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皈依修学手册·PDF

    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,而且是真切、投入、全身心的皈依,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,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复。惟有这样的皈依,才能使我们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。否则,终究还是在场外徘徊。即使领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皈依证,也只是拥有了入场的通行证。还需自己走过去,才能使之生效。这段距离,正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走近佛陀,认识佛法·PDF

    佛陀对这个世界的意义,不仅在于他成就解脱,还在于他成道之后,将解脱的原理和方法广为宣说,让每个有缘闻法的众生都能走上解脱之道。佛陀在首次说法时,以苦集灭道四谛,将自己证悟的真理作了归纳。其后四十五年的种种说法,百般譬喻,都是围绕这一纲要展开。 以下,我们将通过对佛陀生平的介绍,围绕佛陀的出家、求道、...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无尽心灯照大千·PDF

    一盏灯的光明是微弱的,短暂的,随时可能熄灭。而当一灯点燃百盏、千盏、万盏灯时,就能光光互映,照彻大千。传灯所要做的,就是把佛法之光传递出去,让更多众生与佛法结缘,于佛法受益;让更多众生成为修学路上的伙伴,相互增上,彼此激励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义工,最有意义的工作·PDF

    书院首先是一个自觉觉他、弘扬佛法的修学团体,然后才是一个具有慈善性质和互助功能的公益组织。两者是彼此促进,相互深化的。修学和弘法,可以说是心灵的慈善;而传灯和互助,又是对修学内容的具体实践。在这样一个定位和模式之下,再由义工团队推动整个书院的工作。所以说,义工就是菩提书院的中坚力量。​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我的修学经历·PDF

    作为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,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要素?在多年修学过程中,我发现,法门虽多,宗派虽多,但都离不开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五大要素。其中,前三项是各宗修学的共同基础。目前存在的修学问题,很多就是因为基础不够,或是信心不足,或是发心不正,或是戒律废弛,这又会直接影响到正见和止观的修行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发心求正觉,忘己济群生·PDF

    就我自己来说,出家过程虽然比较简单,也比较感性,但通过对佛法的深入学习,使我更坚定了这一选择。因为弘法的原因,对社会有了更多接触之后,越发认识到,追求真理、智慧和解脱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。此外,出家生活清净自在、无牵无挂,也非常适合我的性情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的反思·PDF

    僧人不仅要追求解脱,更要担当民众的精神导师。正因为如此,僧宝是人间福田。僧伽布施信徒以法,施主供养三宝以财,这就使佛法有更多的机会普及到民间。而僧伽在接受供养的同时,也是在提醒自己对社会负有什么样的使命。所以,僧团依赖供养而生存,对佛法的推广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佛教在当代社会·PDF

    佛教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,这种发展是沿着因缘因果的规律,由如是因感如是果。人类种下什么样的因,未来就会有什么样的果。所以佛教不像其他宗教,对人类未来做出先知式的预测,而是要我们活在当下,重视当下人生的改善,如果每个人都能止恶行善,社会自然会安乐祥和,未来自然会有光明前景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·PDF

    现代化的问题不仅是我们今天才面临的,在以往各个时代,历代祖师都曾面临过类似的问题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古代大德们完成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使命,在今天,佛教现代化的使命就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佛弟子的身上。  查看全文>>


  •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·PDF

    环境需要保护,需要治理,我们的内心同样需要保护和治理,不然就会成为堆积如山的垃圾场。在这样的心灵环境下,怎么可能感知幸福,怎么可能获得宁静?  查看全文>>


1 2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