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元复习课之十
【复习前思考】通过前一单元的修学,我认识到发菩提心能实现一切众生的究竟利益,发起“我一定要尽未来际帮助众生从迷惑走向觉醒”的崇高愿望。那么,关起门来发愿就能圆成佛道、利益众生吗?如何将愿菩提心付诸实践?两套模式蕴含怎样的价值?对帮助自他一切众生圆满菩萨道的修行,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?
【复习内容】
一﹑诵读 :《略论》原文,自“如是发愿心已”,至“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净修愿心及于菩萨行总修学之道次第竟”,诵读三遍及以上。
二、心路回顾:对照修学地图和思惟导图,检验自己对本单元的修学内容是否有遗漏、欠缺之处,发现有疑问或遗忘,应重新观听相关视频,梳理脉络,融会贯通,形成定解。
三、内容概述:行菩提心
(一)菩萨行的安立:
菩萨行的必要性:不修菩萨行不能调伏自己、利益他人,也不能成佛。
1.菩萨行的两大内容
1.1 破斥错误观点:成佛修行的必备条件是目标明确、方法正确、内容完整。
1.2 方便与慧,随学一分,不能成佛。
① 依无住涅槃说明:菩萨须成就无住涅槃,同时具备方便与慧两种能力,才能“悲不住涅槃,智不住生死”。
② 依经典说明:修智慧资粮才能断除一切烦恼,修福德资粮才能利益一切众生;重慧而离方便,或重方便而离慧都是系缚,二者兼修,方能成就解脱,利益众生。故菩萨须福慧双修,不可偏废。
③ 批驳错误观点:破斥通达空性即无须修方便,仅通达空性不能成佛,佛劝诫八地菩萨继续修习六度万行;破斥不分别即具足六度,以外道声闻例,破斥不分别即具六度,以母忧子死喻,开显任何一度摄六度的涵义;破斥一切分别皆属法执。引申一:不可将善行等同于法执,善行本身与执著善行应区分清楚;引申二:若将善分别等同于法执,会造成见与行的对立。事证:佛的法身和色身不冲突;理证:胜义谛和世俗谛彼此互助。
④ 一分道品而不足:充分认识到缘起法在成佛修行中的重要性,对各种境界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。
2.菩萨行的安立:
2.1六度的安立
修行意义:六度是菩萨道的修行要领,依六度能“舍凡夫心,成就佛陀品质”。
安立原理:(1)获得增上生(2)自利利他(3)圆满利他(4)总摄大乘(5)具足方便
(6)成就三学。
2.2次第安立的原理:(1)生起次第(2)胜劣次第(3)粗细次第。要学好后者,须先学好前者。
(二)广说菩萨行
1.六度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静虑、智慧,每一度都从自性、差别、身心生起之法三方面加以阐述。详见“广说菩萨行”思惟导图。
2.四摄: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,是摄受并利益众生的四种方法。
【复习思考题】
一、菩萨行的安立
1.为什么方便与慧须双向修学?三级修学如何引导我们修习完整的菩萨道?两套模式是什么关系?我是二者并重,还是有所偏废?如何理解“三级修学的发展方向,是传承一套课程、两套模式,做到形散神不散”?我体会到导师的愿力了吗?发愿传承并传播模式了吗?
2.如何在两套模式中福慧双修,圆成佛道资粮?须具备怎样的认识与见地、发心与愿力、心量与格局?当今社会有何乱象?弘法现状如何?模式对自他一切众生及佛法传承有什么重大意义?我愿尽未来际与导师同愿同行,共证菩提吗?
二、广说菩萨行
1.菩萨所修六度有何不共之处?分别是什么心理特征?如何在践行两套模式的过程中落实六度?三级修学的管理精神是什么?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在两套模式中做义工有何殊胜性?与社会上的义工行有哪些差别?对成就菩萨道修行有怎样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?
2.如何以班级为平台,实现利益一切众生的崇高愿望?须具备怎样的胸怀、视野和理念?作为三级修学学员,我发心传承并传播模式了吗?开始行动起来,学习、落实模式了吗?
【观 修】
一、菩萨行的安立
【观察修】我需要思惟:成佛必须目标明确、方法正确、内容完整。六度是正确而完整的方法,方便与慧,随学一分,不能成佛。两套模式涵盖六度的修行,三级修学模式导向智慧,服务大众模式导向慈悲。修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,服务大众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修学,相互增上。不重闻思或轻视方便,将不能圆满菩萨道的修行。因此,两套模式是舍凡夫心、成就佛陀品质的有效保障,我一定要福慧双修,真诚、认真、老实地传承两套模式。
当今垃圾文化铺天盖地,芸芸众生混乱迷茫,修学缺乏引导,弘法力量薄弱。三级修学承载着生命觉醒的智慧文化,承载着导师饶益众生的无尽悲愿,对传承正法、引领大众走向觉醒具有重要意义。因此,我一定要与导师同愿同行,将传承模式作为责无旁贷的使命,依两套模式自觉觉他。
【安住修】我需要数数思惟:两套模式完整涵盖六度的修行,是成就悲智品质的途径。不仅对个人修行具有重要意义,也是利益众生的平台,直至生起“我一定要忠实传承并传播模式”的决心,安住于此愿菩提心,越久越好。
二、广说菩萨行
【观察修】我需要思惟:菩萨要发菩提心行持六度,在修习过程中舍弃悭贪、放逸、嗔恨、懈怠、散乱、愚痴等凡夫心,方能圆成无上菩提,否则只能成为人天善法。两套模式是修习菩萨行、成就菩提心的有力保障,它立足于自觉的精神,将服务大众模式化,通过无我利他的实践,快速成就自觉觉他的目标。
不同于社会上普通的义工行,在两套模式的实践过程中,充分体现了六度精神:服务大众即是布施;遵循模式即是持戒;接受模式、接纳逆缘即是忍辱;努力践行模式即是精进;安住模式,不随境而转即是禅定;如理如法地理解模式,不偏左不偏右,并在执行过程中时时观照、保持正念即是智慧。因此,我一定要舍弃我执,通过学习和落实模式,圆满六度四摄的修行!
班级的定位是小书院,是按模式引导学员修学的基本单元,也是通过落实模式利益众生的重要平台。如果每个学员都以普贤行愿经营班级,从个人到班级传承两套模式,最终就能实现从个人到团队,乃至一切众生的共同觉醒!因此,我一定要以开放的胸怀把班级经营好,理解、接受、运用两套模式,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,把班级办成小书院,办成自觉觉他的菩提道场!
【安住修】我需要数数思惟:班级是通过两套模式利益众生的平台,直至生起“我一定要依普贤愿力把班级办成小书院”的愿望,安住于此愿菩提心中,践行两套模式。
【心行检验】
是否认识到,发起愿菩提心后,必须付诸实践,修习菩萨行,方能圆满菩提心,成就自他之利?是否明确,方便与慧是菩萨行的两大内容,成佛缺一不可。而两套模式涵盖六度四摄的修行,是成就悲智、自觉觉他的最佳途径?我是否发愿传承并传播模式?
是否认识到,班级是利益众生的重要平台?我能否将普贤菩萨的愿与行结合,发愿把班级办成小书院,并安住于对模式的践行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