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学课六十一
【内容】:七因果修法·于有情修平等心
道次第讲记·上士道
济群法师
2.于有情修平等心
如前下中士时所说前导等次第,于此亦当取而修之。其中若不先断除对于一类有情起贪,及对一类有情起嗔之分类而修平等心者,则任随生起慈悲,仍有类别。若缘于无类,则不能生起。故当先修平等舍心也。
此中,复有愿诸有情修无贪嗔等烦恼之想,及自于有情远离爱憎心平等之二种,此取后者。修此舍心之次第,为易生故,先须于一未作利损之中庸者而为所缘,以除贪嗔而修舍心。若于中庸修舍心已,次于亲友修平等舍心。于亲友心若不平等,则或以贪嗔分类,或以贪有大小,而不能平等。于亲友若平等,当于仇怨修平等心,于伊若不平等,则视不顺之一边而起嗔焉。于仇怨平等已,则于一切有情而修平等心。
此复有二:就有情方面想,一切众生同是欣乐而不欲苦。若于一类认为亲友而作饶益,于一类认为疏远而为损恼或不饶益,不应理也。就自己方面想,从无始来于生死中,任何有情不曾百次作我亲眷者不可得。如此,应于谁生爱,而于谁起憎耶?此《修次第中编》所说也。
又若于亲生爱者,如《胜月女问经》云:“我昔曾经杀汝等,我亦曾被汝等截,彼此一切是仇杀,汝等何为起贪心。”如前所说无定之过,思一切亲怨速疾转变之理,即以此而遮止憎爱。然此须执为亲怨之差别所依,不须遮怨亲之心,以作怨亲之因相,而灭贪嗔分类也。
2. 于有情修平等心
修菩提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,是对众生生起平等心。
“如前下中士时所说前导等次第,于此亦当取而修之。”上士道修行需要有中士道和下士道的基础,有平等心的基础,否则就没办法生起真正的菩提心。
“其中若不先断除对于一类有情起贪,及对一类有情起嗔之分类而修平等心者,则任随生起慈悲,仍有类别。”在修习慈悲心的过程中,如果不先断除对一类有情起贪爱,对另一类有情起嗔心,那么不论怎么修,都是不平等的。在我们的心相续中,贪嗔痴有着强大的力量。我们为什么不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?就因为有贪,有嗔,有痴,这些都和我执有关。在我们的设定中,凡是和我有关的东西,就会生起贪心,比如我的身体、我的相貌、我的财产、我的事业、我的想法等等。凡是伤害到我,和自我产生冲突的,就会引发嗔心。这是众生的常态。因为活在贪嗔爱恨之中,所以对自己贪爱的人,就容易生起慈悲;对自己嗔恨的人,就不容易生起慈悲。
“若缘于无类,则不能生起。故当先修平等舍心也。”因为你心里就有这些分别和好恶,所以没办法做到不分别,也没办法做到没有好恶。这是你的心态决定的,你的境界决定的。除非你改变心态,才能平等对待众生,所以要先修平等心。怎么修?就是要把你的好恶心去掉,把贪和嗔的情绪去掉。如果没把这些烦恼去掉,根本就不可能平等。
“此中,复有愿诸有情修无贪嗔等烦恼之想,及自于有情远离爱憎心平等之二种,此取后者。”平等心,在四无量心中称为“舍心”,内涵有两种:一是愿一切有情没有贪和嗔的烦恼,愿他们能具有平等心;二是自己对一切众生远离贪和嗔的烦恼,没有爱也没有恨。我们这里所说的修平等心,主要指后者,就是自己对一切众生没有爱嗔之心。
“修此舍心之次第,为易生故,先须于一未作利损之中庸者而为所缘,以除贪嗔而修舍心。”怎么修平等心?修法是有次第的,先要选择一个对象。就像修慈悲心,是对着具体的人修,不是自己关在房间观想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,要对一切众生起慈悲”。真正的修行是对每个众生都能生起慈悲心,生起平等心。这就比较难。因为具体的人会引发相应情绪,有人会引发你的贪心,有人会引发你的嗔心。为了使平等心容易生起,最好先对中庸的境界,不是你喜欢或讨厌的,也和你没有任何利害关系,以此作为修平等心的所缘。因为这既不是你喜欢的,不容易生贪心;也不是你讨厌的,不容易起嗔心。以这样的所缘来修,最容易生起平等。
“若于中庸修舍心已,次于亲友修平等舍心。于亲友心若不平等,则或以贪嗔分类,或以贪有大小,而不能平等。”对中庸境界修舍心后,接着以亲友作为修平等舍心的对象。我们面对亲友时,往往有贪有嗔。有些亲友是你特别喜欢的,也有些亲友,包括家人,是你特别讨厌的。同样是贪,父母对儿女都有偏爱,何况是对亲友,贪著程度自然也不一样。
怎样才能对亲友生起平等心?就要通过观察修来对治。比如对亲友生起贪著,就要思惟,在无尽轮回中,你曾做过很多伤害亲友的事,他们也曾做过很多伤害过你的事,所以亲和冤是没有一定的。不必说轮回中,就是我们这一生,爱和恨始终在变化,朋友和敌人也始终在变化,很难和他人终生保持良好、和谐的关系。因为人的感情很复杂,不论对一个人,还是在一个家庭中,往往爱恨交织。有时爱占了上风,有时恨占了上风。因为心念是无常的,显现出来的人际关系也在不断变化。
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是,“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”。哪怕国与国之间,也像孩子玩闹一样,一会儿友好建交,一会儿翻脸断交。所以说,世间一切的关系,亲人和仇人,朋友和敌人,都在变化之中。当此人成为你的亲友时,不必执著,因为这种关系可能很快就变了。尤其是今天,社会太乱,人心太乱,感情越来越不稳定。如果你太执著的话,就要受苦受累了。当我们生起嗔心时,要想着对方在过去生曾当过我的父母、兄弟、姐妹,曾有恩于我;当我们生起贪心时,就要想着对方在过去生可能杀过我很多次了。通过这些观察修,贪著就会减少,嗔恨也会减少,从而摧毁生命内在不平等的相续。因为生命的本质是空性,是觉性,这是平等无别的。一旦去除贪嗔,安住于觉性的层面,心自然是平等的。
“于亲友若平等,当于仇怨修平等心,于伊若不平等,则视不顺之一边而起嗔焉。”通过这些观想,就能对亲友生起平等心,然后再以讨厌的人或仇人为所缘对象,对他们修平等心。平时,我们一看到不喜欢的人,心马上落入嗔恨的陷阱,根本走不出来。当然,嗔恨程度也有大有小,都要通过观察修来调整。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,比如和某人有过节,想起来就耿耿于怀,这就是嗔恨的心结在作用。可有天你突然发现,你和此人的恩恩怨怨纯属误会,根本不是那么回事,对方并没有做任何伤害你的事,就心开意解了。所以面对我们不喜欢的人时,也要思惟:其实他对我很好,只是我对他有误解。这样不断告诫自己,心结就会逐渐化解。如果你拼命想着,此人确实可恶,怎么伤害我,怎么对不起我,最后会把这个心结想得铺天盖地。所以,人有什么观念很重要。我们懂得用智慧思考问题,就可以化解烦恼,反之就会制造心结。如果说,生命相续中形成的嗔心像冰一样,那么智慧观照就像太阳一样,可以把它融化。
“于仇怨平等已,则于一切有情而修平等心。”当嗔心被化解,当你对冤家仇人,包括前面所说的亲人,都能平等看待,再对一切众生修平等心,就容易多了。我们最不容易对冤家和亲人保持平等心,因为这些人在我们内心都有相应的心结。正是这些心结制造了很多陷阱,使心无法平等。
“此复有二:就有情方面想,一切众生同是欣乐而不欲苦。”怎么对一切有情修平等心?要从两方面来观修。从众生的角度考虑,虽然他们千差万别,但有一点是共同的,同样都喜欢快乐,希望远离痛苦。在这点上,一切众生没什么两样。
“若于一类认为亲友而作饶益,于一类认为疏远而为损恼或不饶益,不应理也。”既然这样的话,如果我们认为这类众生是亲友,所以想要帮助他;认为另一类是没关系的,或是你讨厌的对象,然后就疏远甚至伤害他,这是不合理的,和众生的意愿是相违背的。因为所有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,现在你想饶益一部分众生,伤害另一部分众生,这是不合理的。
“就自己方面想,从无始来于生死中,任何有情不曾百次作我亲眷者不可得。如此,应于谁生爱,而于谁起憎耶?此《修次第中编》所说也。”从自己的角度来想,在无尽轮回中,每个众生都曾百千次当过我的父母、兄弟、姐妹、亲友。既然他们都当过我的亲人,我为什么对这部分众生产生贪爱,对另一部分众生产生嗔心呢?这样做合理吗?公平吗?显然是不对的。这是《修次第中编》说的。
所以,不论从众生的意愿,还是从自己和众生的关系来思考,我们都应该对众生生起平等心,而不应该根据自己的情绪和好恶分别对待。
“又若于亲生爱者。”如果对部分众生心生贪著,是不利于修行的。一旦陷入贪著,心就会变得狭隘,只能把爱放在部分人身上,无法遍及一切。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是普遍而平等的,就像阳光一样,就像大地一样,就像天上的雨露一样,使万物都能得到照耀和滋润。所以我们在修慈悲心的过程中,必须摧毁我执,这是生起贪嗔之心的根本。自他相换的修行,也是在帮助我们摧毁我执。
“如《胜月女问经》云:我昔曾经杀汝等,我亦曾被汝等截,彼此一切是仇杀,汝等何为起贪心。”此处引《胜月女问经》告诉我们,如何摧毁对众生的执著。在无尽轮回中,我们曾经伤害过很多众生。那些没吃素的人,一天到晚不知吃掉多少鸡鸭鱼猪,吃掉多少众生肉。同时,我们也曾被无数众生伤害过。彼此都有仇恨的经历,所以不应该对众生心生贪著。人的情绪是无常的,爱恨情仇也是无常的。在轮回中,情人或仇人,朋友或冤家,都是不确定的。
“如前所说无定之过,思一切亲怨速疾转变之理,即以此而遮止憎爱。”通过对冤亲不确定的认识,是帮助我们断除对众生的爱嗔之心。而不是想到一切众生都曾是我的母亲,爱着爱着就进入贪著;或想到一切众生都曾是冤家仇人,结果对他们生起嗔心。《道次第》所说的观察修,是因为想到这些关系都不确定,所以没什么好贪著,也没什么好嗔恨的,从而帮助我们摧毁爱和嗔的心理。
“然此须执为亲怨之差别所依,不须遮怨亲之心,以作怨亲之因相,而灭贪嗔分类也。”我们认识亲和怨的境界,并不是要培养贪心或嗔心,而是通过这些认识,以此为因,帮助我们灭除贪和嗔的分别。因为认识到轮回中的一切关系都不确定,那么对一类众生起贪,对另一类众生起嗔,显然是不合理的,所以要修平等心。
前面讲了修习七因果的两个前提,即大悲和平等心。有了这两种心理基础,菩提心才能真正生起。大家对这些内容要好好消化。
上士道的重点就是如何发菩提心,行菩萨行。在菩提心的部分,首先讲到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中的重要性,然后说明菩提心应该如何发起。根据印度的传统,菩提心有两大传承,一是从弥勒菩萨、无著菩萨到金洲大师、阿底峡尊者的广行派。一是从文殊菩萨、龙树菩萨到寂天菩萨的深观派。阿底峡尊者的传承,是七支因果;寂天菩萨的传承,是自他相换。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继承了这两种思想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《道次第》就是为菩提心服务的,这一建构在本论“三士道导引”中就曾说过。我们想修习菩提心,如果单靠七因果和自他相换有一定难度,有些人未必能修得起来。尤其是自他相换,起点很高。而七因果要观一切众生是自己的母亲,由此生起好感,生起念恩和报恩之心,也不容易。所以,还是要从三士道的建构,从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的次第着手。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。
首先,认识到发菩提心有什么殊胜利益。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都很功利,没利益的事,谁也不愿意做。这就必须认识到菩提心的利益。一种是权时利益,可以让我们远离三恶道,获得人天福报;一种是究竟利益,可以让我们成就解脱,成就无上菩提。经常忆念这些利益,是修行的动力。
第二,为菩提心营造心灵土壤。如果让社会上没学佛的人发菩提心,利益众生,他听了会觉得莫名其妙:你是不是脑袋有问题?即便对学佛人,甚至出家人来说,虽然知道应该发心,但好像也发不起来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缺乏心灵土壤。我们现在的心中,都是以我执为中心形成的种种贪嗔痴。我们已经习惯处处为自己着想,非常狭隘,即使想发菩提心,也难以战胜我执。这就需要修习七支供,为菩提心提供良好的心灵土壤,其作用主要在于积累资粮、忏除业障。
通过对普贤十大愿王的临摹,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心量。每做一件事,都像普贤菩萨那样,以尽虚空、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所缘,以无量无边的法界众生为所缘,从而超越有限的心,成就无限的心。《道次第》也告诉我们,要使菩提心真正生起,结出果实,并增长勇悍,应该修七支供。如果每个行为都能建立在无限的心行上,当下就能成就无限的功德。反过来说,如果没有七支供的基础,就很难以一切众生为对象去修行,去做每一件事,也就很难圆满修行资粮。我在讲《行愿品》时,对它的总结是“菩提心的无上观修,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”。所以说,七支供不仅可以作为菩提心的前行,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正行,是直接临摹佛陀品质,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其中内涵的认识。
第三,修习菩提心之前,先要培养慈悲心,扩大同情心。具体而言,就是在生活中理解别人,同情别人,接纳别人,帮助别人,这是修习菩提心的开始。我们不妨问问自己:对别人的想法,对别人的困难,对别人所做的伤害你的事,包括对别人的犯罪行为,我们能理解到什么程度?同情到什么程度?接纳到什么程度?所有这些其实都和自我有关。我们对自己就很容易理解,无论做什么,即使干了坏事,都可以找到借口。我们肯定会同情自己,接纳自己,但对别人的理解有多少?又能同情到什么程度?
前段时间我还在想,应该编一个菩提心的五支修法,那就是——理解、同情、接纳、帮助、无条件地帮助。在生活中,我们可以从这五方面来考察,自己的菩提心能修到什么程度?比如从哪几方面理解,以及理解的程度,这也是慈悲心的体现。大乘唯识宗讲到,一个人有没有菩萨种性,就取决于有没有慈悲心。如果有慈悲心,才有菩萨种性,否则就没有菩萨种性。因为菩萨的品质就是大慈大悲,这是以我们现有的一念慈悲为基础的。反过来,菩提心又成就了慈悲心。要让慈悲心得到提升并无限扩大,就必须发菩提心。所以,慈悲心和菩提心是互为因果的,但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,不是两个。
第四,菩提心必须以下士道、中士道的修行为基础。唯有对三恶道和轮回的痛苦有真切认识,心生恐惧,才能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。我觉得,这甚至比知母、念恩、报恩更重要。现在很多人对眼前的母亲都不孝顺,还能孝顺过去的母亲?但如果我们能深刻意识到三恶道苦,意识到轮回的痛苦本质,出于对痛苦的恐惧,就会生起逃离痛苦的本能。就像你的手被火烫了,马上会收起来,这是众生的本能。事实上,一切生命都在避苦求乐,只是因为缺乏智慧,所以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,又在不断制造痛苦。怎样才能究竟地远离痛苦,获得快乐?菩提心是唯一的出路。因为一切痛苦的基础就是惑和业,如果不发菩提心,你就没有能力解除惑业,远离轮回和三恶道的痛苦。如果认识到这一点,菩提心一定会发得很真切。
此外,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也很重要。如果对三宝没有信心,我们就不会深信菩提心教法的殊胜,也就没能力接受这一教法。所以,皈依三宝也是修习菩提心的重要前提。事实上,我们对佛法的实践,都是建立在对三宝信心的基础上。如果没有信心或信得不足,信得没有力量,法就不会对我们产生作用。
深信业果则是帮助我们认识发菩提心的价值。因为业创造一切,业决定一切,我们有什么样的起心动念,用什么心修行,最后就会成就什么,所谓“如是因,如是果”。我们修的是贪心,最后成就的是贪心;修的是嗔心,最后成就的是嗔心;修的是嫉妒,最后成就的是嫉妒……无始以来,众生以无明为基础,修凡夫行,最终成就了凡夫心。如果我们想成就圣贤品质,就要修菩提心,修空性慧。因为圣贤具备的品质就是无限的智慧和慈悲,所以要从正见和菩提心开始修,培植智慧的因,慈悲的因,由正见成就大智慧,由菩提心成就大慈悲。你种什么因,最后将成就什么果。
由此可见,下士道和中士道都是修习菩提心的前行。有了这些心行基础,菩提心的修行才会顺理成章。
这是属于有次第的引导。就像让你从山脚一下跳到几千米的山顶,武功再好,恐怕都很难。可如果从山下一步步往上走,山虽然高,也是可以走到的,而且一路风景很好。《道次第》就是给我们建构了这样一个阶梯。从下士道的暇满难得、念死无常、念三恶道苦开始;进入中士道,逐渐舍凡夫心;再进入上士道,进一步引发菩提心。如果按这个次第落实,不论是见性还是成就菩提心,都不会很难。因为在修行过程中,很多粗重的烦恼可以通过观察修,通过改变观念来转化。最后剩下一些微细的烦恼,就可以通过空性见彻底断除。这个过程是很自然的。如果一个人的烦恼很粗,马上要见性,要发起菩提心,那就不容易了。
按道理说,见性不应该很难。因为见性要见的这个性,是代表内心的某个层面,是每个人可以触及的。即使在凡夫心的层面,也是可以触及的。否则的话,成佛的修行就没希望了。当然不是随便就能触及的,而是可以在特定因缘下触及。正因为如此,见性才是可能的。你看那些禅和子,在祖师的特定指示下,言下顿悟本心。可见这不是做不到,并没有我们现在想象得那么神秘,那么遥远。但对一个心很粗的人,就不容易了。所以修行先要调整错误观念,断除内心这些粗的烦恼。有了下士道、中士道的基础,接着再来修菩提心。通过七因果和自他相换的观修,把菩提心引发出来。
从发起菩提心,到在内心形成稳定、强大的力量,还要很长时间。想一想,我们现在的每一种心,比如贪心,贪吃、贪喝、贪睡,是多长时间培养起来的?还有我们的每一种世间能力,比如文字的能力、艺术的能力、管理的能力,包括每一种不良习气的养成,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。不仅是这一生,无始以来,我们一直都在培养,在训练。这种重复可能经过了一百次、一千次、一万次、一百万次,甚至几亿次。每重复一次,就对这个心行强化了一次,让它的力量得到增长。从没有这个心到有这个心,再从一个念头到在我们内心获得主导力量,最终成为我们的性格、人格乃至生命品质,这其中花了多少时间?当然,我们的很多习气和心理是不知不觉形成的。这说明,每一种心,每一种能力和性格都是缘起的,是可以训练起来的。
同样,当我们发起菩提心之后,也要去训练,去培养。否则,这一念的力量太渺小了,在生命海洋中,很快会被其他心念淹没。经常有人说,我发心,发着发着就没掉了;我念佛,念着念着就忘记了。为什么?因为你的内心还有各种念头,比你现在要培养的正念,力量大一百倍,大一千倍。要让这个正念在心灵世界占据主导,比战胜千军万马更难。
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。但我们不要没有信心,不要以为那些习气是长时间培养起来的,就没办法征服。只要方法正确,正念是完全可以培养起来的。而且我们现在要培养的心,和妄念不一样。妄念的基础是无明,是没有根的,而我们现在要培养的菩提心,是直接建立在心的本质之上。一旦培养起来,比那些由无明建立起来的妄心,力量大几千万倍。我们只要用心训练,按经典所说的训练,是能够训练起来的。关键是去做,这点很重要。
我们可以通过七支供,通过七因果和自他相换去修,还可以进一步受菩提心戒。我们现在只知道受菩萨戒,其实在深观和广行的传承中,都有受菩提心戒的传统。如果觉得菩萨戒一下子做不到,就可以先受愿菩提心,奠定基础。所以我根据《道次第》的相关内容,及印度空有两宗的传承,编写了受持菩提心戒的仪轨。我们受戒之后,应该把它作为每天的功课,很有意义。受菩提心戒就是通过在十方三宝前宣誓,强化想要成佛的愿力,让它在生命中形成巨大的力量。然后还要受持菩萨戒,落实菩提心的修行。
成佛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,需要不断剔除发心过程中存在的贪心、嗔心、我慢、嫉妒、不平等种种杂质。这一方面要受菩萨戒,行菩萨行,在实践中圆满利益众生的愿心;一方面要修习止观,依空性见剔除心行的杂质,时时保持无所得的心。当心灵杂质统统去除后,这一念菩提心就会成为大慈大悲,那就是大慈悲和大智慧的圆满。这两方面一点都不能偏。如果偏向空,什么都不做,这是不行的。但也不能偏向对事相的贪著,在做事过程中充满功利色彩,寺院要盖得比别人大,事业要做得比别人好,这就和世人做事业没什么两样了。做到后来,把名利什么都调动起来。这种例子能看到很多,是我们的前车之鉴。
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地利益众生,要有巨大的悲愿;另一方面,内心不能有任何执著。你做了,就像在水上画画一样,画过去就没了,不能有丝毫有所得的心。《金刚经》就属于悲智两种修行的圆满体现,一方面告诉我们,菩萨行者要不断庄严国土,要布施,要利益众生;另一方面又告诫我们,要无所得,要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只有当你无所得的时候,心才像虚空一样,功德也像虚空般无量无边。只要有任何执著,心就会变得狭隘,变得有限。
所以在菩萨道的修行中,悲和智是同时进行的。一方面培养智慧,一方面培养慈悲,所谓“智不住三有,悲不住涅槃”。因为有悲心,所以不会契入涅槃,追求个人的涅槃之乐;因为有智慧朗照,有无漏无所得的智慧,所以在利他过程中,心就像虚空一样,遍知一切,观照一切,对自己所做的事清清楚楚,了了分明,但又不会粘上去。这种境界非常美妙。你每天在做,但因为没有牵挂,做得再多也是自在的。
《道次第》中,下士道和中士道是菩提心生起的基础。而在上士道中,除了说明菩提心的重要性和正式修习菩提心之外,还通过六度,尤其是止观的修行,帮助我们圆满菩提心。所以,整个《道次第》都是围绕菩提心展开的。事实上,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