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│慧参 摄影│赵德明
2014年6月21日,为期两天的EMBA戈友会菩提静修营在江南古刹西园寺如期开营。下午,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为戈友们作了题为《玄奘的精神》的开示。
玄奘三藏是中国历史上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。唐贞观年间,为求法西行5万里,穿越110个国家,历经艰难险阻,终于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,带回 657部经论。其后,在唐太宗的支持下,与弟子译出佛典47部,1355卷。包括《大般若经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成唯识论》等。在那个年代,西行求法不仅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,更要有为法忘躯的精神。正如义净三藏描述的那样:“晋宋齐梁唐代间,高僧求法离长安。去者成百归无十,后者不知前者难。远路碧天唯冷结,沙河遮日力疲殚。后贤如未谙斯旨,往往将经容易看。”
重走玄奘路,目前是华语系商学院最热门的一项活动,已历时9年,吸引了一批又一批EMBA戈友。每年5月22-25日,戈友们从甘肃瓜州县出发,行走在茫茫戈壁,切身感受玄奘三藏西行求法的精神。
理想、行动、坚持,是戈友们的口号。在这样的旅途中,他们的内心发生过怎样的撞击?玄奘精神对人类又究竟具有多大的意义?
讲座中,法师将玄奘三藏的精神总结为五点:即勤奋好学、为法忘躯、淡泊名利、临危不惧、无我利他。法师指出:在荒凉的戈壁,面对自然,人是如此渺小,更容易引发对人生的深层思考,如:我是谁?生从何来、死往何去?人为什么要活着?活着的意义是什么?生命的真谛是什么?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,人生才不会在浑浑噩噩中空过。
“当我们没有精神追求时,会将物质追求最大化。而当我们有了精神追求,就会知道财富、名利、地位是非常有限的。同时,人们因为有了我执,所以有重要感、优越感、主宰欲,使人生备添烦恼。”在讲座的第二部分,济群法师还指出,玄奘精神对于人类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,即文化传承的意义、精神追求的意义、探究生命的意义、降魔成道的意义。玄奘三藏的一生,教化不倦、译经不辍,考虑的都是如何利益更多的人——这就是大乘菩萨无我利他的精神。济群法师的开示,将戈友们行走的脚步从戈壁带入内心,开启了又一次心灵之旅。
在讲座后的讨论中,戈友纷纷表示要学习这种精神。闻法毕,雨停间隙,大家在三宝楼大觉堂前合影留念。一天的法雨滋润,洗却尘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