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海峡导报》专访

  2015年1月,济群法师应邀参加由厦门总商会、厦门市光彩事业促进会、海峡导报等共同举办的“慈善论坛暨义捐义拍活动”,为参与者开示“财富与人生”的主题,并接受了导报记者采访。

  海峡导报:财富和慈善伦理是什么关系?
  济群法师:佛法认为,拥有财富是一种福报。中国古代讲五福临门,其中就有富贵。那么,福报从何而来?这就需要耕耘福田。佛教将福田分为三种。一是悲田,当我们看到众生遭遇困难,应该本着慈悲心,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。二是恩田,对有恩于我们的人,包括父母、亲友,乃至一切众生,应该本着感恩心,全心全意地报答他们。三是敬田,对宗教师或有德之人,应该本着恭敬心,尽己所能地供养承事。当我们在慈悲心、感恩心和恭敬心的基础上,再做相应的慈善公益,就会让人生更有福报。
  海峡导报:如何看待社会上的贫富差距?怎样解决?
  济群法师:贫富差距是正常的社会现象。佛法认为,每个人宿世积累的业力不同,所以今生的福报不一样,能力不一样,从而导致贫富差别。当然,各种外在因素,如不合理的制度等,也会加重这种差别。如何让这些现象得到改善?一方面要通过政府行为,借助社会福利进行宏观调控;一方面可以通过民间的慈善公益进行调节。如果那些有福报的人富有爱心,愿意把财富回馈社会,兼济天下,就可以减少贫富差距,减少因此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。总之,让施者更有爱心,让受者心怀感恩,我们的社会就会因为这种爱和感恩更加和谐。
  海峡导报:对社会大众来说,践行慈善能获得什么?如果做公益,对个人的事业及发展有帮助吗?
  济群法师:慈善属于慈悲心的修行。从个人成长来说,通过践行慈善,我们的爱心会随之增长,人格会得到提升。当你拥有慈悲心,生命就会越来越健康,也会越来越有福报。而从社会效益来说,通过践行慈善,广结善缘,将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,也有助于事业发展。所以说,践行慈善就像不断投资,可以让福报可持续增长。
  海峡导报:现在各慈善团体获得的捐款和社会上巨大的经济增长相比,还是差得很远。如何看待这种财多善少的现象?
  济群法师: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以家族利益为中心。家族观念很强,但缺少造福社会的观念。很多人拥有金钱后,往往只是想到传给子孙后代。事实上,每个家庭乃至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,尤其在今天这种全球化的时代,我们根本无法切割和社会大众的关系。可以说,离开各行各业大众提供的帮助,我们几乎无法正常生活。佛教提倡报四重恩。一个人生存在世间,除父母的恩情之外,还有三宝恩、国土恩、众生恩。大乘佛教特别强调慈悲和利他,有助于大家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,培养感恩心,培养慈善公益的观念。
  海峡导报:佛教说要淡泊名利,但今天的社会如此复杂。哪怕做慈善,也可能沦为名利场。不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?
  济群法师:不久之前,我在复旦大学参加了“慈善与心理健康”的论坛。他们之所以发起这个论坛,就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做慈善的人,做出了心理问题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当初做慈善的立足点就有问题,更看重一种外在结果,或是期待受助者有所回应,或是希望社会给予认可。当这份回报得不到满足,甚至出现与预期完全相反的结果时,内心就会失衡。
  讲座中,我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探讨慈善与心理健康:一、慈善的本质是什么?二、慈善的核心价值是什么?慈善是一种慈悲的道德,其本质就是慈悲大爱。所以,佛教的善行是以慈悲为基础,基督教的善行是以博爱为基础。只有建立于慈悲大爱的慈善,才不会有任何功利,也不会期待任何回报,这才是真正的慈善。另一方面,慈善的核心价值是通过这一行为,让我们的慈悲心得到增长,人格得到提升,这是行善的最大收获。一切外在的福报、认可、尊重都是附加的,是慈善行为的副产品。当你认清这一点的时候,不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,面对什么样的对象,得到什么样的结果,你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,而不会被外在的东西所动摇。
  海峡导报:如何拉近财富和公益慈善的距离,让这些付出的人更加乐于奉献?
  济群法师:我觉得,关键是让他们认识到爱心和慈悲心的价值。当他们真正认识到爱心和慈悲心的价值,才会乐于奉献,而不是迫于舆论压力被捐款。就像我们看到一个回报巨大的投资,自然愿意参与,愿意投入。
  海峡导报:如果本身财富不多的话,如何参与公益事业?
  济群法师:参与慈善公益,关键不在于财富多少,而是要去培养这份爱心和慈悲心。每个人能力不同,但即使他生活再清贫,也可以关爱身边的人,对父母、兄弟、同事、朋友,一个微笑,一句问候,只要真诚,同样是在自利利他。此外,我们也可以在技术上帮助他人,或是以行动参与公益慈善。当你有了爱心和慈悲心之后,随时都乐于付出,并从中使爱心和慈悲心得到强化。反之,如果没有培养这种爱心,即便拥有再多财富,也不会有这个意识,甚至会找出各种借口来搪塞。所以,关键是要培养慈善的意识。这就回到了前面的问题,那就是要认识到,爱心和慈悲心对提升生命、完善人格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