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22年8月讲于甘露别院

  我们的生活美学推出了“断舍离”的项目,很有意义。断舍离的概念流行已久,大家应该听说过,也有人不同程度地实践过。为了项目的开展,我和项目组做了一些沟通,也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,发现断舍离正和我们倡导的禅意空间、静心慢生活相吻合。

  禅意空间的特质,不仅是体现某种风格,更重要的,是传达相应的生活理念乃至人生态度。在设计上,“空”是其指导思想和特色所在。别院的各个空间,从材料选择、物品陈设到色彩搭配,无不遵循简约的原则。身处这样的空间,心就容易静下来。同时我们也发现,禅意空间对使用者的要求很高。如果缺乏素养,不能善加使用和维护,再好的空间也会逐渐走样,最终像仓库般凌乱不堪。这就必须保持简约、有序的生活,才能与禅意空间相得益彰,彼此滋养。简约,即东西少,否则就无法空灵;有序,即作息规律,物品整齐,使用后各归其位。这是打造禅意生活的关键,也是断舍离的核心。后者的长处在于,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操作细节和实践经验。

  进一步,我们还要看到断舍离蕴含的修行高度。断舍离的关键是舍,修行也是不断舍弃贪著的过程,正如《入菩萨行论》所说:“舍尽则脱苦,吾心成涅槃。”贪著无非两种,一是对自我的贪著,一是对世界的贪著,又称我执和法执。当我们对自我和世界不再有任何贪著,才能成就解脱,走向觉醒。带着这样的见地修断舍离,就是和解脱相应的法门。

  所以说,断舍离既能提升生活品质,还能增上修行,净化身心,是世间法和佛法的有效结合。

一、何为断舍离

  1.断舍离的缘起

  断舍离的概念,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2000年提出的。其后,她在各地举办讲座,影响日增,并于2009年出版专著《断舍离》。本书2013年传入中国后,引起了极大反响,累计印量达数百万册。

  为什么断舍离会引起那么多共鸣?因为它针对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,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。当代社会物质丰富,我们拥有的衣物和用品,可能是古人的百千倍之多。很多人家中塞满东西,需要时却遍寻不着,严重影响生活品质。基于这一状况,出现了专事整理的从业者,帮助大家清理并收纳物品。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,继续不断地买买买,这种整理是难以长期奏效的。

  山下英子在大学期间就学习瑜伽,她受印度瑜伽哲学的影响,从“断行、舍行、离行”的思想中,提炼出“断舍离”的理念。通常所说的断舍离,局限于对物品的处理,事实上,它还关系到我们的生活方式,关系到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。只有依断行、舍行、离行的指导调整生活,取舍得当,才能使物品为我所用。否则,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海量的物品包围。

  2.断舍离的含义

  “断舍离”有三层含义。一是断,断绝不需要的东西,包括不购买、不收取。这就需要明确,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。看看我们的周围,究竟有多少是必需品?很可能,整个生活都被可有可无的东西包围着。二是舍,舍弃多余、无用的物品。三是离,脱离对物品乃至欲望的执著。

  三者是有次第的。断,是不制造问题;舍,是处理已有问题;离,是铲除问题根源。

  断舍离源于印度的文化传统。印度宗教众多,思想各异,但普遍以轮回和解脱为核心。他们认为轮回是痛苦的,人之所以落入轮回,是因为欲望的束缚。只有断除欲望,才能摆脱轮回,导向解脱。基于此,这些宗教强调禁欲和苦行,希望通过自苦其身来断欲并解脱。据说,至今仍有500多万人在修苦行,有人高举右手40多年不放下,还有人持牛戒、狗戒、猪戒,过着动物般的生活。不仅印度如此,世界上的其他宗教也曾在不同程度上崇尚苦行,以此对治欲望。那么,佛教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?

  佛陀修行之初,也经历过艰苦卓绝的自我折磨,最终发现苦行并不究竟,所以提倡中道。一方面要少欲知足,摆脱追逐欲望的本能;一方面要远离无益苦行,即单纯为吃苦而吃苦的、无意义的极端行为。而对有益解脱的苦行,佛陀是认可的。如早期提出的四依、头陀行等,在世人看来也近乎苦行,但目的是为了断除贪欲,精进修行。

  此后,佛陀又根据众生根机制定了一系列戒律,如别解脱戒、菩萨戒等。制戒的目的,是通过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规范,为修行营造清净的心灵氛围。在此基础上,才能进一步得定发慧。

  戒包含了“此应作”和“此不应作”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断舍离也有戒的内涵,即“此应舍”和“此应取”。在清理物品的过程中,我们要观察内心取舍,以此梳理人生。这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怎么生活,怎么看世界,怎么选择未来。所以断舍离是可深可浅的,可以是整理技术,也可以是生活哲学、人生智慧。在佛法正见的指导下,还可以和解脱相应。

二、断舍离的对象

  断舍离,到底断什么?我们通常想到的,是把多余物品扔掉或送掉。其实,这只是第一步。从这三个字蕴含的哲学,还包括对人生方方面面的审视,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。

  1.生活用品

  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,整个世界都在无节制地开发资源,提高产能。有些厂家要求业绩逐年翻番,今年做100亿,明年做200亿。为了完成业绩,每年得卖掉几亿件衣服,这就必须不断刺激消费。过去,是因为有人需要买,厂家才生产衣服。现在却是厂家为了卖,让你觉得自己还需要衣服。这个需要是怎么产生的?主播带货、商家炒作、时尚潮流、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推送……总有一种方式,会让你不停地买买买,结果房间就堆进了数以百计的衣服和鞋。结果是,有的连吊牌都没拆过,就被直接丢弃了。

  从衣物本身的功能来说,我们真正需要的有多少?一年四季,能穿几件衣,穿几双鞋?有人以为,花自己的钱买东西,理直气壮。却没想过,这种过度消费是在耗用地球资源,耗用人类共同的福报。而资源是有限的,福报也是有限的,事实上,这种消耗已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,是天灾,更是人祸。

 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对消费的认识,准备买东西时,考虑一下,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。很多时候,我们只是因为一念心动就买了,拥有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,也没那么喜欢,甚至想不起究竟为什么要买。这一步很重要,只买自己需要的,物尽其用,才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。同时,也不会给生活制造不必要的累赘。

  对此前已经制造的问题,要学会选择、整理和舍弃,只留下确实有用的部分。这两天的课程会介绍一些具体做法,包括怎么对物品分类,怎么选择自己需要的,以及看待物品的正确态度。总之,物品只是生活的辅助,是给人带来方便而不是麻烦的。

  2.资身饮食

  饮食是生存的基本需求,但也会带来疾病等隐患,所以古人有“病从口入”之说。现代的各项研究充分证明,不当饮食会引发众多疾病。据有关资料显示,中国的各类慢性病患者数量日增,未来5年间,用于医疗的费用将达8万亿。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!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,除了作息混乱、压力过重、负面心态等问题,胡吃海塞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忽视。

  这就要对饮食作断舍离,知道哪些食物是有益健康的,哪些是需要避免的。比如肉食,且不说杀生的危害,仅从家畜的生长过程看,就问题重重。以前的家畜是自然生长的,但现在为了快速赢利,生长周期缩短了一半甚至更多。为了催熟要用激素,为了防病要用抗生素,短短几个月,它们在合成饲料和药物的相伴下,走上人类的餐桌。这样的肉食,积累了多少毒素,隐藏了多少危害?相比之下,虽然蔬菜也使用化肥和农药,但还可以清洗,可以选择有机或绿色无公害蔬菜,总体会更安全。

  关于饮食的断舍离,主要有三点。

  首先,选择健康的食物。食物是吃到肚子里的,还会参与全身的新陈代谢,不是放到抽屉不动的。一旦吃下去,想丢就不容易了。尤其是现在,某些商家为了牟利不择手段,违规添加,必须慎重选择。同时要了解相关知识,一是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食物;二是学会健康烹饪,避免重油重盐重糖的危害;三是看懂配料表,少吃或不吃添加剂过多的深加工食品。当然适量也很重要,再健康的食物,只要超量就适得其反了。

  其次,在合适的时间吃。古人说“不时不食”,这个时,包括三餐时间和食物时节。从养生的角度,早餐要吃好,午餐要吃饱,晚餐则少吃或不吃。佛教也提倡过午不食,即使吃,也是作为服药那样,解决饥饿即可,不可贪味。但现在很多人正相反,早晨随便抓个东西边走边吃,起晚了干脆不吃;中午在单位对付一下;晚上却大吃一顿,不时还加顿夜宵。长此以往,势必影响消化、睡眠乃至免疫力,导致各种疾病或亚健康的状态。此外,尽量选择自然成熟的当季作物,而不是反季节农产品。

  第三,和食物保持一定距离。戒律规定,僧团要把用斋和存放食物的处所单独结界,即划定范围。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能吃东西,否则就不吃。这是有效的阻断方式,否则,我们很容易在正餐外,不知不觉地吃下各种零食。尤其是现在,大部分零食含有多种添加剂,既增长贪欲,又损害健康。

  做到这几点,可以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,在适合的时间,吃适宜、适量的食物。这点极其重要,因为饮食是人最基本的两大贪欲之一,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串习。

  3.人际关系

  走上社会,就伴随着各种人际关系,使人忙于应酬和各种活动。那么,这些交往对我们的生活、工作、人生成长有没有正向帮助?还是出于无聊或不会拒绝,结果为了应酬而应酬,为了活动而活动?怎么对这些关系作出审视?

  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的古训,揭示了人际关系对成长的重要性。佛典也告诉我们,要选择善知识和善友,才于自身成长有益。如《瑜伽师地论》将“亲近善知识”作为四法行之首,《长阿含经》将“亲近善友”作为三成法之先,是增上修行的重要助缘。反之,和狐朋狗友在一起,无非是吃喝玩乐,一味放逸,甚至沾染黄赌毒的恶习,走上犯罪道路。

  这就必须作出选择。尤其在成长阶段,容易受环境影响,更要慎重对待。对善友,见贤思齐,虚心学习;对恶友,保持距离,以此为鉴;对非善非恶的普通关系,适度交往,不迎不拒。此外,有些情感纠葛不仅让自己痛苦,还会给他人带去麻烦,也要理智分析,当断则断,而不是沉沦其中。

  作为学佛者,当我们有了一定的能力和定力,就要从利他的角度重新看待这个问题,不仅考虑对自己的帮助,更要考虑能给对方带去什么帮助。从发心上,可以扩大到一切众生,不论善恶都是我们利益的对象;从实际操作上,则要选择与己有缘者,即能够对他产生帮助的。如果不加选择,什么人都去帮,不仅难有效果,还可能产生副作用,白白耗费精力。所以慈悲是离不开智慧的,这样才能在不舍众生和审时度势中找到平衡,真正达到利他的效果。就像我们对不同的田地,要观察哪些可以播种,哪些需要开垦,哪些只能暂时搁置。如果盲目播种,可能种子撒完了,结果却什么都长不出。

  总之,人际关系要从自利和利他两方面来判断,定位不同,标准也不同。

  4.言行举止

  我们需要对生活加以审视,问问自己:从早到晚,时间是怎么安排的?做了哪些事?其中哪些是有价值的?哪些是真正需要做的?如果不加审视,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消耗了。和人闲聊,聊了半小时;打个妄想,打掉一小时;刷刷微信,逛逛淘宝,看看短视频,又过去几小时。事实上,这正是很多人的日常。尤其是手机普及以来,多少人沉溺其中,难以自拔。我们有没有想过,自己消耗的不是时间,而是生命?

  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时间真是很快。一转眼,我出家时的老和尚们都走了,我也成了老和尚。尤其是这些年,大家应该对无常有了更深的感受。疫情前,虽然社会也在日新月异,但有相对的稳定性,容易给人带来常见的假相,以为努力就能达成既定目标。但现在会发现,无常来势凶猛。从疫情的持续波动,到日益严重的国际冲突、自然灾害,到处充满着不确定性。不管当下是老年、中年还是青年,谁都不能保证,今生的余额还有多少。可能在几十年后,也可能就在明年,甚至明天。即使还有几十年,能够用于修行的时间还有多少?

  每天的定课中,我们都在忆念人身的暇满、义大、难得,有没有把这样的认识落实到心行?有没有提醒自己,珍惜光阴,善用时间?我们的身口意三业,有多少在正念中,多少在妄想中?有多少具有价值,多少只是虚度?

  今天,整个环境都是和贪嗔痴相应的,特别需要对身口意三业作出断舍离,舍弃没价值的放逸行为,建立有意义、有规律的正念生活。从每天起床后,上午做什么,下午做什么,晚上做什么,要有明确的时间安排,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。有了指标,我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。

  从佛法的角度看,时间只是根据物体运行设定的,本身是假相。但同时,它也可以是生命的计量方式,体现了我们对暇满人身的使用。有效规划时间,带着正念去生活、做事、修行,才能远离颠倒妄想,摆脱放逸串习,实现人身的最大价值。

  5.内在贪著

  相对舍弃物品来说,舍弃贪著是最难的。其根源,在于对自我和世界的依赖。如果不能舍弃贪著,即使把所有物品清理掉,要不了多久,又会故态复萌,回到原点。这就必须拥有清净自足的心,才能摆脱贪著。也就是说,拥有只是为了“物品本身的功用”,而不是为了“拥有的感觉”。

  曾经有个流行词叫“某某控”,你贪著什么,就会受制于什么。一旦被控,就意味着生命需要依赖,不再自由。失去这些依赖时,我们还会失魂落魄,痛苦万状。为什么被控?为什么会有这些痛苦?并不是饥寒交迫,也不是生存受到影响,只是渴求而不得的失落。问题在于,这些渴求和被控是我们制造的。如果没有渴求,生命本是自由且自足的。

  所以,断舍离的核心是放下对物品的依赖,进而放下对自我和世界的贪著。这就需要通过禅修,用正念照破依赖和贪著,看清这些念头只是心灵天空的影像,是掌控不了我们的。

  6.心灵垃圾

  唯识宗告诉我们,修行是转依的过程。所谓依,是代表你现前的存在。我们问问自己:是正念的存在,慈悲的存在,智慧的存在,温良恭俭让的存在,还是贪婪、嗔恨、嫉妒、傲慢、焦躁、抑郁、无聊的存在?现在的人多半属于后者。为什么会这样?为什么我们的心总是充满垃圾?

  因为每个起心动念不是发生后就结束的,还会在内心留下痕迹,播下种子。如果不加选择,只是顺着串习行事,留下的一定是不良心行。因为凡夫生命是贪嗔痴的延续,会习惯性地贪,习惯性地嗔,习惯性地不知不觉。这就必须通过禅修培养觉知力,看清心中有些什么,当下又是什么心所在活动。只有看清了,才能加以抉择,发展正向心行,舍弃负面心行。

  刚开始,觉知力是有限的,即使看到也没能力作出改变。因为串习是无始以来的积累,积重难返。这也就是很多人说的,“道理我知道,就是做不到”。但再难也要去做,否则,垃圾会日积月累,把人围困其中。

  转依,就是转变生命的存在,开发觉醒、解脱、慈悲大爱的良性潜质。这个过程需要舍凡夫心,发菩提心。所以断舍离不仅是消极的放弃,同时也在积极开显。生命本来具足无尽宝藏,只是被无明所覆,虽有若无。舍弃心灵垃圾,我们才有能力开发生命的美好。

  所以从根本上说,断舍离是要舍弃贪嗔痴。

三、现代人为什么不容易断舍离

  听了断舍离的道理,多数人都会表示认同,但真正要断的时候,又觉得没那么容易,所谓知易行难。为什么会这样?关于这个问题,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原因。

  1.缺乏宗教信仰

  宗教信仰和断舍离有什么关系?

  首先,宗教信仰可以让我们确立终极目标。一旦找到根本所在,物质自然没什么吸引力了。比如有的宗教以升天为终极目标,会认为尘世一切都是虚幻、短暂的,不必贪恋。其实断舍离的核心不是扔东西,而是对事物作出重要与否的排序。这样就知道舍什么,为什么舍。当多余物品占满空间时,我们很容易看到,却往往忽视了,多余的人际关系、心灵垃圾会消耗生命能量,让人身心疲惫,所以这种取舍对生命发展更为重要。从学佛来说,终极目标是觉醒和解脱,进而带领一切众生走向觉醒和解脱。凡是和这一目标不相应,甚至会产生障碍的,都要主动弃舍。

  其次,宗教信仰可以让人长慈悲,开智慧,断除贪嗔痴串习。世间的智者也推崇爱和智慧,但唯有佛法才能把这两种品质开发到极致。佛法所说的慈悲,是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是彻底的无我,圆满的利他。而世人通常所说的爱,往往是有我的。即使某些宗教倡导的博爱,也有教徒和异教徒之分,不能包容一切。佛法所说的智慧,是了悟人生真相、解脱一切烦恼的大智慧。具备这样的智慧,就能看清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还有必要执著吗?这就为断舍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。

  可能有人会说,中国有那么多佛教徒,西方人也有宗教信仰,他们对世间的贪著似乎和普通人差不多,并未减少。为什么这样?原因在于信仰的深浅。某些所谓的信,其实是为世俗生活服务的。比如有人到寺院烧点香,拜下佛,供两个水果,目的是为了多赚钱,保平安,一切顺利。这不是真正的信仰,自然也达不到信仰所能起到的作用。

  2.忽视精神追求

  精神追求这个词,大家并不陌生,但要进一步问“你有什么精神追求”时,很多人就语焉不详了。在我们的生活中,从电视里到手机中,从马路上到电梯间,到处是关于物质追求的广告,五光十色,夺人眼球。当六根被这些信息不断刺激并占据的同时,精神追求的空间就一再被挤压,被吞噬。

  另一方面,人们也能看到物质是朝不保夕的,今天拥有,不等于明天拥有,更不等于永远拥有。这就加剧了不安全感。就像一个人落入海中,抱住什么在那里漂着,让他放下是很难的,因为他害怕放下就沉了。同样,当我们把依赖全部寄托于物质,只会想着多多益善,哪里还肯断、肯舍、肯离?问题是,执著并不能保住什么,反而让我们在拥有时更紧张,失去时更痛苦。

 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?古人推崇孔颜之乐,这种乐是不受物质左右的,即使在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”的境况下,依然能不改其乐。在瞬息万变的今天,如果我们想要找到内心的安定和富足,同样要注重精神追求。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所在,不会因外境变化而动摇,也不会因物质多少而损耗。有了底气,就能从容作出取舍,而不是盲目囤积,什么都要牢牢抓着。

  3.推崇物质至上

  过去,人们向往的是道德、智慧,视德才兼备者为榜样。现在,人们羡慕的是财富、声色,以财富排行榜作为成功标准。普通民众虽然上不了排行榜,也热衷于攀比,比如事业有多大,房子有多贵,车子有多豪。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,我们会将物质赋予很多象征功能,把物质和自我紧紧捆绑在一起,认为物质就代表着成败与否,价值高下。既然物质这么重要,当然就不能舍弃。这也是我们不容易断舍离的原因。

  我在给企业家们讲课时,经常会讲到成功观。通常的成功观,是从事业、财富、地位来衡量,非常狭隘。因为这些并不是人生的全部,如果一个人事业很大却道德败坏,财富很多却为富不仁,地位很高却贪赃枉法,难道代表了成功吗?所以,我们要从人生而不仅仅是物质来看待成功。

  儒家的成功观是立足于做人,从立德、立功、立言来衡量。立德是完善自我,以德感人;立功是建功立业,服务社会;立言是著书立说,教化民众。而佛教的成功观是立足于解脱,以自利利他、自觉觉他为圆满。树立这些目标,我们就不会对物质恋恋不舍了。

  4.无力摆脱依赖

  很多人想断舍离时,总觉得这也有用,那也有用,难以摆脱对物质的依赖。一方面是缺乏精神追求,推崇物质至上;一方面是缺少戒定慧的修行,对物质依赖成性,想舍也身不由己。前者属于观念偏差,后者则是心力不足。

  所以我们不仅要看清物质真相,建立精神追求,知道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,还要增长定力。只有安住正念,才能从客观的角度审视物品,以及由此产生的心念。一心想买或舍不得丢时,知道这些只是念头,不代表生命的真正需要。当我们放下依赖,就能根据生活的实际所需作出选择,当断则断,当舍则舍,而不是被依赖和贪著左右,在舍和舍不得之间来回纠结。

  5.没有布施之心

  因为对物质的贪著和吝啬,有人赚了钱、买了东西之后,觉得这也好,那也好,哪怕自己用不完,放坏了,也舍不得给出去。还有人虽然不看重物质,但缺乏布施意识,没有和人分享的习惯。这些也是断舍离的障碍。

  对治这种问题,就要认识布施的意义,培养利他的意乐。在六度四摄的菩萨行中,都以布施为先。六度是以布施为基础,然后修习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;四摄也是以布施为前提,进而修习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。由此,可见布施的重要性。因为布施既可以破除悭贪,又可以培植福报,积累资粮,还可以和众生广结善缘。此外,布施不仅有财布施,还包括法布施和无畏布施,是修习慈悲心的重要途径。

  如果我们确立宗教信仰、建立精神追求、重塑价值观、由戒定慧增强心力、培养布施利他之心,就能从观念到实践,解决断舍离的障碍。

四、如何修习断舍离

  作为佛弟子,我们怎么来修断舍离?和通常所说的断舍离有什么区别?我从五个方面和大家分享。

  1.树立正见

  断舍离不是简单的整理和丢弃物品,必须立足于生活哲学和人生智慧来做,所以正见非常重要。凡夫处处以自我为轴心,执著我的身体、我的想法、我的情绪,进而执著我的家庭、我的事业、我的财产、我的人际关系。如果没有缘起的智慧,我们很容易把外在的种种视为“我”的一部分。

  到底什么代表“我”的存在?身体能代表吗?想法能代表吗?拥有的物品、关系能代表吗?其实,这些不过是条件关系的假相。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地将此当作“我”?是因为无明,因为看不清“我”是什么,所以到处搜罗,用各种东西来充实它,给自我的感觉找到依托,似乎执著的东西越多,这个“我”就越强大。

  学佛,就要用缘起的智慧审视,看清自己认定为“我”的这一切,都不能代表“我”的本质。否则,这些错误认定就会成为烦恼之根。比如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属,对孩子横加干涉,结果使孩子很痛苦,自己也很痛苦。这种情况非常普遍,就是因为混淆边界,没想过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,并不是“我”。有着血缘亲情的关系尚且不能代表“我”,何况是其他身外之物呢?

  缘起的智慧让人看到,我们认定的我和我所都是无自性的,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,且时时处在无常变化中。如果视以为我,对此产生永恒的执著,痛苦就在所难免了。就像人们害怕容颜变老,害怕财富贬值,害怕事业失败,当这一切发生在别人身上时,我们会觉得很正常,而发生在自己身上时,就难以接受了。为什么?因为这不再是普通的变老、贬值和失败,而是“我”受到了伤害。

  断舍离也是如此。如果只是对断舍离的对象作出客观判断,其实并不难。难就难在,这一切和“我”产生关系后,执著随之出动。而且这种执著是有粘性的,充满主观设定,结果就剪不断理还乱了。所以我们要树立正见,学会从缘起的角度看世界,看人生,看待生活中的一切,就能奉行中道,取舍有度。

  2.调整价值观

  价值观似乎是一个哲学问题,和现实没什么关系。其实,我们每天的生活都隐含着价值观的影响。比如要什么不要什么,做什么不做什么,这些取舍不是偶然的,而是由价值观决定的。我们觉得什么重要,什么对自己有利,才想要得到,才会去行动。如果价值观有问题,我们所做的一切也会产生偏差。

  近几十年来,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,传统价值观有了极大改变,唯利是图,拜金成风,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。而从世界范围看,人们都在忙着赚钱、消费、破坏环境,使得地球几十亿年形成的资源,在短短200年内急剧消耗,千疮百孔。过去,我曾多次讲过环保主题,如《生命的回归》《佛教环保的思想》等。其中说到的问题非但没有改善,还愈演愈烈。从海洋的污染、南北极的气温升高,到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,灾难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。此刻,数百年不遇的极限高温正发生在很多人身边。可以说,人类到了必须反省的时候。否则,我们见证的历史,就是无法回头的毁灭史。

  怎么改变这种趋势,改变物质主义的导向?必须依东方智慧重塑价值观。儒家倡导“仁义礼智信,温良恭俭让”,是基本的做人准则。进一步,是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的三不朽人生,要做有道德的人,对社会大众有用的人,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。从佛法来说,是以觉醒、解脱作为终极目标。当我们确立这样的价值观,依儒释道文化修身做人,才能重塑世界秩序,改变不断崩坏的现状。

 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主要有两点。其一,在世界和人的关系上,西方文化立足于改变世界,认为发展科技、创造财富就能带来幸福。东方文化立足于改变自身,比如儒家以修身为本,进而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是从做人到服务社会;佛教说“心净则国土净”,也是从改变自心到改变世界。怎么做人?离不开心性理论。我曾和岳麓书院朱汉民院长探讨“如何立心立命”,认为儒家和佛教的共同点,是由认识并调整心性,进一步造福世界,是由内而外的。

  其二,是有我和无我。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倡导个性解放,尊重个体的价值实现。相对中世纪的封建思想,确实是一种进步。但在解放过程中,如果不能认清“我”的真相,就会陷入我执,使人性的各个方面被张扬。所以这种思潮在带来文艺复兴、科技发展的同时,也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危机。而佛法正见是建立在无我的基础上,因为无我,才能真正做到众生平等、依正不二,不会为了满足欲望去伤害众生,破坏自然。

  3.修习戒定慧

  除了改变观念,断舍离还离不开修行实践,那就是戒定慧。

  首先是戒,帮助我们过一种简单、清净、有规律、有节制的生活。现代社会物质丰富,鼓励消费,人很容易迷失其中,把生活搞得复杂,也使心随之混乱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特别需要建立行为规范。大家生活在别院,有清净的氛围,规律的作息,依健康生活五大信念自处,依六和精神共住,互相支持,成为彼此的增上缘。

  佛法强调自依止和法依止,就是要靠自己,靠制度。佛陀入灭前告诫弟子:“汝等比丘,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暗遇明,贫人得宝。当知此则是汝大师,若我住世无异此也。”也就是说,要以戒为师,依制度而不是某个领袖生活。当然,这和亲近善知识并不冲突。在修行上,需要依善知识引导;但在生活和团体共处中,则要依法治而不是人治。这个法就是戒律。其中最基础的居士五戒,就是我们每天念诵的“健康生活五大信念”,要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依此生活,本身就是最好的断舍离。出家戒更为严格,如比丘有250条戒,比丘尼有348条戒,包含对衣食住行的种种规范。不仅把可拥有的物品降到最低限度,还包含行为上的断舍离,告诉弟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。

  其次是定,是对心念的断舍离。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,人们往往掉举、散乱,在念头的海洋中随波逐流。定是让我们通过修习止观,把正念带到每个当下。走路,只是专心地走路;吃饭,只是专心地吃饭;做事,只是专心地做事;静坐,只是专注于所缘。当我们选择一个锚点时,心中只有这一件事,其他念头都暂时切断。有些人觉得,同时做几件事才有效率。其实,这种方式是在增长散乱。时间长了,就会失去专注力,心也不堪重负。就像电脑同时开了很多窗口后,CPU就会不够用,造成卡顿或直接宕机。

  第三是慧,是看清真相的能力。如果说戒是对物品和行为的断舍离,定是对心念的断舍离,那么慧才能真正斩断贪嗔痴的根源。因为戒和定只是作出选择,贪嗔痴只是暂时蛰伏起来,并没有彻底消除,甚至会一次次地伺机而动。慧的修行,是由训练觉知开发心的明性,就能和念头保持距离,在念头出现时立刻认出它,进而通过观照来解决它。这是通往觉醒的关键所在。

  有了戒定慧,才是究竟意义上的断舍离。

  4.声闻与断舍离

  这里所说的声闻行者,主要指出家人。出家是印度各宗教的传统,并非佛教特有的。在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婆罗门教中,教徒一生分为梵行期、家居期、林栖期、遁世期四个阶段。他们在完成世俗责任后,就要离开家庭,到山林修习禅定和苦行。中国早期并没有出家人,但有隐士。他们同样舍弃了名利,过着离群索居的出世生活。孔子游说诸侯途中,不时会被路遇的隐士嘲笑一番。在他们看来,这种行为不免过于入世,非智者所为。

  出家,本身是断舍离的体现。用通俗的话说,即看破红尘。但前提是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而不是遭遇挫折后的逃避。佛教所说的出离心,正是看清生命真相后的主动选择。佛陀的出家,就是这样一种伟大的放弃。他不仅放弃了世间的家庭、财富,还放弃了世人求之不得的王位。在榜样的激励下,不少王公贵族先后出家。如我们熟悉的寂天菩萨、阿底峡尊者等,都曾贵为王子,却选择了一无所有的修行生活。

  在原始僧团中,出家人以乞食为生,有些南传寺院至今保留了这一传统。之所以这么做,是让生活单纯到极致,连生计都不必考虑,更没有财产要管理,全身心地内修外弘,一方面精进自修,一方面在社会教化说法。按照戒律,出家人只能拥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,如比丘六物、百一物等。如果多了,要作相应的说净手续,把这部分物品舍出去。此外,人际关系也极其单纯。僧众依法共住,所有事务都有相应的羯磨,即办事规则。不论4人共住,还是400人、4000人,都是依照这套模式,僧事僧办。而不是像现代社会那样,虽有无数套管理方式,依然问题重重。

  佛教传入中国后,因为国人对乞食的歧视,并没有沿用这种资生方式,而是在祖师倡导下,形成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的传统。但生活依然保持了简朴的原则,布衣蔬食,身无长物。

  总之,出家就是彻底的断舍离。不论身处何时何地,生活细节有什么变化,这种精神内核是一以贯之的,否则就会出一家而入一家,违背出家的初衷。相形之下,现在出家人面对的事务和应酬过多,如果缺乏定力,没有理想的管理制度,很容易干扰修行。所以我们要遵循佛陀教导,以戒为师,通过简单的生活减少贪著,内修外弘。

  5.禅者与断舍离

  关于禅者的生活,《指月录》《景德传灯录》等典籍中有很多记载。他们食松花,衣荷叶,居茅屋,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清贫生活,依然乐在其中。为什么能这样?因为禅者看到,觉性才是生命的无尽宝藏,整个宇宙的价值都无法与之相比。佛菩萨正是宝藏的开发者,所以能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。沿着他们指引的道路,同样可以证佛所证。看到这一点,还会在乎世间的名利和享乐吗?

  很多寺院会有“莫向外求”的匾额,提醒我们,真正的宝藏就在自心,无须向外攀缘。而且它是人人具备的,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。这种具备并不是说法,是可以通过修行体认的。过去的禅林大德修行有成后,生死自在,荣辱不惊,即使一无所有,也不觉得缺少什么。反观现在的人,即使有了上亿甚至百亿,有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,依然不觉得富有。因为他们内心还有更大的欲望,还想得到更多。

  所有的匮乏都来自贪欲。当你的贪欲越多,生命就越匮乏,这是再多财富都改变不了的。我常说,现在人整天忙于挖坑,能力越大,挖的坑就越多。挖了之后再填坑,填坑的过程中,又在继续挖坑。为了填五个坑,再挖十个坑;为了填十个坑,再挖二十个坑。比如有人经营企业,本来只是一个小坑,成功后已经把坑填上。但他还想扩大经营,于是去银行贷款,坑就挖大了。再次成功后,继续贷款,坑也随之增大。当坑无限扩张,一旦有了问题,往往就超出自己的填坑能力。现实中的不少企业,正是在急速扩张的过程中,贷款越来越多,最后资金链一断就塌方了。

  对外在的需求越多,内心的坑就越大。而坑是代表匮乏,当我们越来越匮乏,就会越来越贫穷。而禅者是直接开发内心的富足,体认到这一点,不论面对什么样的物质生活,都能自足、寂静、欢喜。外在的生死、荣辱、得失,没什么能困扰到他。 

  佛陀成道后,不少王族青年开始追随他。有位王子出家后,精进修行,法喜充满,常常情不自禁地高喊:欢喜啊,真是欢喜!大家问他怎么了,他说:以前我在宫中锦衣玉食,被那么多人精心伺候,严密保护,只觉得很累很无聊。现在一无所有,却什么都不用担心,还从修行中体会到源源不断的欢喜。

  什么叫富有?就是当你一无所有,也不觉得缺少任何东西。禅者正是过着这样的生活。他们在水边林下坐卧经行,静坐观心,因为没有束缚而自在,因为自在而欢喜。这种内心富足是任何物质无法带来的,还有什么会舍不得?

五、断舍离的意义

  断舍离的意义是什么?换言之,修习断舍离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生活?关于这个问题,我想到九个方面。

  1.自然的生活

  断舍离可以使我们远离物欲,回归自然。中国本来是农业社会,人们的生活和土地息息相关。但现代社会重商轻农,城市向农村急速扩张,也使我们和自然渐行渐远。有人说,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糟的时代。从电话、电脑到飞机、高铁,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利。其代价,却是对资源的过度消耗,对自然的大肆破坏。当这些消耗和破坏已不可逆转时,人们才发现,原来青山绿水才是最好的金山银山,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本,也是滋养身心的源泉。在国外,已有医院把“去森林公园”作为治疗某些疾病的处方。

  自然是有治愈力的。过去的孩子没什么玩具,都是在天地间嬉戏玩耍,朝气蓬勃。但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玩游戏,刷手机,成人同样沉溺于电子产品。短短十几年来,近视、颈椎病变等显性问题迅速增长,但更大的隐患,是由此造成的心理问题。如果不加改变,我们就会像缺乏光照的植物那样,逐渐失去活力。

  所以我们要摆脱物质的捆绑,走向自然。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,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”当心不再塞满东西时,才能感受自然的美好,从中得到滋养,得到平静。

  2.朴素的生活

  断舍离可以使我们建立朴素的生活。现在整个社会都在鼓动消费,经济不断增长,我们的欲望也在不断增长。2000多年前,佛陀就告诫我们:“知足之法,即是富乐安隐之处。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犹为安乐;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亦不称意。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;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”庄子同样感慨:“今世俗之君子,多危身弃生以殉物,岂不悲哉!”可见,少欲才是幸福的关键所在。欲望越少,就越容易满足,越容易幸福,所谓知足常乐。

  为什么现代人不容易知足?以前的人视野很小,所见不过是吾乡吾土,没什么比较。但我们现在能看到世界各地的生活,看到超级富豪的奢侈享乐,各种成功学又在给人灌输“你也可以”的信号,这就使得欲望被无尽扩张。如果说,古人的知足有环境因素,那么在今天,我们特别需要提高定力,主动约束。因为欲望越多,就越不容易满足,幸福的成本也会越高。一旦失去,还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。

  断舍离所做的,是从以物为中心,回归以人为中心。怎么理解以人为中心?很多人觉得,即使拥有再多东西,还是以我为中心——因为我需要这些东西,拥有了很高兴。他没想到,自己是被诱惑所刺激,被欲望所捆绑,才会控制不住地购物。当一阵冲动过去,就后悔得想要剁手以明志了。

  以人为中心,是立足于人的自身来思考:我要建立什么生活?什么是我真正需要、有用且健康的?我们全面审视后会发现,生活确实不需要这么多东西。当心不被物欲控制时,就会有更多时间投入精神追求,发展兴趣爱好。

  3.悠闲的生活

  断舍离可以使我们摆脱忙碌,建立悠闲的生活。现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忙,忙着赚钱,忙着消费,忙着破坏环境。钱多了又担心贬值,还要投入大量时间理财,真是为物所役,为物所累。

  因为欲望,人们在占有、攀比、竞争中不断循环。首先是占有,总想拥有更多东西,从衣食、手机到汽车、房子,多多益善,永无止境。其次是攀比,有了还不满足,还想胜人一筹。社会上有不同的圈子,当你好不容易在原有圈子爬到顶层,进入另一个圈子,又是第一层,还得从头来过。最后努力爬到顶层,再进入新的圈子,继续周而复始地努力一遍。攀比又导致竞争,带来自我的重要感、优越感、主宰欲。我们以为这三种感觉代表了“我”,其实,这只是心灵世界的不健康因素。当你被它控制,才会成为奴隶,不停地为它打工。

  常常是,我们拥有得越多,追求得反而更多,结果就更忙碌。只有摆脱欲望,不再有那么多需求,生活才会因为简单而从容,心灵才会因为从容而自由。

  4.有序的生活

  断舍离可以使我们摆脱无序和混乱,建立有序的生活。世上真正能按理想生活,对自己感到满意的人其实不多,很多人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并不满意,却受制于串习、惰性、不良嗜好,无力改变。

  相对生活习惯,整理物品是比较简单且容易入手的。我们可以将此作为改变串习的开始,通过断舍离,使环境变得整洁有序。进一步,对饮食、行为、作息等方面作出调整。然后通过21天或1个月、2个月的巩固,逐步形成新的习惯,做到饮食有节,行为有度,作息规律。如果个人的力量不足,可以寻求环境支持。别院就营造了清净如法的氛围,通过种种规范和集体力量,帮助大家建立有序的生活。这不是谁需要你这么做,而是你想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
  5.品质的生活

  断舍离可以使我们建立有品质、有意义的生活。我们问问自己:现在的生活到底有没有品质?有没有意义?每天做的、说的、想的,哪些对成长有正向价值,可以让生命得到提升,哪些只是在消磨时光,甚至在内心制造垃圾?事实上,多数人的存在就是一大堆混乱情绪,加上一大堆错误想法,每天都在造垃圾和扔垃圾。

  生命是无尽的累积,其品质就取决于我们的存在。我们买东西时,会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高品质,却往往不在意,自己是什么样的生命产品。如果认识到,生命品质才是永远伴随我们的根本,是决定幸福的关键,我想,没人不想成为优质产品。

  如何提升品质?儒家讲“学以成人”,人不是吃饭就能成长的,那只是身体的自然属性,和动物没有区别。人所以为万物之灵,取决于智慧和道德,这是需要通过学习成就的。佛法则是由断恶修善,造就高尚的生命品质。体现在身口意三业,首先是通过断舍离来断除贪嗔痴,然后是勤修戒定慧,圆满智慧和慈悲。当我们的心行有品质、有价值,生命才会变得有品质、有价值。

  6.清净的生活

  断舍离可以使我们改变混乱的现状,建立清净的生活。在今天这个物质过剩的时代,人们被海量的物品包围着,从环境到生活方式都混乱不堪。这种混乱又导致心念的混乱,互相干扰,乱上加乱。如何改变这种状况?

  首先要通过断舍离改变环境,在清净的空间中,更容易看清心行是否混乱。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,在乱七八糟的环境中,言行往往变得肆无忌惮,任意妄为。而在清净的环境中,就会自觉地有所收敛,内心也更容易安定,可以有效规范身口意三业。进一步,还要通过修行清理无明、散乱及贪嗔痴串习,照见“本来无一物”的清净心。这才是究竟的清净,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灵光独耀,不染尘埃。

  7.环保的生活

  断舍离可以使我们改变消费习惯,从物质至上转为低碳环保的生活。环境的持续恶化,和高消费有着密切关系。有句话叫作“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”,说的是杀生问题,同样适用于对环境的破坏。如果不是欲望的极度膨胀,人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物品,也就不需要耗费那么多资源,更不会制造那么多垃圾。正是不良的消费习惯,把大量资源变成了商品,并且很快地,又变成地球无法负担的垃圾。

  全世界究竟有多少商品,恐怕没人可以给出答案,因为每天不断有新品问世。其中,还有大量一次性商品和快消品。它们的廉价和方便,使普通人都能承担且乐于购买。但承担这种消费的仅仅是钱吗?它的背后,是越来越枯竭的资源,越来越脆弱的生态。所以我们要奉行低碳环保的生活,在减少欲望的同时,敬畏自然,爱护环境。

  8.利他的生活

  断舍离可以使我们弱化我执,从利己转向利他的生活。虽然佛教强调自利利他,但这个自利,是指有益成长的正向利益。如果是自私自利,非但不能自利,还是一切衰损之门。当人们拥有无数物品,并沉溺于这种拥有,就会增长我法二执,强化自我的三种感觉,似乎一切都是为“我”服务的。事实上,是把自己束缚其中,看不到人生还有什么更大的意义。

  通过断舍离,舍弃不必要的物品和人际关系,将会打开全新的世界。当我们不再为物所役,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精神追求,成为有生命品质的人;当我们不再为物所累,就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服务社会,利益大众,成为有爱心和慈悲心的人。这种成长和由此带来的快乐,是物质无法比拟的。

  9.觉醒的生活

  断舍离可以使我们放下贪著,开启觉醒、解脱的生活。断舍离的离,是舍离对物质的依赖和执著,这也是断舍离的核心所在。否则的话,“断舍离”可能只是重新采购的借口。确实有人在断舍离之后买得更多,然后再断再买,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。这就违背断舍离的本意了。

  所以关键是摆脱依赖和贪著,以及由此形成的贪嗔痴串习。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源,也是生死轮回的根源。解脱,就是要解除这种捆绑。在这个层面,断舍离是我们走向觉醒、成就解脱的助缘。即使暂时达不到这样的高度,能在生活中减少对物质的依赖,当下就能体会减少依赖带来的轻松和自由,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的。

  我们知道,身体需要新陈代谢才能保持健康,生活同样离不开这种代谢。放下依赖和贪著,我们才能放下心灵的重负。所以断舍离也是一个法门,是和修行及禅意生活相应的。希望大家认真学习、思考,并落实到行动中,于个人,可以改善生活;于世界,可以保护环境;于现前,可以调身修心;于究竟,可以走向解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