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唯识三十论》解析
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四、世事乖宗难

  在通常的理解中,以为“诸法唯识”似乎就意味着,可以随着各人的心念,想变现什么就变现什么。因此就存在这样的疑问:泰山为什么一定要在山东?月亮为什么一定要到十五才圆?既然唯识所现,应该想在何处见到泰山就能在何处见到,也应该想在何时见到月圆就能在何时见到月圆。如其不然,就说明还是有心外的实境,有客观存在的物体。
  还有一个问题是,唯识宗说每个人所认识的都是自己的世界。按照这个理论,各自见到的世界应该不同才是。事实上,很多事物在我们的眼中都呈现着相同的外观和特征,这就是“有情不决定难”。
  其实,唯识的重点并非否定我们个人以外的世界,而是说明,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由我们的认识所决定。离开我们的认识,外境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。不论世界有多大,境界有多少,我们认识的,终究还是局限于自己所能认识的境界。离开这个范畴,宇宙多大对我们并无意义,和我们的解脱更无关系。因为我们的烦恼和快乐都源于自身认识的范畴,而非尚未认识的领域。
  针对外人所提出的问题,论主在这里通过几个比喻回答。
  首先以梦境作为说明。如果说外境不实就不应有时间、地点,但我们在梦中所见景象同样有时间和地点,也同样能发生作用,使我们为之惊恐或为之欢喜。可见,时间、地点并不能说明外境实有。
  其次是以狱卒作为说明。地狱的环境非常恶劣,如果狱卒也是有情的话,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也应不堪其苦。所以从唯识宗的角度来说,狱卒只是犯罪者的唯识所现,并非真正的有情。之所以用这一例子作为比喻,是因为当时的印度都承认地狱存在。若现在再以同样的比喻向人们解说,就不是极成。所谓极成,是因明学的概念,就是以大家共同承认的事实去证明其他事实,即以已知去证成未知。而这个已知必须是极成,如果是不共的,就不可作为理由。佛法在各个时代的弘扬都有其特定方式,所以,我们在举例和表达方式上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,而要采用现代人能够接受的方式。
  真理是亘古亘今的,在古今中外都具有普遍性,所谓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,但在表现方式上却可以千差万别。弘法强调契理和契机,就是要适合不同时代的需求和特点。有些例子可以继续运用,如梦境之喻,因为古代的人做梦,今天的人还是做梦,大家都承认梦境的存在,是极成的。

五、圣教相违难

  也有人提出,如果心外的色法等实境是没有的,那么在世尊的圣教中,就不应当说有色等十二处。既然说到色等之法,可见这些实法必定是有的。
  十二处即六根和六尘,六根属于内六处,六尘属于外六处。十二处的概念,能否说明六尘境界是客观存在的呢?对于这一问题,唯识宗是通过种子和现行来解释内处和外处。种子尚未现行时为内六处,而种子现行后为外六处。所以说,六处的境界,不论六根也好,六尘也好,依然是种子变现的,依然没有离开我们的识。佛陀说十二处的教法,主要是帮助二乘人悟入人无我的空性。又针对不知心外无实有色等的有情宣说唯识教,了知唯识所现没有实我、实法,从而悟入法空的真理。

六、唯识成空难

  如果说一切法空,那我们的心也应该是空的,如何说惟有识呢?
  对这一问题,唯识宗主要是从三性的角度来回答:唯识所要空的是三性中的遍计所执,也就是我执和法执,这两种执著来自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。我们在见分上产生我执,在相分上产生法执,并由此认为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实在的,是好或不好,有价值或没价值。而这一切并非客观真实,只是我们主观赋予的。就像我们将一根绳子当做蛇,绳子是缘起有、依他起有,蛇则是因遍计所执产生的错觉。唯识所要空的,是蛇而不是绳子。所以说,唯识所说的空和诸法唯识之理并不矛盾。

七、色相非心难

  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无形无相的,可物质世界是有形有相的。如果一切色法都以识为体,无形之物又是如何成为有形之物的呢?
  对于这一问题,唯识宗认为是我们的坚固执著所致。因为我们坚固的执著,才使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变成固定的、实在的。对于圣者的境界,或成就某些神通的人而言,当他们进入特殊的空定时,现实境界就不会对他们构成任何障碍。如瑜伽师修练到一定程度后可穿墙而过,之所以可以这样,是因为他的生命进入特殊状态时,世界呈现的差别和障碍已不再存在。
  对于不同层次的生命来说,不同的执著和妄想会形成不同的世界。而这不同的世界只是对这一层次的生命才有意义。当生命抵达另一个层次时,时空都发生了彻底改变。所以说,我们现在所认为的真实,只是建立在我们的妄想之上,由业力和习气形成的。在我们的生命中,每个妄想都代表着一个世界,其作用又取决于自身力量。开始萌芽时,它只是一个妄想;发展到某个阶段,就表现为我们的某种思想境界;一旦成熟,则能代表我们整个的生命状态。从一个妄想演变为思想境界,进而成长为生命状态,就是生命转化的过程。我们培养哪些妄想,在人性中培养哪些心所和念头,就代表着未来将进入怎样的生命状态。
  所以说,我们的心灵有很多频道,可以进入这一层世界,也可以进入另一层世界。这正体现了“唯识所现”的道理,也就是“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”。之所以会有十法界的区别,关键也在于我们现前的一念。而我们所认为的坚固外相,只是妄想和执著所致。比如水,本来只是流动的液体,是低温将它们冻成了冰。执著就像低温一样,将妄想凝聚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世界。

八、现量违宗难

  我们的认识有现量、比量和非量。现量所缘的境界是性境,性者实也,即真实的境界。前五识和第六意识都有现量的作用,如果所现为真实之境,那么外境也应是有的,否则如何去缘?现量所缘的真实境界又如何成立?
  唯识宗告诉我们,当我们在现量状态时,根本不知道是内境还是外境。我们所认为的外境,其实已是意识的分别状态,也就是非量,即错误推断;而我们认为这个外境好或不好等等,又属于比量的范畴,也不是现量。

九、梦觉相违难

  梦中的境界,虽在梦中感觉是真实的,但梦醒之后就知道是妄境了。如果我们清醒时感觉的境界不是实境的话,我们也应当能够知道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并不知道面对的境界是虚妄的,可见和梦境还是有区别的。
  事实上,所谓的清醒也是相对的。凡夫之所以是凡夫,就是因为生活在无明大梦中。人们常常感叹人生如梦,其实不仅我们今生在梦中,过去的生生世世都在梦中,惟有无漏智慧显现后,才会如梦初醒。到见道的那天,有漏妄识不起现行时,我们才能从梦中真正醒来,知道现有的生命状态皆是妄想显现。

十、外取他心难

  佛法所说的他心智,乃是缘他人之心,即知道他人的所思所想。如果承认有他心智,能够了解他人的心念,说明心还是能够缘心外的境界。
  而唯识宗对此的解释是,他心智所缘的他心不是亲所缘缘,而是疏所缘缘。当我们在缘他心时,他心只是作为疏所缘缘呈现于我们的内心。就像外境在镜前呈现出相应的影像,但镜子呈现的只是外境投射的影像,并非外境本身。因此,镜外的影像为疏所缘缘,镜内的影像才是亲所缘缘。我们每个人都能互相认识,当我看到你的时候,你是我的疏所缘缘,你的影像会在我的认识上投射出来。但我看到的并非真实的你,而是我认识和理解的你。因为我们缘任何一个对象时,都会在对方投射的影像的基础上,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、认识或爱好进行再加工,这就是理解和对象始终存在差距的原因所在。

十一、异境非违难

  关于这个问题,前面已多次涉及:既然有疏所缘缘,说明还是有外境,不能说没有。
  唯识宗告诉我们,唯识并非唯我一人的识,如果唯我的话,“我”岂不是等同于一神教的上帝:因为“我”的出现,才有了人类的世界;有一天“我”死了,整个世界将随之消失。而唯识告诉我们,每个人认识的世界,是建立在每个人的认识之上。每个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,离开自己的认识,这一世界就不存在了。除了个体之外,宇宙中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。每个众生都有自己的世界,所谓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”。
  唯识将一切法分为心法、心所法、色法、心不相应行法、无为法五类,其中心法最胜。与物质世界相比,心的作用最为强大并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。关于这一点,是大小乘经论的共识。只是阿含圣典中讲得比较简单而已。在一切法中,唯识特别强调心的创造性,并建构了完整的理论体系。心所法代表了我们的心理活动,而色法则是由心、心所显现的影像。心不相应行法是心法、心所法、色法的表现方式,如时间、空间、速度,但这些并非实有,不能离开心、心所、色法而单独存在。比如我们的手按照一定的速度转动,但离开手就没有独立的速度。我们在这里上两小时的课,这一时间概念也不能离开当下的人和事。时间、空间、速度之所以叫做心不相应,是因为它们有自身的运动规律,不是心能随便加以改变的。所以,心不相应行法是心法、心所法、色法的分位假定。无为法是唯识性,也就是唯识的实性。唯识有唯识相和唯识性之分,唯识性同样没有离开识:“如是诸法皆不离识,总立识名。”世间万法都没有离开这五法,而五法又都没有离开识。
  唯识学的条理非常清楚,是即是,非即非,不太讲究圆融。很多人学习佛法总是过分强调不分别,动辄大谈圆融,再就是不可说、不可说。若无法可说,三藏十二部典籍又从何而来?禅宗强调不立文字,但禅师著述最多,《禅宗全书》就收录了一百册。当然,佛法的确有不可说的层面,即超越思维的层面。但毕竟还是有可说的层面,如果一开始都以不可说来推脱,初学者又如何入手修学呢?
  我曾经写过一篇《唯识学上的唯识义》,对唯识宗如何成立唯识作了综合性的说明。这篇文章是多年前完成的,行文比较通俗,还引用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,大家可以作为参考。对唯识的道理,我们既要知其然,又要知其所以然。不仅要清晰地把握每个概念,更要把握唯识思想的重点。成立唯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,一是解答外人的疑难,一是正面的成立。
  西方哲学也有类似唯识的思想理论,尤其是现象学。当然,佛法和世间哲学还是有不共之处,哲学纯粹是比量的产物,是人类对世界进行思考的结果,这思考可能是对,也可能是错。佛法则不同,是佛菩萨和禅者们在修行中的体验和证悟。
  佛法修行中,观想非常重要。早期部派佛教的典籍中,如《观佛三昧经》、《般舟三昧经》等,有许多关于禅观内容,包括观地、水、火、风,观不净、观无常、观佛像等等。到大乘净土法门的修行中,也有观想念佛和观像念佛,一旦观想成熟后,诸佛会随着观想显现,这是从实践中体证唯识。
  《摄大乘论》说:“诸瑜伽师于一物,种种胜解各不同,种种所见皆成立。”修瑜伽止观,无论观想的是什么,在观想成熟时都可显现。那么,为什么常人的观想达不到如此效果呢?原因就在于心力不同。我们平时总处于散心状态,而散乱的心是没什么力量的。一旦处于定中,威力就不同了,即佛经里所说的“置心一处,无事不办”。这和聚光的道理相同,同样是光,灯光不能聚集于一点,只能起到普通的照明效果;但通过透境将光聚集于一点,威力就增加了无数倍。心的作用也是这样,我们平时的起心动念似乎并没有太大作用,而对于一个修行有素的人来说,起心动念就会形成极大的力量。所以说,唯识是禅者们修行的体验。我们修习唯识观,最终是为了证得唯识性,而不是单纯地学习理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