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辩修对治品】讲记
第五课 四神足·上
济群法师
三十七道品的第三项是四神足,又称四如意足,探讨禅定的修行,分别是欲神足、勤神足、心神足、观神足。
1.概述
已说修正断,当说修神足。
颂曰:依住堪能性,为一切事成。灭除五过失,勤修八断行。
论曰:依前所修离集精进,心便安住,有所堪能,为胜事成修四神足,是诸所欲胜事因故。住谓心住,此即等持,故次正断说四神足。此堪能性,谓能灭除五种过失,修八断行。
“已说修正断,当说修神足。”四神足属于禅定的修行。在解脱道修行中,定是不可或缺的项目,也是三十七道品的重点。为什么把禅定称为神足?足为支撑义,禅定是一切神通,乃至三乘所有功德的基础,所以叫神足。本论在介绍四正断,即精进之后,接着为大家讲述四神足的修行。
“颂曰:依住堪能性,为一切事成。灭除五过失,勤修八断行。”禅定可以成办一切胜事,即三乘所有功德。怎么成就禅定?这就必须灭除五种过失,修习八种断行。
“论曰:依前所修离集精进。”这是对偈颂的解释。前面讲到四正断,为我们指出了两个努力方向,一是修“离”,远离解脱的障碍,属于所治;一是修“集”,修习对治障碍的智慧,属于能治。这些修行可以让心具足力量,克服障碍。凡夫通常是属于被控的状态,被外在的名利声色所控,被内在的不善心理所控,面对贪心、嗔心、嫉妒、我慢等种种烦恼,我们往往是身不由己的。如果我们做不了自己的主人,靠什么对治障碍?
“心便安住,有所堪能。”修习禅定就是让心安住,变得有力量。当我们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时,才能进一步平息迷惑烦恼,战胜种种障碍。
“为胜事成修四神足,是诸所欲胜事因故。”胜事,是三乘成就的神通、智慧及种种功德。禅定是胜事生起之因,为了成就三乘功德,需要修习四神足。戒定慧三无漏学中,也是“由定发慧”。这是说明修习禅定的重要性。
禅定,即心一境性。平常人的心是游离的,念头一会儿飘到这里,一会飘到那里,此起彼伏。禅修是让心安住所缘,不偏离,不散乱,不动摇。在安住过程中,心就能逐步安静,念头就能随之平息。
关于禅定训练,《阿毗达摩》讲到九住心,把心从安住到得定的过程分为九个步骤,从内住、等住、安住、近住,到调顺、寂静、最极寂静、专注一趣,最后达至等持。前四个阶段是让心通过训练,可以持续、稳定地安住。刚开始修行时,心会到处乱跑,这就需要找到一个目标,如观身、观受,让心系念于此,为内住。但心没那么听话,停一下又会跑,所以要把它带回目标,继续安住,为等住。通过反复训练,心就可以长时间地停留在目标上,为安住。久而久之,即使没有特别作意,心也不会跑远,为近住。这四个步骤,反映了心从四处飘浮到逐步稳定的过程。
第五步到第七步是调顺、寂静、最极寂静。虽然心已能老老实实地安住于所缘,但面对干扰和诱惑时,潜在的烦恼还是会随之生起,把心搅乱。所以这三个步骤重点在于抵制诱惑、调伏烦恼,让心保持安定,不为干扰所动。第八步是专注一趣,即继续用功,可以长时间地专注所缘,进入甚深的寂静。第九步是等持,从有功用到无功用,无须刻意用功,心就能进入定中。这是关于禅修的九个步骤,不少论典都讲到。
“住谓心住,此即等持,故次正断说四神足。”通过禅修训练心的安住,远离昏沉掉举,最后达至等持,就能让心具足定力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才有能力作智慧观照,从而战胜烦恼和障碍。正因为禅修可以训练心的堪能性,所以在精进之后要说四神足。
“此堪能性,谓能灭除五种过失,修八断行。”我们想要成就禅定,使心具有堪能性,就要灭除五种过失。如何才能灭除过失?必须修习八种断行。
四神足也叫四如意足,神足也好,如意也好,不仅仅是代表神通,而是通过修习禅定,成就出世解脱的一切功德。只有当心自在了,认识没有困惑,内心没有烦恼,我们才能真正如意。
2.五种过失
何者名为五种过失?
颂曰:懈怠忘圣言,及昏沉掉举,不作行作行,是五失应知。
论曰:应知此中昏沉、掉举合为一失。若为除灭昏沉、掉举不作加行,或已灭除昏沉、掉举复作加行,俱为过失。
“何者名为五种过失?”在禅修过程中,有五种过失会成为修行的障碍。如果不能克服这些过失,就无法令心安住,成就禅定。如何断除五种过失?必须修习八断行。下面这个偈颂告诉我们,什么是五种过失。
“颂曰:懈怠忘圣言,及昏沉掉举,不作行作行,是五失应知。”首先说明五种过失的名称。第一是懈怠,第二是忘圣言,第三是昏沉和掉举,第四是不作行,第五是作行。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,关于禅修的五种过失。
第一是懈怠的过失。懈怠就是松懈、懒惰,这是凡夫常见的串习,不论在禅修还是其他修行中都很普遍。当然,如果你已成就禅定,把心松下来是恰到好处的。除此以外,松懈往往意味着你已落入串习,顺着贪嗔痴的惯性放纵自己。比如有人喜欢吃,有人喜欢玩,有人喜欢睡,在满足串习的过程中,会给我们带来暂时的愉悦,觉得在这些惯性中很舒服。这样的心就会失去警觉,不思进取,不愿训练正知正念,不想追求更高的目标。
第二是忘圣言的过失。修习正知正念,首先要了解四念住教法,依此确立正见,才懂得如何建立所缘,如何让心安住,如何保持对身心的观察。忘圣言就意味着我们忘记了这些教导,忘记了经教提供的正见及安心方法。在《阿毗达摩》及唯识论典中,有种心理与此相似,即失念,是和念相对的。念是对所缘境明记为性,失念则意味着对所缘境不能明记,就会失去正知正念,使心散乱、混沌、不知不觉。
第三是昏沉和掉举,这是禅修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障碍,本论将此合为一种过失。在昏沉时,我们的心是昏暗、模糊,甚至是不知不觉的。心的特点是了知,但在昏沉状态中,就会失去心的基本功能,无法了知对象,更谈不上觉知,从而障碍修观,也就是毗婆舍那的生起。因为观是以觉知为前提,如果连基本的了知能力都没有,就不可能产生觉知,更不可能引发观智。
掉举和昏沉相反,掉是摇摆,举是飘浮不定。简单地说,就是心过于兴奋。在禅修过程中,即使身体安住了,心也会浮想联翩。生活中经历的很多事,高兴的、不高兴的,尤其是你特别关心和在意的,此刻都会涌上心头。禅修要让心停在一个所缘,但心落入掉举时,就会出现无数的所缘和关注点。想到某件事,心就跑到那件事情上;想到另一件事,心又跑到另一件事情上;再想到其他事,心还会继续跑来跑去。总之,就在各种所缘中游离飘浮,东想西想。这些所缘境的吸引力,又取决于你对它的粘著程度。粘著程度越高,吸引力就越强,对心的干扰就越大。
所以昏沉和掉举都会障碍止的修行。昏沉是让心昏暗迟钝,看不清所缘;掉举是让心过于动荡,无法安住于所缘。
第四是不作行的过失。当我们落入昏沉和掉举,却不作意、不用心、不精进,不愿积极对治,不愿修习正知正念,就会继续沉沦在这个状态中。所以面对昏沉和掉举时,我们要及时调整,把心带回当下,安住在禅修的所缘。如果不努力对治,就会障碍正知正念的建立,禅定更是免谈。
第五是作行的过失。当我们通过修习正知正念,心已稳定安住,不昏沉也不掉举,就不必再作意了,安住在当下所缘,继续保持即可。如果此时还去作意,同样会成为修定的障碍。
“论曰:应知此中昏沉、掉举合为一失。”在五种过失中,将昏沉和掉举合为一种,这是禅修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,也是需要克服的重点。
“若为除灭昏沉、掉举不作加行,或已灭除昏沉、掉举复作加行,俱为过失。”如果面对昏沉、掉举不作加行,是修定的过失。如果已经灭除昏沉、掉举,心已进入等持,还在继续作意,同样属于修定的过失。这两种都是针对沉掉所说的,目的就是让心不沉不掉,不松不紧。
以上,是修习禅定的五种过失。