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辩修对治品】讲记
第三课 四念住·下
济群法师
3.受念住
诸有漏受说为爱因,故观察此入集圣谛。
其次,是对受的观察。
“诸有漏受说为爱因。”诸有漏受,就是由迷惑、烦恼产生的受。十二缘起中,受是爱生起的因。在凡夫心的运作流程中,当有漏的受生起,下一个流程就会进入爱,然后是取和有,由此导向生和老死。
“故观察此入集圣谛。”我们基于对受的观察,就能认识到集谛,认识生死轮回之因。在十二缘起中,触是在受和爱取有之前,属于观察后的反推。这个观察的意义在于,不仅要了解受是爱的因,以及受在生死流程中承担的重要角色,还要通过禅观去改变它的性质。受本来是轮回之因,我们现在要通过正确观察,使之成为解脱的增上缘。
禅修时,当身上出现痛、痒、麻等感受,心很容易被抓住。“哎呀,腿麻得不行了,疼得不行了”,如果不能如理作意,正确认识这些感受,很可能半途而废,继续进入轮回的串习,被苦受左右命运。此时就需要对受进行智慧观察,知道这个色身痒了、麻了、痛了,知道这些感受是由五蕴这个大苦聚产生的,但只是知道,只是看着它,不让心乱跑,也不被串习左右,动来动去。
在安住过程中,我们还要保有正知正念,对观察对象了了明知,清清楚楚地看到受的变化。知道哪里出现痒,哪里出现麻,哪里出现痛;知道这些感受有强有弱,有生有灭;知道苦受过去,又有乐受出现;知道苦乐过去,会进入舍受的状态。进一步,还要以智慧观察这些感受。我们可以用无常来观察,用无我来观察,也可以用无自性空的智慧来观察。在观察过程中,认识到受是本性空寂的,了不可得。如此,受和缘这个受产生的心都会逐渐平息,不再成为爱取之因,生死之因,而是生起观智的增上缘。
我们讲到“诸有漏受说为爱因”,不仅要通过受了解集谛,更是为了断除轮回。正如佛陀在四谛教法中所说的那样:“此是苦,汝应知;此是集,汝应断。”了解集谛的目的,是从源头解决轮回之因,这才是观察受的意义所在。
4.心念住
心是我执所依缘事,故观察此入灭圣谛,怖我断灭由斯离故。
第三,通过对心的观察,引导我们证入灭谛。
佛法自古就被称为心性之学,从这个角度说,修行就是修心。世间有各类心理学,如果给佛法做一个定义,我觉得它是属于解脱心理学。关于心的认识,佛法有真妄两大体系。所谓真心,是让我们直下承担,认识自身本具的觉醒之心,即禅宗所说的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。所谓妄心,是从认识现前的凡夫心开始修行。佛法认为,有情的存在主要是心在主导,由不同心念决定我们的行为,进而决定命运。这就需要认识心念的组成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就包括种种心和心所。从《阿含》到《阿毗达摩》,也是对人的心理加以分析并归类。
关于这个问题,唯识经典讲得尤为详细,将心分为八识五十一心所,包括意识和潜意识。所以心不是单一的存在,不是只有一个心在表现不同作用。同时,每种心理都是缘起的存在。唯识的“眼识九缘生,耳识八缘生,鼻舌身七缘生”,正是说明了这一点。
印度各宗教普遍认为,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在主宰生命。但佛法告诉我们,人生最大的误解,就是对自己的错误认识。有了我执之后,就会有贪嗔痴,并由烦恼而造业、轮回,给生命带来无尽过患。事实上,五蕴只是众缘和合而成,其中并没有所谓的“我”,有的只是四大和种种心理。通过对心的观察,可以使我们断除我执,通达涅槃。
“心是我执所依缘事,故观察此入灭圣谛。”心是我执生起的所依。从唯识的角度说,是因为第七识不能正确认识第八识,将此执以为“我”。从外道和世间凡夫来说,也是因为心对“我”产生了错误认知。所以心是我执生起的所依,同时,心又是我执所缘的对象。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五蕴,由此产生我执。这就需要在智慧引导下,对心加以观察。
我们学习《阿含经》《阿毗达摩》及唯识论典,了解到心的多元性、缘起性、无常性、无我性,然后带着这些正见观察心的活动。贪心生起,知道它生起了;贪心息灭,知道它息灭了;嗔心生起,知道它生起了;嗔心息灭,知道它息灭了。总之,要对心念保持高度觉察,对它的生起、息灭都能了了明知。
我们在观察中会发现,心念不是固定的,而是在刹那生灭,会增长也会变弱,会生起也会消失,其中并没有所谓的自性。这种观察需要以佛法智慧为前提,如果没有正见,可能会对心念的生灭作出错误解读。
什么是正确观察?从《金刚经》的见地看,就是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”。心是什么?过去心从哪里生起?消失后又到了哪里?我们通过观察会发现,心其实是念念不住、念念生灭的。过去心如此,现在心如此,未来心还是如此。在这样的观察中,就能看清念头的本质,使妄念逐步平息。
从禅宗的见地看,就是“觅心了不可得”。当年,二祖找初祖达摩安心:“我心不安,求师与安。”初祖说:“将心来,与汝安。”此时二祖反观自心:心是什么?不安在哪里?在智慧观照下,发现心是无影无踪的,根本就找不到。
“故观察此入灭圣谛,怖我断灭由斯离故。”当我们在观察过程中解除我执,证悟涅槃,就不再担心我的断灭。因为执著有一个“我”,才会担心“我”的断灭。当我们通过对心的观察,体悟无我的空性,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?因为它本来就不存在,更谈不上断灭。当妄心彻底平息,心不再陷入任何妄念时,我们就能体悟涅槃的寂静。
5.法念住
观察法故,于染净法远离愚迷,入道圣谛。
第四,是对法的观察。法的范围非常广泛。有情身心和世界的一切,都可以称为法。如何观察法呢?还是要立足于佛法正见。
“观察法故,于染净法远离愚迷。”法包括染法和净法,导向轮回的是杂染法,导向解脱的是清净法。愚迷,指凡夫的状态,轮回的状态,以迷惑和烦恼为基础。凡夫带着无明看自己,看世界,就会陷入烦恼,制造轮回。对于和解脱相应的净法,同样要有正知正念,否则就可能心生贪著,在解脱路上停滞不前。所以不论对染法还是净法,我们都要保持智慧观察,才能远离迷妄。
“入道圣谛。”生命有两个轨道,一是轮回的轨道,一是解脱的轨道。以无明烦恼观察一切法,会走上轮回的轨道;以正知正念观察一切法,则会走上解脱的轨道。通过这样的观察,可以使我们进入道谛。
《大念住经》讲到法的对象,包括对五盖的观察,对五蕴的观察,对十二处的观察,对七觉支的观察,对四圣谛的观察,其中包括染法和净法。比如对贪欲的观察,要看到贪欲生灭、有无的过程,了解贪欲的生起之因,以及平息贪欲的方法。这个观察要遵循四谛法门的思路,认识苦的症状、苦的成因、苦的平息,才能找到灭苦之道。对嗔恚也是如此。我们要观察贪欲和嗔恚产生的因,也就是集谛。了解这一点,让贪欲和嗔恚失去支持,才能进一步加以对治。
另一方面,我们要了解贪欲和嗔恚断除的因是什么。除了禅修中的观察,还要学习经教,如理思维,在内心建立对治贪欲和嗔恚的力量,把功课做足。每个人的烦恼各不相同,有些还特别强盛,就需要特殊对治。比如五停心观告诉我们,嗔恨的人要修慈悲观,散乱的人要修数息观,愚痴的人要修缘起观,贪婪的人要修不净观,我执重的人要修界分别观。
除了五盖之外,对五蕴、十二处同样可以这样观察。总之,对所修的每一法,不论染法还是净法,我们都要在正见指导下,建立正知正念。正念,是把心安住于观察对象;正知,是对观察对象了了明知。这不仅是简单的知道,还蕴含着智慧抉择。
前面说到四种正知,即利益正知、适宜正知、行处正知、不痴正知。其中,利益正知、适宜正知就包含判断和选择,你要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做什么对解脱有利,做什么对解脱无益,甚至会障碍解脱。在具足正见的前提下,对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保持观察,即行处正知。不痴正知则是以正见观照诸法实相,了解观察对象的无常、无我、无自性空。
是故为入四圣谛理,最初说修四念住观。
“是故为入四圣谛理,最初说修四念住观。”为了引导我们证悟苦集灭道四谛,佛陀首先讲述了四念住的修行,也就是对身、受、心、法的正确观察。其中蕴含着整个佛法的修行内涵,不仅是解脱道的关键,也是菩萨道的必要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