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
第四品  不放逸

  第四“不放逸品”、第五“护正知品”和第六“安忍品”主要告诉我们,发起菩提心之后,应该如何守护,使之不会退失。

  不放逸是针对放逸而言。所谓放逸,就是纵容原有习性。对于菩提心的修行来说,不放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。首先,我们虽已发起菩提心,但这种愿心并不坚固,在心相续中没有多少力量。其次,我们要遵守菩萨学处,实践菩萨行,但并没有建立这种习惯。因为我们还是凡夫,无始以来已经形成以贪嗔痴为主流的强大串习,现在要学做菩萨,遵循菩萨的行为准则,无疑是重大突破。因为凡夫行是以我执和贪嗔痴为中心,而菩萨行是以利他为中心,这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。

  从认识菩萨道修行的意义,生起“我要利益众生,成就无上菩提”的愿望,到践行菩萨的行为准则,像菩萨那样无我利他,绝非易事。这个过程需要精进努力,坚持不懈,而不是随意地做一做。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放纵自己,随顺不良习性,而要把原有习性关起来,积极对治。我们要深入思考菩提心和菩萨行的殊胜,建立崇高的愿力,并在心行上不断落实。只有落到实处,反复强化,才能使菩提心和菩萨行成为我们的串习,随时产生作用。

  这一品由三部分组成。第一是略说不放逸,简要概述;第二是广说不放逸,广泛说明;最后是结说。

一、略说不放逸

  1.佛子既如是,坚持菩提心,恒勤勿懈怠,莫违诸学处。

  首先是概括说明,究竟怎么做到不放逸?

  “佛子既如是,坚持菩提心。”身为佛子,我们已经认识到菩萨道修行的价值,发愿受持菩提心,接下来应该不断坚持,使菩提心不再退失。不论这条路多么艰难,都不要舍弃。因为这是生命的唯一出路。

  “恒勤勿懈怠。”恒勤,就是时时精进,长期精进,而不是短时间的,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,是你死我活的较量。我们无始以来积累的贪嗔痴串习,力量无比强大,如果不努力,很快会败下阵来。菩萨戒中,将四种根本重罪称为“他胜处”,就是被烦恼战胜。佛教所说的精进中,有一种叫披甲精进,就像勇士身披铠甲,在战场冲锋陷阵。所以菩萨是轮回中的勇士,他不仅要保护自己,还要帮助一切众生,真是与千军万马对阵。因为每个众生都是贪嗔痴的组合,在这样的对境中,不被贪嗔痴战胜,确实要不懈努力。

  “莫违诸学处。”努力坚守菩提心的同时,不要违背菩萨学处,也就是菩萨戒。菩萨戒和菩萨行有什么不同?菩萨行包括六度四摄等一切善行,而菩萨戒一方面立足于此,一方面也为实践菩萨行增加一份戒的保障。

  如果没有这份保障,我们在实践菩萨行的过程中,可能会有很大的随意性,会给自己偷懒找很多理由——反正菩萨道很长远,慢慢来吧。有些事做到就做到了,没做到也就没做到,不会太当一回事。但有了菩萨戒之后,就把本来属于道德范畴的行为法制化了,形成犯或不犯、犯轻或犯重的标准。有了这个硬标准,会使我们对菩萨行更认真、更慎重。所以说,菩萨戒本身就是菩萨行,也是我们实践菩萨行的保障。总之,不放逸的核心,在于不放纵自己的不良习性,以及对菩提心和菩萨行的不懈坚持。

二、广说不放逸

  广说不放逸主要围绕三部分展开:一是对菩提心的努力和坚持,即慎持菩提心;二是对菩萨学处的努力和坚持,即慎守学处;三是深刻认识到贪嗔痴不良习性带来的过患,努力对治,而不是纵容它。

(一)慎持菩提心

  首先是慎持菩提心:我们已经发了菩提心,如何让这个愿望坚持下去,不被固有习性所转?寂天菩萨从两个角度说明:一是为什么不能舍弃,二是舍弃菩提心有什么坏处。这一部分共10个偈颂。

  1.不应舍菩提心之因

  2.遇事不慎思,率尔未经意,虽已誓成办,后宜思舍否。
  3.诸佛及佛子,大慧所观察,吾亦屡思择,云何舍誓戒?

  为什么不能舍弃菩提心?原因是什么?

  “遇事不慎思,率尔未经意,虽已誓成办,后宜思舍否。”如果我们遇到一件事,没有经过认真考虑就答应了,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已经做了,是不是必须坚持?其实未必。因为我们对此事没经过慎重考虑,只是轻率地做出决定。这个决定可能对,也可能不对。如果做的是错事,应该知错就改,而不是坚持下去。这是平常人面对选择的情况。

  “诸佛及佛子,大慧所观察。”但发菩提心并不是轻率的选择,而是无量诸佛及观音、文殊、普贤、地藏等诸大菩萨,以他们广大甚深的智慧,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后,推荐给我们的。寂天菩萨很会做广告。现在的产品要有名人推荐,靠名人效应来吸引人。如果把菩提心视为产品的话,这是十方诸佛和诸大菩萨推荐的。他们通过身体力行发现,菩提心是生命中最有价值的心,能给众生带来最大的利益。这不是一位佛陀或菩萨的推荐,而是诸佛菩萨基于修行经验共同推荐的。这个广告很有说服力。

  “吾亦屡思择。”寂天菩萨告诉我们,这不仅是佛菩萨的推荐,同时也是我个人不断思考、观察、抉择的结果。他对这种推荐并不盲从,不是因为佛菩萨说了,就立马相信,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,发现菩提心确实殊胜,发菩提心确实会给生命带来最大的利益。我们在学佛过程中,同样要通过闻思,认识到发菩提心、行菩萨行的价值,作出智慧选择。现在不少受菩萨戒的人有相当的盲从成分,看到很多人受,也跟风受一下。如果在认识上达不到,这种受戒往往是没有力量的。

  “云何舍誓戒?”通过对《入行论》的学习,从“菩提心利益品”一直到这里,我们确实发现了菩提心的殊胜和价值。既然是慎重思考后的智慧选择,就不应该轻易舍弃这一誓言。

  这是说明不能舍的原因,接着说明舍弃的过患。

  2.舍菩提心过患

  舍弃菩提心的过患包括堕恶趣、损他利和迟登地三个方面。

  (1)堕恶趣

  4.若誓利众生,而不勤践履,则为欺有情,来生何所似!
  5.意若思布施,微少凡常物,因悭未施与,经说堕饿鬼。
  6.况请众生赴,无上安乐宴,后反欺众生,云何生善趣?
  7.有人舍觉心,却办解脱果?彼业不可思,知唯一切智。

  舍弃菩提心的第一个过患,会使我们堕落三恶趣。

  “若誓利众生,而不勤践履,则为欺有情。”当我们发誓利益一切众生时,不仅为自己确立了生命目标,同时也对尽虚空、遍法界的广大众生作出了庄严承诺。这个承诺就是:我要以帮助众生走向觉醒,作为尽未来际的使命。为什么菩提心的功德很大?因为我们对一切众生作出了承诺。所以当我们真正生起愿菩提心,就是荷担如来家业的佛子了。这一愿心本身就能招感无量功德。如果我们作出承诺,让众生看到希望,让他们心怀期待,结果却不履行诺言,不努力实践,就等于给众生开空头支票,让他们空欢喜一场。同时也意味着,我们在欺骗众生,让众生感到失望。

  “来生何所似!”如果违背承诺,对未来生命意味着什么?当我们发菩提心时,不仅是对众生的承诺,也是对生命目标的确立,代表我们选择了菩萨道。现在舍弃菩提心,就意味着放弃这个高尚的选择,在六道继续轮回。即使不放弃,只要你不努力实践,也没有能力走出轮回。这是对自身的过患。另一方面,我们作出利益众生的承诺,却不去履行,同样会造下罪业,要承担相应果报。下面进一步说明。

  “意若思布施,微少凡常物。”就像有人想要布施他人一点东西,比如一碗饭、几块钱、几个水果、一些生活用品等。总之,是微少而平常的物品。

  “因悭未施与,经说堕饿鬼。”但因为悭贪、吝啬,最后连这一点东西都舍不得布施,出尔反尔。佛经中说,这种行为是招感饿鬼的因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如果纵容悭贪,会形成无止境的需求,阻碍你修习布施。从因果的角度看,饿鬼是代表无尽的悭贪和渴求,永远没有满足,所谓贪得无厌。当你出于悭贪,作出承诺又不落实,结果将堕落饿鬼道。

  “况请众生赴,无上安乐宴。”更何况,发菩提心不是平常的一点点布施,而是邀请广大众生去享受无上菩提带来的安乐。我们希望众生获得最大的利益,并对他们作出承诺,要帮助他们成就解脱,乃至最终成佛。当我们发菩提心时,确实对众生作出了这样的庄严承诺。这不是请几个人吃顿普通的饭,而是请一切众生尽享无上佛果。真正生起这样的愿心时,哪怕只是一念,也是非常了不起的,其功德无量无边。但仅仅生起愿心还不够,必须努力护持。从世俗菩提心的层面说,甚至要有一定的执著,需要真切认识到愿心的殊胜,否则是难以坚持的。

  “后反欺众生,云何生善趣?”如果我们发心却不去实践,也就是说,对众生作出承诺,给众生带来希望,但后来又舍弃了,从自己来说是没有坚持,从众生来说则是一种欺骗。如果有了这样的行为,怎么能生到善趣呢?

  “有人舍觉心,却办解脱果?”这个偈颂是有典故的。舍利弗在因地修行时,曾经发菩提心,要当菩萨。然后有人考验他,说需要他的眼睛做药,治疗疾病。舍利弗把左眼给了他,他说不对,应该给右眼。等舍利弗给了右眼,他拿去一闻,说味道不对,扔在地上用脚踩了。舍利弗尊者信心受挫,觉得菩萨太难当了,不如继续修解脱道。可见,即使退失菩提心,不等于都会堕落恶道。只要发起真切的出离心,一样可以成就解脱。寂天菩萨以舍利弗尊者的例子,作为对“云何生善趣”的反问。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释呢?

  “彼业不可思,知唯一切智。”寂天菩萨说,当我们看到有人舍弃菩提心之后,还能成就解脱果,那是因为他的业力不可思议,只有诸佛才能了知。

  学佛者中,既有人回小向大,也有人学了大乘后难以坚持而退心,觉得阿罗汉果才可靠。这种例子也不少。如果学人背弃曾经的承诺,是否一定会招感无量罪过?寂天菩萨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,而是说每个众生的因缘不同,可能舍利弗只是一种示现。总之,我们不要随意猜测,也不能根据这个案例作出轻率的判断。缘起甚深,只有佛陀知道其中的因缘是怎么回事。

  (2)损他利

  8.菩萨戒堕中,此罪最严重。因彼心若生,将损众生利 。
  9.虽仅一刹那,障碍他人德,因损有情利,恶趣报无边。
  10.毁一有情乐,自身且遭损,况毁尽空际,有情众安乐。

  舍弃菩提心的第二个过患,是损害他人利益。我们发起菩提心,以帮助众生走向觉醒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。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,会给众生带来无量利益。因为我们会为此不断探索,越做越有经验。就像一盏灯,可以点燃千万盏灯。如果成为阿罗汉,入般涅槃,就和众生没关系了。所以当我们舍弃菩提心,就意味着会损害广大众生的利益。

  “菩萨戒堕中,此罪最严重。”菩萨戒有轻罪和重罪之分,最重的罪就是舍弃菩提心。对声闻行者来说,如果犯了根本戒,哪怕只有一次,就会失去戒体。但对菩萨行者来说,即使是四种他胜处(即四根本戒),偶尔犯一两次还不要紧,要犯好几次,反复违犯,才会失去戒体。之所以这样,因为你还有菩提心在。但只要你说出“我从现在开始舍弃菩提心,不当菩萨了”,立刻就失去菩萨的身份。因为菩提心是菩萨戒的根本,没有菩提心的愿力为基础,菩萨戒就无效了。所以在受菩萨戒时,戒和尚要问:你发菩提心了没有?发了才有资格受戒,否则就没资格受戒。即使受了戒,如果舍弃菩提心,菩萨戒也会随之作废。所以在菩萨戒的戒罪中,舍弃菩提心是最严重的。

  “因彼心若生,将损众生利。”一旦生起唯求自利的心,不管是人天乘的利益自己,还是声闻乘的寻求自我解脱,都将损害广大众生的利益。因为发菩提心会给众生带来利益,反之,舍弃菩提心就意味着损害众生利益。

  “虽仅一刹那,障碍他人德,因损有情利,恶趣报无边。”寂天菩萨引用经典告诉我们:即使在很短时间内障碍菩萨的利他行,但因为你损害了众生的利益,将招感无量无边的恶趣果报。寂天菩萨以障碍菩萨利他行的罪过说明,我们舍弃菩提心,是在障碍自己的利他行,同样会损害众生利益,带来恶趣果报。

  “毁一有情乐,自身且遭损。”现实生活中,我们哪怕伤害一个众生的利益,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。除了导致对方报复,这种伤害他人的心态和行为,也会伤害到自己,给自己招感不良苦果。

  “况毁尽空际,有情众安乐。”发菩提心本来是要利益广大众生,给他们带去安乐。现在我们舍弃菩提心,就意味着损毁广大众生的安乐。就像有人做慈善,对他人承诺说:我要给你们什么利益。结果言而无信,或是稍微做了点事,但很快停止,不是没能力,而是主动放弃,对方肯定会感到不满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我们已经对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作出承诺,现在却背弃诺言,也会招感果报。

  寂天菩萨用这些现实的例子说明,舍弃菩提心就是损害他人利益,将带来不良后果。这些例子很有说服力,提醒我们不要舍弃菩提心。

  (3)迟登地

  11.故杂罪堕力、菩提心力者,升沉轮回故,登地久蹉跎。

  舍弃菩提心的第三点过患,是推迟登地的时间。

  “故杂罪堕力、菩提心力者。”什么是夹杂堕力?就是我们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,不能一以贯之地坚持,而是犹犹豫豫,一会儿有力量,一会儿没力量;在践行菩萨戒的过程中,一会儿认真,一会儿不认真,都属于堕力的范畴,就是堕入串习中,没能坚持走在菩提道上。坚持很重要,否则就会受贪嗔痴串习的影响,使我们对菩提心和菩萨行的实践受到干扰,没有力量。

  “升沉轮回故,登地久蹉跎。”如果在菩提心修行中,夹杂这种由我执形成的贪嗔痴的强大串习,就会在轮回中不断沉浮。有时走到善道,也有时因为随意犯戒,又进入恶道。但毕竟还有善业,所以还会上来。总之,在菩提道上走得很慢、很曲折。本来可以快速进入十地的修行,但因为夹杂串习,要耽搁很久才能登地。

  在这一部分,寂天菩萨从利他的角度告诫我们:既然已经发起菩提心,一定要坚持,不要徘徊,更不要轻易放弃。其实从自利的角度说,如果我们徘徊或放弃,就是从觉醒之道又回到轮回路上,本身就是极大的损失。因为你好不容易发起菩提心,找到光明大道,结果却不好好走,对自己是无与伦比的损失。从另一方面说,我们对众生作出这样的庄严承诺,却不去履行,也将带来苦果,于自他双方都有严重损失,所以一定不要舍弃菩提心。

(二)慎守学处

  慎守学处就是守护菩萨学处,核心内容是三聚净戒,即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。其中,摄律仪戒偏向止恶,摄善法戒偏向修善,饶益有情戒则是利益一切众生。通过这些行为规范,帮助我们避免造恶,积极行善,包括和佛果相应的一切善法,及饶益众生的事业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安全行走在菩萨道上。所以对菩萨学处不能放逸,否则就会随顺贪嗔痴的不良串习,放任自流,造下杀盗淫妄等种种恶业。同时,如果不按菩萨戒要求自己,善的串习也无从建立。

  这部分主要从“慎防罪恶、认真修善、尽力断烦恼”三方面展开论述,共36个偈颂,内容非常丰富。我们得到人身,就是得到止恶修善的最好机会,如果不这么做的话,将是最大的损失。

  1. 慎防罪恶

  首先是避免造恶。寂天菩萨告诉我们:如果放纵不良行为,不努力践行摄律仪戒,将给生命带来哪些不良后果。论中主要说到五点,分别是“放逸定堕恶趣、放逸佛不能度、放逸易失暇满、暇满失已难再得、暇满难得之理”。

  (1)放逸定堕恶趣

  12.故如所立誓,我当恭谨行。今后若不勉,定当趋下流。

  第一,如果我们放纵凡夫习气,不在菩萨道上努力坚持,必定会堕入恶道。

  “故如所立誓,我当恭谨行。”所以我们应该按照受菩提心戒和菩萨戒时所作的庄严承诺,恭敬且严谨地践行。

  “今后若不勉,定当趋下流。”如果我们不勉励自己坚持,就意味着未来会堕落恶道。我们现在找到觉醒之道,找到究竟的出路,可以引领自己走出轮回,对每个生命来说,是最为重要的机会。如果不去努力,就会原地踏步,蹉跎岁月。这里的下流,就是指三恶道。

  (2)放逸佛不能度

  13.饶益众有情,无量佛已逝,然我因昔过,未得佛化育。
  14.若今依旧犯,如是将反覆,恶趣中领受病缚剖割苦。

  第二,如果我们放纵贪嗔痴的凡夫习气,就会缺少善业,缺少福德因缘,失去被佛陀救度的机会。比如不是生在佛世,或是生在没有佛法的地区,甚至生在三恶道中,将没机会听闻正法,依教奉行。

  “饶益众有情,无量佛已逝。”诸佛出世就是为了利益众生,引领众生走向觉醒,所以每位佛陀出世都会教化无量众生。随着和众生的因缘,诸佛一个接一个来到世界,又一个接一个地离开。

  “然我因昔过,未得佛化育。”佛陀会不断出世,比如现在是释迦牟尼佛,下一任佛陀是当来下生弥勒佛。虽然有佛陀出世,是否意味着我们就能生在佛世,有机会得到教化呢?可能有机会,也可能没机会,要看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。从当下的现实来看,虽然诸佛多次来到世界,但我们因为过去生中造下种种恶业,并不能像佛陀的诸大弟子那样生在佛世,有缘遇到佛陀,得到直接的教化和救度。

  “若今依旧犯,如是将反覆,恶趣中领受病缚剖割苦。”如果我们还像以往那样,放纵贪嗔痴,造作恶业,依然还是没机会。因为这些恶业会使我们无缘生在佛世,就像今生没机会亲见佛陀一样。不仅如此,还会不断堕落三恶道,遭受病痛及地狱中被捆绑、割截等种种惨境。

  (3)放逸易失暇满

  15.若值佛出世,为人信佛法,宜修善稀有,何日复得此?
  16.纵似今无病,足食无损伤,然寿刹那逝,身犹须臾质。

  第三,放逸将使我们失去暇满人身。我们现在虽然拥有人身,但因为放逸,并不珍惜,也不能有效使用。一旦失去这个机会,就很难再得到了。

  “若值佛出世,为人信佛法。”我们侥幸得到人身,而且像现在这样,生在有佛法的世间,有机会听闻正法,也认识到菩提心的殊胜、菩萨戒的重要,并且知道应该怎么修习菩提心、践行菩萨戒。能够具备这些认识,是很不容易的。

  “宜修善稀有,何日复得此。”芸芸众生中,这么幸运的人其实很少。我们拥有这些条件,应该倍加珍惜,努力实践。现代人常说“机会成本”,也就是说,这个机会本身蕴含很大的价值,利用好就能带来利润。从佛法角度来说,得到暇满人身,还能闻法修行,就是最好的机遇,也是今生最大的财富。如果我们放逸懈怠,不能珍惜并利用这个条件,以此实现人身的最大价值,一旦错失良机,不知哪天还有这样的幸运。

  “纵似今无病,足食无损伤,然寿刹那逝,身犹须臾质。”生命非常短暂。有人可能觉得,我现在无病无灾,离死亡还远得很,不必着急。但寂天菩萨告诫我们:虽然你现在看着身体健康,衣食无忧,也没受到什么损伤,但生命每一刹那都在减少,都在走向死亡,所谓“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”。就像一根燃烧的香,每一秒都在变短。所以说,我们应该珍惜现有身份,抓紧使用,不再放逸。

  (4)暇满失已难再得

  17.凭吾此行素,人身难复得。若不得人身,徒恶乏善行。
  18.若具行善缘,而我未为善,恶趣众苦逼,届时复何为?
  19.既未行诸善,复集众恶业,纵历一亿劫,不闻善趣名。

  第四,如果我们放纵贪嗔痴,一旦失去暇满人身,不知何时还有这样的良机。

  “凭吾此行素,人身难复得。”以我们现在的放逸状态,将很难再得人身。《道次第》讲到人身难得,一是因难得,从因地来说,得到暇满人身必须以清净心持戒、布施,我们做得怎样呢?二是果难得,比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,得人身的概率太微不足道了,我们还会再有这样的幸运吗?

  “若不得人身,徒恶乏善行。”如果不能感得人身,就很难积累善行。因为不知道因果,也不懂得选择,更没机会修行,甚至因为生存需要而不断造恶。比如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,相互杀害。在这种情况下,再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。

  “若具行善缘,而我未为善。”我们现在得到暇满人身,具备行善条件,而且不是一般的条件,是成为菩萨的条件,能发菩提心,行菩萨行,走上觉醒之道。这是世间最有意义的事。我们已经具备如此善缘,却没能珍惜,没能把握修习善法的机会。

  “恶趣众苦逼,届时复何为?”反而顺从贪嗔痴的凡夫习性,造作种种恶业。一旦落入三恶道,众苦逼迫,那时还能做什么?只有一件事,就是受苦,此外什么都做不了,想修善法也没机会了。

  “既未行诸善,复集众恶业。”如果我们现在不修善法,从五戒十善到菩萨行都不修,只是纵容习性,就会不断造作恶业。凡夫的习性是什么?那些“我喜欢,我想做”的是什么?无非是贪嗔痴。造作恶业的结果,就是落入三恶道。

  “纵历一亿劫,不闻善趣名。”一旦落入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三恶道,可能长达一亿劫,连善道的名字都没机会听闻。因为你生在善道时没有抓住机会,反而抗拒修善,这种串习将使你失去接触善道的机会,长期呆在恶道中。一亿劫,实在是很恐怖的概念。

  (5)暇满难得之理

  20.是故世尊说:人身极难得。如海目盲龟,颈入轭木孔。
  21.刹那造重罪,历劫住无间,何况无始罪,积重失善趣。
  22.然仅受彼报,苦犹不得脱。因受恶报时,复生余多罪。

  前面讲到暇满人身的重要性,这是我们改造生命的重要机会。人身是六道的中转站,而暇满人身又是唯一能实现生命最大价值的机会,但放逸会使我们失去暇满。一旦失去,再要得到是很不容易的。所以第五是讲述暇满难得之理:为什么暇满人身不易得到?

  “是故世尊说,人身极难得。”佛陀说,人身是很难得到的。经典记载,佛陀多次问弟子:是大地的土多,还是我指甲上的土多?是大地的落叶多,还是我手中的落叶多?大地土和大地落叶,是比喻无量众生;指甲土和手中落叶,是比喻得人身者。佛陀以这些比喻,说明人身是多么稀有难得。

  “如海目盲龟,颈入轭木孔。”这里也用了比喻。就像汪洋中漂着一块浮木,木头中间有个窟窿。木头在茫茫大海漂啊漂,有只瞎眼乌龟也在茫茫大海游啊游。有一天,盲龟的头正好撞到木孔中。这种机率有多少?我们想想也知道,是很低很低的。佛陀以这个比喻说明,得到人身的机会就这么不容易。

  “刹那造重罪,历劫住无间。”我们在短时间内所造的罪,就会长时间堕入地狱,甚至是无间地狱。

  “何况无始罪。”何况无始以来所造的罪,累积起来,必然使我们失去善趣身。《地藏经》说:“阎浮提众生,举心动念,无非是罪。”《行愿品》也说:“我于过去无始劫中,由贪嗔痴,发身口意,作诸恶业,无量无边。若此恶业有体相者,尽虚空界不能容受。”无始以来,我们因为贪嗔痴造作恶业,难以计数,这就需要不断偿还业报。造业感果也像还债,而且是有利息的。《道次第》说到业报之理时告诉我们:业不作不得,业作已不失,业决定之理,业增长广大。就像一粒种子会长成大树,结出无量果实。

  “积重失善趣。”往昔所造恶业已然无量,而且它们还在不断增长。这些恶业的积累,使我们丧失了投生善趣的机会,很难再得暇满人身。寂天菩萨真是苦口婆心,反复说明暇满的重要性,告诫我们不要放逸。

  “然仅受彼报,苦犹不得脱。”我们已经造作众多恶业,只要没有解脱,这些恶业都不会作废,而会带来无尽果报。业的土壤是无明、烦恼、迷惑,必须改变土壤,业才没有生根发芽的机会,也不会产生作用,所以声闻人断惑之后就解脱了。否则,你在无尽轮回中伤害过的众生,哪怕通过修行、忏悔,业种在自己身上不起作用了,但在众生身上还有作用,如果他遇到你,还会找你算账,给你带来麻烦。

  “因受恶报时,复生余多罪。”往昔造下的无量业力,已经够我们受的。更何况,我们承受果报时,还是处在迷惑和贪嗔痴中,还会继续造业,继续招感苦果。比如我们现在,既是往昔业力招感的果报身,同时又因烦恼继续造业。所以轮回就是惑业苦的相续——因为惑产生业,因为业招感苦果。旧的业还完,又造下新的业,所谓“前异熟既尽,复生余异熟”,前赴后继,推动着生命不断轮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