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道路 九种禅修
一、一条道路
修行是一条路,一条通往觉醒、解脱的道路。那么静心课程和这条路有什么关系?怎么认识这条路?首先要看到,这条路有两个层面,一是修学层面,是目标清晰、次第明确的修学之路;二是心理层面,是一条通往觉醒、解脱的心理路线。
1. 修学之路
从修学层面来说,静心课程是构建一条生命的觉醒之道。简单地说,可分为十个步骤,也可理解为十大站点,分别是智慧人生、走近佛陀、入道基础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、发出离心、修解脱行、发菩提心、行菩萨行、空性禅修。同喜、同修、同德的课程设置,正是帮助我们有目标、有次第、有方法地走在修学路上,迈向觉醒。
2. 心灵的觉醒之路
不少人虽然学了很多教理,做了很多事情,也在努力修行,表面是向前走,但内在心行如何呢?如果不懂得如何用心,所有的修学和做事可能还是在成就我执,成就轮回的心理。这种现象在佛教界并不少见。所以在静心课程中,我们特别强调“让做事成为修行”,并建立了一套有机制保障、用心引导和团队提醒的做事方式,尽量避免这种现象。
因为无始以来的串习力量强大,所以我们要认识到,除了修学之路,还有心灵的觉醒之路,这才是学佛的关键所在。在修学过程中,不仅在于学了多少,做了多少,关键是用什么心做事?成就了什么心?有没有构建起通向觉醒的心理路线?如果不抓住这些重点,忙了半天,不过是增长世间福德而已。
禅宗公案记载,梁武帝问达摩祖师:我广造寺宇,度人为僧,有多少功德?祖师回答说:这些并没有功德,有的只是人天小果,有漏之因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功德来自心性修养,而不在于做了多少事。修行正是如此。除了看得见的修学层面,还有看不见的心理层面。学佛的结果如何,不仅在于学到哪个进度,知道多少法义,还要看内心是不是和觉醒、解脱相应。
关于心灵的觉醒之路,我综合《百法明门论》《道次第》《入菩萨行论》作了归纳,可以分为四部分。
第一是入道的基础心理。一是信,即对三宝的信心;二是惭和愧,即羞耻心,所谓知耻而后勇,是走向菩提的动力;三是善法欲,即出离心和菩提心;四是持戒,此为定慧之基,解脱之本。这些都是走上菩提道不可缺少的心理基础。
第二是和解脱相应的心理,重点是成就智慧,成就解脱。一是胜解,对三宝和佛法正见有坚定不移的信解;二是念,依正见建立正知正念并不断修习;三是精进,即坚持不懈的努力;四是定,持续安住于正念并使之稳定;五是慧,即开启智慧。最终成就无贪、无嗔、无痴,从而远离粗重,身心轻安,处于平衡、平静的平等舍心。培养觉醒、解脱相应的心理,就能完成觉醒、解脱的修行。
第三是和慈悲相应的心理,主要来自《道次第》《入菩萨行论》的体系。通过修习菩提心成就慈悲,包括平等心、慈心、悲心、理解、同情、接纳、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、忍辱等心行。
第四是空性正见。我们要彻底断除迷惑,打破二元对立,必须修习空性见,包括无我、无自性空、无所得、无住的正见,以及唯识、如来藏的正见等。通过这些正见,完成空性禅修,开启内在觉性。
通过以上两条道路,可以有效改造生命系统,走上觉醒之路。我们要相信,众生都具备觉醒、解脱的能力,具备自我拯救的能力。只是这种能力被无始以来的凡夫心掩盖了,暂时不起作用,这就需要加以开发。关于觉醒、解脱心理的建设,就是帮助我们明确这条道路的心理过程。只要走对了,就能稳步向前。
佛法不是玄学,每种心行都有检验标准,修得好不好也是可以衡量的。静心课程是构建一条生命的觉醒之道,我们知道这条路怎么走,明确重点在哪里,在修行过程中才有信心,才不会偏离方向。
二、四种身份
修学的过程,也是生命成长的过程。在不同修学阶段,生命品质会有什么特质呢?根据静心课程预科、专科、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,我们施设了学士、修士、胜士、智士四种学位。世间的学位是代表知识积累,但静心课程是一种生命教育,学位也是和生命成长挂钩的。只有具备某种生命品质,才能获得相应的学位。生命品质来自哪里?来自观念和心态。当我们的观念和心态发生改变,生命品质才能随之改变。佛菩萨的修行历程也是如此。
1. 学 士
静心课程中,学士属于预科阶段的身份,学习内容为同喜课程。世间的学士是完成本科学习并参加论文答辩,才能拿到学位。静心课程也是一样,不是学完同喜班课程就算学士了,也要参加答辩。我们正考虑设立学位委员会,对如何获得学位建立一套考核标准,并和生命品质挂钩。
所谓学士,即学习人生智慧、探究生命意义的人。同喜班的学习,正是引导我们以佛法智慧认识世界,探索生命真相。人生有两大问题,一是现实问题,这是多数人关心的;一是终极问题,这是哲学和宗教关注的。
同喜班第一进度中的人生佛教小丛书,包括对现实和终极问题的关注。不仅从佛法角度解读传统文化、环保、财富等现实问题,还引导我们思考终极问题,比如“我是谁?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”等。
第二进度的佛传篇、信仰篇则告诉我们,对终极问题的探索究竟有没有出路。在《走近佛陀,认识佛法》中,通过佛陀的修行和成道经历,为我们介绍了成功的解决案例。佛陀不仅自己找到了答案,还施设无量方便,引领我们从迷惑走向觉醒。
通过同喜班的学习,我们学会以佛法智慧看待人生,关注终极问题,并找到生命出路。古往今来,很多哲学家也在关心这些问题,但真正找到出路的人很少。我们能遇到佛法,遇到有效的修学方式,是很有福报的。所以这个学士的含金量很高,不管我们在世间有多高的学位,生命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。
2. 修 士
修士属于静心课程专科阶段的身份,课程为同修班第一和第二进度,开始走上生命觉醒之道。现在很多人学佛,但并不清楚这条路究竟怎么回事,甚至搞不清自己是否已经上路。即使侥幸走上正路,也往往不清楚自己走到哪里,接着要怎么走。
同修班《道次第》的课程,重点是为我们开显修行的纲领和要素。如道前基础、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的设置,就是告诉我们,这条路有哪些重要阶段,应该怎么修,检测标准是什么,为我们开示了清晰的修行理路。
而《百法明门论》的课程,则指出了菩提道、解脱道的心理路线。世间有各种心理学,从某种意义上说,《百法》就属于解脱心理学。它所关注的,正是轮回和解脱。这是印度所有宗教关心的两大问题,佛教也不例外。
怎么认识轮回和解脱?其实,轮回是一个心理过程,解脱也是一个心理过程。解脱心理学就是引导我们摆脱轮回的心理,构建解脱的心理。如果不了解调心之道,即使做了很多事,可能还是在构建轮回的心理。因为轮回和解脱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,而不在于做了什么。做事只是修行的助缘,以此成就与解脱相应的心行。
专科阶段的学习,主要是认识解脱道的修行要领和心理路线,确保修行走上轨道。《道次第》的学习,是完成“舍凡夫心,发菩提心”的心理引导;《百法》的学习,则是从正知、正念、定、慧,到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、轻安,一路往前。当我们明确解脱路线,走上解脱之路,才有资格称为修士。
3. 胜 士
胜士属于静心课程本科阶段的学习,课程分为两类,在家众是同修班第三、第四进度,出家众增加第五进度。所谓胜士,即具备广大愿心,并愿意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的人。《入菩萨行论》《瑜伽菩萨戒》和《道次第》上士道的学习,就是引导我们发起真切的菩提心,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。通过预科、专科阶段的学习,我们已经看到迷惑、烦恼的过患,如果不能解脱,只能继续轮回,别无他路。
所以我们要战胜自己,去除我执形成的不良串习,把走向觉醒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,同时还要具备大愿心、大胸怀,真正献身于利他事业。这一思想境界已远远高出普通的世间人,故称胜士。
4. 智 士
智士属于静心课程研究生阶段的身份,课程为同德班的内容。所谓智士,即开启智慧、认识生命真相的人。在这一阶段,我们要学习唯识见、中观见,以及禅宗和普贤行愿的见地,并依此指导空性禅修,从文字般若到观照般若,最终成就实相般若。如果前面的学习基础扎实,粗重的烦恼已经去除,进入空性见的修行并不会太难。只要方法正确,次第前行,是可以抵达的。
三、五处用心
说到修行,我们总觉得要有某种特定形式。比如闻思法义才是修行,修习皈依才是修行,做有关佛教的事才是修行,等等。这就涉及一个问题:怎么认识修行?是不是有特定形式?在静心课程中,修行包含五个方面,又叫五处用心。
1. 自 修
这是静心课程的重要内容,学员每天、每星期都要自修法义。怎样才能有效自修?首先要有真诚、认真、老实的态度,这样才能摆脱凡夫心的把戏,与法相应;其次是运用八步三禅的方法;第三是考量效果,检查这些学习有没有完成观念、心态和生命品质的改变。我们在自修时,要从这三点来禅修。
其中,态度模式非常关键。人都是活在各自的认识和需求模式中,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生活,乃至我们的世界。凡夫现有的认识和需求模式是以无明为基础的,是导向轮回的。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?前提就是端正态度。
《道次第》的听闻轨则讲到“离三过,具六想”,正是引导我们调整学法态度,成为合格法器。凡夫心的干扰很多,如果不培养真诚、认真、老实的态度,是不可能于法受益的。如何从不真诚到真诚,从不认真到认真,从不老实到老实?这个过程必须不断串习,通过禅修训练,改变态度模式。
八步三禅属于方法模式,通过这种方法,所学法义才能在心相续中产生作用,进而改变生命品质。其中最重要的,是观察修和安住修。这是《道次第》开显的心理引导方式,从认识到人身的暇满、义大、难得,再到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的施设,引导我们成为合格法器,走向解脱,自觉觉他。每一部分法义,我们都要通过相应禅修才能完成心行建设。如果心行没有建设起来,即使表面看起来在学佛,其实还是走在轮回路上,和修行是没关系的。
以上是关于自修的用心,通过态度模式、方法模式的禅修训练,完成观念、心态、品质的改变。
2. 共 修
关于共修的用心,和自修的共同之处在于,都要围绕法义建立态度模式、方法模式,完成观念、心态和生命品质的改变;不同在于,共修时还要训练自我检讨的心、接纳的心、结缘的心、随喜的心、利他的心。
每个当下都是修行的增上缘,也是不断检讨自己的过程。在共修时,我们能否带着自检的心,检讨自己的不足,随喜他人的功德?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各种问题,这时你是抵触、对立、没兴趣,还是用接纳的心包容对方?这些都是修行的对境,如果没有对境,我们很难看清自己还有没有对立的心。
在和他人分享时,我们是否带着结缘、利他的心,希望以此和大家结下法缘,希望我的分享能利益更多的人?如果我们带着供养、利他的心,每一次都会认真地参加自修和共修。否则就可能随便说几句,于人于己都没有利益,甚至是在浪费时间。所以我们要培养结缘的心,利他的心,供养的心,督促自己认真自修,否则拿什么来利他,来供养?此外,还要培养随喜的心。平常人看到他人表现出色,往往会不以为然:也没什么了不起的。事实上,随喜是很好的修行捷径,可以让我们迅速打开心量,积累资粮。
总之,从小组共修到班级共修,都可以完成自利和利他的修行。自利就是用八步三禅提升自己,利他就是在共修中培养接纳、结缘、随喜、供养等正向心行。如果不能利用好这个机会,是极大的浪费。
3. 定 课
定课是重要的修行内容,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,可以令心安住,强化信心道念。如何让定课真正成为修行,而不是流于形式?关键是善用其心。
同喜班的定课是修《慈经》。很多人听到《慈经》时,会感觉很安静,很祥和,但对定课来说,更重要的是依此修习慈心。现代人往往内心封闭,对他人冷漠、无感甚至对立,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墙。而修习慈心可以打破隔阂,培养对他人的好感。
所以我们在听《慈经》时,要用心体会其中的每一句话,随文入观,将此当作发自内心的想法——“愿我无敌意,无危险,愿我没有身体的痛苦,愿我没有精神的痛苦,愿我保持快乐。愿我的父母亲,我的导师、亲戚和朋友,我的同修,无敌意、无危险,无精神的痛苦,无身体的痛苦,愿他们保持快乐”。然后带着这样的慈心,散播给身边所有的人,乃至一切众生。进而在生活中不断串习这种心行,随时修习并散播慈爱,长养慈心。
此后还有关于皈依的定课,我们也有详细的引导,主要包含前行和正行。前行是通过发心、忏悔、供养,营造心灵氛围;正行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,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,然后唱诵并忆念三皈依,修习佛随念,投归三宝怀抱,安住于三宝的无尽功德中。
其中每个环节,都要用心去修。比如修发心时,我们是有口无心地念一念,还是把它变成对自己的提醒,变成自己真切的想法?还有忏悔,能否通过念诵忏悔文,检讨自己的身语意,避免陷入轮回的串习,安住在清净的三业?用心到位了,定课才能保质保量。
通常的定课就是千篇一律地念一念,也不管是否理解。而我们的定课是建立在静心课程的基础上,每个内容都有理论为支持,修什么,怎么修,需要达到什么效果,都是清清楚楚的。所以我们要把学习和定课的用心结合起来,避免流于形式。这不仅是在选择令心安住的目标,同时也包含如何直接认识心的本质,是佛教中最高的禅修。
4. 日常生活的修行
日常生活的修行包含两方面,一是独处时怎么用心,二是和别人相处时怎么用心。
一般人独处时,因为无人监督,很容易随顺凡夫心,随顺世俗串习,如刷手机、看电视、玩游戏、打妄想,任由贪嗔痴当家作主。所以儒家也讲到慎独,要人们重视独处时的心行,因为这时候最容易打回原形,放任自流。
我们修学后,能否在独处时保有正念?如果不注意的话,还是会被凡夫心左右。修行是要让正念贯穿到二六时中,包括睡觉乃至临终,任何时候都让正念成为主导。但在我们的生命中,凡夫心根深蒂固,想和它争夺领地,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。尤其在独处时,我们究竟是随顺凡夫心的串习,还是用来培养正知正念,用来闻思、禅修、利他?生命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大资源,究竟用这个资源为轮回服务,还是为觉醒服务?我们要作出选择,更要用行动来支持这个选择。
与人相处也有两种情况:或是随顺世俗串习,长养和轮回相应的心理;或是保有正知正念,建立和解脱相应的心理。这也是我们需要加以审视的。不少人在与人相处时,或是以自我为中心,对人冷漠无感;或是带着功利心,虚伪应酬,假意谄曲;或是贪著他人福报,甚至心生嫉妒。当然也有很多好的,这里是指凡夫心的把戏。事实上,这些不良心态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生起,所以我们要保持正念,而不是随顺世俗串习,被凡夫心乘虚而入。
进一步,还要在与人相处时培养正知正念,培养慈悲、利他、理解、同情、接纳、包容等正向心行。对自己来说,这是自利的修行;对他人来说,这是利他的修行。
5. 服务大众的修行
在修学的同时,大家会积极参与传灯、修学、辅导等义工行,包括生活中,也会做很多利他善行。在做事过程中,我们是沿用世间做事的心态、习惯,还是在行菩萨行,培养菩萨应该具备的心态和素养?这是关键所在。
如果我们用世俗心做事,即使做得再多,还是在增加我执,增加贪嗔痴。事实上,这种情况非常普遍。因为凡夫就是这样的用心习惯,根深蒂固,所以我们才一再强调要“让做事成为修行”。如果随顺固有习气,那么做的事越多,轮回的串习就增长得越快,最后自己痛苦,大家别扭,团体随之遭殃。反之,如果在做事过程中不断弱化我执,增长慈悲,就是个人成就,大家开心,团体平安和乐。
怎样让做事成为修行?关键是学会怎么用心。我们提出的“陪伴、关爱、理解、引导”的八字方针,以及“理解、同情、接纳、帮助、无条件帮助”的菩提心五支修法,再到“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”的四摄法门,都可以作为检验标准,看看自己在服务大众过程中,有没有跳出自我感觉,修习利他心和慈悲心。如果我们能这样做的话,本身也是修习空性的助缘。
学佛要解决的心灵堡垒就是我执,主要有两种方式。一是通过智慧照见五蕴皆空,因为我执本来没有,只要看清真相即可;一是在利他过程中弱化我执,如果生起纯粹的利他心,这个我就没有立足之地了。要让服务大众模式真正成为智慧和慈悲的修行,必须有正见指引,善用其心,否则的话,利他同样会成就我执。
以上是修行的五处用心,包括了人生的方方面面。我们要让修行渗透到每个当下,让凡夫心没有战场,没有发挥余地。
四、九种禅修
说到禅修,大家首先要明确,通过所学法义来训练并改变内心,这个过程就是禅修。有些人之所以学了用不起来,就是因为缺少禅修训练,所学永远只是知识,无法转变为观念、心态和生命品质。
过去有些人觉得我们没有禅修,其实静心课程中蕴含着九种禅修训练,只是我们没有特别强调而已。通过多年发展,静心课程的外在建设正逐步完善,接下来要加强内在生命系统的建设,让修学真正保质保量,这就离不开有效的禅修。那么,九种禅修是什么呢?
1. 慈心的禅修
慈心的禅修,主要是根据《慈经》随文入观。现代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,对他人冷漠、无感;或是从自我感觉出发,对他人生起对立、排斥等负面情绪。这样的人生是很难幸福的。想改变这种生命状态,必须通过慈心的禅修不断串习,对众生建立好感,给予关爱。
每种心理如何从生起到稳固,我总结了八个字,那就是“建立、培养、训练、熟悉”。关于慈心的修行,我们首先要建立对众生的慈爱,然后加以培养,并在各种境界中不断训练,让慈心的力量逐步壮大,最后成为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心理,时时都能生起,任运自如,就像以往对贪嗔痴那么熟悉。换言之,是让慈心替代原有的贪嗔痴。
《慈经》就在帮助我们完成这样的训练。关键是在聆听《慈经》时用心思维,把其中的每一句话,真正变成发自内心的愿望和想法。
2. 八步三禅
八步三禅是我们重要的修学方法,是把法义落实到心行的有效途径。但我发现,凡夫人格也是通过八步三禅形成的。凡夫人格的基础就是无明,所以对人生和世界充满误解,进而形成无明的文化。反过来,又使我们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。所以我们都是活在无明文化的大环境中,一方面参与制造,一方面又在接受这种文化,形成错误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。
因为三观不正,就会导致根本烦恼和随烦恼。进而重复、强化、发展这些烦恼,在烦恼中不断轮回,造就凡夫的观念、心态和品质,成为合格的凡夫。这个过程也离不开八步三禅,离不开态度和方法模式。可见八步三禅的方法是中性的,且具有普遍性,不仅可以用来修行,也可以训练凡夫心。我们投入什么材料,就能加工出什么产品。
静心课程依托的是觉醒文化,不论同喜班的内容,还是同修、同德的课程,都来自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真理。我们通过听闻佛法,不断思维,依正见建立三观。然后运用这种观念,完成心态的改变;进而强化心态,造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。
在此过程中,八步三禅是重要的转化环节。佛法所说的闻思修、信解行证,以及亲近善知识、听闻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随法行,都是告诉我们要善用理性,通过如理分别完成修行,改造生命。只是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,只注重修行的外在形式,内心却和佛法智慧严重脱离。
我经常感慨,佛法如此高深,普通信众的素质却相距甚远,让人感觉佛教只是求求拜拜,没有文化,甚至是愚昧、迷信的象征。之所以这样,正是因为我们不能落实佛陀指出的修学理路,不能通过自身言行展现这一智慧的殊胜。所以说,如何于自身落实佛法,也是作为佛弟子的责任所在,是续佛慧命的根本所在,而八步三禅正是对如何认识佛法到依教奉行,作了实操性很强的现代解读,意义重大。
3. 日常生活的修行
生活中的衣食住行、工作交往,占据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。如果这段时间不能和修行相应,还是在修凡夫心,修贪嗔痴,即使每天有一两小时的定课或闻思,又怎么抵挡得了?所以修行必须贯穿到整个生活中,而不只是在座上,还要延伸到座下,延伸到一切时。
说到日常生活,包括吃饭时怎么修行,走路时怎么修行,独处时怎么修行,待人接物时怎么修行,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,数不胜数。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点,一是观念,一是心态。这是修行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。一个人会不会修行,区别就在于,我们有什么样的观念和心态。
在静心课程中,也贯穿着日常生活的修行,并在各个阶段为我们提供不同支持。比如人生佛教的学习,是帮助我们重塑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。过去很多人觉得,三观是哲学问题,或代表政治水平。其实,三观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。不论你有没有学哲学,有没有思考人生,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己的三观,形成相应的人生态度、思维方式,以及习惯、心态、性格。
正是这些生命积累,构成了我们当下的存在,也决定了未来的人生。修行,正是从这两方面开始改变。我们的很多学员学了一两年,甚至几个月,心态和人际关系就有很大改变。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效果?原因就在于,他的三观改变了,能以智慧来看待人生,解决问题。这样做的时候,心态自然会随之改变。心态变了,世界也随之改变。
当然,三观建设也要随着修学不断深入。从《道次第》的因缘因果,再到同德班的唯识正见、中观正见、禅宗正见等,都在引导我们不断提升认识。包括正念、慈心和利他心的训练,也是引导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处地修行。
总之,不论闻思、禅修还是生活、工作,关键是用什么心在做。如果能在正见、正念的指导下,具备和解脱相应的心行,那么生活的每个当下都可以是修行。
4. 皈依的禅修
在同喜和同修的课程中,都有皈依的相关法义。此外,我们还将皈依的修行作为定课,需要每天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分量。
因为凡夫的生命基础是无明,所以对自我和世界充满误解。我们不断寻找依赖,最后却发现,我们所依赖的财富、地位、家庭、感情都是泡沫,唯有三宝才是究竟的归宿。但确认这一选择后,它的力量还是微弱的,还会受到各种干扰,不足以推动生命走向觉醒。这就需要通过皈依的禅修,不断培养、训练、熟悉对三宝的信心。
静心课程的方法模式中,有一个十六字窍诀,即“树立正见,认清真相,摆脱错误,重复正确”。其实这个窍诀也有普遍性,想学好世间任何东西,都离不开这一规律。所以我们在确立信仰后,还要不断重复。通过正确的重复增进信心道念,增进对三宝的归属感,乃至时时安住其中,将自我中心转变成以三宝为中心。
5. 菩提心的禅修
学佛人都知道要发菩提心,但真正发起来、发得有力量的不多,往往是流于口号。为什么会这样?一方面是对菩提心的意义认识不足,另一方面是缺乏训练,不知道如何长养这一心行。
自2003年以来,我一直在弘扬菩提心教法,相关书籍和音像有《认识菩提心》《修习菩提心》《入菩萨行论》等,并多次传授菩提心戒。在静心课程中,“修习菩提心”也属于定课之一。
说到菩提心的禅修,首先要认识到:为什么要发菩提心,怎么来禅修?凡夫心混乱而迷茫,我们看不清方向,看不清生命的究竟价值,也不知道未来去向何方。而发菩提心正是帮助我们找到生命中最有价值的心理,最有意义的方向——那就是觉醒。
《入菩萨行论》开篇就是“菩提心功德品”,详细阐述了菩提心的意义和重要性,使我们心生向往。因为菩提心首先是一种愿望,要确立帮助众生走向觉醒的愿望,然后不断地培养、训练、熟悉、安住。发起愿菩提心之后,还要受持菩萨戒,在每个当下,都能带着慈悲心去利他,此为行菩提心。
但愿心和行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,进一步,还要通过同德班的修学,生起胜义菩提心。这就需要通过空性观修解除凡夫心,使菩提心不断提纯,像佛菩萨那样,以无相、无住、无所得的心利益众生。
6. 僧格养成的禅修
这是出家众的修行,在家众也可增长一点认识。说到僧格养成,我们都知道和戒律相关,那么它和禅修有什么关系?其实,僧格养成也需要训练。出家前,几十年的社会生活和教育,使我们从外在形象到思维方式都已形成世俗串习。如果不加改变,即使剃发染衣,也算不上合格的出家人。
关于僧格,简单地说,就是外在威仪;深入地说,则是内在气质和生命品质。外在和内在的共同转变,才能从俗人脱胎换骨,蜕变为合格僧人。首先是威仪的训练,比如出家人应该怎么吃饭,怎么和人交流,怎么行住坐卧,都要符合戒律的规范,符合沙弥戒到比丘戒的要求。进一步,还要了解这些外在威仪的修行意义,导向内在的改变。
如果说生命是一个产品,那么僧格就是出家人的产品标准。在成为合格僧人的过程中,需要通过禅修的训练。外在需要依戒而行,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威仪,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内在气质。我经常说,僧人要有两个特质,一是脱俗,一是寂静。这就必须在持戒的基础上,进一步修定发慧,对世俗不再有任何粘著。当内心真正放下,再加上外在威仪,就会成为法相庄严、受人尊重的僧宝。
如果不通过相应训练,哪怕学了一点戒律知识,或是生活在僧团,但整个表现可能还是与在家人无异,那就不具备僧格,这个产品也是不能完成的。
7. 服务大众的禅修
在五处用心中,也讲到服务大众。我们践行的两套模式,是以静心课程模式导向智慧的成就,以服务大众模式导向慈悲的成就。但如果我们不能把做事变成修行,服务大众也可能长养我执,甚至成为贪嗔痴的助缘,所以我们会通过团队、模式、正确用心等方式来避免这一偏差。
那么,怎么把服务大众变成禅修?这就要在做事过程中,带着菩提心去做,通过“陪伴、关爱、理解、引导”,通过“理解、同情、接纳、帮助、无条件帮助”,以及“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”的四摄法门,根据不同的因缘,来建立慈悲心和利他心,进而不断地培养、训练、熟悉这些心行。
8. 正念的禅修
未来我们会在学习《百法》的阶段,加入正念禅修。因为《百法》贯穿着轮回和解脱的心理,从欲、胜解、念、定、慧,到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、轻安等,都是导向解脱的心理。
欲是善法欲,希望以修行提升生命品质的愿望;胜解,是对佛法正见和佛菩萨功德有坚定不移的信解;念,是依四念处建立正知正念,以此开发智慧,远离贪嗔痴,使身心轻安。进一步还要发菩提心,在空性见的指导下,完成大乘解脱道的修行。
这是静心课程中关于解脱行的重要理路。以《道次第》作为禅修的基础和辅助,采用四念处的训练方法,了解什么是正知正念,然后不断培养、训练、熟悉,时时安住其中。
9. 空性的禅修
在八步三禅、正念禅修的基础上,还要学习唯识、中观、普贤行愿和禅宗的见地,以此观照内心。心态就是两个东西,一是影像,一是念头。平常人的念头太粗,无明的力量太重,所以总是被影像和念头左右。如果能把前面的禅修做好,心变清净了,再来观照心念,体认空性,自然会容易多了。
空性禅修就是引导我们体会本自具足的觉性和明性。有了观照力,就能照破影像,看到念头的本质是空性,所谓觅心了不可得。看清这一真相,影像和念头的力量就没那么大了。平常人体会不到心的明性,体会不到虚空般的心,才会把影像和念头当作一切,为其左右,不得自在。
对觉性有了体会后,还要不断培养、训练、熟悉。所以禅宗在见道后还要保任,就是不断熟悉,时时安住,生命才能自在无碍。
以上讲到九种禅修,在用心方法上,主要是运用心的三种能力。八步三禅是运用理性,通过闻思经教,重新认识生命和世界,解构以往的错误认知,摆脱凡夫心。
同德班有关《普贤行愿品》的修行,则是运用想象力。我们要通达空性,关键是转化所缘对象。因为心和认识有关,比如我们觉得某人对自己很好,对他就感到亲切,反之则会心生嗔恨。这些念头都来自我们对境界的设定,进而决定我们的心态。如果我们改变设定,心态也会随之改变。此外,我们的心很容易陷入某个焦点,局限而狭隘。而普贤行愿的观修是让我们放弃所有焦点,建立无限的所缘。其实这是心的本来状态,是非常高明的修行。如果我们经常做这种观修,利用想象建立无限的所缘,体会无限的心,将是证悟空性的重要助缘。
第三是运用觉知力,比如我说话时知道自己在说话。唯识宗认为,人的认识包括见分、相分和自证分。当我们看到影像时,知道自己在看影像;或是在情绪生起时,知道自己高兴还是不高兴。这种自觉、自证、自知的能力,是心本身具备的,可以用来修习观照般若。当这种觉知力生起时,心就不会陷入对所缘的执著,而能像《楞严经》所说的“反闻闻自性”那样,让心回归觉性,完成空性禅修。
三种用心方法,分别运用了理性、想象和觉知力。通过这些手段,可以引导我们解构凡夫心,解构二元对立的世界,最终通达空性。
以上所说的一条道路、四种身份、五处用心和九种禅修,都属于内在修行道路和禅修方法的建设,非常重要。希望大家对这个思路有明确认识,接下来,我们还会做相应的完善,让大家对每一部分的修行和检验方式更加清晰。有了这些引导,未来我们在修行上一定能达到无我无相,保质保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