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
  2.破胜论派

  68.无心亦非我,无心则如瓶。谓合有心故,知成无知灭。
  69.若我无变异,心于彼何用?无知复无用,虚空亦成我。

  接着要破斥胜论派,它和数论派一样,属于印度著名的六派哲学之一。前面说过,胜论派是以六句义认识世界,即实、德、业、同、异、和合六个范畴,由此构成世界的存在。胜论师所说的“我”,属于非精神性、非意识性的。这个恒常不变的“我”,统摄着我们的生命,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各种活动,但“我”本身不具有认知作用,必须和心发生关系后,才能产生认知作用。我们看寂天菩萨怎么破斥。

  “无心亦非我,无心则如瓶。”胜论派认为“我”是恒常的,没有心也没有知,必须透过心和意识的连结,才能产生主宰作用。以中观智慧来看,其实它不具有“我”的作用,这一思想是不成立的。因为“我”有主宰义,本身应该有知的作用,也有心的作用。如果“我”本身无心,又不具有认知作用的话,那和瓶子有什么差别?瓶子也没有知,没有心,不具有主宰作用。

  “谓合有心故,知成无知灭。”胜论外道回答说:虽然“我”本身没有认知作用,但它和心、意识连结之后,就具有主宰作用了。这个理论能不能成立呢?在中观看来也是不成立的。如果“我”和心联合之后变成有知,不再是无知的“我”。那这个“我”到底是不是恒常的?如果认为“我”是恒常的,而且没有知,就不会因为任何连结改变它的性质。如果这个连结能改变它的性质,就说明这个“我”本质上不是恒常的。所以胜论派的观点自相矛盾,不能成立,不符合胜论所说的——“我”是恒常的。

  “若我无变异,心于彼何用?”如果像胜论派认为的,这个“我”是无知、无心的,是恒常不变的法,那它应该永远保持无知的状态。就像桌子、瓶子那样,永远是无知、无心的,即使和心连接,也不能改变其性质,其本身还是无知的,不可能变成有知。也就是说,心和它连结之后,并不会对它产生作用,这才符合胜论派的观点。如果“我”因为和心连接变成有知的话,就说明“我”不是恒常不变的。

  “无知复无用,虚空亦成我。”如果“我”始终处在无知的状态,怎么能在生命活动中起到统摄和主宰的作用?如果无知的“我”也有主宰作用,那么虚空也可以成为“我”,因为虚空就是无知的。所以说,胜论外道建立的无知的“我”,是不能成立的。

  印度还有吠檀多等派别,同样会成立一个恒常不变的“我”。佛法对“我”的定义,就是根据印度各宗教所说的“我”加以概括。不管阿特曼还是神我,共同的特点是——恒常、不变、独存、不依赖条件、自己存在、不可分割,同时有主宰作用。包括西方宗教所说的灵魂,也是如此。而在佛法看来,不管五蕴之内还是之外,都找不到这样的“我”。关于人无我的部分,就是破除世人及其他宗教的误解,说明所谓的“我”是不存在的。

  3.解决无我带来的疑问

  为什么无我的思想会带来困惑?在印度传统宗教中,普遍成立恒常不变的“我”,以此承担轮回主体,及造业、受报的连结。生命一生又一生的延续过程中,身体和心念始终处在变化之中。但在变化的背后,还有不变的主体。前面讲到,印度的哲学宗教有两大流派,一是有我论,一是无我论。佛法以外的其他宗教,基本属于有我论。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,大家觉得有“我”才能建立轮回,追求解脱才有价值。如果没有“我”,谁在轮回?谁去解脱?生命的意义在哪里?难免对佛法的无我思想感到困惑。所以中观学者在破除自性“我”之后,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:一是轮回,无我怎么轮回?二是解脱,无我谁去解脱?轮回与解脱,也是印度哲学的两大核心。

  (1)无我,如何轮回

  70.若我非实有,业果系非理。已作我既灭,谁复受业报?
  71.作者受者异,报时作者亡。汝我若共许,诤此有何义?
  72.因时见有果,此见不可能。依一相续故,佛说作者受。

  这3个偈颂重点说明,如果无我的话,轮回怎么建立。

  “若我非实有,业果系非理。”前面已广泛破除自性的“我”,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:如果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作为连接,造业到受报之间的关系就不能成立。其他宗教认为有自性的、恒常不变的我,造业和受报的主体是共同的,两者的关系就很清楚,理解起来也很容易。如果没有“我”的话,谁造业?谁受报?

  “已作我既灭,谁复受业报?”因为心念时时都在变化,比如有人在无明状态下杀了人,可能马上就后悔了。这个杀心只是特定时刻产生的,不是永久的存在,可以因为悔恨弱化杀心,也可能通过修行断除杀心。从身体来说,也在不断新陈代谢中,据说人的细胞七年要全部更换一次。想一想,少年的你和青年的你、中年的你、老年的你,到底一样不一样?这一生的你和来生的你,到底一样不一样?从念念生灭的角度看,造业的我已经消失了,到底谁在承受业报?受报的人和造业的人究竟是什么关系?如果不建立一个恒常不变的“我”,造业和受报之间的关系就不明确。

  所以从轮回的角度说,如果没有“我”,一是因果的建立会有困难,二是轮回的建立也有困难。从这一生到下一生,谁来完成之间的连结?如果有一个“我”作为永久的延续,就能承担报应。就像谁犯了罪,必须自己负起责任。同时,这个“我”还能承担轮回的过渡。有我的轮回容易理解,无我的轮回就不好理解了。

  佛法所说正是无我的轮回观——“无我无作无受者,善恶之业亦不亡。”虽然没有自性的、恒常不变的“我”,没有自性的、恒常不变的造业者,也没有自性的、恒常不变的受报者,但善恶业依然可以完成它的相续,因果报应依然可以建立。为什么?究竟什么代表真相?是否必须有“我”,才符合因果法则?其实不然。凡夫认为有“我”,包括外道建立的“我”,本身是一种错误认识。佛陀以缘起的智慧观察,发现在生命延续过程中,根本没有恒常不变的我。怎么理解无我的轮回观?

  “作者受者异,报时作者亡,汝我若共许,诤此有何义?”作者和受者是不一样的,这在现实中就能看到。我们造业时的生命体,和受报时的生命体,即便在同一生,从少年到青年、中年、老年,都会有很大改变。不仅如此,这个五蕴身还会在念念生灭中延续到来生。当一个人承受果报时,其实他造业时的身份已经没有了。或者说,受报时的五蕴身,已不再是造业时的五蕴身。关于这个道理,我想大家都会承认。既然这样,也应该承认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“我”贯穿生命,争论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?

  无我最大的问题在于,造业和受报之间找不到恒常不变的连结,但这并不说明二者是没关系的。我们需要去了解,它究竟怎样发生连结?是不是一定要建立恒常不变的“我”?其他宗教看不清生命,就会想象着,必须有自性的“我”来连结因果和轮回。佛陀以缘起的智慧观察生命,发现根本就没有恒常不变的“我”。虽然没有,但并不影响因果和轮回的建立。因为生命延续有自身的因果规律。

  “因时见有果,此见不可能。”因和果,即造业和受报的关系。前面讲到,数论派认为因中有果,即因中就存在果;胜论派主张因中无果,即因中根本就没有果。从佛法角度说,因中有果或因中无果都是不能成立的,所以说“此见不可能”。如果认为果已存在因中,就是常见,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。如果认为因中没有果,任何事物都没有必然的关系,世界就乱套了。世间万物,什么种子能长出什么果,都有一定之规。比如银杏种子只能长出银杏树,樟树种子只能长出樟树;银杏种子不能长出樟树,樟树种子也不能长出银杏树。可见因果之间必然有关,胜论派所说的因中无果是不成立的。但如果一定说因中就有果的话,就像一棵树的种子中已经存在它的结果,那我们吃饭、消化之后变成大小便,岂不是饭里就有大小便了?所以果在因中也是不成立的。

  佛法是从生命的相似相续来揭示因果原理。我们从小的生活方式及所受教育,都会影响到未来的成长。3岁时的你和80岁的你,虽然不是同一个人,但其中是有延续性的。从身体来说,前面的细胞会影响后面的细胞,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新陈代谢。在此过程中,前后的细胞是有因果关系的。心念也是同样,前一念会影响后一念,后一念会影响再后一念,佛教称之为“刹那生灭,相似相续”。

  我们的身心是无常变化的,从身体到心灵,都不是稳定、长久的。组成身体的细胞时时生灭,心念也念念生灭。但这种生灭又是相似相续的,否则就麻烦了。如果我明天来上课,坐在这里的人统统不认识了,男众变成女众,青年变成老人,大家还怎么生活?正因为相似相续,所以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是相似的。当然,10年后差别就比较大,30年后再见很可能认不出,来生再见更是完全不同。佛经中,常常把生命的延续比作流水。我们看到的河流似乎始终那样,事实上,它时时刻刻都在流动,时时刻刻都处在变化中。又像灯焰,虽然我们看到的差不多,其实它时时都在燃烧,前面的火和后面的火是不一样的。生命同样具有无常的特点,但这种无常是相似相续、刹那生灭的。

  此外,还有四个字叫作“不常不断”。生命既不是恒常的,也不是断灭的。在我们的心念和身体中,没有恒常不变的灵魂或神我作为生命主体,完成生命的连结,贯穿生命的相续,以此否定外道的常见。但佛法也不同于断灭论者的“人死如灯灭”,生命不仅是这一生,而是有着无始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。

  缘起的道理非常深奥,一般人理解起来有相当难度。比如说我们死了,这期生命结束后,身体被烧成骨灰,不再延续。当识再次投胎后,不能说下一个身体是这个身体的延续。那构成生命连结的是什么?就是我们的心念和业力。但心念和业力也是缘起的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识时常间断。我们不听声音时,耳识就不起作用了,下次再听,识才会继续作用。眼睛闭起时,眼识不起作用;没在闻东西时,鼻识不起作用。这就意味着,识并不是时时相续的,只在因缘成熟时才会继续活动。因为这些识会中断,所以无法承担生命的相续。否则当它中断、不起活动时,生命中储藏的无始以来的信息怎么延续?

  包括第六意识也是有间断的。唯识经典说:“意识常现起,除生无想天。”虽然意识活动比前五识更频繁,但在无想天、灭尽定、昏厥、深度睡眠等情况下,也不起活动。当意识不起活动时,生命不是断灭了吗?怎么延续下去?可即使在这些情况下,也不代表有情变成像桌子那样的物质。既然还属于生命体,就说明意识背后有更深层的心识在延续。这种深层心识带着生命积累的信息,完成它的相续。

  阿含教法中也蕴含着这样的思想。比如十二因缘有识和名色,名色包括前六识,名是五蕴中心理的部分,色是五蕴中物质的部分,此外还有更深层的意识在连结生命,从识到名色,从名色到六入,所以十八界中除了六识还有意根。部派佛教中,则会在六识外安立更深层、微细的心理。比如大众部安立根本识,作为其他识生起的基础。化地部有三种蕴,一是一念顷蕴,是刹那生灭的,生起的当下就消失;二是一期生蕴,是贯穿今生的五蕴;三是穷生死蕴,是始终贯穿生命延续、直到轮回终结的心理。部派佛教中还有分别论者,提出有分识,有是三有,分是因,是作为三界有情轮回之因的识。

  在唯识看来,部派佛教提出的这些识属于阿赖耶识的方便说。关于谁来承担轮回的载体,连结生命的相续,唯识宗提出阿赖耶识,为轮回和解脱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。阿赖耶识作为生命载体,属于潜意识,贯穿整个生命的延续。我们生命中发生过的一切,包括起心动念,都会形成经验,储藏在阿赖耶识中。虽然前六识会间断,但阿赖耶识从不间断。

  这个不间断和神我最大的区别在哪里?阿赖耶识不是恒常的,而是缘起的,其特点在于刹那生灭、相似相续、不常不断。一是刹那生灭,念念都在生灭;二是相似相续,其延续不是固定的,而在时时变化;三是不常不断,既非恒常,也不断灭。此外,阿赖耶识不能对生命起到主宰作用。所以说,阿赖耶识既可以承担轮回的角色,又不同于外道所说的“我”,完全不违背佛法无我的思想。

  “依一相续故,佛说作者受。”生命延续有两个方面,在念念生灭的同时,又是无尽延续的,从而构成因果、生死和轮回的连结。佛陀说受报的人是作业的人,正是根据生命的相续而言,不是从具有自性的“我”的角度,来建立作者和受者的关系。

  这是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,说明无我是怎么轮回的。

  (2)心是我吗

  73.过去未来心,俱无故非我。今心若是我,彼灭则我亡。
  74.犹如芭蕉树,剥析无所有。如是以慧观,觅我见非实。

  这是解答第二个问题:心是不是我?数论派讲的神我,其实是一种绝对精神,就像基督教所说的灵魂。平常人很容易把心念活动当作我,比如“我高兴,我不高兴”,以为是我在作主。结果却成为心的奴隶,被心念所主宰。这个心到底是不是“我”?需要根据“我”的特点,对心加以检讨。

  前面讲过,“我”具有恒常、不依赖条件、不可分割、有主宰性等特点。我们的心是否具备这些特点?事实上,心并不具备这样的特点。首先,心是缘起的,每种识的生起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,比如眼识九缘生,耳识八缘生,鼻舌身识七缘生。包括各种心理,贪心生起是有贪心的因缘,嗔心生起是有嗔心的因缘,我慢生起是有我慢的因缘,嫉妒心生起是有嫉妒心的因缘。因缘具备了,我们才能生起相应的心理。

  其次,心是无常的。心念时时都在随缘生灭,没有一种可以恒常不变。正如《唯识三十论》所说:“五识随缘现,或俱或不俱,如涛波依水。”前五识的生起就像大海的波涛,有风时波涛很大,无风时风平浪静。心念也是如此,比如我们遇到特别喜欢的东西时,会生起强烈的贪心,但没有这样的外缘时,贪心会暂时蛰伏起来。因为每种心念的生起都有相应境界,随缘起灭,有无不定。

  第三,心是多元的,比如快乐、痛苦、自信、自卑,包括善心、不善心,常常集于一身。其中,善心包括很多心理,不善心也包括很多心理。按其他宗教的思想,认为有一个神我在生命中产生不同作用。但佛法认为,心本身属于多元的作用,不是单一的,也不是恒常不变的,并不是一个心在产生不同作用。同时,心是无自性的存在,没有恒常不变、不可分割、独立存在、不依赖条件的自性。

  在本论中,寂天菩萨以2个偈颂引导我们对心进行检讨——它到底具不具备“我”的内涵?

  “过去未来心,俱无故非我。”这是从时间来认识心。我们看到这个偈颂时,很容易想到《金刚经》的一句话: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”过去的心已经过去,未来的心尚未生起,现在的心刹那生灭,念念不住。寂天菩萨也是基于这一原理,引导我们来检讨和认识自己的心。过去心已经过去,根本就找不到。你曾经的高兴不高兴、欢喜不欢喜,这些感觉早就没了,有的只剩下记忆,有的甚至连印象都不存在。如果心是恒常的,就会一直延续下去。比如快乐,永远在快乐的感觉中,延续一万年、百万年。事实上,根本不存在那种恒常的心。不管爱还是恨,高兴还是不高兴,都是变化的,过去就没了。未来心尚未生起,同样是找不到的。可见,不管过去还是未来的心,都不具有恒常的特点。因为它已经变化,或并不存在,所以说都不是“我”。如果是我,必定是恒常不变的,永远都在这个状态,一直延续到现在。

  “今心若是我,彼灭则我亡。”如果认为当下的心是“我”,那现在可能是高兴的状态,也可能是不高兴的状态,到底高兴的状态是“我”,还是不高兴的状态是“我”?高兴的状态很快会过去,不高兴的状态也很快会过去,那是否意味着“我”就不存在了?如果以心念为“我”,而心念是生灭变化的,那“我”随时可能没掉。可见,所有心念都不具有“我”的内涵,不能代表“我”的存在。

  “犹如芭蕉树,剥析无所有。”下面进一步举例说明。就像芭蕉树一层层剥开之后,中间什么都没了。生命由五蕴和合而成,不论物质部分的身体也好,精神部分的心灵也好,对其层层解构之后,根本找不到不变的实体。所以说,以智慧观察我们的五蕴身心,确实没有所谓的实体。

  “如是以慧观,觅我见非实。”对心的认识,是佛法修行的核心内容。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,就是对心的观察过程。他从十二因缘入手,认识到生命像河流一样,然后从这个心流去追溯轮回的源头。因为轮回的延续就是心的延续,所以轮回的源头就是心的源头。找到心的源头,就找到觉性所在。初祖接引二祖时,二祖说:“我心不安,乞师与安!”达摩说:“将心来,与汝安!”心是什么?二祖去寻找自己的心,发现“觅心了不可得”。这个心是什么?有没有恒常的存在?如果这个不安的心是恒常的,我们将永远处在不安的状态。当一个人恐惧时,恐惧是什么?如果有恒常的恐惧之心,我们将永远处在恐惧中。那就麻烦了。当我们以般若智慧观照内心,会发现不安、恐惧的本质都是空的,了不可得。在我们身心中,根本找不到恒常不变的“我”,找不到符合自性的身心活动。所以“心”不是我。

  (3)无我,不妨轮回与解脱

  75.有情若非有,于谁起悲愍?立誓成佛者,因痴虚设有。
  76.无人谁得果?许由痴心得。为息众生苦,不应除此痴。
  77.我慢痛苦因,惑我得增长。谓慢不能除,修无我最胜。

  这3个偈颂主要解答,如果无我的话,怎么成立轮回和解脱?这是印度所有宗教哲学最关心的两大核心,所以寂天菩萨在介绍无我思想时,一定要解答这样的疑惑。

  “有情若非有,于谁起悲愍?”如果没有恒常不变的“我”,是否意味着有情是不存在的?那么谁去轮回?谁在解脱?菩萨又对谁修慈悲心?要度的众生到底是谁?非有,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。从无自性的层面主要讲无我,但这个无我并不否定生死轮回的现象,也不否定生命延续的过程,而是否定有一个自性的“我”在承担生死轮回。从胜义谛的层面来说,轮回和解脱都不存在。在空性中,没有佛和众生的差别,也没有轮回和解脱的差别。

  正如《金刚经》所说:“我今灭度无量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”虽然在积极度化众生,但同时又告诉我们,并没有众生被度化。因为在空性层面,众生和缘起的差别是不存在的,所以是“实无”。经中还讲到: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是实无所得;如来说法,也是实无所说。从空性层面看,并没有这样的差别,但在缘起的层面、世俗谛的层面,确实存在众生和佛的差别,也存在轮回和解脱的差别。这是寂天菩萨针对外人疑问的回答。

  “立誓成佛者,因痴虚设有。”菩萨是立誓成佛的人,他们在度众生的过程中,能体会到没有自性的有情,也体会到在空性层面,没有佛和众生的差别,但同时还要从空出有,在世俗谛的层面了解到,有情的轮回是源于根本无明。他们因为无明产生烦恼,进而造业,在生死轮回中受苦受难,希望得到拯救。这个现实是不可否认的。如果我们否认世俗谛的缘起存在,就变成偏空,甚至是拨无因果,是不对的。

  “无人谁得果?许由痴心得。”如果说没有这个“我”,那么由谁来修行证果?谁来成佛?寂天菩萨指出,虽然在空性层面不存在自性的“我”,但在世俗谛的层面,这一切都是成立的。就像《金刚经》的“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”,是说在空性层面没有自性的我、自性的人、自性的众生和寿者,当然也没有修行和解脱、众生和成佛的差别。但在世俗层面,我们必须承认有情生死轮回的现实,其根源就是痴。有情因为根本无明,看不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,就会有所知障、烦恼障,进而造业轮回。因为备受痛苦,所以生起解脱的愿望,希望解除无明制造的烦恼和轮回。

  “为息众生苦,不应除此痴。”菩萨已从轮回走向解脱,但为了救度众生,还会从缘起的层面,看到众生出于无明,不断地制造轮回、承受痛苦。正因为不否定这样的现实,菩萨才能发起广大悲心,想到仅仅自己解脱还不够,必须帮助众生从轮回走向解脱。虽然众生在空性层面是幻有的,痛苦和除苦也是虚幻的,但菩萨出于慈悲,不应该消除这样的分别。

  “我慢痛苦因,惑我得增长。”前面已经广泛分析无我的真相,以及依无我建立轮回和解脱的原理,最后是对无我之理加以总结。因为我执,就会对自我产生重要感、优越感、主宰欲,觉得自己高人一等,所有努力都在为自我服务。可以说,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,是产生一切痛苦的因。之所以这样,就是对自己看不清楚,对自我的迷惑看不清楚,认为有一个自性的“我”。对自我的错误认识,是我执得以增长的根本。

  “谓慢不能除,修无我最胜。”众生深陷在我执、我见、我慢中,根深蒂固。如果不学佛,简直无法想象“我”是可以破除的。我们学习佛法之后,了解到无我的原理,再以无我的智慧观修,确实可以弱化我执,最终证悟无我的空性。这种智慧可以解决由我执产生的一切痛苦,是禅修最殊胜的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