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学课十二
【内容】:意乐依止·净信为本
道次第讲记·正论
济群法师
依止法如何者,如是具能依相堪为法器者,当观其师于上说之相具足与否。若具相者,可受法乳。其依止法有二:一、意乐依止法,二、加行依止法。
1.意乐依止
① 净信为本
《宝炬陀罗尼经》云:“信为前导有如母,出生长养诸功德。”谓以信故,能令功德未生者生,已生者安住,辗转向上增长也。
《十法经》云:“以何到佛地?信为殊胜乘。是故具慧者,当随净信修。于诸不信人,不能生白法,如火烧种子,岂复发青芽?”
此谓从行止门中,信为一切功德根本也。总则对于三宝、业果、四谛等生信,有其多种。此中所言之信,盖信于师也。然则对师应如何而信耶?
《金刚手灌顶经》云:“秘密主,学人于阿阇黎应作何观?当视如佛。”诸大乘经及律藏皆作是说。此义云何?谓常人于佛皆不致生起寻过之心,而能思其功德。于师亦应尔,故须视师是佛。
前经又云:“当持师功德,无寻师过失。观德得成就,察过不得成。”
设以放逸心或烦恼炽盛等过,忽起寻过之心,应当励力忏改防护。如是修习,纵见稍有过失,以念德心盛故,亦不能障碍其信心。
如阿底峡见解为中观派,金洲大师见解为唯识派,就见而论,虽有胜劣。然大乘道之次第及菩提心皆依彼学得,故认金洲为其诸善知识中法恩最大,无可比对者。
三、依止之法
“依止法如何者,如是具能依相堪为法器者,当观其师于上说之相具足与否。若具相者,可受法乳。”下面正式讲依止法。我们选择师长后,应该怎样依止?作为具足质直、具慧、求法义三项条件的弟子,也要观察自己选择的依止师,是否具备以上所说的十德或五德。如果具备的话,就可依止他听闻佛法。佛法像乳汁一样,可以滋养、哺育我们的法身慧命。
“其依止法有二:一、意乐依止法,二、加行依止法。”如何修依止法主要从两方面来讲:一是意乐依止,即思想的依止;二是加行依止,即作为弟子应该为师长做些什么。
1. 意乐依止
意乐依止又分两点,一是净信为本,二是念恩生敬。
① 净信为本
关于思想的依止,首先要对师长生起清净的信心。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说,作为弟子应该对师长具备九种心:如孝子心,如金刚心,如大地心,如拱岳心,如仆从心,如粪扫心,如门犬心,如舆梁心,如船心。当然,现代人这么做有些困难,但经论告诉我们,如法依止就应该具备这些心态。
信到底有多重要?不仅《道次第》重视信,其他法门也重视信;不仅佛教重视信,其他宗教也重视信,而且比佛教更强调信的作用。佛法重视信,主要体现在入门上,以信为能入,智为能度。
佛法修行有信、解、行、证四个步骤。第一就是信。因为信,我们才会去解。随着解的深入,也在提升并净化这个信。所以信和解是相辅相成的。如果没有信,我们就不会闻思经教,不会去理解法义。如果没有理解,这种信就是迷信。所谓“有信无智长愚痴,有智无信增我慢”。当然,这个智不是正确的智慧,只是一种知识,一种世间聪明而已。自以为是,却不懂得亲近善知识,不懂得信仰佛菩萨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,这样的话,所能理解的非常有限。所以,信和解有一种辩证关系。在理解的基础上,还要进一步导入行。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础上,因为你的修行,又使理解不断升华,最后就能证果。所以信、解、行、证都离不开信的基础,同时也在不断地深化这个信。信会因为解而升华,也会因为行而深入。
在不同修行阶段,信的程度是不一样的。刚学佛的人有信,阿罗汉有信,初地菩萨有信,八地菩萨还有信。但这些信一样吗?初果圣者的信,叫作四证信,即信佛、信法、信僧、信戒。因为他已证悟所信仰的体。在凡夫阶段,能信仰的人和所信仰的法是两个东西。但证悟初地后,我们的心和信仰对象就融为一体了。我们已在生命中成就信仰对象的品质,所证悟的真理,和十方诸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。这是信的深化和升华。在整个过程中,信始终是基础,也是一切。这和其他宗教的二元论不同。佛法信奉的真理属于一元而不是二元的,是一真法界,不二法门。最终,能信的人和所信的对象不是两个东西。
我们知道,佛经开头都是“如是我闻”。古德将经的序分归纳为六种成就,“如是”即属于信成就。所以说,“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”。一切善根的增长都离不开信。《道次第》所说的依止法,主要是对依止师的信仰。
“《宝炬陀罗尼经》云:信为前导有如母,出生长养诸功德。”《宝炬陀罗尼经》说,信是修学佛法的前导,引领我们契入佛法,就像母亲一样,能出生并长养一切功德。这里的母亲是生长的意思,只有在信的基础上,我们才能依教奉行,成就一切功德。
“谓以信故,能令功德未生者生,已生者安住,辗转向上增长也。”因为有信的关系,就能对法信受奉行,令我们生起惭愧心、慈悲心、戒定慧等一切功德。没有生起的功德能够产生,已经生起功德的能够安住,进而持续增长,力量越来越大。如果不信的话,这一切和我们都没关系了。
“《十法经》云:以何到佛地?信为殊胜乘。是故具慧者,当随净信修。于诸不信人,不能生白法,如火烧种子,岂复发青芽?”《十法经》说:通过什么方式才能使我们抵达佛果?信就是最好的手段。所以具足智慧的人,应该依照我们所信的对象修行,也就是佛、法、僧、戒的功德,以及《道次第》和依止师给予的指导。那些不信三宝、不信善知识的人,内心是不能生起善法的。佛经中,把善法和恶法称为白法和黑法。白法代表清净的善法,黑法则是染污的恶法。如果没有信,就像种子被火烧过,再也不能发芽了。那些学者的状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尽管他们研究佛学,读的书甚至比我们还多,却不能从佛法得到受用,就是因为没有信。
“此谓从行止门中,信为一切功德根本也。总则对于三宝、业果、四谛等生信,有其多种。此中所言之信,盖信于师也。”这是从修行层面说明信的重要性。佛法所说的信,包括信佛、信法、信僧、信戒等,此外还有对业果、四谛生信,这属于法的范畴。《道次第》依止法所说的信,主要指对自己选择的依止师生起信心。当然从整个《道次第》的修行来说,不只是信依止师,同时也包含对本论的殊胜引导生起不二的信心。
“然则对师应如何而信耶?”讲到对师长生信,应该作什么观想?师长在你心中是什么地位?这直接关系到你信的程度。就像信佛,如果佛陀在你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,我们对他的信也是全面而完整的。如果所信的人在我们心中地位较低,信的程度自然会受到影响。
“《金刚手灌顶经》云:秘密主,学人于阿阇黎应作何观?当视如佛。”《金刚手灌顶经》说,弟子对自己的依止师怎么观想?应该把他当作佛一样看待。
“诸大乘经及律藏皆作是说。此义云何?谓常人于佛皆不致生起寻过之心,而能思其功德。于师亦应尔,故须视师是佛。”宗大师进一步告诉我们,不仅密宗经典这么说,大乘的经藏和律藏都是这么说的。这种观想在修行上的意义是什么?为什么要把依止师观想成佛?因为平常人对佛不会生起寻过之心,不会觉得佛有哪些不足。如果我们能视师如佛,也就不会对师长生起寻过之心。反之,如果我们觉得师长有很多过失,和自己差不多,甚至还不如自己。有了这种想法后,师长在你内心的分量就会降低。他所说的法对你的作用就会减弱,甚至不产生作用。而当我们对师长具足圆满的信心,才能如实接受他所说的佛法,并完整落实到行为中。为了不对师长生起寻过之心,所以我们要视师如佛。这种观想对修行大有好处。
“前经又云:当持师功德,无寻师过失。观德得成就,察过不得成。”前经是指《金刚手灌顶经》。其中说到,应当不断忆念师长功德,而不是寻找过失。凡夫心的特点,就是喜欢看别人的缺点,结果让自己烦恼。如果我们不断观想师长功德,修行就容易成就。反之,如果整天寻找师长过失,修行将不得成就。为什么要观师功德?这四句话是最好的说明。不是师长需要你这么观想,而是为了自己更好地修行。
“设以放逸心或烦恼炽盛等过,忽起寻过之心,应当励力忏改防护。如是修习,纵见稍有过失,以念德心盛故,亦不能障碍其信心。”如果因为自己放逸或烦恼等原因,忽然对师长生起寻过之心,马上要努力反省并忏悔,以此作为防护。我们不断忆念师长功德,当这种观想成为习惯并具有力量时,即使哪天看到一点师长的过失,也不会当作一回事。思惟确实可以形成习惯。你喜欢的人,往往只看到他的优点,看不到他的缺点;即使他有缺点,你也会看成优点。而对你讨厌的人,整天会去找他的缺点,却对他的优点熟视无睹,即使看到也不以为然,甚至把它说成缺点。这是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,因为心就有这种能力。对于师长,虽然我们在选择时已经认准他具有十德或五德,但在凡夫的心中,在一起时间长了,就容易落入串习。结果因为一些微小的问题,对师长失去信心。为了对治这个毛病,就要不断忆念师长功德。在忆念过程中,因为念德心盛,即使发现师长有些缺点,也觉得瑕不掩瑜。
“如阿底峡见解为中观派,金洲大师见解为唯识派,就见而论,虽有胜劣。然大乘道之次第及菩提心皆依彼学得,故认金洲为其诸善知识中法恩最大,无可比对者。”此处,宗大师举了阿底峡尊者事师的例子。阿底峡尊者的见地是中观派,他在求法过程中曾亲近金洲大师,向他学菩提心,学菩萨行,而金洲大师的见解是唯识派。就见地而论,虽然有胜劣,但尊者关于道次第和菩提心的教法,都是从金洲大师那里得到的。所以阿底峡尊者认为,在他的师长中,以金洲大师的恩德最大,没有谁可以相比。这里所说的见地胜劣,是从格鲁派的角度而言,认为中观见最究竟,而唯识见不究竟。但在我看来,两者各有千秋,说不上中观一定就高,唯识一定就低。
以上所说的净信为本,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修学佛法。只有对师长生起清净的信心,才能对他所说的法信受奉行。
在《道次第》中,依止法属于入道根本。其中,首先要选择依止师,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。因为藏传佛教对上师具有近乎绝对的信仰,所以择师格外重要。如果这位上师缺乏正见,修和证不足以引导弟子的话,可想而知,弟子的修学也难以成就。上师应该具足十德,起码要具足五德。而弟子也必须是法器,否则再好的老师都没用。作为如法的弟子,要具备质直、具慧、求法义、敬法及师等素质。其中又包含两方面,一是自身素质,一是求法时应有的态度,也就是说听轨则讲到的离三种过,具六种想。
我们学习《道次第》,不是在接受一种知识,而是要走向成佛之道。在修学过程中要认真闻思,课后还要认真阅读,包括《略论释》。修学是从多闻开始的,不只是广学多闻,重复也是多闻。对同一种观念,要通过不断听闻来强化。如果听一次,可能内心连影子都没留下,那有什么力量?要知道,无始以来形成的贪嗔痴,是经过几千、几万,乃至几百万、几千万次重复形成的。我们为什么对五欲六尘那么感兴趣?就因为它在我们生命中已经根深蒂固,现在一看到五欲六尘、饮食男女,内心马上相应了。而在我们生命中,佛法种子的力量还很弱。在座的能来这里听闻佛法,是宿世种下的善根,但这种善根还要不断呵护,不断培养。
多闻就是强化的过程,进一步还要思惟,所谓“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,如理思惟”。我们过去以为,闻思是闻思,修是修。但在《道次第》的体系中,闻思也是修的一部分。因为思惟的过程,就是转换观念和心行的过程。修行,是修正我们的行为,包括身体、语言、思想的行为。我们每天的起心动念,不论是发菩提心还是打妄想,都属于思想的行为。闻思经教的过程,就是用佛法观念替代固有观念,并把这些观念落实到行动中,转化成我们的感觉。
人活在哪里?就是活在感觉中。现在社会上流行“跟着感觉走”,广告就是利用人们跟着感觉走的习惯。所以可口可乐之类的广告,一播就是多少年。其实播一次大家就知道了,为什么总是播?就是运用多闻熏习的原理。在强化过程中,你不知不觉就接受了这个产品,进而在内心形成力量。当你要喝饮料时,可能想都没想,就会要可口可乐。这就是多闻的效果。修学佛法同样需要多闻,否则,很难让佛法观念在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。
不只是多闻,还要思惟。《道次第》的修行,从道前基础到上士道,基本是建立在观察修的基础上。当然,契入空性的修行是现量的,不是通过思惟,但从现在所学的依止善知识,到下士道的念死无常,念三恶道苦,对三宝生起信心,都是通过闻思完成的。不仅学佛如此,包括我们的很多观念,到社会习俗的形成,也是来自媒体和大众舆论的导向。然后又根据自己的选择,不断思惟并强化。有人一天到晚想赚钱,觉得钱最重要;有人一天到晚想当官,觉得权力最重要。这也是他们的“修行”。如是因,如是果。他们听闻和思惟的内容,就决定了最后的选择。
修行所做的,就是通过闻思,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,进而摆脱对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欲和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的执著,从这些陷阱中走出,安住于佛法。这是比较艰辛的过程,因为我们要改变的是习惯。俗话说,江山易改,秉性难移。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,不花力气是做不到的。如果光学点佛法道理,就想没烦恼了,改变人生了,那是做梦。因为道理只是一种理性,但人是活在感觉中的。我们所学的这些理论,在感觉面前是苍白无力的。只有将闻思佛法获得的智慧转化成感觉,它才能产生作用。这必须通过多闻多思,反复训练,是没办法偷懒的。你花一分功夫,才会有一分收获。
仅仅花工夫还不行,还要方法正确。世间任何一种能力,包括职业的敏感,都是训练出来的。这是代表心的一种能力。世人训练的是贪嗔痴,而学佛所做的是远离贪嗔痴,成就解脱。虽然训练的内容不一样,但在训练原理上没什么两样,而且训练的都是心。因为不同的发心,不同的目的,不同的方法,最后训练出来的心是不一样的。我们希望拥有什么心?既然已经学佛,就需要明确自己的选择,不能再含糊了。事实上,我们也没有太多时间让自己含糊。下面讲到念死无常,我们会感觉每一天都很重要,因为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——要以这样的心态来学佛。
修学佛法,不在于学了多少,关键在于领会了多少,能够落实到心行、转化成观念的有多少,那才是实实在在的。否则的话,你把三藏十二部经典通读了,把天下善知识找遍了也没用,因为他们不能代替你。三藏十二部只是一堆文字,但它代表着正确方法,我们只有依教奉行,才能使它产生作用。
我们选择善知识之后,要如法依止,这对修学非常重要。事实上,世间任何一种学问的成就,都离不开老师指导。在学佛出家的过程中,有几种依止。一是僧格养成的依止,现在西园寺重视沙弥教育,就是帮助新出家的沙弥养成僧格。这是关键时期,这个阶段没做好的话,以后就油掉了。二是获得正见的依止,如果没有善知识指点,靠自己从三藏十二部经典中获得正见,即使你善根深厚,也很困难。三是实修的依止,比如《道次第》的修行,每一法如何落实到心行,怎样发心,怎样用心,怎样契入空性,都需要依止师的引导。
学佛第一步就是亲近善知识。《阿含经》说:善知识是全梵行。可以说,从学佛到成佛的整个过程,都离不开善知识。但真正对善知识生起清净的信心,是最难的。有句话说,“离上师最近的人,就是离上师最远的人。”用社会上的话说,在身边人眼中没有伟人。还有一种现象是,离寺院很近的人往往不太信佛。这都说明凡夫的劣根性。我们容易去看身边人的缺点,只对不常见的才有好奇心,所谓“远来的和尚会念经”。
《道次第》一再强调视师如佛,正是针对人的劣根性。再了不起的人,如果天天和你在一起,就不稀罕了。包括原来觉得很珍贵的无价之宝,如果放在房间每天看,看上三五年、几十年,也就没感觉了。因为凡夫心是不稳定的,而且贪嗔痴特别多。在这个心行基础上看到的,自然是染污的世界。佛教说“境由心造”,我们有什么样的心,就会看到什么样的境。
藏传佛教有个故事说,无著菩萨想见弥勒菩萨,每天祈求,修了十二年还没见到。他没耐心了,就放弃下山。结果路上看到一条狗,身上生着恶疮,伤口还爬满虫,痛苦不堪。无著菩萨心生慈悲,他觉得用手抓虫的话,可能狗会痛,虫会死,就用舌头把虫舔掉。当他这么做的时候,弥勒菩萨显现了。可见,我们有什么样的心,就会呈现什么样的境界。苏东坡和佛印禅师也有类似的故事。苏东坡说,他看佛印禅师坐在那里像堆牛粪;佛印禅师却说,我看你坐着像尊佛。苏东坡听了很得意,后来家人对他说:这是因为你心中有牛粪,所以才看到牛粪;禅师心中有佛,看到什么都是佛。
每个人有很多层面,每个事物也有很多层面。你有什么样的心,就会看到什么样的层面。唯识经典就举例说,一条河,人看到的是水,饿鬼看到的是脓血,天人看到的是琉璃世界,鱼看到的就是住处,和我们在空气中一样。这就是境随心现。将来带你们学唯识时,我会进一步讲解这个道理。那么,心和所缘境是什么关系?事实上,每种境界都是我们内心投射的影像。我们有什么样的心,就会呈现什么样的世界。凡夫因为劣根性特别多,烦恼特别多,看到的世界自然充满着不清净。
针对这样一种心态,所以在《道次第》的修行中,让我们对上师生起净信,观想要领就是视师如佛。因为我们不会去找佛陀的缺点。所以真正要对善知识生起净信,认准了,觉得他值得我们依止,就要视师如佛。当我们这样观想时,对善知识来说,其实无所谓好与不好。但从自身的修行来说,效果大不一样,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
现代社会缺乏师道尊严,佛教界也存在这个问题。有些佛学院的学生学到后来,信心也没了,道念也没了。这和学生的心态很有关系。因为对老师没有恭敬心,对法自然也无所谓,只是当作知识那样随便学一学,能对生命产生什么作用呢?你觉得佛法有多重要,它在你生命中产生的力量就有多大。如果我们觉得这些书自己也可以看懂,没什么了不起;觉得这些道理很平常,没什么稀罕的。要是带着这种心,佛法在你生命中是不会产生作用的。
佛法修行并不神秘。刚才讲的这些,都是人的常规心理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把这些心行规律用到修行中,完成它的转化,并不是另外寻找一种特别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