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济群法师 《十善业道经》的启示
【四摄庄严故,常勤摄化一切众生。】
这段经文所讲述的,是十善与四摄的关系。
四摄,即四种摄化众生的方法,分别是布施、爱语、同事、利行。与六度同样,是菩萨度化众生最常使用的方便法门。作为菩萨道行者,在社会上必须建立良好的威信,才能具有相应摄受力,更广泛地度化众生。
所以,佛陀慈悲开设了四摄法门,以此作为佛弟子的处事准则。若能遵循四摄法门,无论为人处世或经商从政,必定善缘众多,诸事顺利,无论走到哪里,人们都会欢喜爱戴。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,再向他们介绍佛法,自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如果自身缺乏亲和力,不能得到众人爱戴,怎能使他们顺利地接受教化?如果在公众心目中品德低劣,不能得到众人尊重,甚至会使人因此诽谤三宝,以为学佛人都是这般德行,不学也罢。
一、布 施
和六度同样,四摄法门也是以布施为首。由此可见,布施是与众生结缘的最好方法之一。布施,能帮助我们培养乐于助人、乐善好施的良好习惯。只要我们用心关爱世间,就会发现,其实人人都需要帮助:贫穷者需要物质帮助,孤独者需要心灵慰藉,空虚者需要精神指导,失败者需要安慰鼓励。所有这些,都属于布施范畴。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,人与人之间因缺乏沟通而日益冷漠。所以,除物质需求外,更多人缺乏的是精神安慰,是心灵滋养。作为一个佛弟子,我们应以关爱之心发现人们的需求,并尽己所能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。
二、爱 语
爱语,是本着爱心所说的话。它必须是真实、清净的,若是怀着个人目的对他人阿谀奉承、溜须拍马,虽然所说都是甜言蜜语,柔和动人,或许也会令听者感觉特别受用,但并不属于爱语。因为这些话是以染污心所说,是不真实的。更重要的是,爱语必须是对他人有真实利益的话。若仅仅迎合对方喜好所说,听来固然顺耳舒心,未必可以从中得到受用。那样的语言,也不属于爱语。此外,虽然是爱语,也必须注意方式方法。即使本着利益他人的心,如果不懂得说话艺术,不懂得善巧方便,也难以起到良好的教化效果。
三、同 事
同事,有两层内涵。一是积极参与,当他人从事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事业时,我们应积极主动地予以协助,予以支持。当然,这种参与是有特定范围的,只应参与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,如果是无益甚至有害的事,决不能随顺参与。二是关心,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,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、观念强加于人。这一点,做父母的尤其应当重视。为人父母者,往往不自觉地将个人观念强加给儿女,虽然出发点是为了他们,效果却往往事与愿违。同样,有些学佛者,接触佛法后感觉很受用,就四处“弘法”,却不考虑对方的接受习惯和程度,一味根据自身想法行事。发心固然可嘉,实际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,甚至使人产生反感,反会影响他们日后对佛法的接受。而同事法门则是“润物细无声”式的,体现于日常的点点滴滴。
四、利 行
利行,即所做的一切都对他人有利。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,也和同事法门那样,一方面要有利益他人的发心,一方面要有利益他人的善巧方便。如果没有利他的发心,即使某个行为碰巧能给他人带去利益,也不属于真正的利行。但若仅有发心,没有相应的方便善巧,同样不能达到预期效果。
四摄法门,是菩萨应有的处世态度。作为菩萨道行者,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,应按四摄法门和众生广结善缘,使人们对自己生起欢喜心,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听从、接受自己的教化。如是,逐渐培养度化众生的能力。
2007年11月修订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