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2018年7月,济群法师应颜爱民教授邀请,为湖南长沙践行国学基金会国学班学员开讲《如何破解事业发展中的困惑》。本文根据讲座后的问答整理。
佛法需要发展吗
问:有人说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,是得益于它的包容性,尊重事物的整体性和个性。我觉得,文化传承应该是去其糟粕、取其精华的过程。比如西医在进步,中医在变化,包括我读《弟子规》,老师也说有些内容不太适合现代,需要摒弃。这都说明文化在发展。但在佛教中,我没听说《金刚经》《法华经》之类出了续集,佛教就不需要发展吗?
济群法师:人类文明史上,先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智慧,但在传承过程中,确实会出现陈规陋习甚至糟粕,需要加以鉴别。但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正本清源,并不等同于发展。我们今天所说的发展,类似达尔文的进化论,即物种从低级向高级进化。从科学来说,确实经历了这样的发展。比如人类对世界的认知,从地心说到日心说,再到哈勃望远镜出现后发现的无尽宇宙,始终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中。再如经典物理学到现代量子力学,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突破。
但在人文领域中,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,各种文明中就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,除了印度的释迦牟尼佛,还有中国的孔子、老庄,古希腊的苏格拉底、柏拉图……这些智者对生命和世界的认识,构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,影响至今。为什么这些思想始终未被超越?因为他们是在道而非术的层面认识世界。道是直抵核心的,而核心之所以为核心,并不存在线性的、由下而上的发展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科技日益发达,人心和人性却没有因此提升。不论对人心的认识,还是对人性的改造,都没有超出佛法修行的范畴,都离不开止恶修善、自净其意,所以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学习和继承。如果说有什么需要发展,只是在解读和传播上,要选择适合当代人的方式。而佛法揭示的宇宙人生真相,,是佛陀证悟后告诸世人的,并不是某种发明创造。之所以具有永恒性,因为它是事物本身的规律,本来如此。
颜爱民教授:这个问题隐含了一个假设,社会各方面都是从落后走向先进。这一思想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。我曾在剑桥达尔文学院演讲时说:进化论应该是错的,请大家不要见怪。结果达尔文学院几位教授当场站起来说:我们早就知道它错误的。所以大家要搞清楚,进化论是一家之言,不要把它变成科学常识,用来质疑其他思想。至于在认识人性的问题上,正如法师所言,两千年前和现在的人并没有本质变化。既然人性没有变化,那么基于人性的智慧肯定是有用的,所以《金刚经》没必要出续集。
努力没结果时怎么办
问:在您的书中看到“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”,当人们辛勤努力却没得到想要的结果时,难免感到失落,我们如何疗愈自己并帮助他人?
济群法师:“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”的智慧,正是为了疗愈我们由执著结果带来的种种压力、焦虑和痛苦。对于结果本身,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,因为它已经存在。但要知道,任何结果的产生都取决于它的因。只有在因上努力,才是改变结果的关键所在。就像我们要取得好成绩,就要努力学习。
现代企业重视项目管理,这是西方通过对数万家企业几十年调研总结而成的做事模式,包括启动、计划、落实、监控、总结经验等,即做事必须抓住的要领。如果我们做事时缺乏整体观,往往会根据个人经验,或是抓不住重点,或是顾此失彼,结果可想而知。从佛法角度看,项目管理就是对因缘因果的管理。只有对事情的相关因缘有总体认识,在因上不断努力,才能达到预期结果。当结果还不理想时,先要接纳这个现实,但不是停留于此。进一步,还可以把结果变成因,继续在因上努力。
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库,就是对每件事的结果进行总结,形成经验,在未来加以弥补。就像软件会有很多版本,就是把当下的果变成因,在此基础上继续优化。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态做事,不论结果是什么,都可以坦然接受。因为这已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结果,至少是当下的最好结果,有什么可失落的呢?
放下是不求上进吗
问:现在不少企业感觉培养干部很难,年轻人不想干,觉得当中层还不如普通员工有幸福感,用法师的话说,是放弃了对重要感、优越感和主宰感的追求。这样的话,企业如何继续发展呢?
济群法师:带着重要感、优越感和主宰欲,确实会成为某种动力。但这种动力有很大的副作用,不仅给人带来压力,还会造成彼此的竞争,甚至纷争。如果以这三种感觉促进发展,后患无穷。但不追求三种感觉,并不是不要有人生目标。事实上,佛教提倡发愿,儒家强调立志,都是帮助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和价值,一方面完善自身德行,一方面承担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。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,也是造福社会的途径,所以佛教并没有让人们放弃工作,反而鼓励在家居士通过工作自利利他,所谓“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”。
年轻人不想干,觉得当中层没有幸福感,可能有企业自身的管理因素,感觉投入得不到回报;也可能是社会风气使然,安于现状,没有更高追求。但这些现象和放下三种感觉无关,没有重要感、优越感和主宰欲,一样可以积极进取,有远大志向,但不执著。
持戒有违阴阳平衡吗
问:儒家说世界是天人合一,要阴阳平衡,包括所有的人和物。那么佛教提倡的戒律会不会有违阴阳,造成不平衡?
济群法师:儒家讲天人合一,佛教有依正不二,认为生命属于正报,山河大地属于依报,即众生依托的世界。印度文化则说梵我一如,认为宇宙是大我,个体就是小我,修行就是让小我回归大我。这种将生命和世界视为整体的思想,对保护生态很有帮助。现在西方的深层生态主义也认为,人是自然的一部分,是相辅相成的整体,而不是像过去的人类中心主义,认为世界必须为人服务。
至于人自身的阴阳平衡,在佛教的人天善法中,同样认可世间生活的合理性。比如五戒的不邪淫,并不反对正常的夫妇关系,只是禁止婚外恋等不正当关系。这与儒家伦理所说的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是一致的。但从解脱道修行来说,目标是断除轮回,所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既认识到阴阳五行的关系,又不受限于这个关系,即“超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。所以对出家修行来说,淫欲是障道法,是障碍解脱的。
颜爱民教授:第一,佛教的在家戒并不排斥正常关系,所以不要担心。第二,如果境界更高一点,对自己的要求也得更高一点。这是可以选择的。
为什么有我执和自恋
问:法师说,我执导致了重要感、优越感和主宰欲,那么我执的原因是什么?我执和自恋是什么关系?有位心理老师说过,自恋是因为婴幼儿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,应该怎么解决?
济群法师:佛法认为,我执的源头是无明。所谓无明,是开启智慧前的黑暗状态。这种无明是与生俱来的,为无始无明。因为无明,我们无法正确了解自己和世界,并由错误认识产生种种烦恼、痛苦乃至轮回,所以无明是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源。学佛就是要点亮内在的智慧明灯。当这盏灯被点亮,黑暗自然就消失了,所谓一灯能破千年暗。所以黑暗也是了不可得的,但在点灯之前,它是实实在在的,会让生命处于混沌中。
至于自恋,属于自我的表现方式,程度严重者会导致心理疾病。解决方式主要是改变观念,认识到自以为了不起的一切,和自己不过是暂时的关系。既然是暂时的,有什么可恋的呢?心理学的认知疗法,就是通过改变观念达到治疗结果。从佛法修行来说,具足正见后,还要进一步通过禅修清理心灵垃圾。去除我执,才是解决自恋的根本。
无念才是“我”吗
问:我曾听过一位身心灵老师的课,关于“我是谁”的问题,他说默念“我、我、我”,在我和我之间的间隙,就是真正的“我”。怎么理解无念时才是“我”?还是说认知的那个状态是“我”?
济群法师:念“我、我、我”,容易念出我执,而不是无我。所以佛教通常是用否定的方式追问,即通过“什么不是我”来排除。既然代表“我”,必然是本质的存在,是不变且不可分割的。当我们一路追寻,把不是“我”的部分通通否定,把那些和“我”只有暂时关系的部分通通否定,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我们活在世上,确切地说,是活在自己的念头中。但心念并非恒常不变的,而是一念接着一念:一会儿想到家里,一会儿想到企业;一会儿想到这人,一会儿想到那人;一会儿想到这事,一会儿想到那事……其实,这些只是缘生缘灭的妄念而已,是暂时的,并不能代表“我”的存在。
禅修就是要跳出这种念念相续的状态,在前念已经过去,后念尚未生起之时,看看那是什么?在念头与念头之间,没有对象,超越二元,没有能也没有所,那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。这必须向内观照,而不是向外寻找,否则就南辕北辙了。
颜爱民教授: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念头中。我们看到、感觉到的世界其实是主观映射,不是真相。正因为我们对世界的不同评判,才导致人与人的认知差异。这有点像电影,我们看到的故事是连贯的,实际是由一个个镜头连接起来。在一念过去另一念未生的瞬间,你本来的东西在那里,要向这里去观。这是讨论不出的,必须自己去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