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17年9月为戈友会参访团所说
济群法师
2014年6月,济群法师应邀为前来西园寺参访的戈友会成员开示,后整理为《玄奘的精神》。2017年9月,法师再次为戈友们开讲相关内容。在戈壁亲历“玄奘之路”后,法师对这条路有了更为深入的解读。现根据录音整理为《玄奘心路》。其中,“玄奘的理想及其意义”和“玄奘的行动和坚持”两部分所涉及的四大意义和五种精神,和前文基本相同,故将二文作了合并,相似处没有另行整理。在此基础上,法师特别开显了玄奘之路的内涵,以及这条路和人生的关系,是本文的重点所在。另,因《玄奘的精神》一文中附有很多从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中摘录的先贤事迹,感人至深。故将此文继续保留在网络,方便读者对照学习。
不久前,我们中的很多人在戈壁同行过,今天又在西园寺见面,可谓因缘殊胜。如果说我们之前走的是地理上的玄奘路,那么现在要开始的,则是玄奘心路。
我和这条路因缘甚深。早在2006年,中央电视台组织“重走玄奘路”文化考察活动,我就受到邀请。虽然当时未能成行,但此后就和戈友会有了接触,多次开讲“玄奘的精神”。今年在大漠实地感受后,又有了新的认识。
从学法来说,我出家修行几十年,着力最多的,就是玄奘三藏弘传的唯识宗。玄奘西行求法,是为了研习正宗的唯识理论。学成归国后,他大量翻译相关经典,如《瑜伽师地论》《成唯识论》等,并依此建立唯识宗,为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。此宗特点在于,理论体系极为严谨。一方面,对人的心理有着深入剖析,分为八识五十一心所,包括意识和潜意识;另一方面,对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有着透彻阐述。我曾写过《真理与谬论》和《认识与存在》,分别是对《辨中边论》和《唯识三十论》的解读,这也是两部重要的唯识经典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我还撰写过一系列关于唯识学的论文。可以说,我和玄奘三藏有着特别的法缘,对玄奘精神有着特别的情怀。
玄奘三藏是汉传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。其他三位,分别是南北朝时期的鸠摩罗什、真谛三藏,及稍晚于玄奘的唐代义净三藏。玄奘三藏出生于隋代开皇二十年(公元600年),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(公元664年,关于玄奘生卒年月,不同版本略有出入),出家50余年。唐贞观三年(公元629年),他不顾安危,西行求法,所到之处,声名远扬。归国后,译经达74部,1338卷,可谓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玄奘三藏不仅在佛教史上有着令人仰之弥高的地位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中外文化交流,也有着不可取代的影响。但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,社会民众却颇多误解。因为小说《西游记》的盛行,很多人把玄奘等同于那个懦弱无能、不辨正邪的唐僧,使他的真实面貌逐渐模糊。其后某些影视作品的恶搞,更让这个形象面目全非。
前些年,钱文忠教授在“百家讲坛”开讲“玄奘西游记”,深受欢迎,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玄奘三藏的历史形象。其后,中央电视台拍摄大型史诗剧情纪录片“玄奘之路”,通过“乱世孤旅,绝域求生;生死兄弟,亡命凌山;穿越草原,踏上圣土;随风而逝,西天取经;享誉佛国,归心似箭;呕心沥血,圆满”六个篇章,讲述了玄奘三藏为法忘躯的求道决心,和九死一生的西行历程,使大众对其生平有了更直观的了解。个中史料,主要来自玄奘口述、辩机笔录的《大唐西域记》,及慧立、彦悰编撰的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。
我们认识玄奘,不仅要了解他的经历,还要通过这些经历,认识其中的精神内涵,以及这些精神对我们的意义。这是当代人特别需要的。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,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混乱不堪,心理问题层出不穷。为什么会这样?原因在于,我们把追求都投向了物质。或者说,我们已被不断更新迭代的各种产品占据了全部注意力,根本无暇旁顾,无暇关注精神需求。这样的人生是辛苦的,也是茫然的,空洞的。
而玄奘三藏的求法历程,体现了至高的精神追求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追求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不论对个人还是整个世界,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:“我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生求法的人……这就是中国的脊梁。”我们今天效仿先贤,走上玄奘之路,也要认识到其中的精神内涵。
一、玄奘之路的内涵
1.理想、行动、坚持
戈友会的口号是“理想、行动、坚持”,应该怎么理解这几点?在座的多半是企业家,我们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,一定有自己的理想,并对理想有一份行动和坚持。参与“玄奘之路”的活动,同样是带着理想而来——可能是为了挑战自己,磨炼身心;可能是为了锻炼团队,培养协作精神;也可能就是为了竞技,为了和他人一比高下……而我们能在几天内走完规定线路,不仅要有行动,还要有坚持。在此过程中,相信大家会有很多感受,也有不同程度的超越。
此外,不少人通过参加这个活动,从办公室走向户外,生活方式得以改变,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。更有一部分人,因为这种行走,开始追问并寻找人生的意义。
这些都是我们在“玄奘之路”的收获。但仅仅这样,和走另一条别的路,和去北极点、南极点,或是挑战某座高山,有什么本质的区别?当然,看到的风景不一样,但对人生来说,增添了什么不一样的风景?
我们是否想过,玄奘的“理想、行动、坚持”是什么?
玄奘西行,是为了实现求法的理想。在此过程中,他身体力行,坚持不懈,从未放弃这一精神追求。他走过的每一步,不仅是地理的路线,更象征着他的心路历程。如果不了解玄奘的理想,我们也能从这条路上有所受益,但这不是“玄奘之路”特有的,更不是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。
2.一条路,两种走法
“玄奘之路”包含两个层面,一是看得见的地理路线,一是看不见的心灵之路。
单纯从地理上说,古往今来很多人都走过这条路。它是兵家相争的军事之路,是盗匪出没的蛮荒之路,是东西方贸易的丝绸之路。为什么现在强调它是“玄奘之路”?就是提醒我们——这是一条求法之路。
在这条路上,一代代先行者在探索真理,为法忘躯;在这条路上,没有捷径,不能替代。古人如此,今人依然如此。我们只有认识到玄奘的求法精神,认识到他所求的法对人类的意义,才能从更高的角度,完整理解这条路的文化内涵。进而通过对先贤的追随,使人生境界得以提升。
如果说,行走这条地理路线带来的利益有十分,那么我们了解玄奘心路,见贤思齐,探究生命真相,建立精神追求,给人生带来的利益将有百分、千分、万分,乃至无限。这么说并不是夸大其词,当我们真正认识到其中的价值,就会知道,这是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的——因为这是在帮助我们成贤成圣,造就高尚人格。
所以,我们应该学习玄奘的理想,了解这种理想对人生的意义。带着这样的认识出发,我们所走的“玄奘之路”,就不仅是一次户外徒步,不仅是对体能和意志的挑战,而是效仿古圣先贤的解脱路,是追随诸佛菩萨的菩提路。我们从中收获的,才是玄奘西行带回的无价之宝。
二、玄奘的理想及其意义
玄奘三藏的理想是求法。这个理想我们有什么关系?难道我们也要像玄奘一样出家吗?要知道,玄奘所求的法,是代表人生的大智慧,是引导我们从迷惑走向觉醒的指南。其中包括:文化传承的意义,精神追求的意义,探究生命的意义,降魔成道的意义。这些是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。
1.文化传承的意义
说到文化传承,有人可能觉得是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域的事,或者说,是那些文化人的工作范围,和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多少关系。事实上,文化传承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现实人生。我们会建立什么样的价值观,什么样的思维方式,什么样的生命品质,都离不开文化的影响。从小到大,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植入种种观念,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、生活方式,形成自己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人就是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产品。当然,这个产品也会进一步参与并影响文化传承。
自汉魏以来,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。其中,儒家文化是国人为人处世的基础,告诉我们,应该如何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包括从个人生活到走入社会,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种种原则。西方经过启蒙运动后,人文思想得到传播,提倡平等、民主、法治、自由。这样一种文化传播,造就了现代的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。两种文化虽然差异巨大,但都是立足于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的关怀。
而印度文化关注的核心问题,是轮回和解脱。他们认为生命是无尽的延续,今生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,是通往未来生命的入口。人生最大的意义,是由认识轮回走向解脱。所以它不仅关心现实利益,也关心未来乃至究竟的利益。这就使得印度的宗教文化极其发达。
关于轮回和解脱,印度各种宗教都会作出解释,进而提出自己的理论和修行方式,佛教也不例外。区别只是在于,佛陀是圆满的觉者。当年,他遍访印度各大宗教领袖,在他们座下修行,并达到和他们同样的境界,却发现那些都不究竟,是相似而非真正的涅槃。之后,又经过个人的探索,最终通过修习禅定和对缘起的观察,证悟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和漏尽通,找到真正的轮回之因和解脱途径。
这一思想体系传入中国后,受到广泛推崇,并迅速传播。尤其是轮回和心性的理论,可以说,填补了中国哲学的空白。从儒家角度来说,基本对现世以外的问题避而不谈,所谓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。但认识不到轮回,生命是没有长度的。人生短短几十年,至多也就过百而已。如果结束就没有了,今生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?当生命被切割成一个个片段,我们所做的一切,必然是短视而盲目的。
从另一个角度说,如果缺少对心性的认识,生命是没有深度的。和动物相比,人类的理性特别发达。但理性是双刃剑,用得好,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智慧,提升生命,不仅利益自己,还能利益他人。用不好,就会胡思乱想,形成错误观念,带来痛苦烦恼,不仅危害自己,还将危及他人乃至世界。自古以来的那些暴君,包括今天的恐怖分子,都是因为错误使用理性,才会丧心病狂,做出种种损人不利己的极端恶行,给他人带去灾难,让世界引起动荡。
仔细想想,在我们所有的观念中,有哪一样不是受到父母、师长、社会、书籍的影响?即使那些我们认为是自己思考的结果,追根溯源,依然离不开他人的引导和启发。所以说,传承一种智慧文化对每个人至关重要。这意味着,我们从小就能接受健康的人生引导,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。如果能这样,社会还会处处充斥着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吗?有句话叫作“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”,且不论它的本意是什么,但带来的后果是,很多人不畏惧作恶,不畏惧造假,不畏惧伤害他人,不畏惧出卖良心,不畏惧道德沦丧,甚至也不畏惧受到惩罚。看看我们这些年的教育,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社会乱象和层出不穷的恶性案件了。
所以说,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,文化传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这决定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,是文明还是野蛮,是智慧还是愚痴,是圣人还是凡夫。这种个体素质又会相互影响,进而决定整个社会的状态,是和平还是动荡,是包容还是对立,是充满关爱还是弥漫戾气。
玄奘正是看到其中的意义,所以在十三岁出家时,就立下“远绍如来,近光遗法”的志向。从长远来说,要继承如来家业,使佛陀和历代祖师传承的正法久住世间;从当下来说,要以实际行动求法、弘法,令佛法发扬光大,广利群生。
佛教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(公元前2年)传入中国,其后,古德翻译了大量经论。到玄奘所处的唐朝,天台、三论等宗派先后成立,汉传佛教已趋于成熟。但玄奘四处参学后,对各家之说反复思维,并和圣典加以对照,总觉得还有尚未解开的疑惑,所以发愿去印度求法,并请回完整的《瑜伽师地论》,以释众疑。
玄奘从西行开始,边走边学,十七年间,遍访西域大德。除了在那烂陀寺跟随戒贤论师闻法外,还在盛行小乘的迦湿弥罗国修学两年,并先后学习经部、大众部、正量部、萨婆多部等各种经论,广学多闻,从不空过。归来后,又全身心地投入佛经翻译。除了译出众多唯识典籍并成立唯识宗之外,重要经论还有《大般若经》六百卷、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二百卷等,共一千多卷,是汉传佛教乃至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。
这样一种文化传承,对汉传佛教的建设,乃至中国文化、世界文明的发展,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。玄奘所创立的唯识宗,虽然在当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,仅两三传就式微了,但到民国年间,一些失传的唯识典籍又从海外发现并被请回,使这一教法得以重光,引起教界和学界的广泛重视。
唯识是立足于妄心系统的修行。我在弘法过程中,之所以能贴近现实,通俗易懂,就是因为对唯识理论比较熟悉。在唯识经论中,对各种心行的特点、运作原理和相互关系阐述得特别细致,并揭示了认识和世界的关系。虽然看起来名相繁多,但和现代心理学有较多交叉点,从运用来说,更容易找到入手处。
我们学习佛法,不是为了学而学,也不是为了知道一些名相,增加一些素养,而是通过学佛认识自己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进而依法修行,摆脱负面心行,发展良性品质,使生命转迷为悟。当一个人因为学佛得到改变,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。而这些家人、朋友、同事,又会把这种影响带给更多的人。所以,我们不仅要做智慧文化的受益者,还要以玄奘三藏为榜样,做智慧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。
2.精神追求的意义
玄奘的一生,始终贯穿着精神追求。因为他有丰富的精神需求,才能精进好学;因为他有坚定的精神信念,才能为法忘躯,临危不惧;因为他有强大的精神力量,才能淡泊名利,无我利他。
在今天这个时代,对物质的迷恋,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日益贫乏。我们热衷于了解物质世界,改善物质生活,熟悉产品的更新换代,潮流更替。当我们说到物质追求时,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,知道自己要的是时尚衣物还是数码产品,是高端汽车还是豪华别墅,甚至对其中细节了然于胸,如数家珍。在这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后,精神又于何处安放?
当然,人生在世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。但在今天,凡是能正常工作的人,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。遗憾的是,很多人虽已没有生存之忧,所做的一切还是在解决生存问题——那就是赚钱,继续赚钱,不断赚钱……而赚到的钱也只是用于生存,更舒适地生存,消耗更多资源地生存,此外没有更高的意义。可以说,生存是为了活着,活着是为了生存。
其次是生活问题,即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。比如现代人热衷旅行,以开阔视野;或钟情艺术,以陶冶情操;或品茗识香,以修身养性,等等。总之,就是让生活多一些爱好,多一些情调,多一些让精神愉悦的内容。
第三是生命问题,要找到活着的真正意义,建立健康的生命品质。在心理疾病日益普遍的今天,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。很多人之所以忧郁、自闭甚至走上绝路,虽然有各种原因,但根源就在于不知道活着的意义。既然活着都没有意义,世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?
从生存到生活,从生活到生命,物质所能做的,就是解决生存问题,改善生活条件,而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品质都是由精神因素决定的。现在很多人富起来了,幸福却没有随之而来,为什么?就是因为心态有问题,因为缺乏正向的精神生活和追求。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扭曲了,物质只能加速他的变态;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坍塌了,再多的物质也无法支撑它,复原它。所以在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后,我们更应该重视精神追求。
说到精神追求,大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。首先,是对文学艺术等精神食粮的希求;其次,是对心灵和精神自由的希求;第三,是对高尚人格和生命品质的希求。从佛教角度来说,这三点又有特定的内涵。首先,是对佛法真理的希求;其次,是对解脱自在的希求;第三,是对佛菩萨生命品质的希求。
一个产品是由各种零件组成的,同样,我们的存在也是由各种心理因素组成的。正是这些心理,造就了我们的心态、人格和生命品质。如果内心安宁平和,有丰富的精神世界,即使生活清贫,一样可以乐在其中,就像孔子那样,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”。而在佛经和祖师大德的传记中,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。可见,真正影响我们感受的不是物质,而是精神。
那么,如何造就良好的心态乃至生命品质?离不开对心性的了解。关于这些问题,在玄奘翻译的唯识典籍中有详尽的阐述。比如唯识学讲到八识,除了我们可以感知到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前六识,还提出潜意识的概念,即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。其中,第八阿赖耶识储藏着我们所有的生命经验,并作为生命载体,贯穿生命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了解心行的运作规律,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。
在我们的心灵世界,有佛性,也有魔性;有正面的良性心理,也有负面的烦恼心理。修行,就是解除烦恼、发展良性心理的过程,最终像佛菩萨那样,圆满智慧和慈悲两大品质。要想做到这些,必须发菩提心,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。这一愿望有两个面向,一是以追求生命觉醒为目标,二是以帮助一切众生从迷惑走向觉醒为己任。可以说,这是最高尚的精神追求。如何实现这一精神追求?佛教有专门的修行方法。当年,玄奘三藏之所以要到印度求法,主要是为了得到《瑜伽师地论》的传承。后来他在那烂陀寺听讲此论三遍,并在回国后将之翻译为中文。在这部论典中,系统阐述了菩萨道的修行过程,尤其是《菩萨地》这一品,对如何造就菩萨品格作了详细介绍,是我们学做菩萨的重要指南。
当我们没有精神追求时,很容易把物质追求最大化。正是这种物欲的极度膨胀,带来了心灵的扭曲,及种种社会问题。甚至在称为象牙塔的高校内,恶性案件也频频发生。所以,今天的人特别需要正向的精神引导,需要对人生重新定位。而玄奘三藏正是精神追求的典范,他以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历程,为我们诠释了精神追求的意义所在。
3.探究生命的意义
每个生命都有与生俱来的困惑。古往今来,人们始终在追问: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?活着为了什么?这是人类永恒的困惑,也是生命的终极问题。或许有人会觉得,这些问题过于抽象,不想也罢。但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忽略就消失,哪怕你刻意回避,它也会在某个时刻,悄然浮现心头。让你觉得,现实中的一切都在这个大背景下变得有些虚无,有些茫然。当问题出现时,我们是掩盖它,还是面对它?
这些问题,正是玄奘西行求法的动力所在。佛法不是抽象的玄谈,也不是形而上的哲学,而是人生的大智慧,是解决一切迷惑的指南。当年,佛陀就是因为看到老病死,开始追问生命真谛,所以出家修行,最终成为觉者,找到了答案。
玄奘西行,同样是基于对生命的探究。当我们说到“求法”时,似乎“法”就是目的。但我们要知道,这个“法”既是指经典法本,更是指其中蕴含的生命真谛、解脱方法。正如《三藏法师传》所说的那样:“誓游西方以问所惑,并取《十七地论》以释众疑。”他的求法,不是为了让自己更博学,也不是为了去佛教发源地镀金,而是要解决心中的疑惑,进而解决大众的疑惑。正是对真理的孜孜以求,才使他如此精进好学,不畏艰辛,甚至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。
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,到唐朝时,已经翻译了相当一部分经论。但因语言及所译经本不完整等种种问题,还存在未尽人意之处。玄奘在参学过程中,对很多问题“验之圣典,亦隐显有异,莫知适从”,这就促使他去找寻答案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玄奘求法的过程,就是不断探究生命、解答人生困惑的过程。
关于人生困惑,不仅玄奘存在,也是每个生命终将面对的。或者说,只要你不甘心像动物那样活着,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。在玄奘翻译的《瑜伽师地论》《大毗婆沙论》《俱舍论》等经论中,对这些问题都有完整而详尽的阐述。
当然,今天的人不必像玄奘那么历经艰辛,不需要翻山越岭、万里迢迢地求法。不过我们要知道,虽然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阅读经典,修学佛法,但还是要基于对生命的探究,才能把法落实到心行,进而产生作用。如果没有探究生命真相的愿望,没有找到答案的决心,学佛往往会流于表面,能够知道一点道理,让心态变得平和些,就觉得满足了。这样的话,就远远没有发挥佛法应有的作用。
我学佛几十年,不是因为自己信仰佛法,对佛教有感情,所以要去传播。而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,使我对生命和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楚,越来越透彻。通过佛法智慧,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、意义和归宿,也找到了这些终极问题的答案,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地学法、弘法。
通过《三藏法师传》可以看到,对玄奘来说,如果不了解生命真相,人生是不值得过的。而佛法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,认识到这一点,我们就不难理解他“宁可就西而死,岂归东而生”的决心了。这不是意气用事,也不仅仅是对西行的坚持,而是对人生道路的抉择。
4.降魔成道的意义
西行途中,玄奘经历了数不清的艰辛和危险。在此过程中,既要克服身体的极限,更要战胜内心的障碍。从佛教角度来说,一切困难都是我们内在心魔的外化。玄奘取经的过程,正是不断战胜心魔的过程。
这种考验从准备西行就开始了。当时,同道“结侣陈表,有曌不许,诸人咸退,唯法师不屈”。而在之后的行程中,西行还是东归的考验接踵而至,伴随他的整个旅程。其中,有官兵阻拦、勒令东返的考验;有向导退心、弃之不顾的考验;有妖鬼幻境、倏忽千变的考验;有迷失道路、滴水不存的考验;有翻越雪山、穿行沙漠的考验;有被迫献祭、命在旦夕的考验;还有国王强留、威逼利诱的考验,等等。面对每一次考验,玄奘从来都没有丝毫动摇。
纵观玄奘的一生,除了勤奋好学,还有为法忘躯、淡泊名利、临危不惧和无我利他等精神。所有这些精神,都是代表他对心魔的超越。为法忘躯,是对生死的超越;淡泊名利,是对名利的超越;临危不惧,是对恐惧的超越;无我利他,是对自我的超越。
凡夫都以自我为中心。这个自我,是由自我的重要感、优越感和主宰欲组成,希望自己比别人更重要,更优越,从而让别人顺从于我。多数人的一生,都在为这三种感觉而努力。这个社会之所以有竞争,有攀比,有压力,也是由这三种感觉造成的。
但这些感觉是无常的。你今天觉得自己重要,明天可能就不重要了;你在这里重要,换个地方可能又不重要了。如果在乎这三种感觉,就会执著名利、地位等外在支撑。一旦这种执著变成依赖,就会引发焦虑、恐惧、患得患失等负面情绪。所以我们总是没有安全感,总是担心别人算计自己。而且这种担心会把自己封闭起来,和他人形成对立。其实,算计自己的不是别人,正是自己的心魔。正是它,在控制你,使唤你,伤害你。
可以说,学佛就是降伏心魔的过程。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即将成道时,同样经历了降魔的过程。当时,天魔波旬带着他的魔女前来,用美色和利益加以诱惑,试图干扰佛陀成道。但佛陀本身就是王子,为了追求真理,主动放弃家庭、财富、权力,选择了一无所有的修行道路,怎么还会为之所动?看到美色和利诱没有效果,波旬又派出魔军加以恐吓。刀光剑影中,佛陀依然如如不动。因为佛陀已经战胜内心的所有烦恼,没有爱欲,就不会被美色诱惑;没有贪著,就不会被利益干扰;没有恐惧,就不会被刀剑吓退。
佛陀成就的功德有三种,首先是断德,消除内心的一切烦恼和负面心理;其次是智德,成就认识自己、通达诸法的智慧,包括根本智和差别智;第三是悲德,即大慈大悲的品质,没有一个众生是自己不愿利益,不愿帮助的。其中,智德和悲德都是建立在断德的基础上。如果不能调伏心魔,断除烦恼,那么智慧就会有欠缺,慈悲就会有染污,是不可能真正圆满的。
佛陀是由降魔而成就菩提,玄奘是由降魔而求得真经,这也是每个修行人必须面对的考验。佛法认为,一切众生成佛之前,都在魔的控制下。这个魔首先是心魔,即烦恼魔、五蕴魔、死魔;其次是外魔,又称天魔。从广义来说,也包括一切困难障碍。外在的魔之所以能对我们产生干扰,关键在于心魔。因为有心魔,才能里应外合,兴风作浪。一旦战胜心魔,外在的魔就无能为力了。
三、玄奘的行动和坚持
如果说树立理想是起点,那么实现理想才是终点。在此过程中,需要积极的行动,更需要不懈的坚持。那么,玄奘的行动和坚持都体现在哪些方面?我觉得主要有五点,即勤奋好学的精神、为法忘躯的精神、淡泊名利的精神、临危不惧的精神、无我利他的精神。
这些精神可以通过《大唐三藏法师慈恩传》《大唐西域记》等著作来了解,至少也应该看一看《玄奘之路》的纪录片。有道是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因为有榜样为标杆,我们才能看到自身的局限。否则,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观念和惯性中,还会用很多道理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,很难超越。我们要更新现有系统,升级生命版本,就要植入智慧的文化,学习榜样的精神。
1.精进好学的精神
从《三藏法师传》的记载看,玄奘自少年起就志向远大。他13岁求度出家时,因年幼不被录取,但在面对“出家意何所为”之问时,一句“远绍如来,近光遗法”的答复,却使考官深嘉其志,破格录取。仅此一例,即可见其善根深厚,非同凡响。
从出家到发愿西行前,是玄奘在国内的学习阶段。期间,他游学于洛阳、汉川、成都、长安等地。这些都是当时的义学中心,玄奘先后依景法师学《涅槃经》,依严法师学《摄大乘论》,依基、暹二法师学《摄论》《毗昙》,依震法师学《迦延》,依深法师学《成实论》,依岳法师学《俱舍论》,并在受戒后学习五篇七聚,究通诸部,具有极高的佛学造诣,被誉为“释门千里之驹”。是以,时常应邀讲经,说法善巧,为人称叹。
尽管当时的玄奘已誉满京邑,前途光明,但他并不以此为足。在四处参学、遍谒众师的过程中,玄奘详考其理,觉得各家之说隐显有异,不知如何取舍,所以发愿西行,到佛教发源地印度深入学习,以释众疑。
这一走,就走了近二十年,遍历一百多个国家,行程五万里。期间,虽然历经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,但只要遇到有名望的大德,他都会依止闻法,虚心求教。先后学习了《毗婆沙论》《俱舍论》《顺正理论》《因明》《声明论》《经百论》《广百论》《对法论》《显宗论》《理门论》《众事分毗婆沙》、经部《毗婆沙》《怛埵三弟铄论》《随发智论》、佛使《毗婆沙》、日胄《毗婆沙》等经论,并在佛教盛行的迦湿弥罗国停留两年,修学多种经论。
到达印度那烂陀寺之后,“听《瑜伽》三遍,《顺正理》一遍,《显扬》《对法》各一遍,《因明》《声明》《集量》等论各二遍,《中》《百》二论各三遍”,钻研诸部,兼学梵书。
在那烂陀学习五年后,玄奘又前往印度各地继续参学。先后随萨婆多部二大德就读《毗婆沙》《顺正理》;在南憍萨罗国学《集量论》;随大众部二大德学《根本阿毗达摩》等论;至钵伐多国学正量部《根本阿毗达摩》《摄正法论》《教实论》等;并依止胜军论师两年,学习《唯识抉择论》《意义理论》《成无畏论》《不住涅槃》《十二因缘论》《庄严经论》,并请教《瑜伽》《因明》等经论中的疑惑。
参访地之多,学习量之大,涉及面之广,即使在交通便利、资讯发达的今天,也是难以想象的。这固然和他天赋异禀有关,但更离不开精进好学的精神,离不开对佛法真理的渴求。这也是今天的佛弟子,乃至每个人特别需要学习的。
我们有了如此便利的闻法条件,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遍访各地大德,不仅有汉传的,还有藏传和南传的。而古德冒着生命危险带回的经典,在网上也能随时查阅、下载。打开电脑或手机,就有海量经典可供选择。但我们是否想过,它们究竟是怎么来的?我早年在广化寺学律时,还需要手抄学习资料。而在一千多年前,这些经典不仅要一字一句地抄写,一字一句地翻译,还要跋山涉水、九死一生地从西域取回。很难想象,如果不是这些古德舍身求法,当佛教在印度消亡后,人类将失去多少精神宝藏,多少智慧光明。可以说,他们在不同程度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,而玄奘三藏正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。
但我们学习了什么?收获了什么?我们缺少的,其实就是闻法的意乐,好学的精神。如果没有这一点,即使资料再多,学习再便利,也是不能于法受益的。就像把顽石置于海中,哪怕海水再浩瀚,也不能被吸收到石头中。
2.为法忘躯的精神
玄奘三藏的一生,是学法、求法、弘法的一生。为了追求真理,他从未顾及自身安危,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。当年准备西行求法时,因为国家不允许百姓出关,同行者都退却了,只有玄奘不改初衷。在他心目中,求法是身为佛子的使命所在,也是效法先贤的实际行动。正如他所说的那样:“昔法显、智严亦一时之士,皆能求法导利群生,岂使高迹无追,清风绝后?大丈夫会当继之。”
漫漫西行路,是一望无垠的沙漠,人鸟俱绝的戈壁,峻极于天的雪山。玄奘孑然孤行,四顾茫茫,惟有前人骨骸作为路标。一路上,除了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,还要面对难以预料的突发危险。这是对身体的考验,更是对心力的挑战——是进是退,何去何从?每一次,玄奘的选择从来没有改变,那就是向西,向西……
从玉门关第四烽至野马泉途中,渺无人烟,玄奘走出百里后就迷路了。祸不单行的是,又失手将水囊打翻,千里行资一朝斯罄。万般无奈之下,只得重返第四烽。回转十多里后,他又想到:“我先发愿,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,今何故来?宁可就西而死,岂归东而生!”思及此,毅然掉头西进。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,这需要多大的勇气!和这种生死攸关的危难相比,我们在人生中遇到一些障碍,算得了什么?但我们面对障碍时,又是如何选择,如何取舍的?
为什么玄奘会有“宁可就西而死,岂归东而生”的决心?因为他已确认,真理才是人生最为重要的。如果不能找到真理,人生将毫无意义。所以,哪怕为求法付出生命,他也在所不惜。可见,我们的每一次取舍,都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,反映了心目中的孰轻孰重。
经过种种艰苦卓绝的危难后,玄奘又要面对另一重考验。西域高昌王对玄奘礼敬有加,极意挽留。起初是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见玄奘执意不从,便转而加以威胁,给他两个选择:或是留在当地,或是遣送归国。为表明自己西行求法的志向,玄奘毅然绝食,水米不沾。三天后,终于使高昌王为之动容,并相约求法归来后至高昌国弘法三年。
玄奘三藏到达印度后,为了护持并弘扬大乘佛法,多次与他宗或外道展开辩论。在曲女城大会上,更是坐为论主,公开接受十八国僧人及外道的挑战。按照印度传统,宗教之间的辩论绝不仅仅是口舌之争,而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。落败的一方,或是改变信仰,或是砍头相谢,代价可谓大矣。所以,参与者既要通达法义,还要有为法舍身的大无畏精神。
取经归来,为了使这些经论在汉地得到弘传,玄奘三藏又投入浩大的译经工程。虽然年事已高,加上西行途中因环境恶劣而落下病根,仍不辞劳苦地日夜翻译。每日三更睡,五更起,并定好进度,如果白天有事不能完成,晚上必然将之补足。可以说,从踏上西行之路的那天起,他就一直在用自己的生命践行,为正法焚膏继晷,倾其所有。
如此种种,充分体现了玄奘为法忘躯的精神。
3.淡泊名利的精神
玄奘三藏西行之前,在国内已声名鹊起,供养丰厚。但他为了追求真理,对这些成就、名利、地位弃若敝屣,毅然西行。玄奘在求法途中,因为学识渊博,说法善巧,闻法者无不口口相传,称扬赞叹,美名传遍西域。所经之地,各国国王热情接待。尤其是高昌王麴文泰,千方百计地加以挽留,并许以国师之位。不仅全国民众都要尊重他,接受他的教化,连国王也要恭敬礼拜,随之受学。对于这样的荣誉和地位,玄奘依然不为所动。
到达那烂陀寺后,这个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,同样为玄奘提供了优越的参学条件。不仅免诸僧事,供养丰厚,还有净人照料生活。在此期间,玄奘通过与外道、小乘和中观学者的多次辩论,所向无敌,声誉日隆,并受到当时印度最有权势的戒日王和鸠摩罗王的特别礼遇。二王为争夺这位远方高僧,差点兵戎相见。他们对玄奘的敬重程度,由此可见一斑。
尤其在曲女城大会上,玄奘为五印度十八国的沙门、婆罗门和外道开示大乘微妙之理,名满印度,如日中天。大乘弟子称之为“摩诃耶那提婆”,即“大乘天”;小乘弟子称之为“木叉提婆”,即“解脱天”。
在佛国圣地获得的无上荣誉和成就,并没有让玄奘以此为足。因为他求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出人头地,而是为了广利群生。所以在听闻诸部甚深法义,解决修学疑惑后,就发愿以所闻归还翻译,使汉地信众也能得蒙法益。他谢绝了各国国王的珍宝供养和殷勤挽留,带着舍利、佛像、法宝返回中土。
当玄奘三藏从西域载誉归来,唐太宗对他的见识广大和酬对得体大为赞赏,屡次劝师还俗,辅佐政务。但玄奘志不在此,反复推辞,才得罢休。因为深得皇家赏识,玄奘获得了最高礼敬和丰厚供养,可他总是随得随散,或营造塔像,或布施穷苦,十方来,十方去。
纵观玄奘的一生,不仅对世间的名闻利养、高位重权毫无兴趣,对自己在佛国取得的无上荣誉也淡然处之,充分彰显了一个出家人不为物役、不为名累的情怀。
4.临危不惧的精神
在玄奘三藏的西行求法途中,除了险峻的环境,恶劣的气候,还有官兵、盗贼等种种威胁。因为玄奘当初是偷渡出境,一旦被人发现,不仅要遣送归国,前功尽弃,还会因此获罪。为了避人耳目,他只能昼伏夜行。但出发不久,所雇胡人向导就因害怕被捕而退心,甚至以刀逼迫玄奘返回。此后,玄奘只得孤身前行。每遇危难,就至心称念观音名号及《般若心经》,把生死全然交付三宝。就这样,逢凶化吉,渡过重重危难。
最惊险的一次,是从阿逾陀国前往阿耶穆佉国途中,遇到一群祀奉突伽天神的强盗。他们见法师相貌庄严,仪态端正,准备将他作为供品,杀取血肉,用以祭祀天神。在走上祭坛、刀刃近身的危急时刻,法师没有惊慌失措、悲戚懊恼,而是礼敬十方佛,并专心忆念弥勒菩萨。如此,竟如亲赴弥勒净土,全然忘却身在祭坛,四周更有贼众虎视眈眈。正是对三宝的虔诚信心,使他再次感应道交,转危为安。
在玄奘心中,已经找到生命的最高意义,所以能在生死关头保持镇定,知道自己该怎么做,也知道做什么才能真正利益未来生命。这些非同寻常的表现,不仅让贼众感到惊异,最后还被他的德行感召,洗心革面,重新做人。
5.无我利他的精神
玄奘三藏的一生,就是为了法,为了众生,从来没有为了自己。西行时,他不顾个人安危;辩经时,他不惧性命攸关;译经时,他不惜废寝忘食。如果一个人连生命都可以付出,还有什么不可以付出的呢?
从童真入道起,他参学、求法、弘道,几十年如一日,始终不忘“远绍如来,近光遗法”的使命。即使在艰苦卓绝的西行途中,他也随处施教,接引有缘。不仅教化佛教徒,还为外道国王说人天因果,赞佛功德,甚至以德报怨,为准备杀他祭祀的贼众说恶业苦报并授五戒。玄奘三藏所到之处,人皆称叹,美名远扬。这既是因为他学识渊博,同时也是被他这种无我利他的精神所感召。
玄奘在印度求学期间,佛学造诣突飞猛进,即使在大德辈出的那烂陀,也可谓出类拔萃。从道友到国王都敬慕其才,诚意挽留。对玄奘来说,虽然这是佛陀成道说法的圣地,但他西行的目的是广利群生。既然参学之愿已了,当务之急,就是要“以所闻归还翻译,使有缘之徒同得闻见”,所以归心似箭,无意停留。这种无我利他的发心,深为他的师长戒贤论师所赞许:“此菩萨意也。吾心望尔,尔亦如是。”
学成归来后,玄奘呕心沥血地翻译佛经。因为深感人命无常,来日无多,他对译经倾注了大量心血。每天都要安排进度,如果白天有事不能完成,就连夜再翻。除了译经,他还要履行作为慈恩寺上座的职责,讲经答疑、处理僧事、教诫弟子。因为时间紧迫,他总是“三更暂眠,五更复起,读诵梵本,朱点次第”,为白天的翻译做好准备。在这样夜以继日的忙碌中,终于积劳成疾。
即使在患病期间,他想的依然是大众。当时因为某些不合理的政策,部分僧尼、道士受到不公平对待。玄奘三藏不顾自己疾病缠身,毅然为之进言,终于使朝廷收回成命,令各地修行者得以安心办道。
至于他自己,往往只能在深夜译经结束后“礼佛行道”,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用于个人修行。但从菩萨道的角度来说,无我利他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。而这点贯穿了玄奘的一生,不论他在哪里,处于什么样的境地,只要有因缘,就积极利他,在所不辞。乃至临命终时,还在广行供养,“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,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,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,乃至无上菩提。”
四、玄奘之路与人生
总之,“玄奘之路”不仅是一条地理的路线,也是传承文化之路,是精神追求之路,是探究生命之路,是降魔成道之路。其中还包含他勤奋好学、为法忘躯、淡泊名利、临危不惧、无我利他的精神,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“玄奘之路”。这是他用理想、行动、坚持造就的,也是用人生造就的。
对比玄奘的理想,再来审视自己,看看我们的理想是什么?是立足于一件事,立足于这一生,还是立足于生命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?社会上多数人追求的,无非是财富、事业、地位,无非是身体健康、家庭美满,进一步,则是思想、艺术、发明创造……虽然这些也能给人生带来利益,但都是暂时的,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。
说到生命品质,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抽象,认为和现实人生关系不大。事实上,这不仅和每个人密切相关,而且时刻在产生作用,小到怎么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,大到怎么作出人生选择,都离不开生命品质的影响。所以当基本生存不是问题时,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,就是我们的观念、心态和生命品质。
看看人数不断上升的心理疾病患者,看看他们的痛苦、挣扎、绝望,看看他们遭受的无尽折磨,我们就会知道良好的心态乃至生命品质是多么重要。事实上,这不仅对自身重要,对我们的家庭、亲友,包括所做的企业同样重要。只有具备良好品质,我们向他人传递的才是正能量,而非相反。在面对社会大众时,才会得到更多的认同和帮助。
怎样提升生命品质?离不开对智慧文化的学习。否则,我们往往会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得失。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,资讯铺天盖地,各种碎片化的传播,让时间碎片化,也让生命碎片化。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,很容易被不断涌来的碎片带走,随波逐流,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所在。
何去何从?“玄奘之路”的意义就在于,以此为契机,认识到这一理想蕴含的价值,认识到传承智慧文化的价值,并将这种认识落实到行动,造就健康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。这样,我们才能让这条地理的路线通往心灵,改变人生的方向。
当我们走上戈壁,在茫茫天地间,会真切感受到人的渺小。在地球上,人是微不足道的;在太阳系,地球是微不足道的;在银河系,太阳是微不足道的;在宇宙中,银河系也是微不足道的……如果看不到生命的无限性,仅仅立足于今生这短短的几十年,实在看不到人生有多大的价值。哪怕整个地球的财富都属于你,也是微不足道的。
人为什么活着?生命的归宿在哪里?这是每个生命都要面对的永恒的困惑。可能我们现在忙于事业,还没来得及思考。但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我们忽略而消失,事实上,如果不找到答案,人生永远是混混沌沌的,而且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。一旦解决了大问题,所有的小问题就不是问题了。
当我们开始关注这些终极问题,如果没有佛法智慧的引导,是很难靠理性找到答案的。事实上,不少有思想的哲学家和艺术家,就是在这样的找寻中走上了绝路——他们看到了现实的荒谬,却看不到人生的真谛。所以说,“玄奘之路”最大的意义,是为我们开启了一条精神追求之路。如果不能提升到这个层面来认识,虽然走在玄奘路上,其实走的还是自己的路。
结束语
最后,随喜大家的行动。通过这样的行走,我们不仅要在戈壁滩上体会求法之路的艰难,从而磨砺意志,关键还要了解,玄奘的精神内涵是什么——他为什么能精进好学,为什么能为法忘躯,为什么能淡泊名利,为什么能临危不惧,为什么能无我利他?进而还要了解,玄奘西行求法的意义在哪里。这样一种文化传承对我们每个人,乃至整个人类,究竟具有多大的意义。正是这些内涵和象征,使得这条路被传颂千年,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。对于每一个想要追求真理的人来说,也应该效仿这样的人生道路。
如果看不到其中的精神和意义,那么,玄奘对我们的价值,可能只是一个旅行者,一个探险家,又或者,只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。如果仅仅看到这些,我们就错失了真正的宝藏。茫茫戈壁,天阔地远。这一路,放下我们在世间的身份地位,人事纷扰,才会发现,其实这是一次心灵之旅,是走向内心,追问生命真谛的旅程。
希望每一位已经上路的行者,都能以玄奘为榜样,以他的精神激励自己。路漫漫,不惧上下求索;行万难,不退求道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