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学课十四
【内容】:依止之法·意乐依止·念恩生敬
道次第讲记·正论
济群法师
2.加行依止法
《事师法五十颂》云:“此何须繁说,随师喜当作,不喜者悉止,于彼彼励力。成就随阇黎,持金刚亲说。知已于一切,师喜悉当作(悉敬奉师长)。”总之,师喜者作,不喜者勿作是也。师所喜应作者分三门,谓内外财供,身口给侍,如教修行也。
又《庄严经论》云:“当以财利及承事,如教修行依知识。”
① 内外财供
其中初者,如《五十颂》云:“又复于师所,乐行于喜舍,不吝于己身,何况于财物。”又云:“若于灌顶师,三时伸礼奉,则为已供养,十方诸如来。”
② 身口给侍
其次,身口给侍。谓洗擦、涂香(按摩)、侍疾、称扬功德等,名身口给侍。
③ 依教奉行
第三,如所教授,不违修行是(乃最殊胜供)。三门之中,此为主干。
《本生经》云:“报恩供养者,谓如教修行。”
关于依止法,除了思想的依止,还有行为的依止。其中,思想的依止是根本。我们要让善知识在内心具有崇高地位,必须通过观修完成,这是修行的重要环节。接下来,才谈得上行为的依止。
2. 加行依止法
加行,即作为弟子依止善知识后,需要做些什么。
“《事师法五十颂》云。”这是藏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论典。藏传佛教(尤其是密宗)特别重视上师,三昧耶戒就是围绕弟子和上师的关系建立的。其实不仅藏传如此,我们修学其他法门,都离不开如法的依止。
“此何须繁说,随师喜当作,不喜者悉止。”《五十颂》说,弟子侍奉师长其实也简单,其中的窍诀就是,上师喜欢的你就做,不喜欢的就不要做。作为具格上师,本身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化身。他的喜与不喜,就代表着如法与不如法,并不是纯粹的个人情绪。不像凡夫的喜与不喜,是伴随着贪嗔痴。而上师的感觉是受过佛法训练的,这种喜与不喜往往是用来表法的。所以我们可以遵循这个窍诀。如果要详细地说,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,那实在太多了,关键是把握原则。
“于彼彼励力。”在所有事情上,应该努力依照上师的意愿。上师叫你怎么做,你就怎么做;叫你不要做什么,你就不要做什么。在这方面,需要努力调整,不要随自己的意愿行事。前面说过,对凡夫来说,还没资格跟着自己的感觉走。佛经有句话,叫作“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”。也就是说,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,因为凡夫的想法是不可靠的,充满着不良情绪。如果跟着感觉走,只有下恶道的份。因为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是凡夫心,是贪嗔痴,这就必须从感觉、情绪和习惯中摆脱出来。在善知识的指导下,此应作,此不应作,而不是随自己的好恶,我喜欢,我讨厌。那是要出问题的。
“成就随阇黎,持金刚亲说。”阇黎,又称阿阇黎、和尚、亲教师,即指导你修学佛法的根本上师。你事师达到什么程度,修行的成就就有多大。但这个成就不是上师给你的,是你自己如法事师、依教修行产生的。如果说你侍奉好师长,师长就可以给你功德,那就错了,就变成李某某的功了。他们说什么“修在自己,功在师父”,修行功夫要靠师父给你,如果师父不给,你永远都没有功夫。但佛法不是这样说的。虽然修行成就取决于事师的如法程度,但功德是你自己修来的。这些道理是持金刚亲口说的。持金刚,就是金刚持,是密宗很重要的本尊。
“知已于一切,师喜悉当作(悉敬奉师长)。”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后,凡是师长喜欢的,就应该去做;师长不喜欢的,就不该做。因为具格上师不仅是佛的化身,同时也是法的体现者、实践者。
“总之,师喜者作,不喜者勿作是也。”总而言之,师长喜欢的就做,不喜欢就不做。前面这个偈颂,归纳起来就是这两句话,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总则。
“师所喜应作者分三门,谓内外财供,身口给侍,如教修行也。”下面具体说明。师长喜欢而且应该做的,分为三部分,第一是内外财供,即内财供养和外财供养;第二是身口给侍,以身口意三业侍奉师长;第三是依教奉行,按照师长所说的方法修行。
“又《庄严经论》云:当以财利及承事,如教修行依知识。”下面引《大乘庄严经论》,进一步论证这个道理。其中说到,弟子应该以财物供养师长,并且在生活中照顾师长。中国古代就有这个传统,藏传佛教也有很多典型例子,如仲登巴侍奉阿底峡等。当年,密勒日巴依止玛尔巴学法时,没什么财物供养,就发愿以身口意三业供养。当你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供养上师时,就没有自己了,凡夫心也没有立足之地了。这是非常好的无我的修行。因为凡夫心都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,当你把三业供养后,就不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行事,一切都要依师长的意志,其中包含非常重要的修行原理。如教修行,就是按照教理的指引修行。
接下来,对这三个方面分别解释。
① 内外财供
“其中初者,如《五十颂》云:又复于师所,乐行于喜舍。”其中第一部分,如何对师长进行财物供养。此处引《事师五十颂》说明。作为弟子,要喜欢对师长修习供养。藏传佛教特别重视供养,求任何一个法都需要供养。这也体现了对法的重视程度。因为财物是我们贪著的,如果能拿出财物供养,说明我们觉得法比财物更重要。如果觉得法不重要,财物更重要,就舍不得把财物拿出来了。因为这种重视,我们才能对法生起恭敬、珍惜之心。所以在藏传佛教中,有时你不供养,就不给你传法,也有相当的道理。当弟子对上师生起供养心时,本身就是舍的修行。凡夫的所有烦恼都建立在贪著的基础上,我们之所以修不上去,就是因为对世间有太多的贪著,贪著财物、妻子、儿女,贪著自己的色身、面子,这些方面的习气很重。当我们在求法过程中,究竟能舍到什么程度?如果连财物都舍不得,更不要说身口意三业的供养了。
“不吝于己身,何况于财物。”过去那些大乘菩萨,为求法什么都可以供养。因为现实中的一切,再高的地位,再多的钱财,包括我们的身体,都只有暂时的意义。唯有佛法才能尽未来际地改善生命,令我们断除烦恼,解脱生死,成就法身慧命。我们能不能意识到法对生命的重要性?如果能意识到,财物确实是微不足道的。反之,如果我们对财物看得很重,就说明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法的重要性,没有意识到生命中有更重要的问题。其中既包含着修行,也包含着态度。对于真正的求法者来说,即使对自己的色身都毫不吝惜,何况财物?在佛教史上,这种为法忘躯的例子很多。比如佛陀在因地时为半偈舍身,二祖的断臂求法,以及《普贤行愿品》所说的“剥皮为纸,析骨为笔,刺血为墨,书写经典,积如须弥”,等等。只有意识到法的重要性,你才甘愿付出这些代价。
“又云:若于灌顶师,三时伸礼奉,则为已供养,十方诸如来。”灌顶师,密宗传法前先要灌顶,灌顶师就是给弟子传法并指导修行的师长。三时,印度把白天分为三时,分别是早上六点到十点的初时,十点到下午两点的中时,下午两点到六点的后时,此外还有夜三时,所以三时就代表一天。《五十颂》又说:不论白天还是晚上,都要对上师礼拜、供养。你供养传法的师长,就等于供养了十方诸佛如来。
藏传佛教认为,供养师长甚至比供养诸佛的功德更大。因为从法的意义上,师长所传的法,和诸佛菩萨所说的法是一样的。但佛菩萨不能直接给你说法,必须通过师长为你传授。如果没有师长引导,现在光盘满天飞,一部大藏经就一小片,谁都能看,但能看懂吗?知道怎么修吗?只有在师长的指导下,你才懂得先学什么,又该怎么修,怎么落实到心行。所以供养了师长,就是供养了十方诸佛。
② 身口给侍
“其次,身口给侍。谓洗擦、涂香(按摩)、侍疾、称扬功德等,名身口给侍。”其次是身口给侍,这也是建立在忆念师长功德的基础上,然后通过行动侍奉师长,包括擦洗、按摩、涂香,以及打水、端饭、洗碗、扫地、照顾病情等生活琐事。此外还要称扬功德,这是语言的侍奉。行为和语言两方面,叫作身口给侍。
这不仅是藏传佛教的传统,也是戒律的规定。出家受戒后,要五年学戒,不离依止。就是以五年时间学习比丘戒,不能离开为你剃度、传戒的师长。事实上,这是出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,关系到僧格的养成。依止在师长身边,每天看师长怎样行住坐卧、闻思修行。师长也会不断为你开示佛法,告诉你这个应该做,那个不应该做。这些都包含着法的传承,帮助你把身上的俗气脱光,具足僧人的威仪气质,从俗人成长为合格的僧人。所以,身口给侍就是学法的过程。遗憾的是,现在很多师长并不懂戒律,也不懂得怎么管教弟子。
③ 依教奉行
“第三,如所教授,不违修行是(乃最殊胜供)。”第三,按照师长的教导修行。其中要领,就是不违背师长的教导。这也是《普贤行愿品》所说的“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”。我们用涂香、烧香、末香、华云、鬘云、天音乐云、天伞盖云、天衣服云、天种种香等胜妙物品供养佛菩萨,但所有这些供养中,法供养的功德最大。所谓法供养,就是依法修行。
“三门之中,此为主干。”所以在财物供养、身口给侍、依教奉行三种供养中,依教奉行是核心。因为财物供养和身口给侍是表达一种态度,是为依教奉行服务的。因为你有这个态度,对师长有这样的恭敬,才可能依教奉行。如果对师长缺乏恭敬,就不可能依教奉行。
“《本生经》云:报恩供养者,谓如教修行。”《本生经》说,什么是报恩供养?怎么供养才能报答师长的恩德?就是按照教法去修行,去实践。
以上介绍了加行依止法,包括内外财供、身口给侍和依教奉行三个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