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士道】50--58课全部音像,共1.46g,谷歌网盘下载
修学课五十八
【内容】:修何道而为灭除
道次第讲记·中士道
济群法师
二、修何道而为灭除
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。
《亲友书》云:“纵使烈火燃头上,遍身衣服焰皆通(透),此苦虽急犹可置,求证无生较此要。尔求尸罗及定慧,寂静调柔离垢殃,涅槃无尽无老死,四大日月悉皆亡。”谓于三学当修学也。
于此,若仅于中士道而为引导者,亦须广说以三学引导之方便。然此不尔(然此处非仅为中士说),以慧观及心学生止法者,于上士时当说,今此略言戒学耳。先须于戒之胜利数数思惟。心既决定,则勇猛增长。
《亲友书》云:“众德依戒住(戒是一切德所依),如地长一切(如动指有情界,不动指器世界,依于地)。”
《妙臂经》亦云:“如诸禾稼依于地,无有过患而发生(无诸灾患而生长),如是依戒胜白法,以悲水润(悲水灌溉)而生长。”当如说而思焉。
于戒受已而守持者,胜利甚大。若不守护,过患亦甚。经云:“或以戒得乐,或以戒感苦,具戒则安乐,毁戒则苦恼。”
《文殊根本大教王经》亦云:“持咒若坏戒,不得上悉地,中品亦不成,亦不成下品。佛于毁戒人,不说咒成就,亦非趣涅槃,境处之方际(所)。于此恶异生,何有咒成就?此毁戒众生,如何有乐趣?既不成现上,亦不成胜乐,况佛说诸咒,而能成就耶?”
如是所示不守护之过患,当数数思之。如《三昧王经》云:“于居家白衣,我所说学处,尔时诸比丘,彼戒亦不具。”于此所说,谓比丘不能守护五戒之时,(有居士能)精进持戒者感果甚大,故当努力。即彼(前)经(又)云:“尽于恒沙俱胝劫,而以信心备饮食,并以伞幡灯烛鬘,承事俱胝由他佛。若于妙法极欲坏,善逝正教将灭(隐微)时,于日夜中行一戒,此福比前最殊胜。”
如何修学之法者,谓于四种生罪因中,无知之对治者,应听闻诸学处而了知也。放逸之对治者,于取舍之所缘行相不忘忆念。及数数观察三门,了知于善恶何转之正知。以自或法为增上,于罪生羞耻之惭,及念为他所呵而起羞耻之愧。怖畏恶行之异熟,而生防护之心。不敬重之对治者,于大师及彼所制,并诸同梵行者,皆当敬重也。烦恼炽盛之对治者,观察身心,何种烦恼增上,当努力从而对治之。若不如是励力,意谓违越少许,其过轻微,于所制而放纵者,最后结局唯得苦恼。
《戒经》中云:“若于大师悲悯教,以为轻微少违越,由彼彼苦得自在,如折篱坏庵摩罗。世间有违王重敕,或者犹获不治罚,非理若违能仁教,如堕傍生医波龙。”
以是故应努力,勿令罪染。设有染犯,亦莫不念而弃置之,于堕罪还出之仪轨,应如说励力而作。如是守护之法,虽是具别解脱律仪者,然于修密咒者亦同之。
《妙臂经》云:“以我所说别解脱,净戒调伏而无余,居家持咒唯除相,及轨则外余应行。”谓居家持咒者,唯除少数出家衣相之类,及羯摩轨则并单制之轨则外,其余从调伏中所出之戒条,犹须行也。则出家持咒者,更何待言哉。
康隆巴云:“若饥馑时,则一切事皆注向于青稞上去,如是一切亦皆辗转于戒上去(显密诸乘,一切精神集中于戒),是故于此当勤修学。然欲戒清净,不思业果必无成就,故思惟业果是(守戒之)秘妙教授也。”
夏惹瓦亦云:“总之,生何善恶皆依于法。于佛法中,若依戒律所说而依止行之,则无须犹豫。内心既净,则常喜乐,后亦善妙也。”
善知识敦巴亦云:“一类依律而舍咒,或则依咒而弃律,而不知咒为律助,律为咒伴也。若非我师所传之语,则无如是教授。”
又阿底峡尊者亦云:“我印度或有大事,或有非常事时,则集诸受持三藏者,问:三藏中无遮耶?不与三藏相违耶?抉择已,即如彼而作。于莲花戒寺,更加问:菩萨行中未遮耶?不与彼相违耶?凡有一事,皆以律师(文)为依据而处理焉。”
已释共中士道修心之次第竟。
二、修何道而为灭除
前面讲到以什么身份修习解脱道最好,下面说明用什么方法。
“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。《亲友书》云:纵使烈火燃头上,遍身衣服焰皆通,此苦虽急犹可置,求证无生较此要。”这段话总的提出,解脱道修行的内涵是什么。《亲友书》说,纵然头上着了火,全身衣服都被火烧透了,这个痛苦虽然很急,但还可以挺一挺,相比之下,求证无生更为重要。无生即无生法忍,是涅槃的代称,指息灭生死,无生无灭。世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。因为你的头乃至全身着火,只是今生的事。如果你没解除生死,就要尽未来际地受苦受累,而且是没有尽头的。也就是说,解除头上着火,对生命只有暂时的意义,而解除生死才具有尽未来际的意义。你说哪个重要,哪个次要?从道理上说,肯定是解除生死重要。当然从实际来说,还是赶快把头上的火扑了再说。
“尔求尸罗及定慧,寂静调柔离垢殃。”那怎么求证无生、证悟涅槃呢?离不开尸罗和定慧。尸罗是戒的梵语,为清凉义。寻求解除生死、烦恼、轮回的方法,必须通过戒、定、慧三学,以此成就解脱、解脱知见。所以,涅槃和解脱的意义是一样的,它的特征首先是寂静。生命内在有很多烦恼惑业,及制造痛苦的心理因素,都在蠢蠢欲动。涅槃就是息灭这些负面力量,展现生命内在的强大寂静。当心安住于空性,本身就会散发巨大的寂静,有能力化解所有烦恼。所以寂静不只是被动的消除,同时也是一种主动的力量。
我们过去理解的涅槃,更多是偏向消极,说空性,好像是什么都空掉,其实不然。空性是我们息灭烦恼后,生命内在呈现的巨大力量。这种力量不是有,也不是无,它超越了一切对待。如果我们对空性有一定领悟,就能体会到这种强大的威力。如果内心生起贪嗔,充满烦恼,就会很粗重,甚至不能自控,从而让自己很难过。一旦息灭烦恼,心就会调柔而自在。因为生命中让你不自在的东西都被克服了,不起作用,剩下的就是解脱和自在。它代表生命内在的强大力量,是由觉性散发出来的,也是我们可以体认的。一旦开发这种力量,自然就能远离垢和殃,即烦恼和灾难。
“涅槃无尽无老死,四大日月悉皆亡。”涅槃是无尽的,没有灭或不灭,也没有死或不死。我们所说的灭,代表烦恼的息灭,不是说涅槃有生灭。其实,每个生命都具备涅槃的潜质,即“自性清净涅槃”。声闻的无余涅槃,不但息灭了烦恼,把烦恼惑业所生的有漏之躯也息灭了。如果内心已经证悟涅槃,但色身还在,就是有余涅槃。总之,在涅槃的境界上,是没有生也没有灭,没有垢也没有净的,不是世间相对的境界可以衡量的。世间一切终归是无常的,即使日月和星球,也要经历成住坏空,最终走向毁灭。所以我们不要贪著,应该以涅槃为乐,而不是以世间欲望为乐。
“谓于三学当修学也。”以上所引《亲友书》的内容告诉我们,如果想彻底解除生死,就要修习戒定慧三学。
“于此,若仅于中士道而为引导者,亦须广说以三学引导之方便。”如果把中士道作为单独的内容,就应该像《清净道论》那样,按戒、定、慧三学的次第,详细而全面地介绍。因为《清净道论》就是解脱道的完整建构,也是修行纲要,直接围绕戒定慧展开,是南传佛教的权威著作,感觉比北传的《俱舍论》更简明。将来如果有机会,大家可以学一学。
“然此不尔。”但作为《道次第》的建构来说,不是以建立中士道的修行为目的,而是要把每个学佛者引向菩萨道。中士道只是成佛修行的一个阶段,即《法华经》所说的五百由旬中的三百由旬。所以在《道次第》中,并没有单独对中士道作详细介绍,而是和三士道结合起来说明。
“以慧观及心学生止法者,于上士时当说。”慧观,即空性慧。心学生止,就是定学,是对心的训练。《道次第》中,把止和观放到上士道以后介绍,此处就不多说了。关于空性慧的问题,宗大师的观点和汉传佛教的传统说法不太一样。《道次第》认为,空性慧是三乘共有的,菩提心才是大乘不共的。也就是说,大乘真正不共的是菩提心,不是空性见。而汉传佛教的《般若》等经典讲到空性见时,则分为三乘共有和大乘不共的般若。因为从究竟意义上说,圆满的空性见唯有佛陀才彻底证悟,其中必须包含慈悲心。而菩提心和大慈大悲的修行,是声闻乘没有的。但普通的空性见,确实是三乘共有的。所以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地说,宗大师所强调的,侧重从共的方面来说,而不是从圆满的角度来说。
“今此略言戒学耳。”因为定和慧主要在上士道宣说,所以中士道重点讲的是戒,并强调了别解脱戒的重要性,以及对修学大乘乃至密乘的作用。之所以特别强调,应该是针对当时藏传佛教的状况,即有些学大乘或修密乘者不重视别解脱戒。在汉传佛教来说,虽然比较重视受声闻戒,每个出家众一定先受别解脱戒,再受菩萨戒,但在持戒方面也做得不是很好。
“先须于戒之胜利数数思惟。”我们想持戒,先要思惟戒有哪些殊胜利益,为什么要持戒?道宣律师所造的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》,为南山三大部之一。其中第一篇叫《标宗显德篇》,广泛引用经律论三藏,说明持戒有哪些功德,破戒有哪些过患,内容非常好。对每一法的修行,我们首先要思惟修习的胜利和不修的过患。这是《道次第》的常见套路,很符合凡夫心理:对我有好处的我才干,没好处的就不干。我们要经常思惟这些利益和过患,直到深信不疑,觉得确实就这么回事,持戒就有这些好处,破戒就有这些过患。
“心既决定,则勇猛增长。”在思惟过程中,对每个法在认识上充分确定的话,就像电脑按了保存键,才把文件真正输入进去。如果不确定,不保存,思惟了也没用。如果在你的认识上确定——就这么回事,雷打不动。那我敢保证,这个观念和法门一定会对你产生作用。当然,作用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,有时还和你的习气有关。但只要确定,必然有不同程度的作用。就像很多人对某件事想不通,想得睡不着觉,吃不下饭,有一天突然想通,问题就解决了。可见,认识上的确定非常重要。当你确定之后,就会认真修习,懂得下一步该怎么做。因为只能这样,没有退路。这是说明如何思惟持戒的功德和破戒的过患。
“《亲友书》云:众德依戒住,如地长一切。” 《亲友书》说,所有功德都是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。《成实论》有句话叫“道品楼观,以戒为柱;禅定心城,以戒为郭;入善人众,要佩戒印”,说明一切修行都要以戒为基础。就像大地可以生长万物,同样,有了戒才能长养一切功德。
“《妙臂经》亦云:如诸禾稼依于地,无有过患而发生,如是依戒胜白法,以悲水润而生长。当如说而思焉。”在佛教中,善法又叫白法,代表洁白无瑕,清净无染,而不善法则是黑法。《妙臂经》说,就像庄稼依于大地,才能没有灾患地生长。同样,修行也要依靠戒,依靠悲水的滋润,才能使善根功德不断增长。所有的修行,不论是修定,还是修布施、忍辱、精进等,都要建立在别解脱戒的基础上。比如布施,必须以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为前提。如果你的布施充满杀盗淫妄,夹杂不善心行,那算什么布施?本身就在造罪。所以说,菩萨道修行必须以五戒十善为基础。如果你说自己在利益众生,同时又在继续造作不善行,甚至通过犯罪行为帮助他人,显然不是佛法倡导的修行。就像社会上很多人,因为没有持戒,虽然也在修善行,但其中夹杂着种种不善的因素。
如何使善行变得清净、如法而圆满?一定要以戒为基础。因为修行修的是心,你用什么样的心在做?平常人每做一种善行,多少夹杂着凡夫心,夹杂着贪嗔痴。尽管做了很多好事,最终还是在成就凡夫心,成就贪嗔痴,成就名闻利养、人我是非,和修行毫无关系。因为它们都在不善的自相续中。如果没有正确发心,没有如法持戒,你做的是善行,张扬的却是不良心态。人的心理很复杂,我们每做一件事,都有善和不善等各种心理。如果不持戒,不良心行就会增长。所以要反复思惟持戒的利益和不持戒的过患。
“于戒受已而守持者,胜利甚大。若不守护,过患亦甚。”受戒之后,守护戒的功德很大。反之,不守戒的过患也很大。
“经云:或以戒得乐,或以戒感苦,具戒则安乐,毁戒则苦恼。”佛经中说,有人因为持戒感得快乐的果报,也有人因为犯戒感得苦果。如果我们具足戒,依戒修行,就能得到安乐,而毁戒则会带来苦恼。因为持戒是在止息不善相续,当你内心没有任何不善,自然就充满快乐。反过来说,犯戒是在纵容我们的贪嗔痴。同时,又因为有一种“我要修行,不能犯戒”的心理,内心就会充满挣扎。而且犯戒还在张扬不善的相续,本身就是痛苦的根源。如果我们纵容生命中制造痛苦的力量,怎么会有快乐可言?所以,即使不从因果去理解,不考虑将来是否下地狱,从我们现有的心相续,就可以认识这些道理。
《道次第》中,中士道着重讲的是戒。因为定、慧是和上士道相通的,留到以后再讲。关于戒的部分,着重讲了别解脱戒。声闻戒和菩萨戒的不同在于,声闻戒要求少事少业,尽量少做事,而且很多事不适合以出家身份去做,做了就会犯戒。而菩萨戒要求多事多业,如果发菩提心、受菩萨戒之后,看到利益众生的事不去做,也是属于犯戒。
这两种戒都是为修行服务的。声闻戒是为解脱服务的,菩萨戒是为成就无上菩提服务的。如果一个人想解脱,确实少事少业比较好,否则容易在做事中张扬习气。我们可以发现,越能干的人,往往习气毛病越重。所以佛陀制戒时规定,如果在家时做什么职业,出家后就不可以做相关的事。因为每个优点都隐藏着缺点,每种长处都夹杂凡夫心的相续,在起心动念中,容易带动无始以来的串习,而修行恰恰要从这些相续中跳出来。
我最近讲皈依三宝时发现,皈依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,当我们对三宝生起极大信心后,才能从自我为中心的生命中跳出来,开始以三宝为中心的人生。我们现有的相续,人格的构成,各种心理的积累,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的。做事时,自然也是凡夫心的相续。即使做的是佛教事业,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凡夫心。只有对三宝生起强烈的信心,才能开始以三宝为中心的人生。这种转换对修行非常重要。
声闻戒强调远离,从环境的远离,到内心的远离,由此走向解脱。但要知道,我们真正要出离的并不是环境,而是对环境的贪著。我们要远离内在种种心结,种种情绪,种种执著,这才是最关键的。因为这些正是生死的根本,轮回的根本。如果不远离这些,解脱是没有希望的。所以一个人修到什么程度,完全可以自我检验。那就是,环境对你的影响有多大,贪嗔痴的相续对你的影响有多大。
修行并不是玄乎其玄的事。别解脱戒就是帮助我们解脱,包括两方面:一是止持,止息贪嗔痴,止息不善的行为和相续;二是作持,远离对环境和衣食住行的贪著。所以,戒律中很多是对衣食住行的规定。佛陀建构了一套如法的生活制度,帮助我们止息对外在环境的执著,进而止息内在的不善相续,为修定和开发智慧营造心灵氛围。
菩萨戒要求多事多业,故有三聚净戒,包括止恶、修善、饶益众生,在上士道会详细介绍。声闻的解脱只要断除烦恼、证悟空性就行了,但菩萨不仅要解脱,还要成就大慈大悲的品质,这就需要通过利益众生来完成。所以菩萨要从发菩提心入手,凡是利益众生的事,只要有因缘都得去做,不能少事少业。不仅要做,还要不断告诉自己:我要利益一切众生,我存在的价值、意义和目的就是利益众生,此外没有别的目标。在做的过程中,一方面可以克服我执,克服贪嗔痴;另一方面,慈悲心、利他心会得到张扬。所以,菩萨是以菩提心为前提,通过六度四摄等菩萨行,在利他中成就自觉。
而别解脱戒是以出离心为前提。如果没有这一心行基础,我们所持的别解脱戒只是人天善行。同样,如果没有菩提心的基础,我们所持的菩萨戒也只是人天善行而已。就像布施,声闻人也会布施,那么声闻和菩萨的布施有什么不同?区别就在于出离心和菩提心。如果我们以出离心持别解脱戒,是成就解脱的增上缘;如果我们以菩提心持别解脱戒,那么别解脱戒也将成为菩萨戒的一部分。可见发心非常重要。过去多数人对发心认识不足,其实,这种强烈意愿正是未来生命的重要导向。
因为凡夫心太混乱了,如果没有强大的意愿为引导,生命就会随着业力和混乱的心念沉沦,无法从中走出。就像一个人发愿,今生一定要做成什么事业,即使把命搭上也要去做。如果你有这个决心,就很可能成功。如果你觉得有因缘就做一做,不做也行,那就很难说了。因为我们内在的情绪和想法太多,外在世界又太复杂,没有很强的意愿,每天都会受各种想法和外境的影响。所以,持戒必须认识到发心的重要性,必须建立在对解脱的追求上。
事实上,发心和持戒是相辅相成的。发起强烈的出离心,戒自然容易持好。因为戒的持犯都关系到用心,每一条戒的犯缘,首先是心的参与。就像法律,如果犯罪者精神不正常,判罪时就会判得比较轻,甚至无罪。如果我们的出离心很强,即使犯了戒,因为心的参与很弱,在生命内在形成的力量也很弱。同样的杀生,你带着强烈的嗔心,和嗔心很小、甚至不带嗔心地做,于生命内在形成的力量都不一样。因果虽然是客观规律,但不是纯唯物的,而是建立在心的基础上。就像一颗种子会长成大树,本身是一种规律。至于能长成什么样,和种子的质量、生长的水土都有关系。它可能是参天大树,可能只是小小的树,也可能很快死去。这和内因、外缘都有关系。强大的出离心能帮助我们持好戒,反过来,持戒也能帮助我们强化并成就出离心。可以说,整个解脱道的修行,就是出离心的圆满。
而菩萨道的修行,就是菩提心的圆满。这一念菩提心你能真正发起来,发得准确,发得到位,发得圆满,当下就和佛无二无别。《华严》的境界说,初发心即成正觉。因为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,而是成就生命内在的品质,成就和佛菩萨一样的心行。所以,我们不要把成佛想得太过遥远,关键是落实到发心。菩提心是生命的指向和引导,也是修行的巨大动力。发心的力量有多大,修行的力量就有多大。所以,修行是要靠意愿的。没有强烈的意愿,即使在世间也可能一事无成。而学佛是要斩断生命内在的混乱相续,如果没有推动力,吊儿郎当地就想把佛学好,是不可能的。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心的重要,以及持戒对修行的帮助。
“《文殊根本大教王经》亦云:持咒若坏戒,不得上悉地,中品亦不成,亦不成下品。”《文殊根本大教王经》中,讲到修密宗和持戒的关系。这里的戒,指别解脱戒。持咒,指念诵真言。密宗认为每个本尊都有各自的心咒,如观音菩萨心咒、文殊菩萨心咒、莲花生大士心咒等。我们可以通过念咒和本尊相应,得到加持。比如修观音本尊,念观音心咒,忆念观音菩萨功德,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,最后将成就观音菩萨的品质。但要知道,持咒的重点不是在咒语本身,因为古印度其他宗教和中国的道教等都有咒语,可以驱使鬼神,花样很多。当然,佛教的咒语主要来自佛菩萨,内容不可同日而语。但关键还是要有戒,有正见,有德行,有菩提心,这是最重要的。如果没有这些为基础,持咒很可能被贪嗔痴所利用,就像藏地有人修息增怀诛之类,把念咒用来发财,甚至用来伤害他人。而伤害他人的结果,必将伤害自己。所以持咒必须有戒和见的基础,否则的话,将不能得到上等的成就。非但如此,连中等乃至下等的小小成就也得不到。
“佛于毁戒人,不说咒成就,亦非趣涅槃,境处之方际。”佛陀对于毁坏戒律的人,是不说念咒能够成就的。既不能成就涅槃,也不能成就解脱。境处之方际,就是成就涅槃的境界。要成就涅槃、解脱,必须以戒定慧为基础,否则持什么咒也没用。
“于此恶异生,何有咒成就?”异生,指见道前的众生。因为他们没能证得十方诸佛和六道众生共同的法性。每个生命都以自我为中心,形成混乱的综合体,你是你,我是我,所以叫异生。而十方诸佛所证的法性是相同的,就不是异生而是同生了,所以说三世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。如果你证得空性,也能和三世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。对于这些不持戒的众生,即使持咒也是不可能成就的。
“此毁戒众生,如何有乐趣?”这些毁戒的众生,是不会有乐趣的。因为毁戒就在纵容自己的欲望,纵容不善的相续,纵容生命内在的贪嗔痴。尽管也会得到短暂的快乐,但这种不善的相续会不断伤害自己,不可能有持久的快乐,因为他在放纵制造痛苦的力量。
“既不成现上,亦不成胜乐,况佛说诸咒,而能成就耶?”因为毁戒,既不能得到现生的上等利益,也不能成就殊胜的究竟安乐。现上,指人天乘的快乐;胜乐,指成佛的快乐。总之,暂时和永久的快乐都不能得到。既然这样,即使念诵佛说的这些咒语,也是不能成就的。所以有人说我行菩萨道,或是我修密宗,不要持声闻别解脱戒,这是骗外行人的。宗大师在这里讲得清清楚楚。
“如是所示不守护之过患,当数数思之。”对于前面所说的不持戒的过患,要经常思惟。同时,还要思惟持戒的利益。
“如《三昧王经》云:于居家白衣,我所说学处,尔时诸比丘,彼戒亦不具。”佛法流传到一定时期后,进入末法时代。佛陀曾在《三昧王经》说,到末法时代,出家人不要说持好比丘戒了,能把在家五戒完整持好的都不多。这是末法时代出现的现象。
“于此所说,谓比丘不能守护五戒之时,精进持戒者感果甚大,故当努力。”也就是说,在比丘连五戒都持不好的末法时代,如果佛弟子能精进持戒,哪怕持好一条戒,招感的功德也特别大,所以我们应当好好努力。因为在正法时期,你能持戒,乃至持好整个比丘戒,都不那么稀奇。但在末法时代,很多出家人连在家五戒都持不好的时候,你还能把比丘戒持好,哪怕只是一部分,都特别了不起,功德也特别大。
“即彼经云:尽于恒沙俱胝劫,而以信心备饮食,并以伞幡灯烛鬘,承事俱胝由他佛。若于妙法极欲坏,善逝正教将灭时,于日夜中行一戒,此福比前最殊胜。”这部经还说,有人在佛法将要灭尽的末法时代,用恒河沙劫那么长的时间,以最恭敬的信心准备饮食,还有伞、幡、灯、烛、鬘等各种供养具,以这些供品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。我们知道,这么做的功德当然很大。但比起在佛法将要坏灭时,有人能在一日夜中持好一条戒,后者的功德更大,超过前面所说的那么多供养。这就说明,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一个人如法修行,将超过一切外在供养。所以在六度中,持戒比布施难,功德也更大;忍辱比持戒难,功德也更大,是一步步的。因为布施他人,给人一百块、一千块,只要有钱都能做到。但持戒要约束自己的欲望,要和习气作斗争,这就比较难。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持戒的功德,破戒的过患。尤其在末法时代,如果我们能依戒修行,功德将特别大。
“如何修学之法者,谓于四种生罪因中。”如何才能更好地持戒?这就需要了解,造成犯罪的原因有哪些。在此,宗大师为我们归纳了四点,以及如何改善这些情况。
第一是无知,就是对戒律不了解。比如出家人受了比丘戒、沙弥戒,或在家居士受了五戒、八戒,却根本不知道戒相是怎么回事,不知道应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。持戒,并不是“不知者无罪”,不知道也是犯,而且还增加了无知罪。因为这些本来是你应该了解的内容,你却不好好了解,怎么能因此减轻过错?法律也是一样。中国长期以来是人治的国家,民众不太有法律观念,还有很多法盲。但不会因为这些人不懂法律,干了坏事就不算犯法。知道是犯,不知道也是犯。如果受了戒却不学戒,就会因为无知而犯戒。
第二是放逸,就是放纵自己的欲望和情绪,放纵贪嗔痴烦恼,不想去约束它,觉得顺着欲望很舒服。现代人有个口号是“越堕落越快乐”,这就是肆无忌惮的放逸。如果放纵自己的烦恼,肯定是要犯戒的。
第三是不敬,就是不尊重戒律,认为戒律是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制定的,现在早就过时了。或者觉得戒律只是生活制度而已,和修行没有太大关系,不把戒律放在心上。因为你心中没有戒律,不犯戒才奇怪。
第四是烦恼炽盛,某种烦恼的力量特别强大,或是对财色名食睡的欲望特别强大。如果不通过戒定慧对治,当这种力量大到一定程度,你根本就无能为力。其实,我们的每一种欲望和烦恼都是自己培养起来的。一旦你把它养得很大,它就不听话了,想要控制就不容易了。
这是造成不能持戒的四种原因,如果我们对此加以改善,就不容易犯戒了。
“无知之对治者,应听闻诸学处而了知也。”第一,怎么对治无知?就应该听闻并学习戒律。学处,即比丘或在家居士的学处,也就是戒律。受戒之后还要学戒,出家众要学出家的戒,在家众要学在家的戒,才懂得怎么持戒,才不会犯戒。所以,对治无知就需要学习。
“放逸之对治者,于取舍之所缘行相不忘忆念。”第二,怎么对治放逸?就要每天告诫自己:此应作,此不应作。简单地说,戒律就是告诉我们这两句话,给我们一个行为标准,一个道德底线。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这点,没有行为标准,没有道德底线,只要有利益就往上冲。作为佛弟子,我们要以戒律为行为准则,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。其实,戒律是对我们的保护,就像法律保护公民那样。如果社会没有法律,我们就不会有安全感。作为佛弟子,如果不守戒的话,就会放纵自己,最后真正伤害的还是自己,不是别人。所以说,戒律是保护修行人的准则,法律则是保护社会大众的规则。
“及数数观察三门,了知于善恶何转之正知。”我们要经常观察身语意三门,这是产生身体、语言、思想行为的三个途径。每天要观察:我做了什么事,说了什么话,动了什么念头?在以智慧观察的同时,了解什么是善,什么是恶;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能做。如果你连善和恶都分不清楚,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。所以要具备对善恶的正知,有这样的认识为前提,始终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,就不会随便放逸。即使他想放逸,因为有道德约束力,放逸也会受到限制。这种道德约束力非常重要,这是用来保护我们,而不是给我们设置障碍的。
“以自或法为增上,于罪生羞耻之惭,及念为他所呵而起羞耻之愧。”我们要想到,我是什么身份,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。比如我是出家人,我是佛弟子,我想要解脱,想要了生死,想要成佛作祖,想要利益一切众生。经常这样告诫自己,我们就不敢放逸了。一旦放逸,就会生起羞愧心:我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呢?这种做法不是和我的人生目标距离太大了吗?这是基于对自己人格的认识而生起羞耻心,也就是惭。此外还有愧,是基于社会对某种行为的鄙视而生起的。当你准备做什么时,想到社会上的人都瞧不起这种行为,是公共道德不允许的,我作为佛弟子怎么能去做呢?就会生起羞愧心。总之,基于对自己、对法和对社会公德的认识,使我们对不善行生起惭愧心。有了惭愧心,自然就不敢犯戒了。
“怖畏恶行之异熟,而生防护之心。”异熟就是果报。基于对三恶道苦果的恐惧,害怕造作犯戒行为后,将堕落三恶道。不仅今生受苦,还会影响到未来生命,从而对身口意三业生起防护之心。
“不敬重之对治者,于大师及彼所制,并诸同梵行者,皆当敬重也。”第三,怎么对治不敬重戒律的问题?就要对佛陀、佛陀所制的戒律,以及身边一切持戒的人,生起恭敬心。因为这份恭敬,使自己对持戒引起重视。
“烦恼炽盛之对治者,观察身心,何种烦恼增上,当努力从而对治之。”第四,怎么对治烦恼炽盛的问题?在我们的生命相续过程中,有很多烦恼。每个人的烦恼不同,有的人贪吃,有的人贪睡,有的人贪财,有的人贪色,有的人嗔恨心特别重,有的人我慢心特别重,有的人很自卑,有的人很自信,有的人喜欢嫉妒……这些不同正是来自相续中的不同熏习。如果你不断嗔恨,就会形成嗔恨的巨大相续;喜欢嫉妒,就会形成嫉妒的巨大相续;不断地贪,就会形成贪的巨大相续,这种贪婪将成为你性格乃至人格的特征。每种生命都是如此形成的。佛陀根据众生的根机,制定了很多法门。比如说多贪众生,尤其是贪著男女色相的,要修不净观。业障重的修念佛观,散乱的修数息观,嗔心重的修慈悲观。包括念死念无常,都是为了对治不同的烦恼。
我们需要观察自身,到底哪种烦恼的力量特别强,哪种烦恼最容易导向犯罪,平时就要开始对治。当烦恼产生作用时,就像三岁婴儿和大力士打架一样,你根本就无能为力。任何一种情绪和妄想,如果不加对治,就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一切,让你上刀山,下火海,所以平常就要培养对治的力量。如果对治力很强,烦恼生起后就会被发现,就不会有太多影响了。
“若不如是励力,意谓违越少许,其过轻微,于所制而放纵者,最后结局唯得苦恼。”对以上四种问题,如果不努力对治,以为犯点小戒没什么了不起,这是平常人容易产生的心理,结果就会不断纵容自己,张扬烦恼,最后越犯越大,把自己导向痛苦。
“《戒经》中云:若于大师悲悯教,以为轻微少违越,由彼彼苦得自在,如折篱坏庵摩罗。”《戒经》说,对佛陀以慈悲心为我们施设的教法,不管戒律还是经教,如果以轻视的心犯戒,还希望从中得到快乐,结果一定会带来痛苦。当你放纵时,暂时会有满足感,但痛苦很快取而代之。因为这是在放纵烦恼,在制造痛苦的因。这里举了一个例子,就像庄园种了很多庵摩罗果,就要围上篱笆,防止牛羊跑进去。同样,我们的内心也要靠戒来防护。前面说过:“道品楼观,以戒为柱;禅定心城,以戒为郭;入善人众,要佩戒印。”戒可以保护善心,帮助我们成就一切功德。如果破戒,相当于把篱笆拆掉,牛羊就会跑进去把果实吃光。所以说,一旦坏戒之后,内在的功德、善根就会被破坏。
“世间有违王重敕,或者犹获不治罚,非理若违能仁教,如堕傍生医波龙。”在古代社会,如果违背国王的旨意,就要受到惩罚。我们学习佛教后,如果违背佛陀的教法,也要受到惩罚,堕落为傍生。这并不是佛陀惩罚我们,而是自己的不善行为在惩罚,是因果在惩罚我们。
“以是故应努力,勿令罪染。设有染犯,亦莫不念而弃置之,于堕罪还出之仪轨,应如说励力而作。”所以我们要特别努力,不让自己犯戒。万一有所违犯,决不能随随便便地不放在心上,而要想办法按忏悔的仪轨,努力忏除罪业。在出家戒中,有专门的出罪仪轨,比如你犯了波罗夷、僧残还是波逸提等,都有相应的忏悔方式,所以要按羯磨如法出罪。
“如是守护之法,虽是具别解脱律仪者,然于修密咒者亦同之。”关于戒律的修行,即如何持戒,如何对治犯戒,声闻行者固然应该这样去做,菩萨行者包括修密宗的人,也应该这样去做,因为他们的修行也要以别解脱戒为基础。也就是说,这些做法对声闻、菩萨、密乘行者同样有效。
“《妙臂经》云:以我所说别解脱,净戒调伏而无余,居家持咒唯除相,及轨则外余应行。”《妙臂经》说,修习密乘的行者,对别解脱戒应该持什么态度?佛陀告诉我们:对于我所说的别解脱律仪,尤其是关于调伏身心、断除烦恼的止持部分,必须全部受持。在家密乘行者,除出家人特有的外在形相和羯磨仪轨外,其他戒条也应严格受持。
“谓居家持咒者,唯除少数出家衣相之类,及羯摩轨则并单制之轨则外,其余从调伏中所出之戒条,犹须行也。则出家持咒者,更何待言哉。”如果是在家行者,除了属于出家人的形象威仪,包括出家人特有的羯磨不需要受持以外,其他那些止持的戒条,尤其是五戒等居士戒,在家密乘行者也应该认真去做。对于出家行者来说,还有比丘等身份,更不能违背别解脱戒。比如密宗的双身法之类,不能以出家身份来修。如果要修,必须把出家身份彻底舍弃,否则是不可以的。
“康隆巴云:若饥馑时,则一切事皆注向于青稞上去,如是一切亦皆辗转于戒上去,是故于此当勤修学。然欲戒清净,不思业果必无成就,故思惟业果是秘妙教授也。”康隆巴尊者以一个例子说明戒是修行之本:在饥馑年代,吃饭是头等大事,所以一切事都围绕着青稞,要赶快把青稞种好。在我们汉地,就是赶快把稻米、红薯这些粮食种好。从修行角度来说,必须把戒的基础打好。如果我们想要持戒清净,就必须思惟业果之理,思惟持戒的胜利和不持戒的过患,否则是难以成就的。所以说,思惟业果是令我们持戒清净的窍诀所在。
“夏惹瓦亦云:总之,生何善恶皆依于法。于佛法中,若依戒律所说而依止行之,则无须犹豫。内心既净,则常喜乐,后亦善妙也。”此处又举另一位大德夏惹瓦的开示。如果是汉地的论,就会说道宣律师怎么讲,智者大师怎么讲,吉藏大师怎么讲。夏惹瓦说,修行要依法,依戒。佛陀在世时是以佛为师,佛灭后则是以法为师,以戒为师。戒是佛教僧俗弟子的基本行为准则,帮助我们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如果我们按戒律行事,就不会后悔,也不必犹豫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。因为戒律已经规定“此应作,此不应作”,你照着做就是了。平常人在做事过程中,是随着自己的情绪或好恶,或是因为智慧不够,就会做错事,经常要后悔。而戒是导向解脱的,如果我们依戒行持,会使内心保持清净,自然就容易快乐,更能招感未来的殊胜果报。不管在家还是出家,只要能按戒律和法律生活,可以少很多事。现在社会问题这么多,如婚外恋等各种乱七八糟的现象,所有这些问题,就是因为人们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感情和情绪。如果大家都持戒,那每个家庭会很安稳。作为出家人来说,持戒则能使僧团和谐共处,如法如律。
“善知识敦巴亦云:一类依律而舍咒,或则依咒而弃律,而不知咒为律助,律为咒伴也。若非我师所传之语,则无如是教授。”仲敦巴是阿底峡尊者的上首弟子。他说,有些人只懂得持戒,但不懂得念咒;还有一些人只会持咒,但不遵守戒律。其实从密宗修行来说,戒律的基础特别重要,和持咒是相辅相成的。一方面,持咒有助于更好地持戒;另一方面,持戒也有助于更好地持咒。就像从戒定慧的修行来说,戒和定是相辅相成的。没有定的基础,欲望和烦恼的力量很大,会给持戒带来困难。有了定力之后,烦恼本身没有多少力量,持戒就很轻松了。如果有了持戒的基础,就不会接触不该接触的环境,从而保护自己的心,使之处在安定的状态,修定和开发智慧就容易多了。仲敦巴尊者说,如果不是我的上师阿底峡尊者开示其中原理,别的教授没办法说得这么殊胜。
“又阿底峡尊者亦云:我印度或有大事,或有非常事时,则集诸受持三藏者,问:三藏中无遮耶?不与三藏相违耶?抉择已,即如彼而作。于莲花戒寺,更加问:菩萨行中未遮耶?不与彼相违耶?”阿底峡尊者曾经说过,他在印度时,如果在寺院要处理比较重大的僧事,或比较特别的事,就要召集精通经律论三藏的人,询问他们:此事在经律论三藏中有没有遮止?与经律论三藏是否违背?抉择之后,才按照经典或律典的规范而行。在另一座莲花戒寺,还要再加问:这种做法在菩萨戒中是否允许?和菩萨戒的规范不违背吗?
“凡有一事,皆以律师为依据而处理焉。”总之,任何事都要依戒律来处理。因为僧团是法治团体,依法摄僧,僧事僧断,一切都靠法和律来判决。僧团的所有决定都要通过羯磨会议处理,请精通戒律的律师主持事务。律师根据戒律处理后,还要由整个僧团来评判。比如裁定某人犯下什么罪行,准备对他如何制裁。宣布也有不同的羯磨,有的直接宣布结果,有的要征求一遍意见,有的要征求三遍。如果大家觉得律师判得很合理,就默然表示同意。没人反对,这项决定就算通过了。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,此事就要再议。
“已释共中士道修心之次第竟。”中士道的内容到此就讲完了。
虽然解脱道在《道次第》所占的篇幅不大,但在修学佛法过程中,这是很关键的一块,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有漏的生命相续,以及如何解除惑业,解除生死,解除轮回。我给你们讲一讲,自己也蛮有收获,感觉宗大师的建构,和我们过去所学的《俱舍》《瑜伽师地论》等论典不太一样,确实很有特色。希望大家把本论作为重点,反复修学。如果没能力学别的经论,把这一本学好,在修学上就够用了。因为宗大师为我们建立了非常简明的修学套路,就像现在的多少式太极拳那样,你只要按这样去练就是了。否则,佛法博大精深,很多人学了一生都不得要领,就需要有这么一个简明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