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
(二)学摄善法戒

  三聚净戒的第二个项目是摄善法戒,即菩萨行者怎样修习善行。在这部分,寂天菩萨提出一个重要问题:如何看待我们的身体,应该用身体来做什么?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,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危害和痛苦。

  通常,我们会把身体执以为我,执著身体是结实的,长存的。因为这样一份期待,就难以面对无常的事实。人为什么怕死?正是因为把身体当作“我”。有了这个误解,想到“我”将随着死亡断灭,不知所终,就会莫名恐惧。把身体执以为我,使得我们终生都在伺候这个身体,觉得身体的健康就代表我的健康,身体的美就代表我的美。所以,为了身体的生存,费尽周折;为了身体的健康,尽心调养;为了身体的美观,动刀整容,吃尽苦头;甚至还要追求长生不老,希望可以永久使用这个身体。不仅如此,我们还为了满足身体的各种欲望,不惜造下恶业。

  我们为身体付出种种代价,可身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?不管多么努力,身体并不会因此而增值,且永葆青春。事实上,身体每天都在贬值,都在不断走向衰老。一旦死亡,这个身体将过期报废,一文不值。如果我们以身体的存在、健康、美貌作为人生价值,就意味着,这样的生命将毫无意义。事实上,身体只是供我们暂时使用的工具,本身并没有价值。所谓的健康、美貌,也是暂时的。除非用身体来实现人生价值,这个工具才会因此被赋予意义。所以说,只有正确认识身体的作用,我们才能用好它,而不是为其所累。

  正确认识身体,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内容。四念处的“观身不净”,正是对治我们关于身体的错误见地。在《入行论》中,寂天菩萨针对凡夫把身体执以为我、执以为净、执以为常的误解,指出了身体无我、不净、无常的真相。进一步,还提出对身体的有效使用——用它来修习善法,才是身体真正的价值所在。否则,我们为身体付出的所有努力,都是得不到回报的。

  1.断不学戒之因——贪身

  我们之所以不能有效地持戒、修行,其中一个重要障碍,是缘于对身体的贪著,要满足身体的种种欲望。关于这个问题,寂天菩萨从“不应贪身之喻、观身不净、思身无精妙、不应贪身之因、应令身修善”五个方面作了说明,共12个偈颂。

  (1)不应贪身之喻

  59.秃鹰贪食肉,争夺扯我尸,若汝不经意,云何今爱惜?
  60.意汝于此身,何故执且护?汝彼既各别,于汝何所需?

  第一,说明为什么不应贪身。寂天菩萨以生动的例子指出,这种贪著是毫无道理的。

  “秃鹰贪食肉,争夺扯我尸,若汝不经意,云何今爱惜?”印度有林葬,人死之后,直接扔到山林给鸟兽吃。西藏有天葬,把尸身的肉一块块割下,秃鹫就飞来吃得干干净净。汉族地区是土葬,看似对身体作了完整保存,其实埋到地下也是给蚂蚁和微生物吃。在以往留下的墓穴中,所剩不过是些干枯的骨头。总之,最终结局都是给动物吃,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现实。寂天菩萨从这样的现实发问:当那些秃鹫来抢夺我们的肉,争得欢天喜地,再一块块吃掉。如果这个身体是你的,你为什么不在意,为什么不生气,为什么不反抗呢?既然到那个时候你不在意、不生气、不反抗,现在为什么对身体如此爱惜?有这个必要吗?

  这说明什么道理?第一,这个身体不是我,不能代表我;第二,身体和我只有暂时的关系,就像我们租来的东西。比如你去租车,交了钱,租车公司把车租给你三天。你从苏州开到南京,开到北京。归还后,这车和你就一点关系都没了。身体也是有使用期限的,日期一到就报废,不能再用。看清这一点,我们不应该对身体有任何贪著。

  过去我在佛学院读书时,经常找明真老法师坐一坐。老法师喜欢看天,我们到他那里去,也和他一起看看天,并不说什么。老法师原来是学唯识的,喜欢写文章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《法音》刊登过老法师的文章。他关注的问题是“身非是我论”——这个身体不是我。执身为我,是人类的一个重大误区。所以佛教把身见、我见列入六种根本烦恼,把破除身见、我见作为重要修行内容。我们把身体当作我,才会进一步将此执以为常,执以为净,执以为坚实,希望它长生不老,健康漂亮,对此产生期待、幻想和种种错误认识。

  第2个偈颂,通过意识进一步加以阐述。意识和身体只是暂时的伙伴,也可以说是租用关系。意识需要依托身体,身体也离不开意识。《瑜伽师地论》说,身体的原材料就是父母的遗传基因。原材料结合后,识前去投胎。因为识对遗传基因的执持,这点原材料就逐渐长成胎儿。在此过程中,二者是相互依托的。如果没有识去投胎,遗传基因就不能成为生命。如果没有遗传基因,识就没有投胎的依托。因为这种依托关系,所以我们对身体有一种强大的、习惯性的执著。从小到大,我们理所当然地觉得这个身体就是“我”,从来没有怀疑过。如果连身体都不是“我”,那究竟什么代表“我”?如果我们用智慧观照,确实会发现,身体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,终归是要舍弃的。

  “意汝于此身,何故执且护?”寂天菩萨发问:意识啊!你为什么对身体如此执著,为什么对它守护不舍?这个执著、守护和我执有关,而我执本身是生命的错觉,是没有实质的,所以它需要寻找支撑,比如以身份、身体、观念、思想等作为存在依托。这样才会感觉“我”的存在很真实。事实上,这只是我执的需要,不管身份也好,身体也好,地位也好,财富也好,所有这一切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,都不能真正代表“我”。也就是说,意识把身体执以为我,只是我执的一种把戏,是无明的产物。

  “汝彼既各别,于汝何所需?”既然意识和身体是各归各的,并不是一体的,它对你有什么用呢?佛法告诉我们,身体和意识是两个系统。身体的物质系统来自父母,而意识的精神系统来自往昔生命的相续。只是这一期的业力,使意识和身体发生暂时的关系,其实它们各是各的,并不是一个东西,更不是“我”。我们把它当作“我”,完全是错误的,将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烦恼和过患。

  执身为我,使我们为身体的需要奔波劳碌,受苦受累。甚至为此不断造业,使生命进入惑业苦的恶性循环。所以寂天菩萨告诫我们:要认清身体和我的关系,不应该执身为“我”,更不应该为此造业。

  (2)观身不净

  61.痴意汝云何,不护净树身?何苦勤守护,腐朽臭皮囊。

  第二,进一步认识身体的实质,即不净的特点。

  “痴意汝云何,不护净树身?”痴意,即凡夫愚痴的意识。凡夫的意识是以不共无明为基础,是错误的,且伴随种种烦恼。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意识的活动,所以我们的认识模式有很大偏差。我们贪著这个身体,其实身体有什么值得贪著呢?如果你觉得身体很干净而执著它,寂天菩萨说,那还不如贪著树好了。树会长出绿叶,开花结果,让人赏心悦目。即使把树砍了,还是美观实用的木材。

  “何苦勤守护,腐朽臭皮囊。”我们的身体又是什么状态呢?首先,它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,最初的原材料就不干净。其次,这个身体九孔常流不净,每个窟窿流出的体液都不干净。到了夏天,一出汗就有臭味。平时哪个部位受伤或腐烂后,那种脓血更是不堪入目。一旦死了,马上要装到冰柜冻起来,否则很快发臭、发胀、腐烂。尤其在气候炎热时,还会生出蛆虫。可见不管活着还是死了,身体都是肮脏不净的,即使每天都在清洗打理,涂脂抹粉,也改变不了不净的本质。对这个腐朽的臭皮囊,何必要苦苦执著?

  当我们了解到身体的不净,就不应该贪恋。当然这并不是说,不要适当保护身体。在《入行论》中,寂天菩萨既要我们破除对身体的贪著,同时反复告诉我们,要爱护身体,这是一个珍宝,是我们修行、解脱的重要助缘。就像我们租来的工具,如果不好好维护和使用,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,也不能成办我们想做的事。

  认识到身体不净的真相,目的是去除对身体的执著。如果执著身体为美,为净,把大量时间耗费于装饰身体,甚至为此产生烦恼,是根本不值得的。因为你维护的这个东西,本身是不美、不净的,是每况愈下的,不会因为你的维护就清净无染,永葆青春。不管你往上面刷多少东西,它本质上就是不净的,是容易腐烂发臭的。我们把身体执以为我,执以为净,都属于不正知。什么是正确认识?就是要对身体作如实观察,它的真相是什么,我们就怎么认识——比如“身体非我”“身体不净”。这些观察都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,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对身体的错误认识。

  (3)思身无精妙

  62.首当以意观,析出表皮层,次以智慧剑,剔肉离身骨。
  63.复解诸骨骼,审观至于髓。当自如是究:何处见精妙,
  64.如是勤寻觅,若未见精妙,何故犹贪著、爱护此垢身?

  第三,认识到这个身体并不结实,从而破除常见。我们觉得身体代表“我”的存在,所以希望它永远健康,甚至希望它长生不老。如何破除这种常见?

  “首当以意观,析出表皮层。”寂天菩萨让我们运用想象力,首先观想把皮从肉上剥下来。为什么把身体叫作臭皮囊?因为身体表面就是一层皮,就像口袋一样,装着五脏六腑、骨骼肌肉,而且这个皮袋还会不断散发臭味。我们平时就是带着这些东西走来走去,说话做事。

  “次以智慧剑,剔肉离身骨。”然后再观想,用智慧剑把身上的肉剔下来,把五脏六腑掏出来,剩下一个骨架。有些人体骨架的实物,还可以架着站在那里,看过的话就很容易观想起来。或者借助图片,也有助于观想。

  “复解诸骨骼,审观至于髓。”再把骨骼逐个分解,一直审视到其中的骨髓。身体的构造就像以前盖房子那样,先用几根柱子搭起框架,再钉上木板,搞各种装修。现在是拆除,先把皮肉、内脏、手足去掉,就剩下一根根骨头。如果进了火葬场,一会儿就剩下几两骨灰。这就是身体的真相。我们现在觉得它美,只是因缘显现的假相。其实它是无常的,维持不了多久就会开始衰老,面临各种病变,最后假相就变成无相了。

  “当自如是究:何处见精妙。”当我们深入审查后,确实会发现,身体只是一大堆因缘、条件的假相,是业力构成的,其中找不到精妙的组成,也找不到坚实的、永恒不变的本质。我们贪著身体,为了维护自己希望的形象,要通过饮食来滋养它,通过洗澡和穿衣打扮来装饰它,还有人通过涂脂抹粉来美化它,费尽心思,劳民伤财。如果不维护、不吃饭、不洗澡,也不适当装饰,最后它会是什么样?肯定惨不忍睹。当我们用智慧观察后,可以破除对身体的贪著。这种贪著使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,给自己带来无尽烦恼。因为身体的实相和我们的期待并不吻合。如果我们追求实相,它本来就是如此,不需要做什么维护,就可以轻松地使用它。问题在于,我们现在执著的是假相,甚至是幻相,所以维护起来格外吃力。

  “如是勤寻觅,若未见精妙。”我们用智慧对身体分析、审视的结果,是认识到它的不清净、不坚实,认识到它并不能代表真正的“我”。这些分析可以使我们减少对身体的贪著,进而摆脱被身体奴役的状态,避免成为维护身体的奴隶。

  “何故犹贪著、爱护此垢身?”认识到以上所说的道理后,我们为什么还要贪恋、爱著这个充满污垢的身体呢?

  这一部分内容,寂天菩萨通过种种比喻和善巧分析,帮助我们正确地审视身体,认识其中真相,从而摆脱对身体的贪著。

  (4)不应贪身之因

  65.若垢不堪食,身血不宜饮,肠胃不适吮,身复何所需?
  66.贪身唯一因,为护狐鹫食。

  第四,说明不该贪著身体的因。

  “若垢不堪食,身血不宜饮,肠胃不适吮。”在此,寂天菩萨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:我们精心维护这个身体,把它养得这么好,可身体能派什么用处呢?身体里外都很脏,不能当饭吃,身上的血不能当饮料喝,肠胃也不能当作食品。

  “身复何所需?”这个身体就那么一无是处吗?到底可以用它来做什么?

  “贪身唯一因,为护狐鹫食。”我们想尽办法维护这个身体,却不能用来当饭吃,唯一的作用,就是为狐狸、秃鹫等提供食物。我们付出那么多努力,却只是在保护这些动物的食物,这听起来很滑稽。就像人养猪是为了吃猪肉,我们有没有想过,自己把身体养好了,最后是给秃鹫吃的?谁也不会这么想,但事实就是如此。我们精心养护,结果却喂了秃鹫,喂了地里的虫蚁。难道这就是维护身体的结局吗?难道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吗?如果一个人没有更高的追求,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,为了过好日子而活着,那他的生命意义不过如此。寂天菩萨揭示这一事实,让我们反思——维护这个身体究竟为了什么。所以说,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,否则生命确实是没有意义的。

  (5)应令身修善

  66.故应惜此身,独为修诸善!
  67.纵汝护如此,死神不留情,夺已施鹫狗,届时复何如?
  68.若仆不堪使,主不与衣食。养身而它去,为何善养护?
  69.既酬彼薪资,当令办吾利,无益则于彼,一切不应与。
  70.念身如舟楫,唯充去来依,为办有情利,修成如意身。

  最后,寂天菩萨为我们找到了护身的唯一理由:应该用这个身体来修习善法。

  “故应惜此身,独为修诸善!”我们之所以要爱惜这个身体,爱惜暇满的身份,是为了用身体修习善法,为了解脱,为了转迷为悟、利益众生。如果我们用它来成办这些大事,才是拥有身体的真正价值。

  “纵汝护如此,死神不留情。”纵然你对身体百般呵护,死神并不会因此放过你,你也不会因此免除死亡。不论你用什么方式保护身体,死神都是毫不留情的。

  “夺已施鹫狗,届时复何如?”死神最终会把你的生命夺走,让身体去喂秃鹫,喂野狗,喂蚂蚁,或任由它腐烂。不论你怎么百般呵护,吃了什么,用了什么,死后的结果都一样。到时你又能怎么办?你现在如此精心照料,但死神降临时,你对这个身体一点办法都没有。它该腐烂就腐烂,该被动物吃就被动物吃。

  “若仆不堪使,主不与衣食。”此处以比喻说明我们和身体的关系。比如有钱人家会养些仆从,做企业的会雇很多工人。如果这些仆从、工人不听使唤,不肯工作,主人或企业主就不会给他发工资,甚至会解雇他。

  “养身而它去,为何善养护?”我们爱护这个身体,把它从一点点养到现在,为了它的吃,为了它的穿,为了它的住,千辛万苦。我们为身体付出这么多努力,作了这么大投资,还要解决它带来的各种麻烦,可身体最后还是离你而去,并不能长久地为你效劳。既然如此,我们为什么要全力为身体服务呢?为什么要为它付出这么多代价?换言之,如果身体不能为生命成长作出贡献,仅仅是一个存在,那我们对身体的所有投入,其实是没价值的。一旦死神降临,你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将报废。

  所以说,身体应该为我们改善生命服务,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,唯有这样,身体才有其存在价值。从另一个角度说,我们为养育身体付出了代价,身体也应该为生命成长作出贡献,这种投资才是值得的。如果不能用身体来修习善法,我们对身体的投资就是零回报,甚至是负增长。因为我们还为它造作种种恶业,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。寂天菩萨的这个提醒很有说服力,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身体的关系。

  “既酬彼薪资,当令办吾利。”在社会上,我们找人给自己打工,付给他工资,他就应该帮我们做事,不该只是服务于他的存在。如果我们养育身体,却不能用来修习善法,提升生命,仅仅是为身体的存在而存在,就相当于你付工资给别人,他却不能为你服务,只是用这份工资养活了自己。既然我们给人报酬会有要求,那我们为身体付出这么多,投资那么大,也该要求它为我们做事,为改善生命而努力。

  “无益则于彼,一切不应与。”如果这个身体不能为我和众生作出任何贡献,那我们对身体的投入就是没意义的,因为得不到价值和回报。社会上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,没回报的项目是没人投资的。我们会算很多经济投资的账,却对生命的投资一无所知。事实上,任何经济投资的回报都是微不足道的,最大的价值是来自生命内在,最有意义的投资,也是对生命的投资。可惜一般人认识不到,只会向外追求。

  “念身如舟楫,唯充去来依。”我们要把身体当作航船,这是将我们从轮回此岸带向解脱彼岸的船。人身的意义就是追求智慧,迈向解脱,进而帮助无量众生。我们应该把身体作为这样的工具来使用,才能实现它最大的价值,才不辜负我们得到的暇满人身。

  “为办有情利,修成如意身。”身体的价值,一方面是发菩提心,成办一切有情的利益;另一方面,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,使自己成就圆满的清净佛身。简单地说,就是自利利他,自觉觉他。

  这部分是关于摄善法戒的修行。寂天菩萨首先引导我们以正知观察身体,了解身体无常、无我、不净的真相,同时告诉我们身体的存在价值,就是用它来修习善法。这一认识和价值观的确定,对修行非常重要。

  2.应善巧修善

  我们认识到身体的价值后,就应该利用这个身体,善巧地修习善法。这部分从“举止应安详、随喜他人善、应巧学众善”三个方面,说明如何修善的内容,共13个偈颂。

  (1)举止应安详

  71.自主己身心,恒常露笑颜,平息怒纹眉,善成众生友 。
  72.移座勿随意,至发大音声。开门勿粗暴,温文悦人心 。
  73.水鸥猫盗贼,无声行悄捷,故成所欲事,佛谕如是行。

  第一,举止要安详调柔。修习善法时,我们要对自己的身心保有正知,行为才能自主。平常人的身心活动是不能自主的,总是随着不良串习说些什么,做些什么。高兴或不高兴,几乎都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。我们现在讲的被控,被选择,就是被不良串习控制。在这种状态下,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做些没价值的事,或是莫名地躁动、癫狂,甚至做出种种伤害他人的行为。

  “自主己身心。”寂天菩萨告诉我们,要以正知观察自己的身心。只有安住于正知,我们才能对起心动念和举手投足了了明知,进而才能自主。所谓自主,一方面是对身心状况看得清楚,知道该做什么;一方面是有能力把它调整到最佳状态。

  “恒常露笑颜。”安住正知、没有任何偏执时,心就能处在开放、松弛、自然的状态,和任何人都没有界限,没有隔阂。很多时候,我们会把自己封闭在某种情绪,或是活在某种设定中,有界限,有隔阂,有喜欢不喜欢,结果一天到晚愁眉苦脸、心事重重。而正知本身是没有界限的存在,可以接纳一切,没有丝毫紧张和挂碍。当我们的心没有被烦恼和情绪抓住,自然会面露微笑。这是来自生命内在的喜悦。

  “平息怒纹眉。”当我们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,如果没有正知,就会落入嗔心,表现出皱眉、愤怒的样子,甚至越来越气。反之,如果心安住正知,即使有生气的念头,我们也不会被它抓住,更不会被它控制,而是会设法调整它,平息它,继续保有清净祥和的心态。

  “善成众生友。”当我们安住于正知,带着慈悲心面对一切人,就能和众生建立友善的关系,成为他们的朋友,与他们和睦相处。

  “移座勿随意,至发大音声。”这是说明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要保有正知。我们平常做事时,往往不是活在当下,只想着快点把事做好,有时还带着情绪,动作就会粗鲁莽撞,注意不到他人的感受,不考虑我这么做会不会影响他人,甚至伤害他人。比如搬桌椅时发出很大的噪音,使他人受到干扰。当心在躁动中,是考虑不到这些的。反之,如果我们安住于正知,内心宁静而明晰,做事时就会照顾到周围人,动作轻柔,尽量不发出噪音,而不是随着情绪和浮躁的心态任意妄为。

  “开门勿粗暴,温文悦人心。”开门也是一样。你去找别人时,要温和地弹指敲门,不要“咣当”推门进去,把人吓一跳。儒家以“温良恭俭让”为做人素养、处世之道。温是温和,良是善良,恭是恭敬,俭是俭朴,让是礼让。作为出家人和菩萨行者来说,也要具备这些基本素养。总之,要时时保有正知,带着安静的心做每件事,不要粗野、冒失、莽撞,以免干扰他人。这样做每件事的过程中,就是在炼心,在修行。这种调柔的举动来自祥和的心,来自正知正念。

  “水鸥猫盗贼,无声行悄捷。”这里用比喻说明,我们的一举一动应该保持什么状态。就像水鸟飞过、猫抓老鼠、盗贼偷窃时,动作都很轻盈,并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警觉。警觉是什么状态?我们想象一下,盗贼潜入哪里作案时,想要不被人发现,不是只看一个方向,必须时刻留心各个方向,看看左右有没有人,背后有没有人,楼上有没有人。这种警觉是发散性的,一个人处在这种状态时,会不会昏沉?会不会散乱?会不会胡思乱想?肯定不会。

  “故成所欲事,佛谕如是行。”猫和小偷要达到目的时,必须警觉、专注、安静。寂天菩萨以此说明,我们现在想要修行,想要解脱,同样不能让心陷入粗野、散乱的串习,而要保有警觉、专注、安静。只有保持正知,才能令心安住善法,修习止观,达到修行目的。这是佛陀对菩萨行者的告诫。

  (2)随喜他人善

  74.宜善受人劝,恭敬且顶戴,不请饶益语,恒为众人徒。
  75.一切妙隽语,皆赞为善说!见人行福善,欢喜生赞叹。
  76.暗称他人功,随和他人德;闻人称己德,应忖自有无。
  77.一切行为喜,此喜价难沽;故当依他德,安享随喜乐。
  78.如是今无损,来世乐亦多;反之因嫉苦,后世苦更增。

  第二,随喜他人的善行。学佛是尽未来际的修行,是生命改造工程。作为菩萨行者,我们要有开放、接纳的胸怀,同时培养学习和随喜的能力。通过随喜,不仅可以迅速积累资粮,还能学习他人的善心善行。

  “宜善受人劝。”我们和朋友相处时,要虚心接受对方的劝勉。同时善巧地劝勉他人改过修善,而不是对他人的过错横加指责,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。

  “恭敬且顶戴,不请饶益语。”如果你没邀请,他人就为你说法,指出你的问题,给你忠告和建议,不论对方是出于慈悲想帮助你,还是用苛刻的态度在说,凡对自己有帮助的话,都应该恭敬顶戴,不要心生抵触。凡夫因为我执,很容易自以为是,感觉自己做的都对,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劝告和批评。有时明知自己不对,也不愿承认。如果放下我执,带着正知聆听,不论听到什么,都不会产生对立情绪,真正做到虚怀若谷。为什么我们会对他人的话感到抵触?这个情绪的背后正是我执。我执就像坚硬的墙壁,有了这道墙,不同意见过来,就会产生反弹。如果内心没有我执,不论什么过来,就像打在虚空,是没有任何反应的,更不会构成对立、冲突,因为虚空可以容纳一切。在此基础上,可以进一步选择,对有道理的就接受,没道理的就放弃。

  “恒为众人徒。”这样我们就可以向所有人学习,让自己成为所有人的弟子。孔子说,三人行必有我师焉。对于菩萨行者来说,众生都有不同的长处,有值得学习的地方。尤其对那些主动饶益我们的人,更要带着感恩的心,接受他们的意见。

  “一切妙隽语,皆赞为善说!”听到一切美妙的、能启发智慧、对人有帮助的善语,我们要由衷地真诚随喜,赞叹对方“说得好”。

  “见人行福善,欢喜生赞叹。”看到他人修习善行,参与公益慈善事业,我们要由衷地心生欢喜。随喜是《行愿品》的第五大愿,从六道一切众生的善行,到三乘圣贤、诸佛菩萨所修的一切功德,乃至一沙一尘,我们都要深深随喜。随喜可以弱化我执,打破我们和众生之间的隔阂,培养接纳、包容的心。因为没有对立,我们才能广泛随喜他人的善行和成就。

  随喜不同于溜须拍马、阿谀奉承。二者的区别在于,后者是别有用心的,其中包含着贪著,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世俗利益,所说往往是不真实的,也不是发自内心的。同时,这种话并不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利益,甚至还有负面作用,也就是社会上所说的捧杀。不管对方做了好事坏事,做得效果如何,都是一通乱捧,让对方是非不辨,忘乎所以,最后就呜乎哀哉了。而随喜赞叹是建立在真实功德的基础上,对自他双方都有利益。从自身来说,赞叹他人功德,可以让心开放,让善念增长。从对方来说,善行得到肯定之后,会更有信心修行。现在很多人不愿做好事,其中一个原因,就是不容易得到肯定,反而会被质疑甚至冤枉。如果看到有人做善事,大众都能由衷地随喜赞叹,给予正向支持,将大大有助于道德行为的推广。

  “暗称他人功。”作为菩萨行者,应该怎样赞叹他人?有些人比较低调,做了好事不习惯被人当面称赞;也有时候,你当面称赞对方,有人误会你在阿谀奉承。为了避免这些讥嫌,寂天菩萨提醒我们,如果你觉得谁有德行,可以在背后称说他的功德。当然这不是绝对的,也可以当面称赞,视具体情况而定。

  “随和他人德。”当别人在说“某人最近做了什么好事”并表示赞叹时,有些人会不以为然,甚至说些风凉话,这种做法是错误的。寂天菩萨告诉我们,听到称赞某人功德时,只要这个功德是真实的,就应该随顺大家的赞叹,随喜他人的功德。

  “闻人称己德,应忖自有无。”听到有人称赞自己时,不要忘乎所以,而要检讨自己做得好不好,是否具备他人称赞的功德。这点也很重要。很多人有了一定成就后,会听到各种赞叹。虽然你未必具备那些德行,但听的赞叹多了,不知不觉中,真以为自己是那么回事。这就是因为缺乏自我检讨的能力。所以我们听到他人称赞时,要保有正知并自我反省,不要被赞叹冲昏头脑。

  同样,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意见和批评,内心也要有一份正知。因为忠言逆耳,良药苦口,如果没有正知,当我们听到忠告时,可能会陷入情绪中,觉得不舒服,不喜欢,不愿接受,甚至心生嗔恨,拂袖而去。反之,如果我们有正知,不论多么难听的忠告,都能看到其中的好处,都有能力接纳。此外,我们还要检查自己,能不能对他人的善行由衷欢喜?还是不以为然,甚至说两句风凉话?对于这些不良习性,必须以随喜来对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