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徒的人生态度
济群法师
出世还是入世
寺院,向来是方外之地,红尘不到;出家,则被称为斩断俗缘,割爱辞亲。“古木无人径,深山何处钟”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等禅诗,也向人们传递了清凉、寂静的出世气息。在这些描述中,寺院和僧人仿佛有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气息。但今天的佛教界,不少道场正积极开展弘法、慈善、文化等事业,活动丰富多彩,内容与时俱进。且面向企业界、文艺界、心理学界等各个领域,在社会上影响甚广。从这个角度看,寺院又像是教育机构,向民众传达人生的智慧,调心的方法。那么,出家人到底应该是出世还是入世的呢?
探讨这个问题前,首先要了解,佛教所说的“世界”是什么。《楞严经》云:“世为迁流,界为方位。”迁流指时间,包含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;方位指空间,包含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、上方、下方,又称十方三世。可见,世界就是时间加上空间。
我们平时说到世界,通常是指这个地球。而在佛经的描述中,世界之多有如恒河沙数,无量无边。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,由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构成。其中的生命种类包括天、人、阿修罗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六道,大多属于欲界,还有部分天人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。
有情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,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。从人类来说,就是六根和六识。即眼睛看到的,耳朵听到的,鼻子闻到的,舌头尝到的,身体接触到的,思维认识到的。也就是说,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认识范围内的世界。但透过感官认识的部分非常有限,并非世界真相。
比如我们年少时看到的世界,一定和现在不同,因为你的认识能力改变了。此外,受过不同教育,从事不同职业,具有不同生命经验等,都会影响我们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。古人说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就是通过这两个途径,帮助自己尽可能地拓宽眼界,提升对世界的认识。
一、大众对世界的态度
对世界的态度,就是通常所说的世界观。很多人觉得这个概念有些抽象,属于哲学问题,似乎和现实人生关系不大。事实上,这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选择和行为。因为一个人说什么,做什么,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,而是来自思想认识。追根溯源,就是我们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。三观虽有不同侧重,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。如果认识有偏差,就会使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,不当的行为,所以正确的世界观非常重要。
那么,大众对世的态度是怎样的呢?下面介绍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。
1.贪 著
凡夫对世界充满贪著。首先对自我的贪著,这也是人类的最大贪著。其次是对财富、地位、家庭、感情,以及我们拥有的一切的贪著。佛教中称为我和我所。
佛陀悟道后发现,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假相,条件具备就存在,条件败坏就消失,所谓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”。“我”的存在也是同样,不过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的和合。但凡夫因为无明,会把种种非我的东西执著为“我”。比如以身体代表我,以身份代表我,等等。其实这些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。
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当作“我”的存在?因为把自己丢了,所以才会四处抓取;又因为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,所以才会寻找各种替代品,却信以为真。成立“我”之后,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寻找支撑,要财富,要感情,要家庭,要人际关系,把和我有关的一切执以为我所。有了这份认定之后,执著随之而生,形成深深的依赖。
既然这些代表“我”的存在,就意味着它们很重要。一旦失去,“我”就会受到影响,甚至彻底倒塌,所以我们希望与己有关的事物永恒不变。但世间是无常的,这个真相会不断冲击我们的设定,让人看到,一切都是暂时的,都要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。这些变化本是正常的,就像春去秋来,花开花落,但因为有了永恒的幻想,我们就会担心失去,焦虑而没有安全感,也就是《心经》所说的恐怖、挂碍、颠倒梦想。
在这个世间,每一秒都有人出生,有人去世,有各种事故甚至灾难发生,但未必会对我们产生多少影响。能够影响我们的,只是那些和我们有关的,尤其是我们贪著的部分。贪著的对象越多,受到影响的概率就越高;贪著的程度越强烈,带来的烦恼就越重。
2.厌 离
和贪著相反的是厌离,对什么都没有兴趣。比如近年流行的“丧文化”,就是指年轻人没有目标,失去希望,颓废而麻木地生存着。为什么这种非主流的状况会逐渐普及,甚至成为时代病?
首先,追逐五欲是很辛苦的,一旦享乐超出所需,就会带来身心两方面的负担。正如老子所说,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”。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,人们一方面被物质所刺激,一方面也因太多的刺激而疲惫。其次,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,生存压力也随之增长。因为竞争激烈,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屡屡受挫,求而不得,不免走向另一个极端。第三,有人生性清高,看到世间的污浊,出于对自我的保护,与社会保持距离,不愿同流合污。第四,因为看到世界的荒谬和生命的虚幻,觉得追求什么都没意义,没兴趣,甚至找不到活着的理由。
其实这两种态度古已有之,只是在今天表现得特别突出。
二、宗教对世界的态度
1.其他宗教的态度
那么,其他宗教是怎么看世界的呢?西方的基督教认为,尘世是短暂而虚幻的,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。生活在世上,要信仰上帝,多行善事,最后就能进天堂,得永生。
而在东方的印度,婆罗门教已有三千多年历史,后演变为印度教,流传至今,属于主流信仰。此外还有各种宗教,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。这些宗教有不同的修行方式和宗教体验,但主要是以轮回与解脱为核心。一方面对轮回作出解释,一方面提出如何解脱的方法。这些宗教普遍认为世间是痛苦而虚幻的,所以有一种出世情怀。
2.佛教的态度
因为佛教的出家制度,很多人觉得佛教是厌世的,否则为什么要放弃世俗的享乐和追求?在各种文学作品中,也往往把出家之因归为仕途失意或感情挫折。这种现象当然存在,但以此判断佛教厌世,是片面的。
因为真正的出家决不是遇挫后的无奈躲避,而是看到世间真相后的主动超越。凡夫因为无明惑业,都活在贪嗔痴的串习中。这是心灵世界的三大病毒,早已成为主导,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,制造生死,制造轮回。出家是基于对未来生命的负责——我要摆脱无明,证悟真理。为此,必须放下贪著,排除干扰,全身心地精进修行。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。
古人说:“出家乃大丈夫之事,非将相之所能为也。”因为将相只需要战胜敌人,而出家是要战胜自己的凡夫习气。而人生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,正是自己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,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,行常人所不能行。尤其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诱惑无处不在,修行比任何时代艰难得多。
但我们要知道,佛教所说的放下,是对贪著的出离,不是厌世,不是和世界断绝关系,而是获得超然的心态,所谓“处世界,如虚空,如莲花,不著水”。可见出离和厌世的根本不同在于,出离是积极的,主动的;厌世是消极的,被动的。
三、以出世心做入世事
对于大乘佛子来说,不仅要发出离心,还要发菩提心;不仅要成就智慧,断除烦恼,还要成就慈悲,广度众生。慈是与乐,众生缺乏快乐,菩萨就帮助众生获得快乐;悲是拔苦,众生深陷苦海,菩萨要帮助众生摆脱痛苦。
菩萨不仅要修慈悲,还要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。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慈悲,所以我们对慈悲的修行往往不太以为然,觉得没有多少难度,不是禅修那种听起来就特别吸引人的方式。事实上,慈悲的修行并不容易,真正的难度是在于这个“大”。要“大”到什么程度?是对一切众生心怀慈悲,没有任何众生不是菩萨慈悲的对象。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帮助的,就说明慈悲尚未圆满。
当然这并不意味着,菩萨能把一切众生从痛苦中拯救出来。因为帮助众生需要因缘,即使菩萨发心利他,对方还未必愿意,或是其他因缘不具足。所以关键在于,自己能对一切众生发起利他心,这是主观因素,也是检验修行的标准。大慈大悲的另一种表述,是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。所谓无缘,是对众生平等看待,没有亲疏之别;所谓同体,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,没有彼此之分。
这种慈悲是基于空性慧产生的。菩萨了知一切如幻如化,没有我,也没有我所,才能对众生生起清净无染的广大慈悲,才能深刻感受到自己和众生是一体的,不遗余力地帮助对方,但内心没有我相,没有众生相。《金刚经》说,菩萨要度一切众生,不论胎生、卵生、湿生、化生,还是有色、无色,有想、无想,非有想、非无想……都是菩萨救度的对象。但在菩萨内心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也就是说,既要度化无量众生,又不会执著众生的相。如果没有这个境界,就很容易被事相所转。
所以说,利益众生必须具备两个要点。一方面要发心纯正,不是为了沽名钓誉,或是为了任何其他目的而做,纯粹是为了帮助他人;一方面还要有智慧,虽然倾力帮助众生,但内心是超然的,没有我相,没有被帮助者,也没有帮助他这件事。站在这样的高度,才是圆满的菩萨行,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。否则,虽然我们做的是利他善行,也可能做得苦苦恼恼,难以为继。这正是菩萨行和世间慈善的根本区别。
所以,佛弟子既要有出世的超然,通达有为法的虚幻,同时还要对众生有无限的慈悲,积极入世。没有出世之心,入世就会被五欲六尘所染,处处挂碍,不能自拔;没有入世之心,就不能践行菩萨道的慈悲,不能彰显大乘佛教的真精神。
无情还是多情
佛教把人类叫作有情,就是有情识,以及所有的动物、微生物等,都属于有情的范畴。情,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心理之一,也是艺术作品中长盛不衰的主题。从文学到音乐、绘画、雕塑等,人们以各种形式抒发并传递情感。包括那些纪念性建筑,也被赋予表达情感的功能。古今中外,世界各地,虽然人们的语言不通,文化背景不同,但并不妨碍我们观赏艺术作品,也不妨碍我们心生共鸣,为之感动。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感是相通的,是超越时空的。
一、情为何物
中国古人重视“知情意”。知是思想认识,情是情感,意是意志。现代社会考量一个人能否成功,开始觉得智商和意志很重要,后来才发现情商更重要。有人智商很高,意志坚强,却不会和人相处,就会给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成长道路带来种种障碍。情商是认识和管理情绪的能力,具备这样的善巧,和人相处时就能保持合适的状态,使对方如沐春风,心生欢喜。
关于情,我们常说的有七情六欲。七情,是喜、怒、忧、惧、爱、憎、欲七种主要情绪。关于这个问题,儒家、中医和佛教的说法大同小异。六欲,是由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产生的身心需求,也属于情的范围。情不仅是今生的重要内容,让人欢喜让人忧,也是轮回的关键,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,爱不深不堕轮回。
此外,感情也因对象不同而有区别。首先是物情,是对物品和生活环境的感情。我们会对自己拥有的东西、居住的环境产生感情。其中包括对这个对象本身的感情,也包括由此引发的对某段生活的感情。这种感情有趋新和恋旧两个面向。趋新自不必说,是多数人的本能。但恋旧者也大有人在,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收藏老物件,而乡情也是自古以来被人用各种方式记录并怀念的。
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,包括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等。亲情带有血缘关系,是人来到世间自然形成的,相对来说也是最稳定的,所谓血浓于水。友情是朋友之间的感情,有从小相伴的少年情谊,有为共同理想走到一起的志同道合者,也有因缘甚深的忘年交,还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心灵相契。至于爱情,通常是所有感情中最强烈也最易变的。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、影视作品中有大量描述,也是人们重要的生活经历。
情构成了世间生活的常态。人在建立各种感情的过程中,又会生起深深的贪著,从而演化出无数的悲欢离合、爱恨情仇。
二、佛教怎么看待情爱
在佛教看来,情有以下几个特点。
第一是痴,就是无明,看不清楚。有个词叫作“痴情”,可谓一语道破。因为痴,所以没道理可讲。有道是,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”。古往今来,多少痴男怨女为了一个情字,万般痛苦,甚至走上绝路。因为这些情是在妄心基础上建立的,如果缺乏智慧,是很难看清真相的。如果自己不想醒来,也很难接受别人的规劝。
第二是贪,具有粘著的特点。不论对恋人,还是亲人、朋友的感情,当你在爱对方的时候,同时也在建立对爱的需求;当你说“我爱你”的时候,其实在告诉对方“你也要爱我”。投入的感情越多,由此产生的需要和期待就越高。男女之间是这样,父母对儿女也是这样。爱之所会成为系缚,就是因为粘著像胶水那样,把双方绑在一起。
在不断投入感情的过程中,粘著程度会随之增加,对爱的需求也在增加。当你对他人有一分的爱,内心会建立一分的需求;有十分的爱,会建立十分的需求;有一百分的爱,会建立一百分的需求。这些需求必须通过对方的回馈,才能得到满足和平衡。但随着需求的不断提升,得到同等回馈的概率就越低。当付出和所得之间的悬殊越来越大,痛苦就随之降临了。
第三是我执,是从自我出发的一份占有。尤其是父母对儿女的爱、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情,特别容易引发占有欲,进而是控制欲。这是破坏彼此关系的大敌,也是直接引发痛苦的导火索。因为控制会带来逆反心理,并进一步造成冲突。同时会因为害怕失去,带来焦虑、恐惧、胡思乱想等各种负面情绪。一旦这种关系发生变化,还会因为对方的“背叛”激起嗔心。这种因爱生恨的悲剧,世间已经发生太多了。
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,生命延续有十二个环节,即十二缘起。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无明和爱取。无明是轮回之本,由此引发其后的一系列问题。那么,爱取起到什么作用呢?有情投胎来到世界,是通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个窗口接触外境。在六根面对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时,我们会产生不同觉受。如果在这个环节不能保持正念,就很容易随着习气,对带来乐受的境界产生执取,对带来苦受的境界心生嗔恨。事实上,六尘只是对境而已,它所能产生的影响,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。如果我们对六尘境界没有粘著,外境是左右不了我们的。
众生之所以被绑在轮回中,不得解脱,正是因为这份贪爱。可以说,情就像一根绳子,我们在乎什么,就被什么所捆绑。佛法告诉我们,众生在轮回中,“无明所缚,爱结所系,长夜轮回,不知苦之本性。”总之,人间的情爱是以痴、贪、我执为特点。但情并不都是负面的,否则我们就和木石无异了,那是无法修行的。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就属于情的升华,是从染污、有限、粘著的情爱,升华到平等、无限、清净的大爱。所以关键是以智慧认识情的真相,避免痴、贪、我执等问题,进而加以管理和提升。
三、学佛是对众生的大爱
1.学佛是无情吗?
出家要放弃对世俗情感的占有,不论亲情、爱情还是物情,统统都要放下。从世人的角度看,似乎是无情的。但我们需要去了解,出家为什么要放弃这些?前面讲到,世俗情感是以痴、贪、我执为基础,是生死轮回之因,也是无尽烦恼之因。放下这些,不是变成木头,而是要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。
在僧团中,出家人之间有没有情感呢?佛弟子对三宝有没有情感呢?当然是有的。这叫法情,是建立在信仰和恭敬的基础上,是没有染污的。出家人不仅要对三宝、师长、道友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,还要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。这种情感必须建立在智慧认识的基础上,无我的基础上,而不是建立在痴、贪、我执的基础上。两者是完全不同的。
想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,前提是放下染污的情感。想想我们在世间拥有的情感,维持起来是不是很辛苦?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,于自身,缺乏道德约束;于外境,充满声色诱惑。可以说,感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。如果彼此之间没有相当的信任,很容易因为猜忌而产生矛盾、争执,甚至是犯罪。当这种辛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,你会很向往没有染污的情感。
情感也是缘起法,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,怎么相处。在学佛过程中,用佛法智慧调整认识,改变心态,可以逐步增加没有染污的情感,逐步减少有染污的情感。善缘具足的话,还可以把世间伴侣变成菩提眷属,建设清净、和谐的佛化家庭。
2.多情乃佛心
有句话叫作“多情乃佛心”。这个多情,不是通常所说的多愁善感或滥爱,而是对众生的大慈大悲,是平等、清净、无限的大爱。我们在世间能爱几个人?一个家庭?一个团队?如果能爱一个城市、一个国家,就很了不起了,但发菩提心,是发愿利益一切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。包括全人类,包括所有动物,也包括天人乃至地狱众生。这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,正是来自对众生广大无边的爱。
进一步,还要尽未来际地践行这种大爱。在《普贤行愿品》每个大愿的最后,都有这样几句话:“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愿望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”这是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庄严承诺。与之相比,世间的海誓山盟算得了什么?
可见,佛弟子非但不是无情,而且具有慈悲大爱。因为从佛教角度来看,众生都是我们轮回中的亲人,所谓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”。既然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、兄弟、姐妹,有什么理由不爱他们,不对他们心怀慈悲?有什么理由不帮助他们离苦得乐?
佛菩萨正是这种大爱的典范。这种爱是智慧的,没有无明和我执;这种爱是清净的,没有染污和占有;这种爱是平等的,没有亲疏和分别;这种爱是无限的,就像阳光普照一切,大地承载万物,没有任何众生被排除在外。
随缘还是进取
现在有个网络流行词叫“佛系”,泛指怎么都行、看淡一切的生活方式,并衍生出佛系青年、佛系父母、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用语。这种调侃虽然没有多少恶意,本身也不是针对佛教的,但因为网络传播速度快而覆盖面广,迅速成为时下对佛教最新也最为普遍的误读。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,可能和“随缘”的概念有关,是把随缘理解为无所谓,随它去。事实上,佛教所说的随缘完全不是这样。
一、学佛首先要认识因缘
“随缘”的缘,来自因缘。佛教的基本理论就是因缘因果,所谓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”。其中,因指内在的主因,缘指外在的助缘。由因感果,需要缘的推动。如果相关的缘不具足,因就暂时不会发展为果。就像种子,如果没有泥土、水分等助缘,是不会发芽结果的。
佛教不是偶然论,认为一切是偶然出现的;不是宿命论,认为一切是前世注定的;也不是神造论,认为万物由造物主创造并决定;而是缘起论,认为事物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”。也就是说,一切存在都是条件和关系的假象,是相互影响的。
汉传佛教华严宗的教理中,把缘起思想发挥到极致,认为“一即一切”。也就是说,宇宙中任何一个点都和整个宇宙有关,蕴藏着宇宙的一切内涵。现代科学提出的全息观、蝴蝶效应等,也说明宇宙是一个整体,是息息相关的。其中蕴含着无尽的缘起,包括清净的因缘,染污的因缘。
我们看到的世界,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,同时也离不开我们的感觉、经验和需要。所以这种认识并不客观,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。现在社会上出现的“六顶思考帽”之类,就是针对个人局限而开发的思维训练模式,通过集思广益,充分发挥大众的智慧。因为个人经验会有很大的片面性,如果大家能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,再把这些角度综合起来,就能更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这件事,以及相关的因缘。
二、随缘和进取
1.何为随缘
随缘是解决什么问题呢?我经常会写这样四个字——随缘无我,或无我随缘。可见,随缘不是随我,更不是随便,不是随性而为。随缘的前提,是跳出自我的感觉,以理性、开放的心态看清各种因缘,然后作出智慧的选择。这是主动而非被动的,是明确而非模棱两可的。不是什么缘出现就跟着什么缘跑,别人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。
可能有人会说:佛教中不是说要“随顺众生”吗?须知,这种随顺并不是对众生百依百顺,不然众生要造恶业的时候,难道还成为他们的帮凶吗?所谓“随顺众生”,是在看清因缘的情况下,知道什么样的引导最适合对方。然后从这个角度切入,首先让对方欢喜,然后善巧引导,最终还是为了利益众生。世间盲目的顺从,比如父母因为溺爱子女,要什么给什么,往往是有害无益的。
随缘的智慧非常重要,不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的成就,都离不开对因缘的如实观察。对客观条件充分评估之后,才能作出正确选择。
2.随缘和进取
人们通常觉得,进取才是努力,随缘代表着消极、不作为。这是对随缘的错误认识。事实上,随缘才能更好地进取。如果没有缘起的智慧,对事情没有全面、客观的认识,很多时候,我们的进取是徒劳无功的。经常有人抱怨:“我已经这么努力,为什么还不成功?”之所以会这样,就是缺乏随缘的智慧。一方面,你的努力方向对不对?如果南辕北辙,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成功的;另一方面,你的努力只代表了其中一部分因缘,而成功还需要众缘和合。可能还有一些因缘,是你没看到或做不到的。看清这一点,我们在尽到自己努力之后,就不会有无谓的烦恼了。
如果从佛教的角度解读,世人所说的审时度势,正是随缘的前提。这是代表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,有客观的评估,采取正确的方法,那样的努力进取,才会事半功倍。反过来说,如果我们对事情缺乏客观认识和有效手段,可能花十分力气,只有一分的收获。可见,随缘和进取是相辅相成的。
我们想一想,在世间做任何事,是不是都需要有这种智慧?首先是明确目标,然后就要随顺当下的因缘,采取与之相应的方法。其实修行也是同样。我们知道,佛陀针对众生不同的根机,说三乘佛法,说八万四千法门。这也是随缘,是随顺众生的不同因缘,给予最适合他们的教化。
三、随缘对修行和人生的意义
佛教发源于印度,在这片土地上,宗教和哲学极其发达。为什么在众多的教派和宗教师中,只有佛陀找到了觉醒之道,找到了解除痛苦的方法?关键在于,佛陀找到了轮回真正的因。
人生有种种痛苦,可以说,五千年文明都在以各种方式解决痛苦。从远古的刀耕火种,到今天的人工智能,物质条件比过去有了巨大改善。我们今天的很多享乐,是古人做梦都想不到的,但痛苦和烦恼并没有因此减少。从某个角度说,甚至变得更多。我们不再有饥寒交迫的痛苦,但精神的匮乏不是饥饿吗?人与人之间的冷漠,不是让我们感到心寒吗?
我们要解决痛苦,就要从智慧的高度,找到真正的痛苦之因。佛法告诉我们,所有痛苦都来自内心的贪婪、仇恨、愚痴,这才是根源所在。由此,还会产生嫉妒、焦虑、孤独、没有安全感等一切负面心理。可五千年文明所作的努力,始终在改善外在环境,创造物质条件。除了使需求越来越大之外,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就像身体有了病灶之后,我们只是在伤口涂抹镇痛药,点缀装饰品,除了得到片刻安宁和麻痹自己以外,能根除病情吗?
佛法之所以能解除痛苦,是因为佛陀找到了病灶所在。那就是我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,这是人类痛苦的根源,也是世界一切灾难的根源。如果不能找到真正的痛苦之因,从根上解决,其他努力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。比如我们孤独时找人陪一陪,或是看看电视,但这只是转移注意力,让痛苦不那么直接。事实上,造成孤独的苦因还在。只要不去除这个因,再多的缓解都是无济于事的,而且效果会越来越差。就像抗生素导致的耐药菌一样,同样的缓解方式,效果很快就会递减。然后就要更大的剂量,更新的方式。但只要那些不良心理存在,它们就随时准备制造事端,制造痛苦,制造轮回。
当年,释迦牟尼佛正是在菩提树下,通过对十二缘起的观察和追溯,才找到真正的苦因,找到众生流转生死的源头。同时也发现,每个生命还具备觉悟的潜质,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迷惑和烦恼。证悟后,佛陀说法四十五年,向众生宣说了解决痛苦的方法,那就是闻思修,是戒定慧,是八正道,是三十七道品,是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大乘菩萨道。这就是缘起的智慧。这个发现使生命得到拯救,看到希望。
不论世间还是出世间的成就,都要在看清缘起的前提下,顺势而为,精进努力。所以,随缘和进取是不矛盾的。我们学习佛法,就是要学习并运用缘起的智慧。这样才能跳出主观的错误认识,放下我执,从更高的角度认识一切。在生活中,可以更善巧地处理工作、家庭等各种事务。逆缘出现时,安然接纳,知道一切都有前因;顺缘出现时,及时把握,知道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。在修行上,学会用缘起的智慧认识生命,观察世界。真正认识缘起,就能了知空性,了知诸法实相。这就是生命的觉醒和解脱。
结束语
本次讲座从八个方面,解读了“佛教徒的人生态度”。一方面,希望消除世人对佛教的误解;一方面,希望人们通过对佛教的正确认识,从中受益。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。这种智慧不是玄谈,而是佛陀亲证的,是一代代祖师大德用生命践行的。在今天,这一古老智慧已经传到全世界,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听闻佛法,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。当我们的观念改变,知道选择什么,舍弃什么,知道怎么看世界,看人生,心态必然随之改变。而心态的积累会成为性格,性格的积累会成为生命品质。希望大家能以“佛教徒的人生态度”,对照自己的三观,检查自己的言行,止恶行善,去染成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