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徒的人生态度
济群法师
禁欲还是纵欲
出家人的形象是独身、素食、僧装,身无长物。而在原始僧团中,出家人更简单到三衣一钵,乞食为生。“一钵千家饭,孤身万里游”“一池荷叶衣无数,数树松花食有余”“千峰顶上一间屋,老僧半间云半间”等禅诗,也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这种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。所以,世人普遍认为佛教是禁欲的。年轻人往往对学佛心存畏惧:以后还能结婚吗?还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吗?似乎学佛后就要与世隔绝,无欲无求。
其实这也是由来已久的误解。因为欲有不同内涵,并不仅限于物质。同时,佛教对出家、在家等不同修行者有相应的戒律,并不是人们以为的,学佛就等于禁欲。那么,佛教是如何看待欲望的呢?
一、什么是欲
欲,即需求。有来自生理的,也有来自心理;有本能性的,也有社会性的。佛教中,把世界分为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,又称三界。我们所在的是欲界,生活其间的众生都被欲望主宰,为满足欲望日夜操劳,甚至赔上性命,所谓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”。
1.人类的基本欲望
从人道来说,欲望主要体现为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种。财,是对财富的需求。色,是对情和性的需求。名,是对名誉的需求。食,是对食物的需求。睡,是对睡眠的需要。常人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,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。
五欲中,又以食欲和色欲最为突出,所谓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所存焉”。这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繁衍的基础。经言,“一切有情皆依食住。”通常所说的食特指饮食,但这里包括段食、触食、思食和识食。段食即日常饮食,是滋养色身的主要条件;触食即所接触的外在环境,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;思食即求生意志,也是活下去的动力;识食是执持生命延续的阿赖耶识。
具体到每个人,对欲望又有所偏重。爱财者,可以为挣钱不择手段;贪色者,可以为美色失去理智;虚荣心强的人,可以为名声付出一切;贪吃如餮餮之徒,认为享用美食才是人生至乐;而贪睡的人,为了睡觉不惜浪费光阴。
五欲又建立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的基础上,这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。五根同样对外境充满强烈的欲望,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,耳朵贪著动听的音声,舌头贪著食物的美味,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,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。
除了这些生理欲望,还有来自心理的、社会性的欲望。其中包括对基本欲望的升级,比如追求名牌,追求感觉,以及为跟上社会潮流产生的需求。一个人需要住多大的房子?几十年前的标准就和现在完全不同。这种变化更多是来自心理需要,来自社会上的相互攀比。
此外还有纯粹的精神追求,或来自信仰,或来自文学艺术等领域。这些同样属于欲望的范畴,所以才有精神食粮之说。如果没有欲望,我们就不会上下求索地寻求信仰,也不会有创作作品的冲动,甚至没有欣赏艺术的乐趣。那样的话,人类历史该是多么乏味。
2.对欲的不同看法
应该如何看待欲望?是视为洪水猛兽,严加禁止;还是视为天赋人权,纵情享乐?自古以来,宗教师和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点。
佛陀在世时,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,大多崇尚禁欲。他们认为欲望是罪恶之源,必须以折磨肉体来灭除欲望,才能净化身心。佛陀修行之初,曾在王舍城外的苦行林中亲见各种修法:有的忍饥挨饿,有的整天泡在水中,有的长年单足站立,有的赤身在烈日下曝晒……受此影响,佛陀也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苦行,“或日食一麻,或日食一粟,身形消瘦,有如枯木”,甚至在尼连禅河沐浴时,因虚弱无法上岸。这使他认识到,极端的禁欲除了令身体羸弱,并不能增长智慧。
基督教同样认为欲望导致了人类的堕落。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在乐园中生活,却在魔鬼诱惑下偷吃禁果,结果被逐出乐园。所以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,欲望和虔敬、清净的宗教生活是冲突的。人类必须克服贪欲,严格自律,才能令心圣洁。
除了宗教,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欲望的呢?安底斯泰纳和第欧根尼是古希腊犬儒派哲学的代表,他们认为欲望是导致一切痛苦的根源,提出“美德是知足,无欲是神圣”的主张,并亲自实践。他们所有的财产,就是一根棍子、一件外衣、一条讨饭袋、一个喝水的钵。一次,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,深受启发,索性连钵都扔了。
在早期儒家思想中,并没有将欲望视为洪水猛兽,如荀子所说的“饥而欲食,寒而欲暖,劳而欲息,好利而恶害,是人之所生而有也”,还是肯定了人的基本所需。其后才逐渐重视欲望的危害,发展至宋明理学,更提出“灭人欲,存天理”,认为道德必须在灭除欲望后才能显现。
而西方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,一反中世纪的神权禁锢,开始肯定欲望的合理性。认为饮食、睡眠、性爱都是人的本能,这些需要是正当的。人类完全有理由享受与生俱来的需求。对欲望的肯定和鼓励,极大促进了西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,但也带来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。
二、佛教怎么看待欲望
佛教认为,从道德属性上,欲望可分为善、恶和无记三种。
1.欲是生命延续的保障
人生在世有基本的生存需求,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。比如饿了要吃饭,渴了要喝水,困了要睡觉,包括在家弟子的正当家庭生活等,这类非善非恶的欲望,佛教称为“无记”。只要保持适当的度,并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,也不必刻意自苦其身。因为色身就像工具,善加养护,才能有效使用,发挥更大作用。
佛陀当年也曾尝试从禁食到闭气等各种苦行,长达六年之久。但他并没有因为一味禁欲的苦行而觉悟,反而损害了身体。这使他认识到,盲目自苦对修道无益,好比砂中榨油,不会有任何结果。所以佛陀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,恢复体力后,在菩提树下精进禅坐,并最终证悟。
2.欲望的副作用
佛陀反对无益苦行,但更反对放纵欲望,时时提醒弟子要“少欲知足”。因为从凡夫的本性来说,更倾向纵欲而非苦行。而且欲望会不断扩张,主要表现为占有、比较和竞争。
今天的多数人,生存问题早已解决,但欲望并未因此减少,反而在不断升级: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,更高的地位,更大的名望,永无止境。除了占有,我们还会与他人攀比。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,却没想过,超过别人的意义在哪里?这些无谓的攀比,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。比较又导致竞争,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的潜力,促进了社会发展,却使我们活得焦虑、紧张、疲惫不堪。
人们不停地占有、攀比、竞争,无非是想过上幸福生活。但对很多人来说,财富得到了,事业得到了,名声得到了,享乐得到了,却依然感觉不到幸福。因为幸福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,和欲望密切相关。当欲望被满足,才会产生幸福感。现代人的欲望越来越多,也越来越不容易被满足,这就使得幸福成本变得特别高,活得特别累。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很多欲望,当欲望上升到贪著时,痛苦就随之而来了。
今天,人们拥有的物质已前所未有地丰富,多到需要不断丢弃的地步,是不是就能过得幸福?如果一件物品就代表一个幸福的因素,那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该不断攀升。事实上,物质带来的幸福感正在衰减。在贫困年代,人们吃上一餐美食都会心满意足,念念不忘。但现在,吃多了只会觉得太累。西方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,现代人得到向往已久的物品,或升职加薪,幸福感不会超过三个月。而下一次的幸福感,必须来自更好的物品,更高的职位,但人生能一直得到更好、更高的吗?
当欲望不断增长,就会焦虑、恐惧、缺乏安全感。一个人得到越多,对得而复失的担心就越强烈。一旦所得发生变化,就会产生仇恨、对立、斗争等负面心理,痛苦也就随之而来。问题是,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。我们贪著财富,可财富会贬值;贪著感情,可感情会变化;贪著地位,可地位会失去;贪著人际关系,可什么关系都是靠不住的,所谓世间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如果不放下贪欲,痛苦是永无止境的。
更有甚者,为满足欲望走上犯罪道路。世间种种不法现象,究其根源,基本都出自贪欲,以及由贪而不得引发的嗔恨。为了满足欲望,不仅给自身带来灾难,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灾难。包括国与国的战争,往往也是觊觎他国资源引发的。
除了现世的影响,贪著也是造成轮回的因。在十二缘起中,有情之所以有生和老死,直接的因就是“爱、取、有”。因为对需求对象产生贪爱,就会付诸行动,形成业果,将有情捆绑在轮回中。所以我们要对欲望加以节制,盲目地占有、比较、竞争,只是在消耗生命,而不是享受生命,更不能提升生命品质。
3.善法欲是完善人格的动力
前面说过,欲是需求,本身是中性的,关键在于我们需求的是什么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,人有五种需求,包括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情感归属需求、尊重需求、自我实现的需求,还有超越自我的需求。可见,欲望也能成为高尚的精神追求。佛教中的善法欲,就是追求善法的愿望。比如“我要解脱”“我要成佛,要帮助众生解脱”,既是修行的目标,也是持久的动力。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善法欲?必须接受智慧的文化。
在声闻乘修行中,首先要发出离心,即出离五欲六尘的愿望。禅修有“欲、勤、心、观”四要素,又称四神足。其中的欲,就是“我要修行”的意愿,这是禅修的重要前提。如果没有这种意愿,根本不可能开始修行,更谈不上坚持。《百法明门论》的五别境,是“欲、胜解、念、定、慧”,其中也以欲为首,这是迈向解脱的动力。大家来参加静修营,同样是因为“我要学习佛法,要解脱迷惑和烦恼,要追求智慧和真理”的需求,这些都属于善法欲。
在菩萨道修行中,则要发菩提心,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。愿菩提心,是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。只有在十方诸佛和一切众生前确立这样的愿心,将其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,才能进一步受菩萨戒,行菩萨行。此为行菩提心,是建立在愿心的基础上,也是对愿心的落实。
只有了解欲望的不同属性,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并加以引导,让这一心理为修行服务,而不是被烦恼所用。
三、少欲知足,自利利他
对物质无止境的欲望,不仅让人辛苦,也不能带来幸福。因为心才是感受幸福的根本,物质只是辅助条件,所以佛教反对纵欲,反对本能性、物质性的欲望。但也不主张绝对禁欲。尤其是生存的基本需求,关键是适度。所以佛教提倡惜福,让我们少欲知足。这样既有利于生存,也有利于环境保护,而不是向大自然一味索取。
1.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
中国本身就有惜福、惜物的传统,但这短短几十年来,人们的消费观有了巨大变化。现在流行的是能挣会花,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,甚至是贷款消费。尤其是年轻人,觉得只要自己有钱,或是能借到钱,为什么不花?这种观念的背后,正是对欲望的纵容。而它带来的后果也是触目惊心的。近年来,年轻人因无力偿还贷而陷入困境、甚至走上绝路的新闻比比皆是,其中不少还是学生。他们之所以一错再错,起因往往很小,只是为了得到某个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物品,最后却葬送了宝贵的生命。欲望的危害,令人痛心。
那么在有能力承担的情况下,就可以毫无节制地消费吗?佛教中,“福尽死”属于九种死亡原因之一。因为福报就像存款,比如你的寿限本来可以到80岁,但50岁把福报提前用完,就活不下去了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有些物品虽能带来方便和享乐,但我们为了得到它,却要投入大量时间。而人生的每分每秒都是一去不复返的,从这个角度想,有些消费真的是在消耗生命!
两千年前,哲学家苏格拉底曾面对繁华的集市惊叹:“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啊!”随着欲望的不断升级,今天的商品多了何止千万倍?但这种丰富不但没有使人变得轻松,相反,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压力越来越大,甚至没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:究竟为什么如此忙碌?我们付出的努力,也许仅仅是换取一些本来可以不需要的东西,值得吗?
其实,人类维生的所需并不多。如果生活简朴些,就可以有更多闲暇充实自己,陪伴家人;可以让自己慢下来,看花开花落,云卷云舒;可以让自己放下负担,找寻生命的终极意义。
2.少欲知足是保护环境的手段
人类在地球的生存,也有共同的福报。我们珍惜自己的福报,也是在珍惜人类共同的福报,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。欲望是无限的,但资源是有限的。人类为了满足欲望,向自然盲目索取,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坏,使得水土流失,天灾人祸频频发生。所以,众多有识之士都在为环保奔走呼吁。
事实上,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,也是每个人难辞其咎的。就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,不断增长的欲望就在破坏环境。其中,饮食方式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。据有关资料统计,美国每生产一磅肉类,需要使用2500加仑的水,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;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,达素食者的12倍之多。此外,由饲养家禽产生的排泄物和废水,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,更是后患无穷。
人们对服装的需求,也不单纯是为了御寒。比如对裘皮时装的喜好,直接危害到动物生存,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遭到捕杀,影响自然的和谐与生态平衡。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,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,房产开发同样毫无节制。尤其是近年,不仅城市向农村扩张,即使在乡村,住宅也日复一日地侵占着耕地面积。而汽车的普及,在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,也成为污染空气的罪魁,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。
如果对欲望不加节制,必然会向自然索取资源,进而破坏环境。这是对未来的透支,也是在消耗子孙后代的福报。所以,少欲知足对环保具有重要意义。
3.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脱的助缘
对于修行来说,少欲知足更是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。因为欲望会无休止地追逐外境,使心不得自在。欲望越多,内心就越动荡,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越多。如果任其发展,最终很可能失去理智,甚至失去道德,成为修行路上的巨大障碍。
“戒为正顺解脱本。”戒律的很多规范,都是佛陀为弟子们去除干扰、安住修行制定的。奉行俭朴的生活原则,就不必为了衣食住行耗费生命,可以把时间和精力用来修行,用来追求真理。现代人都讲究性价比,却很少思考,投入时间就是投入生命,难道不应该考虑性价比吗?不应该评估这项投入的产出吗?
少一分欲望,就少一分牵挂,少一分修行路上的羁绊。所以,少欲知足是佛教对物欲的基本态度。与此同时,我们还要不断激发善法欲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。在放下一己私欲的同时,对一切有情建立无尽的悲愿。
重生还是重死
生和死,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。今天的人已能上天入海,但面对死亡依旧束手无策。死了会去哪里?生命就此终结了吗?有人说,既然活着就还没死,不必在乎;既然死了就无法思考,所以不必追问真相,那只是庸人自扰而已。果然如此吗?对时刻都在走向终点的我们来说,如果对死亡一无所知,能安然吗?能走对人生路吗?当生命接近终点,我们能坦然面对吗?回望来时路,我们能无愧于心吗?当年,佛陀正是因为目睹老病死的痛苦,才出家修行,探寻生命真相。而在佛教修行中,念死无常、临终关怀、超度亡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。也有人因此认为,佛教不重视生,只重视死。是这样吗?佛教所说的念死究竟有什么内涵?
一、人生两件大事
世间每天都有无数生命诞生,也有无数生命死亡。作为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,生和死贯穿了整个人生,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。对于生死的认识,也建立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。孔子说,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其实逆向思维同样成立:未知死,又焉知生?西方哲学家说,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,学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好准备。这并不是让我们时刻模拟死亡,而是想到人终有一死,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人生。正是死亡的必然来临,才显示了活着的价值,使我们珍惜生命。可以说,对生死的认识,直接关系到人生观的确立。
1.重生和重死
有情都有求生的本能,蝼蚁尚且偷生,何况人类?我们生活在世间,希望拥有更多的财产,更高的地位;希望事业成功,理想实现……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生的基础上,只有在活着的前提下才有意义。
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,到古代的炼丹术,以及今天层出不穷的保健品、养生术,都反映了人类对生的贪恋。因为生就意味着希望:“生命,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。生命的孕育、诞生和显示,本质上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。”拥有生命,才能创造无限的可能性。所以人们总是为孩子的出生而欢庆,也会在面对疾病和灾难时,为挽救生命不惜代价。古人说,“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”。其实很多人在施以援手时,未必是为了某种功德,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,不忍看到生命就此消失。
但生命是脆弱的。从我们出生开始,没有一天不在趋向末日。年轻时或许还不能意识到时光无情,一旦步入老年,对死亡的恐惧再也无法回避。“老来岁月增做减”,每过一年,便少了一年;每过一日,便少了一日。一口气不来,转息就是来生。人终有一死,人人平等,无法幸免。所以,这也是很多宗教关心的终极问题。或者说,正是出于对死亡真相的探寻,才有了宗教。
基督教的信仰,是建立在永生的希望上。他们认为尘世生活是虚幻的,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,并提出神化的永生,所以耶稣之死被宣告为拯救。而信徒只要通过对上帝的虔诚祈祷,就能使死亡成为通往不朽的起点。《圣经》中,上帝向子民宣告:“复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信我的人,虽然死了,也必复活。凡活着信我的人,必永远不死。”那么,上帝真的能够赋予死亡以新生吗?这种对永生的期待真的会兑现吗?
2.佛教只重视死亡吗
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?为什么在人们的感觉中,佛教特别重视死亡?主要是有以下四个原因。
首先,释迦牟尼佛曾贵为王子,尽享人间至乐,但看到老病死的痛苦后,深切认识到世间生活的虚幻,毅然舍俗出家,一心修道。可以说,被死亡触动,追求不死之道,是佛陀走向解脱的动力。在某种意义上,也是佛教产生的重要助缘。这样的起点,使人们将死亡和佛教联系起来,甚至划上等号。
其次,在声闻乘修行中,以证悟涅槃、成就阿罗汉果为目标。而在很多人心目中,涅槃等同于死亡,只不过是圣者的死亡,比如佛陀离世就被称为涅槃。如果以证悟涅槃为究竟,不正说明佛教重死而舍生吗?事实上,涅槃包括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,重点是对烦恼的止息,对生死的超越,并不是死亡的代名词。
第三,这种误解和净土宗的盛行有关。自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创立净土宗以来,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了很多学佛者向往的归宿。这一法门的殊胜在于,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,与纯粹依靠自力的其他各宗相比,更能深入到普罗大众。尤其是明清以来,其流传之广,可谓“家家阿弥陀,户户观世音”,使人以为学佛的重点就是求往生,求来世。
第四,经忏佛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元朝以来,经忏十分盛行。尤其在江浙一带,寺院忙于超度,几乎失去教化大众的功能。人们进寺院烧柱香,拜一拜,除了求现世平安,往往是因为家里有了丧事,才想到请出家人念念经,做场佛事。一来希望亡者有个好去处,二来对亲属也是个安慰。
基于以上原因,使不少人觉得佛教只关心死亡,只是为亡者服务的。这些观点有一定现实基础,但也带着对佛教的片面认识及某种歪曲。比如净土法门提倡念佛往生,关心死后去向,但和基督教所说的进入天国有本质不同。净土宗是在自力的基础上,再借助弥陀的愿力,也就是说,他力必须通过自力才能实现。《弥陀经》告诉我们,彼国是“诸上善人集会一处,不可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。可见西方净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,必须有福报,有德行,有善根。福报从哪里来?从人间的修行来,从信愿行三资粮来。
二、佛教关注现实人生
正确的理解是什么?佛教对生死的认识,既不同于唯物主义者的断见,也不同于其他宗教宣扬的永生。今生虽然短暂,但生命就像河流,无始无终,生生不息。而且还具有可塑性,可以通过修行加以改造。所以说,佛教首先关注现实人生,然后才重视死后归宿。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1.佛教重视人的身份
一般宗教认为天堂才是最好的去处,但佛教认为,生而为人,尤其是得到暇满人身,有缘听闻佛法,比生天可贵得多。因为天道只有享乐,令天人沉迷其中,无暇修行。问题在于,这种福报并不长久,一旦天福享尽,还要继续轮回。
相比之下,人间有苦有乐,就有离苦得乐的动力。而且人有理性,能通过闻思佛法、断恶修善改造生命。所以佛法认为,真理和智慧属于人间,终不在天上。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,就是在人间而不是天上成佛的。但得到人身并不容易,佛陀曾告诫弟子说:得人身者就像指甲里的土这么少,未得人身者就像大地土那么多。指甲土和大地土,比例何其悬殊?机会何其难得?所以佛教特别看重人的身份,认为人身是生命的中转站。六道中,地狱和饿鬼的众生太痛苦,没办法修行;动物太愚痴,没能力修行;天人太快乐,没心思修行。只有人道,不论外在环境还是自身条件,都适合修行。我们要改变命运,乃至成佛作祖,都需要人的身份。
2.修行的当下就能受益
当下的概念,大家应该很熟悉,但其中究竟蕴含着多大的分量?佛教认为,生命就像瀑流,过去已经过去,无法改变;未来尚未到来,不知会发生什么。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。既然要重视当下,是否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?须知,无穷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,无尽的未来以现在为开端。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、语默动静,都会影响到未来生命。我们希望未来有好的归宿,也要从当下开始。这就必须明确人生目标,有愿力,有规划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,现在应该做些什么。
很多人认为修行就是修来世,这是错误的。佛教有句话叫现法乐住,就是告诉我们,修行的当下就能从中受益,身心安乐。生命是无尽的积累,我们每天践行佛法,就在不断改善生命。书院学员在这方面应该深有体会,我们遵循静心课程和服务大众模式,内心的烦恼和困惑在减少,智慧和慈悲在增加,心越来越开放,越来越欢喜。这都是走向解脱的表现。
什么叫解脱?就是逐步解除无明惑业的束缚,最终解除生死的束缚。所以修行并不是要到死后才知道结果,在当下的现实人生,我们就可以体验这种法喜,这种自在。生的时候可以做自己的主人,临命终时才能做生死的主人。如果现在无力做主,是不可能在最后关头了生脱死的。
3.重视现实人生的改善
近代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,提出“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”。在多年弘法过程中,我也始终遵循这一理念,希望通过佛法的现代解读,引导人们将这一智慧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从中受益。
佛教在流传过程中,既有面向精英的哲学式的佛教,建构了完整而深奥的理论体系,如汉传佛教的天台、华严、三论、唯识等宗派;也有面向百姓的民俗式的佛教,通常就是求求拜拜,懂些因果道理。而对很多现代学佛者来说,既没有精力钻研过于深奥的理论,也不满足于简单的求平安。怎么让他们认识到这一智慧的殊胜,生起好乐之心?
人生佛教的定位,就是以通俗的语言解读佛法,帮助大众用这个角度认识人生,指导生活。虽然佛教各宗有深奥的哲理,但目标都是帮助我们认识人生和世界,进而加以改善。事实上,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佛法智慧来解读。因为世界的问题,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,是心的问题。而佛教自古就被称为“心学”,有理论,有实践,可以帮助我们从各个角度认识并调整心行。人生佛教同样如此。如果说有什么不同,就是以现实人生为切入点,从当下的修行中成就解脱。
4.以解除众生痛苦为使命
作为佛教徒,我们不仅要解除自身问题,还要关爱众生,以众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,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。大乘佛教提倡的六度四摄,就是利益众生的方便。六度为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四摄为布施、爱语、同事、利行,都是以布施为先,佛教称为种福田。世间的慈善事业主要是扶贫济困,而佛教的布施不仅有财布施,还包括法布施和无畏施。因为世人的痛苦形形色色,不是仅仅依靠物质就能在根本上解决的。
佛陀在因地时,为救度众生出生入死,他是为众生而修行,为众生而成佛。很多人以为拜佛就是恭敬,念佛就是修行,却忽略了利他行,这就偏离了佛菩萨济世的本怀。我们学佛,不仅要学习佛陀的所言,更要身体力行地实践佛陀的所行。
5.佛经中对现实人生的关怀
佛法修行有人天乘、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,最终目标是引导我们成就菩提,但这离不开人天乘的基础,离不开对现实人生的关怀。《药师经》中,就讲述了药师佛对娑婆众生的无限慈悲。他不仅满足众生的物质需求,“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,莫令众生有所乏少”;还为众生拔除病苦,“若诸有情众病逼切,无救无归,无医无药,无亲无家,贫穷多苦,我之名号一经其耳,众病悉除,身心安乐”;更进一步为众生消灾免难,为众生庄严相貌,求健康得健康,求长寿得长寿。及至在众生临命终时,依旧不弃不离,根据众生的愿力帮助其往生十方净土。
此外,《善生经》《十善业道经》等经典都是佛教关怀现实人生的体现。佛教认为世界的原理可以归纳为“因缘因果”四个字。命运发展不是神的旨意,而是取决于自己的行为。佛陀只是告诉我们什么事能做,什么事不能做;告诉我们行善和作恶的结果,告诉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,但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,还得靠自己的努力修行。
佛陀就是以人身成佛的,不是神或上帝的使者。基督教中,人是由上帝创造的,命运完全掌握在上帝手中。而佛教认为,佛和众生的差别,只是在迷与悟一念间。每个人都可以从改善当下做起,通过修行开发本具的佛性。佛陀说法四十九年,就是为了让众生获得现世乐、来生乐、究竟解脱乐。所以说,佛教首先关注众生当下的幸福,再以这个暇满人身为法器,使生命产生质的飞跃。
三、佛教重视死后归宿
除了现实人生,佛教也很重视念死的修行,重视死后的归宿。否则人很容易沉迷在对世间名利的追求中,完全忘记生命的终点。一旦死亡到来,因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,往往难以接受。或是觉得老天不公而痛苦沮丧,或是不知如何应对而茫然失措,或是在各种抢救中备受折磨。尤其是中青年,事业热火朝天,人生无数计划,突然间死神降临,一切都要画上句号。人们不甘放下现有的一切,对生无比留恋;不知死后去往哪里,对死充满恐惧。不想死,但不得不死。可能这时候才会理解,为什么古人把“好死”作为五福之一。
因为死是人生最重大的考验,也是此生走到尽头的最后考验,能不能顺利过关?离不开平日的修行功夫。如果时时提起念死之心,从这个角度审视人生,就不容易陷入眼前得失,从而对人生作出正确取舍。知道什么是暂时的,过眼云烟而已;也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,必须牢牢把握。关于这个问题,佛教一方面是通过对死亡的忆念,帮助我们调整心态;一方面是通过临终关怀等,帮助亡者顺利提起正念。
1.念死可以珍惜人身,策励修行
净土宗祖师印光法师常年在寮房挂着一个“死”字,以此策励自己,“当勤精进,如救头燃”。因为人很容易被眼前假象所迷惑,前日不死,昨日不死,今日不死,好像就可以永远活下去,好像修行时间还很多,不用着急。事实上,死亡随时可能到来。
明天和死亡哪个更远?没人可以确保。《宝鬘论》云:“人住死缘内,如灯在风中。”生命短暂脆弱,就像风中之灯,随时会被业风吹灭。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,命浅福薄,死缘者多,生缘者少。佛陀更是提醒我们:人命只在呼吸之间,一口气不来,转息就是来生。念死的目的,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,抓紧现有的机会好好修行。
现代社会流行倒计时,比如高考倒计时,提前一年就会开始,目的也是通过压力来制造动力,让考生们不敢懈怠。事实上,念死就是人生的倒计时。它的压力还在于,我们不知道剩下多少时间,只知道过去一天,就少了一天,你把握住了吗?
人生是短暂的,但就是这有限的几十年,我们好好利用了吗?“少时心在父母,壮时心系妻室,老则心忧儿孙”,留给自己的那么一点时间,还是在追名逐利。死亡来到时才发现,我们消耗生命换取的财富和地位,我们为之付出全部感情的亲人,根本不能用来挽回生命。甚至连这个朝夕与共的身体也带不走。
《道次第》说:“能知暇满大义利,则知悔作无意义之事,不利于死与法相违之事,绝不乐为。”有念死之心,才能生起舍世心;有舍世之心,才能生起求法意乐。有了法的指引,我们才能在每个人生阶段作出正确抉择,在每个当下都不空过。不论座上还是座下,不论修行闻法还是工作生活,心都能和善法相应。
2.通过临终关怀给生命以指引
佛教非常重视临终关怀,其意义主要有两方面。对临终者来说,能否在最后关头安住正念,是蒙佛接引、顺利往生的关键,直接关系到未来去向。虽然功夫主要靠平时积累,但在这一刻,四大分离的痛苦,业力现前的障碍,都会形成巨大的干扰,甚至使人功亏一篑。所以多数人并没有十分的把握,这就需要他人的共同护持和成就。比如对临终者进行心理引导,帮助他放下对生的留恋,提起对净土的向往。同时和临终者一起称念佛号,强化信心,启请阿弥陀佛的慈悲接引。
对助念者来说,临终关怀则是策励修行、践行菩提心的良机。凡夫是很容易麻木的,仅仅在理上念死,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没感觉了,这就需要通过不断思维来强化。参与临终关怀,是以活生生的实例提醒自己,死神随时都在那里等着,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把你抓走。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,一旦死神现前,我们会以怎样的心态面对,未来会去哪里,有把握吗?
所以说,佛教既重视现实人生,也重视未来去向。因为人生是修行的立足点,必须牢牢把握机会,以这个身份听闻正法,精进修行。但今生是短暂的,而且轮回路险,稍有不慎就会堕落。这就必须关注死后的归宿,或是往生极乐,不再退转;或是带着愿力再入娑婆,成为来生修行的起点。而念死则介于两者之间,既是为了更加珍惜生命,也是为了对未来做好准备,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,能够安然接纳,视死如归。
自利还是利他
作为社会的一分子,我们都有各自应尽的责任,佛弟子也不例外。遗憾的是,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佛教徒是自私自利的,指责出家人抛家别子,只图个人清闲,不顾念养育之恩,不承担家庭责任,不关心社会疾苦。虽然这些年来,随着各种弘法活动的普及,这一印象已经有所改变,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。当一个人要出家时,父母会认为他是忘恩还是报恩?社会会认为他是逃避还是承担?那么,佛教徒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的?关于这个问题,首先要从什么是利益说起。
一、何为利益
世人奋斗目标不同,但都是为了获取利益,所谓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”。从小处说,有情生存离不开物质基础。不论古代的自给自足,以物易物,还是现在的工业生产,商品流通,都是对利益的获取和交换。从大处说,个人的地位、权势、荣誉,以及国家的资源、领土、主权,也属于利益的范围。总之,凡是能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,均可称为利益。所以对利益的追逐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,并促进了社会发展,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。
作为佛教徒,同样无法回避利益。即使不事生产的出家人,也要具足“饮食、三衣、卧具、药物”四事供养,所以有“法-轮未转,食轮先转”之说。作为寺院来说,一方面要保障出家人安心办道,一方面要面向社会弘扬佛法,这都需要相应的建设和投入。
除了物质利益,佛教中也经常说到法的利益,包括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。佛陀还经常告诫弟子们,在自己得到利益的同时,还要饶益有情,让更多众生受益。所以佛教并不避谈利益,而且认为利益和人生有着密切关系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利益?
二、义和利的关系
说到利益,离不开欲望和道德。如果说欲望是人类逐利的动力,那么道德就是起到约束的作用。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,对利益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。如果不加规范,这种追求很快就会失控,进而导致一系列乱象,甚至是犯罪行为。这种唯利是图的危害,在今天比比皆是。可以说,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的受害者,也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施害者。那么,利益和道德是否对立,是否如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?
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就有关于义利之辩的记载。《论语》中,有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之说,把义和利分别对应为君子和小人,似乎是两组完全对立的关系。《孟子》中,梁惠王对远道而来的孟子说:你怎样才能对我的国家有利?孟子却认为,如果只维护自身利益,诸侯间的矛盾会更趋尖锐,主张以道德治理国家,所以“王何必曰利”?这也使道德和利益形成对立。
而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,人们是推崇道德的。如果两者对立,就意味着,要追求道德只能放弃利益。这就带来一个弊端:有些人明明在乎利益,但也在乎仁义道德的形象,结果成了心口不一的伪君子。
那么,义和利真的非此即彼吗?佛教认为,关键是以什么手段获利。如果我们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,那么利益和道德确实是对立的。这样的话,我们不仅会失去道德,利益也不会长久。反之,如果我们遵循道德,如法求财,那么两者非但没有冲突,而且所得利益会因为建立在道德基础上,能够不断增长。
比如我们在经营中讲诚信,有爱心,考虑对方利益,争取双赢,对方必然愿意和你长期合作。中国古人推崇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,这样才能取信于人。那些流传至今的老字号,包括国外的百年老店,无不是诚信经营的典范。这些规则在赢得社会认可的同时,也成为他们的生财之道。可以说,这是利益和道德的双赢,是做事和做人的双赢。不仅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利益,更能惠及未来。
总之,义和利并非对立,而是相互依存和增上的。道德是追求利益应当遵循的原则,而利益则是道德实践的果实。求利而不忘义,才能使利益更长久。
三、佛教如何看待利益
1.佛教排斥利益吗
我们知道,佛陀当年是放弃王位出家修行的。在学佛者中,不仅出家必须成为彻底的无产者,包括部分在家居士,也在学佛后放下事业,全身心地投入修行。有人因此认为,佛教是不讲利益,甚至排斥利益的。事实如何呢?
首先,佛教不排斥对正当利益的追求。尤其是在家人,通过合法途径和辛勤劳动获得的财富,经中称为净财。可以在解决自己生活所需的同时,作为造福众生、广修善行的资粮。前提是符合法律和戒律(道德)的双重标准。从这一点来看,佛教徒特别要慎重选择职业。有些居士热心布施,乐于助印经书,建寺塑佛,却不注意自己的职业是否如法。还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对,不符合五戒,却想当然地认为,只要拿些钱供养三宝,就可以将功赎罪。其实两者各有因果,不能替代。如果不在因上调整,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。
除了有形的物质利益,佛教还重视善行的利益,重视无形的功德法财。所谓善行,不仅有益于自己,还有益于他人;不仅对现在有益,还能惠及未来。所谓功德法财,就是学佛的利益。《金刚经》中,佛陀就通过七次校量功德告诉我们:“若三千大千世界中,所有诸须弥山王,如是等七宝聚,有人持用布施,若以此般若波罗蜜经,乃至四句偈等,受持读诵,为他人说,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,百千万分,乃至算数譬喻,所不能及。”简单地说,就是读诵受持《金刚经》,比任何布施获得的利益更大。在《普贤行愿品》《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》等经典中,也有类似说明。
因为智慧比财富更有价值。物质利益是有限的,即使再有钱,也未必没有烦恼,未必能过得幸福。但一个有智慧的人,不论在什么境况下,都是自在安乐的。不仅现前安乐,还能获得究竟安乐,成就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。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就能理解《金刚经》所说的利益了。
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,佛教既提倡利益,又让我们放下执著,也就是《金刚经》所说的三轮体空。首先是没有布施的我相,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;其次是对受施者没有爱嗔亲疏的分别,一视同仁;第三是不计较物品贵贱,对方需要就慷慨施予。这样的布施才是圆满的。不执着利益,不等于没有利益。相反,正因为不着相,所得利益才能广大无边,不可思议。
2.学佛仅仅是自利吗
在世人眼中,佛教徒四大皆空,除了个人修行,完全不关心社会。这种看法有失偏颇。佛教有小乘和大乘与之分,又称声闻乘和菩萨乘。乘是指运载工具,声闻乘就像小船,只能自己坐,偏向自利;而菩萨乘就像大船,能接引一切众生到达彼岸,是自利利他的。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发心。因为发心不同,能够利益的对象也不同。
声闻行者发出离心,“观三界如火宅,视生死如冤家”,急于证悟涅槃,不再轮回。所以又被称为“自了汉”,似乎他们是完全不顾人间疾苦的。事实上,声闻行者也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。在今天的南传佛教地区,僧团依然和社会有着密切互动,在弘法利生、教化大众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。之所以说他们偏向自利,只是和菩萨道的要求相比,他们没有将利他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,也没有尽未来际利益众生的愿心。但这种自利,和世人理解的自私自利有着本质的区别,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。
而菩萨行者不仅要发出离心,断除烦恼,更要在此基础上发菩提心,以利益众生为使命。这种利他心是无限的,在空间上,遍及十方;在时间上,尽未来际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菩提心正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。
三、自利与利他
自利是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,利他则是处处为别人着想。很多人以为自利和利他是矛盾的。若是满足他人利益,必然会损害自身利益,反之也是同样。那么,自利和利他是不是对立的呢?
1.自私不等于自利
从社会的角度来说,正当的自利也是可以利益他人的。比如今天每个人的生存,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劳动,与此同时,我们的劳动也在被更多的人分享。不论从事什么职业,都彼此依存,相互利益。包括现在提倡的双赢,同样是自利和利他的统一。
但对某些人来说,自利就意味着多赚钱,为此可以不择手段,坑蒙拐骗。确切地说,这样的行为属于自私,而不是自利。因为这些行为不仅会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他人,而且在制造不善的因,终究会让自己承受苦果。如果为了赚钱把心做坏了,这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,远比把身体做坏了更糟糕。因为身体的使用寿命有限,但不良心行留下的种子,会在未来继续产生作用。所以自私不可能自利,恰恰是自己害了自己,而且会危害未来。
2.众生只知自利,不得解脱
真正利益自己,必须有大智慧,否则很容易事与愿违。明明为自己做了很多事,机关算尽,反而给人生带来更多问题。因为在我们生命中当家做主的不是其他,是贪嗔痴,是错误观念和混乱情绪,这就使得我们总是作出颠倒而非正确的选择。
世人由于对我的执著,进一步执著我的钱财、事业、家庭,念念都以自我为中心。只要对我有利,就不惜损害他人。如政界的勾心斗角,商界的尔虞我诈,即使在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,现在也为评职称、争项目而明争暗斗,使心不得安宁。
也有人说,只要不损害别人就行了,为什么还要利他?他们虽然条件优越,却只知挥霍享乐,终日消耗福报;或以守财为乐,使财富失去应有用途。这么做看似维护了自身利益,其实在精神上贫乏得可怜。而且总是担心有人算计自己,患得患失,反而被钱财所累。
3.菩萨一心利他,得大自在
《道次第》说:“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,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。”个中原理,宗大师举了两个例子。众生无始以来都想着自己,结果制造了无尽的迷惑和痛苦;佛菩萨一心想着众生,以利益众生为己任,反而在利他中成就自己,圆满慈悲和智慧。这就充分说明,自私未必能自利,无私才能自利。
我们为众生所作的一切,无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。这就必须放下我执,以无我的胸怀接纳众生,把众生的需要当作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,实现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悉离苦”的菩萨行愿。
4.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
以前有句话叫“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”,并以此作为道德的最高标杆。其实在佛教看来,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。佛教否定的是自私,并不是自利。
首先,利他必须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。因为帮助他人需要智慧和能力,否则的话,非但不能给对方有效帮助,还可能让对方起烦恼,自己也陷入其中,结果“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”。所以佛教不仅提倡慈悲,更提倡智慧。如果没有智慧引导,只是出于感性的“滥慈悲”,很可能对自他双方都没有利益。所以菩提心(利他)必须以出离心(自利)为前提,这样才能在利他过程中保持超然的心态,看清各种因缘,因势利导。
其次,究竟的自利必须通过利他来完成。正如《普贤行愿品》所说:“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花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”告诉我们,如果不利益众生,将不能成就大慈大悲,不能成就佛果。
慈悲和智慧是菩萨道修行的两大核心。通常,我们认为利他可以长养慈悲,而智慧必须通过空性修行来成就。事实上,利他也可以破除我执,增长智慧。因为我执就是对自我的错误认定,然后还会不断复制和强化,使我们越来越找不到自己。学佛最难的就是破除我执,如果光靠空性禅修,不少人会用不上力。如果借助纯粹的利他行,在关注众生的过程中,我执也会不断被弱化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利他正是究竟的自利。这是佛菩萨以甚深智慧证悟后,为我们指出的修行方法。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,既无法自利,更不能利他。就像父母和儿女之间,要么把儿女宠坏了,使他们培养了种种不良习气;要么和儿女关系紧张,彼此不能正常沟通。这都是因为缺乏智慧,不了解对方的需求,一味从自己感觉出发造成的。包括在社会上做慈善等,同样需有智慧,否则就容易做得力不从心,甚至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。
总之,佛教提倡自利和利他的统一,前提是有智慧,有慈悲。如果没有智慧,自利尚且不能,遑论利他。如果没有慈悲,最多就是随缘利他,而不会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没有广大的利他心,也无法究竟地自利。所以佛陀才能在成就断德后,成就智德和悲德,才能在自利后,进一步利益众生,觉行圆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