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19年讲于厦门盛和塾
济群法师
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佛法。今天的主办方是盛和塾,主要弘扬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。稻盛先生的思想是以佛法为背景,了解大乘佛法,有助于深入理解他的经营哲学。
为什么要探讨“企业家的现实价值与终极价值”?这关系到对“成功”的定义,并直接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。当我们觉得什么有价值,自然会追求什么。不仅人生将围绕这个目标展开,眼中的世界也会随之改变。世界包罗万象,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三观作出取舍,构成不同的小世界。这些小世界进一步相互影响,形成世界的共业。
当今社会的价值导向中,往往以企业规模和资产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。在各种财富排行榜上,一串串数字向世人昭示着成功的坐标。其实,数字只能说明企业的发展状况,属于现实价值,并不代表企业家的生命品质,也不具有终极价值。如果以此定义成功,显然是片面的,还会对民众产生误导。当人们把目光聚焦于这样的成功时,很容易屏蔽此外的一切,变成“眼中只看到钱”。这种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,已是有目共睹的。
什么是真正的成功?儒家的成功观是立足于做人,从完善人格、具备君子德行,到造福社会,成为“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”的圣贤。佛教的成功观是依人天乘、声闻乘、菩萨乘的不同定位,止恶行善,追求解脱,最终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悲智二德,并在圆满自身品质的基础上,进一步自利利他。
当然,儒家和佛教并不排斥财富,因为这也是利他的重要助缘,但不能以此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,还要从现实价值导向终极价值。当我们具备利他心和做事的智慧,又能精进努力,自然会事业有成。这样的成功才是全面的,不仅对自己和众生、现前和未来没有任何副作用,还能自利利他,使生命进入生生增上的良性循环。
如何取得这样的成功?如何使现实价值和终极价值相统一?
一、文化传承与精神追求
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,但这同样离不开精神追求,也离不开文化引导。可以说,正是对终极价值的认识,决定了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现实价值。
1.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
现代企业体制是从西方的文化和信仰发展而来,但我们在引进过程中,只看到其中技术和商业的部分,却忽略了它的文化背景。马克斯·韦伯在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》中指出,资本主义精神是源于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,正是这种精神,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。
西方早期宗教是天主教,偏向出世,认为尘世是短暂而虚幻的,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。人们必须通过修行、祈祷才能升天,工作不过是谋生手段,为生活提供基本物质条件,在道德上是中性的。换言之,只有现实价值,无关终极价值。文艺复兴后,西方出现宗教改革,在奉行新教的地区,经济迅速发展。韦伯发现:“工商界领导人、资本占有者、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,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,绝大多数是新教徒。”为什么会这样?正是源于价值观的改变,最重要的是“天职观”。
天职本是宗教用语,意指“上帝安排的任务”,但在宗教改革中,马丁·路德将此与世间的“职业”一词联系起来。韦伯认为,这就“使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了宗教意义,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思想”“完成个人在现世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,这是他的天职”“宗教生活再也不是在离开尘世的修道院里度过,而是在尘世及各种机构中度过”。也就是说,上帝安排的任务需要在世俗职业中完成。因为人们在尘世做什么是神决定的,只要用心去做,同样是主的荣耀,能因此获得恩宠。
这就将现实价值和终极价值统一起来。当人们本着这样的精神工作,自然不会将现实价值作为唯一目的,因为这只是导向终极价值的途径。立足这一定位,就会自觉遵循相关伦理,而不是为牟利践踏道德。改革开放后,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借鉴西方模式发展经济,却没有认识其思想基础,也没有相应的本土文化为依托,造成企业到社会的种种问题。就像引进外来物种时必须全面评估,建设相关生态,否则就会造成灾难,学习制度同样如此。
2.传统文化与做人做事
民国时期,一些有识之士曾就如何学习西方文化展开讨论,倡导“中学为体、西学为用”。遗憾的是,这一主张并未成为国人接受西学的主流。尤其在传统文化被视为封建糟粕被排斥后,人们在很长时间处于价值观的空窗期。近几十年来,人们之所以会对西方的一切全盘接受,正是价值观空缺所致。当旧已破而新未立,何以为立身之本?问题是,这种接受还流于表面,只看到现实价值,却没有终极价值为导向。这就容易使人在追求现实价值的过程中失去约束,唯利是图,置道德甚至法律于不顾。而在现代社会,彼此的影响千丝万缕。这些年,各种伪劣产品和豆腐渣工程已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,使每个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。
对企业家来说,建立终极价值尤其重要。首先,产品的安全、质量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乃至全社会的利益;其次,企业家的道德品质会对员工乃至民众产生影响。因为企业家属于大家心目中的“成功人士”,其言行有一定的导向作用。
基于这些问题,不少企业家们开始反思,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养分,倡导佛商、儒商、道商等。但要知道,这不是一种包装,更不是身份的象征,而应该像新教伦理所说的那样,将终极价值和现实价值统一起来,让工作成为修行的组成部分。通过做事完善人格,通过做人更善巧地做事,并不仅仅以做事为目的。成为佛商,是要发菩提心,奉行五戒十善乃至菩萨戒,由自利进而利他。成为儒商,则要奉行仁义礼智信、温良恭俭让的品行,成为有德君子,进而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儒家和佛教都重视利他。儒家有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的四句教,佛教则有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的四弘誓愿。这些高尚的精神追求,既可以让现实价值得到升华,导向终极价值,也会为我们的工作、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养分。
可能有人会担心,佛教是宗教信仰,是否和自己的身份有冲突?其实学佛有两个定位:一是信仰,一是文化。说到信仰,才涉及谁能信、谁不能信。但从学习文化的角度,并不存在这些问题。正如《十九大报告》所说: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,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,早已和本土的儒家和道教一起,成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源泉。如果不了解佛教,就无法全面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。习主席2014年访问印度时,曾发表《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》的重要演讲,以“佛兴西方,法流东国”来形容两国深远的文化交流,其中还引用国学大家季羡林先生的话:我必须深入了解佛教,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,因为佛教已渗透到中国文化的精神血液之中。
所以说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助力国人的心灵建设、人格建设、精神建设,是我们的责任所在。作为企业家,如果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,完善生命品质,本着自利利他之心发展企业,造福社会,实为众生之幸。
3.精神追求对生命的价值
说到究竟价值,更离不开精神追求。那么,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?中国社会的精神是什么?我们应该打造什么样的人格素养?现行教育中有没有这些内容?
我们知道,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力。拥有优质产品,企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基础。这个世界每天生产很多产品,人们也在不断添置和更新产品,那什么产品和我们关系最密切?不是汽车电器,也不是几乎成为身体一部分的手机,而是我们的生命品质。这种品质并非生来如此,而是由往昔业力构成的,又由现在的身口意三业决定未来走向。所以我们不能对它听之任之,否则将没有品质保障。这就需要了解生命的组成,知道哪些是有益身心的,加以发展;哪些是有害身心的,坚决断除。
佛教中,将生命产品称为五蕴,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种因素的聚集。其中,色蕴属于物质部分,即我们的身体。换言之,生命包含但不仅限于身体。此外还有感受、思想、造作、认识等心理活动,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命,也决定了生命的品质。
我们对这个产品是否满意?事实上,凡夫的生命产品是以贪嗔痴为主体,势必存在各种瑕疵。所以优化生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,否则将没有出路。但这么重要的事,反而最不被重视。我们从来不去了解它,也没有对它加以管理,只是凭着感觉肆意使用。因为没有正确的三观引导,就会不断制造问题,制造情绪垃圾,带来焦虑、抑郁等种种心理疾病。
我们会定期检查身体,也会定期养护汽车、装修房子,却没想到,生命同样需要管理和滋养。对身体、汽车、房子的保养,只能排除问题隐患,延长使用寿命,管理得再精心,也不过和我们相伴一生,免不了成住坏空的结局。但心理力量的积累不会随着死亡结束,还会作为业力,生生世世地陪伴我们。
如何打造生命产品?东方文化,尤其是佛法智慧可以为我们提供引导,因为生命之本在于心性。现在大家很关注心理学,而佛教自古就被称为心学,对心性有透彻的了解,对改善心性更有具体的方法,而且是从不同角度、针对不同根机施设的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“八万四千法,总有一款适合你”。这些方法来自佛陀的实际体证,并在两千年来被弟子们反复实践和验证,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,也是打造优质生命产品的指南。我们一方面要通过闻思经教了解心性,从妄心到真心,从意识到潜意识,知道心的构成和发展规律;一方面要通过禅修掌握调心之道,最终明心见性。
20世纪以来,世界发展被西方文化全面主导。虽然科技发达,物质丰裕,但人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多,也越来越不容易感到幸福。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,大量工作被取代,还有人担心,人工智能快速的学习能力会全面超过人类。更现实的问题是:谁在使用人工智能?当人们利用人工智能犯罪,谁来负责?如果这些先进科技的使用者心智不健康,那么工具越发达,世界将越危险,越失控。人类的出路在哪里?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尤其要重视自我提升。只有具备合格的生命品质,我们才有能力用好各种工具,而这正是东方文化擅长的。所以未来发展要重视两点,既要学习西方科技的长处,还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,让做事和做人同步发展。
二、现实价值与长远价值
人们投资前会充分评估,把资金投向有潜力的项目,由此获得回报。人生投资也是同样,需要评估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,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。在人们关心的现实价值中,又包括眼前价值和长远价值。
1.现实价值的不同定位
从企业来说,眼前价值是当下的利润和市场份额,长远价值是企业的永续发展。从个人来说,儒家立德、立功、立言的三不朽人生,既包含现实价值,也代表长远价值。此外,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”是通过行善让子孙得到庇荫,“为万世开太平”是通过努力泽被后世,更重视长远价值。
佛法怎么看待价值呢?很多人觉得佛教重在出世,不关心现实价值,这种认识是片面的。佛教有三乘,即人天乘、声闻乘、菩萨乘。其中,声闻乘倾向出世,需要放弃对名利、感情、财富的追求,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,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。在世人看来,似乎不重视现实价值。事实上,他们的价值就在于断除烦恼,完善人格。这不仅可以使自己受益,还对社会民众具有教化作用,内修外弘,兼具眼前价值和长远价值。
此外,佛教还有人天乘和菩萨乘。人天乘的要求是遵守道德,富有爱心,承担相应的家庭和社会责任,与众生和谐相处,与世间的价值观并行不悖。区别只是对道德的要求更高,并将其中的重点形成戒律,是有持有犯的硬标准。而对菩萨乘来说,不仅要成就声闻圣者那样的智慧和解脱,还要把利益众生作为不可推卸的使命。在佛教戒律中,声闻戒重在止恶,不做坏事即可,而菩萨戒包含三项内容,又称三聚净戒。一是止恶,所有坏事坚决不做;二是修善,凡提升人格的善行积极去做;三是饶益有情,凡利益众生的事主动承担,如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六度,及由此衍生的一切利他行。
所以菩萨要多事多业。佛经中,观音菩萨以千百亿化身接引众生,“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”。维摩诘居士也是这样的典型代表,他既有高超的佛法见地和修为,又是备受世人尊重的巨富,活跃于社会等各个阶层,以在家身“执持正法,摄诸长幼”。所以说,佛教同样重视现世价值。虽然声闻乘重在自身解脱,但这种德行也能起到化世导俗的作用。而菩萨乘还要在此基础上主动承担,全心全意地为众生排忧解难。
2.眼前和长远价值并行
眼前价值和长远价值的关系,是特别需要关注的。在企业家群体中,不少人只顾眼前价值,结果在做事过程中把身体累垮了,心态做坏了,家庭不安乐了,人际关系不和谐了,甚至为赚钱不择手段,触犯法律。这样的话,即使得到一点眼前利益,也是得不偿失的,苦果现前时就悔之晚矣。
如何在追求眼前价值的同时成就长远价值?佛法认为,道德和利他可以将两者统一起来,使眼前价值延伸到长远价值。首先是道德,对企业家来说,重点在于遵纪守法,讲究诚信。因为法律属于道德底线,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。而诚信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,对员工诚信,可以上下一心;对合作者诚信,可以招感善缘;对经营诚信,可以取得认同,增加用户粘性。事实上,凡能代代相传的老牌企业,都具备这一品质。
其次是利他精神。在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中,要时常问问自己:做企业是为了利己还是利他?这个“他”包括企业的高层和员工,也包括社会大众。只有真正带着利他心去做,才能得道多助,使员工带着主人翁精神,群策群力地参与企业发展,共生共荣。反之,如果纯粹以自己为中心,让大家为你服务,是很难留住人心的。稻盛先生有一套阿米巴的管理方式,让人人都有经营意识,都能发挥作用,但这么做的前提是企业主有利他精神。否则,再好的管理也未必能有效落实。
从佛法角度说,利他的心理基础是慈悲,而慈悲是福报的源泉。当我们有利他精神时,就能广结善缘,得到更多的认可、尊重和护持。现代营销学也认为:双赢是成双的,对客户和企业来说,应是客户先赢企业后赢;对员工和企业来说,应是员工先赢企业后赢。所以互联网公司很重视结缘,通过一些免费服务积聚人脉,让用户得到方便的同时,也给自己带来利益。
除了道德和利他,还要有经营的智慧。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,社会日新月异,市场竞争激烈,作为企业家,必须具备有开放的胸怀和学习能力,不断更新和提升管理机制,才能跟上时代,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。
三、现实价值与终极价值
我们来到这个世界,不过是地球七十多亿人口之一。从更大范围看,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众多星球之一。而在银河系,还有数千亿颗太阳那样的恒星。至于整个宇宙,更存在无量无边的星系。这些发现都印证了佛陀在两千多年前所说的:宇宙中有恒河沙数世界,无法穷尽。不仅如此,它们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。科学家认为,宇宙由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形成,但在佛教看来,那只是宇宙历史的一个片段而已。
从浩瀚的宇宙回望,会觉得生命实在微不足道,甚至找不到活着的意义。如果生命就是这种人死如灯灭般的有限存在,那这短短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呢?和朝生暮死的蜉蝣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?好在佛法告诉我们: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,证悟心的本质,就能通达宇宙真相,让有限的生命成就无限的意义。
1.我们活在哪里
我们通常以为,人是活在共同的现实世界。但从佛法角度看,每个人都是活在各自的小世界。因为生命并非始于今世,而是由无始的过去流转至今,所以在我们内心有着往昔留下的种种人生经验,及由此形成的心理力量,《楞严经》称之为前尘影事。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业力系统。
现在的VR眼镜可以让人置身虚拟世界,其实,业力系统就是这样的VR眼镜。我们带着业力来到世界,构成今生的存在,并通过这个认知模式看世界。所以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世界真相,而是呈现在各自认知模式上的影像。
那世界真相究竟是什么?从本质上说就是空性,在现象上则有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天、人、阿修罗六道。因为业力不同,眼镜不同,众生看到的世界并不一样。人看到人的世界,动物看到动物的世界。即便同样是人,所见也因人而异。
在以往的观念中,认为世界是客观的存在,而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告诉我们,物质的存在其实是不确定的,在认识过程中,我们不仅是观察者,同时也是参与者。换言之,是由我们的认识系统决定自己看到什么样的世界。当然作为人类来说,我们还有属于人的共业,又能看到相同的部分,并不是截然不同的。
怎么才能认识世界?佛法认为,我们的认识有两个层面,一是理性思维,一是内心本具的般若智慧。西方哲学重视理性,但从康德就开始发现,理性是有限的,无法直达真理,认识无限。在佛法修行中,是通过闻思修体认心的本质,开发生命潜在的无限智慧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有能力认识宇宙真相,找到人生的终极价值。
2.佛教看终极价值
什么是终极价值?基督教认为天堂是永恒的归宿,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类。但佛陀告诉我们,天堂也是暂时的,天福享尽,同样会流转六道。此外,佛教不认为宇宙中有决定祸福的主宰神,佛陀也没有把自己当作救世主。他以人的身份修行成佛,同时告诉我们,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,每个人都具有觉悟潜质,可以证佛所证。这为我们指出了超越现实的终极价值,也是佛陀对人类最大的贡献。
但在现行教育中,缺乏对终极价值的关怀,使人们只看到现实价值。而这些价值往往是和贪嗔痴相应的,为了追求现实价值的最大化,就可能为所欲为。这正是今天道德滑坡、生态恶化等问题的根源所在。只有认识到现实价值并不是唯一的,还有凌驾其上的终极价值,我们才会心存敬畏,从更高的角度权衡利弊。
在佛法修行中,一方面提出因果思想,让我们知道一切恶行都会带来苦果;另一方面指出生命的真正意义,使我们不会那么执著于现实价值。可能有人担心:那我们还要不要做事业?其实,不执著不等于不努力。作为学佛者,我们不仅要努力修行,提升自我,还要带着利他心服务社会。只要定位准确,现实价值和终极价值非但没有冲突,还是相互增上的。正如《法华经》所说:“一切治生产业,皆与实相不相违背。”也就是说,我们从事的一切正当工作都与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相契合。
如何将现实和终极价值挂钩,把商场变成道场?首先要在认识上把世间和出世间、生死和涅槃、烦恼和菩提统一起来,认识到每个现象的当下都蕴含着道,蕴含着空性。在声闻乘修行中,必须离开世间才能出世间,断除烦恼才能成就菩提。但在菩萨乘修行中,当我们体认世间的空性本质,就可以在入世的同时保有出世超然,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。虽然每天日理万机,却不会陷入对事的执著,心如虚空,了无痕迹。
3.回归清净心
心有两个层面,一是念头的层面,就像云层,来来去去,变化万千;一是虚空的层面,这才是心的本来状态,而念头只是缘起的显现,是没有根的。但当我们活在念头的层面时,情绪和想法会成为整个世界。这就需要跳出念头,回归虚空般的心,再从这样的状态来审视念头,才不会被它的变化所干扰。同样,当我们立足于终极价值的高度,就不会被现实价值所捆绑。
怎么和终极价值建立连结?从菩萨乘的修行说,就是要发菩提心,其中有两个面向,一是觉醒,一是利他,这也是佛菩萨成就的心行。佛是觉者,代表全然、究竟、圆满的觉醒。与此对应的,就是迷惑。佛法认为,凡夫和佛陀的区别就在于迷悟之间。迷来自无明,看不清自己,也看不清世界真相。所以每个生命都有很多困惑,不知道我是谁,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。就像前面所说的,我们戴着业力的VR眼镜看世界,以为所见是真实的,进而执著于此,起贪起嗔,造业烦恼。
佛陀告诉我们,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盏智慧明灯。当这盏灯被点亮时,就能回归清净心,开启生命本具的无尽宝藏,正如《坛经》所说的那样:“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”所以觉醒是佛法的核心价值,也是生命的终极价值。
早期的儒家思想中,关于心性的理论较为薄弱。《论语》主要是具体的做人做事,到宋明理学才开始重视心性,从人心讲到天理,从人道讲到天道,从人性讲到天性。凡夫的知,是由无明建立的妄知,由此制造种种烦恼和痛苦,所以阳明先生提出要“致良知”。他早年亲近过一些禅师,受到佛教心性说的影响。虽然他也批判佛教,但这主要和当时的佛教现状有关。因为禅宗盛行,佛教走向山林,给人消极避世的印象。所以阳明先生把佛教的心性说和儒家的人伦、社会责任结合起来,认为这样才符合中道。其实他对佛教的了解并不完整,没有看到菩提心教法的殊胜和积极意义。
4.从利他到无限
除了觉醒,菩提心的另一个面向是利他,这也是将现实价值导向终极价值的途径。佛教所说的利他不只是简单做点好事,而是要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,其标准在于——对一切众生心怀慈悲,没有任何众生是不能帮助的,否则就不是菩萨的圆满慈悲。
还有我们熟悉的大行普贤菩萨,之所以称为大行,因为他的每个行为都是无限的,利益对象也是无限的。就像做企业,平常人开一两家公司就觉得不错了,但有些国际化连锁企业动辄几千甚至上万个店面。从世间法来说,这也是一种大行。即使这样,也远远不能和普贤菩萨的愿行相比。
《华严经·普贤菩萨行愿品》中,阐述了菩萨的十大愿力:一者礼敬诸佛,二者称赞如来,三者广修供养,四者忏悔业障,五者随喜功德,六者请转-法-轮,七者请佛住世,八者常随佛学,九者恒顺众生,十者普皆回向。其实从修行上说,这十项内容很普通,并不是那么特别。为什么被尊为愿王?因为菩萨的每个愿行都建立于无限的所缘,都是以尽虚空遍法界的诸佛和众生为对象,即经中阐述的“十方三世”——从空间到时间都是无限的。
十大愿王包含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,恒顺众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。正如《普贤行愿品》所说:“言恒顺众生者,谓尽法界虚空界、十方刹海所有众生,种种差别,所谓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,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,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。种种生类,种种色身,种种形状,种种相貌,种种寿量,种种族类,种种名号,种种心性,种种知见,种种欲乐,种种意行,种种威仪,种种衣服,种种饮食,处于种种村营聚落、城邑宫殿,乃至一切天龙八部、人非人等,无足、二足、四足、多足,有色无色,有想无想,非有想非无想。如是等类,我皆于彼随顺而转,种种承事,种种供养。如敬父母,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。于诸病苦,为作良医;于失道者,示其正路;于暗夜中,为作光明;于贫穷者,令得伏藏。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。”可见,恒顺众生的修行要以一切众生为对象,生起平等慈悲之心。在这无限利他的见地中,使我们的心回归无限,体证生命的终极意义。
《行愿品》的每个愿力最后还有一段海誓山盟: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愿力没有穷尽,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……虚空不可能有尽,众生和众生的业力、烦恼也不可能有尽,但即使这些不可能都成为可能,菩萨的愿行也是无尽的。听起来十分震撼!所以我把《普贤行愿品》称为“菩提心的无上观修,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”,就是以我们的心去临摹佛陀品质。为什么可以临摹?因为心本身是无限的,只是因为我执,才有狭隘的设定和对立。通过无限的所缘,可以撤除设定,使心回归无限。
当我们建立这样的愿力和胸怀时,心会全然打开,和宇宙的无限性同频。常人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,正是因为心很狭隘,容纳的人很有限。如果我们总是以自我为参照,以自己的感觉看世界,势必无法平等看待众生,而是有亲疏好恶之别。《普贤行愿品》的观修可以使我们彻底打开心量,体会心的无限,再去做事时,平等心和慈悲心就容易生起了。
总之,发菩提心是把我们的行为和终极价值挂钩。带着这样的心利他,所有善行不仅有现实价值,还能导向更高的终极价值。包括生活中的穿衣吃饭,也会得到提升。因为这一切都是在菩提心的统摄下,都会成为菩提道的资粮。作为企业家,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见地和发心,就可以在成就事业的同时完善生命品质,同时让员工和客户受益,并以自己的能力和所得造福社会大众。
5.正念的训练
除了发心,我们还要学会用心,带着正念做每件事。如果说发心是确立方向,那么用心就是让我们在前行途中走好每一步。正念的训练主要有两点,一是专注,一是了了明知。
在通讯便捷的今天,人们时时处在各种资讯的轰炸中,变得难以专注。因为散乱,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控、被干扰。事实上,这正是很多人的现状。当心静不下来,思维就会迟钝,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因此受到影响。就像电脑硬件欠佳又开了太多窗口时,运转速度会变慢甚至宕机。禅修就是通过对专注的训练,让我们学会把心带回当下。虽然面对很多事,但每个当下只想一件事,只做一件事,就不会妄念纷飞,使能量被各种碎片消耗殆尽。
此外还要定期给内心杀毒。我们知道,电脑病毒会使系统崩溃,其实生命也是同样。凡夫内心有种种烦恼,源头就是贪嗔痴三毒。如果不加对治,身口意三业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病毒侵扰。这些病毒还有自我复制的功能,进入我们的一言一行乃至起心动念,使我们在做事和思考时带着这样那样的负面情绪。如此,又会使病毒进一步得到强化。
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哪些心理会制造病毒,只有看清真相,才能主动防范。进一步,还要通过禅修开启内心的杀毒软件。当我们学会专注后,就能对心行保持觉知,知道现在有什么心理在活动。我们平时总在不知不觉中,就像一潭浑水,什么都看不清,只是凭感觉做些什么。当心静下来,不在过去,不在未来,也不让心胡思乱想,自由游荡,而是安住当下,就能清清楚楚地感受身心的一切。这种了了明知的能力,就是内心的杀毒软件,也是开启无限智慧的关键。
今天讲到大乘佛法与企业家的精神建设,这是一个大问题,涉及方方面面。以上主要从文化传承和做人做事的层面来解读,希望大家认识到现实价值、长远价值和终极价值的关系,树立正确目标,带着利他心和正念做事。以此为基础,我们所做的一切才能成就慈悲、开启智慧,使生命品质得以提升,在成就现实价值的同时,导向长远价值和终极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