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
第九品 智慧

  第九“智慧品”,是《入行论》最为重要的一品。本论以菩提心为核心,依此建构菩萨道的修学体系——从认识菩提心的重要,到发起菩提心,令菩提心增长,使之从有限到无限,从单纯利益众生的愿望和行为,最终圆满觉醒的心。在此过程中,智慧是关键所在。只有开启空性慧,才能使世俗菩提心得以提纯,升华为胜义菩提心。从大乘修行来说,包括菩提心、菩萨行、空性见三部分,又称三主要道,或可归纳为菩提心和空性见两部分。因为佛法以解脱为目标,必须依空性慧瓦解无明烦恼,才能解脱轮回,铲除三有之根。可见,证悟空性不仅是本论的重点,也是修行的关键。

  佛教宗派众多,但都离不开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五大要素。其中,皈依、发心、戒律是各宗修行的共同基础,区别在于正见和止观。因为每个宗派有各自的依据典籍,依此形成各自的正见和禅修方法。声闻乘是通过四念处,观修苦、无常、无我,开启空性慧。中观的正见是无自性空,即我们常说的缘起性空。这四个字看似简单,但背后的原理很深奥,对修行极为重要,是开启空性慧的钥匙。

  “智慧品”共167个偈颂,主要阐述如何认识无自性空,如何依此观修,断除迷惑,通达空性。其中,对无自性空的认识,是学习本品的核心所在。无自性是相对自性而言。所谓自性,即自己产生、自己存在、不依赖条件且不可分割的实体。这就涉及我们对世界和生命的认识——世界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实体?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个实体?对于这个问题,世间的哲学、科学、宗教有各种观点。唯物论者认为物质具备这样的实体,唯心论者认为心具备这样的实体。

  佛法所说的无自性告诉我们:从外在世界到内在身心,根本找不到不变且不可分割的实体。我们认定的实体和自性都是空的,并不存在。当然,这不是常人所说的空无所有。比如桌子是无自性的,但这不是否定桌子的现象,而是否定我们对桌子的错误认识。事实上,桌子只是众多条件组成的缘起现象,其中并没有不变、不依赖条件、不可分割的实体。这是般若中观学派的见地。

  “智慧品”就是立足于中观见地,引导我们扫除自性见,同时也扫除建立于自性见上的迷惑和烦恼。在此过程中,为了扫除自性见,本论对有部及唯识思想作了探讨和批判。本论所说的空性包括两种,即人无我和法无我。人无我是对五蕴身心的剖析。在这一部分,寂天菩萨破斥了数论派、胜论派等其他宗教的思想。印度的婆罗门教、印度教、吠檀多派等,都会建立一个神我。包括西方的基督教,也以灵魂作为恒常不变的实体。本论通过对神我思想的批判,引导我们认识有情的空性。

  法无我的法指一切现象,通过对现象的分解,认识到世间一切现象,从宏观到微观都是无自性的。凡夫有种种自性见,使我们对一切现象生起烦恼,认清诸法实相,才能摆脱由此而来的烦恼。关于法无我的部分,“智慧品”主要立足于四念处来阐述。通常所说的四念处属于声闻见,是以身、受、心、法为所缘——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。本品则是从中观的见地修习四念处,不仅认识到身受心法的不净、苦、无常,同时看到身受心法的本质就是空性。透过缘起的智慧,认识到内在身心和外在世界都是无自性的,由此通达空性。

  本品最后提醒我们,体会空性后不要沉空入寂,还要生起无限慈悲,广泛利益众生。从大乘修行来说,通达空性可以使我们成就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成为合格的菩萨,做到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。

  以上大致介绍了“智慧品”的思路,是围绕对无自性空的讨论,引导我们认识一切法的空性本质,并以这样的见地指导禅修,扫除自性见,同时扫除依此产生的迷惑和烦恼,开启智慧,完成世俗菩提心到胜义菩提心的升级,这才是菩提心的最高版本,是究竟的菩提心。

引言:求解脱者需空慧

  这是导入“智慧品”之前的引言,说明空性慧在菩萨道修行中的重要性。

  1.此前诸要目,佛为智慧说。故欲息苦者,当启空性慧。

  这个偈颂包含两层含义,前两句是一层,后两句是一层。

  “此前诸要目,佛为智慧说。”此前,指本论“智慧品”之前的修学内容,包括菩提心利益、忏悔罪业、受持菩提心、不放逸、护正知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等,所有项目都导向一个核心——佛陀为了引导我们开启智慧而宣说的。

  佛法修行似乎有很多项目,在大乘三要的菩提心、菩萨行、空性见中,菩萨行又包括六度万行。但在究竟意义上,所有项目都可以统摄一处,那就是菩提心——觉醒的心。如果把它分开,就是智慧和慈悲。事实上,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也不可以严格分开。虽然从作用上有悲智之分,但在佛陀的人格中其实是一体的,都是大智慧的作用,是在智慧海洋中流露出大慈悲。

  《法华经》说: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,就是为了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,引导众生成就佛的智慧。这个智慧本来就在每个众生心中,是圆满无缺的,只是现在隐没不见,需要有方法来开启。佛教的不同法门,有的是直接说,有的是间接说,都是为了指向这个核心。本论前面的持戒、忍辱等属于间接说,为开启智慧打下良好基础,而“智慧品”是直接说。

  禅宗讲明心见性,明什么心?见什么性?同样要开启智慧,开启众生本自具足的觉性。教下修行从资粮位、加行位、见道位、修道位直到究竟位,整个过程都是为了开启智慧。见道就是通达空性,之前是为见道作准备,见道后还要继续保任,彻底摆脱一切迷惑烦恼,究竟通达空性。这都和寂天菩萨的所说一致——学佛就是学习佛陀的智慧,成就佛陀那样的智慧。

  “故欲息苦者,当启空性慧。”这两句是说明开智慧的作用。寂天菩萨告诉我们,如果要断除轮回苦,必须开启空性慧,这样才能彻底解脱。《三主要道颂》中也有同样的开示——“不具通达实际慧,虽修出离善菩提,不能断除有根故。”如果没有开启空性智慧,就不能通达实相,断除三有之根,也就是我们内在的迷惑和烦恼。所以说,开启空性慧是出离轮回的关键所在。

  关于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从轮回的原理来看。轮回的源头是根本无明,这是有情与生俱来的,使我们看不清自己,也看不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,从而导致错误认知,对自己产生我执,对世界产生法执,佛法称为所知障。比如每个人都会朦朦胧胧地觉得,有一个真实的不变的“我”,所以一天到晚为自己着想。同时,我们还会对看到的一切产生实在感,觉得它是真实不变的存在,也就是我执、实有执、自性见。

  因为对自我和世界的错误认知,由此产生自性见,执以为实有,势必会带来贪著。有了贪著,烦恼就随之而生,进而造业、轮回。改变命运、摆脱烦恼的关键,就是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,不再立足于原有的无明基础,否则不管怎么看还是错误的。我们所说的重新认识,就是接受佛法智慧。学习《入行论》,是接受中观无自性的智慧,打破对自我和世界的自性见,以缘起性空的智慧重新观察,看清这一切是无自性的,真正了解自我的实相、世界的实相。在观修实相的过程中,就能开启智慧,摆脱错误认识导致的迷惑和烦恼。只有改变认知,才能真正改变生命。

  开启空性慧,不仅可以平息轮回痛苦,还能成就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。我们之所以和众生存在隔阂,关键就在于我执,所以会觉得我是我,众生是众生。因为这种设定,就和众生有种种对立乃至冲突。而在空性智慧的层面是没有这些设定的,当我们撤除设定,就能体悟到自己和众生本是一体,所以利他就是自利。

  这个偈颂主要说明空性智慧的重要性,接着是关于二谛的认识。

一、二谛

  二谛,即世俗谛和胜义谛。这一部分立足于对二谛的认识,重点探讨无自性,主要包括两方面:一是二谛法门在佛陀教法中的重要性,一是二谛对了解世界真相的重要性。二谛是佛法的重要内容,从声闻乘到大乘的唯识、中观、天台各宗,无不重视对二谛的正确认识。尤其是中观,龙树菩萨的《中论》《大智度论》《十二门论》都讲到二谛。《中论》有个偈颂是:“诸佛依二谛,为众生说法,一以世俗谛,二第一义谛。若人不能知,分别于二谛,则于深佛法,不知真实义。”告诉我们,诸佛是依据二谛为众生说法,如果不了解二谛,也就不了解佛法。

  为什么要依二谛为众生说法?因为二谛代表认识事物的两个层面。对于大千世界的一切,凡夫是立足于无明的认识,看到桌子,觉得这是实实在在的桌子,是有自性的。圣者是立足于智慧的认识,由通达空性,而能了知桌子的实相。如果了解二谛,就意味着我们对凡夫和圣者的观点都能清清楚楚,不仅看到世间真相,同时也能认识佛陀说法的精神。所以龙树菩萨还讲到,如果我们不了解二谛,首先不能自利,同时也不能利他,因为不了解佛陀说法的立足点是什么,不了解世间真相是什么。所以说,了解二谛可以引导我们正确认识佛陀教法,认识世间真相,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利和共利。

(一)二谛的定义

  2.世俗与胜义,许之为二谛;胜义非心境,说心是世俗。

  “世俗与胜义,许之为二谛。”二谛即世俗谛和胜义谛,许就是认可。前面讲到,二谛代表两种立场,一是凡夫以妄识产生的认知,一是圣者以智慧产生的认知。我们对每个境界的认识,都包含这样两个层面。

  谛为真实义。在凡夫的认识中,会以眼见为实,觉得我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。比如这个桌子好看,就是实实在在的好看;这个桌子值钱,就是实实在在的值钱。凡夫认定的真实包含两方面,一是缘起现象的本身,一是透过自身认知看到的现象。世俗谛把这两个层面合在一起。关于这个问题,唯识宗以遍计所执、依他起和圆成实三性作出解读。遍计所执是凡夫的错误认识,但离不开依他起。首先有依他起的现象,然后对此进行错误加工,形成遍计所执。就像月光下有条绳子,这是事实的存在,你却以为看到了蛇。也就是说,显现在你认知上的是蛇而非绳子。关于蛇的认识是虚妄的,但离不开绳子的事实。凡夫所见的一切,都是由根本无明产生的扭曲认知,被错误认知处理过,被混乱情绪投射过。所以世俗谛有覆蔽、遮蔽之义,就是把真相遮蔽起来,只能代表凡夫认为的存在,并非真相。但凡夫往往相信自己的认识,以为这是真实的,所以叫世俗谛。

  “胜义非心境,说心是世俗。”胜义谛超越理性、思维的认知,不是由分别心形成的。分别心认识到的,只能是世俗谛。关于胜义谛,《解深密经·胜义谛相品》讲到四个特点。一是离言无二相,胜义谛超越语言,超越二元对立;二是超寻思所行相,超越理性的思维和概念,不可以用凡夫心去思维,也不可以用概念去认识;三是离一异性相,它和现象的关系既不是一也不是异,既超越一也超越异;四是遍一切一味相,胜义谛遍一切处,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空性,都是胜义谛。《解深密经》的这四点,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什么是胜义谛。

  二谛代表认识世界的两个层面,世俗谛是凡夫的认识,胜义谛是圣者空性慧所通达的。在修习空性的过程中,我们首先要立足于现实的当下认识世俗谛,否则就无法通达胜义谛。事实上,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都蕴含着空性,同时也蕴含着世人的错误认识。古今中外的文化传承,就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过程。从科学、哲学到民俗等等,都是从不同角度认识世间现象,包括怎么开发它,使用它。

  对于同一个现象,科学有科学的认识,宗教有宗教的认识,民众有民众的认识。科学的认识,多半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。比如现在的生活用品、电子产品,乃至各种武器,就是人类认识物理世界后形成的一系列结果。佛法对世间万象的认识,是立足于圣者的大智慧,其高度和目的都与世人不同,不仅认识现象,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,从而拨乱反正,证悟实相。不过,科学和佛法也有共通之处。尤其到今天,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,不少科学发现正在接近佛陀对世界的解读。因为科学有一份求真精神,会通过反复研究和实验,探究什么代表物质,人的认识和世界有什么关系。如果方向正确,就可以逐步抵达真理。当然,这种抵达是来自理性认识和科学实验,即便获得接近空性的知识,还是不能解决烦恼、生死等根本问题。因为这种知识不是来自智慧的内证,是缺乏力量的。

  佛陀以智慧观察世界,所见只是条件、关系形成的缘起假相,这就属于如实见。虽然面对同一个世界,但和世俗谛的所见完全不同。凡夫看到桌子时,是以无明为基础,充满自性见和好恶情绪。只有正确认识世俗谛,了解缘起性空的真相,才能摆脱因错误认识形成的自性见,以及由此引发的迷惑和烦恼,通达胜义谛。如果看不清俗谛,就不能证悟真谛。

  二谛是通过对世俗谛的认识,正确认识胜义谛。那么世俗谛和胜义谛是什么关系?是一还是异?《解深密经》说的是“非一非异”,也可以说,世俗谛的本质都是空性,当你正确认识世间时,就可以在每个事物的当下体认空性。比如你能正确认识桌子,就能在桌子上体认空性。在禅宗祖师的悟道因缘中,有人看到梅花悟道了,有人听到流水悟道了,山河大地,一切的一切,其本质都是空性。当我们不再陷入遍计所执,就能透过缘起现象抵达真相。所以说,对胜义谛的认识离不开世俗谛。

  学习中观智慧的目的,是对内在身心和外在世界作出正确观察。一是对我的观察,一是对法的观察。我们会对自身产生我执,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源,所以声闻人认识到“我空”就可以解脱。但从中观应成派的观点看,仅仅认识到我空,解脱是不究竟的,还要以缘起智慧观察一切现象,认识到“未曾有一法,不从因缘生,是故一切法,无不是空者”。所有的法都是因缘所生,是无自性空的。具备这样的认知,才能摆脱关于法的自性见。

  无明使我们对所见一切充满了自性见。这些自性见又可归纳为两种,即关于我的自性见和法的自性见。人无我和法无我,正是破除有关我和法的自性见。认识到我是没有自性的,就能体认我的空性;认识到法是没有自性的,就能体认法的空性。大乘佛法有十八空,即内空、外空、内外空、大空、空空、真实空、有为空、无为空、毕竟空、无前后空、不舍离空、佛性空、自相空、一切法空、无法空、有法空、无法有法空、不可得空。事实上,还有无量无边的空。我们在什么地方产生自性见,中观学者就告诉我们——这是无自性的,是空的。每一种空都是为了扫除自性见,开启空性慧,使我们成就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所以空性智慧在修行中非常重要。

  “智慧品”重点讲无自性空,引导我们理解佛陀教法,正确认识二谛,认识世间真相,完成自利利他、自觉觉他的修行。

(二)二谛见之层次

  3.世见二种师:瑜伽师一般。一般世间师,瑜伽师所破。
  4.复因慧差别,层层更超胜。

  “世见二种师。”寂天菩萨告诉我们,对二谛的认识有深浅不同,大体可分为两类,一是瑜伽师,即修习止观的人;二是普通人,即未在佛法正见指导下修行的人。他们对世间也有各自的看法,禅修者有禅修者的看法,普通民众有普通民众的看法,哲学家有哲学家的看法,外道有外道的看法。

  《瑜伽师地论》把真实分为四种。一是世间极成真实,即普通人认定的世间真相;二是道理极成真实,是哲学家、科学家通过思考和研究认定的世间真相;三是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,是圣者断除烦恼后看到的世间真相;四是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,是圣者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后看到的世间真相。

  从普通人到哲学家、宗教家、科学家,不同人会从各自的角度认识现象。即使佛教徒中,也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别。再细分的话,声闻乘包括有部、经部、上座部、大众部等派别,菩萨乘有唯识、中观、如来藏等不同见地。在汉传佛教中,也有天台、华严、禅宗、净土等八大宗派。唯识学者觉得唯识见最高明,是“无上无容真了义”。中观则有自续派和应成派之分,寂天菩萨属于应成派学者,认为这一见地对空性的认识最为透彻,相比之下,其他宗派多少隐藏某种自性见。所以寂天菩萨根据人们对无自性的透彻程度,做了高低评判。

  “瑜伽师一般。”这里的瑜伽师,包括有部、经部、唯识、中观,他们根据佛法正见修习止观,对空性有深浅不同的认识。比如有部认为,心灵和物质都有不变的实体,以此作为心灵和物质建立的基础。唯识的观点是心有境无,这个心到底是什么意义上的有?从中观应成派的角度,会和唯识学者展开讨论。具体内容下面会讲到,可能是误解,也可能有一定意义。一般,则是指凡夫和外道。比如外道认为世间一切现象是有自性的,我也是有自性的,会建立阿特曼之类的神我。中观应成派认为,从世间外道到有部、唯识,对无自性的认识都不透彻,多少会有自性见,只有应成派的认识究竟了义。

  “一般世间师,瑜伽师所破。”世间一般人或外道认为我有自性,在佛法看来是不成立的,并加以破斥。但有部、唯识、中观对无自性的认识深度也不同。在应成派看来,只要有自性见,就代表你对无明的破除不彻底,还有根本无明在,不能真正解脱。包括阿罗汉的涅槃,也不是究竟解脱。所以应成派会以更彻底的无自性见,去破斥外道、有部等观点。比如说一切有部提出的一切法有自性,始终是中观破斥的重点。此外,也会破斥唯识心有境空的见地。中观讲缘起性空,正是为了破斥自性。龙树菩萨的《中论》《十二门论》及提婆菩萨的《百论》,都会不遗余力地扫除自性见,引导学人通达空性。

  “复因慧差别,层层更超胜。”因为智慧有深浅,所以对无自性的认识,一层比一层更透彻:唯识比有部透彻,中观比唯识透彻,而应成派则是中观体系中最透彻的。当然这是从应成派的角度而言。

  在唯识学者的角度看来,中观见有点偏空,唯识见才是中道。唯识认为实相就是不增不减,不增益也不减损。比如这里有五个苹果,你认为它有六个,是增益;认为它有四个,是减损,都是不对的。在印度佛教史上,唯识和中观有过空有之争,但我觉得二者并不冲突。这些道理在下面会讲到。

  对二谛的认识,从世间法的角度也有深浅不同。平常人把一切的存在当作真实,古希腊哲学认为世界由原子组成,印度也有类似思想,认为极微是物质的最小存在,是不依赖条件的独立存在。宇宙就像盖房子一样,由原子堆砌而成。但现代量子物理学认为,宇宙中根本找不到固定不变、不可分割的物质实体。这个认识类似从有部到中观,中观就是告诉我们,根本找不到所谓的实体,一切都是无自性空的。我们知道,科学是后后胜于前前的进步过程,牛顿比之前的科学家先进,爱因斯坦又会推翻牛顿的理论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,从地心说到日心说,再到宇宙是无限的存在,根本就没有中心,后人在不断推翻前人的认识。

  佛法不同宗派在见地上也有深浅。粗浅的见地是为了引导普通民众,究竟的见地则是引导学人直达空性本质。在修学过程中,为了让我们如实把握佛陀说法的精神,把握生命和世间的真相,后者会批判相对粗浅的见地,避免我们带有执著,不能究竟解脱,同样是后后推翻前前。但佛法和科学的不同在于,科学是从下往上,一步步接近真理;佛法是从上往下,佛陀证道的所见即为最高,但为了适应众生根机,会开演不同法门,有高有低。这不是进步或退步,而是由教化需要形成的。

  中国的三论宗属于中观学派,依龙树菩萨的《中论》《百论》和提婆菩萨的《十二门论》所形成,非常重视二谛的理论。在姚秦时期,这些经典由鸠摩罗什于西安草堂寺翻译传世。此后,这一思想经过南北朝的摄山系统得到传承,盛行一时。当时南京是六朝古都,栖霞寺高僧僧朗、僧诠、法朗继承了中观破而不立的思想,以扫除一切自性见为指导思想。到嘉祥吉藏,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三论宗的理论,针对当时人们对二谛的认识偏差,建立四重二谛,每一重都会破斥某一家对二谛产生的自性见。

  第一重,有是俗谛,空是真谛;第二重,有和空都是俗谛,非有非空是真谛;第三重,有和空是二,非有非空是不二,二和不二都是俗谛,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谛;第四重,一切言教都是俗谛,超越语言和思维才是真谛。真理是现成的,本来没什么好说,但因为有了自性见和执著,使得众生被卡在轮回中不得解脱,无法见到真理。所以四重二谛帮助我们层层扫荡自性见和执著。执有,就得破除有;执空,就得破除空;执非有非空,就得破除非有非空;执二、不二、非二非不二,乃至一切言语,也要彻底扫除。换言之,凡是内心有执著,有自性见,都属于四重二谛扫除的范围。

  三论宗的这些剖析,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教界对无自性的认识深浅。这些问题不仅过去存在,现在同样存在。祖师从无自性见的角度,引导我们扫除自性见,通达无自性。这是关于对二谛层次的认识,是有深浅的。最高的是认识到一切无自性,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俗谛,证悟胜义谛。反过来说,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无自性,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正确认识俗谛,也就不能证悟胜义谛,不能真正解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