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济群法师开讲《大乘佛教与中国当代企业家精神建设》
文│道清、善娜 图│智丹
10月末,鹭岛的三角梅兀自怒放,为世界增添了些许艳丽。20日下午,天高云淡,上济下群法师应福建盛和塾之邀,为塾生、志工等数百人开讲《大乘佛教与中国当代企业家精神建设》。
讲座伊始,济群法师指出,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源于佛教思想,因此,了解大乘佛教有助于理解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。而今,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,只以企业规模、市值来衡量企业的成功与否。法师认为,这样的成功观过于单一和片面,有必要回归传统,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对人生的价值。
何为企业家精神建设
改革开放以来,大力发展经济,人们以为有了物质便能拥有一切,甚至将事业的成功当作人生的成功。提起物质追求,多数人都能对答如流;但问及精神追求,极少人答得上来。
中国文化自宋元明清以来,逐渐走向衰弱。随着西方文化的强盛,国人面临着中西体用的难题。民国年间,不少有识之士曾提出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主张,可惜之后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。如今,西方科技及物质文明以强大攻势进入各个方面,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。
其实不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,皆有做人和做事的层面。西方文化在公益慈善、道德建设等方面,均有雄厚的宗教背景和人文思想,但我们接受更多的是商业文化,以致于人人忙于做事,却疏于关注做人的层面。
法师强调,中国也有自己的文化传统。儒家文化主张先做人后做事。修身是根本,要先成为有德君子,而后才能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。佛教也重视做人,只要通过修行,才能成就和佛菩萨一样的生命品质。
儒家和佛教同样注重利他,儒家倡导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,与佛教四宏誓愿的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,都有同等的气概!众人跟着法师齐诵四宏誓愿,掌声不绝于耳。
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: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,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如果我们不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意味着不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。佛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。习主席曾说,只有了解佛教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,因为佛教已经渗透于中国文化的精神血液之中。因此法师认为,我们应该积极传承传统文化,以此作为国人的精神建设。
多数企业家每天忙于打造优质产品,却不知生命也是一种产品,而且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产品。我们对自己的生命产品满不满意?法师笑道:“不满意就有希望!”凡夫的生命充满了混乱的情绪和错误的想法,但我们疏于了解,缺乏管理,导致每天制造各种问题和麻烦,甚至产生种种心理疾病。因此,我们不仅要打造优质产品,更要提升自身的生命产品。法师强调,了解心性,优化生命产品,是人生最重要的事。
佛教自古以来被称为“心性之学”,对人心有着最透彻的认识。要打造优质的生命产品,必须建立在心性论的基础上。只有通过学习佛法和禅修,才能明心见性。
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,科技日新月异,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,长此以往,必将导致世界危机四伏。法师倡导,一方面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,传承东方文化的长处,另一方面要学习西方文化的长处。唯有如此,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康长久。
价值观的建设
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,意义重大。但世人关注更多的是现实利益,诸如财富、事业、地位等等。若对人生有一定思考,可能就会怀疑,这些追逐对自己有何意义?企业家希望自己的企业能代代相传,但真正长远做下去的并不多。这就需要思考,具备怎样的价值观,才能长久经营。
价值观可分为现实价值、长远价值及终极价值三个层面。法师分别从儒家和佛教的角度,为我们解读三种价值观的内涵。
儒家提出三不朽的人生,即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代表着现实价值;“万世开太平”则代表长远价值;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王阳明,则提出在履行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同时,也要实现终极价值。
佛教则有三乘,即人天乘、声闻乘、菩萨乘。其中最不注重现实价值的是声闻乘,主张放弃世俗追求,专注戒定慧的修行,导致世人对佛教产生消极避世的印象,殊不知还有人天乘和菩萨乘。
人天乘教导我们完善自身人格,做有德行和利他心的人,为社会尽一份责任。而无论对提升人格还是服务社会,菩萨乘的要求更高。佛教的戒律中,声闻戒侧重防非止恶,少事少业;而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,分别是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,这就要求菩萨多事多业,积极行善,利益一切众生。
稻盛先生经营哲学的“六项精进”便出自菩萨行的“六度”,其中包含两个层面,一是通过持戒,更好地服务社会,利益众生;二是通过修行完善自身人格。如今很多企业往往会把现实价值与长远价值对立起来,片面追求现实价值,为了利益不择手段,甚至不惜触犯法律。那么,企业如何在追求现实价值的同时,实现长远价值呢?
法师认为,企业首先要有道德,讲诚信。诚信是立足之本,是企业长久经营的前提。其次要有经营的智慧,具备开放的胸怀、学习的心态及良好的管理意识。只有这样,企业才能健康发展。但要做大做强,仅有道德和智慧还不够,还要有利他精神。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便是践行利他的精神。
稻盛先生提出的阿米巴就是“人人都有经营意识”,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作用。利他的对象不局限于社会大众,还包括企业高管、员工,但前提是企业主具备并践行利他精神。唯有如此,才能让每个人都具备主人翁意识,成为企业的经营者。
从佛教角度来看,利他的心理基础是慈悲心,也是福报的源泉。拥有慈悲心,就能与大众广结善缘。法师举例道,互联网的免费原则,就是通过广结善缘聚集人气,继而谋求商业变现。综上所述,道德、智慧、利他是连接现实价值与长远价值的关键。
终极问题是人类永恒的困惑,可惜现代社会缺少终极价值的教育。佛教告诉我们,宇宙中有无量世界,地球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。那么,生命有何意义?单靠人类的理性,很难想清这个问题,所幸佛法给了我们出路。
佛法告诉我们,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。我们存在的意义,便是开发本自具足的觉性潜质。佛陀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在于,发现每个人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。但因无明,我们看不清自己,不知道我是谁,进而误解了这个世界。
我们来到这个世界,都自带一套业力系统,不同业力的众生,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。法师说道:“这套业力系统就像VR眼镜,每个人都戴了一副。”生动形象的比喻,引得全场爆发出一阵笑声。
问题在于,我们以为看到的世界都是真实的,进而只看眼前利益,极力追求。当今社会道德滑坡、生态问题层出不穷,都与缺少终极追求有关。佛教的因果思想告诉我们,造作不善行会有报应。只有心怀敬畏,才不会过度执著现实价值。不执著不等于不努力,而要用利他心去服务社会,所谓“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”。
佛法还认为,现实价值与终极价值是一体的,如《法华经》云:“一切治生产业,皆与实相不相违背。”因此,佛法所说的修行并非脱离生活,相反,修行就在生活中。商场同样能变成道场,变成修行的地方。当我们认识到每个现象的当下都蕴含无限的空性,做每件事情都能悟道。虽日理万机,但内心了无痕迹,在积极入世的同时保有出世的超然。
大乘佛教的修行首要是发菩提心,这是觉醒的心,亦是生命的终极价值。与此相对的则是迷惑,生命就在“迷悟”之间。一念迷,无明长夜,宇宙黮黯,即凡夫品质;一念悟,光明昭朗,清净本然,即佛菩萨的品质。所以我们都要发菩提心,以此开发生命的无尽宝藏。
此外,现代人普遍内心浮躁,要通过佛教的禅修,培养专注力,把心安住在当下,时刻保持觉知。这样我们就能在利他的过程中修习慈悲,把现实价值、长远价值和终极价值统一起来。
短短两小时的讲座,法师博古通今,引经据典。从东西文化的角度,结合现实人生,层层剖析做人做事的内涵与价值,真是一场精彩的精神盛宴!期间,听众时而低头记录,时而会心一笑,待到提问环节,纷纷踊跃发问。法师有问必答,幽默善巧,大家欢喜信受,掌声不息。
最后,全场齐唱《处世梵》,讲座在清净超然的乐音中圆满落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