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尊敬的大安法师、各位法师和居士,早上好!
我一直想来朝拜净土祖庭东林寺,也通过各种渠道看到大安法师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弘法事业,深深随喜。这次有缘前来,觉得名不虚传。佛法在世间的流传,所有寺院乃至出家人都是有责任的,所谓道在人弘,非道弘人。自古以来,寺院的职能无非是两方面:一是内修,成就四众弟子修行;二是外弘,面向社会大众弘扬佛法。只有每座道场都能立足于内修外弘的定位做好本分事,佛教才能健康发展,正法才能久住世间。东林寺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,值得赞叹。
这几天寺院正在开展弘法辅导员培训班,我觉得很有意义。弘扬佛法不该只是少部分人的事,而是每一位佛子的责任所在。过去,我们仅仅指望高僧弘法,在家居士觉得,弘法是出家人的事;出家人觉得,弘法是高僧大德的事。问题是,高僧大德能有几个?当他们不堪重负,就没人弘法了。可见这种观念是有问题的。所以我提倡的是“弘扬佛法,人人有责”——每个佛教徒都有责任弘扬佛法,都应该尽到自己的力量。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讲经说法,但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,以所知所学和大家分享,或是护持讲经、助印等弘法活动。只有让四众弟子意识到自身责任,积极参与到弘法队伍中,佛教才有希望。
当今教界最缺的是什么?很多富丽堂皇的寺院修起来了,但只是作为礼佛敬香的场所,甚至参观旅游的景点,却没有内修外弘的功能。大众来到这里,除了满足朝拜的需要,不过是参观建筑和造像,并没有因此对佛教有更多了解,更谈不上从中受益。为什么会这样?正是缺乏法的引导。
法,才是寺院的根本所在。内修,修的是法;外弘,弘的也是法。如果没有法的内涵,寺院不过是徒有其表的建筑,不能成为真正的道场;如果没有被戒定慧改造过,出家人不过是剃发染衣的光头俗汉,不能成为合格的僧宝;如果不能闻法、学法、依法修行,在家居士也不过是名义上的佛教徒,甚至会流于迷信。东林寺举办这样的活动,让更多佛子接受培训,提高弘法能力,意义重大。讲净土宗不是我的擅长,大安法师才是专家。在此,主要就我多年修学的心得和大家分享。
一、学佛的重心
今天是一个网络时代,资讯空前发达,人心也空前混乱,以混乱的心面对混乱的资讯,势必带来选择上的混乱。学佛同样存在这个问题。现在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各种法门和经论,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见地作出判断,就会四处涉猎,莫衷一是。这正是很多人学佛多年依然不得要领的症结所在。
修行的关键是具足正见,善用其心。有了这两个前提,我们的闻思、实修、做事才能成为真正的修行,否则就可能流于形式。学教的容易夸夸其谈,用不起来;实修的容易盲修瞎炼,偏离方向;做事的容易被境所转,忘失初心。忙来忙去,自以为很精进,结果却和解脱毫不相干,何其可惜!
我们要明确学佛的重心在哪里,本立方可道生。这个重心又有内外之分。
外在的重心是以三宝为依托,以此引导我们走出混乱的心行轨道。否则,多半会跟着感觉走。这个感觉是什么?无非是我执,是贪嗔痴,跟着这样的感觉,生命是没有出路的。所以我们要至诚皈依三宝,从唯我独尊转向以三宝为尊。对于修学净土法门来说,就是以阿弥陀佛为依止,由净念相继,而与弥陀心心相印。这种转换代表真正学佛的开始,也意味着生命轨道的改变。以自我为中心,将在六道随业流转,无尽轮回;只有以三宝为中心,才能走向解脱,成就菩提。
内在的重心就是我们自己。也就是说,所有修学都是帮助我们解决自身问题。三藏十二部典籍、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认识和改造自己服务的。当然,这和上面所说的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同,前者是随顺现有的凡夫心,而后者是开发自身本具的觉性,这才是生命的真正宝藏。
我们每天会有很多想法,包括工作、学习、家庭等等。这些念头是缘起的,代表无尽生命的积累。问题是,它们往往是由贪嗔痴驱动,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。贪的时候,不由自主就贪了,没想过这么做对不对,也没想过是否还有其他选择,只是惯性使然。可以说,贪嗔痴早已成为凡夫的本能,如果不加改变,我们的所思所想必然是在随顺贪嗔痴,强化贪嗔痴。
修行,就是要消除妄念,建立正念。念佛之所以天天念,时时念,就是为了串习正念。我们选择弥陀名号为所缘,然后安住于此,念念相续。念一声佛,有关阿弥陀佛的正念就得到一次重复和强化,然后是百千次,万亿次……在不断忆念的过程中,这个念头就会日益壮大。相应的,其他妄念就会失去现行机会,从而不断弱化。
但仅仅念还不够,关键是全身心地念,以对弥陀的至诚归投之心在念,以离娑婆、生净土的愿心在念。我们的心力越强,投入的心灵能量越大,念头得到的滋养就越多,成长也越快。如果只是有口无心地念着,虽然口中在发声,手上也在拨着念珠,内心依然妄念纷飞,其实是没什么力量的。所以我们在念佛过程中,一定要深刻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,用心忆念,才能形成强大的正念,成为心灵世界的主导。如果正念没有力量,主导我们的依然会是妄念,是贪嗔痴。
凡夫多半活在妄心的世界,颠倒梦想,念念无明。但佛法告诉我们,在妄心背后还有真心,那就是觉性,是成佛潜质。这两种心正是凡圣不同生命品质的基础。在常人看来,凡夫和圣者有着天壤之别,可在禅宗见地上,不过是一念之差,所谓“前念迷即众生,后念悟即是佛”。迷失觉性,即是众生;体认觉性,当下就是佛。当然,这个佛和圆满悲智功德的十方诸佛是有差别的,但从体认到的觉性来说是一样的,差别在于是否圆满。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,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。
《坛经》还告诉我们,“前念著境即烦恼,后念离境即菩提。”我们为什么著境?因为妄心是有粘性的,而且将一大堆错误想法和混乱情绪当作是“我”,发展出现有的凡夫心。当这样的心遇到境,自然会粘著其上,起贪起嗔。事实上,这个“我”只是无明的产物,是幻有的。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四处寻找支撑,不断地证明它,强化它,痛苦、生死和轮回由此而来。
而在觉性层面,没有任何需要,也没有随之而来的恐惧、孤独乃至一切烦恼。因为觉性本身有无住的特点,就像镜子,虽能照见山河大地,但物来影现,物去影灭,没有任何染著,是为离境。这也就是《楞严经》所说的“觉明虚静犹如晴空,无复粗重前尘影事,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鉴明”。
净土宗的“即心念佛,即心是佛”,正是依觉性而建立。在这个见地上,佛和众生有相同的本质,所以念佛的心当下就是佛。但要知道,这绝不是凡夫的妄心。我们通过学佛了解自己,看到现有人格是无明的产物,目的就是为了瓦解它,进而体认隐藏在凡夫心背后的觉性——这正是解脱的力量。
佛法所说的明心见性,就是由见道体认觉性。但这并不是结束,还要在修道过程中不断运用觉性,瓦解串习。所以教下的修行是从加行位、资粮位、见道位、修道位,直至究竟位。当凡夫心彻底瓦解,智慧究竟圆满,才能最终成就佛果。对于净土法门的修行来说,就是“花开见佛悟无生”。和其他法门的主要区别在于,净土法门偏向他力。虽说惑业尚未断尽,但可借助弥陀愿力的接引,带业往生西方,在清净的环境中继续修行,不必担心在轮回中退转。这是净土法门的殊胜所在。
但我们还要知道,走出轮回的关键不在于时空,而是解除内心的迷惑烦恼,解除对自己和世界的错误认定。这才是轮回的真正根源。事实上,心既能制造生死和痛苦,也具备自我解脱的能力。我们要去了解这种能力,找到打开它的钥匙。三藏十二部典籍,南传、藏传、汉传三大语系,净土、禅宗、天台等八大宗派、种种法门,都是佛陀针对不同根机者施设的方便善巧。
但对个人修行来说,重要的并不是知道各个法门的差异,而是了解其中的共同核心。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修不上去,正是忽略基础导致的。根据多年修学,我发现不同法门虽各有侧重,但都离不开“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”五大要素。抓住这些纲领,也就抓住了修行根本。反之,忽略其中任何一点,修行必然是不完整的。其中,前三点是一切宗派的共同基础,后两项则是不同宗派的特色所在。
二、皈 依
学佛首先要皈依,这是区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关键。现在教界普遍存在信仰淡化的问题,换言之,就是信仰在内心没有足够的地位和分量,无法镇住凡夫心。刚开始,我们觉得自己在信佛,渐渐地,还是像以往一样信钞票,信地位,信感情,信孩子,信人际关系,信有权就是一切。为什么会这样?就是因为我们对信仰对象缺乏认识,对三宝和修行找不到感觉。当信仰不能成为内心主导,自然会被边缘化,出现“学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学佛两年,佛在大殿;学佛三年,佛在西天”的现象。如果不加调整,佛菩萨就会渐行渐远,远在天边。
所以我从2004年开始就把弘扬皈依作为重点,在《皈依修学手册》中详细阐述了“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、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、认识三宝、如何皈依、皈依的正行、皈依的学处、皈依的利益、皈依的修习”等问题,希望帮助大家深化对三宝的认识,真正了解为什么要皈依,怎样才能如法皈依。此外,还编写《皈依修习仪轨》,推广皈依共修,希望大家把忆念三宝作为日常定课,通过反复修习,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分量。
信仰阿弥陀佛,修习净土法门,同样要建立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。我们在十方诸佛中选择阿弥陀佛为归宿,是皈依佛;依止净土法门修行,是皈依法;选择净宗历代祖师大德为师长和修学楷模,是皈依僧。可以说,皈依代表人生最重要的选择。
当我们意识到内心的困惑、生死的痛苦、轮回的过患,怎样才能解脱?财富可以让人解脱吗?地位可以让人解脱吗?我们在选择过程中发现,唯有三宝才能让人走向解脱。虽然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,是出于精神的需要,但除了信仰之外,人生还有感情、权力、人际关系等种种需要,要让信仰在内心占据主导地位,并非易事。在此过程中,必须不断深化对三宝功德的认识,不断修习皈依。否则的话,这一信仰就会因为得不到强化而被逐渐弱化。
对于净土学人来说,修习皈依的重点,就是认识到阿弥陀佛的大愿,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,认识到念佛可以引领我们横超三界,出离轮回。具备这些认识,才能全身心地投入。如果认识不到其中分量,心很容易被现实的需要带走。所以我们要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,至诚皈依阿弥陀佛,不断思维念佛对人生的重要性。如果不做这样的观察修,要把这句“阿弥陀佛”念好,是很不容易的。
净土法门的三资粮为信、愿、行。首先就要有信。信什么?凭什么去信?如果对这些问题缺乏认识,就是迷信、盲信,是没有力量的。确实有些人信根极利,听到善知识怎么说,就能生起深信切愿,一门深入地照做,并不需要懂得多少道理。但对多数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来说,如果没有理性思考,很难真正生起信心。更何况,仅仅生起是不够的,还要进一步强化,让信心成长壮大,就像参天大树那样,才能在充满串习、妄念的动荡内心安住。所以说,皈依是我们走出轮回的起点,也是往生净土的保障。
三、发 心
发心并不是学佛的专利,事实上,我们每天都在发心,只不过发的是贪嗔痴,最终成就的是凡夫人格。现在我们深刻意识到这种人格的过患,就要从发心开始调整,将凡夫心转变为出离心和菩提心。
所谓出离心,就是深刻意识到轮回和惑业的过患,发愿摆脱这种状态。对今天的人来说,逃避痛苦的方法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。虽说我们活得并不轻松,压力重重,却很善于通过各种方式逃避,甚至沉溺在虚拟世界中,不愿面对现实。事实上,逃避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,虚拟世界更不是久留之地,只要内心还有烦恼,就会不断地制造问题,制造痛苦。
我们不断改善环境,目的就是缓解痛苦,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。比如我们需要汽车代步,赚钱买了车,暂时开心一下,但和汽车有关的麻烦也会随之而来。在以惑业为基础的人生中,不可能有本质的快乐,有的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。所谓本质的快乐,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享受,也无论享受多长时间,它都是快乐的,不会减少,更不会乐极生悲。只有涅槃才是那样的快乐,而以惑业为基础的快乐,都不具备有这些特点。
我们唯有深刻意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才能对轮回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,真切地生起出离心。否则的话,今天觉得诸事不顺,赶快到寺院念佛修行,似乎什么都可以放下;一旦顺境来了,又义无反顾地投入红尘中,照样什么都放不下。那不是出离心,只是暂时的厌离和逃避。
事实上,出离心是一种智慧、积极、勇敢的选择,是认清生命真相后,以慧剑斩断对世间名利、事业、感情的执著。进而以大丈夫的气概精进修行,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。只有这样,解脱才有希望,往生才有把握。因为你对世间种种已不再贪恋,也就不会为其左右,为其干扰。念佛往生必须有信、愿、行,这个愿就是“愿离娑婆,愿生净土”。如果没有强烈的出离愿望,对世间尚存贪恋,怎么能往生净土?
只有作出明确选择——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我的归宿,只有那里是唯一的家,除此以外,不想去任何地方。同时深信阿弥陀佛慈悲接引的大愿,加上一心念佛、积极利他的修行资粮,必定往生。关键是很多人信不纯、愿不够、行不足,虽然表面看起来每天都在念佛,但内心还是有很多牵挂,觉得福报还没享够,在面临诱惑时就会被其他选择所吸引,在生死关头就会被轮回盛事挂碍,怎么可能往生?
所以信和愿非常重要。其中,信是皈依,选择自己的依止和归宿;愿是发心,生起真切的出离轮回之心。而菩提心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,把“我要出离轮回”的愿望延伸到一切众生身上。不仅自己出离,还要推己及人,不忍众生在轮回中受苦,发愿带领他们共同解脱。这种广泛利他的行为就是菩萨行,不仅能成就慈悲,还能成就智慧。这正是佛菩萨所成就的两大品质。菩萨又叫觉有情,就是令有情觉悟。如果仅仅想着自己出离,只能成就解脱,是声闻乘而非菩萨道的修行。
作为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,菩提心的特点在于希求,即《瑜伽师地论》所说的“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,及求能作有情义利,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”。从希求的角度来说,这和“我要买房子,要买汽车”的用心方式是同样的,区别只是在于愿望的内容。常人的希求是出于欲望,属于众生的本能,而菩提心的希求是为了利他,是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,帮助众生解除轮回痛苦”的愿心。
这就带来一个问题:为什么要利他?众生和我有什么关系?现实生活中,我们对很多众生是没感觉,甚至不喜欢的,怎么说服自己去利益他们?这是发菩提心的难点所在,必须从观念和心态来调整。省庵大师的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中,讲到发菩提心的十个理由。当我们通过反复思维,认识到这些理由是正确的,这么做是有意义的,才能由衷地发起菩提心。宗喀巴大师的《道次第》中,则是通过七因果和自他相换,阐述了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和怎样发心的方法。当我们接受这些认识,也就接受了这种选择。
我们通常觉得,发菩提心只是一种利他行,和慈悲有关,和个人解脱没有必然的关系,所以老实念佛就够了,为什么要帮助别人,做种种利他行,不是浪费时间吗?这就使得很多学佛人在行为上有浓厚的自了成分,也使大众觉得佛教是消极的,对社会没什么用处。原因就在于,我们对利他的认识严重不足。
事实上,利他不仅能长养慈悲,和解脱也关系密切。我们现有的人格,乃至烦恼、生死、轮回,都是以我执为基础的。有些人虽然在念佛,但没有正确发心,一心只是为了自己,所以碰到一点不如意的事,和自己抵触的事,还是会生起种种烦恼,根源正是在于我执。如果每天总想着自己,就会使我执不断得到强化。而利他的修行恰恰可以弱化我执,把对自己的关注转向众生,多想众生一分,相应的,就会少想自己一分。但这么做的前提,必须是真正而非相似的利他。所谓相似的利他,就是通过利他善行,使我执变得更高尚。用社会上的话来说,就是作秀式的善行。如果这样的话,利他将成为增长我执的另一种方式。
发菩提心必须是纯粹的利他,不论动机还是行为,完全以利益众生为目的,没有丝毫为了自己。当一个人处处为自己打算时,才会患得患失,烦恼重重。反之,当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想他人所想,做他人需要的事,其实是没时间为自己烦恼的。这么做的过程中,我执自然会被弱化,从而在根本上扫除解脱的障碍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我们虽然有悲悯心,但非常狭隘。在修利他行的过程中,时时想着利益一切众生,心量就会不断打开,慈悲也会得到增长,所以菩提心和修习慈悲是相辅相成的。
我们知道,《行愿品》是关于菩提心教法的重要典籍,也是净土五经之一。经中告诉我们:“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”以慈悲为前提,才能生起菩提心,而菩提心又能进一步成就慈悲心。圆满的慈悲是平等、无限的,这离不开智慧。所以从修行上说,利他有两方面的意义:一是利益众生,成就慈悲;一是开启智慧,导向解脱。因为有菩提心,才能使智慧和慈悲不断增长,最终圆满佛菩萨那样的大智慧和大慈悲。
如果我们以菩提心修净土法门,可以成为往生的重要资粮,并在往生后由此愿心引导,在十方世界度化众生。正如《行愿品》所说的那样,当人临命终时,“唯此愿王不相舍离,于一切时引导其前。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,到已即见阿弥陀佛……其人自见生莲华中,蒙佛授记;得授记已,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,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,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。不久当坐菩提道场,降伏魔军,成等正觉,转妙法-轮。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,随其根性,教化成熟,乃至尽于未来劫海,广能利益一切众生。”
为什么《行愿品》被称为“十大愿王”?因为其中的每个愿力都是以十方三世诸佛,以尽虚空、遍法界的众生为所缘。虽然不少人把《行愿品》作为早晚功课,但重点只是念诵,却不了解其中蕴含着殊胜的修行方法。我在1996年就讲过《行愿品》,后整理成《学佛者的信念》,其后又多次宣讲《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》。之所以重视这部经典,因为其中阐述的修行原理,不仅可以作为修习其他法门的前行,本身也是正行,是普贤菩萨成佛的法门。
从前行的角度,《行愿品》的观修可以使我们快速集资净障,是成佛的第一生产力。以《行愿品》的方法念一句“阿弥陀佛”,或是修任何善行,念和行的当下就是一切。就像任何数字乘以无限,结果都是无限的。同时,《行愿品》也是至高的正行,是建立在华严见地的基础上。《华严经》历来被称为经中之王,它的修行就是导归普贤行愿。我在讲述《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》时,将其中的修行方法总结为——菩提心的无上观修,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。我们知道练书法要临摹字帖,如果按《行愿品》的引导去观修,去念佛,就是在用自己的心临摹佛陀品质,进而调整到佛菩萨那样的心。
为什么我们可以把心调整到佛菩萨那样的频道?因为在生命的某个层面,众生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。只是我们因无明而迷失,落入自我制造的陷阱,才成了凡夫。在临摹过程中,就是逐步撤除自我的设定和局限。当这些障碍被彻底铲除,证悟无我、无相、无限的心,就和十方诸佛同圆种智了。如果我们内心不具有成佛潜质,是成不了佛的。正因为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,才能通过修行成就。
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。前面所说的愿菩提心,只是世俗菩提心,而胜义菩提心则是我们内在觉醒的心。这才是究竟的,是生命内在的无价之宝,也是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。作为佛弟子,不论修习什么法门,最终都是为了认识觉醒的心,成就解脱乃至无上菩提。
四、戒 律
戒律是修行过程中的心路规则,作用是帮助我们止息轮回串习,保护我们安全行驶在三善道,行驶在解脱道和菩萨道。它的首要原则是“诸恶莫作”,而恶的基础是贪嗔痴。这是生命内在的强大串习,如果不刻意防范,很容易为其左右。只有不陷入串习,我们才有力量安住正念,修习正定,开启内在觉性。
戒具有防非止恶的力量,如果我们受戒时发心正确,仪式如法,就能因此获得戒体,在内心建立自制力和防范系统。但这不是受了就一劳永逸的,还要通过不断持戒和忆念戒的功德来强化,需要把戒律落实到身口意,落实到修行和生活的方方面面,最终使持戒成为我们的修养。这样才能抵挡无始以来的不良串习,使身心乃至人格清净无染。
如果不以戒律为规范,我们的所思、所言、所行往往是充满贪嗔痴的。在这样的心行基础上,能和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吗?如果不能相应,所谓的念,不过是有口无心的形式而已,无法成为往生资粮。所以对于念佛法门来说,戒律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。
五、正 见
从念佛来说,除了净土法门特有的见地,我们还要重视各宗共同的正见。如念轮回苦、三恶道苦,可以帮助我们真切地发起出离心,断除贪嗔痴,也就是四谛法门说的,由知苦而能断集、慕灭、修道。可以说,念苦正是修行的动力所在。无常无我是告诉我们,从外在世界到内在身心都是刹那生灭、朝不保夕的。只有认识妄心背后的觉性,才能亲见生命的本来面目。缘起性空则是帮助我们认识到,无明构建的轮回只是梦境,是因缘假相,并不真实,也就是祖师所说的“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”。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很热闹,很可爱,所以才不想出离。如果看清它在本质上是荒谬而不真实的,也就没必要执著不舍了。
我们修念佛法门,必须深刻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认识到阿弥陀佛的万德庄严,认识到西方净土的无比殊胜。具足这些正见,才能全身心投入,让这句佛号念得得力,念得相应。我们的见地越高,念佛时和阿弥陀佛的相应程度就越高,往生的可能性就越高,往生后的品位也越高。如果带着凡夫心在念,既没有见地,也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,不过是在念一些音节而已,自己都没有入心,还能和弥陀心心相印吗?
六、止 观
凡夫心是很不安静的,即使没有面对其他人和事的时候,念头也会此起彼伏。这就需要通过制心一处的训练,让心系念于善所缘。一旦跑开,就再拉回来;再跑开,就再拉回来。通过反复训练,逐步平息躁动,培养持续、稳定的专注。当我们体认到这种安静后,无论面对什么,都是如如不动的,不会随境左右。
以大家熟悉的念佛来说,把心安住在佛号上就是止。在这个基础上,每一声佛号才能真正念得相应,念得有力。而观是一种观照力,在念佛过程中了了分明。如何让念佛和止观修行相结合?首先要有前行,思维暇满义大,念死无常,念三恶道苦,并且深刻认识到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的殊胜,生起“愿离娑婆,愿生极乐”的强烈愿心。然后通过修止,专心念佛,让这一正念逐渐强大,相续不断,成为生命的主导力量。最后通过观禅,观照念佛的心本空,念佛的心即是佛,也就是祖师所说的“即心念佛,即心是佛”。如此念佛,就能念念与佛相应,是至高无上的修行。
以上,围绕修学重点和五大要素,给大家介绍了我的修学思考。我觉得,这五大要素对念佛法门也很有借鉴意义。今天的因缘非常殊胜,希望我的心得能对大家有所启发。
【问 答】
问:禅宗的闻思修,和净土法门的信愿行有何关系?
答:闻思修主要是教下的内容,并不是禅宗特别提倡的。当然禅宗也讲藉教悟宗,以闻思经教辅助修行,但不是重点。教下所说的闻思修,闻是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;思是如理思维;修是按如理思维建立的正见修习某个法门,并在正见指导下生活。
净土法门的信愿行,同样离不开闻思修的基础。否则我们连阿弥陀佛和净土法门都不知道,信什么?即使听说了一点,但不知道弥陀乃万德洪名,净土法门乃横超三界的捷径,还是难以生起信心。即使知道了弥陀功德和念佛殊胜,但不通过思维来理解、接受,不通过修行来验证,信心依然是不坚定的。所以说,闻思修是建立信愿行不可或缺的基础。离开这个基础说信愿行,往往是空洞的。
问:无明和执著有什么不同?根本无明、枝末无明和我法二执是什么关系?
答:无明是执著的基础。我们之所以执著,正是因为无明。当然无明的表现方式有很多,贪嗔痴、八万四千烦恼都是无明的结果,执著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。
根本无明也叫无始无明,是与生俱来的,枝末无明则是由根本无明派生的。至于我法二执,其实也是无明的表现。在《道次第》中,甚至把我执和无明说成一体的两面,由无明而有我执,有法执。因为我们看不清自己,所以才会对自己产生错误认定,为我执;对世界产生错误认定,为法执。如果我们看得清自己和世界,对一切洞然明白,就不再有错误认定,也不再有我法二执了。
问: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什么关系?
答:从愿望本身来说,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一致的,都是要出离轮回,但所缘对象有宽窄不同。出离心只是“我要出离”的愿望,而菩提心不仅是自己出离,还要带领一切众生出离。从心行基础来说,二者也是一致的。真正的出离心是空性慧的作用,而菩提心的基础也是空性慧。如果没有空性慧,仅仅建立于世俗心的愿望,是无法究竟出离并解除惑业的。从世俗层面上说,出离心和菩提心都是愿望;从究竟本质上说,二者都是空性慧,都是觉悟。佛教所说的觉悟,不仅有诸佛菩萨成就的无上菩提,还有声闻菩提、缘觉菩提。
问: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如何,是趋向人间佛教还是山林佛教?
答:佛教的发展不能单纯走向人间,也不能都走入山林,否则谁来弘扬佛法?这么多芸芸众生怎么办?从另一个角度说,如果没有社会大众的土壤,也就失去佛陀设教的本意,佛教将无以生存。而在走向人间的同时,也离不开山林的静修。
静修可以直面自己,做事可以历境炼心。东林寺的闭关中心就很好,我们定期到这里来修一修,再到红尘中滚一滚,这两方面对修行都有必要。做事是修习菩提心的过程,可以通过利他来瓦解串习,同时考察自己:正念有没有力量?贪嗔痴还强不强?如果有任何一件事可以影响我们,就说明内心还有相应的烦恼在作用,正是修行的入手处。否则的话,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境界会影响我们。
问:末法时期为什么要提倡净土法门?为什么众生的根机最适合净宗,而不是禅宗、密宗?
答:佛法弘扬应该是多元的。当然,净土法门在中国有广泛的信众群体,需要像东林寺这么好的道场来弘扬,但其他宗派同样重要。佛陀之所以施设八万四千法门,就是因为众生有各种根机。尤其在今天这个多元的社会,各个宗派都有存在价值。如果净宗道场把净土宗弘扬好,禅宗道场把禅宗弘扬好,唯识宗道场把唯识宗弘扬好,就是众生之福。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,需要不同法门来引导和摄受,佛教才能全面、健康地发展。所以,我并不提倡只弘扬一个宗派。任何道场能如理如法地弘扬某个宗派,都值得随喜赞叹。
问:很多学佛人只求眼前福报,觉得净土或佛是看不见的,怎么救度他们?
答:确实有些学佛者只求眼前福报,这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。从现代人所受的教育来说,直接和他们说轮回,说西方极乐世界,接受起来会有困难,甚至觉得这是迷信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可以多向他们介绍人间佛教——你想不想这一生过得好?过得开心?佛教是人生的大智慧,可以引导我们解除烦恼,使当下的生活更幸福。当他们愿意接受佛法后,可以再进一步讲出离心、菩提心、西方净土等高深的道理。
佛陀说法时,也常常“先说端正法,再说正法要”。众生想要福报,就说怎么拥有福报。当他们有了福报之后,感觉光有福报还不行,再来说佛法,就容易接受了。就像很多人没钱时以为有钱就有一切,结果有钱后发现还是痛苦,就会寻找新的解决办法。现在的国学热、佛学热就说明了这一点。因为很多人已不满足于现前福报,开始思考“幸福是什么”,思考“我是谁”“活着为什么”。当他们开始追问这些问题,再来介绍佛法,就是顺其所思、予其所需、投其所好,效果自然不同。
问:如何将佛法落实到生活中?
答:一方面,要让佛法智慧真正变成你的观念。对于佛法所说的暇满人身、无常无我、因缘因果,我们在听闻后,还要通过深入思维来理解。当我们认识到佛法所说的就是世间真理,才能心悦诚服地接纳,成为自己的观念。这样的话,佛法自然能落实到生活中。很多人虽然在学佛法,知道不少道理,但面对问题时,运用的还是固有观念,“佛法是佛法,我还是我”。之所以有这种知行脱节的情况,其实就在于没有真正的“知”,没有把概念转变成观念。
另一方面,要根据佛陀所说建立如法、健康的生活规范。依戒定慧、八正道的指导,受持戒律,正命生活;同时每天有一定时间来禅修或念佛,保持智慧观照。做到这些的话,佛法一定能走入生活。
问:对父母的执著太深,如何才能看淡?
答:执著是凡夫的串习,尤其是对父母,关系最为密切,执著也最为坚固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一方面是从轮回的眼光,认识到我们和父母的关系也是缘起的,同时认识到,执著这种关系不能给双方带来任何好处,只有引导父母学佛,把世俗关系转为清净的法缘,才是最好的报恩。另一方面,要把感情的重点转移到信仰上,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三宝为中心,可以弱化对世间感情的执著。我们修净土法门,就要对阿弥陀佛、极乐世界建立依赖。
当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。有些人学佛后,就不管家庭、不做事业,最后反而给自己带来诸多违缘。作为在家居士来说,我们要完成世俗责任,做父母的当好父母,做子女的当好子女,也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敦伦尽分。在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,既是在完成责任,也可以修习菩提心。我们要慈悲一切众生,首先应该从父母、兄弟姐妹开始。如果对身边亲人都不慈悲,怎么慈悲众生?当然,这不是用人间情爱,而是用慈悲大爱,先从至亲开始,然后扩充到更多的人。只要带着菩提心去做,这些努力同样会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,和修行并不对立。
【大安法师结束语】
大家听了济群法师的开示,相信会受到很大的教育。本人也受益良多,感觉法师真是把高深的佛法,用大家都能理解的现代语言阐释得非常到位。对于净土行人来说,通途的持戒、菩提心、正见和念佛法门有什么关系,法师也讲得很好,让人想到蕅益大师所说的,净土法门“横与一切法门浑同,竖与一切法门迥异”。有时我们更强调迥异的一面,而忘记浑同的一面。实际上,浑同的部分是基础。不是说你念佛了,仰靠他力了,大乘通途的菩萨道就可以置之不理。在念佛过程中,我们要重视通途的科目菩提道的基础,而在往生这一点上全凭他力。这样修净土法门才会比较圆融。
济群法师所讲的佛教多元化发展的观点也很好。八万四千法门,是面对种种不同根机的众生而施设。每个道场都有各自的修学定位,可以发挥特有风格,让大乘八宗都能开花结果,利益众生。站在东林寺的定位,我们专修专弘净土法门,但对禅宗、律宗和教下的道场,我们要随喜赞叹。具有这样的认知和胸怀,才能共持法运。希望大家听闻之后深入思维,落实在行动中。
(2020-5-2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