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唯识三十论》解析
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第三能变主要讲的是前六识。前六识属于我们能够意识的范畴,同时也是世间哲学、宗教及早期部派佛教都曾讲到的。所以在讨论第三能变时,没有教证和理证的内容,因为前六识是佛法与世间所共有的,无须进行论证。而第七识和第八识则是唯识学不共的理论,这就有必要对它们进行论证。
  前六识为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《成唯识论》中,关于第三能变的内容为七段九门。

一、六识差别

  第一为能变差别门,《唯识三十论》曰:

  次第三能变,差别有六种。

  三能变的差别有六种。从识的自体来区分,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都有各自独立的自体,所以唯识学属于多元论。
  六识的名称又是从何而来呢?唯识学中,有依根得名和依境得名的不同定义方式。所谓依根得名,是以根作为识的所依,如建立在眼根上的识为眼识,建立在耳根上的识为耳识,依此类推。若是依境得名,应名为色识、声识、香识、味识、触识。为什么六识是依根而不是依境得名呢?有五方面的原因:即依义、发义、属义、助义、如义。
  一、依义:眼识依眼根而住,耳识依耳根而住,鼻识依鼻根而住,即依根处所,识依而住故。也就是说,我们的眼识、耳识、鼻识是依眼根、耳根、鼻根而产生作用。
  二、发义:识由根所引发,而根的变化又会影响到识的认识作用。如近视眼、老花眼之类的生理变化,都会影响到眼识对世界的认识。
  三、属义:识的种子始终相属于根。如眼识属于眼根,耳识属于耳根,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,彼此缺一不可。如果仅有根而没有识,比如死者,眼识是无法产生作用的;如果仅有识而没有根,比如盲人,眼识同样不能产生作用。
  四、助义:根和识是互相影响的,根必须在识的协助下才能产生作用,识也必须建立在根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作用。一方面,当根发生变化时,识会受到影响;另一方面,当识产生病变时,根的认识也会受到影响。如精神病患者看到的世界,往往和常人看到的世界不同。
  五、如义:根和识的性质是一样的,都属于有情。而六尘的境界,如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则属于无情的境界。
  六识因此五义而得名。其中,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所依的根都是物质的,而第六意识所依的根则是精神的,依第七识意根而生起。

二、六识的体相

  第二为自性行相门,《唯识三十论》曰:

  了境为性相。

  “了境”即了别境界,这一特征既是前六识的特征,也是前六识的体相。“性”是体性,为前六识的自证分;“相”是行相,是对相状产生的分别能力,为能缘的见分。
  前六识的特点为了别。事实上,每个识都有了别功用,为什么唯独将前六识作为了别识呢?因为了别有粗了别和细了别之分,前六识具有粗了别的功用。六识依六根而了别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的境界,是我们所能感知的粗显境界。而第七识和第八识的了别却微细难知。

三、六识的伦理属性

  第三为三性分别门,《唯识三十论》曰:

  善不善俱非。

  三性是佛法对不同行为属性的区分和定义。此处的“俱非”,是指非善非不善,即无记。所谓“善不善俱非”,就是说六识通于善、不善、无记三性。
  第七识和第八识属于潜意识的范畴,其性质为无记,区别只是在于,前者为有覆无记,后者为无覆无记。前六识属于意识范畴,活动时有一系列心所与其相应,表现在行为上往往带有善恶倾向。
  前六识中,第六识的活动共有五十一种心所与其相应,也就是一切心所都和意识相应。若第六识与信、惭、愧、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、勤、轻安、不放逸、舍、不害等善心所相应,将导致善的行为;而与无惭、无愧、嗔、忿、恨、覆、恼、嫉、悭、害等不善心所相应,将导致不善的行为。若既未与善心所相应,也未与不善心所相应,便是无记的行为。
  虽然这些心所从理论上说只是第六识的助手,但在很多时候,第六意识并不总能当家做主,时常会大权旁落,成为被操纵的傀儡。在我们的心理活动中,嗔恨、我慢、嫉妒等烦恼都具有强大力量,正是它们左右并主宰着我们的生命。有些人贪心特别重,当贪心成为心灵主宰时,即使理智告诉他不能再贪,仍然身不由己。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贪婪成性,佛教中称为“贪行者”。如果我们对不善心所听之任之,使它们在生命中形成主导力量,再想进行管束就很困难了。就像那些有权有势的下属,往往会利用手中实权架空主人。由此可见,现实世界的很多现象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映照。
  我曾在法国梅村参加“世界和平宗教研讨会”,一行禅师有句话说得非常好——“世界和平始于人类内心的和平”,充分体现了佛教的思想精神。如果没有正见的观照,没有内心的和平,世界和平又从何而来?美国的“9·11事件”就是个沉痛教训,虽然他们建构了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,却无法防范如此原始的攻击方式。所以说,若以武力相互防范,结果必然是防不胜防。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,是以慈悲心化解彼此的怨仇。因为第六识通于三性,所以我们才会产生善、不善和无记的行为。前五识也有善或不善的行为,但前五识的认识属于现量,这一过程非常短暂,所以它们的活动多是在意识引导下进行的。《八识规矩颂》的第一句就是“性境现量通三性”。“性境”是佛法讲到的三种境界之一,另外还有带质境和独影境。性境为前五识所缘的境界,为如实呈现的心灵影像。“现量”则类似直觉式的认识,当我们对事物作出判断或介入名言后,就不再是现量了。比如我们看到桌子并意识到这是桌子,就由现量进入了比量和非量的范畴。正因为前五识的所缘为性境,能缘为现量,所以本身没有能力主动行善或作恶,只是在意识支配下展开活动。因而在善恶行为上,第六意识属于主动的一方,前五识属于被动的一方。
  那么,当意识在活动时,三性会不会同时发生?从心理活动到行为本身,能否同时具足善或不善的心理因素?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两种不同观点,即三性俱转和不俱转。有的论师主张不俱转,即善恶心理总是有先后次第,不会同时产生;还有的论师主张三性可以俱转,因为五识是多刹那俱生,所以善、不善和无记的行为可以同时发生。比如我们看到喜欢的东西产生盗心,但在此同时,可能又会因听到佛法生起惭愧之心。而眼睛的看与耳朵的听是同时进行的,由此引发的盗心和惭愧心也是同时生起的。心念非常复杂,时常处于矛盾之中。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有这样的经验,有时我们虽然做的是好事,但也可能带着些许不良动机;有时虽然做的是坏事,但也可能掺杂着某些善意成分。以唯识宗正宗的思想而言,是主张三性俱转而非不可俱转。
  在学习唯识的过程中,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上。每个问题都要落实到生活中去思考,对照自身心理状态来分析,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接受,才能进一步信受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