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13年12月讲于北京师范大学

济群法师

  很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,和大家交流“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”这一话题,我觉得很有意义。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,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。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“心”,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,也包括心灵的净化、改善和提升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修行就是修心。

  佛教中,关于修心的理论极为丰富。佛教有南传、汉传、藏传三大语系,其中,仅汉传佛教就有八大宗派,可谓法门林立。其中的每个宗派,对如何认识并改善心灵,都有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系,可视为佛教心理学的不同流派。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对国人的心态建设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。
 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:佛教是东方的心理学。相对只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西方心理学来说,它已走过二千五百多年。在这漫长的岁月中,一代又一代佛弟子依照佛陀指引的方法,降伏烦恼,调御心行,乃至明心见性。近代以来,这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古老智慧,开始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如荣格等心理学大师,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佛教思想,作为心理学理论建设和临床治疗的指导。其中,尤以正念学说的影响最大。
  由此可见,了解佛教思想,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东方心理学,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心理学。以下,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。

一、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

  佛教是教育,也是心理学。其中既有对心理现象的分析,告诉我们,什么是心灵的健康状态,什么是患有疾病的症状,同时还介绍了如何治疗的具体方法。
  佛经中,经常将佛陀和众生的关系比喻为医生和患者,并称佛陀为“大医王”,因为他能“分别病相,晓了药性,随病授药,令众乐服”。那么,为什么将众生称为患者呢?难道我们都有病吗?须知,这个病不是身病,而是心病。在佛教中,对心理疾病的定义就是贪嗔痴。这一点,和心理学的定义是不同的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那些异于常人且带来各种障碍的心理问题,才被列入疾病范畴。至于常人都有的贪嗔痴,并不在其治疗之列。
  而在佛教看来,只要我们内心没有摆脱贪嗔痴三毒,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,都属于轮回中的患者。佛陀曾经也是这样的患者,但他通过修行,最终断除烦恼,证得觉性,成为一个透彻生命真相的觉者。佛法就是佛陀找到的、解除贪嗔痴的方法。
  所以说,佛法就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,而修行就是一个治病的过程。
  1.四谛法门
  佛法中,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很多,经中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。面对如此众多的法门,如何才能有效契入,畅游法海?博大精深的佛法,有没有一个基本纲领?
 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悟道后,根据自身的修行经验、生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,将修行总结为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法门。这是佛陀根据当时医生治病的过程安立的。当医生面对一个病患时,首先要进行如实的诊断;其次要找到疾病的根源所在;第三是对治疗结果加以评估,知道健康后的状态是什么;最后才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。这也是佛教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。
  四谛法门又包含两重因果,即轮回的因果和解脱的因果。
  轮回和解脱,是印度文化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。印度人普遍认为,生命是一种无尽的轮回,其中充满了烦恼和痛苦,充满了不自由和不自在。所以,印度哲学和宗教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,就是从认识轮回到终止轮回。印度人称之为解脱,即终止这种充满迷惑烦恼的生命延续。
  整个佛教也是在解决这个问题,主要分为两大部分:一是对轮回做出正确解读,即四谛法门中的“苦”和“集”;二是指出超越轮回的解脱之道,即四谛法门中的“灭”和“道”。
  所谓苦,是说明人生的痛苦;所谓集,是阐述痛苦的由来。只有正视现实,找到根源,才能究竟解除痛苦。就像治病,必须了解疾病的症状和成因,才有可能对症下药。如果不能对症,哪怕吃再多的药,治再久的病,也于事无补,甚至会雪上加霜。
  佛法说人生是苦,有人因此误解佛教是悲观消极的。我曾就此发了一条微博:“生命的本质是自由而快乐的,只因迷惑,人生才有种种烦恼和痛苦,所以佛教说人生是苦。一旦止息迷惑烦恼,生命就会恢复本有的清净、自由和快乐。”之所以说苦,是指凡夫的生命现状。在这充满迷惑的人生中,无论有多少表面的、暂时的快乐,其本质还是痛苦的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真正的快乐,无论在什么时候享受,也无论享受多久,都是快乐的。在这个世间,我们找得到这样的快乐吗?我们所谓的快乐,只是某个需求得到满足时的暂时平衡。如果没有需求为前提,或是所得超出承受能力时,平衡就会被打破,使快乐转为痛苦。事实上,平衡是暂时的,而不平衡是长久的。
  在佛教中,迷的另一个表述方式是无明。就像雾霾天那样,使人看不清生命真相,也看不清世界真相。因为看不清,就会对自己产生错误认定,对世界产生错误认定。进而还会执著这种误解,使生命不断地制造烦恼,制造痛苦。可以说,生命的迷惑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。所以佛教认为,以无明、迷惑为基础的人生是痛苦的。这是轮回的因果。
  我们要解决痛苦,既要找到痛苦根源,还要知道痊愈后的健康状态。四谛法门中“灭”,就是告诉我们解除迷惑、息灭烦恼后的状态,佛教称之为涅槃。这是一切躁动平息后的寂静,是深层的、究竟的、无所不在的寂静。这种寂静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喜悦。那么,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解除痛苦?苦集灭道的“道”,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方法。
  所以,四谛法门的两重因果,都是先说结果,再找原因。首先,看到痛苦的现实,知道以迷惑为基础的人生是充满痛苦的。其次,明了这种痛苦来自生命自身的迷惑和烦恼。第三,知道健康的生命状态是觉醒、自由和喜悦的,那就是涅槃。最后,了解走向涅槃的方法。
  佛教虽然有众多宗派,但对苦的认知和产生苦的原因,观点是基本一致的。而在不同的解决手段中,核心都是围绕八正道展开,分别为正见、正思维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其中,又包含戒定慧三部分。
  第一部分为正见,属于慧的内容,即如实、客观地认识世界。佛教认为,正确认识可导向智慧,而错误认识将引发烦恼。换言之,一切烦恼都是因为错误认识造成的,惟有通过智慧的文化确立正见,才能铲除烦恼,抵达真理。所以在各宗派的修行中,都是以正见为首。比如佛教说缘起,说无常无我,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就属于不同宗派的正见。依照这些正见的指引,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契入修行,成就菩提。
  第二部分为正语、正业、正命,属于戒的内容,即正确的语言、如法的行为和正当的职业,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。为什么现在的人心如此混乱?为什么今天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?其实,和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有莫大关系。佛教认为,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,正是我们建立良好心态、营造和谐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。
  第三部分为正念、正定,属于定(禅修)的内容。具备正见之后,需要通过禅修,将这种观念转化为心行的认识。生活中,有不少人研究宗教或哲学后,也掌握了很多知识,说起来滔滔不绝,满腹经纶,但做人不会发生任何改变。为什么?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些道理融入内心,不是以解决人生问题为出发点,更不会以生命去实践,去求证。这样的话,哪怕学得再多,也只是增加了一点文化的包装而已,内在的心态、品质依然故我,毫无提升。而把闻思正见转化为心灵力量的关键,就在于禅修。
  总之,佛法的一切修行都离不开戒定慧,又称三无漏学。这个核心是通过八正道来落实的,由此平息生命内在的迷惑烦恼。在佛教中,把烦恼的彻底止息称为涅槃,或者说,是轮回的终结。
  2.声闻乘和菩萨乘
  佛法修行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。前者是发出离心,成就个人解脱。在修行上偏向对负面力量的止息,比如讲无常,讲苦,讲空,侧重于否定。当我们仅仅看到这一面时,会觉得佛教比较消极。但要知道,这种否定所揭示的,正是世间的真相。我们期待与我有关的一切能够永恒,其实万物时刻都在无常变化中;我们向往世间的种种五欲之乐,其实这些欲乐在本质上是痛苦的;我们认为一切是实实在在的,其实世间根本没有什么独存不变的实体。一切不过是条件的组合,是因缘因果的假相。
  而菩萨乘不仅有对负面的否定,还重视正向的开显,认为生命有两个层面,一是由无明迷惑展开的痛苦人生,一是依内在觉性开显的快乐人生。所以大乘佛法说到了净土的殊胜庄严,说到了菩萨的无尽悲愿,说到要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,这种开阔的胸怀和慈悲,让生命充满希望,深受鼓舞。这是声闻乘和菩萨乘在修行上的不同之处。
  此外,声闻乘认为,涅槃就是修行的终点。只要消除生命中的迷惑烦恼,就“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”,没什么必须做的了。但对菩萨乘行者来说,不仅自己要出离轮回,走向觉醒,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。
  所以,声闻乘和菩萨乘又被称为小乘和大乘。所谓乘,就像交通工具一样,有的车只能装下自己一个人,而有的车则能带领无量众生,从轮回此岸走向觉醒彼岸。
  3.因缘因果
  佛教治疗心理疾病的原理,就是“因缘因果”,这也是佛教对世界的解释。它不是来自逻辑推断,也不是来自思维冥想,而是佛陀在菩提树下亲证的、透彻诸法实相的智慧。佛陀在《阿含经》中告诉我们:“有因有缘世间集,有因有缘世间灭。”也就是说,世间任何现象的产生,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,是由“如是因感如是果”。此外,在佛陀教法中还有这样的四句话: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”因为有某种因缘出现,才有某种结果产生;如果某种因缘消失,相应的结果就消失了。同样,我们也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,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它。
  对于生命问题,我们也要使用这种原理。比如对苦的解决,可以说,人类五千年文明都在试图摆脱痛苦,追求幸福。用佛教的话说,就是要离苦得乐。这是一切文明的共同目标,包括科学技术,也包括文学、艺术、哲学乃至宗教。近百年来,物质文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我们有了过去难以想象的生活条件,但现代人的痛苦并没有因此减少,反而活得更累,更烦恼。累,是因为欲望太多,所以相互攀比,贪得无厌;烦恼,是因为执著太多,所以患得患失,压力重重。可见,仅仅改善外在环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。无论付出多少努力,也不过是扬汤止沸式的作秀,而不是釜底抽薪式的根治。
  除了过多的欲望,错误观念也是导致痛苦的源头之一。佛教认为,理性是双刃剑。“知之一字”,既是“众妙之门”,亦是“众祸之根”。纵观历史,那些深重的仇恨、血腥的杀戮、残暴的战争等等,无不是错误观念所导致。可见,错误观念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痛苦,更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,甚至毁灭性的打击。
  在修行过程中,如果没有正见指引,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可能是有效的。在印度传统宗教中,苦行和禅定被普遍推崇。在佛经中,记载了很多苦行外道的所作所为,他们对身体的折磨,真是无所不用其极。这种情况甚至沿袭至今,比如有位苦行僧举手举了37年,从不放下。他们认为通过这样折磨色身后,欲望就不会产生,从而净化身心,出离轮回。此外,他们还很重视禅定的修行,认为在定中可以降伏欲望,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。
  当年,佛陀同样尝试过这些方法,苦行六年之久,而禅定功夫也达到了当时的至高境界。最终却发现,这些解决方法都是石头压草式的。当人们因为苦行而精疲力竭,或是因为入定而享受禅悦时,欲望确实会暂时蛰伏起来。但并没有化解,并没有斩草除根,就像枯萎的野草,一旦时机到来,便会“春风吹又生”了。
  所以说,仅仅从外部压制并不是彻底的解决之道。佛陀教导我们的,是探寻痛苦的真正成因,从而找出治疗方法,对症下药,这是佛教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思路。这个道理听起来非常简单,似乎谁都知道。但如果没有对生命的透彻认识,是难以找到病症所在的,往往只是在表相上打转,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。总在医,也总在痛,永远没有痊愈之日。
  4.佛陀的重大发现
 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时发现,每个众生都有觉悟的潜质,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,可以完成对生命的自我治疗。因为生命原本就是清净、快乐和自由的,只是被无明所惑,才会颠倒梦想,烦恼重重。我觉得,这个发现要比科学史上的任何发现更为重要,因为它给生命带来了希望。
 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说,这个发现如同一颗定心丸,让我们明白:不论现在有多少问题,有多少烦恼和痛苦,只要愿意改变,都有光明的前景。因为我们的本性是清净而非染污的,是圆满而非残缺的,是自由自在而非需要依赖的。
  菩萨乘的修行核心,就是引导我们开发生命内在的觉悟潜质。佛陀在晚年所说的《法华经》中告诉我们:“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。”这个使命就是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也就是说,引导众生开启、发现、证悟、成就佛陀那样的智慧。因为这种智慧就在每个人心中,是我们本来具足的宝藏。修行所做的,就是开发它,使用它,从而完成生命的自我治疗。
  从佛教角度来看,真正的健康者,一方面是彻底断除迷惑烦恼,一方面是圆满开发觉悟潜质。这种潜质,就是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的大智慧和大慈悲。当这种品质被完全开显,我们就会成为佛菩萨那样的人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自己才是最好的治疗师。

二、佛教对心的认识

  佛教中,对心的介绍及修心的内容极为丰富。可以说,三藏十二部典籍,无不是围绕“心”而展开。其中,又分为妄心和真心两大类。所谓妄心,就是我们现前的心理状态,是在迷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种种心理现象,就像厚厚的云层,风起云涌,变幻莫测。但在云层背后,是澄澈的天空,从不染污,从不动摇。这是心的两个层面,也是修行的不同入手处。
  1.意识和潜意识
  阿含和唯识经论主要从妄心进行论述。尤其是唯识宗,将心理活动分为八识五十一心所,阐述得最为详尽。
  八识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识和第七末那识、第八阿赖耶识。前六识属于意识的范畴,其中,又以第六识的活动能量最大,范围最广,也最易为我们所认知。而第七识和第八识属于潜意识的范畴。
  第七末那识,用心理学术语来说,就是潜在的自我意识。人为什么会本能地以自我为中心?这个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?佛教认为,就是因为第七末那识执第八阿赖耶识为“我”。
  所谓阿赖耶识,就是生命载体,相当于一个容量无限大的库房。在无尽生命延续的过程中,身口意三业的一切活动,每说一句话,做一件事,都会在内心留下记录,成为心理力量,又称种子。当某个行为被不断重复之后,相应的心理力量也在不断强化,唯识宗称之为“种子生现行,现行熏种子”。久而久之,这种心理力量就能成为心灵世界的主导。就像一个人喜欢贪,贪心会越来越大;习惯发脾气,嗔心会越来越强。反之,不断培养慈悲,慈悲也会日益增长。总之,你选择什么,发展什么,就会成为什么。
  佛教认为,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延续,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。在此期间,就是由阿赖耶识储存的心理力量,推动生命发展。所以,阿赖耶识是相似相续,而非一成不变的。它会随着人生经验的积累,形成不同记录,并由这种内涵的改变,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。
  同时,阿赖耶识保存的种子,还会成为心理活动的基础。比如我们有各种爱好;擅长做这个,不擅长做那个;喜欢这个人,不喜欢那个人,都是因为内心播下相应的种子。当你看见某个人觉得讨厌,就是种子在产生作用,使你产生厌恶、不接纳的情绪。如果种子不曾现行,那么看见就只是看见,不会引发进一步的心理活动。
  阿赖耶识是轮回的载体,贯穿整个生命的延续过程,无休无止,不曾少息,而前六识都是会中断的。比如意识,虽然活动范围很广,但在深睡、昏厥或无想定、灭尽定等状态时,也是不起作用的。当意识不起作用时,人并没有死去,就是由阿赖耶识在执持这个身体。
  但阿赖耶识又不同于灵魂,灵魂的定义是常恒不变的,而阿赖耶识的内容会不断改变,它所执持的色身也在不断变化。正因为如此,修行才有其价值。如果生命是固定不变的,还有修行的必要吗?正因为它是可以改变的,所以我们才要通过修行转变不良品质,转染成净,转识成智。
  虽然阿赖耶识是相似相续、不常不断的,但末那识却把它看做恒常不变的,进而执以为“我”,形成生命中潜在的、与生俱来的自我意识。这也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。人类种种烦恼的产生都和“我执”有关,基于此,佛教提出“无我”的修行。
  很多人对“无我”的概念有一种恐惧感,以为这就表示我这个人从此不存在了。所以常常有人会问:如果无我,谁在修行,谁在成佛?事实上,佛教所说的“无我”并不是否定你的存在,而是要否定我们对生命现象的误解和执著。
  我们所以为的“我”是什么呢?或是执著身份为“我”,或是执著地位为“我”,或是执著身体为“我”,或是执著事业为“我”。其实,所有这些只是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。可我们一旦将之视为“我”,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和贪著,害怕失去这一切。
  执著身份为“我”,就担心身份发生改变;执著地位为“我”,就害怕地位受到冲击;执著身体为“我”,就恐惧身体的衰老病变;执著事业为“我”,就忧虑事业的兴衰成败。一旦这些对象发生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改变,就会悲伤难过,甚至失去生命的支撑点。可见,对外在的依赖和贪著,正是痛苦产生的根源。佛教所说的“无我”,就是要否定对这些“假我”的错误认定,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,找到那个本来面目。
  可见,相对意识来说,潜意识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。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说,意识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微不足道的部分,潜意识才是它在水下的巨大存在。
  2.烦恼和解脱的心理
  心理学有教育心理学、临床心理学等不同分类,对心理的分析各有侧重。从作用来说,佛教也可称为解脱的心理学。因为了解妄心只是手段,目的是帮助我们认识到,轮回主要由哪些心理构成,从轮回到解脱又需要哪些心理。
  佛教对心理的归纳,主要分为三块。第一是普通心理,即一般心理学都会讲到的常规心理。比如在色受想行识五蕴中,就包含三种普通心理。受是情感,又分苦、乐、忧、喜、舍五种,其中,苦和乐主要偏向生理,忧和喜主要偏向心理,而不苦不乐、无忧无喜则称为舍受。想是思维,属于理性认知的范畴。行是意志,是想好之后准备行动。此外,唯识所说的作意、触、受、想、思,又称五遍行,也是属于遍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活动的普通心理。
  第二是不善的心理,佛教称之为烦恼,即扰乱内心的力量。我们的心本来可以是清净、自在而喜悦的,但被烦恼入侵后,就不得安宁了。比如产生仇恨、贪婪、嫉妒等情绪时,内心就会暗潮汹涌,甚至失去理智,做出冲动的行为。
  烦恼的种类很多。唯识宗认为,根本烦恼有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六种。伴随根本烦恼产生的随烦恼有二十种,分别是忿、恨、覆、恼、嫉、悭、诳、谄、害、憍十种小随烦恼;无惭、无愧两种中随烦恼;掉举、昏沉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失念、散乱、不正知八种大随烦恼。
  在根本烦恼中,又以贪嗔痴最为突出,佛教称之为三毒。痴就是无明迷惑,让我们看不清生命真相,看不清轮回之本。因为看不清,就会胡思乱想,对自我产生错误认定,把种种外在的附属当做是我,并产生依赖。因为依赖,就会进一步贪著,希望它们永远属于自己。但我们要知道,世界是无常变化的,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。这本是世界发展的自然规律,如果我们接纳它、顺应它,无论发生什么,都会处之泰然。可一旦有了贪著,就会带来焦虑和恐惧。
  现代人特别缺乏安全感,为什么?难道我们的生存保障比以往更匮乏吗?显然不是。原因主要有两点,一是发达的资讯让我们更了解世事无常,二是我们不愿失去已有的一切。事实上,当你贪著的越多,拥有的越多,对失去的恐惧也就越多。因为贪著,一旦我们在乎的东西受到冲击,就会引发对立和抵触。这种嗔心有着极大的破坏力,正如佛经所说:“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。”
  总之,所有的心理疾病都和贪嗔痴有关。根源在于痴,而直接发端于贪和嗔。当然,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并不是所有的贪和嗔都会导致心理疾病,只要不过度,不带来心理障碍,不导致性格畸变,就还在正常范畴。这也是佛教和心理学的区别所在。
  第三是善的心理,与解脱相应的心理,比如戒定慧。其中,又以慧为根本,即对世界和人生的正确认识。具备这种认识,并对此深信不疑,就是佛法所说的正见,这是产生正念的前提。近年来,西方心理学界对正念非常重视,并已将之应用到心理治疗、教育、医疗等各个方面。
  心理学界有关正念的介绍,比如怎么用心,怎么操作,往往偏向技术层面。当然,禅修本身就是一门调心的技术,但这种技术离不开正见。在八正道中,正念必须以正见为基础,以健康生活为基础。如果不重视正见的引导和健康生活的辅助,正念就会成为孤立的技术,即使能用起来,也收效甚微,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。所以在解脱心理学中,正念的修行要以正见为前提。
  佛教各宗派都有不同的正见,相应的,正念也有不同的内涵。通常,正念是就念头的善恶而言,念五欲六尘属于恶念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属于善念。而南传佛教所说的正念则超越善恶,是指内心对念头的观照力和觉察力。至于从禅宗的角度来说,最高的正念就是空性,是念而无念。总之,修行就是对念头的选择。见地不同,落实到正念的修行,高度也不一样。
  念之后是定,即选择某个心理状态后,安住其中,不断地熟悉和重复,让正念成为内心的常规状态,而且是最稳定的常规状态。在定的修行中,要排除掉举和昏沉两种状态。现代人普遍浮躁,总要不停地说着、做着、玩着,片刻不得安宁,即使身体坐着不动,内心也是妄念纷飞,这就是掉举的直接表现。昏沉则是内心昏暗,混混沌沌,无法集中精力。现代人的心,多半处于这两种状态。
  这就需要通过禅定的修行,将心专注于一点,或是呼吸,或是佛号,让其他种种妄念因为得不到支持而沉下来。就像浊水加以沉淀就会变得清澈那样,此时,心光才会呈现出来,变得了了明知。具足这样的观照力之后,才能导向无贪、无嗔、无痴的心行。而在贪嗔痴的状态下,我们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控制,被驱使,被左右,何其辛苦!
  “心性本净,客尘所染。”心的本质是清净光明的,我们现在呈现的一切染污,只是贪嗔痴的遮蔽。但要知道,贪嗔痴并不是生命的本来,而是依附在其上的尘埃。对此,我们既不要掉以轻心,也不要惊慌失措,只须时时扫除,即可去尘除垢,平息烦恼,就像禅宗神秀祖师所说的那样:“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当内心不再有烦恼杂染,就会进入清净和安宁的状态,其中充满一切正能量,是空明而喜悦的。
  除了以上三种,还有一种状态是行舍,即不偏不倚的平衡状态,这也是生命的本来状态。但我们对外在世界有了贪著之后,就会形成种种依赖。只有在需求得到满足时,才能获得暂时平衡。希求权力的人,得到权力后会获得平衡;需要财富的人,得到财富后会获得平衡。问题是,这些东西随时都会失去,都会变化。如果需要依赖外在条件才能平衡的话,是很难维系的。更多时候,都是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。佛法告诉我们,只要摆脱外在依赖,消除内在躁动,心本来就是平衡的,自足的。就像虚空,不需要支撑,也不需要平衡。
  3.真  心
  以上所说的八识和心所是从妄心进行阐述,而从汉传佛教的传统来看,更推崇真心系统的经论。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《涅槃经》就被翻译到中国,核心思想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都能成佛。这是立足于真心来展开修行,和妄心系统的经论有着不同的契入点。其后,这一思想始终是汉传佛教的主流,影响至今。此外,《楞严经》《楞伽经》等也告诉我们,每个生命中都有无尽的宝藏,只是因为迷失自己,才被贪嗔痴所控制。就像一个从小被拐卖他乡的富家子,因为不知道自己原有的身份,不知道自己名下有亿万资产,只能到处流浪,乞讨为生。一旦找到自己的家,就具足一切了。因为这些本来是属于我们的,不需要外求,也不需要创造。
  禅宗就是根据这种见地,开启了顿悟法门的修行,告诉我们:“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”每个生命都有内在觉性,只需认识即可。这种建立于内在觉性的方法,为我们提供了成佛的快捷之道,故有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之说。
  佛经中,对这个内在觉性有诸多描述,最常见的是以虚空为喻。虚空是无限的,觉性也是无限的;虚空是无相的,觉性也是无相的;虚空能含藏一切,觉性也能含藏一切。但心与虚空的不同在于,虚空是无情,是没有知觉的;而心是有情,是有知觉的,有了了明知的功能。
  虽然心可以遍知一切,但又不能粘著,否则就会一叶蔽目,从无限变成有限的一点点。学佛人都知道“不要执著”这句话,但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并不容易。因为贪著与需求有关,而妄心本身就有着贪著的特点,不同只是在于轻重之别。严重的在乎就严重地贪著,小小的在乎就小小地贪著。如何才能去除贪著?一方面,要在平时建立正确观念,养成良好习惯,不要忽视乃至纵容贪著的发展;另一方面,是要明心见性,这样才能在根本上铲除贪著之根,证得空性,真正做到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

三、佛教对心理问题的解决

  佛教所有法门的修行,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心理问题。其治疗目标,一是彻底解决内在的贪嗔痴,二是圆满开发生命的良性品质,即大智慧和大慈悲。佛经说,佛陀具备三德二利。三德,即断德、智德和悲德。断德是彻底断除烦恼,即涅槃的功德。智德是大智慧的开显,成就根本智和后得智。悲德是大慈悲的成就,对一切众生生起无限的慈悲。二利,就是自利和利他,不仅能让自己了生脱死,走出轮回,也能帮助一切众生实现同样的利益。
  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?在此,将通过佛教的几种常规修行,简要说明它们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。
  1.皈  依
  皈依,即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。其中,又包含外在的住持三宝和内在的自性三宝。
  皈依外在三宝,首先是以佛陀作为健康人格的榜样。佛教对心理健康的定义,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正常人,而是以佛菩萨为标准,完全断除贪嗔痴,成就生命内在的慈悲和智慧。
  其次,对佛法建立完全的信任,因为这是佛陀为我们提供的心理治疗方案。第三,有具德善知识为导师,通过依法修行来完成治疗。如果认识不到贪嗔痴带来的祸患,不希求佛陀成就的品质,不相信佛法可以解决问题,那么,佛法对你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。从心理学来说,这些认知正是心理治疗的前提。
  此外,我们还要皈依内在的自性三宝,相信自身就具有三宝的内涵,具有觉悟的本质。因为修行的目的,只是为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  禅宗的《指月录》就告诉我们,经书只是指着月亮的手指,而非月亮本身。真正的月亮在每个人心里,通过这个手指,是要帮助我们了解内在佛性,进而开发本具的觉悟潜质。
  所以说,皈依外在三宝的最终目的,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在三宝。如果仅仅停留在外在三宝,不认识内在三宝,这种信仰还是肤浅的,并不是佛教所提倡的。从心理学角度来说,就是要完成生命的自我治疗和自我拯救。
  2.发  心
  发心,即发展什么心理,这是代表对生命目标的选择。常有人说,学佛干什么,做个好人就行了。但大千世界,芸芸众生,好人的标准是什么?历史上有老子、孔子、苏格拉底等古圣先贤,社会上也有不少道德高尚者,这些都值得学习。但智慧的高度不同,德行的高度也不同,所以,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目标,为生命发展做好规划。
  我们之所以学佛,是相信佛陀的品质最为圆满,最为究竟。那么,怎样才能成就这些品质?需要从发心开始。不论是否学佛,我们每天都在发心,其中有贪心、嗔心、嫉妒心,也有慈悲心、利他心。人就是由这些不同心理组成的,如果缺乏智慧,只能不加选择地跟着感觉走,这种生命发展是被动的、麻木的,看不到未来的,结果往往被贪嗔痴占据主导。事实上,这也是多数人的生命现状。
  人有魔性和佛性,发展魔性会沦为魔鬼,发展佛性则会成佛作祖。修行所做的,就是了解生命中有哪些已经呈现的心理,还有哪些潜在的心理,然后依法进行选择,阻止不良心理的发展,鼓励良性心理的发展,使生命生生增上。
  佛教提倡的发心,主要是出离心和菩提心。所谓出离心,就是摆脱贪嗔痴、摆脱五欲六尘的决心。而菩提心则是对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,是将这种心理延伸到一切众生,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摆脱烦恼,走向解脱。从心理治疗来说,发心就是要生起战胜疾病、恢复健康的愿望,只有这样,才能进一步接受治疗。
  3.戒律和忏悔
  说到戒律,人们往往想到一些约束性的条文,似乎与现代人崇尚自由的个性相冲突。事实上,佛陀设立戒律的意义,不是为了约束谁,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。
  我们目前的生命平台是贪嗔痴,一旦失控,就会导致各种犯罪行为。比如因为贪色、贪财、贪权而导致犯罪,或是因为嗔心而杀人放火、偷盗抢劫,等等。总之,所有犯罪现象的成因,都不外乎是贪嗔痴。受持戒律,就是为了建立防范机制,让贪嗔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并逐步减少,从而保证人格的健康。
  而忏悔则是犯错后的补救措施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对于凡夫来说,犯错是难免的,关键是及时认识错误。就像衣服脏了需要清洗,当我们内心受到污染,也需要通过忏悔加以清理。佛教的忏悔,包括忏和悔两部分。忏是在佛菩萨或善知识、道友前发露自己的过错,悔是因为知错而发愿不再继续。通过发露,可以帮助我们清理因为犯错造成的负面心理,卸下包袱,并引发内在的正向力量。所以说,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,也是心灵的排毒药,使病毒不会在内心积聚,从而保持健康。很多人之所以产生心理疾病,就是犯错后不懂得忏悔,从而使心结越来越重,不良习气越来越深,最后积重难返,酿成疾病。
  4.布施、忍辱和正见
  菩萨道的修行,主要有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六度。这些都是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。在此,简单介绍其中的三种。
  布施,是通过施舍来解除执著。一个乐善好施的人,不论是财布施、法布施还是无畏施,每做一次,相应的贪著就会随之减少一点。当贪著少了,烦恼自然也随之减少。而当我们用利他心去帮助别人时,慈悲也会增加,从而开启内在的正向心理。
  忍辱,是通过接纳来消除嗔心。有些人以为,忍辱就是要硬生生忍着不发作。其实,这并不是佛教提倡的忍辱,只是一味压制而已,对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。佛教所说的忍辱,是在遇到逆境时以智慧进行观照,然后理解它、接纳它,而不是本能地产生对立。一般人都是活在自我感觉中,一旦利益受到冲突,就会心生嗔恨。而在佛教看来,当别人伤害你的时候,他本身就是烦恼的受害者,是被内在的无明所控制,身不由己。如果我们因此心生嗔恨,就是在和对方的烦恼相应,是非常愚痴而不智的行为。所以,佛教让我们对任何事都要理性地接纳,智慧地处理,而不是消极逃避。
  般若就是正见,也是六度的核心。布施等前五度并非佛教特有,而是和世间法所共的,只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引下,才会成为佛道的资粮。所以在修行过程中,最重要的就是正见,一切行为都要以正确认识为前提。心理学也有认知疗法,因为很多心理问题是和极端、病态的想法有关。观念会制造心态,心态会决定命运。我们要提升生命品质,就要从改变认识开始,学会以佛法正见看世界,以缘起眼光看世界。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后,会发现一切都是条件的假相,是缘生缘灭的,由此减少对世界的贪著。进而通过禅修,将这种认识落实到心行,开发内在的空性智慧,在根本上解决生命问题。

四、结 说

  佛教和心理学的相通之处,都是在关注“心”,在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。不同在于,心理学着重解决异常的心理问题,而佛教认为,只要还有贪嗔痴,就存在心理疾病的隐患,就是一个烦恼的带菌者。所以,佛教修行不仅要解决贪嗔痴产生的问题,还要解决贪嗔痴本身,进而开发生命内在的良性潜质。只有这样,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、圆满无瑕的健康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