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”分论坛对话

  2018年10月30日,举世瞩目的世界佛教论坛在福建莆田召开,全世界的佛教领袖、高僧大德云集于此,论坛就当代佛教和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。其中新媒体论坛以“佛教与一带一路”为主题,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世界宗教研究所魏道儒教授,与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共同对话。两位嘉宾从“感悟佛教、文化性格、西来东渐、信仰实践、和平互鉴”五个方面深入交流,令与会者深受启发。本次对话由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定明法师策划,浙江大学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英刚教授主持。

一、对佛教的感悟

  孙教授:我们知道,佛教在亚洲的兴起与传播,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。佛教从地方性的信仰,飞跃成为世界性的宗教,在人类发展脉络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佛教传入中国后,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时至今日,佛教依然在一带一路及各文明体的融合中起着重要作用。这和历史很相似,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物质交流之路,同时也是一条信仰之路。
  今天,我们有幸请到两位重量级嘉宾,围绕“佛教和一带一路”的关系,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。两位嘉宾,一位是资深学者魏道儒教授,出生于50年代;一位是当代高僧济群法师,出生于60年代,个人经历和接触佛教的心得都不同。魏教授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、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,主编了《世界佛教通史》,这是重要的大部头著作。济群法师是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,学修并重的高僧,同时也对学术倾注了很多精力。两位分别是学界和教界的代表,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。我们先从个人经历谈起。我想代表听众请问:两位是怎么接触到佛教的,对佛法有什么感悟和思考?不论作为研究对象还是信仰来说,相信你们的经历会对大家有所启发。
  魏教授:这个问题在一般场合是问不到的,而且介绍自己也是困难的事。我先把自己接触佛教的经历,简单给大家汇报一下。1981年,我本科四年级时,选修了西北大学历史系高杨教授的“印度古代史”,在学这门课程时接触到了佛教。第二年,我读了他的研究生,研究方向就是“印度古代史”。
  通过四年的学习,我体会到三点:第一,研究印度佛教,如果不懂汉文资料,困难很大。印度佛教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3世纪,这1800年中,如果没有汉文记载,许多史实我们根本就不清楚,无法将历史梳理出清晰的脉络,对佛教的许多教义也不知道。
  第二,佛教产生于印度文化,它所倡导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方法论,它所实践的生活、修行和弘法方式,与中华民族的固有文化有很大区别。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国佛教,不了解印度文化就会产生困惑。
  第三,印度佛教在公元13世纪逐渐消亡,成为遥远的过去。如今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影响人们并产生旺盛生命力的佛教,就其核心和主体内容来说,是中印两种文化在长期、全面、深入的交流互鉴中产生的结晶。不了解中国佛教,很难清楚地认识印度佛教,更无法认识当今的世界佛教。
  所以我在1987年报考了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,学习中国佛教,导师是杜继文和杨曾文两位先生。博士毕业以后,我就留所工作,一直以佛教为自己的专业研究对象,没有左顾右盼,没有瞻前顾后。走到今天,算来已有38年,虽然没做出什么像样的工作,但对佛教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。
  在我看来,作为中印文化交流结晶的世界宗教,佛教最大的特点,是有旺盛的生命力,广泛的适应力,能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与时俱进,不断向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发展。尽管我们把佛教看作一种世界宗教,其实在2500多年的历史中,它90%的时间是一种亚洲宗教,走出亚洲成为世界宗教,只有大约200多年的历史。这给我们一个启示: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,佛教向外传播的速度正在加快,向外传播的地域更为辽阔,影响的民族不断增加。所以我认为,佛教不仅在今天影响着许多地区和大众,未来也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,拓展更大空间。
  济群法师: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,从小受父母影响,十几岁就出家了。1980年上中国佛学院,毕业后又在几所佛学院任教至今。40年的出家生活,基本是在修行、教学和弘法中度过。多年的教学生涯,以及弘法中和大众的接触,使我一直关注佛教教育,关注社会问题,关注佛教在当代的健康发展。伴随这些关注,我主要致力于三个重点。
  第一,弘扬人生佛教。我看到,每个人都有很多迷惑和烦恼,而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,可以引导我们解决迷惑,断除烦恼。在弘法过程中,我会针对社会、人生存在的问题,从佛法角度提出,应该怎样看待并对治。其中有关于财富、家庭、幸福、成功等方面的思考,还有面向企业家、艺术家、心理学工作者等不同领域的交流。人生的一切烦恼,都和我们对自身及世界的认识有关。如果缺少智慧,认识偏差,问题自然层出不穷。关于这些思考,我做了大量演讲,先后整理成几十本小丛书。
  除了现实问题,生命还有永恒的困惑,包括“我是谁?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?人为什么活着?生命的意义是什么”等。这些问题是生而有之的,每个人都会存在,区别只在于我们是否意识到。对于这些困惑,如果没有修行体证,是不可能靠自己真正想明白的。很多艺术家、哲学家之所以会走上绝路,正是被此所困扰。虽然他们比普通人对生命有更多思考,但涉及终极问题时,同样看不清真相,找不到意义,从而被虚无的黑洞所吞噬。对此,我也会从佛法的角度提供思考。从这些方面,让我一次又一次体会到佛法的价值。
  第二,解决修学问题。作为佛教徒来说,不管出家众还是在家众,都要修学佛法,而不仅仅是信仰就可以了。佛法博大精深,尤其在今天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全球化时代,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典籍远远超过古人。究竟怎么学?我在几十年的修学过程中发现,佛教虽然法门众多,但共同核心就是解脱道和菩萨道,其中包含五大要素,即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。抓住这些关键,就能快速把握佛法纲要。通过这些探索,我对修行越来越清晰,越来越有信心,同时也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明确目标,有次第、有引导、有效果地修学。
  第三,思考佛教发展。在五大要素的基础上,我又提出佛教发展需要重视的六大建设,即人生佛教建设、信仰建设、大乘精神建设、大乘解脱道建设、修学次第建设和教制建设。如果我们立足于这些方面来认识并弘扬佛法,佛教一定能健康发展。
  这些思考和实践,使我对佛法价值的认识日益深入,对修行及佛教健康发展的方向逐步清晰。作为出家人,我也努力把这样的思考传达出去,希望和大众共同探索,让佛教在当今时代发挥积极作用。
  孙教授:感谢魏老师从自己的学术历程,从佛教研究者的角度,提供了丰富的信息。感谢济法师从个人的信仰体验,从佛教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角度,进行了深入的探讨。

二、佛教与人类文明

  孙教授:从佛教的发展历程,体现出它是一种世界性宗教。佛教于公元前5世纪兴起于恒河流域,几百年后开始系统传入中国,这个过程在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。近代以来,佛教又传入欧美地区,尤其在美国,已成为重要信仰之一。
  除了宗教信仰,佛教也是哲学体系、文化现象,甚至生活方式。魏老师主编的《世界佛教通史》共15卷,800多万字,耗时8年完成,展现了恢宏的历史图卷,让我们知道,佛教在人类文明史(现在的提法叫命运共同体)中,扮演着重要角色。但对这个发源于印度、其后传入东亚、现在走向世界的宗教,我们却有很多误解,以为佛教只是和农业文明连在一起的。实际上,丝绸之路的商贸也和佛教关系密切。希望魏老师从学术的角度谈一谈,在人类发展史上,佛教如何从地方性的信仰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。
  魏教授:佛教从地方宗教发展为亚洲宗教,进而成为世界宗教,是文明传播史上的一个奇迹。其延续时间之长,参与人数之多,影响之广泛,成果之丰硕,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。在佛教2500多年的传播过程中,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信仰者作出了贡献,其中贡献最大、起主导作用、不可替代且具有世界意义的,正是中国。为什么呢?可以从三点来看:
  第一,从佛教用语来看。全世界的佛教有三大语系,即汉语系、藏语系、巴利语系。其中两大语系是中国的,且内容远远多于巴利语系。因为后者主要是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世纪的经论,而汉语系和藏语系的经论,从公元前2世纪一直延续到印度佛教的消亡,从未间断。这一点就能看到,中国人在保存佛教文化资料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。
  第二,从传播过程来看。佛教从西汉传入新疆,直到隋唐的近800年历史中,中国成为当时最大的佛教输入国。自隋唐以后,中国又成为最大的佛教输出国,其延续时间之长、成果之丰硕、参与者之多,也和输入时一样,没有任何国家能与之相比。从这一点,可以看出中国对佛教传播的作用之大。
  第三,从文化贡献来看。早期佛典主要以西域各民族的语言记录,如巴利文、梵文等,译成汉文后,加入以儒家和道家为主的中华文化元素,转化为中国佛教,然后再传到韩国、日本、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地区,所以我们把这些地区称为汉文化圈。当佛教输出时,是以佛教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整体对外传播,是对接受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双重贡献。比如他想接受佛教,就要学习汉语。在今天,即使到韩国、日本、越南等地,做法事时还会念汉语,《心经》到哪儿念得都一样,除非他发音不准。这就使汉语成为沟通人神中介的神圣语言,不说汉语,天龙八部都听不懂!
  可见,如果没有中国人在文化传播中的贡献,佛教就不会有如今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貌。佛教积淀了几千年,这种智慧跨越时间,跨越民族界限、地域分割,具有永恒的价值。开发这一资源,佛教在未来将有光辉灿烂的前景。
  孙教授:魏老师从学者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对佛教发展的贡献。我们知道,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中国已逐渐成为佛教新的世界中心,用感性的话说,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。接着我们请济法师谈谈,如何看待佛教西来东渐的意义。
  济群法师:佛教的西来东渐,通过中国传到日本、韩国乃至整个东南亚,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,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。
  第一,文化的影响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等亚洲国家,不仅丰富了这些地区的思想、文化,连语言都深受影响,我们今天用的很多词汇就来自佛教。就中国而言,虽有先秦的诸子百家,但汉魏之后的主流思想是儒释道三家,并对本土的文化、艺术、哲学、民俗等产生了全面影响。佛教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。日本、韩国也是同样,佛教一经传入,迅速成为这些地区的主流思想,全面影响着他们的文化生活。
  第二,信仰的提升。传统儒家重视现世,关注怎样成为有德君子,进而成圣成贤,同时也关注如何安邦治国,建设理想社会,但对死亡及生命归宿等终极问题关注不多,所谓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。事实上,活着不仅有现实意义,还有终极价值。前者是大家熟悉的,可一旦开始关注终极问题,就必须有宗教和文化的支持,否则是找不到答案的。整个印度文化所关注的,正是轮回和解脱,即生命如何从过去延续到现在,又如何走向未来。这就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长度和深度。所以佛教传入后,虽然经历了南北朝的碰撞,但很快被国人接受,以此提升信仰,在追求现实价值的同时,实现生命的终极价值。所以很多文人士大夫既是儒者,又是虔诚的佛教徒,儒释道思想在他们身上得到了高度融合。
  第三,修身养性的作用。每个人在世间有很多困惑烦恼,从而引发焦虑、恐惧、没有安全感等心理疾病。当人生面临这些问题时,如何加以解决?西方心理学是近两百年才出现的,而作为东方心理学的佛教,千百年来始终承担着心理辅导的角色。对普通民众来说,遇到违缘和烦恼时,会到寺院礼佛、诵经、请求开示,由此获得精神支持。对文人士大夫来说,通过学习佛法,学习大乘的空性思想和菩萨道精神,既能看透名利、地位、财富等世间利益,也能以出世心做入世事,在入世过程中保有出世的超然。可见,佛教在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。

三、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

  孙教授:我们再谈一谈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,或者说,谈一谈中国佛教的文化特点。刚才法师提到,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中理解,佛教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。我们知道,佛教传入中国时,曾有一个恢宏的西行求法的运动。几百年间,中国高僧前仆后继,不顾恶劣的自然环境,前往印度求取正法,同时把佛典从梵文等译为汉文。从学术角度来看,这本身是文化再造的过程。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发展过程中,不仅形成了新的思想、理念,甚至形成了禅宗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派,同时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。
  就像法师谈到的,在魏晋南北朝之后,笼统地讲,是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。这不仅表现于外在,更多体现为中国人的心灵结构始终在儒释道框架的影响下,有人总结为“以儒治世,以道养生,以佛治心”。关于这个问题,我们先由济法师来谈一谈。
  济群法师: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,虽然属于外来宗教,但在中国有2000多年历史,对传统文化有着全面深入的影响。在哲学方面,从魏晋玄学到宋明理学,都渗透着佛教的思想观念。在文学方面,从经论的翻译,到各种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佛教术语和精神内涵,也体现了佛教的烙印。在艺术方面,我们今天看到的石窟、造像、塔庙等,绝大部分是人们出于信仰营造的。在民俗方面,从语言文字、道德信条到生活习惯,也处处可见佛教的影子。
  另一方面,佛教的轮回观和心性论对中国文化具有弥补作用。儒家关心现世,而轮回说是立足于佛陀的修行体证,对“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”作出解读,引导我们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来认识生命。如果人死如灯灭的话,很多人会有莫名的焦虑——百年之后是什么?真的什么都不存在了吗?在西园寺举办的“佛教与心理学论坛”上,我们曾就死亡焦虑的主题展开研讨。因为这种焦虑极其普遍,只是程度不同或尚未意识而已。事实上,死亡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现实,是今生最后也最重要的考验。佛教关于轮回和解脱的思想,可以引导我们认识生命真相,正确面对死亡,因为找到究竟归宿而不再焦虑。
  如果说轮回观让生命有了长度,那么心性论就使生命有了深度。儒家思想强调做人,从有德君子到成贤成圣,都离不开心性的基础。如果对心性没有透彻认识,修身养性往往流于表面,是对行为而非本质的改变。所以儒家从宋明理学开始,大量吸收佛教的心性理论。只有从心性入手,才能在根本上改变生命品质。当今社会盛行心理学,而佛法在20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,早已作为心性之学,对人们解决心理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。所以,西方心理学也在广泛吸收佛教理论,用于心理治疗和咨询师本身的心理建设。
  至于中国佛教的特点,我们知道,印度佛教主要有声闻解脱道,和以中观、唯识、如来藏为代表的大乘菩萨道思想,后者正是传入中国的重点。大量佛经译为汉文后,祖师们根据对经典的学修、理解和实践,形成天台、华严等八大宗派,以及本宗特有的理论体系。如华严宗的四法界、六相、十玄门,天台宗的一心三观、三谛圆融、一念三千,都是祖师根据原典作出的诠释。
  中国佛教特别强调圆顿,如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,就是立足佛法的最高见地建立修行,给我们提供了简明、直接的修行方式,所谓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。在表现方式上,摆脱了传统经教中哲学化的术语、理论、概念,直接立足于生活,在穿衣吃饭、待人接物中建立修行,以“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”,在宗派佛教中独树一帜。而在中国影响最大、信众最多的净土宗,修行方式也很直接,以“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”而广受欢迎。在这种直接中,蕴含着华严、天台、禅宗的理论,具备融摄的特点。
  总之,中国佛教在理论和实修方面,都和南传、藏传有所不同,是在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出的、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佛教。此后,这些宗派又传到日本、韩国等地,对整个东南亚产生了很大影响。
  孙教授:济法师曾主讲相关课程,并出版有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》,对这个问题很有感悟。现在我们请魏老师从学者的角度,谈谈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,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。
  魏教授: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,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。
  第一,中国固有文化对佛教的影响。大家知道,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的特性,不拒绝外来文化,并以宽广的胸怀吸收,使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生生不息。但中国固有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是照单全收,而是经过选择,经过去芜存菁、去伪存真的过程,对佛教也不例外。为适应中国社会,佛教在思想、教义、制度等方面发生全面变化,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宗教。这个过程就是“佛教的中国化”。如果要一一列举中国文化对佛教有哪些影响,总有列举不完全的感觉,因为这是一个全覆盖的过程,是儒家、道家、诸子百家对佛教的全面影响,涉及方方面面。
  第二,佛教对中国固有文化的影响。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话中说:“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,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、哲学观念、文学艺术、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。”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两项,即宗教信仰和哲学理念,属于精神活动。当佛教影响到国人的精神领域时,那么在精神支配下的任何活动,包括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品,都会被打上佛教的烙印。也就是说,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样是全方位、全覆盖的。我们可以列举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艺术、绘画、书法等,仍有列举不完的感觉。
  在学术上,从先秦诸子、两汉经学、魏晋玄学,经南北朝发展为隋唐佛学,此后再出现宋明理学等,都是儒释道合为一体。也就是说,魏晋之后,中国的任何精神产品都会打上佛教烙印。可见,佛教已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,其影响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,而基因是可以代代遗传的。
  刚才法师说,佛教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业报轮回,信不信佛的都知道。为什么它有这么大影响?与印度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不同生死观有关。在佛教到来之前,国人的生死观可以用八个字概括——“生必有死,死不更生”。死后就没有再生,所谓“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”。而佛教的生死观也是八个字,前面一样,但后四个字变成“死必有生”。它把生死变成一种生命体在地点上分开、时间上重合的过程。在这种生死观的基础上,建立了佛教的修行解脱体系。中国没有这样的生死观,也就没有相应的修行解脱体系。佛教的传入,丰富了国人对生死的认识,同时在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方法论上产生了变化。当然这一生死观并不是佛教独有的,在印度其他宗教中同样存在。
  第三,佛教和中国固有文化是什么关系。在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到,从佛教开始传入到南北朝是融合期,甚至有过剧烈的冲突。隋唐以后冲突逐渐退居其次,相互学习成了主要方向,形成三教鼎立的局面。从宋代到清代,佛教和中国文化就形成一荣俱荣、一辱俱辱的局面。只要批其中一个,一定会批另一个,关于此,年龄稍大的人应该都有感受。到最后,佛教和中国固有文化就形成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关系,可谓生死相依。

四、佛教与当代社会

  孙教授:两位嘉宾都已提到佛教与心灵、社会道德的关系,接下来再回到信仰实践的层面。通常认为,法律、道德、信仰是社会的三大基石。其中,法律是世间共处的规约,道德是社会良知的意识形态,而信仰是对人生的终极追求。
  佛教传入中国,对整个文化和社会体系的影响很大。直到今天,依然影响着大众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生死观。我们也看到,不论过去还是现在,佛教都被社会大众赋予期望,认为佛教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,把社会带向和谐、美好的方向。现在社会上的戾气很重,我们想知道,在道德提升、心灵体验,及引导大众尊重生命、彼此善待等方面,佛教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?
  济群法师:在今天这个时代,很多人没有敬畏心,急功近利,甚至以利益最大化作为人生追求,为牟利不择手段,不惧犯罪。这在很大程度上和缺乏信仰有关。
  如何建立敬畏心?需要引导人们思考终极问题,不仅看到这一生,看到眼前利益,还要关注生命的未来。在无尽轮回中,今生几十年是非常短暂的,即便现在富甲天下,一口气不来,这些财富和你有什么关系?如果缺少对终极价值的关怀,我们是看不到生命意义的。有些人事业做得很大,很风光,有一天突然面临死亡,想到这些对他毫无意义,什么都抓不住,就会茫然不知所措。
  只有通过对终极问题的思考,才能看到生命的有限性和无限性。在当下这短短一生中,还蕴含着无限。当生命走到终点,名利财富分毫都带不走,但造作的业力将生生世世伴随我们,决定未来走向。所以人不能仅仅为现实利益活着,还要为究竟意义努力。佛教所说的因果思想,贯穿生命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所谓“善有乐报,恶有苦报,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”。当我们有了这些思考,就知道该舍弃什么,选择什么,而不是任意妄为了。另一方面,也能由此看到生命的差别,对有德者见贤思齐。
  那么,如何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和谐?西方哲学是二元论,人与人、人与世界是彼此对立的。在东方哲学中,印度婆罗门教提出梵我一如,中国儒家倡导天人合一,都是相融而非对立的关系。而佛法依正不二的思想,则从空性、觉性的层面指出,一切众生和天地万物在本质上是一体的。当我们建立这样的认识,自然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对立。此外,佛教还从缘起的理论说明,在无尽轮回中,一切众生都曾有过父母、兄弟、姐妹的关系,是相互关联的。如果我们建立这样的认识,自然会善待他人。
  儒家伦理是建立在仁爱基础上,倡导“仁者爱人”,让我们从爱身边的人开始,进而扩大到所有人。佛法所说的大慈大悲,更教导我们关爱一切众生,而不仅仅是人类。这些都是帮助我们开启并建立良性的生命品质,让内心更健康,让人生更幸福。今天的社会之所以缺少仁爱和慈悲,在很大程度上,是因为我们认识不到这些品质蕴含的价值。这就需要从观念上引导,让大家看到,爱和慈悲不仅对自己有益,当它传递出去,当越来越多的人有爱心,有慈悲,就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对立,消除冲突和矛盾,使社会更加和谐。
  魏教授:刚才济法师谈到佛教倡导的伦理道德,强调了信仰的重要性,这点非常重要。我现在要谈的和法师不重复。我认为佛教有旺盛的生命力,它的广泛适应性还在于,在信仰领域外,对社会大众有积极的影响,宝贵的价值。
  回顾佛教历史可以看到,佛教来到中国后,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。中国信仰者撰写了新经典,倡导了新教义,建立了新宗派,打造了新圣地,创造了新艺术,推出了新造像。以最后一点来说,我们现在看到的弥勒佛,就是在印度原有的弥勒经典的叙述基础上,加入更多国人追寻和重视的真善美的成分,强调乐观、豁达、和平、友好,宣扬对现实社会的热爱,对美好未来的期盼。其中蕴含的精神内容,是可以大力弘扬的。
  在现代社会,随着科技的发展,经济的繁荣,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。甚至有人说,过去人们不敢预见100年后会是怎样,现在我们不敢预见20年后会是怎样,可见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之快。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,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力远远大于过去,在这样的背景下,人们的精神更需要营养。
  2000多年来,不知多少人通过佛教解决了人生困惑,找到了解脱智慧,汲取了知识学问,抚慰了心灵创伤。这样的例子非常多。在这些方面,佛教发挥作用的空间将越来越大。比如现在人心态不好,在处理人际关系时,很容易萌发“羡慕嫉妒恨”。看到对方生意做得好,工作有成绩,所得利益多,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,就觉得他是不是走后门了,是不是不干好事弄来的。事实上,羡慕嫉妒恨是让自己受害。如果我们从佛教的智慧宝库中吸取一点营养,把羡慕嫉妒恨转变为慈悲喜舍,也不要求多高深,就是看见别人得到利益时,无条件地为他高兴,为他喝彩。这样做的话,对他有好处,对自己有好处,对整个社会也有好处。
  关于佛教在当今社会起到的积极作用,我们回顾过去,就能得到新的精神资源,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,对本民族文化的自尊,使古老的宗教文化和伦理道德焕发出新生命。同时我们还要让佛教与现代伦理道德相结合,创造出中华民族新的精神境界。在整个人类历史上,只有中华民族的文化,历经五千年生生不息,特点正在于此。在未来,佛教也将与时俱进,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五、佛教与一带一路

  孙教授:我们现在回到论坛的主题——一带一路,文化互鉴。关于佛教的传播,有些历史研究者认为,佛教从20世纪开始的传播,几乎等同于一次全球化运动。它传播的宗教理念、艺术形式,包括对社会道德、意识形态的影响,是被很多文明体一起接受的。中国历史上也有类似情况,比如隋朝统一时,南北方经过300年的分裂,文化差异很大,但佛教是双方都能接受的,所以在国家巩固统一时,佛教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  我们现在提倡的一带一路,或者说命运共同体,历史上已经有过活生生的例子。在东亚、日本、朝鲜半岛,佛教也是这些国家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。就像共同的语言,大家都能说上话,都能互相理解。随着在欧美的传播,佛教更具有世界宗教的性质。关于这个主轴问题,我们先请济法师从信仰的角度,谈谈自己的观察和感想:在建立命运共同体、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,佛教扮演着什么角色?
  济群法师:这次论坛的主题是“交流互鉴,中道圆融”,各语系佛弟子在一起,探讨佛教在当今时代如何健康发展,如何发挥自身作用,造福社会。这样的交流意义重大。中道不是折中,而是平等客观的如实之道,不带偏见,不固执己见,也不固步自封,代表佛法最重要的智慧。
  佛教在2500多年的传承过程中,伴随一带一路,从印度传到中国和东南亚各地,并逐步走向世界,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在今天这个时代,佛教将承担更为重要的作用。16世纪以来,基本是西方物质文明在主导世界,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。一方面,随着物欲的膨胀,人对自我的迷失日益加深,看不清生命的真正需求;另一方面,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,人们只关心科技的优化,却忽略对自我的提升。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的心态、人格、心理健康并没有得到完善。事实上,心理疾病已成为日益普遍的时代病。而伴随人类的贪婪和欲望,又带来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种问题。所以很多人对人工智能心生恐慌,担心被它所取代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如果科技越来越发达,但使用工具者缺乏健康的心态、健全的人格,世界势必变得危机四伏。
  怎样才能发挥人类优势,在人工智能时代立于不败之地?东方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智慧引导。从儒家重视的修身养性,到佛法倡导的明心见性,都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,而不是在物欲中迷失。认识自己是哲学的重要课题,在这方面,佛法不仅有系统的理论,还有完整的修行方法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生命也是一个产品。我们要成为更美好的自己,必须对心性有透彻的认识,知道人性中有哪些不善的力量,又该如何消除;同时更要看到,如何开发生命中的良性力量,造就高尚的人格和生命品质。生命是可以通过选择加以改造的,而佛教正是为我们提供改造的智慧和方法。
  “一带一路”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,给各国民众带来了繁荣的物质生活。与此同时,我们还要发挥东方文化的长处,为世界提供精神养分。在这些方面,佛教有着取之不尽的智慧,既有对现实人生的指导,也有对终极问题的探讨,是西方文化无法替代的。
  孙教授:现在请魏老师从学术的角度谈一谈,佛教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、促进各文明体的交流、一带一路的推动等方面,在历史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,对现在又有什么样的观察和思考。
  魏教授: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,佛教扮演着重要角色,可以从三点来概括。
  第一,要做维护和平的使者。佛教在2500多年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,始终体现出和平的形象,这是其他宗教没有的独特性,今后要继续发扬。
  第二,要做增进友谊的桥梁,增进不同地区、国家、民族的相互认识,相互理解。在佛教史上,许多有成就的代表人物都是这样做的。
  第三,要做坚守信仰的表率。自古以来,不论哪个国家的佛教高僧,都是坚守信仰的表率。他们之所以被人纪念,不是因为他们有名,而是因为他们有德,为追求真理奋不顾身,成为民族的脊梁。
  在这三个方面,可做的具体工作非常多。本次世界佛教论坛就是一项重要工作。我在这里只说一点,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,佛教要理直气壮地宣扬自身先进的、有价值的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观念。这些观念很多,在此可以举几个例子。
  第一,倡导平等,反对等级。佛教是从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开始起步的,这点不但在过去发挥了积极作用,在当今世界也非常重要。佛教主张众生平等,所以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是平等的,不能认为哪个国家优先,别的国家靠后。这个观念要坚持下去,在当代很有意义。
  第二,倡导和平,反对战争。在2500多年的历史中,佛教从印度发展到全世界,从来没有发动过宗教战争。这种精神正是人类未来所追求的,中国也要和平崛起。依靠霸权和战争崛起已经成为历史,现在的主调就是和平与发展,不是战争与对抗。
  第三,倡导共处,反对独占。人类要和睦共处,和合共生,地球是大家的地球,不是某个国家或民族的地球。人类要共同分享,而不是由谁来独霸,否则其他人往哪儿去?
  第四,倡导中道,反对极端。要大力发扬佛教的中道智慧,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行的。
  第五,倡导圆融,反对隔阂,反对分裂,反对矛盾激化。现实世界中,处处存在矛盾,我们的目的是消除矛盾,而不是激化矛盾。
  这些经过历史检验、积淀了多民族智慧的佛教理念,是有积极价值的,我们要理直气壮、大张旗鼓地宣传。用佛教的话说,这是功德无量的。
  孙教授:感谢魏老师和济法师,相信通过他们详细又富有感悟的讲解,大家对佛教有了更多认识。佛教已绵延2500多年,不论在信仰、文化还是历史领域,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。我们期望学术得到推动,文化得到进步,佛法继续弘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