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济群法师在鸿山寺为大众开示

文/慧枢    图/善功、慧珍

【在线收听】

 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,如何把握修学的要领和方向?许多人学佛多年,对修学基本理路仍混沌无知,要么盲修瞎炼,要么偏执一端,关键原因是什么?

  9月26日,济群法师应邀在厦门鸿山寺法堂作了题为《佛法修学要领》的讲座,就如何把握佛法修学的要领和方向为大众作了开示。法师指出,佛教的宗派、经论虽多,但都指向一个核心,即生命的觉醒。修学佛法是帮助众生从迷惑走向觉醒,无论解脱道还是菩萨道,都离不开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。把握了这五大要素,修学才能主次分明,脉络清晰。济群法师深入浅出、旁征博引的阐述,获得了与会者一阵阵热烈、持久的掌声。

佛法的核心:生命的觉醒

  讲座开始,大众恭敬合掌,唱《三宝歌》,迎请济群法师升座。济群法师首先随喜鸿山寺修建了如此庄严的法堂,令世间多了一个弘法场所,同时也希望每座寺院都能实现修学、弘法的职能。

  法师指出,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是心灵问题,而佛法是生命的教育、心灵的教育,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。现在很多人虽然富起来了,可因为内心有烦恼迷惑,并不幸福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就要靠生命的教育,心灵的教育。因为每个生命都有迷惑和烦恼,而佛法是究竟解决迷惑、烦恼的智慧,所以佛法对当今社会具有普世价值。

  但修学佛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佛法博大精深,有三大语系,众多宗派,每个宗派还有庞大的哲学体系及实修方法。如果没有好的导师引导,靠自己很难读懂。再加社会上各种误解的影响,使很多人学佛不得要领。学佛者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盲修瞎炼,机械性地修学,但因为既不懂见地,也不懂用心,往往我执很重,人我是非一点也不少。另一种偏于理论,在生活中用不起来,佛法更多是讲给别人听,而不是落实到自己的心行。

  济群法师接着开示道,这些问题涉及到正确的学习方法。佛法就像一棵大树,枝叶很多,但主干只有一个。所有宗派、经论的核心都是生命的觉醒,是帮助我们从迷惑走向觉醒。学习佛法,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,认识自己,解除贪嗔痴,长养慈悲心。而检验一个人修学有没有进步的指标是:内心的烦恼有没有减少,贪嗔痴有没有减少,智慧和慈悲有没有增加。

五大要素的基础:皈依和发心

  济群法师指出,佛法修学不外乎解脱道或菩萨道,共同核心就是五大要素,即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。

  讲座中,法师侧重讲了皈依与发心。皈依三宝是为了帮助我们彻底解脱生命的迷惑和烦恼。参加皈依仪式,核心内容是:“尽形寿皈依佛,如来至尊等正觉为我所尊,终不皈依邪魔外道。尽形寿皈依法,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我所尊,终不皈依外道典籍。尽形寿皈依僧,清净僧团为我所尊,终不皈依外道邪众。”这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宣誓,只有发自内心地宣誓,才能获得皈依体。皈依对象有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,皈依住持三宝是为了帮助我们开启内在的自性三宝。皈依之后,还要修习皈依,不断强化信仰。有了皈依的基础,才有力量往前走。

  关于发心,法师开示,修行就是修心。菩提心,是觉醒利他的心。不管我们修什么法门,都要正确发心。平常人每天也在发心,但往往是贪心、嗔心、慢心等。如果没有正念,生命就是妄想的积累,是没有价值的。反之,如果我们发起并不断强化菩提心,菩提心就会成为我们生命的常态。发什么心,最终就会成就什么心。

  在热烈、持久的掌声中,法师的精彩开示圆满结束。进入答疑环节时,现场听众纷纷举手,提出各种问题和困惑,法师善巧地一一解答。当主持人宣布讲座结束时,大家还意犹未尽。不少听众分享说,此次听济群法师的开示深受启发,明确了未来修学的目标和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