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21年夏講於家庭教育專項

濟群法師

  當今社會有兩大問題,一是老人的精神生活、臨終關懷,一是孩子的家庭教育、健康成長。一老一小不僅關係到每個家庭,還將影響整個社會。尤其是孩子的身心素質,直接決定了他們能否獨立自主,承擔個體、家庭乃至社會的責任。可以說,有什麼樣的孩子,世界就有什麼樣的未來。

 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除了學校教育,家庭影響是不可或缺的。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,也是一以貫之、陪伴最久的老師,他們的為人處世,營造的家庭氛圍,時刻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。儒家重視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其中又以修身為本。為人父母,必須具備健全的人格,才能安老扶幼,給家人從物質到精神的全面支持。

  怎麼造就人格?2018年,「世界哲學大會」在北京召開,來自全世界的幾千名哲學家和學者參加,主題是「學以成人」。因為一個人出生后,只能稱為「自然人」,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、能履行社會角色和相應責任的人,還需要進一步接受教育。

  中國傳統文化就是關於如何做人的教育。在這一教育中,家庭是重要環節。中國古代特別重視家的作用,以此為維繫社會穩定的基本單位。進一步,擴大為宗族、國家。以前的家庭比較大,三代甚至四代同堂,人們既重視儒家倫理,同時有一定的佛法信仰,對因果報應、與人為善、慈悲為懷等思想耳熟能詳。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,無形中就會得到滋養。可以說,家庭就是儒釋道文化的載體。

一、家庭教育的困擾

  五四運動以來,國人開始崇尚西學,傳統文化受到忽略甚至批判。而在其後特殊年代,傳統文化又被作為四舊掃除,幾近空白。改革開放后,經濟浪潮洶湧而來,學校主要以傳授知識、技能為重,基本不涉及如何做人。受其影響,家庭教育也變得急功近利,目標是「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」。這個起跑線是什麼?是分數、考級、競賽、才藝,就是沒有做人。而在整個成長過程中,父母在意的無非是學業、就業、事業,無非是怎麼出人頭地,依然沒有補上做人這一課。

  當這些孩子長大后,同樣要成家立業,結果會怎樣呢?不少人還不知道家庭責任是什麼,就成家了。這樣的家庭會穩定嗎?尤其是現代人,從小習慣於眾星捧月式的服務,眼中只有自己,往往一言不合就分開了。還有些人覺得孩子是維繫婚姻的紐帶,急於為人父母,卻沒想過,當自己心智尚未成熟時,怎麼承擔養育之責?又會給孩子什麼樣的影響?古人說「養不教,父之過」,這個教,除了教孩子讀書謀生,關鍵是教他們怎麼做人。

  過去,家庭是有相處規則的。我們知道儒家特別重視倫理,其實佛教也不例外。《善生經》就講到,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各自的承擔,比如怎麼做父母、怎麼做兒女、怎麼做丈夫、怎麼做妻子,各安本位,上慈下孝,才能和睦共處。這既要靠言教,即文化學習;又要靠生活中的傳幫帶,在耳濡目染中,讓孩子知道做人有哪些責任,怎樣具體落實。遺憾的是,今天的人在這兩方面都很欠缺,導致了種種問題。

 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,對他們的正向引導,既是父母應該關心的,也是社會需要關注的。基於家庭教育存在的困擾,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從傳統文化中吸收營養,多方探索,比如《弟子規》的傳播等。這些做法也帶來了不同的聲音:一方面,這些行為規範是否適合當代?另一方面,如果純粹是行為要求,缺少相關認知,就無法轉化為內在自覺,是否與教育的初衷相違?

  在文化傳承的問題上,佛法早就提出契理契機的原則:既要忠實於本身的思想傳承,不偏離,不變味;又要契合時代和地域的需要,作出適合當下的詮釋,適合此時、此地、此人的表達,才能使傳統煥發生機。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其他文化的傳承。

  今天是資訊空前發達的時代,為我們提供了開闊的視野,同時也使家庭教育的問題比古代複雜百倍。以前的外部環境相對單純,一個人面對的不良誘因沒那麼多,需要引導和解決的問題也沒那麼多。而在今天,處處誘惑,無孔不入,很不利於孩子的心智健康。即使有人像孟母三遷那樣選擇環境,但躲得開電視和網路嗎?

  所以家庭教育的課題很多,需要把思路理出來。當然,我們無法關注所有問題,必須抓住重點,看看什麼是最根本的。同時有開放的視野,在立足佛法智慧的基礎上,借鑒儒家思想和西方心理學的長處,同時吸收當代的各種先進經驗,才能使我們所做的專項行之有效,被社會廣泛接受。

二、立足於心性論和緣起論

  借鑒不是雜燴,前提是定位清晰。如果不了解人是什麼,我們往往看不清,做事的真正意義在哪裡?怎麼做才有益於自身成長?關於這些問題,佛法立足於生命的高度,為我們提供了兩種智慧。

  首先是心性的智慧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人也是一個產品。我們要造就高尚的生命品質,成為身心健康、具備美德的人,就要了解人的原材料是什麼。如果不了解,怎麼造就?心性論就是讓我們認識人的組成。從人性來說,人有佛性,也有魔性;從人心來說,有普通心理,還有善心所和煩惱心所。所以生命有無限的可能,一方面,人人皆可以為堯舜,可以成聖成賢,成佛作祖;另一方面,又與禽獸相差無幾,甚至會成為惡魔般的存在。了解這些材料的屬性,知道它們的作用和危害,我們才能對心行加以選擇,看清發展什麼,摒棄什麼。

  其次是緣起的智慧。有的哲學認為一切是偶然的,其他宗教認為一切是神的決定,而佛法認為一切都遵循因緣因果的規律。無限的過去以現在為歸宿,無盡的未來以現在為開端。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未來,就要從現在做起。有什麼樣的想法、行為、語言,就會有什麼樣的心行積累,造就什麼樣的生命品質。

  了解心性論,我們才知道選擇什麼;了解緣起論,我們才知道必須在因上努力,如何造就美好的生命品質,而不是一廂情願地希求什麼。這兩個理論是家庭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支點,立足於此,我們做的一切才能「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」,才是自覺、主動的選擇。

  比如一個人為什麼要善良?如果沒有因果觀,我們可能覺得善良會吃虧,所謂「人善被人欺」。但認識到因果后,我們就知道善良不僅是外在的道德要求,也不僅是為了別人,首先是讓自己受益的。因為善良代表正向、健康的心理,這是建造生命大廈的優質材料。我們的行為、品行,正是決定未來擁有什麼樣的生命品質。

三、借鑒儒家和心理學

  當我們有了這種高度,再把儒家的「仁義禮智信、溫良恭儉讓」放在因緣因果的框架下去認識,就能看到,這些行為不再是單純的倫理要求,而是自我的生命訴求——因為我希望未來更美好,所以現在要選擇善心所,選擇慈悲、智慧,選擇使生命增上的品質。反之,如果我們選擇煩惱、貪婪、仇恨,不斷張揚負面心理,將會造就痛苦、無明的生命。

  如果沒有三世因果,我們往往看不到道德的真正價值。比如有人覺得,我做了好人,即使大家都認可,也不過是幾十年。何況大家還未必認可,自己卻要付出很多,似乎得不償失。具備因果觀,我們就知道,這麼做是在成就自身品質,自己首先是受益者,而且是盡未來際地受益。我曾和嶽麓書院國學院朱漢民院長有過《如何立心立命》的對話,對相關問題有深入探討,你們可以看看。如果能從心性論、緣起論來認識儒家道德,就更容易和自己掛鉤,也更容易接受。

  此外,還要借鑒現代心理學。和佛教相比,心理學是近兩百年才出現的新興學科,但在操作方法和實際應用方面確有長處,值得參考。上世紀以來,一些心理學家開始吸收佛法的教義和禪修,用於心理學的學科建設和臨床治療,這種交流很有意義。我也曾和心理學界有過多次對話,就是希望加深溝通,使佛法通過不同渠道在當代社會發揮作用。

  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,孩子和父母的心理問題都很突出。有的孩子從小學就開始抑鬱,造成了不少悲劇,令人痛心。從父母來說,由教育內卷、雞娃大戰產生的焦慮日益嚴重。如果不及時解決,雙方就會互相施壓,陷入惡性循環。這是必須高度重視的。我們正在做一個心理學專項,將來也會支持家庭教育,把孩子和父母作為關注重點。

  總之,我們可以充分吸收儒家、心理學的長處,但要以佛法智慧為統攝,以安身立命為根本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使做人的道理更有說服力,也使心理問題得到究竟的解決。

 

  問:青春期的孩子會叛逆,頂撞父母,甚至抑鬱,如何從佛法的角度看待這些問題?

  答: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叛逆是正常的。他從沒什麼想法,到有自己的想法,其實是成長的表現。國外比較重視人的獨立性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雖然生活上依附於你,但他本身是獨立的個體。父母首先要理解他,尊重他,在必要情況下給予引導,而不是要求他一味順從。如果父母習慣於孩子必須乖乖聽話,甚至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庸,不聽話就不舒服,不接納,這種認知本身就有問題。如果孩子沒有自己的思考,心智是無法成熟的。

  頂撞父母的問題,可能是一時情緒失控,注意疏導、加強觀察即可。也可能是缺乏倫理素養,不懂得如何尊重長輩、與人交流。應該以此為契機,對孩子加以引導,這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課。現在主要是小家庭,親友、鄰裡間也少有交集,加上課業繁重,所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人際交流比以往少了很多。如果不從小調整,等孩子進入社會後,就不容易擺正定位,也不知道怎麼和人相處。所以現在有社交障礙的人越來越多,是需要引起關注的。

  至於抑鬱,輕則是情緒問題,重則是身心疾病,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待。抑鬱情緒通常和看問題的方式有關,比如有的孩子爭強好勝,一旦遭到挫折,就容易承受不起,否定自己,需要引導他們正確看待成長中的成敗得失。在這一點上,不少父母本身就有問題,對孩子一味要求,成績只能好不能差,做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,卻不考慮孩子的實際能力。如果已經屬於疾病,除了勸慰開導,還要進一步接受正規治療。

  在家庭教育專項中,我們要把父母和孩子面臨的主要問題梳理出來,從佛法和心理學等角度,提供思考和解決之道。

  問:現在不少人不願結婚生子,而且離婚率特別高。針對這個問題,我們應該做些什麼?

  答:這和大環境有關。過去儒家認為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把成家立業、結婚生子當作天大的事,必須這麼做,沒有選擇餘地。但現代人的家庭觀念沒那麼強,輿論壓力沒那麼大,選擇就會多樣化。關於離婚率的提升,主要是缺乏共處的心理準備和生活能力。成家后朝夕相處,個人空間減少,且瑣事驟增,都是帶來矛盾的誘因。過去的家庭有主內主外的分工,現在大家都有職業,誰也不靠誰,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,不願適應對方。當然還有倫理道德的問題,對身心缺乏約束,容易受到誘惑,破壞感情和婚姻的基礎。這需要通過相應的教育,走出自我中心,從自己永遠是對的,到學會檢討自己,隨喜他人;從想怎樣就怎樣,到學會約束自己,包容對方。

  關於這個問題,我們既不鼓勵,也不反對。從佛教角度說,結婚有結婚的好處,不結婚也有不結婚的好處。關鍵是自己想清楚,怎樣才能過得開心,過得有意義。當然,已經成家的就要認真承擔責任,讓家庭成為道場,讓家人因為你的成長受益。

  問:作為家庭教育工作者,自身要有什麼素養,才能更好地服務大眾?

  答:如果是三級修學學員,首先要以修學為本。我們要面對不同家庭,問題形形色色,隨著修學的提升,才更有智慧和能力來解決問題,也不會因此帶來煩惱和焦慮。否則,家庭教育是很瑣碎的,且各有各的理,不容易處理好。

  其次是有利他心。在服務大眾過程中,培養感恩、隨喜、理解、同情、接納、陪伴、關愛、引導等與慈悲心相關的素養,使之真正成為我們的心態和人格。具備這些素質,對方才願意接近你、信任你。

  第三是熟悉家庭教育的業務範圍。我們將把這個專項形成課程,參與者要熟悉課程內容和模式,具備相應的能力和素養,知道做什麼,怎麼做。希望有一批人致力於傳承這套體系,讓它像雨後春筍一樣成長,讓更多人由此受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