生命目标。所以声闻和菩萨的区别不在于空性见,而在于行愿。
“如是若通达空性之慧,犹不成大乘不共之道,而况除彼胜慧之诸余道品,则何待言哉。”如果仅仅通达空性,将不能契入大乘修行,不能成为菩萨,更不能成就无上菩提。既然通达空性慧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,空性慧以外的其他修行,更不足以成为区别大小乘的标准。反过来说,如果你以菩提心修任何法门,都属于菩萨乘的范畴。你发菩提心修五戒十善,五戒十善就是大乘的修行;你发菩提心修声闻的戒定慧,也属于大乘修行的组成部分。但如果没有菩提心,即使再高的修行,即使通达空性,也不能称为大乘。所以说,是以菩提心来决定你是不是大乘。
“是故须将菩提心之教授,执为中心而修焉。”所以作为大乘佛法的修学来说,必须将菩提心的教授作为根本、核心和总持。
关于《道次第》的建构,我曾提出“一二三”的理论,即“一个中心,两大利益,三类设教。”一个中心就是菩提心,两大利益就是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,三类设教就是下士道、中士道和上士道。以下士道帮助我们实现现前利益,以中士道和上士道帮助我们实现究竟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