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音像
平常心和进取
——济群法师问答集
问:现在很多人学国学,想保持平常心,这样会不会失去上进心?是不是和立志、立心、立命矛盾?什么才是真正的平常心?
济群法师:国学包括儒释道,主要引导我们如何做人。儒家是从君子到圣贤,佛教是成就佛菩萨品质,这都要从立志开始。儒家说志当存高远,佛教则是发菩提心,建立崇高愿望,成为能利益众生、对社会有担当的人。
有了愿望之后,一方面要修身,遵循做人的道德和行为准则,一方面要培养造福社会的能力。从佛教来说,菩萨要从五明处学,包括医方明(医学)、工巧明(科学技术和艺术)、声明(语言文字学)、因明(逻辑学)和内明(佛法)。凡是能利益众生的事,都要努力学习。可见并不是学了国学或佛学,就什么都不做了。
现在有个概念叫“佛系”,好像信佛了,四大皆空,什么都无所谓,都不当一回事。其实这是对佛教的极大误解。真正的学佛要勇猛精进,为了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,甚至连生命都能舍弃。就像佛陀因地修行时的舍身饲虎、割肉喂鹰,还有玄奘西行的求法精神、鉴真东渡的传法愿心,都需要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大无畏精神。
但在精进的同时,又不能执著。这不仅是学佛必须具备的素养,也让儒家士大夫向往。所以很多儒者都喜欢诵读佛经,谈空说有,使自己在积极入世的同时保有出世的超然。《金刚经》中,就将出世和入世统一起来。菩萨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要修习六度、庄严佛土、度化一切众生,但在利他过程中始终伴随两种提醒。一方面告诉我们,不要因为做事增长执著,陷入自我的重要感、优越感、主宰欲,而要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另一方面让我们学会放下,每说一件事都以“所谓、即非、是名”的三段式加以总结。比如布施,告诉我们布施只是条件关系的假相,在空性层面,一切了不可得。如果离开各种条件,根本没有布施这个行为,更不需要执著。
这正是世人最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。如果做的过程中很执著,就会特别辛苦,而且很难客观看待问题;如果做了之后很执著,就会患得患失。所以问题不在于做,而在于执著,这才是真正的苦因,是必须断除的。如果放下执著,在做事中体会无所得的智慧,在现象的当下认识其空性本质,做了和没做一样,了无牵挂,才是真正的平常心。这种平常心是建立在甚深智慧和修养之上,并不是什么都不做,和立志是不矛盾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