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本文根据法师近期几次讲座中的问答整理而成,顺序按内容作了调整。
学佛要放弃世间追求吗
问:修行要清心寡欲,生活简单,那我们就不要努力工作吗?不能追求更好的生活吗?
答:很多人以为学佛就要放弃世俗生活,甚至将之等同于出家。事实上,出家只是少数学佛者的选择。就像很多孩子学绘画、钢琴等才艺,目的是为了提升素养,并不等于将来一定要成为画家或音乐家。学佛的作用,是帮助我们改变错误观念和不良心行,引导我们更智慧地生活,更慈悲地对待众生。
在个人生活上,学佛者确实要减少不必要的物欲,奉行简朴、健康的生活。事实上,这也符合现在低碳环保的理念,是地球公民的责任所在。但不等于不要努力工作,因为我们不仅自己要生存,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和家庭责任,这都离不开工作。而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,工作也是利益众生的途径。一方面可以把单位作为道场,用来践行佛法;一方面可以立足于自己的岗位,为社会作贡献,与众生结善缘。
至于什么是更好的生活,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,还涉及艺术素养、生活品味、兴趣爱好等方面,不是简单的买买买就能解决问题的。通过学佛懂得少欲知足,令心安住,幸福感就能随之提升,不论现在的条件是什么,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争与不争的选择
问:佛教让人与世无争,那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竞争?被人误会后怎么办?
答:作为在家居士,可以有正当的生活和事业追求。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,竞争也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,于人于己都有帮助。但源于贪嗔痴三毒的恶性竞争,往往招致两败俱伤的结果,是必须避免的。换言之,佛教对什么该积极、什么该消极是有选择的,标准在于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对有利社会大众的善行,要积极去做,反之则坚决制止。所以佛教是有所为,也有所不为,不是一概肯定或否定。
至于被人误解后的应对,根据《瑜伽菩萨戒本》的“不护雪讥谤戒”,如果菩萨被人误解后不去辩解,也属于犯戒。为什么这样?因为你不主动化解的话,对方就会继续误会你,心生不满,甚至纠结、痛苦,也是不慈悲的表现。所以菩萨行者面对这些问题时,必须坦诚沟通,打开对方的心结。
随缘还是进取
问:对于想要的东西,应该主动争取还是等着它?如果它不来的话,是不是缘分未到?
答:关键看你想要什么,如果属于正当需求,就可以争取。佛法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,但因缘并不是偶然的,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还需要主动创造。对于想要的,先得尽到自身努力,而不仅仅是被动等待。古人的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”也说明同样的道理。当然在佛法看来,这个“天”并不是由老天爷作出决定,而是提醒我们,有些事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,还涉及社会、环境等诸多因素,不是说把自己的部分做好,事情就一定能成。
在做的过程中,不论出现什么结果,我们都要心平气和地接纳它,所谓“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”。但接纳不等于放弃,随缘不等于随便。真正的随缘是审时度势,看清现前因缘,找到努力方向。有时我们努力了,但程度还不够,或方法有问题,结果也未必如愿。这就需要总结经验,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提升。至于是不是缘分没到,要看这个缘是不是你可以努力争取的。如果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,那就接纳并等待。缘分也是变化的,现在没到,不等于一直不会到。
面对伤害的两种方式
问:面对恶人持续的中伤和攻击,学佛者是否只能退让?已经给我们造成伤害时,应该如何面对?
答:对于这样的情况,一种是主动沟通,看看是否存在误会需要化解,同时以慈悲心感化对方;另一种是知道对方故意为之,为了不激化矛盾,可以暂时回避。从自己的感受来说,别人中伤你,你在乎才会受到伤害。如果不在乎,就不过是些声音而已,并不会因此受到伤害。佛教有种法门叫作“不受”,即不接受。佛经记载,曾经有人前去辱骂佛陀,骂得非常难听,佛陀却如如不动。当那人骂完要走时,佛陀问他:如果你把东西送给别人,别人没接受怎么办?他说:那我就拿回去。佛陀告诉他:你骂了那么多,我没接受,就请拿回去吧。
慈悲是懦弱吗
问:当员工犯错时,究竟应该严厉批评,还是本着慈悲原谅他?怎么在慈悲和企业管理规则之间找到平衡?当我真诚、老实地对待客户和员工,反而让人觉得我这个领导很窝囊,不会为企业争取权利。我感到很困惑,请法师开示。
答:慈悲不等于无条件的宽容,还要以智慧为前提。有时候,一味宽容既不利于企业发展,也不利于员工成长。如果我们从爱护企业和员工的角度出发,给犯错者以相应的教育或惩罚,也可以是慈悲的表现。慈悲未必都是和风细雨,菩萨低眉是慈悲,金刚怒目也可以是慈悲。关键在于,你确实是本着慈悲心,而不是嗔恨心。
至于第二个问题,如果立足于慈悲的真诚、老实,一定是有力量的。当然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,当这种慈悲没有形成强大能量时,可能会暂时吃点小亏。但我们想一想,自己在交友或合作过程中,一定是希望对方慈悲、善良、可信度高、能为他人着想。其实别人同样如此,只要坚持去做,日久见人心,必定会得到认同。
怎样做合格的父母
问:现在的孩子很叛逆,所言所行让人特别烦恼。我们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,成为称职的父母?
答:在孩子的教育中,父母是第一课堂,学校是特殊课堂,社会是大课堂,三者相辅相成。古代的孟母三迁,就说明了社会环境的重要性,所谓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。当孩子内心没有树立道德标准和做人准则时,很容易受周围影响。而现在从学校到社会普遍缺乏做人的教育,家长的责任自然更大。
家庭教育要言传,更重身教。为人父母,有没有正确的三观?能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待人处世?面对孩子犯错、哭闹、叛逆等,父母的言行和处理方式,会使孩子建立“如何接受世界”的回应模式,进而影响他的人格模型,所以父母的自身素质格外重要。学佛可以提升自我,端正三观,进而以这样的智慧和孩子沟通,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、心态和人格。所以首先要成为合格的人,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