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13年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“禅与心理治疗”论坛

济群法师

  今年是禅宗六祖慧能圆寂一千三百周年。

  中国禅宗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,都是一脉单传。慧能之后,禅宗才“一花开五叶”,盛行于唐宋,传承至今。《六祖坛经》记录了慧能的生平功业、教证之法,影响中国佛教一千多年。

  太虚大师曾言:“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。”佛法所说的“禅”,分为禅宗的禅和禅定的禅。禅定的禅,是佛法与其他宗教的共法,用来修定。但禅宗的禅则为佛教独有,代表觉醒的心。

  佛教宗派众多,在修行方法上,分为渐教和顿教两大体系。同是成佛的方法,渐教讲究次第而修,而禅宗属于顿教,不问次第,也无须次第,其特点是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——提供至圆至高的见地,采用最直最快的方法,直截了当地体认佛法根本,抵达觉醒的心。

  对人的心理具备正确认识,是心理治疗必须具备的“见地”。见地的高度,代表心理治疗师对心的认识高度,决定心理治疗的最佳效果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禅宗的见地和方法,为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最究竟的理论依据,最直接的实践方法。

  在众多禅宗典籍中,《坛经》是一部根本性的经典。

  如果希望立足于心理治疗来了解和学习禅宗,《坛经》是最好的入手处,其视角和方法,代表了禅宗核心的视角和方法。

一、凡圣只在迷悟间

  凡,是指凡夫;圣,是指圣贤。

  人与人的差异,可能是处世心态不同,也可能是生命品质迥异。《坛经》对后者做了三种定位的解析:愚人与智者之别;凡夫和圣贤、烦恼与菩提之别;钝根与利根之别。

  发现生命品质的差别,还须找到产生差别的基础,才能明确改善生命品质的关键所在。对此,《坛经》用两个字直指要害,那就是“迷”与“悟”。

  1.依迷悟,而有愚人与智者

  智者和愚人的差别取决于什么?《坛经》这样阐释:

  善知识!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缘心迷,不能自悟,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。当知愚人智人,佛性本无差别。只缘迷悟不同,所以有愚有智。

  体悟到内在的生命真相,开启觉醒的大智慧,就是智者。体悟不到生命的真相、觉醒的智慧,充满迷惑,就是凡夫。迷惑越多,愚痴越深。

  2.依迷悟,而有凡夫与圣贤,烦恼与菩提

  凡夫与圣贤,烦恼与菩提因何而别?《坛经》讲道:

  善知识!凡夫即佛,烦恼即菩提。前念迷即是凡夫,后念悟即佛。前念著境即烦恼,后念离境即菩提。

  “前念迷即是凡夫”,当心念陷入迷惑,此刻的生命状态就是凡夫,就是众生。“后念悟即是佛”,只要一念之下体认觉性,当下就是佛。

  “前念著境即烦恼”,如果充满迷惑,陷入对外境的粘著,生命就处于烦恼的状态。“后念离境即菩提”,一旦脱离对境界的依赖和粘著,生命就进入觉醒、菩提的层面。

  可见,凡夫和佛的差别,就是烦恼和菩提的差别,由当下生命状态是迷还是悟决定的。作为不同的生命起点,迷与悟会发展出不同的人格——是愚痴,还是智慧;继而造就不同的生命内涵——是烦恼、痛苦,还是觉醒、自在;最后呈现为不同的生命形态——是凡夫,还是圣贤。

  3.依迷悟,而有钝根与利根

  根机的钝与利由什么决定?《坛经》讲道:

  善知识!小根之人闻此顿教,犹如草木。根性小者,若被大雨,悉皆自倒,不能增长。小根之人亦复如是。元有般若之智,与大智人更无差别,因何闻法不自开悟?缘邪见障重,烦恼根深。犹如大云覆盖于日,不得风吹,日光不现。般若之智亦无大小,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。迷心外见,修行觅佛,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。若开悟顿教,不执外修,但于自心常起正见,烦恼尘劳常不能染,即是见性。

  《坛经》用心灵尘垢来比喻根机的利钝。所谓心灵尘垢,是因迷惑而给心灵制造的各种烦恼。

  人的根机之所以有利钝之别,关键在于心灵尘垢是厚还是薄。如果心灵陷入迷惑,烦恼重重,就是钝根。相反,心灵尘垢很薄,一阵轻风就能云开雾散,则是利根。就像很多禅宗祖师,稍加点拨就开悟了。

  佛法应学人根机之别,衍生出“渐教”“顿教”之分。上根利智之人,击竹悟道,临水识心,随处都能开悟,自然可入顿教之门。但一般人被强大的迷惑系统控制,难以直抵本心,则须 “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”,借渐修之力一点一滴地清除尘垢,最后契入本心。 

  改善生命品质,是人类共同的愿望,但首先要明确几大核心问题:生命是怎样发展的?生命究竟能不能加以改善?人有没有能力改善生命?能改善到什么程度?不同根机的生命形态,应当采用怎样的方法来改善?

  所有这些问题,都需要对导致人与人差别的根本原因给出正确回答。

  禅宗的答案虽然简单,却指明了生命因心灵有迷悟之别,而走上非此即彼的道路:要么通往迷惑,轮回不止;要么通往觉醒,超凡入圣。

  明确凡圣悬隔的根源在心,对探索心灵世界,疗愈心理疾病,改造生命品质,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

二、心理问题的根源——迷

  禅宗认为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,都是“迷”。

  迷,就像是走进了浓雾,它最大的特点,就是使人看不清真相。迷得深的人,心灵的天空阴云密布,不仅障碍证道,在世俗生活中也容易产生形形色色的情绪问题,乃至大大小小的心理疾病。

  1.迷,是迷失觉性

  佛法对“迷”有多种表述,比如痴、无明等。无明,就像在夜晚关了灯,两眼一抹黑,什么也看不清。迷,让人们看不清自己,也看不清生命的真相,看不清世界的真相。

 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?世界的真相是什么?这不仅是东西方宗教关心的话题,千百年来,哲学家、科学家也在苦苦探求。

  人类到底如何才能认识自己?这个问题,关乎生命的终极意义,也是人类永恒的追问。

  看不清自己,会导致什么结果?我们会丢失自己——迷失自己的本性,迷失本具的觉性。

  2.迷人著相,生起种种贪著和烦恼

  佛法基于对人性的智慧观察,发现一切心理活动的展开,都出于贪、嗔、痴。引发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,也正是这三种心灵病毒。

  首先是痴,即无明。因为痴,我们不仅看不清自己,看不清世界,还会对自己产生错误认定,生成所谓的“自我”。这是一切观念错误、认知扭曲、心智错乱的源头。

  其次是贪,将自己认定的“自我”当作生命的主人、人生的中心,对它产生执著和贪爱。人们在意“我”的美丑,关心“我”的苦乐,为了“我”的富贵舒泰忙碌不休。这种对自我的贪著,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核心。它不仅让人对自我生出重要感、优越感、主宰欲,而且在面对满足自我需求的对象时,毫不犹豫地生起贪著和依赖之心,比如贪财、贪食、贪名利等。

  贪著和依赖,是引发一切焦虑、恐惧、孤独、没有安全感等心理问题的源头。

  而那些不符合自我需求的东西,则会让人自动生起嗔恨。比如,自我的重要感、优越感、主宰欲受到挑战,对外在世界的判断或认知受到冲击时,都会令人不悦,心生嗔恨。

  嗔恨,是导致不接纳、对立,甚至仇恨、嫉妒、愤怒等种种破坏性情绪的源头。

  通过层层溯源,佛法探明了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的来龙去脉:因为迷、痴、无明而生出错误的自我设定,继而对自我生起贪著,引发贪嗔之心;这些贪心和嗔心的火种,很容易被顺境或逆境点燃,引发一系列与之相应的负面情绪、心理问题。

  知道了病因和病程,解决心理问题就能对症下药。

  首先是树立正见,从根本上解除迷惑和无明。八正道以正见为首,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如实认识生命的真相、世界的真相,摆脱对自我的误解,让贪嗔之心失去依附。

  以正见为基础,佛法设计了各种对治贪嗔之心的法门。比如在六度中,布施法门教人克服贪著;忍辱法门则教人对治嗔恨,学会接纳,不对立。这就让人面对任何事情都不陷入贪嗔之中,甚至能给予无条件的关爱和帮助。

三、心理治疗的基础认知

  面对层层迷惑、重重烦恼的生命形态,普通人究竟能不能认清其形成机制?有没有能力改变它?生命中是否具备内在的疗愈潜力?这些基础的认知问题,关涉心理治疗存在的价值。

  1.人人都有觉悟潜质

  (1)佛陀的重大发现

  西方宗教通常认为,人类没有能力自我救赎,只能仰仗万能的神给予恩赐。但是佛法否定存在万能的神。

 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最重大的发现,就是看到每个众生都有内在佛性、觉悟潜质。这就意味着,从本质上讲,每个人的心灵原本是健康的,每个生命原本都具备圆满的心,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。

  佛陀的悟道是一次发现,而不是一项发明。这个发现在人类史上的意义,堪称无与伦比——它为每一个深陷迷惑和烦恼中的人带来觉醒的希望,为彻底根治一切痛苦与心理问题带来光明。

  (2)这一发现也是《坛经》的见地

  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
  善知识!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缘心迷,不能自悟。 

  禅宗以佛陀的发现作为核心见地,认为佛性就像天空,烦恼就像云雾。云雾飘忽不定,来去随风,但心的本质如无云晴空,寂然不动,一片湛蓝。

  “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。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”《坛经》用这个偈颂告诉人们:每个人的菩提自性,既是觉悟的潜能,也是心的本质。它本来就是清净、圆满、健康的。修行所要做的,就是去体认它。一旦体认到这个自性清净的心,也就成佛了。

  因此在禅宗看来,修行并非另造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东西,一方面未必能造出来,另一方面,另造的反倒并不是它。因为修行是开启每个人生命中本来就有、一直都在的宝藏,只要找对路径,一定能成就。

  2.心的本质是清净、圆满的

  (1)六祖所悟之心

  《坛经·序品》记载,六祖慧能向五祖弘忍报告自己的悟道心得:

  慧能言下大悟:一切万法不离自性。遂启祖言: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!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!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!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!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!”

  悟道后的六祖看到了什么?他看到每个生命内在的觉性。它清净、圆满、独立、不受外界干扰;它能生万法,妙用无穷,同时又心无所住、无有粘著。

  (2)《坛经》中般若的特征

  般若智慧有哪些特征?《坛经·般若品》这样描述:

  何名摩诃?摩诃是大。心量广大,犹如虚空,无有边畔,亦无方圆大小,亦非青黄赤白,亦无上下长短,亦无嗔无喜,无是无非,无善无恶,无有头尾。诸佛刹土,尽同虚空。世人妙性本空,无有一法可得。自性真空,亦复如是。

  这是描述般若智慧无相、无限的特征。

  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。第一莫著空,若空心静坐,即著无记空。

  从空与有的角度而言,般若智慧既非空,亦非有。

  世界虚空,能含万物色像。日月星宿、山河大地、泉源溪涧、草木丛林、恶人善人、恶法善法、天堂地狱、一切大海、须弥诸山,总在空中。世人性空,亦复如是。

 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,万法在诸人性中。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,尽皆不取不舍,亦不染著,心如虚空,名之为大,故曰摩诃。

  般若智慧能含万法,却不染一法。

  迷人口说,智者心行。又有迷人,空心静坐,百无所思,自称为大。此一辈人不可与语,为邪见故。

  心量广大,遍周法界。用即了了分明,应用便知一切。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,去来自由,心体无滞,即是般若。

  最后,般若智慧能了知一切,又不染著一切。

  《坛经·般若品》以虚空为妙喻,开显般若的特征。比如它讲心量广大,有多大呢?——犹如虚空!让人对玄奥的般若二字顿感亲切自然。那么,般若有哪些特点“犹如虚空”呢?

  第一,它是无限的,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;

  第二,它有无相的特点,虚空也一样;

  第三,它像虚空一样包容一切,含藏一切;

  第四,它“正知”的功能,如虚空般遍及一切,却不住一切。佛陀十大名号中的“正遍知”,就是指般若智慧遍知一切而不生粘著,虚空同样如此,正所谓“长空不碍白云飞”。

  凡夫的心为什么四处粘著?是源于贪,这是凡夫心的标配。学佛者常劝别人“不要执著”,说说自然容易,做起来却是真难。难就难在很多人从未认真思考过,粘著的心是如何养成的?

  其实,粘著的心是以迷惑系统为依赖,以贪、嗔、痴为心理基础。粘著程度直接取决于贪爱和依赖的程度。依赖越深,粘著就越深;粘著越深,被“控”就越深。

  如何真正做到不粘著?一是虽未断除迷惑,但对外在世界看淡了,依赖减轻了——云淡风轻,坐看云起。另一种则是真正体会到觉性,一切都粘不上了。安住于觉性的心,像镜子那样遍照一切,却不留半分,物来影现,物去无痕。

  佛法开示般若智慧的目的,正是帮助学人看清自己、看清世界,从而弱化对自我、世界的贪著。

  比如《金刚经》,处处宣讲无我的道理——“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”,《心经》更是一无到底,“无眼耳鼻舌身意…..无智亦无得”。无我,并不是说“我”这个人不存在,而是要走出对自我的错误设定,减少对自我的执著。

  同样,只有正确认识外在世界是无我的,是条件关系的假象,如梦如幻,才能减少对世界的执著。

  当我们对自我和世界不再有错误的执著、依赖,贪心就能减弱,最终回归心的本来,保有内在的超然、清净、自在。

  3.每个人都有自我治疗的能力

  立足于“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”,禅宗的修行是直接启动自悟、自度之力。

  《坛经》重视师度,肯定大善知识引导的重要性,但更强调自度是关键。善知识再高明,学人如果不求自悟,不知自度,专等大善知识代为解脱,肯定是行不通的。

  慧能云:“迷时师度,悟了自度。度名虽一,用处不同。慧能生在边方,语音不正,蒙师传法,今已得悟,只合自性自度。”

  若自不悟,须觅大善知识,解最上乘法者,直示正路。是善知识有大因缘,所谓化导令得见性。一切善法,因善知识能发起故。三世诸佛,十二部经,在人性中本自具有。不能自悟,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。

  若自悟者,不假外求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,望得解脱者,无有是处。何以故?自心内有知识自悟。若起邪迷,妄念颠倒,外善知识虽有教授,救不可得。若起正真般若观照,一刹那间,妄念俱灭。若识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。

  如果说“菩提自性,本自清净”的基础认知,能帮助我们建立对心理治疗的信心,那么,了知每个人都具备自我治疗、自我拯救的能力,则让人对禅宗的顿悟之法心生向往。

  每个人固然都有菩提自性,但怎样才能体认它?必须靠般若智慧。

  佛法所说的般若智慧,分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种。大家熟悉的内观禅修,多数停留在观照般若的层面,离不开有造作的第六意识。禅宗修行则是直接立足于实相般若,去体会没有造作的心。立足无造作的心禅修,能更彻底、更直接、更快速地解决心理问题。

  禅宗所讲的自我拯救能力,就来自无造作的心,它只能靠自己去体证,不能靠佛菩萨、大善知识赠予。凡夫的心陷入迷惑,仅靠自己无法体悟本心、抵达觉醒的时候,确实需要借大善知识“令得见性”——但只是给予引导、帮助,而不是替代。在善知识指明道路后,必须亲自去践行。因为真正体悟本心,要靠自己;真正解决心理问题,也要靠自己,所谓“迷时师度,悟了自度”。自己不努力,一味指望善知识解救自己,就是《坛经》讲的“无有是处”。

  这也适用于对心理治疗的基础认知:心理问题到底是患者自己解决的,还是被心理医生解决的?心理医生究竟起什么作用?我觉得,这些问题的答案,与佛教修行有相通之处。

  在心理疾病高发的当代,《坛经》为心理治疗提供的三个基础认知,有着独特而现实的意义。

四、心理治疗的方法

  整个禅宗修行的要领,《坛经》总结为三句话: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。”第一句是目标,第二句是认识,第三句是方法。

  可以说,这三句话为心理治疗提供了至高至顿的方法论。

  1.无念为宗

  禅宗的修行,以体认无念的心体——般若——为宗旨。

  无念,不是杜绝念头的意思,而是说般若智慧不以念头的方式呈现。它超越念头,又能产生一切念头,念而不念,不念而念,妙用无穷。

  一旦体认到无念心体,开发出内在觉醒的心,一切心理问题自然会被消解。

  2.无相为体

  无相为体,是对觉性、空性的认识,即觉性是无限、无相,非空、非有。

  《坛经》是立足于《金刚经》形成的经典,对无相的认识,不妨结合《金刚经》《心经》等般若经典来理解。

  (1)认识空性,破除对于实有的执著

  在导致心理问题的种种迷惑中,最重要的错误认知是自性见。

  所谓自性见,就是认为有不变、实有、不可分的存在。凡夫会把自己认识到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,当成是“我”并执为实有。这个“我”会进一步对自己所看到的一切,从自我本身到外在世界,产生自性见、真实感。

  其实,无论是《心经》讲“色即是空”,还是现代物理学的最新发现,都告诉我们:无论外在的世界,还是自己的生命,都不是不可分割的实体。但凡夫无始以来被牢牢困蔽于自性见中,因自性见而执著实实在在的自我、实实在在的外在世界,进而生起贪著或嗔恨之心。一旦面对顺逆境界,随时都会引发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。

  无法摆脱自性见,是产生一切心理问题的认知根源。只有认识空性,才能破除对实有的执著。

  (2)认识无相,破除认知上的实有和偏空

  禅宗以无相为体,引导学人建立无相的认识,正是对自性见的彻底否定,对执著实有的彻底破除。

  一方面,无相能否定对外在皆实有的执著。《金刚经》讲:“实相者,即是非相。”依据中观的般若智慧,一切法无自性,那些我们以为实有的自性见,事实上并不存在。“非相”所否定的不是现实存在的现象,而是否定人们对现象产生实有、不变的认知,让贪嗔之心无处立足。

  另一方面,建立无相的认识,就能了知无念的心体。觉醒的心是无相的,它“非空非有”,既非实有,不以任何实有的方式存在,也非顽空,而是妙用无穷。 

  3.无住为本

  具备无相的认识,就可以通过无住的方法,抵达心的觉醒。

  何为无住?《坛经》云:

  “无住者,人之本性,于世间善恶好丑,乃至冤之与亲、言语触刺欺争之时,并将为空,不思酬害。念念之中,不思前境。若前念今念后念,念念相续不断,名为系缚。于诸法上,念念不住,即无缚也。此是以无住为本。”

  无住,就是心不去粘著任何对象。

  这正是禅宗教人体会觉性的用心方法,直接超越对二元对立的执著。二元对立是平常人的认知特征,总要区分有与无、好与坏、美与丑、垢与净等等。无住的修行则让人直接去体认本心:一切二元对立的现象都是条件和合的假象,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。

  面对二元对立的假象,只要心有所住,就会非贪即嗔。比如美与丑,如果对美有所贪爱,对丑就会心生抵触。因此,只有充分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条件的假象,才能跳出二元对立,做到心无所住。

  无住有正反两层意义。一方面,不执著二元对立的外在世界,就不会对其产生依赖,心就容易保持独立,保持清净,就能回归本有的觉性;反之,如果对二元世界充满执著,则会陷入贪著,引发烦恼,落入迷惑系统。

  禅宗的顿悟法门,直接超越二元对立,彻底远离对自我和对世界的执著,摆脱贪嗔,契入觉性。六祖本人也是因听闻《金刚经》的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当下悟道。作为禅宗修行的准则,无住贯穿整个《坛经》,也贯穿整个禅宗。

  在修行引导上,《坛经》处处都在开显不二法门。

  六祖接引惠明:

  “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?”

  六祖为印宗法师说法:

  宗复问曰:“黄梅付嘱,如何指授?”慧能曰:“指授即无,惟论见性,不论禅定解脱。”宗曰:“何不论禅定解脱?”能曰:“为是二法,不是佛法。佛法是不二之法。”

  不二,是对“二”的超越。一旦去除对二元对立的执著,就能断烦恼、见本心,彻底解决心理问题,达到心理治疗的最高疗效——成为圆满的佛陀,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者。

  如果从心理治疗的视角来看,禅宗就是以顿悟疗法完成自我疗愈的心理治疗体系。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”,是这个顿悟疗法的方法体系——以无相为认识,以无住为方法,超越二元,摆脱执著,最终契入无念的心体。然后立足于无念的心体,清除生命中的一切迷惑和烦恼,成就健康圆满的生命品质。

五、总结

  作为顿教经典,《坛经》立足于迷与悟,指出心理问题的根源。同时,依据对觉性的见地,提出直抵根源的方法,彻底解决心理问题。从心理治疗的视角研习《坛经》,认识禅宗对心理治疗的价值,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六、交流讨论

  申荷永:


  谢谢济群法师!

  我是荣格心理分析师,给大家分享个故事。

  刚才法师提到太虚法师,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卫礼贤。卫礼贤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,被称为“发现中国内在世界的马可·波罗”。他不仅帮助太虚法师西行传法,同时也是荣格的中国老师。他曾在文章中说,我在中国遇见了荣格。可是荣格并没来过中国。他说,荣格是慧能的化身。

  徐光兴:

  我听得非常感动、欢喜,越听越清醒,仿佛不是听进耳朵里,而是听到了身体里。

  心理学家也一直在研究《六祖坛经》。但济群法师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给出解读,实属研究上的创举,令我非常受益。

  法师说,心理障碍的根源首先在于内心的痴迷和不觉悟。我想,我们接访时做心理诊断,应该就是在测评来访者迷妄的程度:是只对外在事物的真相和本质看不清,迷妄在外?还是对自己的内在本性看不清楚,迷妄在内?还是对群体的生命本性——就是荣格所讲的人类共同、普遍的意识,生命的流向——看不清楚,悲观、厌世,乃至绝望?

  还有迷惑与业的关系问题。心理学解释人的日常行为时,会考虑文化环境的因素,东西方文化环境不同,人所受到的文化污染也不同。同时还会考虑个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影响,这应该就是佛法所讲的业。我觉得,迷妄与业之间可能还会相互影响。

  刚才法师说,生命觉醒之前,先要有内心人格的觉醒。心理治疗有可能做到人格觉醒,看来还不够。如何才能进一步发展到整个生命的觉醒?

  我想请法师进一步开示。

  济群法师:


  佛教把染污总体分为三类:业的染污(业杂染)、烦恼的染污(烦恼杂染)、果报的染污(生杂染)。其中,烦恼的染污,是对心灵造成的困扰,又叫惑;业的染污,是由行为产生的困扰;果报的染污,则是心灵和行为所造成的结果,表现为生死相续的苦果。普通人的生命就是在惑、业、苦当中轮回。因为它以迷惑为基础,所以业和果报也是迷惑、染污的。

  烦恼、业、果报的根源都是无明。一旦体悟本心,就能解除无明,业和果报也会逐步得到净化。见道之后,虽然心会有清醒的时候,但过去积累了染污的强大惯性,所以还要修道,才能逐步摆脱并清除过去存积的迷惑和烦恼。

  佛教对这个过程有完整的说明。

  吴和鸣:


  我想就“以体认无念的心体为宗旨——以没有造作的心见到这个心”,请法师开示。

  济群法师 :


  没有造作的心,代表觉性,是觉醒的心的自然状态。佛法所有修行都指向解除迷惑,禅宗是直接认识这个没有造作、觉醒的心。

  直接体悟觉醒、没有造作的心,可以很简单、很自然就能做到。因为当下的心,就代表生命的本来面目。所以禅宗经常说,“青青翠竹尽是法身,郁郁黄花无非般若。”因为它是现成的,就是“百草头上祖师意”,不需要另外做任何努力!

  但对充满迷惑的生命来说,造作的模式已形成惯性,而且始终被迷惑和烦恼的“串习”强力裹挟,现在要去认识那个本有的、没有造作的心,反倒很陌生。所以,必须通过很多刻意造作的修行,才能突破重重包围。

  很多人不理解,为什么禅宗祖师说起见性时,一时说易如反掌,一时说千难万难?其实是因为所指点的学人因缘各异,难易程度自然不同。

  韩岩:


  我想请教法师:贪、嗔、痴,与情绪是什么关系?这里面有几个突出的疑点。

  心理学普遍认为:人类的几种基本情绪,如悲伤、愤怒等,是没有好坏之分的。它们在情绪生起的阶段,一般很难控制,因为等觉察到就已经滞后了。所以心理治疗会在觉察到情绪后的处理方面下功夫,包括类似体验空性的尝试等。

  我的疑问是:如果说基本情绪本身没有好坏,那它与贪、嗔、痴是什么关系?贪、嗔、痴是情绪吗?贪、嗔、痴是基本情绪,还是基本情绪之外的另一种心理状态?

  济群法师:


  心理学解决问题的范畴,是在贪、嗔、痴之后。因为心理学认为“正常”的贪、嗔、痴是可以接受的。比如正常的贪不会产生过多负面情绪,适度的嗔也不会引发心理疾病,只有贪著和嗔恨过度了,才成为引发心理问题的源泉。  

  而佛法是对心理问题追根溯源,发现根源是与贪著、嗔恨有关,而贪、嗔又与痴有关,即错误的认知根源。找到了源头,先从重建正确认知入手,再通过禅修解决贪和嗔,继而解决痴的问题,最后从根本上断除一切负面情绪、不良人格。

  我想,这可能就是佛教与心理学的差异所在。之所以说佛教是究竟的心理学,原因也在这里。

  韩岩:


  我还有一个问题:一个人顿悟以后,还有没有情绪?

  济群法师:


  悟道仅仅代表修行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,修行者有了看清自己的能力,在情绪中可以自主,知道怎么解决情绪问题。但是,悟道之后还要修道,就是禅宗讲的“保任”,要熟悉这个觉性,让内心正向、觉醒的力量越来越强大。那么,清理迷惑、情绪的能力也会增强。

  刚刚悟道的人,对觉性还不熟悉,看上去和普通人也没太大差别。

  申荷永:


  心理学所讲的情绪,包含认知、态度和一般情绪反应。实际上,刚才法师所说的贪、嗔、痴,可能不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情绪,而是这些情绪背后的东西。

  觉悟以后的人,即使还有情绪,我想也应该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狭义的情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