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十善业道经》的启示
济群法师
【而心无色不可见取,但是虚妄诸法集起,毕竟无主,无我我所。虽各随业所现不同,而实于中无有作者,故一切法皆不思议,自性如幻。】
世间的差别现象,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。对于心和物质的现象,应该如何看待呢?人类的许多痛苦,都是因为对世界不能正确认识造成的。由认识的错误,导致行为的错误,继而引发执著、烦恼。我们想要摆脱人生痛苦,首先应以佛法正见透视世间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
“而心无色不可见取。”前面说过,世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念。那么,心又是什么呢?《经》曰:“心无色。”在佛教中,将物质现象称为色。因为人们对物质现象的认识,主要通过形色(形状)和显色(颜色)两个渠道。离开形状和颜色,便无法认识物质现象。比如说到桌子,我们首先会描述桌子的形状,或方或圆;然后描述桌子的颜色,或红或黄。通过眼根产生的认识,主要具有这两方面的特征。相对物质现象而言,心却是无色的,既没有颜色,也没有体积。虽有“一颗红心”或“此人黑心”之类的说法,但只是作为形容,并非实有红黑之别。因为心不是实在的固体,没有颜色、体积、形状,看不见也抓不着,故名“不可见取”。
“但是虚妄诸法集起。”这是佛法对心的一种特有认识。其他宗教、哲学说到心时,往往和灵魂联系在一起,以此作为心的主体。或称之为“灵魂”,或称之为“神我”,认为世间万物虽处在变化中,却有不变的灵魂或神我在主宰。而从佛法观点来看,心“是虚妄诸法集起”,并非固定不变。以佛法智慧透视,凡夫的世界就是妄想的构成,迷惑的显现。
佛法所说的妄想,跟常人理解的不同。常人所说的妄想,多指不切实际、难以实施的想法。而从佛法的角度来看,凡是不能认识真实、通达真理的想法,皆可称为妄想。
《楞严经》中,将心称为“前尘影相”,即六根认识六尘后留下的影子。我们接触世界时,六根就像摄像机一样,摄入六尘境界。但这并不是单纯的摄入,还会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。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生命延续过程中积累的诸多经验。但经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会随缘变化。生命像流水一样,在流淌过程中,有时会融汇众多支流,有时又可能因蒸发而消失。生命之河也是同样,在延续过程中,将随自身观念扬弃很多东西。如果观念正确,就能弃恶扬善,使生命得到转依,人格得到提升。如果观念错误,就可能弃善扬恶,使生命素质不断堕落。修学佛法,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观念,扬弃错误认识,藉此改变自身行为,使生命得到净化。所以说,生命是“诸法集起”。
“毕竟无主,无我我所。”这个“我”,是特定术语,具有“常、一、不变、主宰”等内涵。常,是永恒;一,是独立;不变,是固定不变;主宰,是能够支配一切。所有这些,就构成了“我”。事实上,没有什么可以离开条件、经验而存在。生命不是固定不变的,而是有着极强的可塑性。其发展方向,完全由我们自己把握。也正因为生命是没有自性的,才可能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。即使不是这种彻底转变,仅仅是在快乐或痛苦时,我们的表现也往往判若两人。快乐时,那个痛苦的“我”在哪里?痛苦时,那个快乐的“我”又在哪里?
虽然生命不是固定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,我们就无法把握它。事实上,生命发展也有规律可循。因为生命是缘起的,关键在于,我们以什么因缘去塑造它、培养它。若能奉行如法、清净的生活,就能给心灵创造良好的氛围。反之,整日处于攀缘、妄想、执著中,就不可能获得内心安宁。
因为心态的无常变化,说明它是无主的,无我亦无我所。无我,是佛法区别于外道最大的特点。外道所认为的“我”,主要有两层内涵:一是上帝、天神之类的“大我”,又名“神我”,主宰整个宇宙;一是灵魂之类的“小我”,主宰我们的人生。佛法以缘起智慧观照宇宙,发现既不存在主宰宇宙的神灵,也不存在主宰生命的灵魂,即“毕竟无主,无我我所”。
“虽各随业所现不同,而实于中无有作者。”再来看看物质世界,佛陀告诉我们,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,虽然随着每个众生的不同业力和思想境界而有不同显现。事实上,世间万法并没有创始者,没有一个不依赖条件的主宰者。
“故一切法皆不思议,自性如幻。”自性,即永恒的实在体。世间一切法的真实相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,有独存、不变的实体。众生的自性见根深蒂固,比如人类起初不知梦境是假,做了噩梦就会惊恐万状,以祈祷进行化解。婴儿不知镜中影像是假,看到镜中一切,往往乱抓乱笑,信以为真。现代人虽知梦境虚假、镜影不实,仍会将世间万象视为实有,将地位、财产视为实有。因为看得实在,就想永远拥有,就会在乎名利得失。于是乎,希望健康长寿,希望事业永恒、家庭永恒。人类对永恒的追求,恰与事实真相违背。在佛教所说的三苦中,有一种是行苦,即无常变化带来的痛苦。无常本是宇宙人生的规律,并不是苦因。对解脱的圣者来说,行苦是不会构成痛苦的。但众生不能正确认识世界,将一切视为永恒,当无常到来时,痛苦就如影随形,接踵而至了。这就是“事与愿违”带来的痛苦。又因为这种愿是错误的,所以,痛苦也是必然的。《心经》所说的“五蕴皆空”,正是要破除人们对实有的执著。作为学佛者,我们要看到现有认识的缺陷,不随感官认识世界,也不过分相信自己的妄想,认识到诸法的“自性如幻”。
2007年11月修订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