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20日,济群法师抵达敦煌,应雷音寺住持道证法师之邀,为僧俗二众开示修学之道。
雷音寺始建于西晋,有1700多年历史,由“佛音说法,声如雷震”而得名。下午3点,在敦煌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张海荣先生等人陪同下,法师一行参观了这座1986年复建、2007年扩建的古寺。目前雷音寺占地180亩,按莫高窟172窟西方极乐世界图规划,包括朝拜区、修行体验区等。殿堂皆为唐式,质朴大气,庄重如法,是敦煌市规模最大的寺院,也是当地民众礼佛敬香的首选。
在今天的开示中,济群法师首先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的对比,彰显了佛法智慧的不共之处,那就是对心性的透彻认识。
法师指出,中国文化重视现世,很少关注更为深层的心性。但我们要知道,不论认识自己,还是认识世界,都离不开对心性的了解。因为我们能有什么样的认识,是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,这种能力正是来自心性。西方哲学历来重视理性,但自康德以来,不少哲学家都已看到,仅仅依靠理性是无法完整认识世界的,就像有限无法认识无限那样。
那么佛教又如何呢?济群法师告诉大众,佛教不仅重视闻思修,重视理性和思维的作用,同时也重视禅修。这是将闻思正见落实于心行的技术,以此开发生命内在的无量智慧。
“我们只有认识到佛法的殊胜,才能建立对佛教文化的自信。”一句话,既是对文化比较的总结,也引出此行的缘起,那就是缅怀古德,追随先贤足迹,坚定学法弘法的愿心。当年,玄奘大师等西行求法者,正是出于对佛法的信心,才能万里跋涉,不改初心。每一个学佛者,都要建立这样的信心,否则就无法在菩提路上稳步前行。
同时还要看到,因为古德对佛法的传承和弘扬,我们今天才有机会闻法修行。作为佛法的受益者,我们在点亮自己心灯的同时,还要点亮他人,让世界充满光明。那么,如何才能践行并传承这一智慧?济群法师娓娓道来。
2500年前,佛陀历经求道、苦行、禅定,最终在菩提树下证悟,找到了生命的觉醒之道,并发现人人都有佛性,都能成为圆满的觉者。“这是佛陀对人类最大的贡献,就像在原始森林中找到了出路。”为什么这么说?济群法师指出了问题所在——众生因为无明,看不清自己,也看不清世界。如果不是佛陀指引了解脱之道,我们将生生世世在惑业苦中轮回。
自佛陀说法45年以来,是一代代古圣先贤将这一智慧薪火相传,使无量众生蒙受法益。遗憾的是,这条道路却在传承过程中,受众多因缘干扰,逐渐变得模糊不清。
济群法师提醒大众,在资讯发达的今天,我们虽然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经论和法门,似乎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,但往往缺乏善知识引导,结果资讯越多,越是难以选择,不知这条路究竟该怎么走。
“佛说一切法,为度一切心,既无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”所以,佛法的重点不在于经论,而在于认识和改变心性。
基于这一定位,结合佛教传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,近年来,济群法师特别倡导六种建设,分别是人生佛教建设、信仰建设、大乘精神建设、修学次第建设、教制建设和大乘解脱道建设,以期改变汉传佛教存在的流弊,为大众修学指明方向。本次开示中,济群法师重点讲述了其中两点。
首先是人生佛教建设,希望大众将学佛和人生建立连接,使法义落实到心行,这样才能真正于法受益。
其次是信仰建设,必须明确学佛和皈依的目的。修行修什么?无非是智慧和慈悲。一方面,让佛法智慧成为自身的观念和心态;另一方面,通过发心和对愿心的落实及提升,圆满佛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。
佛法的真正价值,就在于帮助我们调整心态,造就悲智两大品质。尤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,人类已具备前所未有的破坏力,使世界危机重重。惟有健全的人格,才能使这些能力产生正向而非负面的作用,否则未来堪忧。
我们看到世界存在的危机,看到佛法的作用,更应该发愿担当。开示最后,济群法师勉励大众,学习玄奘大师“远绍如来,近光遗法”的志向,见贤思齐,以此作为佛弟子应有的情怀和责任。如此,则是佛法之幸,众生之幸。
一小时的讲座,紧紧围绕修学核心,内涵丰富,令闻法者深感欢喜,意犹未尽。理慧法师说,十年前就看过济群法师的《皈依修学手册》,今天有缘亲聆开示,对引导信众认识三宝、修习皈依帮助很大。妙音居士说,听了法师的开示非常欢喜,对慈悲和智慧的内涵有了全新认识。之前一点都没想到自己也能成为观音菩萨那样的人,现在对未来的生命发展有了信心。李居士说,法师的开示对他启发很大,认识到学佛应该学以致用,调整心态,真正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。
讲座结束,道证法师和张部长邀请济群法师一行至丈室继续交流。席间,谈到佛教在敦煌的古今变迁及法显、玄奘等高僧与敦煌的甚深渊源,晤谈甚欢。
道证法师向济群法师赠送玄奘大师造像
离开雷音寺已是傍晚,但地处西部,阳光依然炽热。就像善知识的心,一路走来,只为佛法,只为众生。西行,不辞辛劳;利他,不知疲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