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17年暮春讲于上海“厢”

济群法师

  今天的因缘很特殊。这处叫作“厢”的场地即将拆除,设计师希望面向艺术界的朋友做场活动作为纪念,并邀请我举办一场讲座。从佛法来说,这是无常的示现,因此,我将主题定为“觉醒的艺术”。

  无常是佛教的重要法义,为“三法印”之一。所谓“三法印”,即简别是否佛法的三大特征。一是诸行无常,说明一切有为现象是无常变化的,破除我们对恒常的设定;二是诸法无我,否定凡夫对自己的错误认知,引导我们认识自己,找回自己;三是涅槃寂静,彻底平息内心的迷惑、烦恼,回归生命内在的寂静安乐,也就是觉醒。
  觉醒,离不开对无常无我的认知。所以这个因缘本身也在说法,是万物在说无常法。虽然世间刹那生灭,迁变不定,但我们感觉迟钝,且总在选择性地忽略,还是会无常执常,无我执我。藉由这座美妙建筑的即将消失,让人产生无常的幻灭感,相信对每个人都有触动。

一、佛教与艺术

  今天的主题涉及佛教和艺术,二者都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,关系密切,彼此成就。
  1.无相和有相
  虽说佛法是无我无相的,但为了“令十方瞻仰慈容者,皆大欢喜,信受皈依,广种善根,潜消恶念”,从印度到中国,乃至佛法所至的世界各地,都出现了大量造像。所以,佛教历来就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。如果说艺术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助缘,那么佛教也使艺术得到了极大发展。
  因为信仰的需求,印度出现了阿育王石柱、桑奇大塔、菩提伽耶、阿旃陀石窟等集雕塑、建筑于一身的艺术珍藏。而佛教传入中国后,信众为表达虔诚纷纷造像。从早期的克孜尔、炳灵寺等石窟,到此后的敦煌、云冈、龙门、麦积山等,造型经历本土化的演变,地域更是横贯东西、纵穿南北。它们既是佛教史的重要组成,也是艺术史的辉煌篇章。很难想象,如果没有佛教,我们今天的艺术史会是怎样。
  除了造像,为使广大信众理解佛教法义,大量经变图应运而生。所谓经变图,就是将抽象的经文以图像方式呈现,如《西方净土变》《弥勒经变》《法华经变》《维摩经变》《涅槃经变》《药师经变》《观音经变》等。这种寓教于形的生动展现,不仅作为壁画出现在佛窟、寺院,还被绘制为各种长卷。它们在弘扬佛法的同时,也成为珍贵的艺术遗产,被各大博物馆珍藏。
  此外,为抄写佛经留下了大量书法作品,有著名书家的墨宝,也有无名信众的手迹。而中国传世的古建中,塔寺等佛教建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。可以说,它们都是佛教传承中留下的副产品。我们在继承这些文化遗产时,也要了解它们出现的渊源,了解有形之物背后的精神内涵。
  2以意境为先导
  除了直接服务佛教外,佛法的思想高度,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全面影响。对重写意而轻写实、重表现而轻再现的中国画来说,作者有什么心境,对世界有什么认识,都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作品中,故有画品即人品之说。这个人品不仅指道德修养,更包括眼光和境界。正因为如此,古人才会格外推崇文人画,强调作品的立意和神韵,而不以形似和技巧论高下。
  佛法无我无相的空性思想,可以让人修养心性,在作品中呈现寂静、超然的意境。被尊为文人画鼻祖的王维,就是虔诚的佛教徒。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提升,充满世俗心和对相的执著,如何传达空灵的境界?
  此外,源于中国而盛行日本的茶道,最初也是出自寺院。因为与修行结合,使得这项日常行为得以升华,成为以茶修身的方式、生活美学的典范。包括由此衍生的花道等,内成于心,外化于形,都是承载佛法内涵并代代传承的文化。当这些行为被赋予禅的意境,喝茶不再是普通的喝茶,插花不再是普通的插花,而是成为悟道助缘,并起到表法作用,使人安住其中,收摄妄心。
  3法无定法论自由
  虽说佛教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,但在全面现代化并盛行西方艺术的今天,这种古老的东方智慧还能给我们带来养分吗?会与现代人崇尚的自由相悖吗?
  西方艺术自文艺复兴后,从神本转向人本,赞美人的价值,倡导个性解放,带来科学、文化的全面繁荣。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,及一战二战的爆发,艺术家们发现,人性并不是那么美好,反而存在种种问题。所谓的个性解放,在开发人类潜能的同时,也极大助长了贪婪、仇恨、对立等负面心理,给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种种问题。
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艺术家们开始寻找新的突破,作品中出现更多的质疑和反思。相对古典艺术,现代艺术从审美到表现方式有了极大的,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改变。如果说传统艺术追求的是美,那么当代艺术更追求的是真。而在表现手法上,在作为分水岭的印象派出现后,野兽派、立体派、表现派、超现实主义等新兴流派层出不穷,并从架上绘画发展到装置艺术、行为艺术、观念艺术等,甚至直接使用了现成品。
  当创作形式被不断突破,技巧功力也不那么重要时,艺术不再局限于某种边界,而有了无限的可能。甚至有评论家提出,“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,只有艺术家而已”。这一观点看似激进,却与禅宗有某种契合。在佛教中,禅宗以法无定法、打破一切形式,有别于教下各宗的修行。比如有人问禅师“什么是禅”,回答往往出人意料,可能是麻三斤,是庭前柏树子,也可能什么都不是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禅宗修行是直接打破能所,着力点因人而异,并不顺应修学常道,才会看起来语出格外。但这种做法只有明眼人才能拿捏得当,否则就会流于狂禅和口头禅,所以禅法不在形式,不在公案,而在禅师的证量和善巧。当代艺术也有类似特点。究竟是垃圾还是艺术,区别在于眼界。你是什么,就能赋予作品什么内涵。
  西方文化追求自由,但总体是社会性的,如信仰自由、言论自由、环境自由、财务自由等。但在佛法看来,心的自由最为重要。这就必须摆脱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,如果没有这个前提,外在自由反而会助长负面心理,使人失去约束,陷入癫狂、混乱、极端。事实上,从整个社会到艺术领域,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乱象。自由带来的不是自在,而是自大和自嗨,是假自由之名的争名夺利,群魔乱舞。

二、觉醒艺术的提出

  觉醒的艺术,正是针对这一乱象提出的。它和普通艺术的根本区别在于——把生命本身作为创作对象。
  1次品还是艺术品
  企业家生产产品,重视设计和做工;艺术家创作作品,重视构思和表现。我们是否想过,自己的生命也是作品,也需要规划?它是次品、合格品还是艺术品?
  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这样的人,是文化教育、生活习惯、社会经验共同造就的。从小,我们接受家庭影响和学校教育,进而走上社会,为人处世。在此过程中,观念和身口意三业相互影响。观念会决定行为,行为又会影响观念。同时,一切的所思、所言、所行都会在内心留下记录,形成习惯、心态、性格,并最终成为生命品质。
  学艺术的人应该对天赋很有体会。我们之所以走上这条道路,往往是来自内心的召唤,且从小就表现出相关的爱好和能力。为什么会有天赋?佛法认为,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一张白纸,而是以过去生的积累为起点,今生的积累又会成为未来起点,所有努力都是功不唐捐的。如果今生从事艺术,并对这个选择心无旁骛,乐此不疲,来生可能还会继续,至少学起来比别人更快。古人说“书到今生读已迟”,正是说明生命的不同积累。但不论起点是什么,关键还在于今生的努力。佛法重视人身,视之为六道枢纽,就是因为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生命积累,调整未来方向。
  当我们认清构成生命的要素,确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就要对生命进行主动规划,自觉管理。否则往往会被世俗同化,不知不觉地形成某些观念,然后依此生活。如果这样,我们的生命最多只是普通产品,还会因为各种失误沦为次品。我常说,你是什么比你拥有什么更重要。不仅重要,而且重要百千万倍。因为拥有只是暂时的,而你是什么,关系到整个一生,乃至生生世世。
  2从认知到创作
  觉醒的艺术,是把生命当作艺术品来打造。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。但什么才是更好的自己?是相貌美一点,心情好一点,知识多一点,还是地位高一点,财务自由一点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。从佛法角度来说,是取决于生命品质的提升。
  这就要有人生的大智慧,才能看清“我是谁”,了解人为什么活着,生命的意义在哪里。否则,我们只能在迷惘中凭感觉摸索。不少艺术家虽然有了专业成就,却无法解决生命的迷思,甚至会走上绝路。因为他们生性敏感,看到了世俗生活的荒谬,不甘于日复一日的重复,却看不到希望所在。
  如何打造觉醒的生命?和艺术创作同样,离不开认知和创作两方面。简单地说,就是知道做什么,怎么做。西方哲学也关心人生问题,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提出“认识你自己”。但哲学是从理性认识人生和世界,是对现象的探索。即使能在逻辑上自洽,也缺少对本质的透彻。所以哲学关于自由、独立、生死、终极价值、世界本质等问题的思考,几千年来不断提出新的观点,又不断被质疑、被推翻。而佛法不仅重视闻思正见,更要通过禅修开启本具的无限智慧。这种解决是直接从根本悟入,而不是立足于现象。
  至于创作层面,就是通过什么手段成就,相当于艺术中的不同表现手法。在这个问题上,佛陀应机设教,针对众生的根机差别,从各个角度予以教化,所以在不同时期留下了众多教法,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。以下,从唯识、中观、禅宗三个角度作简要介绍。这是大乘佛教的三种主要见地,也是迈向觉醒的三种途径。

三、从唯识谈觉醒

  佛法认为,心有真妄两个层面。唯识修行是从妄心入手,对心理的分析最为深入。玄奘三藏求法归国后,就翻译了大量唯识经典。
  1种子
  在唯识思想中,将心理现象归纳为八识五十一心所。八识为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、末那识和阿赖耶识。其中,前六识属于意识范畴,即我们可以感知的部分。而潜意识虽然感觉不到,却时时都在产生作用。相比之下,眼耳鼻舌身的作用需要一定外在条件,比如眼识九缘生,说明眼识必须具备九种条件才能产生。意识虽然覆盖范围很广,但在晕厥等特殊时刻也是不起作用的。
  而潜意识就不同了。我们为什么处处以自我为中心?就是第七末那识的作用。因为它不能正确认识第八阿赖耶识,视之为恒常不变的实体,以此作为“我”。当这种潜意识进入意识领域,就会本能地对自我产生执著。为什么末那识把阿赖耶识执以为“我”?因为它是生命延续的载体,虽然刹那生灭,却相似相续、不常不断,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信息。即使我们死去,并在轮回中改变生命形态,信息依然不会消失。
  这些信息就是唯识所说的“种子”。我们所有的言行和想法,都会在阿赖耶识播下种子,得以保存。一旦条件具备,种子就会产生活动,即“种子生现行”。但这种活动并不是简单、机械的复制,还会介入意识活动,所以我们才能对身口意加以选择,才有改变生命的可能。当行为形成后,又会在内心进一步熏习种子,即“现行熏种子”。
  生命延续就是“种子生现行,现行熏种子”的过程。我们所有的学习、做事,乃至艺术创作,都离不开“种子生现行”。在做的同时,相关能力会得到强化,为“现行熏种子”。然后,我们再带着这种能力继续做事,又会使种子得到增长和强化。艺术工作者对这点应该深有体会:我们的技巧和眼光,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得到培养的。即使有天赋,也离不开今生的训练,只是起点比别人高而已。这个起点并不是天生的,只是因为你在过去生训练得更多,储存的种子更多。
  我们的生命同样如此,由所思、所言、所行形成种子。什么种子被重复得最多,什么就会成为生命的主导力量,还会由内而外的显现出来。比如“相由心生”,其实就是生命积累的外化。当一个人充满慈悲,不仅会传达这种气息,相关表情也会不断重复,看起来慈眉善目。古人说“一日不读书,尘生其中;两日不读书,言语乏味;三日不读书,面目可憎”,也是这个道理。尤其是缺乏对智慧文化的学习,不仅乏味而可憎,还会因为无明落入贪嗔痴串习,造作种种不善业。
  生命是复合的存在,在五十一心所中,有遍行心所五种、别境心所五种、善心所十一种、根本烦恼六种、随烦恼二十种和不定心所四种。其中,对人生影响较大的是善心所及烦恼心所。究竟是发展善心,还是纵容烦恼,在于自己的选择,而选择来自观念。虽然每个人内心有很多负面种子,但如果我们能看清真相,不为此创造条件,它们就会停止发展。进一步,可以通过修行来消除这些力量。反之,我们也能通过种子和现行的相互作用,培养良好的心态和习惯,完成生命的正向成长。
  2三性
  除了对心理现象的剖析,唯识宗还以三性思想阐述了认识和存在、现象和本质的关系。这也是极其重要的哲学问题。唯识宗认为,我们认识的世界包含三个层面:一是遍计所执相,即主观错觉的世界,是被我们的情绪、观念、好恶之心处理后,呈现在认识上的影像。二是依他起相,即如实显现的世界,是因缘因果的存在。三是圆成实相,即一切现象的空性本质。
  了解三性的目的,是帮助我们正确看待世界,不被我法二执左右。所谓我执,是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和执著;所谓法执,是对现象世界的错误认知和执著。这些错误认知就是所知障,还会进一步引发烦恼障。面对同样的问题,因为认知不同,产生的影响大相径庭。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对于学艺术的人来说,看世界往往有独到的眼光和感受,可以见常人之未见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真正产生影响的不是现象本身,而是我们对现象的认识。当然,这种独到眼光并不是佛法所说的如实见,只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的法执。
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智慧还是错误?关键在于对依他起相的认识,这是一个决定方向的中介点。如果正确认识缘起,就能在现象的当下通达空性,为当体即空。反之,就会对现象产生错误认知和执著,进而引发烦恼,导向生死和轮回。关于三性的关系,唯识经典有个著名的比喻:就像有人在月光下看到绳子,将之误以为蛇,惊恐不已。事实上,造成惊恐的对象并不存在,只是我们附加其上的误解。中国古代的杯弓蛇影也是说明这个道理。人生中,我们因为误解制造了无尽烦恼。所以要学习缘起的智慧,更要通过禅修开启观智。只有通达空性,才能如实了知一切,不被幻象所迷、所转、所束缚。
  3转依
  唯识修行的关键在于转依,这是佛教和哲学的根本区别所在。依,即生命存在的依托。凡夫的存在其实是“被存在”,是在不知不觉中被造就的。就像现在常说的“被控”,控制我们的,不仅是手机、游戏、购物,而是自己培养的串习。常常在我们回过神来,才发现自己已大权旁落,成为欲望、情绪的奴隶。
  生而为人,区别于动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有理智,可以主动选择,转变生命依托。如果放任自流,等于放弃了做人的优势。怎么通过选择来转变?唯识的转依有两种,即迷悟依和染净依。
  一是迷悟依。凡夫代表迷惑,佛菩萨代表觉悟,成佛就是转迷为悟的修行。凡夫之所以迷惑,是由无明造成的。因为看不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,就会迷失方向。我们一方面要看到,众生本具觉醒潜质,在这个层面,众生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,由此对修行生起信心。另一方面也要看到,虽然本质相同,但破迷开悟并不容易。尤其在当今社会,外在诱惑越来越多,我们的执著也越来越多,越来越找不到自己。这样的人生会走向哪里?迷悟依的重点,是认清生命现状,通过有次第的修行,逐步去除迷妄,开启觉性。
  二是染净依。染是杂染,佛法认为生命中有三种污染源,分别是烦恼杂染、业杂染、生杂染。这是迷惑产生的心理力量,也是凡夫现前的生命系统。除此之外,生命还有清净本质,只是被层层遮蔽。所以要学习智慧文化,树立正确观念。进而通过戒定慧的修行,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。当杂染种子被彻底清除,清净觉性就得以显现。
  这是唯识的认知和修行理路,也是觉醒生命的创作方式。其特点在于循序渐进,层层深入,是立足当下的生命状态,由迷妄转为觉悟,由杂染转为清净。

四、从中观谈觉醒

  中观思想的特点在于否定,以此扫除障碍,直达本质,代表经典有我们熟悉的《心经》和《金刚经》等。
  1不、空、无
  《心经》中,不、空、无三个字反复出现。开篇就是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,指出现象和本质的关系,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生命和世界的公式。其中,色代表一切物质现象;空说明这些现象是缘起的,由众多因缘构成,本质上是无自性空的。
  所谓自性,即不依赖条件产生,且独立不变的存在。从缘起的眼光看,世间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现象,一切都是条件决定它的存在。比如房子、桌子乃至任何现象,只有条件具备才会出现,反之则趋败坏,所谓“缘聚则生,缘散则灭”。离开条件和关系,房子是什么?桌子是什么?乃至一棵树、一朵花,如果离开缘起,一切现象都了不可得。
  接着,经中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。说诸法空相,是“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”,说明在空性层面,是没有差别和对待的。所以《心经》接着又说:“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”没有六根,没有六尘,没有六识,没有无明到老死的十二缘起,可谓一无到底。告诉我们,在空性层面是超越一切差别的,没有生灭、垢净和增减。
  2假和幻
  需要注意的是,空和有并不是对立的。《心经》的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告诉我们,空和有是不二的。有是一种假相,当下就是空的。但这种空不在有以外,只是否定我们对现象产生的自性见,并不否定现象的存在,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毕竟空、宛然有。虽然本质是空的,可现象又是有的。对于这样的显现,佛法用了两个经典的字来概括,一是假,一是幻。
  所谓假,说明一切现象既不是真实、恒常、不变的有,但也不是没有。凡夫对世界的认识容易落入两个极端,一是常见,执著它是永恒的;一是断见,觉得它消失就彻底没了。为了纠正这种偏差,龙树菩萨在《中论》指出,对现象的认识要远离生灭、来去、一异、常断的八不,所谓“不生亦不灭,不来亦不出,不一亦不异,不常亦不断”。
  万物都是缘起的显现,无所谓生,也无所谓灭。比如我们建了一座房子,是房子产生了吗?离开构成房子的种种条件,有没有房子?它的产生和消失,只是条件的聚散而已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生就是不生,因为没什么是无中生有的,不过是条件具足后产生的现象。当条件败坏,房子就消失了。除了现象的显现和消失,并没有什么真正产生,也没什么真正消失。包括来去的一切行为,我们来自哪里,去向何方?其实是四大的显现,通过解构,根本找不到来和去的主体。
  凡夫容易机械地看世界,在缘起现象上生起常见,以为是实实在在的有,从而心生贪著,希望占有,甚至产生永恒的期待,烦恼也就在所难免。而看到无的时候,又以为它彻底消失了,就会担心、害怕、没有安全感。可见,一切烦恼都是庸人自扰。因为对世界缺乏智慧认识,我们处处分别,执著美丑、善恶、自他、能所……其实在空性层面,一切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。只是因为看不清,才会执著美就是美,丑就是丑,你就是你,我就是我,使人和人、人和自然、人和世界产生对立。
  人类共存在这个地球,本该是平和相处的命运共同体,却因为我执,产生民族、国家、地区的分别。有了这些界定,就会引发冲突甚至战争,带来伤害和仇恨。可以说,人类一切问题都来自我执。因为执著,我们被卡在二元对立的世界,对所爱起贪,对非爱起嗔。如果能看清这些不过是条件假相,撤除执著,一切存在都是和谐的,本质都是空性。
  所谓幻,说明一切现象都是幻化的,既不是真实不变的有,也不是没有,即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。当我们具备缘起的智慧,就能摆脱现象带来的束缚。既然都是幻象,还有必要为它们的变化忽喜忽悲吗?
  3三句式
  《金刚经》每讲一个问题,不论是修行,还是圣者果位、佛菩萨功德,都要加上“所谓,即非,是名”的三句式。如“庄严佛土者,即非庄严,是名庄严”等,既是对所说内容的总结,也是提供中观的观察模式,避免我们落入常见,产生恒常的执著。比如有人学佛后会执著善行,执著功德相,觉得我做了什么好事,如何如何。其实对修行来说,这同样会带来挂碍,障碍对空性的证悟,所谓“金屑虽珍,在眼为病”。
  经中反复以三句式,引导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,从而扫除执著,但又不落入断见。比如对桌子的认识,世上本来没有桌子,不过是一大堆非桌子的条件组合而成,本质上是无常无自性的。但也不能说没有,桌子的现象存在,功能也存在,所以我们给这个众缘和合的现象安立了“桌子”的假名。
  这是中观的认知和修行理路,也是觉醒生命的创作方式。如果我们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能如此观察,知道它是幻化的假有,就能超然物外,不被任何变化所困扰。

五、从禅宗谈觉醒

  禅宗最重要的见地,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。这一观点出自《涅槃经》。前面说过,唯识是从妄心着手修行,而禅宗是直接契入真心;中观由否定证悟空性,而禅宗是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。所以对禅宗修行来说,信心和承担非常重要。很多人知道佛法说人生是苦,其实这只是一方面,是从凡夫的现状而言。在这个层面,生命是以迷惑和烦恼为基础的。不论物质条件多好,地位多高,都是不断制造痛苦的永动机。但禅宗告诉我们:“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缘心迷,不能自悟。”在迷惑背后,还有本来具足的觉性潜质。就像乌云下的虚空,是湛然澄澈、圆满无缺的。所以从究竟而言,生命又是充满光明的。那么,禅宗是如何修行,如何改造生命的呢?
  1利和钝
  虽然禅宗认为众生皆有佛性,般若之智亦无大小,但当下的根机有利钝之别。利根就像锋利的宝剑,能在妄念起时当机立断,截断众流;而钝根是被心垢包围,就像又锈又钝的刀,必须不断打磨,才堪起用。
  《坛经》中,将心喻为虚空,烦恼心垢喻为云层,若邪见障重,“犹如大云覆盖于日,不得风吹,日光不现”。如何去除心垢?必须打破对能和所的执著。对凡夫来说,能是生起执著的“我”,所是执著对象,包括一切心物现象。对修行者来说,能是观照力,所是观照目标。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能所,而是生起执著,生命就会卡在能所的二元对立中。至于被卡到什么程度,是直接卡死,还是能适当活动,主要取决于执著程度。禅宗修行所说的“驱耕夫之牛,夺饥人之食”,就是让我们在起心动念处,打掉当下的妄想和执著,由此体悟本心。
  当我们带着迷惑和烦恼看世界,就会进一步制造迷惑和烦恼,使生命成为迷惑和烦恼的载体。然后带着更多的迷惑和烦恼看世界,继续制造迷惑,制造烦恼。所以佛陀用惑、业、苦三个字,对凡夫生命作了总结。众生因为迷惑而造业,因为造业而产生痛苦,然后又带着迷惑看待痛苦,继续造业,继续产生痛苦。就像人拿着火把画圈,一圈一圈,循环反复,最终使自己困入其中。
  如何挣脱束缚?首先要以智慧看清生命现状。如果没有开放的胸怀,而是带着有色眼镜,再好的智慧进入我们的认知系统,也会面目全非,成为“我”的认识。所以佛教不仅重视善知识,也重视弟子相。如果学人是垢器,就会使接收到的法义通通变味,改造成自己需要的味道。我们要用佛法改造生命,就必须把自己变成法器,带着清净心而不是我执我见闻法,这样才能完成心相续的改造。
  2顿和渐
  因为众生根机不同,所以禅宗修行有顿渐之分。神秀的“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”属于渐修,是由下至上的常规道路。即使我们当下的心垢很厚,但只要不断扫尘除垢,就会越扫越少。这一生没修好,可以为来生打下基础;来生没修好,还可以继续。只要持之以恒,根机也是会变化的。
  当然方法也很重要,将直接决定修行效率。我常说,《普贤行愿品》是成佛的第一生产力。因为其中的每个修行,都是以尽虚空遍法界的无限所缘为对象,使心恢复到虚空般的状态,再修礼敬诸佛、供养如来乃至普皆回向,可以迅速积累资粮。其实,这种虚空般的心才是我们的本心,只是凡夫被执著所困,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二元对立中。所以在扫尘除垢的同时,更要打开心量。当心真正打开,尘垢是无处藏身的。
  顿悟的修行,就是让我们直接认识本心。教下修行是通过闻思法义建立正见,以此指导禅修,是循序渐进的过程。而禅宗源于世尊在灵山会上的拈花微笑,由佛陀和迦叶尊者的印心而传法。为什么拈花也是说法?因为对佛陀来说,身口意三业都有无穷妙用,关键在于你懂还是不懂。
  不仅佛陀如此,对于一个明眼宗师来说,所有举动同样是法性的呈现,指示你由此悟入,所谓“随拈一法,无非法界;心佛众生,三无差别”。而当你执著现象时,就会落入尘劳妄想,去道远矣。禅宗公案记载,赵州在天台遇到寒山,寒山指着牛脚印说:这是五百罗汉游山留下的。赵州说:既然是罗汉,为什么是牛脚印?寒山说:苍天!苍天!赵州哈哈大笑。寒山问他笑什么,赵州答:苍天!苍天!在二元对立的世界,罗汉脚印是罗汉脚印,牛脚印是牛脚印,是全然不同的。但从禅宗见地来看,这种认识已经著相了。在空性层面,罗汉脚印和牛脚印是无二无别的。
  这些禅师们的对答,处处以本分事相见,只看你会不会拖泥带水,会不会落入对待。所以禅宗的教化方式不落窠臼,著名的德山棒、临济喝、云门饼、赵州茶,都是围绕见性的随机应变。师父和弟子的往来问答,“曾到也教吃茶去,不曾到也教吃茶去”,于一碗茶普接三根。又或者,“道得也三十棒,道不得也三十棒”,以棒打为接引之法。这并不是祖师故弄玄虚,而是要藉此打掉你的妄想,打掉你的名言概念,打掉你对形式的执著。对禅宗祖师来说,重要的不是方式,正是打掉执著烦恼的着力点,将人从二元对立的世界解放出来,当下认清自己的本心。通过对心的认知,清洗无始以来的烦恼串习,常行正法,是名真学。
  这是禅宗的见地和修行理路,也是生命创作的独特方式。

六、觉醒生命的美妙

  学艺术的人会大量观摩名作,以此提高审美,开阔眼界。学佛同样要了解佛菩萨品质,以此为学习榜样,常随佛学。那么,佛菩萨到底是什么样的?他们的精神特质是什么?
  1佛菩萨之美
  现在制作佛像的人很多,主要有两类。普通工匠将之当作商品,造型往往流于俗气。即使其中的上乘之作,也不过是材质和做工精良而已,形象上却不能体现佛菩萨的出世、寂静和慈悲。有些甚至俗不可耐,面相连常人都不如,根本起不到化世导俗的作用。而艺术家往往将之视为创作,所造佛像虽有一定艺术性,但只是体现作者的想法和个性,属于借像抒情,也和佛菩萨品质相距甚远。
  我曾在《生命的美容》中说到佛菩萨的美:他是无限的安静,他是无限的空旷,他是无限的喜悦。这种安静不是没有声音,而是觉性散发的力量。我们想要安静时,会去寻找没有声音的地方。结果常常是,外面的声音没了,内心依然热闹非凡,使我们没能力去享受环境的安静。而佛菩萨已平息生命内在的所有躁动,这种安静是由内而外、无所不在的。
  这种空旷不是空间上的,而是心无所住带来的开阔。凡夫心是有住的,就会有指向,有粘著。而佛菩萨的心就像虚空一样,虽含藏万物,却不着一尘。
  这种喜悦不是情绪流露,而是本然如此的呈现。凡夫的笑只是一种表情,是来自某件事,某个人,是某种情绪的外化。有时还会流于躁动,如欣喜若狂、喜不自禁、欢天喜地,甚至因为过于躁动而乐极生悲。但佛菩萨的笑是举身微笑,是深层的喜悦,每个毛孔都散发着祥和的欢喜,使生命得到滋养。
  佛菩萨的美,来自无限的智慧和慈悲。这种慈悲以法界一切众生为所缘,无所不包。平常人能对亲朋好友慈悲就不错了,但佛菩萨是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这种慈悲是无限平等、通天彻地的,没有一个众生是他不能接纳的,也没有一个众生是他不能慈悲的。
  这就是觉醒生命展现的人格特质,已经摆脱所有的迷惑、烦恼和束缚,是觉性的全然呈现,是无限的自由自在。当然,仅仅通过文字是无法表达这种特质的,需要我们在修行中去认识,去体会。
  2生命的创作
  佛陀意为觉者,是觉醒的典范,也是生命创作的榜样。说到成佛,好像离我们很遥远。其实佛陀成道时发现,一切众生都有觉醒潜质,只需通过修行去开发。可能有人会说,觉醒和我有什么关系呢?其实,这取决于每个人的精神追求。就像对有些人来说,会觉得艺术是可有可无的,不能理解艺术家的不懈追求,以及从中得到的内心满足。
  丰子恺曾把人生比作三层楼,一是物质生活,二是精神生活,三是灵魂生活。普通人物质丰裕就能满足,再有一点爱好,已属锦上添花。艺术家站在第二层,以精神生活为重,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,也以此滋养自己的心灵。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,仅仅这样还不够,必须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,知道我是谁?活着究竟为什么?否则就不能安心。这就必须导向更高的目标。
  各位从事艺术工作,比大众有更多的精神追求。但如果只是停留于术的层面,不论有多大成就,只是术业有专攻而已,既不能解决内在迷惑,也不能让生命品质得以提升。近年来,禅意设计深受欢迎。从建筑、空间到生活用品,人们借助设计表达自己理解的禅意,以及内心的向往,给喧嚣世间带来一阵清风。但没有安心之道的话,这种禅意往往是表面的,还是在相上做文章,是远远不够的。空间简约了,设计空灵了,心依然会躁动。
  希望大家在艺术创作之外,进一步关注生命的创作。立足于这样的追求,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,活得明白,活得有意义。当我们通过觉醒的艺术找到人生出路,再将这种体证融入创作,就不只是形似的禅意,而能真正令心安住。那么,艺术不仅是世间的事业,还可以像古人推崇的文以载道那样,用来传承智慧,启发心智,成为自己和大众的修行助缘。
  以生命的觉醒为目标,把生命作为创作载体,成就圆满的智慧和慈悲。这样的创作远比任何艺术创作更有价值,而且是尽未来际的价值。不仅对自己有意义,也对众生有意义,对世界有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