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
  6.破自性生灭

  缘起代表佛教看世界的方法,让我们获得智慧认识,最重要是破除自性见,看到一切现象及存在本质究竟是怎么回事。佛法讲缘起性空,这四个字说起来很简单,很多学佛人都会说,其实蕴含着甚深的智慧,要真正认识清楚,认识透彻,认识它对改善生命蕴含的重大意义,并不容易。整个“智慧品”都在讲这些内容,此外,般若系的《中论》《百论》《十二门论》《大智度论》等论典也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说明。前面讲到缘起正因,是让我们审视,原本执著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假相,而不是自性的存在。

  第六个问题是破除自性的生灭,或是说破除自性的有无。从缘起的智慧观察,怎么看待有无生灭——不是自性的有,也不是自性的无;没有自性的生,也没有自性的灭。也就是《心经》所说的“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”,没有自性的生,没有自性的灭;没有自性的垢,没有自性的净;没有自性的增,也没有自性的减。此外,经中从头到尾贯穿着不、无、空——“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乃至无无明尽,无老死亦无老死尽”。所无的是什么?其实也是自性,即不存在单一、不变的实体。

  《中论》开头的八不也是对缘起的观察,告诉我们:没有自性的生,没有自性的灭;没有自性的常,没有自性的断;没有自性的一,没有自性的异;没有自性的来,也没有自性的去,所谓“不生亦不灭,不常亦不断,不一亦不异,不来亦不去”。所有这一切法义,都是引导我们破除自性见。

  (1)破生有自性

  145.若法已成有,其因何所需?若法本来无,云何需彼因?
  146.纵以亿万因,无不变成有。无时怎成有?成有者为何?
  147.无时若无有,何时方成有?于有未生时,是犹未离无。
  148.倘若未离无,则无生有时。有亦不成无,应成二性故。

  这4个偈颂引导我们认识:自性的有和无是不成立的。什么叫自性的有?即恒常不变的有,不受条件的影响和改变。同样,自性的无也是恒常不变的,不能变成有。如果会变成有,就说明它不是自性的无。反过来说,如果属于自性的有,永远都不会变成无。因为它是自性的、恒常不变的有,永远都是有,不会变成无。

  所以说,缘起的有和自性的有是不一样的。缘起的有和无可以互相转化,缘具备就是有,缘散去就是无。哪天缘再聚就又有,缘再散就又没了。如果是自性的有无,那么有就是有,无就是无,有不能变成无,无也不能变成有。因为自性就意味着它是恒常的,不会随着外境而变化。另一方面,自性的有和无是对立的——有就不是无,无就不是有,二者非此即彼。而缘起的有无可以是一体不二的,有的当下就是无自性,无自性空的当下也不妨碍缘起有的存在,这也就是《心经》所说的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从中观的角度看,自性的有无是不能成立的。

  “若法已成有,其因何所需?”如果这个法属于自性有,已成为真实、固定不变的存在,因缘对它是不起作用的。因为它本来是恒常的存在,不需要因缘的成就。

  “若法本来无,云何需彼因?”如果说这个法本质上就不存在,是自性的、恒常不变的无,因缘对它同样是不起作用的。也就是说,如果是自性的有,就不需要因缘。如果是自性的无,因缘就对它毫无用处。如果可以改变,恰恰说明没有自性的无。在部派佛教有部的思想中,会把缘起和自性统一起来,认为缘起和自性是并存的。但以般若中观的思想看,缘起和自性是不能并存的——缘起必然无自性。因为自性是本来如此,而且恒常不变,条件变化对它来说有什么意义呢?

  “纵以亿万因,无不变成有。”这个偈颂进一步说明,如果我们认为无是自性的、恒常不变的,即使再多的因缘,哪怕亿万个因缘,也不能让无变成有。

  “无时怎成有?成有者为何?”因为自性就意味着固定不变,意味着它永远保持无的状态,怎么可能变成有?究竟什么变成有?如果我们确定无是恒常不变的,就不可能从无变成有,也没东西可以变成有。

  “无时若无有,何时方成有?”本颂继续说明这个道理。如果我们认为无是恒常不变的,就会一直保持在无的状态,根本不会改变,什么时候才会成为有?改变的时间点在哪里?

  “于有未生时,是犹未离无。”只要有不曾出现,它都没有脱离无的状态。也就是说,只要无保持原有状态,有就无法产生。除非你相信有和无是缘起的存在,是可以改变的,那么无才可能变成有。如果你认定的无是恒常不变的,那么无永远都是无,是不可能变成有的。这是说明,自性的有和无是不会相互转化的。

  “倘若未离无,则无生有时。有亦不成无。”只要没有离开无,没有改变无的状态,就不可能产生有。同样的,如果你认为有是自性的、恒常不变的存在,它就不可能成为无。如果变成无,这个有就不是自性的存在。

  “应成二性故。”如果你认为有可以变成无,就意味着事物本身要具备两种属性,一是有的属性,一是无的属性。也就是说,当有变成无的时候,有其实没有变,只是呈现出无的状态,意味着它既是有的存在,又是无的存在。这个说法是不能成立的。因为当有变成无的时候,就说明有中找不到恒常不变的存在。所以说,自性的有和无是不能成立的,一切都是缘起的。因为条件的改变,有才能变成无,无才能变成有。

  自性的有和无,其实隐含着常见和断见。自性的有是常见,其存在是恒常不变的;自性的无是断见,即彻底没有。事实上,自性的有和无是不能成立的,自性的生和灭也是不能成立的。所以《中论》让我们远离断常二边——不常亦不断。以缘起的智慧观察,自性的有和无完全取决于因缘——因缘决定它的有,因缘决定它的无,所以叫“缘聚则生,缘散则灭”。有和无不是自性决定其存在,而是由因缘决定的。

  既然由因缘决定,就不是自性的存在。所以从缘起的角度看,有和无、生和灭有这样三个特点:第一,它们是相对的。我们相对无讲有,相对有讲无。如果有自性,就不是相对的,而是绝对的。第二,它们可以相互转化,因缘消散了,有就会变成无;因缘聚会了,无就会变成有。第三,它们是不二的,不是对立的。有的本质就是无自性,无自性也不妨碍有的显现。

  用缘起的见地看待世界,比如《心经》讲的生灭、垢净、增减,世人熟悉的美丑、善恶、长短等,这些现象都是相对而非自性的存在。垢净有没有绝对性?垢和净可以随因缘改变。就像我们身体很脏,这是垢,洗个澡就变干净了。衣服也是一样,脏了洗一洗,因缘改变了,垢就变成净。反之,再清净的环境,如果加上很多垃圾,就变成垢了。善和恶也是同样,如果本身是善的行为,却增加很多不善的因素,善行就可能变成恶行。如果恶人去除恶念,代之以善念,恶人就变成善人了。

  总之,缘起的一切都不是绝对的。如果善恶有自性的话,恶人永远是恶人,善人永远是善人,就没有修行和提升的必要了。事实上,善恶会随因缘的变化而改变。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,没有什么是自性的存在。如果以缘起智慧对事物作本质观察,美丑、善恶、垢净、增减都是无自性的,从本质上都是空性。所以,我们可以由任何现象契入空性。因为一切现象的最高本质都是空性,包括在修行上,生死与涅槃、烦恼与菩提、世间与出世间,本质都是不二的。我们说生死,说涅槃,说烦恼,说菩提,说世间,说出世间,都是从世俗谛层面建立的。在胜义谛的层面,这一切都是无自性的。

  通过对无自性的认识,才能体认空性。反过来说,如果我们有自性见,那么世间的有无、常断、一异、垢净、美丑、善恶、增减、生死涅槃、烦恼菩提、世间出世间,这一切都是恒常不变的,势必会形成对立,使我们陷入二元的世界,进而产生贪著,成为轮回的支撑点。如此,我们就会被二元对立的世界困住。只有认识到这一切是无自性的,我们才能摆脱贪著,超越对立,从中解脱。

  在般若系统的修行中,除了空和无相,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无住。《金刚经》处处讲无相,比如经中反复出现的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讲到如来身相,“不可以身相见如来”“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”,要超越对身相的执著。讲到如来说法,“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。以是义故,如来常说,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”,不可执著空,不可执著有,也不可执著法或非法。对如来所证的果位不可执著,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实无所得”。燃灯佛给释迦牟尼传法、授记时,释迦佛有没有得到什么?“实无所得”。包括菩萨庄严国土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都要认识到这一切的本质是空的、无所得的。在无所得的基础上,《金刚经》建立了无相,是通达实相的关键。因为我们对佛果功德的执著,同样会成为契入空性的障碍。所以《金刚经》说:“实相者即是非相,是故如来说名实相。”什么意思呢?非相并不是空相,而是要超越对一切相的执著。

  认识到无相的道理后,《金刚经》特别强调无住生心的修行。布施不可住于布施的相,说法不可住于说法的相,如果菩萨住相修行,“如人入暗,则无所见”“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,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,见种种色”。心无所住时,即心无染著;心有所住,就意味着住在有无、生灭、常断、一异、垢净、美丑、善恶、增减,或是生死涅槃、烦恼菩提、世间出世间。总之,是住在二元对立的世界。当心有所住的时候,必然会有执著,心就不清净,不解脱,不能和空性相应。

  空性超越一切差别,所以“实相者即是非相”。实相的本身就是空性,是超越一切相的,不以任何相的方式存在,没有所谓的生灭、有无、常断、一异、垢净、美丑、善恶、增减,包括生死涅槃或烦恼菩提,这些都属于二边。讲空、讲无相,正是引导我们超越对二边的执著,入不二法门。所以说,通达无相是菩萨无住修行、利益一切众生的关键。

  (2)破灭有自性

  149.自性不成灭,有法性亦无。是故诸众生,毕竟不生灭。

  有和无,和生灭关系密切。在凡夫的认识中,因为生而有,因为灭而无。

  “自性不成灭,有法性亦无。”如果是自性的生,就是恒常不变的存在,是不会灭的。前面说到,自性的有不会变成无,自性的无也不会变成有。这里说“自性不成灭”,即不存在自性的灭,就像不存在自性的生一样。我们认为有自性的法,其实是不存在的。

  “是故诸众生,毕竟不生灭。”所以从自性的角度说,众生是不生不灭的。因为没有自性的生,也没有自性的灭,所谓生灭只是缘起假相。就像《中观》所说,缘起的生本身就是无生,生灭就是不生不灭。因为它没有生出固定不变的东西,有的只是条件和合,所谓缘聚则生。离开条件,它自己是不存在的。就像我们说桌子,离开条件,桌子是什么?我们造一栋房子,给它安立房子的名称,离开组成房子的所有条件,房子是什么?这个音响也是由各种条件组成的,离开这些条件,音响是什么东西?有没有实实在在、固定不变的音响?没有。离开条件,任何东西都找不到自己的存在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生灭就是不生不灭。

  (3)结成轮涅不二

  150.众生如梦幻,究时同芭蕉。涅槃不涅槃,其性悉无别。

  “众生如梦幻。”从缘起的角度观察,众生的存在有如梦幻。过去的一切,我们现在想起来时,无非是一些影像,只不过有的印象深一点,有的印象浅一点。这些影像和我们做过的梦差别不大。除了留下的影像外,根本找不到实实在在的东西。

  “究时同芭蕉。”当我们对一切现象加以解构,探究存在的本质是什么,就像对芭蕉树,一层层往里剥,剥到后来会怎样?什么都没有,剩下的只是被解构的一大堆条件。这些条件还可以无限解构,我们会发现,其中根本找不到不可分割的实体。任何存在的现象都是如此,不论从精神还是物质,从结果还是原因解构,都是无自性的。

  “涅槃不涅槃,其性悉无别。”从现象上说,涅槃和不涅槃差别很大。涅槃意味着迷惑烦恼的止息,反之则意味着内心充满迷惑和烦恼,意味着生死轮回。但从空性层面来说,涅槃不涅槃的本质都是空性。就像我们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道理是同样的。在佛性上,佛和众生没有差别,涅槃不涅槃也没有差别。但在现象上,众生代表迷惑,佛陀代表觉醒,一是迷,一是悟,二者截然不同。所以我们不要看到“其性悉无别”,以为自己和佛一样,那就不必修行,也不必追求解脱了。其实不然,这是从胜义谛来说,涅槃不涅槃的本质并没有差别。

八、劝修空性利自他

  讲“智慧品”时,我做了一个现代目录,将这一部分概括为八个问题。第一是讲二谛,第二是和实有宗交流无自性,第三是和唯识宗交流无自性,第四是显空性能断惑、成就佛果,第五是成立大乘为佛说,第六是广说人无我,第七是广说法无我。前面七个问题,主要引导我们建立正见,成就空性慧,这也是本品的重点所在。

  第八个问题是劝修空性利自他,阐明空性慧的作用,主要从自利和利他两方面说明。第一是从自利而言,修习空性智慧可以净化内心,从根本上解决迷惑烦恼,相关内容在第四个问题中已经讲得很清楚,此处只是简单说明。第二是从利他而言,空性慧可以使世俗菩提心升级为胜义菩提心,让我们成就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此处的关键在于,只有在通达空性的前提下,才能生起胜义菩提心。

(一)悟空能净自心田

  寂天菩萨在此告诉我们:如何以空性慧认识世间的差别现象。其中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有八种风,即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八种境界。这一部分不仅讲到八风,还包括一切能对人产生影响、让人生起贪嗔之心的境界。我们要以空性慧观察这些境界,不再执著,进而超越它们。这样内心就不会被染污,从而保有清净。

  151.故于诸空法,何有得与失?谁人恭敬我?谁复轻蔑我?
  152.苦乐由何生?何足忧与喜?若于性中觅,孰为爱所爱?
  153.细究此世人,谁将辞此世?孰生孰当生?孰为亲与友?
  154.何不齐受持:一切似虚空?

  生活在这个世间,我们每天会面对种种境界。这些境界能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,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。“智慧品”是引导我们看清:一切境界都是无自性的,是因缘假相。如果真正具备这样的认知,你发自内心地这么看,而不只是说法,这些境界就不会对你产生影响。可见,具备什么样的认知非常重要。

  “故于诸空法,何有得与失?”空就是无自性空。从我们的身心到世间现象都是缘起的,其存在只是暂时的影像,找不到不变的本质。包括我们经历的一切,也像做梦一样。如果学会用缘起无自性的智慧观察一切,哪有什么自性的得,自性的失?因为得失并没有不变的本质,只是条件关系的假相,本身是虚幻的,何必在意?

  “谁人恭敬我?谁复轻蔑我?”有人恭敬你,有人轻视你,也是暂时的假相,不必执著。如果对他人的恭敬生起贪著,对他人的轻视生起嗔恨,内心就会失去清净。对得失也是同样,如果得到了贪著,失去了难过,心就会在苦乐喜忧间动荡。

  “苦乐由何生?何足忧与喜?”苦乐是怎么生起的?有什么值得忧愁和欢喜呢?如果我们看淡外在的八风,认识到得与失、恭敬与轻视都是条件假相,是暂时的,就能以平常心面对利衰毁誉、称讥苦乐。这样的话,任何境界都不会干扰你,内心始终保持平静,且充满喜悦。但如果我们有自性见,把得看成实实在在的得,把失看成实实在在的失,认为实实在在地被人恭敬,被人轻视,就会陷入苦乐忧喜。苦和忧自不必说,即使是乐和喜,如果是由贪著外境产生的,不仅短暂而且不稳定,还会因为担心失去,使之成为制造忧愁和痛苦的根源。

  “若于性中觅,孰为爱所爱?”从本质上看,究竟什么是贪爱者,什么是我们贪爱的对象?凡夫的爱多少夹杂着贪的成分,是一种贪爱。这种贪爱和贪爱对象本身也是因缘假相,贪爱心是暂时的,贪爱对象是无常的。比如你爱一个人的年轻、美貌、性格,但这些很快会产生变化,你的心也会随之变化。因为能爱的你和所爱对象都是无常、无自性的,所以爱的本质也是无常、无自性的。这是对爱恨的观察、思考和认识,是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
  “细究此世人,谁将辞此世?”这个偈颂再让我们观察生死和亲疏的问题,现在这些活生生的人,谁将在世上真实地死亡?世间每个人都要死亡,百年前出生的人几乎死光了,今天存在的人不过百年也会死光,再换一批人来到世界。人类就这样前赴后继地一批批出生,然后陆续离开。

  “孰生孰当生?孰为亲与友?”在此过程中,谁是已经出生的人,谁是已经离开的人?生命作为现象来到世界,然后离开,究竟什么代表这个人的存在?名字代表他的存在吗?身份代表他的存在吗?长相代表他的存在吗?这些我们以为能代表的东西,不过是条件的假相。包括六亲眷属的关系,也充满无常,不是恒常不变的。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些,包括得失、生死、苦乐、忧喜、爱恨、亲疏、恭敬与轻视,有没有什么是自性的存在?是恒常不变的?有没有哪一样能找到固定不变的本质?可以永久存在?显然没有。一切都是暂时的假相,本质都是无自性空的。

  “何不齐受持:一切似虚空?”寂天菩萨提醒我们:如果了解到一切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,本质是无自性空的,为什么不用空性智慧看待自己和世界?这样就能保有清净心,不再生贪起嗔,所有现象都不会成为轮回的支撑点。

  轮回的支撑点是什么?前面说过,就是我们认为身心和万物具有自性,由此生起贪著。如果我们认识到,一切只是条件关系的假相,是幻有的,就不会被我法二执捆绑。中国历史上,《金刚经》《心经》之所以能被人们广为传诵,就是因为其中阐述的空性慧能令心清净、平和、安然。因为儒家思想相对功利,成功标准就是读书做官,出人头地,成为人上人,这就使人活得很累很辛苦。一方面,追求功名利禄本身就辛苦;另一方面,保有功名利禄更辛苦。生意会失败,官场会失意,如果看不透,就难以接受这样的失败和失意。这种情况下,读读《金刚经》《心经》,了解到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,了解到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,如理思维,知道一切是缘起的,是暂时且虚幻不实的,看淡得失、荣辱、名利、爱恨、生死,就会减少贪著、嗔恨、焦虑、恐惧、没有安全感,使心归于平静。

  整个《心经》的思路,从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”,到“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”,认识蕴处界三科的本质是空性,都是因缘假相。“无无明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”,认识生死的本质是空性,从而超越生死。再进一步,“无苦集灭道”,认识涅槃的本质也是空性。最后“无智亦无得”,明了一切所缘都是空性,彻底摆脱贪著,保有无所得的心。

  如果我们有自性见,即使能放下世间名利,也会执著涅槃,执著修行功德,结果还是和生死相应,成为轮回的支撑点。只有成就无所得的智慧,认识到一切境界都是空的,无自性的,才能“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”。

  贪嗔痴是凡夫人格的三大要素。痴即无明,是轮回的根源所在。因为痴,所以起自性见;因为自性见,所以生贪;因为贪,所以有爱恨情仇。这种认知是错误、扭曲的,会带来烦恼和生死。整个“智慧品”都是在阐明无自性的智慧,使我们了悟真相,对自己和世界不再贪著。《心经》说:“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。”如果有任何贪著,一定会有牵挂,有恐惧。只有依空性慧观照诸法,才能断除贪著,平息内在的牵挂、恐惧,让心进入平静、喜悦的状态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