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济群法师广州佛学讲座纪实

  国庆期间,10月1日-4日,广州居士邀请厦门闽南佛学院唯识学研究生导师济群法师来穗讲经。在广州六榕寺说法堂举办四天佛学讲座。广东省佛教协会暨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、六榕寺方丈云峰大和尚和该寺全体师父大力支持,成就这次弘法功德。
  法会期间,每天半天上课,半天分组座谈。广州居士自动组织起来,通过游园、聚餐、茶话会等多种形式,畅谈自己的学佛体会、交流学习心得、请教问题,深感法喜充满,不亦乐乎。
  济群法师此次讲课的内容是:在家学佛的基本理念及行持、《金刚经》大意。以下择其主要内容介绍,以飨读者。
  学佛的意义
  世人都追求幸福。殊不知“福气”这两个字,是有福就有气。比如:子孙满堂是世福,但随之而来的是为他们操心呕气。拥有福报,并不等于你就能享受它、支配它。因为享受和支配福报是需要智慧的。现在拥有福报,也不等于永远拥有。拥有福报并能享受它、延长它,这就需要有智慧、需要学佛。学佛不是简单的事,因为佛法是智慧的成就。
  世上的幸福都是不圆满的,当我们饥饿的时候,想吃东西,吃饱就感到幸福了;如果继续吃下去,我们还会感到幸福吗?没有钱的想发财,没当官的想当官,待发了财、当了官,觉得新的烦恼又来了,可见世间的幸福是有漏的。
  烦恼从何而来呢?是从外部来的?还是从“里边”来的呢?答案是后者。要想幸福,不光要改善外在的条件,更重要的是改善内心世界,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灵。而断除烦恼才能获得心灵健康,所以佛教认为,人生当务之急是解决生命中的烦恼,解决心灵内在的痛苦。正如《箭喻经》中所讲:一个人中箭了,要赶快抢救,拔出毒箭,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证箭是从哪里射来的,箭用何物制成等枝末问题。学佛就是要断烦恼,净化心灵,开发智慧。有烦恼就没有智慧,有智慧就没有烦恼,这正如有光明就没有黑暗,有黑暗就不见光明。学佛可以把烦恼无明一点点清除,使智慧逐渐显露。

一、三宝是佛法的全体

  古印度阿底峡尊者,已修到罗汉果位,所到之处给信徒们开示时,都是谈皈依“三宝”。有人不解:为什么每次开示都如此?尊者答曰:“整个佛教,除了皈依三宝之外,我不知还有什么内容”。
  “佛、法、僧”三宝代表着佛教的总体。
  佛宝,是指佛陀释尊及一切佛像。佛陀是觉者、智者;凡夫是迷者、愚者。佛与凡夫的区别就在于:一念觉即是佛,一念迷即是凡夫。人人皆有佛性,人的真如本性就是佛的智慧,只是凡夫没有开发出来。学佛敢不敢直下承担自己是佛?如果老是求佛保佑,则永远是被保佑的对象。
  法宝,是指三藏十二部经典及古今大德的佛学著作。佛法是佛陀亲证宇宙真理而演说的经教,它与世间知识的来源不同。前者是智慧的流露、是内证的;后者是经验的积累,是外求的。佛法的学习,重在世界观、人生观的转变,重在心念的净化。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测出一个人的体温,却不能用科学仪器测出一个人烦恼的程度。科学对我们的心性是无能为力的,心病比身病更需要治疗,而法宝就是无上医药。
  佛法内容包括四个方面:信(信仰)、解(理解)、行(实践)、证(体验)。“信为能入”,佛法提倡的是智信而非迷信。对佛法的信仰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,这与其它宗教截然不同。其他宗教要求绝对信从,佛法则强调实践与体验,佛陀所说的教理都可以实证。佛法与哲学、科学不同。哲学是内向性思维活动力,依赖理性思辨;科学是外向性思维活动,依赖感性经验;佛法既有哲学的理性思辨,又有科学的实证,涵盖前两者。哲学家所说的理论不能实证,科学实验是建立在有限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,是有我相的,是物证;而佛法实证的是无始宇宙的真理,是无相的、是心证。
  僧宝:是指现行住持的比丘、比丘尼和古代菩萨罗汉等贤圣僧。了脱生死这样的大事,仅靠自学是很难的,所以我们要亲近师父,恭敬师父,而目的是为了学习佛法。有人热心给师父煮饭烧茶,做完了就算了,这是不够的,要求法啊!同时我们要明确,学佛不是跟哪一个师父,而是跟“三宝”学习,通过修行自我完善。我们为什么要皈依“三宝”?是为了寻求生命的依赖、解决生命的困扰乃至解脱。通过皈依外在的“三宝”来证得内在的自性三宝。

二、为什么要学习《金刚经》

 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简称《金刚经》,是佛教界流传很广的一部经典,它选自佛经中的《般若经》,是古代南北朝时由印度传入我国的,译者是著名的鸠摩罗什法师。禅宗六祖惠能(广东人)大师,就是因为听到这部经而开悟的。
  《金刚经》能开发智慧,我们生命的内涵是福德和智慧,佛陀称为两足尊,就是福德与智慧都达到圆满。“有福无慧,香象挂璎珞;有慧无福,罗汉托空钵”。
  通常人都活得很累,心里的负担很重。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观念里,就是相同的环境,因各人的观念不同,就有不同的情怀。同样一轮明月,看到它有人伤心、有人欢喜,一切唯识所现。“心生则种种法生”。“李广射虎”说明心识的力量有多大!“杯弓蛇影”告诉我们心病还须心药医。《金刚经》可以扫除我们心灵的尘埃,提高我们心境的层次。
  通常人执着很厉害,执着我的父母、我的爱人、我的事业、我的财富……,而不知道世上的所谓家庭、幸福、事业、财富都是无常的,都是因缘和合的,不可执着的,仅仅是假相而已。宇宙人生就是四个字:“因缘因果”。所谓儿女,就是你的因果罢了,不是来报恩的,就是来向你讨债的,学习《金刚经》可以使你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,使你对生活的各种现象有洞察能力和判断能力。
  学习此经还可以消除业障。我们从无始以来由于贪、嗔、痴所造的业,成为我们的障碍,我们不得不接受果报。因果报应有现报(此生报)、生报(来生报)、后报(后生或后几生报)、不定报。《金刚经》中说到,如果一个人持诵《金刚经》反而受人歧视,那么他前世因果本应堕恶道的报应,就能消除。
  最后,学习《金刚经》可以成就无上佛果。般若(译为大智慧)是诸佛之母,有大智慧就可以从生死的此岸,到达涅槃(没有烦恼)的彼岸,了脱生死直至成佛。

三、《金刚经》主要讲什么

  禅宗六祖惠能听了《金刚经》中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一偈就开悟了,这句话就是《金刚经》的眼睛。
  六祖的著名偈子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。是说明了宇宙的真相。这“本来无一物”就是《金刚经》的思想。《金刚经》主要就是说明了“离相无住”的道理。

四、四相是人生烦恼之根

  《金刚经》中说的四相: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我相,包括我见(自以为是)、我爱(强烈贪着自我)、我慢(自高自大)、我痴(对自我错误的认识);人相和众生相是指“我”以外的人和人群;寿者相,包括追求长寿及传宗接代的思想及“永恒”、“永远”这些概念。四相之中,归结起来还是我相,以我为中心,分别一切,而有其它三相。
  人的烦恼都是因这四相而起。宇宙人生的本质缘起性空,无固定不变的实体,无一相才是真相、实相。正如经中所说的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。现象世界是幻有,本质的世界是无相。凡夫执着身体是我,身体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和合之物,没有一个主宰的、恒常的、不变的我。根据现代医学提供,人体全身的细胞每隔几年就会全部新陈代谢一次,哪有固定的我?再说到我们的思维是我们自己的吗?思维来自经验,由经验形成概念,思维是由这些概念组成的,离开概念还有思维吗?凡夫执着财富为我所有,其实财富是为五家所共有:火、风、水、官、不肖子孙。
  世界是无常的、无我的,没有固定的本体,而我们总是执有、执固定、执暂时的现象为真、为永恒。我们的认识与客观真理不相应,所以我们就有很多烦恼。
  可以写下这样一条生死的公式:我执→贪嗔痴→烦恼→造业→生死
  所以,“欲除烦恼先无我”。菩萨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我、大慈大悲。

五、不住相即解脱

  《金刚经》告诉我们:“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信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不住相,是智慧的解脱。生什么心?生清净心。
  看看我们凡夫的心,一天到晚有清净的时候吗?为身外之物从早忙到晚,下班后抓紧时间看电视、打麻将、卡拉OK……老年退休了,没事干就感到无聊、心发慌。为了打发无聊又找工作干,我们的心不能独立啊!不能静下来啊!我们的心总是寄托在外物上,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人家的嘴巴上、眼光里。因别人恭维而高兴、因别人的冷漠而睡不好觉,这样的人生是多么可怜啊!“心随境转”是凡夫;“心能转物”即是如来。学佛就是要不断的解开心灵的缠缚,学佛要不住于身外之物。有一条解脱的公式是:看破→放下→自在
  如果不能看破,可以先看淡。如果放不下,就背着走,走不动了,再放下。“天下事了犹未了,何妨以不了了之”。名利、富贵、荣辱、是非乃至生死都可以放下。心无挂碍才能潇洒,人生要潇洒走一回嘛。

六、道是无相的

  如何得见如来?《金刚经》回答了这个问题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想非相,则见如来”。如来即道,如来即佛,如来者即诸法如义。如义就是诸法本来的面目,用现代的话来说可以叫“本质世界”,而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多彩的世界可以叫做“现象世界”。我们不可执着现象,因为现象不是本质,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正如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”。诸佛如来都是以无相为体的,《金刚经》告诫我们: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”。佛经里有一个著名的典故:谁是迎接佛陀的第一人?据记载,一次佛陀外出弘法三个月,要回来之前,弟子们都争先恐后去迎接,只有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(即《金刚经》中的长老须菩提)仍坐在山中,他想:“佛陀的真身不是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可见的,他的真身是法身、是法性,是以宇宙人生的真相为身,无处不在,我不应为事相所迷”。佛陀归来时,有神通的莲花色比丘尼抢先迎接,佛陀却说:第一个迎接我的是须菩提。须菩提此时正在山中观察诸法空性,他才是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。
  “如来者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故名如来”。如来是以法界为身,遍一切处、一切时的。为度众生的需要而变化出报身、化身。而其法身是如如不动,是离一切诸相的。我们平常对佛像礼拜,是旨在通过佛像认识真佛,培养清净的心念。无妄想、无执着的清净心就是佛。
  我们在未学佛以前,执着世间的东西,心住功名利禄、儿女亲情,为这些而操心和烦恼;学佛以后我们又执着佛堂的庄严、拜佛的次数、念诵的声音、打坐的时间等等。这好比沙子和金子,两种东西虽一贱一贵,但在人眼睛里都同样是难受的。“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”。执着美、丑、有、空、动、静等等,都会成为我们修行的障碍。着相就无法与实相相应。
  唐朝马祖禅师早年修行时执着坐禅,南岳禅师就在他旁边磨砖。马祖问:“你磨砖做什么”?南岳回答说:“做镜子”。马祖说:“磨砖如何能成镜”?南岳答:“坐禅又怎么能成佛”?马祖当下大悟。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学佛是不能执着形式的,学佛应重在心念的修持,而并非枯坐蒲团。

七、平常心是道

  《金刚经》发起的因缘是很平常的,佛陀穿衣、乞食、吃饭、洗足、入座等等。示现般若智慧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,所谓“平常心是道”。东郭子多次请教庄子,道在何处?庄子答曰:“道在瓦砾;道在蝼蚁;道在屎尿”。道就在日常生活中,遍一切处。鸟语花香,行云塔影,黄花翠柳,青山绿水,一切法都是佛法。真正的佛法,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,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包含着佛法。
  如何悟道呢?就在生活中真参实悟。古代禅师有听到人唱歌开悟的,有看见花开开悟的,有煮饭时开悟的等等,都是体现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。马祖道一开示说:“道不在修,但莫染污”。道是现成的,是每个人都有的佛性,不用修,但使其心不受外界染污而已。也就是《金刚经》告诉我们的:“实无有法,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清除一切染污,就可以显现自家的珍宝,“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不生灭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无动摇,何期自性能生万法”。你悟道的时候,了无所得,只是证得无妄想无执着的心。“无造作、无事非、无取舍、无凡尘”就能“直会其道”。
  修道难吗?庞公家人的对话把修道的体味描述出来了:
  庞公说:修道难难难,十斛芝麻树上摊;
  庞妻说:修道易易易,百草头上祖师意;
  庞女说:也不难,也不易,饥来吃饭困来眠。
  开悟的人,也是吃饭、睡觉。但凡夫吃饭的时候不专心吃饭,有种种计较;睡觉的时候,不安心睡觉,有千万妄想。要制心一处,才能无事不成啊!

八、离一切相而修善

  佛法是心地法门,不可以住相。如何奉行此法门呢?当用心若镜,事来则现,过后不落痕迹。你看镜子照人,你来时,把你照得清清楚楚;你走了,空无一物,正是:
  “风来疏竹,风过竹不留声;雁渡寒潭,雁去而潭不留影”。
  不住相,就什么也不做了吗?不对!如果什么也不做,就是执“空相”。学佛是“不立一法,不舍一法”,不住无为,不舍有为。
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修行呢?《金刚经》告诉我们“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拜佛、念佛、学习经教,“随文入观,依理起行”,通过闻、思、修,学习戒、定、慧,以般若为导,修行六度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),由渐修而顿悟。多做好事,但不要住相。
  学佛要发菩提心,什么是菩提心呢?就是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的的心。就是我们所说的四愿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;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。六祖惠能当年进寺院见五祖时,第一句话说什么?——“我来求作佛”。这境界有多高啊!我们反思一下,自己到寺院烧香拜佛,求的又是什么呢?
  学佛是净化我们生命的主体--阿赖耶识(俗称第八识),“虚空非大,心王为大”,生命的层次取决于第八识。我们学佛主要是要改造第六识,然后突破第七识,最后净化第八识。
  般若法门的修行,有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之称。文字般若是学习研究佛教经论;观照般若是用佛法观念透视人生,依教奉行;实相般若是由积累而至顿悟。
  并非在语言文字上理解了佛法,就能把持住自己的心念。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也是一个居士,他学习佛法、研究教理,写了一首很有气魄的诗:
  “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。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”。
  八风:是指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。“八风吹不动,是指不受这些影响,心中如如不动。苏东坡写完诗,派家人过河到寺院,送给佛印禅师。佛印禅师阅罢,在上面批了两个字:”放屁“。即交给来人带回去,苏东坡看了这两个批字,非常生气!马上坐船到寺院找禅师论理,但见禅师门口帖着一张纸:”八风吹不动,一屁打过江“。此时苏东坡就感到非常惭愧了。所以说心念的修持是不容易的。《金刚经》告诉我们:”佛说般若波罗蜜,即非般若波罗蜜,是名般若波罗蜜“。佛所说的一切法,是指”月“的”指“,而并非”月“,你可以顺着手指去寻月,而这个”月“,是需要自己内证的。
  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是我们成佛的工具。”知我说法如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“。这些法门好比过河的船只,如果过了河,还背着船走吗?我们在修行中要注意不要执法相。
  不执法、不执非法,不执空、不执有,不执一切相而修善,就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
  最后,济群法师寄语广州居士:要把佛法的观念就为自己的观念,而融中入到日常生活中去,是谓真学佛。然后选择一个法门,一门深入,生命就有了目标。净土法门就是居士修行的捷径。

  赵良玉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