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十善业道经》的启示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     【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,与八千大比丘众,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。】

  如是我闻”,是一部完整经典的常规开头,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。在许多古德的论典中,往往将“如是”演绎得极为复杂。其实,也可简单解释为“如此”。在本经中,“如是”二字是作为《十善业道经》的代名词。“我”,指阿难尊者;“闻”,是亲耳听闻。连贯起来,“如是我闻”的大意为:这部《十善业道经》,是我(阿难自称)亲耳听佛所说。
  说到“如是我闻”,必然涉及一个重大问题,那就是:如何看待经典。
  通常的著作,往往由作者撰写而成。然而,佛经却非佛陀生前亲自撰写。佛陀灭度后,弟子们为使佛法在世间长久流传,召开了结集经典的法会。第一次结集,共有五百阿罗汉参加。再从其中推选两位代表,分别主持经藏和律藏的结集。诵出经藏的,是“多闻第一”阿难尊者;诵出律藏的,是“持律第一”优波离尊者。阿难尊者是佛陀的侍者,常随左右,且记忆力惊人。每次听闻佛陀说法后,都能将法会情景和所有内容准确无误地保存于记忆中。所以,在结集经典的法会上,就由阿难尊者将佛陀在历次法会讲述的经典分别背诵出来,再经诸大阿罗汉们严格审核,没有异议之后,才以文字确定下来,足见其可靠性。
  每一部经典,都是一次法会的记录。《般若经》是般若法会的记录,《楞严经》是楞严法会的记录,《楞伽经》是楞伽法会的记录,《华严经》是华严法会的记录。我们现在学习的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,是佛陀在龙宫说法的记录。
  在佛教经典中,不仅有佛陀的言教,也包含佛陀的身教。佛陀圆满悲智二德,为究竟的觉悟者。无论是佛陀的所思、所言,还是他的行住坐卧、穿衣吃饭,这一切,都是觉悟的显现。在佛弟子熟悉的《金刚经》中,开篇即描写佛陀“著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乞食。于其城中次第乞已,还至本处。饭食讫,收衣钵,洗足已,敷座而坐”。初看这段经文,似乎只是记录了修行者的日常生活,与法义无关。事实上,佛陀的三业大用,无一不在表法,无一不是修行。虽是乞食、洗足,法义尽在其中。
  “如是”的另一层含义,则是表信。信,即信仰。作为佛弟子,对一部经典的学习和接受,须以信为基础。由有信仰,才能于佛法真正受益,所谓“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”。
  佛法修证有四个次第,分别是“信、解、行、证”。信,以心净为性。也就是说,通过对三宝的信赖及修学,帮助我们完成内心的净化。但仅仅有信还不够,还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。这也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区别所在,不仅强调信,更强调解。在信的基础上学习,就能加深理解。随着理解的加深,信仰又能得到进一步升华,两者是相辅相成的。
  有言,“有信无智长愚痴”。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则是“有智无信增我慢”。这两句话,充分说明了信和解的关系。如果仅仅停留于信仰,不重闻思,缺乏正见,就会落于迷信。那么,什么又是“有智无信”呢?这种智,并非真正的般若智慧,而是世智辩聪,自以为是。如将经教当作学术研究,往往会产生这一问题。虽然著述越来越多,名声越来越大,却不注重心行调整,最终被名声所累,增长我慢。有了信、解的基础,还应继续落实于修行,深化对佛法的理解,并以此指导修行。随着修行的不断深入,才能有所体证、有所成就。
  《大智度论》中有“信如手”之说。这是以手的功能来说明“信”的作用。因为有手,我们才能学习、劳动,才能创造财富。可以说,人类的一切文明进步都离不开这双手。对佛法的信仰,好比我们拥有的双手。由有信,才能在佛法指导下修行,在修行实践中改造人生。否则,即使深研佛学,即使遍读三藏,依然不会对生命改造起到真正的作用。
  “一时”,即那个时候,指佛陀宣说此经的时候。通常,讲经法会都有具体时间。就像这次西园寺的讲经法会,是在1997年3月2日开始。可在佛经中,多以“一时”、“尔时”代指时间,并无具体日期。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。其一,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。其二,表示佛法超越时空。佛陀所言,是亲证诸法实相后,由圆满智慧的自然流露。在任何一个时间、空间中,都是亘古亘今的不变真理。
  “佛在娑竭罗龙宫。”“佛”是本次法会的主讲者,为梵语佛陀的简称,意为觉者,具有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的内涵。用今天的话说,佛陀是无所不知的觉悟者,不仅能够自己觉悟,还能帮助他人觉悟,从思想到行为都已圆满无缺。“娑竭罗龙宫”是佛陀宣讲《十善业道经》的处所。佛陀一生说法,不仅对人间众生,有时也到天上或海中为天人、龙王说法。十法界内,处处都是佛菩萨慈悲教化之地!
  “与八千大比丘众,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。”这是介绍参加本次法会的听众。佛陀这次在龙宫说法,当然会有龙王。此外,主要有两大类:一是比丘众,二是菩萨众。分别代表佛陀座下的声闻弟子和菩萨弟子。
  比丘众,代表以比丘为首的声闻弟子。其中,又有七众之分,分别是在家的优婆塞、优婆夷,出家的沙弥、沙弥尼、式叉摩那尼、比丘、比丘尼。优婆塞,意为近事男;优婆夷,意为近事女。所谓近事,即亲近三宝、学修佛法、受持五戒的在家男女二众。如果能在五戒的基础上,继续受持八戒,则称为近住。八戒,是佛陀为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,慈悲施设的方便法门。受持八戒,可种下出世解脱之因。所谓近住,就是指这些生活方式接近于僧众的在家信众。前阶段我曾前往泰国法身寺参访,寺中有300多位近住女。她们虽是在家人的身份,却长期在寺院受持八戒,过着离欲的清净生活。
  此外是沙弥和沙弥尼,指刚刚出家,尚未受比丘戒、比丘尼戒的小众。其中又分两类,一是尚未受持沙弥十戒,为形同沙弥。虽然在形象上已是剃发染衣,但还未能具备出家人的内涵。一是已经受持沙弥十戒,为法同沙弥。不仅具备出家人的外在形象,也因受持戒律而具备相应的内涵。佛教规定,沙弥、沙弥尼在年满二十之后才能受具足戒,之前只能以沙弥身份住在僧团。式叉摩那尼,又名正学女,是沙弥尼准备成为比丘尼之前的过渡阶段,于两年中受持不杀等六法,经考验合格方能正式受戒。比丘、比丘尼为受持具足戒的男女僧众,其中,比丘戒为二百五十条,比丘尼戒则为三百四十八条。
 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,随着修学的深入,所受戒律也在不断增加。三皈,是走入佛门的开始。通过三皈仪式,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宣誓:“尽形寿皈依佛,尽形寿皈依法,尽形寿皈依僧。”进而,是受持五戒、八戒及沙弥戒、比丘戒。目标越高,所受戒律就越严格。
  此外,还有“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”。说到菩萨,人们往往以为是殿堂内泥塑木雕的造像,或是虚无缥缈的神仙,来无影而去无踪。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,是因为人们不了解菩萨的定义。菩萨,为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,意为觉有情,即觉悟的有情。其义有二,一是自己已经觉悟,一是能令他人觉悟。从广义上说,凡是发起菩提心并积极奉行菩萨戒的佛子,皆可称为菩萨。菩提心,是慈悲、利他、平等、觉悟之心,也是“菩萨戒”的核心所在。菩萨戒,则是菩萨的行为规范,包括摄律仪戒、饶益有情戒、摄善法戒。它和声闻戒的不同在于,不仅要努力止息恶行,更要积极修习善法,利益大众。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,就具有菩萨的资格。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有诗云:“比丘不是佛未成,请你称我为菩萨。”大师一生的行持,主要以“瑜伽菩萨戒”为准则,人称“太虚菩萨”。由此可见,菩萨离我们并不遥远。事实上,只要我们也依此发心并行持,同样可以成为菩萨。
  “摩诃”意为大,此处指参加此次法会的大菩萨众。所谓大菩萨,经论中说有三种,分别是“愿大、行大、度众生大”。如我们所熟悉的观音菩萨、普贤菩萨、地藏菩萨、文殊菩萨等,都是功德圆满的大菩萨。相比之下,初发心菩萨无论在发心纯度或成就功德方面,都存在天壤之别。当然,这些只是量上的差别。只要以诸佛菩萨为榜样,依此发心不断努力,终能逐渐圆满。
  这段经文,总体介绍了法会缘起,说明本次法会召开的时间、主讲、听众、处所等因缘。从参与者来看,本次法会有八千声闻弟子、三万二千菩萨弟子等,蔚为壮观。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“如何看待一部经典”的问题,那就是:把一部经典看做一次法会的记录。

2007年11月修订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