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尔时,世尊复告龙王言:若有菩萨依此善业,于修道时,能离杀害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长寿无夭,不为一切怨贼损害。离不与取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最胜无比,悉能备集诸佛法藏。离非梵行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其家贞顺,母及妻子,无有能以欲心视者。离虚诳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离众毁谤,摄持正法,如其誓愿所作必果。离离间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眷属和睦,同一志乐,恒无乖诤。离粗恶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一切众会欢喜皈依,言皆信受,无违拒者。离无义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言不虚设,人皆敬受,能善方便断诸疑惑。离贪求心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一切所有悉以慧舍,信解坚固,具大威力。离忿怒心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速自成就无碍心智,诸根严好,见皆敬爱。离邪倒心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恒生正见敬信之家,见佛闻法,供养众僧,常不忘失大菩提心。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,行十善业,以施庄严所获大利。】
这段经文,为我们讲述了成佛的途径。如果想要成佛,必须通过菩萨道的修习,那就是六度法门。对于六度万行的实践来说,十善道的基础依然非常重要。
一、布 施
六度以布施为首。布施,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施舍,包括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
财施,即财富的布施,主要有两种,一是钱财及衣食住行等外财施,一是生命等内财施。有些众生缺吃少穿,有些地方发生天灾人祸,我们都应尽力予以帮助,使之免于饥寒之苦,这些属于外财施。无论是否学佛,只要不是极端吝啬者,只要有一定的怜悯心、同情心、慈悲心,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。相对而言,内财施的难度会更大。所谓内财,就是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。有人需要你的眼睛,你能否布施给他?人家需要你的手足,你能否布施给他?这类布施,对于凡夫来说是相当困难的,只有大菩萨才能做到。
对于他人来说,布施提供了相应的帮助。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,布施主要是修习慈悲的途径,是对心行的调整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只要我们有心,无论经济条件如何,都可以广行布施。俗话说,“贫穷布施难”。其实,有钱固然可以用钱来布施,没钱同样可以通过广大的发心来随喜。此外,布施的方式还有很多。我们可以用微笑对待每个人,布施人们以欢喜;也可以花时间为人分忧解难,布施人们以关爱;包括在生活中处处谦让,也是布施人们以方便。所以,生活中时时可以修习布施。
法施也主要有两种:一是以佛法帮助人们解脱痛苦,一是为他人传授谋生技能。相对而言,法施的意义远胜于财施。因为财施的作用有限,而法施的作用却是无限的。对于生活无着的人来说,给一些暂时的资助,远不如为他传授一项谋生技术,那才是可以终身受用的,是任何人无法夺走的。若能进而以佛法予以指导,使之明白因果之理,免受三途剧苦,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。
无畏施,即受持五戒,使众生不必因为担心被伤害而生活在恐惧中。如果我们决心不杀生,众生就不必害怕被杀戮;如果我们决心不偷盗,众生就不必时刻猜忌提防;如果我们决心不邪淫,众生就不必担心妻女被勾引、强暴;如果我们决心不妄语,众生就不必害怕被坑蒙拐骗;如果我们决心不饮酒,众生就不必担心被失去理智的行为纠缠并伤害。
所以说,修习布施有以下几点利益:
其一,布施可以克服吝啬。通常,人们对属于自己的物品总是珍爱有加,不愿与他人分享。即使自己不需要了,一旦要给予他人,也往往觉得重要起来,舍不得布施出去。若不加以对治,久而久之,吝啬就会成为坚固的习气。最有效的对治方法,就是布施。
其二,布施可以克服贪著。贪心重的人,看什么都好,什么都舍不得。我们在修习布施的同时,也是在克服对财物的贪著。若能时常修习布施,贪著自然随之减少。
其三,布施可以增长福德。人天路上,修福为先。福德从哪里来?正是通过布施而来。正如农民春天播种、秋天收获那样,我们也只有通过播种善因,耕耘福田,才能获得回报。
其四,布施可以将今生财富带到来世。人命是无常的,所以很多人将及时行乐奉为宗旨,有了钱就拼命挥霍,惟恐死后无法享用。其实,带走财富的诀窍就是布施。这就像是投资,如果善于选择投资项目,就能以钱赚钱,使财富源源不断。反之,若是不善经营,有钱就花,福报就会像只出不进的银行存款那样,终有坐吃山空的一天。获得财富,不仅取决于能力,也取决于机遇。而机遇正是来自福报,来自往昔布施种下的业因。
我们不仅要布施,更要及时布施。在这个世间,无常的火在不停地烧着,无常的风在不停地吹着,万物都受到无常规律的支配。每度过一天,就向死亡靠近一天。生命究竟有多长久?可能是百年,也可能是几十年、几年乃至几天。在这段历程中,生命只是在呼吸间,一口气不来,随时可能死亡。虽有万贯家财,死时仍然两手空空。所以,我们必须在健康时努力修习布施,去救济穷人、孝敬父母、供养三宝。如果现在不积极投资,就可能错失良机。所以说,怎样花钱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。
在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中,虽对四摄、四无量心、三十七道品都作了阐述。但对布施和十善业的关系介绍得最为详细,可见布施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。
“尔时,世尊复告龙王言:若有菩萨依此善业,于修道时,能离杀害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长寿无夭,不为一切怨贼所害。”这时,世尊对龙王说:修习菩萨道的行者,若能常行布施,且所施钱财是以远离杀生的职业赚取,将来就能招感富贵长寿的果报,不会被人巧取豪夺,也不会短命夭折而死,更不会被种种冤家、窃贼所危害。那么,若是通过杀生及相关行业谋生,并将所赚钱财拿出一部分从事慈善事业。这种布施究竟有没有功德?将来会招感什么果报?我们要知道,不论从事什么职业,只要种下布施善因,都能招感相应的功德。但是,这种功德不能取代杀生造下的恶因。比如,布施招感的果报可能是生于富贵之家,物质条件优越。可是,因为这些钱财是通过杀生赚得,自然也会由这一恶因感得苦果,或是疾病缠身,或是还未长大成人就短命而死,或是被怨贼加害而横死,等等。所以,修习布施必须以不杀生为前提,否则隐患无穷。
“离不与取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最胜无比,悉能备集诸佛法藏。”不与取,就是不偷盗,包括不偷税漏税。如果以合法手段赚钱布施,将来必能招感大富大贵的果报,资产富饶,远胜他人。同时,能长久保持这些财富,不被王、贼、水、火、不肖子孙侵夺。若以来路不正的钱布施,虽也能感得相应回报,却不能长久保持,很快会遭遇破产等横祸,所谓来得快也去得快。积聚财富固然不易,但保有财富更为不易。更重要的是,远离不与取而广行布施,不仅能使我们拥有世间的物质财富,同时还能有缘听闻佛法、实践佛法,积累广大无边的功德法财。
“离非梵行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其家贞顺,母及妻子,无有能以欲心视者。”非梵行,即邪淫,如婚外情之类。远离邪淫而广行布施,一方面可长久保有财富,无人能够侵犯夺取;一方面可感得家庭平安美满,诸事如意。家中妻子、母亲等女眷都洁身自好,无人以淫欲心引诱并企图占为己有。在生活中,这类变故经常发生。有些人虽富甲一方,家庭却极不和睦,妻儿或是怀有异心,或是行为不贞,或是吃里扒外。之所以招感如此果报,都是因为他们前世修布施时种下了邪淫之因。因此,我们在修习布施的同时,也应远离邪淫,才能招感富贵且家庭和睦的善报。
“离虚诳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离众毁谤,摄持正法,如其誓愿所作必果。”虚诳语,即妄语。若能远离妄语,以正当诚信、童叟无欺的手段赚钱修习布施,今生不但富有,且能拥有良好的信誉和威望,没有谁可以诽谤得了,也没有谁可以对其名誉构成危害。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很多。有些德高望重者,因为长期以来始终行为正直、品德高尚,即使有人恶意诽谤,也无法歪曲他们的形象。又像社会上一些老字号公司,因为信誉特别好,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之合作,使其事业蒸蒸日上。具备这样的诚信度,故能秉持正法,一切都按自身愿望圆满达成。
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眷属和睦,同一志乐,恒无乖诤。”离间语,即挑拨是非的言论。如果能够远离是非,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技术赚钱修习布施,一方面能感得源源不断的财富,且无人能够侵夺;一方面能感得家庭和睦,志同道合,没有纷争事端。若是以挑拨离间等不正当手段赚得钱财,虽然也用来修习布施,也可感得富贵果报,却会因离间语等恶因所致,不能拥有和睦的家庭。对于人生幸福而言,家庭美满往往比财富更重要。此外,还有健康的身体、良好的心境、和顺的人际关系等等,都是构成幸福的主要因素。
“离粗恶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一切众会欢喜皈依,言皆信受,无违拒者。”粗恶语,即粗暴而令人不快的语言,如讽剌、挖苦、谩骂等。如果能远离粗恶语而修习布施,将来不仅能长期保持富有,而且能在大众中建立威望,使人们乐于以他为中心,乐于听从并随顺他的意见。在现实中,有人虽乐善好施,慷慨大方,但语言刻薄尖酸,出口伤人。这样的人即使富有慷慨,也很难受到大众尊重,很难使人心悦诚服地随顺于他。
“离无义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言不虚设,人皆敬受,能善方便断诸疑惑。”无义语,即绮语,是以染污心所说的话,会使人产生烦恼,并对内心产生负面影响。如果远离绮语而修布施,就能感得富有的善报,并拥有良好的信誉和威望。只要话一出口,大家都会认真听取并乐于执行。同时,因为远离绮语,还会具有善巧的教化能力,能帮助人们答疑解难、断除困惑。反之,若是平时说话不严谨,经常说些华而不实的花言巧语,即使富有且乐于布施,也无法建立信誉和威望。
“离贪求心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一切所有悉以慧舍,信解坚固,具大威力。”如果能以没有贪求的心修习布施,未来就能招感源源不断的财富。因为不贪,拥有再多也不为物累,还能继续广行布施,从不间断。就像善于投资的经营者那样,财富一日比一日多,一世比一世多。更重要的是,使生命也进入良性循环中。因为深信因果之理,经济实力就会不断增强,社会威信也会不断提高。
“离忿怒心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速自成就无碍心智,诸根严好,见皆敬爱。”忿怒心,即嗔心。如果远离嗔心而修布施,未来就能招感巨大的财富。而且,因为心地调柔、自在无碍,还能招感庄严的相貌,令见者心生敬爱之情。有些人虽然乐于布施,但性格强悍、脾气暴躁,即使受施者得到帮助,也往往会因施者态度不善而感到委屈,很难生起由衷的感恩之心。如天龙八部中的龙王、夜叉、阿修罗等,虽然福报和能力很大,却因嗔心未尽,使人敬而远之,不敢接近。
“离邪倒心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恒生正见敬信之家,见佛闻法,供养众僧,常不忘失大菩提心。”邪倒心,即邪见等错误观念。如果能远离邪见,以正确的发心和认识修习布施,不仅能招感巨大的财富,并且能在来世投生于具足正见和虔诚信仰的家庭。唯有这样,才有因缘面见佛陀、听闻佛法、供养僧众,也才能在修学路上勇猛精进,生生世世不会忘失菩提心。反之,如果带着邪见修习布施,如古印度的种种外道,虽能招感诸多财富,却不能生于信仰佛法的家庭,也就失去很多亲近三宝的机会。
“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,行十善业,以施庄严所获大利。”大士,乃菩萨的通称,指能成办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事业的人。以上,是菩萨在修习菩萨道过程中,秉持十善业而行布施所能获得的巨大利益。
由此可见,无论修习六度四摄、四无量心,还是三十七道品,都离不开十善的基础。只有这样,未来才能招感没有缺陷的善报,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。反之,若不遵循十善业而修布施,所感果报也是有缺陷且不圆满的。
二、持 戒
【如是,龙王!举要言之:行十善道,以戒庄严故,能生一切佛法义利,满足大愿。】
持戒为六度中的第二度,是通向解脱的途径,也是佛法修学的重要基础。佛法的整个修行,不外乎戒、定、慧三学,又称三无漏学,即三种解脱烦恼的根本法门。其中,也是以戒为首。戒,又有声闻戒和菩萨戒之分,有在家戒和出家戒之分。
声闻戒,包括七众别解脱戒。七众,分别是在家的优婆塞、优婆夷二众,出家的沙弥、沙弥尼、式叉摩那、比丘、比丘尼五众。所谓别解脱戒,又名别别解脱。也就是说,我们每遵守一分戒律,就能获得一分解脱。
所有这些戒律中,又以五戒为基础。五戒和十善的内容大体相似,即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持每条戒,都有轻罪和重罪之分,有可忏悔和不可忏悔之分。
就杀戒而言,如果所杀是牛、马、猪、羊或蚂蚁、蚊子之类,就属于轻罪,是可以忏悔的。如果所杀是人,就属于重罪,是不可忏悔的。一旦犯下这类罪行,不仅世间法不能赦免,在佛法中也不通忏悔,还会失去皈依体,失去在家居士的资格,后果不堪设想。
至于盗戒,佛陀是根据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法而制重戒。摩揭陀国法律规定,如果偷盗五钱以上,将判处死刑。故佛陀规定,凡偷盗五钱以上,就属于不能忏悔的重戒。如果偷了五钱以下,或想偷而没偷成,就属于可以忏悔的轻罪。忏悔的方法,或是在佛菩萨像前自我谴责,或是向他人说明自己的悔过之心。
而邪淫的划分,是以法律允许或社会习俗承认的夫妻关系为标准,除此而外的所有两性关系,都属于邪淫范畴。邪淫也有轻重之分,想行邪淫但未能达成目的,属于轻罪,达到目的就属于重罪。
关于妄语,主要有大妄语、小妄语、方便妄语之分。未证言证之类,属于大妄语。比如为得到名闻利养,未证得阿罗汉果,却欺骗他人说已证阿罗汉果;或没有神通,却欺骗他人说已获得神通。这类妄语,就属于大妄语,是不可忏悔的重罪。未见言见之类,属于小妄语。在生活中,看到了说没有看到,没看到说看到,属于小妄语,是可以忏悔的轻罪。还有一类是方便妄语,比如为利益大众而说的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话,或是为了不给他人带来麻烦而说的托辞,只要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利益大众,是没有多大过失的。在菩萨戒中,某些情况下还有功德。
五戒中的不饮酒,属于遮戒。在原则上说,遮戒不算是犯罪。也就是说,饮酒本身不属于犯罪。佛陀所以制定这条戒,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保护其他四条戒。因为酒精具有刺激神经的作用,会使人兴奋乃至失去理智,无法控制自身行为。在生活中,关于饮酒带来的过患,想必大家都很熟悉。比如借酒壮胆而犯下杀人、强奸等重大罪行。再如酒后驾驶,虽不是有心犯罪,也已造成很多难以挽回的惨剧。不饮酒的意义,主要在于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,保护所受的其他戒律。
对于在家居士来说,五戒而外,佛陀还慈悲开设了八关斋戒,使在家居士得以体验清净离欲的出家生活。八关斋戒的具体内容分别为:一、不杀生;二、不偷盗;三、不淫;四、不妄语;五、不饮酒;六、不著香华鬘,不香涂身,不歌舞倡伎,不故往观听;七、不坐卧高广大床;八、不非时食。其中,前七条为戒,不非时食为斋,合为八关斋戒。
八关斋戒的受持时间为一天一夜。也就是说,每受一次八戒的有效期限是一天一夜,从开始受持到第二天早上明相出现之前结束,故又名一日戒。如果条件允许,能够终身受持八戒,是极为殊胜的。通常,可在六斋日受持八戒,即每月农历的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二十三和当月最后两天。八关斋戒在南传佛教地区非常盛行,很多在家居士虽不曾出家,但独身住在寺院中,严持八关斋戒,和出家人一起生活、修行。我曾去泰国法身寺参访,那里就有几百名八戒女,她们在寺院亲近三宝,并承担相应的工作。这类修行生活名为“近住”,不仅和出家人住得很近,生活方式也很接近。
八戒和五戒的主要区别,分别是第三条和第八条。五戒中,允许保留正当的夫妻生活,而受持八戒期间,必须严格禁止所有性行为。此外,第八条不非时食也很重要。古人云: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所存焉。”可见,食和色是最易使人产生贪著的两项内容。八关斋戒的这两条,正是对食欲和色欲的直接对治。总之,八戒所倡导的是清净、离欲,与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。所以,受持八戒的功德极大。佛经中说,假如严格受持八戒一天,将超过终身受持五戒的功德。《十善戒经》中,总结了受持八戒的八种殊胜功德:“一、不堕地狱;二、不堕饿鬼;三、不堕畜生;四、不堕阿修罗;五、常生人中;六、正见出家,得涅槃道;七、若生天上,恒生梵天;八、值佛出世,请转-法-轮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
出家五众的戒律,主要有沙弥的十戒,比丘的二百五十戒,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。单从戒条数量来看,也可发现,出家五众的戒律远比在家戒复杂。不过,其核心仍是围绕对贪、嗔、痴的止息,对杀、盗、淫、妄的止息。只是在具体行持上,规定得更为微细、更为严格。换言之,一切行为几乎都可在戒律中找到依据,这就为大众的修行、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以上,属于声闻别解脱戒。
此外还有菩萨戒,是通于出家和在家二众的。菩萨戒也有不同版本,在汉传佛教地区比较盛行的是《梵网菩萨戒》,除此而外,是在《瑜伽师地论·菩萨地》中摘录成册的《瑜伽菩萨戒》。《梵网菩萨戒》属于地上菩萨行持的境界,行持难度很大。与《梵网菩萨戒》相比,《瑜伽菩萨戒》的开遮就非常善巧。因为《瑜伽菩萨戒》是针对初发心菩萨所规定的,只要我们愿意去做,努力去做,每一条都是可以做到的。近代的太虚大师,就曾大力提倡《瑜伽菩萨戒》。我也希望,佛教界有更多的人学习并受持《瑜伽菩萨戒》,使戒律真正成为我们修行生活的规范,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条文。有不少信众虽然受了菩萨戒,却很少考虑自己能做到几条,甚至不知菩提心为何,不懂得怎样修习慈悲,那只是徒有虚名的菩萨。甚至还有些人是把受菩萨戒当作炫耀的标签,那就更与修行不相应了。
“如是,龙王!举要言之:行十善道,以戒庄严故,能生一切佛法义利,满足大愿。”佛陀在此总结道:龙王,从根本上说,如果我们能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持戒,就能以此成就佛法的一切利益,满足成就解脱、成就菩提的大愿。
三、忍 辱
【忍辱庄严故,得佛圆音具众相好。】
忍辱,为六度中的第三度。忍辱,是面对各种逆境逼迫时,仍能安稳自在,从容面对。如果没有忍辱的修养,嗔心就可能在违缘现前时一触即发,使内心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中,更有甚者,会伺机报复。此时,说出的话、做出的事,往往会带有攻击性,从而对自己和他人构成伤害。
在很多人心目中,往往会将忍辱视为无能的表现,视为懦弱的代名词,甚至等同于没有骨气。有道是,“士可杀不可辱”。也就是说,宁可失去生命,也不能失去尊严。那么,忍辱是否意味着失去尊严,或使尊严受损呢?事实不然。真正能够忍辱的人,必定具有包容的宽广胸怀,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。因为包容,才能在面对各种考验时安之若素,就像海纳百川,不会有任何抵制和反弹。而普通的河流,只要连降暴雨,就可能因无法承受而酿成洪涝灾害。因为强大,才能在经受各种打击时岿然不动,就像巍巍高山,风吹不动,雨打不动。而那些没有根基的芦苇,只要微风吹过,就会飘摇无定,动荡不安。
我们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,必须培养忍辱的功夫。否则,仅逞匹夫之勇,是不足以成就大事的。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,有很多例证。比如韩信,在未得志前能忍胯下之辱,但后来却能建功立业。俗话说,“小不忍,则乱大谋”。如果不具备忍辱之力,往往会因一点小小挫折而前功尽弃。对于学佛者来说,所谓的“大谋”,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,那就是解脱,就是成佛。这一目标的达成,也离不开“忍辱”的修行。
我们所熟悉的弥勒菩萨,就有超凡的忍辱涵养,并曾作偈云:“有人打老拙,老拙自睡倒。有人吐老拙,让它自干了。他也省力气,我也没烦恼。”大意为:若是有人想打我,我就自己先睡到在地上。若是有人想往我的脸上吐口水,我擦都不想去擦,就让它自己干掉。如是,对方也省下力气,我也因为自己有充分思想准备而不会引起烦恼。另外,寒山、拾得两位大士也有关于忍辱的对话。寒山曰:“世间有人笑我、骂我、诽我、谤我、辱我、打我、嫉妒我、中伤我、非礼我,以及种种不堪我,当如何?”拾得对曰:“只是听他、任他、忍他、让他、躲他、避他、漠然他、不理他、一味由他。再待几年,汝且看他。”这些都是忍辱的典型。由此可见,忍辱绝非无能懦弱,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修养。这是我们必须认识、调整的观念。
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,被称为娑婆世界。娑婆,意为堪忍。因为这个世界污浊不堪,且有种种痛苦,若非具备忍辱之力,很难在此间生活下去。比如对严寒酷暑等自然气候,我们需要忍辱。面对难以下咽的饮食、破旧褴褛的衣服、四面透风的破屋,我们也需要忍辱。对于修行来说,没有忍辱更是难以成就的。我们念佛、打坐时,腿酸或是瞌睡来了怎么办?如果不能忍辱,就会懈怠甚至放弃,自然无法获得进一步的成就。此外,对佛法观念的接受也需要忍辱。在很多方面,佛法真理与我们的固有观念是截然相反的,佛法修行也与我们的原有习气是对立冲突的。比如我们习惯于贪著,习惯于追求各种感官享乐,习惯于被情绪支配并左右。但佛法却告诉我们:要放下这些贪著,放下这些享乐,要超越情绪的左右。前面说过,戒律是修行的必要基础。而持戒同样需要忍辱的配合,否则就很难持好。所以,忍辱是学佛者必须具备的素质。
“忍辱庄严故,得佛圆音具众相好。”生活中,我们一定听过夹杂嗔恨的声音,那是凶狠的、声嘶力竭的,令人闻之胆寒。我们也一定见过带着嗔心的面容,那是狰狞的、扭曲变形的,令人不愿直视。只有在忍辱的基础上修行,将来才能感得佛陀那样圆满、柔和的音声,具足诸佛成就的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。
四、精 进
【精进庄严故,能破魔怨,入佛法藏。】
精进,为六度的第四度,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不懈努力。在这个世间,所有成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都需要通过各种努力方能达成。我们希望学业有成,就应努力学习;希望事业有成,就应努力工作。世间暂时的成功尚须如此付出,更何况,我们现在想要成就佛陀那样的事业,想要普度十方众生,没有精进作为保障,自然不可能抵达目标。
那么,是否所有努力都属于精进范畴呢?并非如此。佛法所说的精进,是有其特定内涵的,那就是断恶修善的行为。除此而外,为谋取个人私利而劳碌不休,为追求权力地位而拼命钻营,并非佛法所说的精进。如果是努力地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说谎,就更不能称为精进了。
佛法所说的精进,不仅有着断恶修善的内涵,还必须在中道、不著相的前提下进行。如果以掉举的心态,过分著相地勇猛精进,也是与修行不相应的。佛陀在世时,有弟子名亿耳比丘,出家后废寝忘食地努力修行,但数月过去却丝毫没有进展,内心很是懊恼。于是便想退心做名居士,凭着家庭富有,照样可以供养三宝、培植福田。当他向佛陀说明自己的想法时,佛陀却没有正面回答,只是问他在家从事什么工作,亿耳答是弹琴。佛陀又问:“弹琴时,将琴弦绷得太紧会怎样?”亿耳说:“那会将琴弦弄断。”佛陀又追问说:“将琴弦放得太松又会怎样?”亿耳说:“那样的话,琴就会发不出声音。”这时,佛陀就告诉亿耳比丘道:“修行也是如此,过于勇猛,会令心掉举,反而不易与修行相应,而且会因情绪过分紧张而精神崩溃。过分放松懈怠,则会放逸昏沉,同样是与修行不相应的。正确的修行,不仅要精进,更要符合中道,不松不紧,不沉不掉。”
“精进庄严故,能破魔怨,入佛法藏。”如果能在十善业的基础上精进用功,就可破除各种魔障,悟入甚深佛法。此处所说的“魔”,不仅是指天魔外道,还包括烦恼魔、生死魔。总之,一切障碍修行的违缘皆可称之为“魔”。
五、禅 定
【定庄严故,能生念、慧、惭愧、轻安。】
定,即禅定。不少初学者往往将禅定和禅宗混为一谈,其实,两者有着不同的内涵。简单地说,禅定属于定学,而禅宗属于慧学。此外,禅定是佛法与外道共有的。佛世时,印度许多外道也修习禅定。在中国,从古代的道家,到现代的气功师等,也都进行禅修,也能进入禅定状态。可见,禅定并非佛法特有。定是对心的一种训练,令心专注某一境界,就是止。止于这个境界,久而久之,就会得定。得定的方法很多,如诵经、念咒、念佛、观呼吸等,皆可达到定的效果。
神通也是在禅定基础上产生的。所以,神通也是佛法与外道共有的。如天眼通、天耳通、宿命通、他心通、神足通,是外道也能修得的。佛法所特有的是慧观,如无常观、无我观、缘起观、空性观、唯识观等。通过定和观的结合,即通常所说的止观双修,便可由定发慧,证得诸法实相,证得佛法特有的漏尽通。所以,修止的同时还应修观。否则,即使禅定功夫很深,能定上百年、千年,但若没有佛法智慧为引导,同样不能解除烦恼。
“定庄严故,能生念、慧、惭愧、轻安。”禅定是佛法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因为具足定的基础,才能引发正念并使之相续不断,才能开发智慧并断除烦恼,才能生起惭愧心,使身心进入和谐、喜乐的轻安状态。所有这些,都是由修定成就的。
六、般 若
【慧庄严故,能断一切分别妄见】
般若,为梵文音译,相当于智慧,只是汉文中的“智慧”一词还不足以体现“般若”的内涵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般若者,秦言智慧。一切诸智慧中,最为第一,无上无比无等,更无胜者。”慧学,是佛法核心所在,也是佛法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不共之处。从根本上说,成佛并非成就具体的什么,而是智慧的圆满成就。所以,一切修行也须以般若慧为指导。我们修习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六度,前五度都是佛法和世间法共有的。即使不学佛法,照样可以修习布施、持戒乃至禅定。但若没有般若作为指导,所修善法只能得到人天小果,有漏之因,只能成就福报,而不足以成为解脱生死的资粮。有道是:“五度如盲,般若如导。”如果没有般若指引,前五度就像盲人,即使勤奋地走着,却不知道最终走向何方。唯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导下,才能将五度引向佛道,成为佛道的资粮。
《心经》曰:“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三世,乃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。在十方世界中,无论是过去诸佛、现在诸佛还是未来诸佛,他们的成就都源自般若智慧。如果离开般若智慧,就不可能成就佛果。《维摩经》亦云:“智度菩萨母,方便以为父。”智度,即般若,乃出生诸佛菩萨的母亲。就像没有母亲就没有孩子那样,如果没有般若智慧,就没有诸佛菩萨的诞生。
佛,是觉者之意。成佛,就是智慧的成就。我们学佛,从闻思经教开始,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,最终引发生命内在的智慧。由有智慧,而能断除一切妄见,断除错误认识,断除一切烦恼。
2007年11月修订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