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  2019年11月,济群法师在苏州西园寺,为来自上海地区的企业界人士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静修营,并为大家答疑解惑。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。

做人的使命是什么

  问:什么是人生使命?按我目前的理解,这个使命就是每天起床时能让自己开心并充满动力的事。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使命?您怎么认识自己的使命?
  济群法师:每天让人充满动力的,未必是人生使命,主要是看做什么。动力有各种各样,有些人的动力是贪嗔痴,做起坏事来很有干劲,如果将此作为人生使命,那就糟了。真正的使命必须通过文化和道德教育来建立,比如儒家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,佛教的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,都是崇高且充满力量的人生使命。对于佛弟子来说,既要自己从迷惑走向觉醒,圆满佛菩萨那样的悲智二德,同时也要帮助普天下的芸芸众生达到这个目的。这是学佛的使命,我也在做这样的努力。

企业必须靠狼性生存吗

  问:我毕业后就在上市银行和上市券商工作,每天的工作是和企业主接触,发现那些奉行狼性精神的企业主,往往经营得较好,而比较佛系的企业,在经济下滑的现在过得并不好。但狼性精神就是佛教所说的贪嗔痴,如果不去竞争,怎么才能佛系地把生意做好?时间有限的话,应该先追求现实价值还是长远价值?
  济群法师:狼性精神、丛林法则都是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。如果带着这份你死我活的心态做企业,不仅辛苦,还会把心做坏,使人总是处在紧张和对立中。从另一方面看,既然适者生存,说明能成功的还是少数。很多人虽在拼杀,也未必能胜出,所以狼性并不是必然的成功之道。究竟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还是和合作共赢才更有利企业发展?对于这些问题,企业界的认识也在变化。
  说到佛系,有人理解为随意和不作为,其实这是误解。佛教所说的随缘是审时度势,以智慧作出选择。日本的稻盛和夫就是运用佛法思想,立足敬天爱人,倡导六项精进,造就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。而现在的互联网思维、商业民主化、去中心化、项目管理、自下而上等模式,都和佛法缘起无我的思想相吻合,使人们重新认识利他和利己的关系。

  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,从生态环境到产业合作都是唇齿相依的。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,说明世界是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的关系。所以我们应该带着利他心,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,以服务社会而不是掠夺财富的心来做企业。这样做的时候,得到的支持才会更多,所谓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。有了助力善缘,成功几率自然会更多。

  至于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,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。只要用心正确,方法得当,完全可以在得到现实价值的同时,成就长远价值。我们强调的,要在看清什么是长远价值的前提下追求现实价值。如果只见眼前,就可能因小失大。

怎么把企业格局做大

  问:做企业和心的格局有关,那怎么才能把企业做大?
  济群法师:首先要问问自己:为什么要把企业做大?是觉得超过别人有面子,显得自己更优秀,还是为了利益更多的人?两种定位截然不同。如果为了面子做,为了成就自我的重要感、优越感、主宰欲,那是非常辛苦的。所以要正确发心,希望通过事业来提升自我,同时利益大众、服务社会。当你这样想的时候,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。
  有了正确发心,还需要先进的管理机制,否则还是做不大的。比如去中心化,就是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,把企业目标变成所有员工自己的事,而不只是几个管理层的事。同时还要建设数字化、模式化、标准化的管理机制,使每个人都能在不同岗位发挥作用。

把佛法智慧带入企业

  问:我是从事学龄前教育工作的,已走入静心课程,自己正在改变过程中,也意识到生命品质教育的重要性,但对还不能对员工产生影响。怎么才能把佛法善巧地植入企业管理中?
  济群法师:佛法如何运用到企业中,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。首先要建立统一的信念,可以通过读书会、讲座等方式,在企业形成文化氛围。尤其是当企业大了,如果没有文化作为思想基础,大家想的都是利益,管理起来会比较辛苦。其次是有利他心和公益精神,包括对员工的责任心,对社会的爱心。如果员工能在这里得到关爱,觉得很温暖,就会对企业有感情,也有集体荣誉感,你说什么他们才愿意听,才能有效地影响他们。此外,要在企业营造禅意空间,适当增加茶道、花道、生活美学的内容,让大家喜欢这个工作环境,而不是为了赚钱不得不来。做到这几方面,从环境到人的精神面貌都会改观,才能进一步将他们导向佛法。

慈悲利他是否应该有度

  问:佛教讲慈悲为怀,有没有一个度?我为了帮助好友借钱给他,但后来他说破产就不还了。他不光欠我的钱,也欠别人的钱。对那些用极端手段要账的人,他会先还,但对我们这种有慈悲心的,就一分也不打算还了。对这样的人应该慈悲吗?
  济群法师:佛教不仅讲慈悲,还讲智慧。“慈悲生祸害,方便出下流”就是告诉我们,没有智慧的慈悲会带来祸害,没有原则的迁就会招感违缘,最后害人害己。所以帮助他人要有智慧。
  至于度的问题,从慈悲心的修行来说,必须不断强化并圆满,可以说是无止境的。但在事相上要具体分析,知道怎么做对他才是有利的,才是真正的慈悲,并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好,有时不做什么也可以是慈悲。比如不少人会纠结,遇到乞丐要不要给钱?如果对方是假的怎么办?其实,关键在于你怎么想。如果你觉得他的目的就是要钱,你只是在帮助他,那么给钱就是慈悲。如果你觉得给钱会纵容他,使他永远依赖这种方式赚钱,不愿自食其力,那么不给也是慈悲。至于朋友借钱的事,同样涉及很多问题:是单纯的帮助,还是带有其他性质的借贷?有没有考虑风险和回报,有没有规避风险的约定?借出时有没有超出自己的能力,会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?先把世间法层面的问题想清楚,再考虑慈悲的度,不要混为一谈。

缘分取决于心行

  问:佛法说,人和人的相遇都是有缘分的。为什么有些人因为缘分相遇,结婚生子后又离了婚?怎么理解这种缘分?
  济群法师:首先,缘分是有深浅的;其次,缘分需要不断滋养,否则就无法维系。两个人走到一起生活,观念和习惯都会有差异,如果不能彼此尊重,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,就会矛盾重重。时间长了,缘分也会消耗殆尽。曾经有位韩国出家人写了《好婚姻,靠修行》一书,影响甚广。可见,好的婚姻和家庭都需要通过修行来经营,而不是靠运气。
  我们有不少学员反馈说,参加修学前经常和家人吵架。因为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,有问题都是别人不对,自己永远是对的。这样的家庭就会经常发生冲突。但学佛后,体验问题首先检讨自身不足,发现并赞叹对方的长处。当你这样做的时候,对方也会受到影响,开始自我检讨。缘分不是一成不变的,如果我们不创造善缘,缘分就得不到滋养,破坏善缘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多,最终分崩离析。反之,如果我们不断创造善缘,就能使缘分不断增上,从今生延续至未来。
  很多人相信算命,认为一切都是前定。而佛法说的是因缘因果,如果因缘改变,结果也会随之改变。所以命运来自业力,业力来自行为,行为来自心理,心理来自认识。反过来说,认识决定你的心理、行为、业力,并最终决定你的命运。当认识和行为改变了,缘分和命运也就改变了。

如何打开心量

  问:我祖辈在农村,节约惯了,虽然现在生活水平好了,但做事时总是度量有点小,舍不得给予,怎么让自己大度一点?
  济群法师:首先要有同理心,能对别人的苦乐感同身受,然后才愿意给予他人帮助。儒家说四海之内皆兄弟,佛教说众生在无尽轮回中曾是亲人,和自己是一体的,都是教导我们从更高的角度,重新看待自己和众生的关系。慈悲心的前提,就是觉得对方和我有关,才愿意进一步接纳并帮助他们。
  其次可以多看看天。在佛法看来,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。宇宙有多大,我们的心也有多大。只是因为我执,才会把心封闭在概念、情绪的牢笼中,整天关注各种琐事。所以要多看看天,建立无限的所缘,再来看自己的心,会发现心像虚空一样是无限的。这也是打开心量的很好方式。

如何看待死亡

  问:昨天得知合作伙伴加班猝死了,才30多岁,前一周也听到类似的消息。我的生活状态和他很像,经常加班,而且从小就害怕死亡,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
  济群法师:对于死亡,人们通常有两种极端,或是毫不关心,觉得和自己无关;或是陷入焦虑,不知未来会怎样,不知怎么面对终将到来的那一天。尤其是老年人,普遍面临精神生活、临终关怀、死亡归宿三大问题。年轻时事业干得热火朝天,没精力关注精神需要,也从来没有为此做好准备。一旦退休,根本不知道怎么打发日子,生命一天天地黯淡。
  印度婆罗门一生有四个阶段,从求学、成家立业到入山修道、游化四方,前半生关注现世生活,后半生关注信仰生活。因为生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永恒话题,如果只关注现在,不为死亡做任何准备,一旦无常来临,就会茫然无措。通过学佛,不仅能丰富精神生活,找到人生目标,活得有方向,有意义,更能对死亡有正确认识,知道未来要去哪里,又该为此付出什么努力。

儒释道的文化交融

  问:法师讲到中国传统文化,从诸子百家到近代中西方文化,特别谈到儒释道的结合,三者有不同侧重吗?
  济群法师:两千多年来,儒释道三足鼎立,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。其中,儒家文化立足现实人生,重视伦理纲常,在道德建设和治理社会等方面占有主导地位。道家文化效法自然,提倡无为而治,对如何为人处世提供了另一个思路。而佛教从心性入手,强调心的主导作用,认为“心净则国土净”。关于这三种文化,有人说“儒是皮,道是骨,佛是心”,或者说“以儒治世,以道养身,以佛修心”,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的不同特点。如果善于学习,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。但从究竟而言,佛法对心性的认识和体证是最圆满的,也是治世、修身的根本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